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电气传动控制技术》课程介绍 祝木田 淄博职业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电气传动控制技术》课程介绍 祝木田 淄博职业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电气传动控制技术》课程介绍 祝木田 淄博职业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2 一、课程简介 二、课程定位 三、课程的作用 九部分内容 四、课程设计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六、实训条件 七、师资队伍 八、教学效果 九、课程特色

3 一、课程简介 已有十几年的历史 2002 高职阶段 1992年 中职 阶段

4

5 二、课程定位 我院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面向淄博市及周边地区化工、医药、建材行业企业,培养胜任工业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维护维修岗位的高技能人才。

6 二、课程定位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就业岗位 岗位典型工作过程 学习领域 重 构 解 构 机械与电气制图 电控设备系统装配
控制系统配线和安装 盘、箱、柜图及面板布置图的测绘 识读复杂控制系统图 设计简单自控系统 PLC控制系统设计、故障诊断和排除 电机检测与维修 学习领域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与电气制图 电机控制技术 传感与测量技术 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维修 工厂供配电技术 电控设备系统装配 电器控制设备检查、保养、维护 电气设备技术服务 电器控制设备改造 电气设备装配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

7 二、课程定位 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必修的专业课程。 前续学习领域课程:《电工电子》《电气设备装配技术》
《工厂供配电技术》 后续学习领域课程:《单片机技术》、《自动化生产线设 备维修》

8 三、课程作用 职业行动能力 职业能力: 社会能力: 方法能力: 人际交流能力 独立学习能力 获取新知识能力 劳动组织能力 决策能力,
团队合作、批评与自我批评 劳动组织能力 集体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 社会责任心。 职业能力: 掌握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能力 电路原理图及常用电机控制电路的设计能力 电气设备常用电机的安装、调试与维修能力 电机的拆装、故障的排除能力 电机常用的运行控制能力 方法能力: 独立学习能力 获取新知识能力 决策能力, 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9 四、课程设计 以企业对电机控制技术应用能力要求为课程核心 课程岗位目标: 基于电机控制技术应用典型工作过程、任务设计课程结构
生产一线的电气设备维修工 电气设备维修技师 电气工程师助理 基于电机控制技术应用典型工作过程、任务设计课程结构 融高级维修电工、电气设备维修技师考核知识进入课程内容 课程改革 建设思想 以13个实际工作项目为载体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以电机控制技术应用为中心、开放性教学环境,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10 四、课程设计——内容选取(一) 企业操作技能、工艺要求 1.企业岗位调研,确定课程内容与标准 电机控制技术主流的新器件、新技术、新工具
1.企业岗位调研,确定课程内容与标准  一线生产 电气维修技师 电气工程师助手 2.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确定学习子领域及学习情境    3.以实际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的实施 维修电工 维修电工技师 融入职业标准

11 四、课程设计——内容选取(一) 本课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了工作岗位必备知识技能所对应的4个子学习领域,以各种常用电机的控制系统为载体,设计了13个学习情境。

12 四、课程设计——内容选取(一) 序号 学习情境名称 学时 1 车模微型直流电动机启动方法设计 子学习领域1 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 6 2
车模微型直流电动机调速方法设计 3 车模微型直流电动机制动方法设计 4 车模微型直流电动机反转控制线路设计 5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安装与维修 子学习领域2 三相交流电动机控制技术 10 给水系统电动机启动方法设计 8 7 空调器电动机调速方法 吊车电动机制动方法 9 搅拌机电动机转动控制线路设计 电子电位差计伺服电动机运行控制 子学习领域3 特种电机控制技术 11 打印机步进电机运行控制 12 KH-C650-2普通车床电气技能实训 子学习领域4 综合应用 13 KH-Z3040B摇臂钻床电气技能实训

13 四、课程设计——内容组织(二) 与传统的案例教学不同,这里的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而真实的工作任务,学生从接受任务到任务完成都必定会遵循“资讯(信息收集)→计划(拟定方案)→决策(制定方案)→实施→检查→评估(总结分析提高)”这一个基本的工作流程。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加强和经验的积累是通过完成这一系列递进的工作任务而获取的,真正体现了工作和学习的高度融合。

14 四、课程设计——教学设计(三) 教学组织形式 3个身份 主讲教师 实训 老师 技术主管 项目小组(5-6人) 项目小组(5-6人)
教学组织形式    3个身份   项目组织 知识讲解 日常考勤 过程监控  反馈处理   技术指导 故障处理 质量控制   主讲教师  实训 老师   技术主管   项目 组长   项目 组长   项目 组长   组织  监控   组织  监控   项目小组(5-6人)  项目小组(5-6人)  项目小组(5-6人)  约7-9组 

15 四、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四)

16 四、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资讯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安装与维修)
四、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资讯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安装与维修) 教师 学生 项目目标描述: 描述项目学习目标 课前预习 资料准备 知识准备 布置任务: 交待项目任务…… 阅读学习资料 查阅收集资料, 学习相关知识 发资料: 学习指导书、任书书、工艺文件等 讲解: 讲授电动机的结构原理 …… 演示电动机拆装的工作过程 讨论、学习 课堂互动 演练 多媒体教学 操作演示 解答疑问: 双向互动

17 四、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计划 学生 教师 立体教学资源: 网络电子资料 图书纸质资料 仿真动画 班长组织分组讨论 交流任务的认识
分头学习项目设计方法和过程 交流学习到的方法和相关知识 观察、指导 解答疑问 指导学习 各组制订完成电机拆装项目计划 组长组织讨论修改计划,达成一致 双向互动 可以参与讨论,但在讨论过程中不参与方案决策 项目计划、方案初稿

18 四、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决策 教师 学生 上交项目实施计划书 教师干预: 包括技术方案和分工等工作安排计划 审阅各组方案
电极拆装项目实施计划初稿 选代表宣讲本组方案 讨论、学习 记录修改意见 组织演示、讨论 提出修改意见 讲解设计方案关键知识和技能 多媒体演示 双向互动 分组讨论修改方案、计划 师生、小组内多次交流互动,达成一致方案、计划 观察、指导、讨论 解答疑问 指导 帮助学生决策 双向互动 电机拆装方案和计划

19 四、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实施 学生 教师 分组按方案和计划开展项目学习与工作 实施计划书 参考资料查阅 电动机工作原理 常用维修工具使用
电机的拆卸安装 电机的故障维修 观察、指导 解答疑问 指导 记录学生情况 双向互动 记录各组各生项目实施过程情况 保存相关资料 做好过程记录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20 四、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检查 学生 教师 电机检测 通电运行,记录运行结果 按任务书要求,检查任务完成情况 电机检测
按项目检查单,完成项目过程和结果检查 教师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观察、指导 解答疑问 指导 帮助学生修改错误和修正项目 双向互动 记录各组各生项目实施过程情况 项目检查单 填写项目检查单 书写项目报告 演示、汇报

21 四、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评估 学生 教师 整理项目资料 上报项目方案、报告和总结 审阅各组项目报告、总结 电机拆装项目报告、资料
小组答辩、考核 自评、互评 准备项目答辩 观察学生评估 指导、答疑 观察、指导、讨论 指派代表进行答辩演讲 分组进行项目答辩 组织项目答辩 对学生个人和团队进行评估 项目答辩 记录学习情境评价表 各种文档分类归档 学习情境评价表

22 四、教学设计——课程的考核(五) 建立基于能力评价标准的学生考评系统 各学习情境考核总表 学习情境评价表

23 四、教学设计——课程教材(六) 学习情境任务书 自编教材 学习情境学习指导书

24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项目 教学法 引导 文法 角色 扮演法 任务设计法 通过书面文本的引导:
引导 文法 角色 扮演法 任务设计法 全部内容以13个工作任务展开如: 车模电机控制 交流电机的拆装 电位差计用伺服电机的应用 通过书面文本的引导: 给出工作过程; 解决实际任务; 发展学生的联系性思维。 给出任务课题学生自行完成: 任务方案的制定 电机的维修检测 任务完成报告 学生以员工身份参加生产实践,设备安装调试: 电气设备的安装 电气设备的维修实践 参与教师对外技术服务

25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手段 1 2 3 4 案例引入——项目驱动:如:空调电机——水泵电机—机床电机控制运行。
信息技术手段:电子课件等多种电子资源——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学习网站——QQ群——技术论坛。 教学做研,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基于电机控制技术典型工作过程,实现开放性教学,做中学,学中做。 3 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项目研发、技术服务、维修电工资格考证等立体实践教学体系和手段。 4

26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网络教学资源与环境
立体化的网络教学资源 形成了开放性的网络教学环境

27 六、实训条件 校内实训: 2006年,我系成功建设了国家级实训基地——《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
通过多年的投入,目前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校内实训设备总值已超过600多万元,实训场所面积达5000多平米,实训条件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相对较好。 目前在我院可用于电机控制技术应用培训的实训场所有以下几处 校外实训

28 七、师资队伍 职称结构图

29 七、师资队伍 《电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师队伍学术水平高,团队合作意识强,富有战斗力,勇于吃苦,承担着全院电类课的理论实践教学任务,连续两年在全院年度考核中名列第一名,受到表彰奖励。2008年电气自动化教研室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30 八、教学效果——教学评价 企业专家评价 校外专家评价 学生评价

31 八、教学效果 1.毕业生就业质量高 届别 毕业生 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专业对口率 签约就业 协议就业 升学/入伍 2005届 110
82 26 2 100% 90% 2006届 160 124 33 3 91.8% 2007届 238 191 40 7 94.9% 2008届 173 143 27 95.9%

32 八、教学效果 2.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效显著 2007年组织了3个项目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赛区),获2项一等奖1项成功奖,并获优秀组织奖;2008年组织四个项目参加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3项获省一等奖,1项获省二等奖;连续3年获淄博市维修电工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连续2年获山东省青少年航海模型大赛团体第一名;

33 八、教学效果 3.育人成效好 4.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并与社会接轨 双证书获取率100% 用人单位综合评价一览表 年份
调查用人单位数 用人单位综合 评价满意数 满意率 2005年 22 21 95.5% 2006年 36 35 97.2% 2007年 48 47 97.9% 2008年 62 61 98.38% 合计 170 164 97.27% 4.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并与社会接轨 双证书获取率100%

34 九、课程特色与创新 以岗位定课程。结合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岗位和维护维修岗位需求,校企共建课程开发建设团队,构建了电气自动化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职业能力为核心、融入职业标准,以真实工作任务(13个典型电机控制技术项目)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结构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学习过程就是实际工作过程,体现了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的“渐进性、真实性、实用性、先进性”,实现了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接轨。 教学管理从校内向企业延伸,引进企业文化精神。将企业管理引入教学过程,来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35 谢谢!


Download ppt "《电气传动控制技术》课程介绍 祝木田 淄博职业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