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海洋污染 邓璇
2
海洋 海洋占了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在剩下的不到30%的陆地上也分布着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泊,地表以下的土壤和岩层间还有连续不断的地下水。
地球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70.8%,从这点上看, 地球基本上是一个“水球”。 海洋是人类在地球上活动的三大舞台之一,是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是地球留给人类最后的宝贵财富。 海洋主要给人类提供的物产有:海洋食品(鱼、虾、海带等),海盐、矿物资源(如铀、银、金、铜等)。 海洋还有其他功能:调节气候(吸收二氧化碳)、蒸发水分有利降雨、提供能源(潮汐能可以利用来发电)。
3
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海洋的生态状况如何,对全球影响极大,是关系到人类能否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
海洋面积辽阔,储水量巨大,因而长期以来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由陆地流入海洋的各种物质被海洋接纳,而海洋本身却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由于人口不断增加,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海洋污染和对海洋生物的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
4
卡迪兹号油轮事件 1978年3月16日,美国22万吨的超级油轮“亚莫克·卡迪兹号”,满载伊朗原油向荷兰鹿特丹驶去,航行至法国布列塔尼海岸触礁沉没,漏出原油22.4万吨,污染了350 km长的海岸带。仅牡蛎就死掉9000多吨,海鸟死亡2万多吨。 海事本身损失1亿多美元,污染的损失及治理费用却达5亿多美元,而给被污染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5
“埃里卡号”油船 1999年12月12日,满载2000 t重油的“埃里卡号”油船在布列斯特港以南70 km处海域沉没,造成大量石油泄漏,严重污染了附近海域及沿岸一带。使法国西海岸,至少大约有20万只以上的海鸟已成为“埃里卡号”油船泄漏污染海洋的牺牲品,显然,这场事故已经成为欧洲历史上最严重的海洋石油污染事件。
6
一、海洋污染的现状和特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对海洋污染 明确定义为:“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 量引入海洋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 害人类健康、妨碍捕鱼和其他各种合法活动、损害海水的 正常使用价值和降低海洋环境的质量等有害影响。” 一些自然因素,如水土流失、海底火山爆发以及自然灾害 等,引起海洋的损害则不属于海洋污染的范畴。
7
海洋污染的来源 来自海床探勘与开采的污染--从事大陆礁层或海床之探测及开采时,因处置不当、设备不周、意外致使油、天然气、泥浆外泄,或进行采矿时,产生大量微粒物质、泥浆,也都会造成海洋污染。 海上运输工具,所载运的油料泄 漏,或污水倾倒注入海洋﹔以及 核能动力船舶,或载运核能废料 之船舶,辐射物质外泄进入海洋。 倾倒废弃物的污染--人类将工 业的污染废弃物,或其它污染性 物质,经由运输工具运至海洋中 倾倒而形成。 来自大气的污染--从事核爆试 验所产生之辐射尘,透过大气进 入海洋而造成污染。 海洋污染主要是陆源排污所致
8
海洋污染的类型 一、原油泄露污染 2010年4月20日夜间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机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大约36小时后沉入墨西哥湾 墨西哥湾沿岸的生态环境正在遭受“灭顶之灾”,相关专家指出,污染可能导致墨西哥湾沿岸1000英里的海滩和湿地被毁,渔业受损,脆弱的物种灭顶 沉没的钻井平台每年漏油多达5000桶,并且海上漏油面积在2010年4月30日统计的9900平方公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
9
二、废弃物污染 当废旧电池与家庭垃圾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会慢慢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释放出有毒物质,渗入地下就会污染地下水,冲入大海,仅是在太平洋上的海洋垃圾就已经达到300多万平方公里,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海洋将无法负荷,而人类无法继续生存。
10
三、工业废水污染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每年通过工业废水排入海洋的某些重金属、非金属以及酸碱的量,均呈增长趋势,加速了对海洋的污染,其中著名的水俣病应该引起世人的警戒。
11
四、核泄露放射性污染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向太平洋中排放福岛第一核电厂区内的保管的放射性物质浓度较低约为1.15万吨的废水,这些废水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约为法定标准的1000倍。
12
海洋污染的特点-污染源广 除人类在海洋的活动外,人类在陆地和其他活动方面所产生的各种污染物,也将通过江河径流入海或通过大气扩散和雨雪等降水过程,最终都将汇入海洋。 人类的海洋活动主要是航海、捕鱼和海底石油开发,目前全世界各国有近8万艘远洋商船穿梭于全球各港口,总吨位达5亿吨,它们在航行期间都要向海洋排出含有油性的机舱污水,仅这项估计向海洋排放的油污染每年可达百万吨以上。 通过江河径流入海含有各种污染物的污水量更是大得惊人。 由于海洋的特殊性,海洋污染与大气污染和陆地污染有很多不同,有其突出的特点。 污染源广 持续性强 扩散范围广 防治难危害大
13
海洋污染的特点-持续性强 海洋是地球上地势最低的区域,它不可能像大气和江河那样,通过一次暴雨或一个汛期使污染得以减轻,甚至消除。
一旦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很难再转移出去,不能溶解和不易分解的物质在海洋中越积越多,它们可以通过生物的浓缩作用和食物链传递,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 美国向海洋排放的工业废物占全球总量的1/5,每年因水生物污染或人们误食有毒海产品造成的污染中毒事件达1万起以上。
14
海洋污染的特点-扩散范围广 全球海洋是相互连通的一个整体,一个海域出现的污染,往往会扩散到周边海域,甚至扩大到邻近大洋,有的后期效应还会波及全球。 比如海洋遭受石油污染后,海面会被大面积的油膜所覆盖,阻碍了正常的海洋和大气间的交换,有可能影响全球或局部地区的气候异常。此外石油进入海洋,经过种种物理化学变化,最后形成黑色的沥青球,可以长期漂浮在海上,通过风浪流的扩散传播,在世界大洋一些非污染海域里也能发现这种漂浮的沥青球。
15
海洋污染的特点-防治难、危害大 海洋污染有很长的积累过程,不易及时发现,一旦形成污染,需要长期治理才能消除影响,且治理费用较大,造成的危害会波及各个方面,特别是对人体产生的毒害更是难以彻底清除干净。 20世纪50年代中期,震惊中外的日本水俣病,是直接由汞这种重金属对海洋环境污染造成的公害病,通过几十年的治理,直到现在也还没有完全消除其影响。“污染易、治理难”,它严肃告诫人们,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6
除上述特点: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难以控制外,海洋污染还会造成的海水浑浊严重影响海洋植物(浮游植物和海藻)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海域的生产力,对鱼类也有危害。重金属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在海域中累积,并通过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对海洋动物和以此为食的其他动物造成毒害。
17
海洋污染的“红”与“黑” “红”--赤潮 多数科学家认为,随着海岸人口的迅速增加,海岸地区工厂林立, 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特别富含氮、磷营 养物质的农田污水和生活污水流入海湾,又遇上特热的气候环境,游离氮使藻类迅速繁殖,使海面出现异常色彩 而形成的。 如渴胞藻、液光藻、甲藻等,颜色暗红或暗褐 或棕色,象海水中掺入了浓血似的。在科学术语上称之 为“海洋赤潮”,沿海居民称它力“红祸”。
18
这些海藻,有的有毒,有的无毒。有毒的毒害鱼类,无毒的也因面积大, 遮盖阳光而影响海中生物生长。当这些海藻大量死亡, 沉淀海底后,又因分解而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一些海洋生物窒息死亡。
海洋发生“流血”的地方,不仅直接危害这些地区的捕渔、水产养殖业,而且还会影响食品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使其遭受经济损失。同时赤潮素通过食 物链进入贝体中,人们误食后会引起肢体麻痹,甚至中毒 死亡,威胁人类健康。
19
世界各国沿海或近海水域因富营养化都不同程度在发生“流血”现象且有增无减,损失日渐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沿海自1980年以来,共发生赤潮300多次,其中1989年发生的的一次持续达72天的赤潮,造成经济损失4亿元,仅河北黄骅一地10万亩对虾就减产上万吨。1997年10月至1998年4月发生在珠江口和香港海面范围达数千平方公里大赤潮,给海上鱼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也是数以亿计。
20
“黑”—石油污染 石油及其产品:包括原油和从原油中分馏出来的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等,以及经过裂化、催化而成的各种产品。
21
石油污染后,海区的生物,要经过5~7年才能重新繁殖。
1 kg石油完全氧化,需要消耗海水中40万升溶解氧。这样就会造成海水缺氧导致海洋生物窒息死亡。 当石油泄漏到海面,几小时后,便会发生光氧化学反应,所生成的过氧化物,则醌、酮、醇、酚、羧、酸和硫的氧化物等,都对海洋生物有很大的毒害。 油液易堵塞海兽和鱼类的呼吸器官,也会使海兽 和鱼类窒息而死。
22
据研究,当海水中含油浓度为0.01 mg/L,孵出的鱼畸形率为25%~40%。海水含油浓度为1 mg/L,24小时内大海虾幼体能死亡1/2;海水中如含有1%的柴油乳化液,就能完全阻止海藻幼苗的光合作用。油污,还使海洋中的鱼类遗传器官受到影响,使鱼类繁殖的后代越来越小。 石油进入海洋后,迅速在海洋扩散,每升石油的扩散面可达1000 m2以上。从联合国数科文组织海洋学委员会和世界气象局共同根据 年各国商船所发现的85000份海洋油污报告绘制海洋油污图看,海洋污染早遍及四大洋。海洋一旦遭到油污,后患将持续几十年。
23
自从1967年3月“托雷峡谷1号”油轮在英国东南的 锡利群岛触礁而泄漏大量原油以来,世界上已经发 生了15起重大泄油事故,泄漏原油总量达2
自从1967年3月“托雷峡谷1号”油轮在英国东南的 锡利群岛触礁而泄漏大量原油以来,世界上已经发 生了15起重大泄油事故,泄漏原油总量达2.29×106 m3,造成大片海域遭污染。 1991年初海湾战争期间泄漏入海洋的石油量更是大 得惊人,数量高达2.4亿加仑,使当地沿岸万物俱灭。 加上石油运输,海损事故等等原因,已使海湾海面 成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海域,其污染程度是其他 海域和海岸的47倍和100倍。
24
利用吸油材料清除油污的清污船
25
海洋污染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1. 海洋生物资源逐渐减少(海洋污染和滥捕滥捞)
全球海洋渔业资源正面临枯竭的危机,25%的渔场遭破坏,世界17个主要渔场,有13个都面临困境。 有的鱼种已濒临灭绝。珍贵的蓝鲸只剩下15头了,长须鲸也只剩1000多头,最受人喜爱的灰鲸也快绝迹了。 海豚、海象、海豹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重达3 t、易受伤害和以海草为生的北海牛,在1741年被发现后,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捉,几年就灭绝了。
26
2. 造成的海水浑浊严重影响海洋植物(浮游植物和海藻) 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海域的生产力,对鱼类也有危害。
3. 重金属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在海域中累积,并 通过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对海洋动物和以此为食的其 他动物造成毒害。 从海中捕起的鱼有40%~50%都患有“环境病”。1985年 捕到的蝶鱼和比目鱼、有40%患了肝癌,有的还患有溃 疡病,体内含汞含铅量超出正常标准的4倍。 4. 破坏海滨旅游资源。
27
海洋污染的控制 1. 国际法规的制定 保护海洋环境的国际行动是从防止海洋石油污染开始的。
1954年制订了第一个保护海洋环境的全球性公约“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 20世纪60年代以后,先后制订了“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等,完善了控制船舶造成污染的国际法律制度及污染损害赔偿制度。 1972年,在伦敦通过了第一部控制海洋倾废的全球性公约,即“防止倾倒废弃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 在海洋资源保护方面,1946年制订了“国际捕鲸管制公约”,规定设立了国际捕鲸委员会。 1958年在日内瓦召开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捕鱼与养护公海生物资源公约”,对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作了比较全面的规定.
28
海洋污染的控制 2. 国内对策 从我国现阶段的海洋污染现象看,主要污染并不是老百姓造成的。究其原因,大部分的工农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都是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因为各种原因先后造成的。 加强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加强对船舶及钻井、采油平台的防污管理 各地渔政部门、港监防污部门应完全了解本辖区内的水域的污染状况,污染源、地理环境、水文状况、生物资源状况,当好政府的参谋,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可根据所了解的情况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出最好的减灾方案。
29
谢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