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單元 道教與民間信仰 專題二 道教與民眾生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單元 道教與民間信仰 專題二 道教與民眾生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單元 道教與民間信仰 專題二 道教與民眾生活

2 一、道教的基本信仰 (1)求道、成仙與多神信仰 (2)戒律與倫理教化
二、道教科儀與民眾生活 (1)齋醮科儀 (2)與大眾生活相關的活動 (3)道教文化下的文學與藝術

3 一、道教的基本信仰 p.47 (一)求道、成仙與多神信仰
1.求道 A.道:道教信仰的核心 a. 先秦道家的哲學概念 b.老莊視道為天地萬物根源 B.歷代對「道」的不同解釋 a.魏晉:「元氣」為道的化身 b.隋唐:視「道」為虛無的理性 C.道教著作的解釋:視「道」為「心」 ──修道即修心

4 太上老君為無世不存 的至尊天神 《老子想爾注》說:「一就是道 ,一散開就成了氣,聚在一起就 成為太上老君。」

5 2.成仙 p.48 A.服食:服用可使人長生不死的藥物 a.道士欲將化學物質轉化為長生不 老的藥 b.因丹藥含毒性,多有服食致死 B.內煉:在自己身心上進行修煉 a.方式:守一、行氣、導引、吐納 b.多種煉養術融歸內丹:唐末以後

6 東漢煉丹術書《周易參同契》書影 此為世界上的第一部 煉丹書籍,對道教煉 丹術有深遠的影響。 書中記載了當時煉丹 的藥品,如雲母、硫
黃(硫磺)、汞等, 在化學史上也占有重 要的地位

7 清人所繪煉丹圖

8 內容描繪各種健身運動的姿勢,內容豐富、色 彩鮮明,是研究古代醫學的珍貴資料。可見在
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西漢《導引圖》 內容描繪各種健身運動的姿勢,內容豐富、色 彩鮮明,是研究古代醫學的珍貴資料。可見在 西漢或更早以前,保健醫療體操已相當流行

9 3. 多神信仰 p. 49 A. 最高的神:三清尊神 B. 天神系列:玉皇大帝 C. 地獄神系列:閻羅王 D
3.多神信仰 p.49 A.最高的神:三清尊神 B.天神系列:玉皇大帝 C.地獄神系列:閻羅王 D.地方神衹系列:城隍、土地公、灶君 E.古代神話人物:西王母、九天玄女 F.歷史人物:關公、鄭成功

10 西王母 補充 民間俗稱王母娘娘,是道教女仙中之最高尊神
西王母 補充 民間俗稱王母娘娘,是道教女仙中之最高尊神 西王母還統理所有得道的女仙。凡成仙得道之人,男的先拜東王公,女的先拜西王母,然後才能去朝見三清。 傳說中的女神。原是掌管災疫和刑罰的怪神,後於流傳過程中逐漸女性化與溫和化,而成為年老慈祥的女神。相傳王母住在崑崙山的瑤池,園裡種有蟠桃,食之可長生不老。亦稱為金母、瑤池金母、西王母

11 西王母

12 九天玄女 補充 傳說中,可知女媧氏是補天的女神。因此民間就相信,是憑女媧氏龐大力量,才把像傘一般構造的穹窿天支撐住,所以傘的製造業者都奉祀女媧氏為守護神,認為她是傘的發明神,尊稱他為「女媧娘娘」。此外紡織業也奉女媧為職業神,其淵源則不得而知,至於所謂「九天玄女」,乃是後世道教信徒給女媧娘娘所取的名稱。僅次於西王母

13 宜蘭道教總廟三清宮供奉道德天尊(左)、元始 天尊(中)、靈寶天尊(右),是道教的信仰重地
三清道祖 宜蘭道教總廟三清宮供奉道德天尊(左)、元始 天尊(中)、靈寶天尊(右),是道教的信仰重地

14 玉皇大帝 p.49 玉皇大帝(天公) 原先沒有形象,民 眾祭祀時望空而拜 ,或設置天公爐, 後來才有象徵玉皇 大帝的牌位與擬人 化的神像

15 (二)戒律與倫理教化 p.49~50 1.道教戒律(約束道士思想言行的準則) A.演變 a.初期:戒貪慾、守清靜 b.後來:內容漸增 B.不同教派有不同戒律:全真派較正 一派嚴格 C.主要內容:a.不得殺生 b.不得喝酒吃肉 c.不得偷盜

16 2.倫理教化 p.50 A.各派皆以教化社會為職責 B.各派皆以宣揚行善積德為成仙之基,忠孝的倫理修養為成仙之本
C.與成仙信仰密切結合在一起,將道德規範說成是神靈的絕對命令 a.可將倫理道德觀念普及民間 b.可維護社會秩序

17 是一種記錄每日所行善惡的勸善書,記錄方式 有以筆紙記載功過數目或以黃黑豆來計數的方式
功過格 p.50 是一種記錄每日所行善惡的勸善書,記錄方式 有以筆紙記載功過數目或以黃黑豆來計數的方式

18 二、道教科儀與民眾生活 p.50~51 (一)齋醮科儀 1.內容:道教儀式的統稱,是祭祀神仙的活動 2.俗稱:做道場、法事
3.儀式: A.先齋戒─沐浴更衣,不喝酒吃葷 B.設壇擺供─a.焚香、唸咒、誦經 b.配以禹步和祭祀音樂 4.目的:祈求消災賜福 【影片連結:東港王船祭法事】

19 道士進行儀式,一旁有專人演奏音樂 儀式配合音樂進行,不但可以加重宗教 色彩也增強了感染力,是道教常見的特色

20 道士進行齋醮儀式 p.51

21 (二)與大眾生活相關的活動 p.51 1.求籤 A.為民眾經常到道觀的一項占 問吉凶禍福的活動 B.信眾對籤的信賴與對神靈的 虔誠成正比

22 杯筊 補充 陰筊:即反反──凶兆 聖筊:即一正一反 ──吉兆 笑筊:即正正──不著吉凶
杯筊 補充 笑筊:即正正──不著吉凶 陰筊:即反反──凶兆 聖筊:即一正一反   ──吉兆 圖片來源

23 3. 扶乩:扶鸞、扶箕(人神溝通一種方式) p. 52 A. 由二人或一人扶住T型柳木架,懸著 乩筆於砂盤上畫出圖形 B
3.扶乩:扶鸞、扶箕(人神溝通一種方式) p.52 A.由二人或一人扶住T型柳木架,懸著 乩筆於砂盤上畫出圖形 B.宋朝時降筆已不再限於道士,成為名人 、文人之閒暇活動 C.臺灣有相似的「出轎仔字」(抬神轎) 4.符籙(神靈意旨的憑證) A.內容:多是神祕的文字和奇特圖畫, 文字曲折難辨 B.功能:a.廣泛用於道法和齋醮科儀中 b.道士常用符水鎮妖、驅邪、 為人治病

24 扶鸞 p.52 這是一種神與人溝通的方式,民眾只要有困難無法解 決,例如家庭、事業、喪葬等問題,都可以請示神明

25 線條曲折難辨認的符書 p.52

26 胡法揚書製 www.wufatyeung.com
靈符 胡法揚書製

27 5.基本法術 p.53 A.法術:咒語、手訣、禹步、畫符 B.道士與神溝通:透過畫符唸咒與肢體 行動施行法術
6.治病 A.起因: a.追求長生不老:保健養生 b.為人治病:積累陰功 B.為人做法事的道士: a.烏頭師公:凶、喪事 b.紅頭師公:吉、消災解厄

28 禹步 禹步是道士步罡踏斗時所採用的行走之法,凡兩足不相碰者就稱為禹步。 禹步原意是指跛步。相傳大禹治水時,體病力衰,足行艱難,因而出現跛腳之態。或說大禹治水時,到南海之濱,見大鳥翻動巨石,遂模仿該鳥步行而成禹步。

29 頭繫紅巾的紅頭道士 道教手訣

30 孫思邈診脈圖 p.53 孫思邈是唐朝醫學家,他除了醫術傑出之外,亦將道 教內修理論和醫學、衛生學互相結合,影響後世深遠

31 (三)道教文化下的文學與藝術 p.53~54 1.文學 A.遊仙詩─曹操、李白、蘇軾、陸游 B.章回小說─《紅樓夢》、《水滸傳》、 《金瓶梅》 2.藝術 A.宮觀建築 B.壁畫 C.音樂

32 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p.54 有人統計過,李白流傳 下近千首的作品中,所 謂的遊仙詩即占了一百 多首。最著名的當屬 《夢遊天姥吟留別》,
這是一首記夢的詩,敘 述他在夢中遊歷了「天 姥」仙山的見聞 

33 造型精美的神獸 p.54 臺灣廟宇的裝飾 都具有辟邪的功 能,屋脊兩端的 神獸可以降雨防

34 元朝永樂宮壁畫 p.54 永樂宮的壁畫共約有 1,000 平方公尺,規 模巨大,色彩燦爛, 內容極為豐富。所繪 的神明姿態莊嚴生動
1,000 平方公尺,規 模巨大,色彩燦爛, 內容極為豐富。所繪 的神明姿態莊嚴生動 ,是研究元朝繪畫藝 術的重要作品

35 動動腦 p.52 用兩個筊擲地以占吉凶的方法,出現陽筊、陰筊及聖筊的機率各有多少?
答:陽筊的機率為四分之一;陰筊的機率為四分之一;聖筊的機率為二分之一。


Download ppt "第二單元 道教與民間信仰 專題二 道教與民眾生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