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展望 北京 奥运 2 8 国内统一刊号: 2006年特刊 LIAO 2008 奥运出版社 特刊 2006年特刊.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展望 北京 奥运 2 8 国内统一刊号: 2006年特刊 LIAO 2008 奥运出版社 特刊 2006年特刊."—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展望 北京 奥运 2 8 国内统一刊号: 2006年特刊 LIAO 2008 奥运出版社 特刊 2006年特刊

2 题在扉页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友善而又好客的中国人的心情写照,也是北京的真诚表达。
  到北京来,读解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感受这个国家的现代气息。   到北京来,共享这座城市的每份欢乐,体会这个国家的蓬勃生机。   到北京来,让我们在2008年一起编织和平、美好的梦。   张开双臂的中国,敞开怀抱的北京,欢迎全世界的朋友.

3 目录 展望 2008北京 奥运 奥运前瞻 舞动的北京 展望2008北京奥运特刊 1.北京为什么要申办奥运会?(P1)
3.北京申办奥运会有哪些优势?(P3) 4.奥运史上新的里程碑 (P4) 舞动的北京 5.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理念阐释:“舞动的北京” (P5) 6.承诺(THE PROMISE) (P6) 7.形象和美丽 (P7) 8.英雄和精神 (P8) 展望奥运 9.绿色奥运 之一(P9 ) 之二 (P10) 10.人文奥运 (P11) 11.科技奥运 之一(P12) 之二(P13) 目录 展望2008北京奥运特刊 主办单位: 深圳市翠北小学 主 编: 甘雨桐 编辑出版: 奥运出版社 邮政编码: 刊 号:

4 北京为什么要申办奥运会? 奥运会是世界范围内的体育盛会,在维护和平、增进友谊、促进文明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应该为奥林匹克运动在全世界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举办奥运会则是这种贡献的最为集中的体现。崇尚奥林匹克精神,参与奥林匹克事务,举办奥运会,也是包括北京市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追求与理想。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北京作为首都,代表中国申办奥运会,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更充分地向世界展示我国的形象,同时树立北京文明、开放、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形象,有利于北京自身的发展。所以,再次申办奥运会,对于中国人民和北京市民来说,是共享奥运精神,弘扬人类文明,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盛事,也是展示辉煌成就,加强对外开放,促进自身发展的良好契机。 奥运特刊 第1页

5 北京申办奥运会已经具备了哪些基本条件? 奥运特刊 第2页
北京申办奥运会已经具备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条件:   第一,中国和北京具备举办奥运会的经济实力。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近10年来经济发展以每年10.8%的速度增长,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万亿美元。北京是一座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近十年来经济始终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240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美元以上。   第二,中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泰民安,社会安定团结。在世界主要首都城市中,北京是刑事犯罪率、交通死亡率、火灾发生率最低的城市之一,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具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   第三,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方面已连续在最近两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和奖牌总数第四名的好成绩。迄今为止,中国运动员共获得1317个世界冠军、超过或打破世界纪录1026次。中国群众性体育运动基础雄厚,常年坚持体育锻炼的逾3亿人。   第四,北京具有举办大型运动会的经验。北京多年来积极参与奥林匹克事务和诸多国际体育赛事,不仅成功地举办了1990年第11届亚运会、1994年第6届远南残运会,并且获得了2001年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主办权。目前,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各项准备和组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这必将为举办奥运会积累宝贵的经验。   第五,北京具备举办奥运会的设施条件。北京拥有现代化的通讯、交通、饭店及其他社会服务设施,体育设施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全市共有体育场馆5千多个,其中可容纳5千人的体育场8个,可容纳2千人的体育馆15个。还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中型体育场馆正在建设之中。 北京申办奥运会已经具备了哪些基本条件? 奥运特刊 第2页

6 北京申办奥运会有哪些优势? 第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奥运会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其中有4亿青少年的中国举办,是宣传奥林匹克理想和精神、普及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大好时机,更能体现奥运会的全球性、广泛性和参与性。   第二,北京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具有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有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北京又是一座拥有近百所高等学府、科学教育事业发达的现代化城市。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有利于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东 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第三,北京申 办奥运会得到了中国政府和全 国人民的大力支持。2000年 月8日,朱镕基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表示:中国政府对这次申办十分重视,全力支持,并将从各个方面为北京申办工作创作良好的条件。北京申奥得到了全国人民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北京奥申委征集到2000多件北京奥申委会徽设计稿和3万余条申奥口号;各地群众通过签名、旅行等方式表达对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支持,奥申委网站开通首日,访问量就突破万人大关,网上支持率达94.6%。中外许多企业出资赞助北京申办奥运会。   第四,中国从未举办过奥运会。按惯例,奥运会应轮流在各大洲举办,一个大洲一般不能连续举办两次。亚洲自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后,到2008年已有近20年没有举办过奥运会。中国作为亚洲的最大国家,如果从地缘政治考虑,从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性和公正性以及未来发展考虑,北京申办的优势很大。   奥运特刊 第3页

7 奥运史上新的里程碑! 奥运特刊 第4页 今天,世界选择北京!今天,世界仰慕北京!
  当国际奥委会委员今晚把他们神圣的一票投向北京时,也标志着世界把信任投给了北京,把希望寄予了中国。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为7年后的全球盛会选择一个举办城市,需要魄力,需要远见,更需要具有对事物的深刻洞察力。委员们从现在推断未来,相信7年后的北京乃至中国必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富裕,交通和环境问题得到极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进步,于是他们把手中神圣的一票投给北京这个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首都。   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是中国在提高国际地位方面所矗立起的又一座里程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又一大盛事。   奥林匹克理想超越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种族肤色的差异,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和宽泛性,为全世界所接受和推崇。申办奥运会的竞争,实际上是一场综合国力、经济潜力、科技实力、文化魅力的竞争,是一场国家形象和民族地位的竞争。赢得了奥运会主办权,就意味着进一步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尊重、信任和青睐。   今天,北京得到了这样的信任。这是北京的胜利,中国的胜利,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胜利!   中国有近13亿人口,有让任何投资者怦然心动的市场潜力;北京有一张激动人心的申办蓝图,更有一份民众对举办奥运会的渴望和热情。在所有申办城市中得到最高支持率的背后,仅华夏儿女用来签名支持申办的长幅,连起来也许就能覆盖长城,铺至洛桑,伸及雅典。   北京的实力打动了世界,北京的真诚感动了世界。在人类进入新世纪后,人们逐渐达成一个共识:是该让北京举办奥运会了,是该让圣火照长城了,是该让近13亿人民有一个狂欢之夜了。   今晚也是奥林匹克的喜庆之夜。奥运圣火照亮中国,是对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的一次最好推动。在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中国举办奥运会,商机巨大,对国际奥委会增强经济实力,对世界经济的增长,都是一次机遇。全球人士欢聚北京,中西方文化水乳交融,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件盛事。奥运会与北京拥抱,奥林匹克与中国握手,彼此都是胜利者,双方都是获益者。   中国人将向世界证明:国际奥委会在世纪初所作出的重大抉择是一次明智之举。北京一定奉献给世界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 奥运特刊 第4页

8 “舞动的北京” 奥运特刊 第5页 每一个会徽的后面都讲述着一个故事。
  当你翻开这本画册,拥有悠久历史、光荣现在和灿烂未来的中国北京,正在把你拥抱。在这个故事里充溢着中国北京的盛情和期盼;在这个会徽中记载着中国北京向世界做出的承诺。   这就是“舞动的北京”。   这就是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里程碑(THE JOURNEY)   “舞动的北京”是一座奥林匹克的里程碑。   它是用中华民族精神镌刻、古老文明意蕴书写、华夏子孙品格铸就出的一首奥林匹克史诗中的经典华章。   它简洁而深刻,展示着一个城市的演进与发展。   它凝重而浪漫,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思想与情怀。   在通往“北京2008”的路程上,人们将通过它相约北京、相聚中国、相识这里的人们。 奥运特刊 第5页

9 承诺(THE PROMISE) 奥运特刊 第6页 “舞动的北京”是一方中国之印。
  这方“中国印”镌刻着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和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誓言;见证着一个拥有古老文明和现代风范的民族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崇尚;呈现着一个面向未来的都市对奥林匹克理想的宿求。   它是诚信的象征,它是自信的展示,它是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北京向全世界、全人类做出的庄严而又神圣的承诺。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枚以先贤明言创意、以金石印章为形象的会徽,是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的敬重与真诚。当我们郑重地印下这方“中国印”,就意味着2008年的中国北京将为全世界展现一幅“和平、友谊、进步”的壮美图画,将为全人类奏响“更高、更快、更强”的激情乐章。 奥运特刊 第6页

10 形象和美丽 奥运特刊 第7页 “舞动的北京”是这个城市的面容。
  它是一种形象,展现着中华汉字所呈现出的东方思想和民族气韵;它是一种表情,传递着华夏文明所独具的人文特质和优雅品格。   借中国书法之灵感,将北京的“京”字演化为舞动的人体,在挥毫间体现“新奥运”的理念。手书“北京2008”借汉字形态之神韵,将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的千万种表达浓缩于简洁的笔划中。当人们品味 形象和美丽 镌刻于汉字中博大精深的内涵与韵味时,一个“新北京”诞生了。 “舞动的北京”是中国人崇尚的色彩。   在这个标志中,红色被演绎得格外强烈,激情被张扬得格外奔放。   这是中国人对吉祥、美好的礼赞,这是中国人对生命的诠释。   红色是太阳的颜色,红色是圣火的颜色,红色代表着生命和新的开始。   红色是喜悦的心情,红色是活力的象征,红色是中国对世界的祝福和盛情。 第7页

11 英雄和精神 奥运特刊 第8页 “舞动的北京”召唤着英雄。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成就英雄、创造奇迹、塑造光荣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每一位参与者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这充满力量与动感的造型是所有参与者用热情、感动和激情书写的生命诗篇,是每一位参与者为奥林匹克贡献力量与智慧的宣誓。奥运英雄传承体育与文化结合的奥林匹克运动的精髓,它为奥运健儿欢呼,为艺术喝彩。 “舞动的北京”是中华民族图腾的延展。   奔跑的“人”形,代表着生命的美丽与灿烂。优美的曲线,像龙的蜿蜒身躯,讲述着一种文明的过去与未来;它像河流,承载着悠久的岁月与民族的荣耀;它像血脉,涌动着生命的勃勃活力。    在它的舞动中,“以运动员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体育内涵被艺术地解析和升华。    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活力的北京期待着2008年的狂欢,奥林匹克期待着全人类与之共舞。 奥运特刊 第8页

12 “绿色奥运”是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三大理念之一,而且被放在了首位,可见北京市政府及北京奥组委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关注环境保护,实现奥运场馆的可持续发展一直北京奥组委的工作内容之一,并为此做了很大量工作。为实现绿色奥运的目标,北京市已经在《十五计划》和《申办报告》的基础上,编制了《奥运行动规划》以及《生态和环境保护规划》,对今后几年的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制定了新的目标和规划。2月29日,北京奥组委、北京市奥科委,北京市奥运场馆建设指挥部召开了“奥运工程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组委常务副主席刘敬民、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局等相关单位出席了研讨会,会上对奥运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确保环境保护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奥运工程建设前提是环保 ,中国进入经济飞速发展阶段之后,付出的环境代价也是巨大的,发达国家用一百年的时间消耗的能源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中国只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全部完成了。据国家环保局的统计,目前中国钢铁的消费占全世界的40%,水泥的消费占全世界的50%,水污染物的排放为1445万吨,比标准排放容量高出80%,中国66.7%的城市缺水。据权威人士估算,中国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占GDP的6-8%。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中国的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到必须采取措施的地步了。因此奥运工程作为重点工程,在贯彻绿色奥运方面必须严格遵循《奥运行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计划》。 刘敬民说,2008年要达到的环境目标是:以严格控制煤烟型污染、减少工业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为重点,大力开展治理大气污染工作,2008年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奥运会期间满足WHO指导值的要求;整治城市河湖,提高全市的污水处理能力,饮用水质保持符合WHO指导值,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处理后的污水回用率达到40-50%;按照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对垃圾进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得到安全处置,提高分类收集率和资源化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绿化美化建设,推进山区绿化、平原绿化和隔离带绿化建设工作,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0%,促进城市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发展。 绿色奥运 之一 奥运特刊 第9页

13 绿色奥运 2003年,北京市环境总体水平又有新的提高:大气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全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61.4%,比上年增加21天;水环境治理取得新进展,城近郊区污水处理率达到56%,垃圾无害处理率达到91%;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47.5%,城近郊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绿色奥运工程未来工作 在这个研讨会上,刘敬民介绍了北京奥组委在奥运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已经完成和即将要做的工作。制定了《奥运工程环保指南》,明确了工程建设的环境标准要求。指南中要求奥运工程的能源消耗比我国现行标准降低40%,大体相当于美国标准,建筑材料中的有机挥发物要求与欧共体现行的标准相当,节水要求也达到了美国现行标准。明确了投标者的环境保护责任,在投标数中明确了相关的责任以及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制定了《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对工程提出了环境要求。推动先进的能源、环境科技的技术进步和转化。计划在部分奥运工程中应用环保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建设一批“绿色奥运”的亮点示范工程,促进市民的环保意识的提高。 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在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等方面对环保企业采取的优惠政策,在这些政策中,对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旧物资进行再生产的企业以及生产节水、节能等环保产品的企业给予了特殊的政策,以示鼓励。为了配合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从1998年开始至今,国家已经下拨了60亿的国债资金用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包括污水、垃圾及大气的处理。制定了《北京市环境污染治理目标和对策》。大力支持市级能源及绿色项目,在项目审批方面减少程序,特事特办,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奥运设施建设,并争取将奥运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名单,以享受国家有关政策,得到国家的支持。 奥运特刊 之二 第10页

14 由九三学社中央和九三学社北京市委联合举办的《奥林匹克与中国》图片展7月23日在中国电信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紧紧抓住“奥林匹克文化”这一主题,通过民间多种渠道收集的资料将“人文奥运”的理念生动地展现出来。 开幕式上,北京市奥组委顾问何振梁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盛赞此次展览的深远意义。他说2003年是国际奥林匹克文化教育年,北京2008年奥运会所倡导的“人文奥运”精神所具有的内涵之一就是要把奥运会办成“人民的奥运会”,人文奥运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必将使北京2008年奥运会成为永远写在奥运史上的奥运会。此次展 览通过124块展板, 余幅图片如一部奥林匹 克小百科向人们介绍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由来及其思想体系、组织体系和活动体系,阐释了奥林匹克文化与精神,同时叙述了我国与奥运会的不解之缘。从中不仅能使人们体会到奥林匹克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为奥运文化做出的贡献。本次展览的日期截至9月12日,九三学社与中国电信博物馆在此期间将积极组织北京市中小学生参观展览和奥运知识的问卷调查。 此次图片展受到了各界领导的高度重视,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副主席陈抗甫和金开诚、九三学社北京市主委田麦久、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副司长温文、中国通信协会会长林金泉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奥运特刊 人文奥运 第11页

15 奥运特刊 体验“科技奥运”并不是一件难事。走进改建后的首都体育馆,目之所及,手之所触,处处体现着北京申奥三大主题之一———“科技奥运”的思想。 “纳米”还是一个人们似懂非懂的新名词,而眼下北京老百姓最热衷的申奥话题中,就已经加入了“纳米”的成分。作为北京申奥场馆建设的环保示范工程,如今的首都体育馆明亮鲜艳,馆内已经被使用了纳米技术的材料整修一新。涂了一层纳米涂料的天花板吸声不变形,墙壁不沾水和油;采用了纳米塑料的门窗和排污管道更耐磨耐腐蚀;在吸烟室里,人们吐出的烟雾被纳米空气净化器吸收并分解成无害气体…… 奥运会是竞技体坛的顶尖盛会,同时也是尖端科技一展身手的舞台,纳米技术———这一20世纪90年代刚刚诞生的学科,已经从实验室蓝图落实为北京申奥的具体行动,正于此体现。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铭陶说,所谓“科技奥运”,意即在奥运场馆设计中注入高科技的内容,如数字化宽带通讯,电子信息等计算机技术,使奥运比赛场馆更加现代化。此外,科技奥运还包括建筑节能、节水技术和太阳能的广泛采用,新型建材以及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在场馆的规划设计中也将得到体现。同时,智能化概念也融入到北京奥运场馆的设计之中。他举例说,如果2008年奥运会能够在北京举办,届时每个记者席上都将有一台与国际互联网相通的电脑用来传发稿件、查询信息。 北京工人体育场,和煦的阳光下,路边矗立着一座小巧玲珑的太阳能生态厕所。据介绍,这种厕所节水节能、卫生舒适,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提供1000瓦的电量,充分保证了照明、动力和室外灯厢广告用电;室内核心部分是一免水冲卫生厕具,上面蒙着经微生物作用可降解的薄膜,排泄物处理后即成为复合有机肥。 科技奥运 第12页

16 接上 应用于北京申奥的太阳能环保产品还包括,采光一天就能连续工作三天的照明灯,通过太阳能提供电源的电话亭,利用太阳能抽取地下水灌溉绿地的扬水系统……如果说,这些东西还让普通百姓感到新奇,那么,京东高碑店的污水处理厂,朝阳区高安屯即将兴建的垃圾发电站,二环路上公交车调度使用的卫星定位系统,以及清洁燃料车的广泛使用,则将科技奥运的外延不断伸展。在天更蓝、水更清、出行更顺畅的变化中,让寻常百姓实实在在感受着科技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便捷。百姓对北京申奥充满热情,“科技奥运”则让百姓体味高科技的温情。 北京奥申委的官员说,奥申委今后还将考虑在场馆建设中推行地热采暖和风力发电等措施,以科技推动环保的内容将会更加丰富。北京若能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科技申奥的主题将为奥运会加添动力和新意;而最终,北京的百姓将从科技奥运中感受生活质量的提高。即以奥运场馆为例,北京将新建和改建完全符合奥林匹克比赛要求的现代化大中型场馆32个,还有经过改造的58个训练场馆,这些高科技技术普遍应用的场馆,无疑将为北京人的健身和娱乐大开方便之门。 如同十年前北京街头亚运会的宣传画用油漆粉刷,而如今的申奥宣传画已经采用电脑喷绘一样,科技对奥运会乃至对我们生活的推动始终将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不断进步。让我们不妨描绘一下:2008年的秋季,风和日丽的一天,一位北京市民通过网上订购,买到了他期待的中美男篮之战磁卡门票,然后他乘坐新式地铁专线直抵奥运赛场;体育馆里,电视大屏幕将比赛技术统计及各种背景资料滚动播出,而太阳能则是场馆的电力来源;他还可以通过体育馆里的触摸式电脑随时了解本届奥运会的各项信息 奥运特刊 科技奥运 第13页

17 让我们大家共同期待 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 奥运特刊 奥运特刊

18 主编:李奥 奥运特刊 世界选择北京! 世界选择中国!


Download ppt "展望 北京 奥运 2 8 国内统一刊号: 2006年特刊 LIAO 2008 奥运出版社 特刊 2006年特刊."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