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宋词四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宋词四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宋词四首

2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见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

3 为了说明方便,可将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主要风格 代表作家 唐、五代、北宋初年 婉约艳丽 温庭筠、李煜、晏殊 北宋中叶到南渡 婉约、豪放并举 苏轼、柳永、秦观、李清照 南宋前期 壮怀高唱 辛弃疾、陆游 南宋后期 哀感低吟 姜夔、张炎

4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是燕太子丹与刺客荆珂之间的“壮别” ”;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孟浩然之间的“酒别” ;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白居易与客人之间的“惨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与其亡妻之间的“梦别”;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这是崔莺莺与张生之间的“苦别”。 形形色色的分别,无不贯穿着一个主题:分别痛苦。真是“别”有滋味 在心头。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又是怎样写“别”的呢?

5 柳永 (约980--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qí)卿,福建崇安人。       柳永大约在公元1 0 1 7 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

6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鹤冲天(1022年)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7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8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他的作品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他的《乐章集》多描绘沦落不遇、离愁别恨、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9 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
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 有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要成名只有一条路——去当官。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梁衡《读柳永》

10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到民间去的词作家。也许我们可以责备柳永没有大志,同为词人不像辛弃疾那样:“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不像陆游那样:“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时势不同,柳永所处的时代正当北宋开国不久,国家统一,天下太平,经济文化正复苏繁荣。京城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新兴市民阶层迅速形成,都市通俗文艺相应发展,恩格斯论欧洲文艺复兴时说,这是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市民文化呼唤着自己的文化巨人。这时柳永出现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市民文学作家。他在市井这块沃土里酣畅淋漓地发挥了自己的才华。                 ——梁衡《读柳永》

11 别后 离别时 寒蝉、长亭晚 勾勒环境 离别前 骤雨歇 渲染气氛 烟波暮霭 别后去向 晓风残月 别后情景 都门帐饮 情事 执手相看 情态
1.景语: 寒蝉、长亭晚 勾勒环境 离别前 骤雨歇 渲染气氛 烟波暮霭 别后去向 别后 晓风残月 别后情景 2.情语: 都门帐饮 情事 离别时 执手相看 情态 清秋伤别 点旨 别后 良辰好景 别后生活

12 “良辰好景,千种风情”: 哀景写哀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孤寂、痛苦 3.景物描写作用: ——不忍离别,唤起“留恋处”
对长亭晚 ——不忍离别,唤起“留恋处” 矛盾 心态 骤雨初歇 ——必得离别,逼出“兰州催发”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哀景写哀 “良辰好景,千种风情”: 孤寂、痛苦

13 一、整体把握:这首千古名词,通篇围绕“伤离别”三字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之时,重在描摹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
拓展延伸:东坡在玉堂(官署名,在学士院内)日,有墓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笑得直不起身子)。——俞文豹《吹剑录》

14 从以上评论可以看出柳永的词有什么特点? 1、景物具有轻、柔、纤的特点。 2、情感具有阴柔美:悲恸的离别情怀,思念之苦,细致入微,低婉缠绵。 3、意境具有婉约之美。景为冷落的秋景,情为伤感的离别,状清秋之萧瑟,写别离之凄恻,情景交融。

15 二、 领会艺术特色 (1)虚实相济,起伏跌宕。 上片 写眼前实景,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与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却又不得不别的心情;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别后孤单寂寞的心情,虚实相映,使人深刻地理解到“都门帐饮无绪”“无语凝噎”等词句的丰富内涵。

16 (2)融情人景,情景交融。 上片中体现得比较突出。“寒蝉凄切”点染送别气氛。宋代都门外的汴河两岸植柳,“高柳乱蝉嘶”,而柳又有“拂水飘绵送行色”的作用,自然会触动离情。“对长亭晚”,意思更加明确,因为“长亭”已作离别地点通称。分别之时,“骤雨初歇”,眼前景物更加清新。听着蝉声,看到柳树和小舟,分别在即,离情自然更浓。

17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8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北宋 苏轼

19 苏轼( 1036 一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又因做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远徙琼州,后死在常州。 苏轼在散文上有极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作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书法上也有较高的成就。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苏黄米蔡”。《念》时47岁的苏轼谪居黄州

20 1、这样的景物处在什么样的大背景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空间 千古风流人物——时间 2、四、五句点明什么,写赤壁为何要假借他人之口? “ 人道是 ” 三字用得极巧,点明此处赤壁并不一定是赤壁之战的所在地,诗人只是借此抒发感情,并不想做考据家。             

21 3、第6、7、8句描绘了赤壁怎样的画面?呈现了什么特点?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乱”——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本意写马受惊狂奔,写出江水汹涌。“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22 描写赤壁景象,引起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充溢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4、第9、10句在全篇中起到什么作用?            这一句承上启下。 “ 江山如画 ” 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土。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幽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   描写赤壁景象,引起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充溢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23 5、上片重写景,下片 “ 遥想 ”一词接应上文,心往神驰,八百七十四年前的周瑜就在作者描写的赤壁雄奇壮丽景色中出现了。阅读下片前六句,讨论苏轼刻画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 
         描写了周瑜雄姿英发风流俊雅的英雄形象。 “小乔初嫁 " 美人衬英雄,写尽俊伟风姿。据史书记载,建安三年( 198 )乔玄把自己美丽的次女嫁给周瑜,不久吴主孙权又拜周瑜为大都督,这时周瑜才二十四岁。 " 羽扇纶巾 " ,描写周瑜儒将装束,手握羽扇,头戴纶巾,从容闲雅,一派儒将风度。 "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以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气概。小乔初嫁距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瑜三十四岁)十年,放在一起写,是为了突出地表现周瑜少年得志建立功业的形象。                     

24          描写了周瑜雄姿英发风流俊雅的英雄形象。 “小乔初嫁 " 美人衬英雄,写尽俊伟风姿。据史书记载,建安三年( 198 )乔玄把自己美丽的次女嫁给周瑜,不久吴主孙权又拜周瑜为大都督,这时周瑜才二十四岁。 " 羽扇纶巾 " ,描写周瑜儒将装束,手握羽扇,头戴纶巾,从容闲雅,一派儒将风度。 "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以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气概。小乔初嫁距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瑜三十四岁)十年,放在一起写,是为了突出地表现周瑜少年得志建立功业的形象。                      6、讨论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青有为英气不凡?      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苏轼这年四十七岁,不但没有建树,反而待罪黄州。怀古思今,感慨万千。下面几句就是写自己失意的感伤之情。           

25 7、后五句是怎样写人生感慨的?       “ 故国神游 ” ,承接上文,道出了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痴情向往。这种向往在两鬓斑白年近半百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变得可笑。       “多情应笑我 ” 是倒装句,须解作:应笑我多情。这里用自嘲方式写自己的感伤,感情大落,最终发出 “ 人生如梦 ”的感慨,以呼应首三句。英雄人物,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也是心境旷达,潇洒酒酬月。         

26 怀古 伤己 仕途坎坷 少年得志年轻有为 壮志未酬 功业无成 从容潇洒指挥若定 韶华不再 风流儒雅 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感奋与感伤交织

27 8、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 外儒内道 "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 人生如梦 "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           " 奋 " 压倒了 " 伤 " 。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28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 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 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 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 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 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 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 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 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 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 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 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9 比较阅读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 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 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 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 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 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 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 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 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 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 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 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30 豪放词特点 角度 特点 思想 意境 风格 积极、乐观 高远、壮阔 奔放、洒脱

31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 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suō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2 《雨霖铃》和《念奴娇 · 赤壁怀古》比较阅读

33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

34 景 大江、故垒、乱石、惊涛(实景) 物 帐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周瑜)谈笑 (我)一尊还酹江月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雨霖铃》 《念 奴 娇 赤壁怀古》 人物行动 作者情感 大江、故垒、乱石、惊涛(实景) 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楚天(实景) 杨柳岸 、晓风、残月(虚景) 樯橹灰飞烟灭(虚景) 帐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周瑜)谈笑 (我)一尊还酹江月 无绪、留恋、多情自古伤离别、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35 李 清 照 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好学多才,工诗能文,是中国古代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其父李格非为礼部员外郎,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丈夫赵明诚,历任州郡行政长官。夫妻志趣相投,感情甚笃,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搜集大量金石书画。 公元1127年,金人攻破北宋都城(开封),宋室政权南迁,李清照夫妇遂南渡,在动乱中赵明诚病死,她精神受到沉重打击,一个人在浙东各地饱经颠沛流离的痛苦,怀着沉痛的家国之思,在孤寂中度过晚年。

36 前期:反映少女少妇时期的美满生活,格调优美,热情明快,而又委婉含蓄。如《一剪梅》、《醉花阴》。
后期:主要写她在离乱中的孤独生活和国破家亡的悲苦心情,格调低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动乱生活,风格突变,社会意义也扩大了。 《声声慢》就是她晚年的作 品。 她善于创意出奇、移情于 物,还善于用白描手法塑造 出鲜明动人的形象,而且用 语浅俗清新,音节自然流畅, 雅俗共赏,被辛弃疾所称道 为“易安体”,作品有《漱玉 词》。

37

38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醉花阴·九日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9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0 “凄凄惨惨戚戚” → 心境,极言心情的悲怆、凄惨
写作特色:创造情地使用叠词: “寻寻觅觅” → 动作,表现了心神无 主、内心空虚,如有所失; “冷冷清清” → 环境,写处境的孤独, 形单影只,无人相伴 “凄凄惨惨戚戚” → 心境,极言心情的悲怆、凄惨 词人先感于外后感于内,有组织、有层次地运用叠词,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自己陷入愁境而不得解脱地孤苦,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且富于音乐节奏感。

41 铺叙日常生活,烘托人物心情: 乍暖还寒→晚来风急→南飞的秋雁→ 满地黄花→梧桐细雨 ↓ 愁
这首词巧妙地运用了铺叙手法,选取了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 乍暖还寒→晚来风急→南飞的秋雁→ 满地黄花→梧桐细雨

42 语言通俗,贴切自然,具有音乐性: 词人多次运用口语,如;“窗儿”、“怎生”、“这次第”、等明白如话的语言,绝无矫情造作之感; 词中还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憔悴”、“黄昏”、“冷清”等,听起来有明显的音乐美,充分体现出词的这种配乐文学的特色。

43 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幅员辽阔,风景秀丽的国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我国这样种类齐全的壮丽江山,我国这样丰富的自然资源,南有大海、北有沙漠、西有雪山、东有平原。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家,不仅我们中华民族有无数英雄要为它竞折腰,而外国的强盗也对它既羡慕,又垂涎三尺。从奴隶社会时代起我国就面临着外族的威胁,开始了保卫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的战斗。周朝,要抗击西戎;战国时要直到东汉初年,中华民族都要和北方的匈奴作战。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秦始皇征发数十万人民修筑了长城,卫青、霍去病带领汉家虎狼男儿几次击退匈奴,将他们赶出了威胁范围内。南宋时期,更有岳飞抗金,几乎就要直捣黄龙;后来文天祥更是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可以说南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爱国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有这样一位抗金英雄。

44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45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46 他是一位爱国词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辛弃疾 南宋 豪放 派词人,字 ___ (时代)最杰出的 ___ 幼安 ___ ,号 稼轩 ___ ,著有 _________ 《稼轩长短句》。 与苏轼合称为 “苏辛” _____。 他是一位爱国词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47 辛弃疾是位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他自幼受祖父影响,立下恢复中原的壮志。他二十二岁时聚众二千参加了济南农民耿京领导的起义军,并任掌书记,后来斩杀了谋害耿京的叛徒张安国,率上万名起义军长驱渡淮,投奔南宋王朝。可惜他只作了江阴签判的小官。他不顾官职微贱,进奏《美芹十论》《九议》,提出了系统的抗战计划,仍没有得到朝廷重视。后来历任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军政长官。四十二岁被弹劾落职,在江西上饶一带农村闲居了二十多年,其间只一度得到短期起用。六十七岁含恨辞世。辛弃疾存词六百多首,向来被   

48 人称为“英雄之词”。这些词主要表现了词人以英雄自许,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的壮志豪情。他时常回忆起少年时突入金营,生擒张安国的英雄事迹。辛词还表现了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愤的心情。辛弃疾这类“英雄之词”,大都使气逞才而作,情感激昂悲壮,风格沉郁雄放。此外,辛弃疾也有一些描写乡村景物和田园情趣的词,取法于陶渊明,别具朴实清淡的格调。辛词中也不乏风格婉约,又寓意深曲的作品。

49 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0 作者与写作背景:        1161 年,金国大举南犯, 21 岁的辛弃疾率群众 2000 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农民抗金义军。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件是,亲手斩了叫义端的叛变和尚;另一件是,亲率 50 骑兵,直闭驻有 5 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瓦解起义军的叛徒。辛弃疾到了南方,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从此以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来才被派往江阴作签判,

51 辛弃疾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 宋宁宗喜泰三年( 1203 ),辛弃疾 64 岁退居江西乡已有十多年,被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 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52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用孙权典刺南宋苟安,叹英雄无觅 名家分析 首句从时间着笔,纵观千古,把读者带进悠长的历史意境之中。词人面对腐败无能的南宋朝廷,发出了“英雄无觅孙仲谋”的沉痛感叹。次句说英雄业绩及其流风余韵也都随着自然和人世的风风雨雨而消失,更添词人之感慨! 

53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用刘裕典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 名家分析 此六句回顾南朝刘裕。赞扬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北伐成就和横扫千军的英雄气概。抒发了词人对抗金北伐、统一祖国大业的向往,以及对英雄事业后继无人,英雄人物身后萧条的深深叹惋。

54 上阕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怀念孙权刘裕 深叹英雄无觅 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

55 用刘义隆典以史为鉴 告诫韩佗胄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用刘义隆典以史为鉴 告诫韩佗胄 名家 分析 此三句词人总结了历史上轻敌误国的教训,用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仓促北伐、一败涂地的史实,告诫韩胄不可草率用兵,反映了词人正确的战略思想。(后韩果兵败被诛)

56 忆烽火岁月 用佛狸祠典 抒身世之慨 叹朝廷无能 悲百姓松懈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抒身世之慨 叹朝廷无能 悲百姓松懈 名家分析 词作由前面的怀古转而伤今。词人站在北固亭上北顾中原,回忆起43年前出生入死,突骑渡江南来效命的往事,不胜身世之慨!而在金占区的瓜步山上,百姓正在异族皇帝佛狸祠前迎神赛会,热闹非凡,一片平和景象!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模糊,更添词人之悲叹。

57 借廉颇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老而弥坚、抗敌之志不衰的报国之情和老大无成、壮志难酬的愤慨。爱国之情,忠义之气,溢于言表! 凭谁问:廉颇老矣,
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 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借廉颇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老而弥坚、抗敌之志不衰的报国之情和老大无成、壮志难酬的愤慨。爱国之情,忠义之气,溢于言表! 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用廉颇典

58 词作特色 手法:*大量用典,借古讽今 *对比手法 *叙事、抒情、写景融为一体 风格:豪放悲壮
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明〕杨慎《词品》 句句有金石声音。吾怖其神力。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59 典故: 作用: 孙权、刘裕 雄图大略 刘义隆北伐 史诗警告 (元嘉草草) 拓拔焘建行宫 寄寓讽谏 (佛狸祠下) 廉颇善饭 壮志难酬

60 对 比 烽火扬州路 一片神鸦社鼓 气吞万里如虎 赢得仓皇北顾 (英主与庸才之比) 自 己 (以古代英雄业绩与可悲的现实相比) 廉 颇
对 比 气吞万里如虎 赢得仓皇北顾 (英主与庸才之比) 廉 颇 自 己 (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 (冷落处境)

61 通过《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
相同点: 结构:“地点+怀古” 意境:雄浑壮阔 主旨:托古喻今,追慕古代英雄,抒发内心忧 愤之情。 不同点: 抒情 风格 苏词:多直抒胸臆 辛词:多典故结合,蕴藏在其中 苏词:开阔明朗 辛词:激情愤世

62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顾亭怀古》 姜夔《扬州慢》 比较阅读
姜夔《扬州慢》 比较阅读 思考:两首词皆吊古抚今、吟咏古人、即景抒怀,所写内容和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特点?

63 风格不同 境界大迥 一个慷慨激昂栏杆拍遍 一个悲吟颓废瞻顾徘徊 一个追念英雄欲保境安民一展雄才 一个怀念才子想重温旧梦恢复繁华
风格不同 境界大迥 一个慷慨激昂栏杆拍遍 一个悲吟颓废瞻顾徘徊 一个追念英雄欲保境安民一展雄才 一个怀念才子想重温旧梦恢复繁华 一个叹国土沦丧江山易手忧国忧民 一个惜美人芳草风流尽去感时伤世


Download ppt "宋词四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