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幼儿园环境创设 -----学前教育系 耿建坤
2
环境创设的原则 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 2、适宜性原则 3、幼儿参与的原则 4、开放性原则 5、经济性原则
3
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是,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一致。
4
适宜性原则 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即使同一年龄阶段幼儿,在兴趣、能力、学习方式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还会随着其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因此环境创设应适应幼儿的这种差异,环境创设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设计→实施→修正→再实施→再修正的螺旋式发展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你就能看到班级的主题墙总是从标题→框架→大标题→小标题→完成,这是一个积累、丰富的过程,也是体验成功的过程。
5
色彩粉嫩 低矮 家的感觉
6
知识性 幼儿自主创作
7
3、幼儿参与的原则 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
教师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使幼儿由单纯的欣赏者变成了计划者、参与者,幼儿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意识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当幼儿有了这种意识,才能真正融入进去,真正展示自己。
8
4、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不仅要考虑幼儿园内环境要素,同时也要重视园外环境的各要素,两者相结合,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
9
5、经济性原则 教师再环境过程中,可以请幼儿一起收集废旧物品,并引导幼儿参与制作过程,为幼儿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既满足幼儿活动需要,又塑造了幼儿的“创性”、“主动性”、“积极性”。
12
二、环境的内容及创设 幼儿园环境包括户外大环境和班级环境,户外大环境包括园区外墙面、内墙面、走廊过道、角落、洗手间和细节修补等这些元素,组成了给来访者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班级环境包括班级墙面、区域环境、心情墙、自然角、家园栏等。
13
1、园区外墙面、内墙面 园区外墙面、内墙面整体色调和风格要体验统一、美观,要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墙面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认知特点,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园区外墙面、内墙面在美观统一的基础上要充分体现幼儿园的特色。 再次,园区外墙面、内墙面要充分体现其教育功能。“环境是可以说话的”,“环境是我们的第三位教师”,环境的作用常常是潜移默化的,经过良好设计的环境往往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可以起到诱发幼儿积极行为的作用,所以有时它的效果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得更实在。
14
幼儿园特色 ——名族风
16
2、过道 过道是幼儿、家长必经的地方,在过道的布置上,特别要注意让环境与幼儿对话,同时也要引导家长参与,让过道环境与幼儿、家长积极互动起来。
22
温馨提示: 在布置时要注意与周围大环境的协调,同时也要考虑让它成为幼儿活动的新天地。在不知过道环境时,教师要考虑到各种安全因素,在固定时应选择使用安全图钉,并要经常性地进行检查,避免图钉松动和跌落,在材料的选择上要选用没有硬的尖角及环保的物品,要尽可能避免对幼儿造成的伤害。
23
3、角落 角落是指一些相对狭窄、不太容易引人注意的地方。
在幼儿园里总是有很多的角角落落,而幼儿的天性是好奇的、喜欢探索的、喜欢想象的、喜欢变化的。 幼儿天性的展现和释放是有前提的:先要有新颖和奥秘,才能诱发幼儿的好奇;有刺激和空间,才能促进幼儿的想象。
25
每一个不起眼的 角落里藏着一个 不同的小动物, 在成人眼里是那 么幼稚,却能给 幼儿一份很大的 惊喜。
27
幼儿的世界是多彩的、美丽的,在幼儿园里,他们眼睛所触及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是美的,在角落的布置上应着重体现出童趣,让幼儿喜欢,有愿意探索的愿望。角落虽然不引人注意,但在布置时也应考虑到整体环境,做到既有趣又能和整体环境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28
4、洗手间 洗手间也可以对 幼儿进行教育, 培养幼儿良好的 洗手、入厕习惯, 同时也可以渗透 节约、谦让的细节
29
5、细节修补 迎来一批幼儿又送走一批幼儿,环境、设施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破损,对环境中存在的破损、处理不了的污垢,开动脑筋,采取特别的办法,将这些地方“变废为宝”。 细节修补,其实是一个细节文化。教师切不可因为好高骛远而忽略了身边的细节。不要只看到其细小、不足的一面,更要看到种种大事都依细节而存在;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细节的个性,在平时工作中做个有心人,多积累素材,发挥创造性。
32
6、班级墙面创设 班级墙面创设是班级环境中最主要的,也是面积最大的一块内容,我们每个班级的教师要让走进班级的人,从班级的墙面创设一眼就能看出班级正在开展的主题活动,看出教师的教学积累的能力等,所以这是我们体现班级特色和教师特长的重要窗口。
33
(1)创设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环境 在色彩上应以色彩鲜艳的纯色为主,单纯的色泽容易与幼儿产生共鸣、易于幼儿欣赏、借鉴、理解和表现
同时要考虑画面的整体美,采用较大浅色块支撑,可使画面既有局部美的变化又有整体协调感,使环境更艺术化 在造型上,应以简洁为主要表现手法 在内容上,要为幼儿创设熟悉的、符合心理要求的环境。 墙面环境创设要注重年龄差异,以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不同需要。
34
小班 大班
35
(2)墙饰在装饰美化的同时要成为幼儿展示自我的窗口
37
教师把幼儿的作品巧妙地结合、利用,再用鲜艳的底色进行衬托,使整个墙面显得活泼而和谐。
这样的墙面不仅具有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成为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自我展示的窗口。 一切与幼儿的成果、和幼儿有关的东西最受家长的关注,当你看到家长们饶有兴趣地看你布置的墙饰,你一定能从家长的关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8
(3)墙面环境创设的动态化 动态化体现在墙面的创设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根据幼儿兴趣需要布置墙饰,同时应随着季节的变化或是主题的开展不断变化,还可以与季节变化、节日活动等幼儿身边熟悉的事物、事件相结合,可以随时的变化、增减,可以是重新布置,也可以是逐步地深入与丰富。
41
(4)环境与课程、教学、幼儿、家长之间的多元互动,实现“环境”与幼儿教师近距离的对话。
我们将幼儿的作品和活动照片等展示在班级墙面,一定要注意布局的合理,进行美观的张贴,如幼儿绘画的苹果,我们可以剪下来都贴在一颗苹果背景上再进行战士,幼儿的手工“爱心”我们可以张贴成一颗爱心的形状进行展示,这样又有整体感又能更加吸引人的眼球!还有墙面上张贴的照片一定要记得附上简短的照片说明,这样照片才能更加生动。
43
7、区域环境 区域活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区角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游戏,它重在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受到了幼儿的普遍欢迎。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提供多层次、多递进的操作的材料,以及选择广泛的内容,让幼儿在这些材料中获取各种经验,满足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
44
空间利用 区角数量的适宜性 区角分割、时间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区角内容的丰富性
45
区角数量的适宜性 按照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确定学习与游戏融合的区角活动,具体包括生活区、语言区、美工区、音乐表现区、科学区、建构区7个类别,具体数量从托班到大班逐级递增。
46
小班幼儿感知事物的经验少,动手能力较弱,多数幼儿不能单独活动。因此,区角数量不宜设置太多,也不宜太复杂,应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主,如:“娃娃家”、“故事角”、“饲养角”等。
中班幼儿已有了感知事物的初步经验,基本能够独立进行区角活动,角区数量要适当增加,以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认知兴趣,可增设表演、美工、科学等内容的区角,如:“音乐厅”、“手工角”和“科学角”等。 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动手操作和逻辑思维等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这时,既要大量增设活动区角,又要适当增加难度,如:在科学区中增设“海底世界”、“宇宙探索”、“机械操作”等活动角;在棋类区中增设军棋、象棋、五子棋等。
47
区角分割、时间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活动区角划分科学、合理,有利于形成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而且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有限,还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很容易分散,若空间没有适当的分隔,则容易使幼儿感到杂乱无序,从而产生不稳定的情绪。如果区角隔物过高、过实,则不仅会影响幼儿的相互交往,而且容易使幼儿产生单调、沉闷的感觉。
48
划分的方法: 1、按颜色划分。 2、按实物划分。 3、按标牌和装饰物来划分。 划分原则: 1、半开放原则。 2、定与不定原则。 3、渐进性原则。
49
材料投放 材料提供的目的性、层次性、多功能性 建立活动规则,引导幼儿自主进行区域活动 根据近期的教育目标和发展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材料。
50
建立规则 在活动前提出规则;在自然中形成规则;在解决问题中建立规则
51
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材料 根据主题活动内容创设和投放材料。 根据幼儿兴趣创设和投放材料。 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创设和投放材料。
73
8、心理环境——心情墙 感到安全,感到欢乐,感到被尊重,感到为集体所接纳,感到自尊、自信,感到获得成功,这是幼儿所需要的心理环境也是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心理环境的目标。 每个班的心情墙是最直接能在第一时间反应幼儿心理变化的。 心情墙需要幼儿能自己使用,要让教师一目了然及时发现和进行心理辅导,随时注意观察幼儿的喜怒哀乐,及时了解他们的心境,以便进行有针对性地帮助和疏导。
77
9、自然角 10、家园栏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