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二) 崔成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能源环境与 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 二0一0年一月
2
主要内容 低碳经济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主要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政策 哥本哈根会议背后的利益博弈 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主要问题 对我国的主要启示
3
哥本哈根会议背后的利益博弈 谈判焦点(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履约机制问题
目前气候谈判一直是两个会议并行:一是《议定书》附件一国家第二承诺期的减排义务谈判和磋商,另一个是《公约》下广泛国家合作行动的谈判。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主张双轨合并,希望在《议定书》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其要素的绑定的法律协定。其意图是将发展中国家也纳入与其相等的减排行列中。而发展中国家则坚持《公约》和《议定书》双轨并行谈判,反对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捆绑到一起,并认为其严重违背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4
哥本哈根会议背后的利益博弈 二、量化减排目标问题
《公约》与《议定书》原则及巴厘路线图下,发达国家必须率先减排,而发展中国家则在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前提下,采取适当的国内减缓行动。 发达国家不仅第一承诺期的减排目标实现无期,而且第二承诺期的减排目标也均比较消极。发达国家还将其应当履行的国际义务与发展中国家自主减排行动相比,混淆双方在减排责任上的本质区别。 发达国家提出将发展中国家也纳入“三可”的减排承诺或行动,而发展中国家认为要完全按照“巴厘路线图”行事,不接受“三可”标准,并且国内减缓行动以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支持为前提。
5
哥本哈根会议背后的利益博弈 三、资金与技术支持的落实
按照《公约》和《议定书》的要求以及巴厘路线图中的共识,发达国家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额外、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今天发达国家一直在开空头支票,并没有作出实质性的承诺和切实行动,欧盟提出的2012年前发达国家100亿美元的资金更是杯水车薪,并且还附加了世行操作及与发展中国家行动挂钩等苛刻条件,美国提出了到2020年达到1000亿水平的建议,但没有任何具体内容。
6
哥本哈根会议背后的利益博弈 四、峰值时间及长期目标的争议
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认为全球温室气体最迟在2020年达到峰值, 2050年至少要减少50%排放量,企图将减排责任通过长期目标转嫁给发展中国家。 丹麦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提出的一份大会草案中,将全球排放峰值年定为2025年,遭到以中国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强烈反对。 因峰值时间与长期目标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具有较大影响,发达国家设定的时限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一种制约,目前峰值和长期目标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在气候谈判问题上最为关注的核心利益所在。
7
哥本哈根会议背后的利益博弈 哥本哈根协议要点: 全球气温增幅应低于2度;
必须大幅度削减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发展中国家的排放触顶需要更长的时间; 发达国家应为发展中国家开展适应行动提供充足、可预见和不间断的财政资源、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 附件I 缔约方承诺个别地或共同地执行2020年量化的、涵盖整体经济层面的国家排放目标,最晚不迟于2010年1月31日将各自的承诺目标提交公约秘书处,减排量和资金“三可”,并保账目严谨、可靠和透明;
8
哥本哈根会议背后的利益博弈 非附件I 缔约方必须根据《公约》4.1条和4.7条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开展减缓行动,最晚不迟于2010年1月31日将各自的减缓行动提交公约秘书处; 非附件I 缔约方采取的减缓行动应接受国内的测量、报告和核查,相关结果每两年在国家信息通报中予以报告;国际支持的减缓行动须接受“三可”; 建立REDD+内在机制,至此减少毁林、防止森林退化、与增加碳汇;
9
哥本哈根会议背后的利益博弈 采取各种方法,包括利用市场机会,提高成本效益、促进减缓行动;
依照《公约》相关规定,给予发展中国家规模递增的、新的和额外的、可预测的和充足的资金,用于减缓、适应、技术开发和转让、以及能力建设; 发达国家集体承诺 年建提供300亿美元新的和额外的资金,包括林业和国际机构投资;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前每年联合筹集1000亿美元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需求;
10
哥本哈根会议背后的利益博弈 成立一个高级别的专门小组,研究资金来源; 决定设立“哥本哈根绿色气候基金”,作为《公约》下的资金机制运作实体;
建立一个技术机制,以加快致力于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行动的技术开发和转让; 要求在2015年前完成对本协议执行情况的评估;包括长期目标、1.5度增温幅度等问题;
11
哥本哈根会议背后的利益博弈 在哥本哈根会议的首脑发言中,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对中国在国内自主减排承诺方面拒不接受“三可”横加指责;
会后英国外相不仅没有指责在减排目标方面最不积极的美国,反而称中国绑架了哥本哈根会议,并使得会议没有达成最终的协议,并且最近又在中国处理毒贩问题上恶语相加,在《经济人》等国际主流杂志上攻击中国的汇率政策; 背后的利益博弈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12
哥本哈根会议背后的利益博弈 英国的主要战略考量:
作为世界上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一直试图恢复其在国际上大国地位,而气候变化问题为其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为此,在欧盟国家中英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一直是非常积极的,不仅在国内和欧盟内部开展了碳交易,而且还最先制定了碳预算方面的法规,并将碳预算纳入到了国家预算体系之中,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借助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动全球的碳金融发展,并最终实现其以碳本位替代金本位,进而重塑全球金融体系的战略目标。
13
哥本哈根会议背后的利益博弈 实现的重要条件:
发展中大国必须有相应的减排目标。而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几个重要的发展中大国均已相继提出了国内自愿减排目标; 要建立一个全球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因统一的国际标准和规则是必须的前提条件之一,而中国拒不接受“三可”将严重影响统一的国际碳交易标准和规则的形成; 在减排目标的实现方面必须以市场为主导,即开展全球碳交易。《公约》下资金机制是对市场机制主导作用产生了严重冲击;
14
哥本哈根会议背后的利益博弈 美国的主要战略考量:
美国不承诺严格的减排目标,同时在国内通过《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等建立国内和国际碳市场,强化其低碳技术进步速度的目的显而易见。 通过其目前的国际金融控制能力,逐步建立一个其主导下的类似于国际原油期货市场那样的国际碳期货市场,取得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控制权; 通过占领国际技术制高点来实现对国际低碳技术市场的控制权,并且通过压中国减排为其低碳技术更快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环境;
15
哥本哈根会议背后的利益博弈 通过其金融和技术优势抵消中国在电动汽车、燃料电车等重大低碳技术应用方面所必须的稀土资源和稀有金属资源的控制力影响,使中国继续成为其最大的技术设备输出市场和原料来源地; 通过中国的巨大低碳市场,加速消化其新能源技术研发成本,为其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商业动力; 压发展中国家减排的同时,大力推动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等技术开发和应用,等待技术突破,占领低碳技术制高点,取得国际碳金融体系主导权以时间换空间,以期永远维持其奢侈能源消费方式;
16
哥本哈根会议背后的利益博弈 而国际碳市场的最终形成、美国低碳技术的迅速开发及应用、中国低碳市场的开发、以及中国低价稀土和稀有金属资源的供应均是重要的前提条件, 而中国不接受“三可”将使国际碳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国内碳市场出现不同的标准和规则,使两者的衔接和最终融合发生明显的困难,很可能回到像SO2一样只有各国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的国内市场而没有区域和全球市场的状态,这也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17
哥本哈根会议背后的利益博弈 同样,《公约》下资金机制的建立也会使国际碳交易从CDM,退回到比《京都议定书》谈判中巴西案文提出的清洁发展基金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机制上去,进而严重冲击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合作领域市场机制的发挥,以及国际碳市场的形成,这也使得美国更加难以接受。
18
哥本哈根会议背后的利益博弈 日本的主要战略考量:
在低碳技术开发方面则一贯秉承其技术立国、人才立国战略,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及电池等低碳技术开发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维持其技术优势地位;
19
哥本哈根会议背后的利益博弈 印度的主要战略考量:
印度一贯坚持人均排放标准和不承诺量化减排目标的原则,但可开展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的、国家适当的减缓行动,且减缓行动应该得到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方面的支持,发展中国家的“三可”也仅适用于得到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资助的减缓行动; 印度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立足于适应,目标是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
哥本哈根会议背后的利益博弈 背后利益博弈焦点: 未来发展空间上的争夺; 低碳技术主导权之争; 碳交易和碳金融领域控制力之争;
21
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主要问题 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内紧外松政策会被更加重视; 相关立法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规划目标将日趋严格;
标准等调控手段将得到明显的加强; 碳税、碳交易等市场手段也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将从工业领域转到交通和建筑领域;
22
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主要问题 低碳城市将进一步得到重视;
在传统的清洁能源、节能、新能源技术的基础上,CCS 技术;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新兴技术;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智能电网技术、电量消纳控制技术;交通领域的电动汽车技术、新兴蓄电池技术;各种低排放建材生产和建筑技术将得到更快发展;
23
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 国际义务的分担与承担问题; 国际碳市场建设方面的步确定性;
清洁能源、其它种类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节能、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潜力已全面被挖掘,低碳经济发展难度明显加大;
24
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主要问题 技术的不确定性:关键新能源技术(太阳能、核能等)和CCS技术方突破面还存在明显的障碍;
严格和相对宽松减排目标对市场机制影响方面更加难以取舍;标准和碳税、碳交易的关系问题;
25
对我国的主要启示 借鉴发达国家内紧外松的策略,加快国内低碳技术研发和创新; 明确低碳经济及争夺低碳技术、碳金融主导权的战略定位;
加快低碳经济相关立法工作; 研究目标及分解考核、标准、碳税和财政激励机制、碳交易等的措施的相关性和优先次序,并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 研究制定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和监测、考核办法;
26
对我国的主要启示 加快低碳经济试点省和城市的建设步伐;
借鉴由易到难的原则,首先完成必须作的领域,如:清洁能源、节能、可再生能源等方面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工作; 利用发展低碳经济的契机,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
27
对我国的主要启示 适应国际转变,抓好高速铁路和地铁、公交等低碳交通体系建设,以及低碳建筑领域的工作;
密切跟踪并慎重对待氢能源、多联产、CCS等技术的开发和示范; 加紧太阳能、核能、智能电网及新能源电量消纳控制系统、低碳建筑材料和建筑、电动汽车和蓄电池等重大低碳核心与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28
谢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