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三章 醫療與社會文化 第一節 針灸與本草
2
引起動機 規則一:快點看影片(大宋提刑官)
規則二:以每一直排為單位發表意見,題目為「在這段影片中,你看到什麼?讓你產生什麼聯想?」發表時間以不超過一分鐘為限,經由全體同學認可後,給予記分。活動結束時,得分最少的一排必須回答老師的提問。 影片來源:《大宋提刑官》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弘恩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
宋慈-1 宋慈(1186~1249),字惠父,南宋福建建陽人,法醫學家,為學受朱熹的閩學影響很深。二十歲入太學,師事理學名家真德秀。
南宋甯宗嘉定10年(1217)進士,歷任縣令、提點廣東刑獄、江西刑獄、湖南刑獄並兼大使行府參議官,協助湖南安撫大使處理一切軍政要務。 宋慈為官清廉剛正,體恤民情,不畏權豪,決事果斷。民間稱之「宋青天」。 背景圖片來源︰大宋提刑官,弘恩文化(
4
宋慈-2 宋慈二十餘年官宦生涯中,大部分時間與刑獄有關,深知「獄事莫重於大辟,大辟莫重於初情,初情莫重於檢驗」,認為檢驗乃是整個案件「死生出入之權輿,直枉屈伸之機括」,因而對於獄案總是審之又審,「不敢生一毫慢易心」。發現吏仵奸巧欺侮,則亟予駁正;若疑信未決,必反復深思,決不率然而行。 認真審慎的實踐,得出一條重要經驗,「獄情之失,多起於發端之差;定驗之誤,皆源於歷試之淺」,於是博采近世所傳諸書,薈萃釐正,參以自己的實際經驗,總為一編,名曰《洗冤集錄》,供官吏參考,以指導獄事的檢驗,達到「洗冤澤物」的目的。 則其洗冤澤物,當與起死回生同一功用矣
5
宋慈-3 宋慈64歲死於廣州任所,理宗為表彰他的功績,曾為其親書墓門,以表彰其功績卓著的一生。
其摯友劉克莊在墓誌銘中贊他「奉使四路,皆司臬事,聽訟清明,決事剛果;撫善良甚恩,臨豪滑甚威,屬部官吏以至窮閭委巷,深山幽谷之民,咸若有一宋提刑之臨其前」 。
6
《洗冤集錄》-1 中國古代法醫學著作。南宋宋慈著,是世界上現存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專著。今存最早版本為元刻本。全書共五卷五十三目,約七萬字。
其內容大致可分三方面: 1、檢驗官員應有的態度和原則 2、各種屍傷的核對和區分方法 3、各種救急處理 圖片來源: 圖片一:洗冤集錄書影 圖片二:目次之ㄧ 圖片三:驗屍用圖
7
《洗冤集錄》-2 《洗冤集錄》被譽爲世界上最早的法醫學專著,是中國法醫學的里程碑。由於受限於當時的科學水平,其內容難免有錯誤。
但整體而言,瑕不掩瑜,是一部符合科學精神的傑出作品。清同治6年,荷蘭人首先將這本書翻譯成荷蘭文,傳入西方。後又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影響世界各國法醫學的發展極爲深遠。 宋慈因此被西方人稱作「法醫學之父」。 圖片來源: 圖片一:洗冤集錄書影 圖片二:目次之ㄧ 圖片三:驗屍用圖
8
凡檢屍,先令多燒蒼朮、皂角,方詣屍前。檢畢,約三五步,令人將醋潑炭火上,行從上過,其穢氣自然去矣。
人身本赤黑色,死後變動作青膒色,其痕未見。有可疑處,先將水灑濕,後將蔥白拍碎令開,塗痕處,以醋蘸紙蓋上,候一時久,除去,以水洗,其痕即見。 《洗冤集錄卷二‧驗屍》 文字來源:維基文庫 (網址
9
凡生前被火燒死者,其屍口、鼻內有煙灰,兩手腳皆拳縮。緣其人未死前,被火逼奔爭,口開氣脈往來,故呼吸煙灰入口鼻內。若死後燒者,其人雖手、足拳縮,口內即無煙灰。若不燒着兩肘骨及膝骨,手、腳亦不拳縮。
又若被刃殺死卻作火燒死者,勒仵作拾起白骨,扇去地下灰塵,於屍首下淨地上用釅米醋、酒潑。若是殺死,即有血入地,鮮紅色。須先問屍首生前宿臥所在?卻恐殺死後移屍往他處,即難驗屍下血色。 《洗冤集錄卷四‧火死》
10
若生前溺水屍首,男撲臥、女仰臥。頭面仰,兩手兩腳俱向前。口合,眼開閉不定,兩手拳握,腹肚脹,拍作響;落水則手開、眼微開、肚皮微脹;投水則手握、眼合、腹內急脹。兩腳底皺白不脹,頭髻緊,頭與髮際、手腳爪縫,或腳著鞋則鞋內各有沙泥,口、鼻內有水沫及有些小淡色血污,或有搕擦損處,此是生前溺水之驗也。 蓋其人未死,必須爭命,氣脈往來搐水入腸,故兩手自然拳曲,腳罅縫各有沙泥,口、鼻有水沫流出,腹內有水脹也。 《洗冤集錄卷三‧溺死》
11
自縊、被人勒殺或算殺假作自縊,甚易辨。真自縊者,用繩索、帛之類系縛處,交至左右耳後,深紫色,眼合、唇開、手握、齒露,縊在喉上則舌抵齒,喉下則舌多出,胸前有涎滴沫,臀後有糞出。
若被人打勒殺假作自縊,則口、眼開,手散,發慢,喉下血脈不行,痕跡淺淡,舌不出,亦不抵齒,項上肉有指爪痕,身上別有致命傷損去處。 《洗冤集錄卷三‧自縊》
12
檢滴骨親法,謂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來認親生男或女,何以驗之?試令某乙就身刺一兩點血滴骸骨上,是嫡生親則血沁入骨內,否則不入。俗云「滴骨親」蓋謂此也。
《洗冤集錄卷三‧論沿身骨脈及要害去處》
13
結論 前面影片的主要作用是「引起動機」。看完前面的影片之後,請學生將所看到的內容進行心得發表。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須引導學生,使學生發表的內容和要中國醫學進行聯結,在發表和討論的過程中,使學生發現中醫的奧妙、了解中醫的特色和功能,特別是留意到中國醫學的科學性。
15
問題討論 ◎請討論課本第三章史料一:〈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精華。 資料來源:課本頁105 15
16
本節內容分為三個部分說明。首先說明傳統醫學的基礎─陰陽五行理論;其次說明傳統醫學中的經脈理論,最後導入傳統醫學中的治療方式─針灸與本草。以結構圖連結各部分。
17
一、陰陽五行與中醫
18
圖片來源: 「陰陽」概念是相對的,相對於一個參照系為陰,相對於另一個參照系則可能為陽。故陰陽所指,並非絕對性的,而是相對的,並且又不是代表某一事物之固定性,而是指隨事物對立而轉型之改變。但是這種轉變,卻又是互融的,相通的。 太極生兩儀而陰陽生,我們可以從太極圖中看到陰陽相互轉歸而邊際難分的,這就是它們互融互通,所謂「重陰必陽,重陽必陰」陰盡則陽,陽盡則陰的對立之統一了。
19
陰陽-1 陰陽觀念起源甚早,是中國哲學中最根本的範疇之一
首見於《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中國哲學以之為宇宙生命之大道,具有最高的普遍性和涵蓋性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醫學基礎理論的重要部分,是古人在觀察自然現象中歸納出來,用以解釋自然現象的一種思想體系及方法。 戰國時代融入我國醫學中,被作為理論的根據,成為《黃帝內經》理論體系中的主要組成內容,它貫串於中國醫學中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和養生等各方面,起著主導思想的核心作用。
20
陰陽-2 《素問.生氣通天論》謂:「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
《靈樞.陰陽應象大論》謂:「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這些都是告訴我們要追求根本,要辨認陰陽,才能對證處治,收其療效。
21
圖片來源:《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收入《正統道藏》二一-二三頁。此處所引《正統道藏》版本,為1988年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書店聯合影印出版《道藏》精裝本三十六巨冊。
22
陰陽的意義 陰,原指受不到陽光的一面,陽,則是指能受到陽光的一面。依據《說文》解釋:「陰,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陽,高明也。」
《素問.陰陽別論》:「所謂陰陽者,去者為陰,至者為陽,靜者為陰,動者為陽,遲者為陰,數者為陽……」 推而廣之,物類無窮:表面的,向上的,積極的……都歸諸陽;內部的,衰退的,消極的……都歸諸陰 陰陽的概念經過不斷的發展,逐漸被引申和抽象化,陰陽成為宇宙間萬事萬物的一種相對待的屬性和兩種相對待的功能、動因。不是作為嚴格的哲理概念,而是一種象徵性的描述語言,用以說明一切事物的相對性與統一性。 陰與陽所代表的意義,如: 陽─天日火乾男左雄剛強動晝明春夏腑表熱實伸上外顯凸積極氣… 陰─地月水坤女右雌柔弱靜夜暗秋冬臟裡寒虛屈下內隱凹消極血…
23
其要本於一陰一陽 《素問.陰陽離合論》 :「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
這「一」,即陰陽對立,就是「其要則本於一陰一陽也」,從相對性的觀念,去理解身體的變化 陰與陽的內郡,又有陰與陽的對立包含在內。陰陽中復有陰陽的理論,推及其他事務,就能說明事物內在之矛盾的複雜性。 「陰陽」 ,若以時序的變化來理解,白天是從「陽中之陽」到「陽中之陰」,晚上是從「陰中之陰」到「陰中之陽」 。 《素問.金匱真言論》說:「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 若以藥性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亦有「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之說。 這種陰陽中復有陰陽的理論,推及其他事務,就能說明事物內在之矛盾的複雜性。
24
陰陽的關係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又說:「陰陽和調,則血氣淖澤滑利。」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也說:「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這都是說陰陽之間,非但有對立,亦有相依,否則有陰無陽,或有陽無陰,勢必成為「孤陰不生,獨陽不長」的狀態,而一切亦將歸於靜止寂滅。 這就是中國文化中特別重視的「平衡」的觀念 陰陽雖相互對立,但在正常情況下,陰陽之間亦有相互制約的作用,使陰陽之消長大體維持在一定的相對範圍內,不致於有過分偏勝或偏衰。
25
生理上的陰陽 陽動陰靜,陽有保衛體表之能力,陰有保守內部精氣之作用,「陰者內之使,陽者外之守也」,「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
因此在生理上,以陽代表體表,以陰代表內臟 而在內臟中,又以五臟主藏精氣為陰,六腑主司消化傳導為陽 從物質和功能上分:血為陰,氣為陽,體為陰,用為陽,每一處都存在著陰陽的屬性,用以說明生理的特性與功能。 《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臟腑中陰陽,則臟為陰,腑為陽,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為陰,膽、胃、大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又謂「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
26
病理上的陰陽 陰陽必須平衡,才能維持正常生理狀態,若陰陽失衡,則易導致病端,《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謂:「陰盛則陽病,陽盛則陰病,陽盛則熱,陰盛則寒。」可知熱證屬陽,寒證屬陰。 一般均將證狀發生之由,區分為陽盛,陽虛,陰盛,陰虛四大類型,此中所謂陰陽,換成現代說法,即「凡是機能衰弱,如少氣、懶言、怕冷、疲倦、不耐勞動等多為陽的不足;物質的損失,如貧血、萎黃、遺精、消瘦等多為陰的不足。」 由於陰陽之不調,在時間上亦有寒熱之不同,《醫宗金鑑.四診心法》謂:「晝劇而熱,陽旺於陽。夜劇而寒,陰旺於陰。晝劇而寒,陰上乘陽。夜劇而熱,陽下陷陰。晝夜寒厥,重陰無陽。晝夜煩熱,重陽無陰。晝寒夜熱,陰陽交錯。」可知除寒熱陰陽外,晝為陽,夜為陰,亦與寒熱有緊密關係。 表證屬陽,裡證屬陰,亦為病理之重要區別。
27
診斷上的陰陽 中醫診斷雖有表裡寒熱虛實等變化,但總不出陰陽兩大範圍,《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謂:「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即說明辨證首要關鍵在於分別陰陽,非徒要注意表面顏色之變化,亦應按脈注意臟腑之虛實。 總之,中醫診斷是以綜合全面證狀,分析歸納,辨別其陰陽偏盛或偏衰,掌握關鍵問題,面對錯綜複雜的病情,在處理時提綱挈領,執簡馭繁,所以,「先別陰陽」在診斷法則中極為重要。
28
治療上的陰陽 經過診斷,了解何者偏盛,然後必須加以施治,《內經》謂:「治病必求其本」又謂:「謹察陰陽所在,調之以平為期」是一個原則性的指導
至於治法則謂:「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從陰引陽,從陽引陰」,「寒則熱之」「熱則寒之」又說「善用針者,以左治右,以右治左,以陰治陽,以陽治陰」 用藥方面,亦有陰陽之別,味為陰,氣為陽。氣又分四種,寒、涼屬陰,溫、熱屬陽。 味又分五種,辛、甘屬陽,酸、苦、鹹屬陰,陽能升散,陰能降瀉。
29
養生上的陰陽 在體格鍛鍊和飲食起居方面,《素問.上古天真論》謂:「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在精神調養方面,強調心平氣和:「恬淡虛無, 真氣從之, 精神內守, 病安從來?」 總之,要避免疾病,就必須以順應自然界陰陽的變化為先決,如比。才能保持體內陰陽的平衡,延長壽命。 古人認識到疾病的形成,雖然和外在邪氣有關,但人體內在的正氣不足,才是真正致病之源,想要延長壽命,預防疾病,自須注重個人攝生。 養生之法也配合四季的變化,作精神上的調養,《素問.四氣調神論》:「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又謂:「春三月……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夏三月……使志無怒……秋三月,使志安寧,冬三月……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30
圖片來源:《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收入《正統道藏》二一-三、二一-四頁。此處所引《正統道藏》版本,為1988年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書店聯合影印出版《道藏》精裝本三十六巨冊。
31
陰 陽 人體部位 下部 上部 內側 外側 體內 體表 臟腑 五臟 六腑 下部肝腎 上部心肺 生理病理 人體物質 人體功能 寒症 熱症 裡症
表症 虛症 實症 表格來源:《選修歷史上.教師用書B》,龍騰,頁98-1
32
三陰三陽 所謂三陰三陽,是對陰陽更細密的區分,「所以標病位也,陽剛陰柔,陽動陰靜,陽熱陰寒、陽實陰虛是既常理,凡病屬陽屬熱屬實者,謂之三陽,屬陰屬寒屬虛者,謂之三陰。」 以一日的時間為喻,太陽表示早晨,乃陽之開始,陽明表示正午,為陽之極點,少陽表示傍晚,為陽之終末。 如以三陽病比作白晝,則三陰病好比是夜裡,其中太陰病就相當於初夜,少陰病相當於午夜,厥陰病相當於拂曉。 不獨以傷寒論為主的內科醫華,與其緊密相關,中醫的任何一科,均無法脫離其範圍,由此做一簡單提要,更能加助了解陰陽在生理,病理,診斷及治療之應用與重要。
33
人身正脈,十有二經。每於平旦寅時,營氣始於中焦,上注於手太陰肺經,自胸中而出於中府,至於少商,以次行於手陽明大腸等十二經,終於足厥陰肝經,而復始於太陰肺經也。
凡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陰,從足走腹;足之三陽,從頭走足。周流不息,循環無端也。 (《醫宗金鑑.刺灸心法要訣》)
34
圖片來源:
35
木 火 土 金 水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黒 *五臓 肝 心 脾 肺 腎 *五常 仁 信 義 智 五穀 麻 米 黍 大豆 五果 李 杏 棗
禮 信 義 智 五穀 麻 麥 米 黍 大豆 五果 李 杏 棗 桃 栗 五畜 犬 羊 牛 鷄 豚 *五味 酸 苦 甘 辛 鹹 *感情 喜 樂 欲 怒 哀 回上層
36
二、經脈理論與中醫、 氣與中醫
37
二、經脈理論與中醫學、 氣與中醫學 (一)經絡之學 (二)經脈理論的依據─《黃帝內經》 (三)經脈體系的形成 (四)十二經脈
(五)氣與身體的關係 (六)切脈
38
(一)經絡之學-1 經絡:聯繫全身,運行氣血的通路。溝通人體內外、貫穿上下與聯繫左右前後以網絡周身,並將外在的筋、脈、肌、皮、五官及九竅與內在的五臟六腑等連成統一的有機整體。 他們彼此間縱橫交叉,巡行於人體內外,組成了一個有機聯繫的系統。古代醫家將這些經脈形容為自然界的江河、湖泊、溪流。 所謂的經脈學說,是指專門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組成、循行分布及其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以及指導臨床各科治療的中醫學理論,為中國傳統醫學重要的基礎理論。再加上中國傳統醫學療法,尤其是針灸及推拿療法都直接作用於經絡系統上,因此經絡學說也成為針灸與推拿的理論核心。 在中國傳統醫學理論中,將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稱為經脈與絡脈,其作用為溝通人體內外、貫穿上下與聯繫左右前後以網絡周身,並將外在的筋、脈、肌、皮、五官及九竅與內在的五臟六腑等連成統一的有機整體。經脈與絡脈之分在於:經脈為人體內行於深層上縱行較大的主幹脈,而絡脈即為行於淺層橫行較小的分支脈。經脈又稱正經,包含十二經脈、十二經別與奇經八脈。根據十二經脈氣血流注分布的部位,中國傳統醫學將人體全身筋肉分為十二群,稱為十二經筋。此外,又將人體的全身皮膚劃分為十二區,稱為十二皮部。如此,由經脈、絡脈、經筋與皮部共同組成人體的經絡系統。 中國傳統醫學中經脈學說的發展,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指導下,與其他醫學基礎理論互相影響與互為補充而逐漸成形。而後,在臟象學說形成之後,經脈學說則將臟腑之間、臟腑與肢體之間以及臟腑與五官九竅之間連結起來,從而使經絡系統的生理功能與病理變化和臟腑的生理病理統一起來,成為指導中醫臨床各科治療的理論核心。
39
(一)經絡之學-2 經脈為人體內行於深層上縱行較大的主幹脈 絡脈為行於淺層橫行較小的分支脈
經脈又稱正經,包含十二經脈、十二經別與奇經八脈。根據十二經脈氣血流注分布的部位,中國傳統醫學將人體全身筋肉分為十二群,稱為十二經筋。 此外,又將人體的全身皮膚劃分為十二區,稱為十二皮部。如此,由經脈、絡脈、經筋與皮部共同組成人體經絡系統 經是縱貫全身,絡則為橫貫的支流,交會處則是人身大脈。內經與馬王堆不同之處在於:十二與十一經絡、內經聯絡臟腑馬王堆則只有經脈、內經有穴道馬王則無。針灸原本為針脈,後來才針穴,這些都可以看出中醫的演變。
40
(一)經絡之學-3 脈既是血脈也是氣脈,《黃帝內經.素問》:「夫脈者,血之府也。長則氣治,短則氣病」。
中醫所言之脈,是類似於來去的循環觀念而非只是單純上下跳動的脈搏。特別是傳統中醫重視的是血氣在經脈運行過程的順暢或緩遲。 依此順逆來辨別脈象,從而體現中國人相信生命是流動的。 不獨以傷寒論為主的內科醫華,與其緊密相關,中醫的任何一科,均無法脫離其範圍,由此做一簡單提要,更能加助了解陰陽在生理,病理,診斷及治療之應用與重要。 回上層
41
(二)經脈理論的依據 ─《黃帝內經》 1.最早載於《漢書藝文志》
2.分為〈靈樞〉、〈素問〉兩篇,其經脈理論匯集了戰國以來至西漢的醫學理論與經驗,成為日後中國人認識人體結構的範本 3. 〈素問〉:討論醫學原理(陰陽之道、四季養生、臟腑經脈) 〈靈樞》:又名〈針經〉 ,探討針灸。 成書年代晚於馬王堆168B.C.,因馬王堆只有十一經脈,黃帝內經已有十二。
42
雷公曰︰願卒聞經脈之始生。 黃帝曰︰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欬,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此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欬,上氣喘喝,煩心胸滿,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黃帝內經.素問》 《黃帝內經.靈樞》 1.第一張圖片來源:影宋本《素問》, 清太醫薛福辰點校影刊/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藏 (網址: 2.第一張圖片來源:明刊影宋本《靈樞》/ 日本內經學會藏 (網址:
43
。 。 。 。 。 。 。 。 。 。 。 。 。 。 。 。 春天的調養(《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圖片來源:《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收入《正統道藏》二一-八、二一-九頁。此處所引《正統道藏》版本,為1988年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書店聯合影印出版《道藏》精裝本三十六巨冊。 春天的調養(《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44
圖片來源:周春才《漫畫黃帝內經》,臺灣先智,1999
45
。 。 。 。 。 。 。 。 。 。 。 。 。 。 。 。 。 冬天的調養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圖片來源:《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收入《正統道藏》二一-八、二一-九頁。此處所引《正統道藏》版本,為1988年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書店聯合影印出版《道藏》精裝本三十六巨冊。 。 。 冬天的調養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 。
46
圖片來源:周春才《漫畫黃帝內經》,臺灣先智,1999出版
47
《黃帝素問靈樞集注.五味第五十六》 圖片來源:《黃帝素問靈樞集注.五味第五十六》,見《正統道藏》二一-四三五、二一-四三六頁。此處所引《正統道藏》版本,為1988年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書店聯合影印出版《道藏》精裝本三十六巨冊。
48
圖片來源:周春才《漫畫黃帝內經》,臺灣先智,1999出版
回上層
49
(三)經脈體系的形成 經脈體系的成形,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1.經脈理論有一定的發展過程,以《黃帝內經》的十二經脈為最後定論
2.人體不同脈數的理解代表不同學派,彼此並存,無先後發展的關係 考古資料的佐證 1.馬王堆漢墓─十一經脈 2.四川綿陽雙包山西漢墓出土經脈漆雕木人─經脈標線 戰國時代已有初步的人體經脈觀念(扁鵲行醫的年代約為517~513B.C.)。西漢(淳于意205~150B.C.)時經脈體系更精密。 1973年以前,湖南長沙市東郊五裡之外的馬王堆,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地名,一個方圓約半裡的土丘,雜草叢生的田地,絲毫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然而,就在1973年這一年,歷史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馬王堆因為一座漢墓的出土而很快聞名遐邇。在這裡,不僅僅出土了一具兩千年前的外形完整無缺的女屍,也就是馬王堆三號墓的主人,一位漢代丞相夫人。更為重要的是,在這裡出土了3000多件珍貴文物,這也就是馬王堆之所以成為一門專門學說的魅力所在,也是其被稱為二十世紀震動世界的考古發現的原因之一。 揭開針灸經絡起源的神秘面紗的珍貴史料《十一脈灸經》,就是這諸多珍稀文物中的一部分,它包括《足臂十一脈灸經》與《陰陽十一脈灸經》兩種帛書,是在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12萬字帛書中,與針灸經絡關系比較密切的內容。《足臂十一脈灸經》與《陰陽十一脈灸經》是迄今發現最早的、較全面記載了人體十一條經脈循行路線及所主疾病的著作。並且,《足臂十一脈灸經》與《陰陽十一脈灸經》所記載的治療方法都僅有灸法。 《足臂十一脈灸經》可能成書於春秋時期。書中以「足」表示下肢脈,共有六條,以「臂」表示上肢脈,共有五條。這十一條脈的排列順序是先足後手,循行的基本規律則是從四肢末端到胸腹或頭面部。《足臂十一脈灸經》主治疾病有七十八種,但尚未對疾病進行分類。《陰陽十一脈灸經》分甲乙兩種文體,成書時間較《足臂十一脈灸經》稍晚,該書在《足臂十一脈灸經》的基礎上對十一條脈的循行及主病作了較大的調整和補充,以先陰脈後陽脈的原則,來確定各脈的排列次序。即全身九條經脈仍由四肢走向軀體中心,而「肩脈」與足少陰脈則與之相反,由頭或少腹部走向四肢末端。《陰陽十一脈灸經》共記載了所主的一百四十七種疾病,並將各脈的病候按致病原因的不同,區分為「是動病」和「所產(生)病」。 總體上看,《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所記載的十一條經脈在循行分布上有如下幾個共同特點:一、 經脈的起點多在腕踝部附近;二、 經脈循行路線的描述非常簡單,有的脈甚至為只有起點與終點的兩點連一線的最簡單形式;三、 描述經脈循行時,使用頻率最高也是最讓今人難以理解的術語是「出」字;四、 經脈循行方向自下而上,各脈之間不相接續,而且與內臟不相聯繫。 這些特徵反映了當時經脈的概念很原始、很簡單,還沒有形成上下縱橫聯絡成網的經絡系統的概念。但是《十一脈灸經》這些記載與《靈樞·經脈》篇中十二經脈的理論有密切的淵源關係,為我們了解在《黃帝內經》成書以前的經絡形態提供了非常寶貴的資料。 (資料來源網址:
50
第一張圖片來源:http://www. mianyang. gov. cn/image20050518/942
第一張圖片來源: 1993年春2月,在四川省綿陽縣永興鎮,當制磚取土時偶然發現了漢代古墓, 被定名為永興鎮雙包山2號漢墓,在當年2至4月間發掘了此墓葬的後室時得到了 一些漆俑。4月末的某日,綿陽博物館副館長何志國先生在浸泡于保護液中的若 干漆俑中間忽然發現了一具周身髹有黑漆的木製人形,在黑色的人體表面上有 用紅色漆線描繪的遍佈全身的路線。「這是一具人體經脈模型!」何副館長如 此作出了判斷,於是,涪水經脈木人被發現了。 中醫研究院醫史研究所馬繼興先生聞訊後,曾在1994年10月專程去綿陽市博物館考察。馬氏說:這是一具髹有黑色重漆的小型木質人形,其上鐫記有紅色漆線的針灸經脈循行經路,但無文字及經穴位置標記。這些遍佈於全身的經脈循行徑路,在黑漆膚色的烘托下,格外清晰分明,使人不難辨識。這是迄今為止,不僅在中國,也是在世界上所發現最古的標有經脈流注的木質人體模型。 據考證,此墓葬的下限應在漢武帝之前(西元前140年),相當於漢文帝與景帝(西元前179—141年)的西漢中早期,即西元前2世紀左右。此經脈漆木人形被命名為「涪水經脈木人」。 一般認為,經脈木人身上繪有手足三陽與手三陰及督脈共十脈,缺足三陰與任脈,但是,這僅僅是為了省略。因而,經脈木人的經脈仍然是十四脈系統,不能稱為「十脈系統」。其實,經脈木人身上還繪有帶脈,然而卻被忽略了。 經脈木人的手三陰脈走行的特點更在於手太陰與手少陰均終止于足陽明脈上,也就是借助于足陽明脈的頭面頸段而上行於頭。 經脈木人已經繪出了足少陽「帶脈」,它始自足太陽脈的‘少陽俞」,即後日「膽之背俞」或「膽俞」,自此發出之後斜向下外,合入于足少陽脈,此合入處即後日的一個俞穴,名為「帶脈」。 「脈人」的諸脈應是向心性走行,均從四肢末端流向軀體中心的胸腹部或頭面方向,與「足臂」十一脈相同。 「陰脈全部上頭」是客觀真理,臺灣李健民所發表的由鄭金生提供的經脈木人頭部正面特寫照片,其標題就是「綿陽經脈木人模型,諸陰脈皆上行於頂。」(本段文字來源網址: 涪水經脈木人的脈行路線 回上層
51
(四) 十二經脈 人身正脈,十有二經。每於平旦寅時,營氣始於中焦,上注於手太陰肺經,自胸中而出於中府,至於少商,以次行於手陽明大腸等十二經,終於足厥陰肝經,而復始於太陰肺經也。凡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陰,從足走腹;足之三陽,從頭走足。周流不息,循環無端也。
52
手太陰肺經(裡) 手陽明大腸經(表) 圖片來源: 這是第一輪 上半身 手內側外側 肺大腸。接下來則是下半身 腸胃型感冒即是受寒在肺,但表現在大腸。手陽明末端的迎香穴,按之緩解過敏 經絡的循環順序為:胸→手→頭→足→腹 手陰→手陽→足陽→足陰
53
足太陰脾經(裡) 足陽明胃經(表) 圖片來源:http://xinren.info/html/ytag/%E7%BB%8F%E8%84%89
圖片來源: 人身第一大穴─足三里。刺則緩解胃痛
54
手少陰心經(裡) 手太陽小腸經(表) 圖片來源: 第二輪
55
足太陽膀胱經(表) 足少陰腎經(裡) 圖片來源:
56
手厥陰心包經(裡) 手少陽三焦經(表) 圖片來源:
57
足少陽膽經(表) 足厥陰肝經(裡) 圖片來源:
58
圖片來源:《選修歷史上.教師用書B》,龍騰,98年版,頁98-1
59
資料閱讀:天龍八部 回上層
60
(五)氣與身體的關係
61
先秦的氣論 春秋時期以天地之氣來理解人體之氣的概念:人體中之氣如果不順暢的話,就會招致疾病。這種看法類似於西周晚期人對地震的解釋,當時的人們相信土地中有兩種氣,當陽氣受到陰氣壓迫,不得蒸發時,就會發生地震。 戰國時期,中國人認為,由於人的軀體包著皮囊,使身體內的臟腑與外界隔絕,唯有透過九竅(頭部七竅:眼二、耳二、鼻孔二、口、前陰、後陰),才能讓身體的氣與外界互通。如莊子所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62
血與氣 在中國醫學上,大部分血氣是相同的,是同一生命力互補的兩面,或者說就是陰陽兩面的體現。如《黃帝內經》指出:肝接受血液而眼睛得見,手接受血液而得以持握,腳接受血液而得以行走。 血氣變化會影響欲望與性向。如世人熟知的孔子之語:「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63
因此好的血會使臟腑之氣暢,不好的血則使臟腑之氣衰,於是「放血療法」乃應運而生。
然而,漢朝以後針灸取代了放血。兩者就診斷層面言,即放血是針對血液,而針灸乃針對氣。
64
圖片來源: 回上層
65
(六) 切脈
66
脈象與疾病的關係 各種疾病分屬十二條大河(十二經脈),一旦發生異常,就會產生波動,傳至手腕。 醫者就可藉由觸摸手腕脈動,進而做出病症的診斷。
67
《脈經》 脈診是中醫診斷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診斷上的作用十分突出,是中醫學的偉大成就之一。
東晉王叔和對脈診法進行了第一次全面的總結,撰成我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脈經》。 《脈經》全書共10卷,98篇,10萬餘字。分述脈形、診脈方法、脈象與臟腑關係、脈象陰陽的分辨,及婦人、小兒脈的辨識等,其主要成就如下
68
王叔和畫像
69
《脈經》之成就 1.確立了「寸口脈法」 在《脈經》「獨取寸口」思想影響下,規定了診脈部位在寸口(即手腕處),並將寸口分為寸、關、尺三部,進而提出與內臟相關的理論,把脈診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使之成為一個有理論的系統,成為後世中醫診脈的規範。
70
圖片來源:栗山茂久 〈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臺北:究竟 2008,頁30、31)
71
圖片來源:栗山茂久 〈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臺北:究竟 2008,頁30、31)
文字資料來源: 脈診是中醫診斷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診斷上的作用十分突出,是中醫學的偉大成就之一。晉代,王叔和對脈診法進行了第一次全面的總結,撰成我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脈經》。 《脈經》全書共10卷,98篇,10萬餘字。分述脈形、診脈方法、脈象與臟腑關係、脈象陰陽的分辨,及婦人、小兒脈的辨識等,其主要成就如下。 1.確立了「寸口脈法」 在《脈經》「獨取寸口」思想影響下,規定了診脈部位在寸口(即手腕處),並將寸口分為寸、關、尺三部,進而提出左、右手寸、關、尺與內臟相關的理論: 寸 關 尺 左 心 肝 腎 右 肺 脾 命門 這樣就把脈診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使之成為一個有理論的系統,成為後世中醫診脈的規範。 2.確定了脈象名稱及指下標準 《脈經》首次將各種脈象歸納為24種, 即: 浮 芤 洪 滑 數 促 弦 緊 沉 伏 革 實 微 澀 細 軟 弱 虛 散 緩 遲 結 代 動 同時還具體描述了脈象的指下感覺,如: 浮脈——舉之有餘,按之不足。 芤脈——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 伏脈——極重指按之,著骨乃得。 弦脈——舉之無有,按之如弓弦狀。 這樣一來,就使脈名和脈象特點達到了統一和標準化,非常有利於臨床掌握其要領。 3.闡述了不同脈象的臨床意義 王叔和對脈象主病作了大量專門的論述,其中有許多可貴的認識。他提出了脈象主病的原則是「遲則為寒,澀則少血,緩則為虛,洪則為熱」等。此外,「代脈」主 病重,中風患者多見「緊脈」等認識,與今天臨床心力衰竭、腦動脈硬化等患者所表現的脈象是一致的。脈與證由此統一起來。
72
《脈經》之成就 2.確定了脈象名稱及指下標準 《脈經》首次將各種脈象歸納為24種, 即: 浮 芤 洪 滑 數 促 弦 緊 沉 伏 革 實
微 澀 細 軟 弱 虛 散 緩 遲 結 代 動 同時還具體描述了脈象的指下感覺,如: 浮脈——舉之有餘,按之不足。 芤脈——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 伏脈——極重指按之,著骨乃得。 弦脈——舉之無有,按之如弓弦狀。 這樣一來,就使脈名和脈象特點達到了統一和標準化,非常有利於臨床掌握其要領。
73
《脈經》之成就 3.闡述了不同脈象的臨床意義 王叔和對脈象主病作了大量專門的論述,其中有許多可貴的認識。他提出了脈象主病的原則是「遲則為寒,澀則少血,緩則為虛,洪則為熱」等。 此外,「代脈」主 病重,中風患者多見「緊脈」等認識,與今天臨床心力衰竭、腦動脈硬化等患者所表現的脈象是一致的。脈與證由此統一起來。 回上層
74
望聞問切 神聖工巧
75
休閒活動來了!
76
史料閱讀一 脈的概念,特別是十二條主要脈道深伏人體內的概念,從晚周始,到了王莽時代已是深入人心了。甚至整個經脈學說的框架也大體成形了。觀察王孫慶屍體(或活體)的太醫們,並不是不帶任何醫學概念去從事觀察。 問題不在於中國醫學有沒有解剖學,或中國醫學的解剖學是一種「另類的解剖學」,而是中國氣的醫學所展示的身體是無法經由剖割而觀察的身體。人體腑臟經絡的變化,傳統醫學或講究對「象」的觀察,如脈象、臟象等;或以「數」推衍,……這兩種目驗方法也往往合而為一。「象」的目驗法與「數」的目驗法,都是出於古代占卜的知識背景。晚周數術之學突破,是經脈學說體系化的直接動源。 資料來源:李建民,《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臺北:三民,2005),頁 「數術身體觀」就是以陰陽五行的概念看待身體 76
77
史料閱讀二 大概戰國初期的扁鵲確立人體經脈的觀念,二百年後的淳于意則使經脈體系更加精密化。天下名醫扁鵲與倉公,對經脈理論之建構和發展肯定發揮了積極的貢獻,或許這是太史公為他們兩人立傳的緣故吧!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頁119 資料來源:課本頁108 77
78
史料閱讀三 翟義黨王孫慶捕得,(王)莽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量度五藏,以竹筳導其脈,知所終始,云可以治病。
《漢書‧王莽傳》,頁 可參考文字資料: 78
79
問題討論 1.根據史料一、史料二的內容,中國經脈學說的形成期為何時?可以以哪兩位醫家為代表?李建民先生所言的中國古代身體觀可以名之為何?
2.史料解讀三《漢書‧王莽傳》的解剖之例,在中國極為罕見,如同史料一所言,「中國氣的醫學所展示的身體是無法經由剖割而觀察的身體」。此外,你認為中國不強調解剖還有哪些考量或因素? 參考答案: 1.中國經脈學說在戰國至漢晉期間,已有長足發展。扁鵲與倉公的診案中,可見一斑。 數術的身體觀。數術身體觀就是以陰陽五行的概念看待身體。 2.因為中國孝道觀念的影響、死者為大入土為安觀念的影響、鬼神信仰觀念的影響等 79
80
試題舉隅 解剖在傳統的中國醫療並非主流,下列有四位同學提出各自的看法,請問哪些同學運用了歷史思維?
甲生:古代中醫不強調解剖,或許與「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孝道思想有關 乙生:這種情形也有可能是古代統治者為了突顯仁孝治國,對解剖下達禁止令 丙生:就傳統中醫的角度而言,他們認為身體疾病只需透過察色切脈即可得知 丁生:這種問題無須討論,因中國傳統醫療根本只有內科而無屬於外科的解剖 試題作者:中山女高彭裕峰老師 80
81
動動腦 ◎這兩幅畫中對人體的詮釋與紀錄有什麼不同? 81
82
一三四一年 滑壽 《十四經發揮》 一五四三年 維薩里 《人體結構七卷》
一三四一年 滑壽 《十四經發揮》 一五四三年 維薩里 《人體結構七卷》 圖片來源:栗山茂久 〈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台北 究竟 2008,頁14,15 安德列·維薩里是著名的醫生和解剖學家,近代人體解剖學的創始人,維薩里與哥白尼齊名,是科學革命的兩大代表人物之一。1514年12月31日維薩里生於布魯塞爾的一個醫學世家。他的曾祖、祖父、父親都是宮廷御醫,家中收藏了大量有關醫學方面的書籍。維薩里幼年時代就喜歡讀這些書,從這些書中他受到許多啟發,並立下了當一個醫生的志向。他曾就教於義大利的帕多瓦大學,精通古羅馬醫學家蓋侖的著作,但他不拘泥于書本知識,認為必須親自解剖、觀察人體構造,創立了當時少見的理論聯繫實際的生動教學局面,受到學生尊敬和愛戴。維薩里的主要貢獻是《人體的構造》一書,該書總結了當時解剖學的成就。維薩里與尼古拉·哥白尼一樣,為了捍衛科學真理,遭教會迫害。但他建立的解剖學為血液迴圈的發現開闢了道路,成為人們銘記他的豐碑。 滑壽(約1304~1386),字伯仁,晚號櫻寧生,元代大醫學家,祖籍襄城(今河南襄城縣),後遷儀真(今江蘇儀征縣),又遷余姚《今浙江余姚縣》。滑壽自幼聰明好學,善詩文,通經史諸家。先從京口(今江蘇鎮江市)名醫王居中學醫。研讀《素問》、《難經》,頗有心得,遂著成《讀素問抄》和《難經本義》二書。繼之精心研究張仲景、劉守真、李東垣諸家之說,融會貫通,深有造詣。後來又隨東平(今山東東平縣)高洞陽學習針法,遂對經絡悉心研究,取《內經》等書中有關經絡的理論,於針灸,對經絡理論很有研究,著《十四經發揮》3卷,提出奇經八脈的任督二脈與其他奇經不同,應與十二經脈相提並論而成十四經,並在《素問》、《靈樞》的基礎上,通考腧穴657個,考正其陰陽之往來,推其骨孔之所駐會,詳加訓釋。滑氏在針灸之道湮而不彰,經絡之學已被忽視之世,力挽狂瀾,使針灸又得盛於元代,並為後世針灸醫家的規範,這都是滑氏的功勞。不僅如此,《十四經發揮》流傳到了日本之後,日本的針灸醫學也開始盛興起來。自元代以後,直至現今,《十四經發揮》一直傳誦不絕。後世尚有《明堂圖》四幅,題為滑壽撰
84
資料來源:台北市立中山女高彭裕峰老師 回上層
85
三、針灸與本草 ─針灸與醫療
86
(一)針灸定義與療法 1.針灸定義:針刺與艾灸(以艾草溫烤), 現今針灸多指的是針刺之法。
2.針灸類型: 外治法(外科刀具)與針刺法(專刺腧穴)。 3.現在定義的針灸療法,主要源自兩方面的推動: (1)使用刀具的治療技術的趨向獨立; (2)經脈理論的建立。 圖片來源:龍騰課本,95頁、99頁
89
回上層
90
(二)歷代針灸療法的發展-1 1.漢魏晉時期 (1)東漢張機(仲景) ─《傷寒雜病論》中提及針灸療法 (2)西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 是中國第一部體系較為完備的針灸專著,原名《黃帝針灸甲乙經》或簡稱《甲乙經》。此書對晉朝以前的針灸療法進行了系統的歸納與整理,故皇甫謐被譽為「針灸學之祖」。
91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傷寒論》卷第六內容: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第十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一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第五 資料來源:傷寒雜病論
92
補充說明 東漢末年,由於傳染病疫情流行,張氏宗族人口不到十年內死去2/3,而其主要病狀都是傷寒發熱致死。於是張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成《傷寒雜病論》。 後經晉人王叔和整編而分為《傷寒論》與《金匱要略方論》二書,張機藉由臨床醫學提出「辨證論治」的原則,開創中醫學上的「傷寒派」,被尊為「醫聖」。
93
師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困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但以脈自微澀,在寸口,關上小緊,宜鍼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
問曰:血痹病從何得之? 師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困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但以脈自微澀,在寸口,關上小緊,宜鍼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 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耆桂枝五物湯主之。 黃耆桂枝五物湯方: 黃耆三兩 芍藥三兩 桂枝三兩 生薑六兩 大棗十二枚 以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參。 回上層
94
(二)歷代針灸療法的發展-2 2.隋唐時期,針灸已成太醫屬署專科 唐朝針灸醫療的特色: (1)針灸與藥物等其他治療並重 (2)針灸不限於治病,還可保健防病 (3)出現某些病症的專著 3.宋─王惟一「針灸銅人」 4.明清─針灸興盛期 (1)針灸銅人 (2)針灸歌訣
95
針灸歌訣─三里 三里在膝下 三寸兩筋間 能除心腹脹 善治胃中寒 腸鳴並積聚 腫滿膝脛痠 勞傷形損瘦 氣蠱併諸般 人過三旬後 針灸眼能寬
三里在膝下 三寸兩筋間 能除心腹脹 善治胃中寒 腸鳴並積聚 腫滿膝脛痠 勞傷形損瘦 氣蠱併諸般 人過三旬後 針灸眼能寬 取穴當舉足 得法不為難 回上層
96
三、針灸與本草 ─本草與醫療
97
本草與醫療 記載中藥的書籍,古稱「本草」。
遠古時期,人們由尋找食物時的偶然中毒到主動嘗試,逐步認識與發現一些動、植物及礦物可用來當作藥物使用。經過反覆的實踐,了解到藥物的性能與療效,並從口述過渡到文字記載,且託名「神農」為歷代著者的代表。 《史記》記載:「神農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藥。」由於中藥的種類中,草類藥占大多數,故記載中藥的書籍又稱「本草」
98
本草綱目 如果華佗再世 崇洋都被醫治 外邦來學漢字 激發我民族意識 馬錢子 決明子 蒼耳子 還有蓮子 黃藥子 苦豆子 川楝子 我要面子
曲:周杰倫/主唱:周杰倫/詞:方文山 如果華佗再世 崇洋都被醫治 外邦來學漢字 激發我民族意識 馬錢子 決明子 蒼耳子 還有蓮子 黃藥子 苦豆子 川楝子 我要面子 用我的方式 改寫一部歷史 沒什別的事 跟著我念幾個字 山藥 當歸 枸杞 GO 山藥 當歸 枸杞 GO 看我抓一把中藥 服下一帖驕傲 我表情悠哉 跳個大概 動作輕鬆自在 你學不來 霓虹的招牌 調整好狀態 在華麗的城市 等待醒來 用書法書朝代 內力傳開 《本草綱目》 詞:方文山/曲:周杰倫/主唱:周杰倫 礙於版權問題,僅提供上網連結,供教師播放給學生欣賞
99
豪氣揮正楷 給一拳對白 結局平躺下來 看誰厲害 練成什麼丹 揉成什麼丸 鹿茸切片不能太薄 老師父的手法不能這樣亂抄 龜苓膏 雲南白藥 冬蟲夏草 自己的音樂自己的藥 份量剛剛好 聽我說中藥苦 抄襲應該更苦 快翻開本草綱目 多看一些善本書 蟾蘇 地龍 已翻過江湖 這些老祖宗的辛苦 我們一定不能輸 就是這個光 就是這個光 一起唱...... 把手舉高一起跟我來唱 啦啦啦啦啦...... 把手舉高一起 啦啦 把手舉高一起 啦啦啦啦啦......
100
(一)漢朝─《神農本草經》 1.為目前現存最早的中藥經典著作。成書年代尚未有定論,一般認為其主體約形成於西漢,後經東漢醫藥學家修潤增補。原書已散佚,現存者多為明朝末年以後的輯佚本。 2.《神農本草經》全書載藥365種,並將藥物分為三類:上品、中品、下品 3.因為受到道教思想的影響,《神農本草經》亦收錄服石、鍊丹與修仙等內容。 4.本草知識體系化:陶弘景《神農本草經集注》 資料來源:教師用書B,102-2頁
101
為臣,主養性,無毒或有毒,多為補養兼有攻治疾病之效。 鹿茸、紅花、石膏
類型 種數 屬性 藥材舉例 上品 120種 為君,無毒,主養命,可久服。 人參、阿膠、雄黃 中品 為臣,主養性,無毒或有毒,多為補養兼有攻治疾病之效。 鹿茸、紅花、石膏 下品 125種 為佐使,多有毒,不可久服,多為除寒熱、破積聚的藥物,主治病。 附子、大黃 回上層
102
(二)唐宋、(三)明 (二)唐宋 唐宋以來,官方修撰的本草經嚴格挑選,大多是常用有效的藥物,用藥已脫離巫醫方士的特色,轉以醫家臨床實踐為基礎。 北宋:唐慎微《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古代本草學的巔峰 資料來源:教師用書B,102-2頁
103
《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簡稱《證類本草》。 北宋唐慎微撰,成書於1083年。
此書共32卷,載藥物1558種,對藥物主治、採集、炮製詳加討論和考證,每藥均有附圖。 此書總結了北宋以前中藥學的成就,也是宋朝以前保存最完整的本草學巨著,具有承先啟後的作用。
104
圖片來源:〈新校增訂本草綱目〉,利大發行,民國70年
仔細看看內容,有些還滿有趣的。
107
回上層
108
資料閱讀: 李時珍─享譽世界的自然科學家
109
(二)唐宋、(三)明 (二)唐宋 唐宋以來,官方修撰的本草經嚴格挑選,大多是常用有效的藥物,用藥已脫離巫醫方士的特色,轉以醫家臨床實踐為基礎。 北宋:唐慎微《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古代本草學的巔峰 資料來源:教師用書B,102-2頁
110
(四)明朝醫家間流傳小型實用的臨床藥書 胡仕可《本草歌括》 劉純《本草歌訣》 (五)清─醫學入門書更加簡化,醫學知識普及,醫學歌賦大量出現 李忠梓《雷公藥性賦》 龔廷賢《萬病回春》 汪昂《湯頭歌訣》 (六)方書 東晉:葛洪《肘後方》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藥方》
111
《雷公藥性賦》 《藥性賦》據考證為金元時代作品,將248種常用中藥按藥性分寒、熱、溫、平四類,用韻語編寫成賦體。言簡意賅,朗朗上口,便於初學者誦讀記憶。是學習中藥的啟蒙書,至今日都有人讀誦。 寒性藥 犀角解乎心熱;羚羊清乎肺肝。 聞之菊花能明目清頭風;射干療咽閉而消癰毒; 薏苡裡腳氣而除風濕;藕節消瘀血而止吐衄。 平性藥 決明和肝氣,治眼之劑;天麻主頭眩,怯風之藥。 甘草和諸藥而解百毒,蓋以氣平 回上層
112
當歸辛苦甘溫,入心、脾生血為君。生地甘寒,入心、腎滋血為臣。 芍藥酸寒,入肝、脾斂陰為佐。 川芎辛溫,通行血中之氣為使。
四君子湯。即人參、白朮、茯苓、甘草 當歸、生地各三錢,白芍二錢、川芎一錢半 加粟米百粒 四物四物,大家耳熟能詳,但有多少人知道其內容與藥效?背背看,就知道中醫師不好當阿! 當歸辛苦甘溫,入心、脾生血為君。生地甘寒,入心、腎滋血為臣。 芍藥酸寒,入肝、脾斂陰為佐。 川芎辛溫,通行血中之氣為使。 回上層
113
陜西省藥王山
114
藥王山.孫思邈塑像 孫思邈塑像(圖片來源:作者自攝於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藥王山)
孫思邈(541~682),京兆華原(今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隋唐時期著名醫藥學家,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有養生長壽之術,壽至142歲。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攝養枕中方》、《保生銘》、《存神煉氣銘》,被後世尊為「藥王」,影響甚大。 藥王山.孫思邈塑像
115
藥王山(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 (圖片來源:作者自攝於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藥王山)
孫思邈(541~682),京兆華原(今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隋唐時期著名醫藥學家,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有養生長壽之術,壽至142歲。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攝養枕中方》、《保生銘》、《存神煉氣銘》,被後世尊為「藥王」,影響甚大。 藥王山(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
116
千金要方 石大醫(圖片來源:作者自攝於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藥王山)
孫思邈體察百姓求醫之難,將自己經驗的神奇藥方刻於石柱,立在漆河畔大道旁,病者在石柱上尋方,無不立效,傳抄者絡繹不絕,治癒了許多病人,州人號為「石大醫」。 相傳後有庸醫萌貪財之念,盡錄其方,並鑿字毀柱,攜方行至稠桑西塬畔,雷雨大作,遭雷擊斃,其地至今稱「雷擊村」。 「石大醫」旁邊有一塊解說「石大醫」來源的石碑,立於公元一九九一年冬。
117
養 性 篇 多事則勞形,多言則耗氣 多憂則志昏,多思則神怠 多愛則迷亂,多惡則憔悴 多念則志散,多樂則氣溢 多笑則傷臟,多愁則傷心
多喜則傷血,多怒則傷脈 養 性 篇 石大醫.養性篇(圖片來源:作者自攝於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藥王山) 金庸小說《神鵰俠侶》古墓派有「十二少、十二多」的養生訣法:「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乃養生之都契也。多思則神怠,多念則精散,多欲則智損,多事則形疲,多語則氣促,多笑則肝傷,多愁則心懾,多樂則意溢,多喜則忘錯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不治,多惡則焦煎無寧。此十二多不除,喪生之本也。」 這「十二少、十二多」另有祖師爺,那就是「藥王」孫思邈。其《備急千金要方》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臨床醫學百科全書。當中〈道林養性篇〉即有「十二少、十二多」的記載: 「真人曰:雖常服餌,而不知養生之術,亦難以長生也。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以其運動故也。養生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臥,久視,久聽。蓋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立傷骨,久坐傷肉,久行傷筋也。仍莫強食,莫強酒,莫強舉重,莫憂患,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懼,莫跳踉,勿汲汲於所欲,勿悁悁懷忿恨,皆損壽命。若能不犯者,則得長生也。故善攝生者,常少思(中略)……多惡則憔悴無懽。此十二多不除,則榮衛失度,血氣妄行,喪本之道。惟無多無少者,幾於道矣。是知勿外緣者,真人初學道之法也。若能如此者,可居溫疫之中,無憂疑矣。」
118
藥王洞(圖片來源:作者自攝於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藥王山)
藥王山.藥王洞(太玄洞)
119
藥王山.法水神井 法水神井(圖片來源:作者自攝於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藥王山)
前人崇敬孫思邈,有上耀州五台山太玄洞啟水療疾之習俗,所乞之水名曰「法水」。乞水者經常不斷,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庶民百姓,用法水煮粥、煎藥、醫病無不靈驗。日久乞水者愈眾,水不濟。道士在此鑿井,名「法水井」。井上建房,匾書「太玄法水」,乞禱法水者更勝於往時,人稱「神井」。原井已凐沒,現井為近年所恢復。 藥王山.法水神井
120
巍巍藥王山九州景仰 堂堂孫思邈萬世楷模 萬世醫聖
(圖片來源:作者自攝於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藥王山)
121
洗藥池.石盆仙跡(圖片來源:作者自攝於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藥王山)
122
隋代進士及第 (圖片來源:作者自攝於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藥王山)
123
唐封妙應真人 (圖片來源:作者自攝於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藥王山) 孫思邈跨越隋唐兩代,壽至142歲
124
手足厥冷 四肢厥冷腹中難,熱水蘸來拍膝彎, 紫黑點兒針刺破,去些惡血就安痊。 湯火燒 湯火燒淋痛可憐,楊梅皮末使油摶,
又將好酒調來洗,目下應知即便安。 轉筋吐瀉 轉筋吐瀉實難當,艾葉木瓜煎冷湯, 急取食鹽安口內,方才咽下即平康。 痺癖 大人小兒患痺癖,腸間一塊硬如磚, 搗將大蒜硝黃共,敷貼患處軟如綿。 海上方(圖片來源:作者自攝於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藥王山) 《海上方》為孫思邈搜集民間單方、驗方,編成七言方歌一百二十一首,一百二十五方,明隆慶6年(1572)秦王朱守中刻立於此。
125
孫真人枕上記 侵晨一碗粥,夜飯莫教足。 撞動景陽鐘,扣齒三十六。 大寒與大熱,且莫貪色欲。 醉飽莫行房,五臟皆翻覆。
艾火漫燒身,爭如獨自宿。 坐臥莫當風,頻於暖處浴。 食飽行百步,常以手摩腹。 莫食無鱗魚,諸般禽獸肉。 自死獸與禽,食之多命促。 土木為形象,求之有恩福。 父精母血生,那忍分南北。 海上方(圖片來源:作者自攝於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藥王山)
126
尉遲敬德 龍君 藥王大殿.孫思邈座像 藥王大殿(圖片來源:作者自攝於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藥王山)
藥王大殿正中是明嘉靖年間塑的孫思邈座像,兩邊站像,左為尉遲敬德,右為龍君,取材於《敬德追袍》《坐虎針龍》傳說。原像毀,今重塑。 藥王大殿.孫思邈座像
127
(圖片來源:作者自攝於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藥王山)
藥王殿外亭景
128
碑林(圖片來源:作者自攝於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藥王山)
藥王山.碑林
129
~THE END~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