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職場健康促進 (含菸害防治、愛滋病防治)
2
內 容 壹、職場健康促進的重要性 貳、何謂健康促進、健康工作環境、健康員工 參、職場健康促進計畫實施步驟 肆、職場健康促進成功關鍵因素
內 容 壹、職場健康促進的重要性 貳、何謂健康促進、健康工作環境、健康員工 參、職場健康促進計畫實施步驟 肆、職場健康促進成功關鍵因素 伍、多數企業需要的健康計畫 體能增進活動 飲食健康活動 壓力調適活動 菸害防治 愛滋病防治
3
壹、「職場健康促進」的重要性
4
「職場健康促進」的重要性 在職場的時間長(25-65歲、每天8-10小時) 員工是企業最大資產。 →培育優質勞工、創造成功企業。
→工作環境不容忽視。 員工是企業最大資產。 →培育優質勞工、創造成功企業。 新型職業病的衍生: 人因工程→肌肉骨骼傷病 工作壓力→過勞、憂鬱、心血管疾病 →藉健康促進防範未然 具有雇主關切的經濟效益。 提升產量、品質 減少額外支出 (投資報酬率1:16)
5
職場健康促進的益處-企業組織層面 降低 健康照護與醫療保險支出 罰款與訴訟之風險 病假率 員工流動率 提升 工作效率及服務品質 員工士氣
企業形象
6
職場健康促進的益處-員工層面 提升 身心健康 工作效率及士氣 勞動力、工作年限 就業滿意度 維護健康的技巧與知識 健康的家庭、和樂的社區
降低(教材未列出) 健康照護與醫療保險支出 一般疾病、職業疾病
7
貳、何謂「健康促進」 、「健康 工作環境」 、「健康員工」
8
「健康」的定義 健康是身體的、心理的及社會的達到完全安適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身體虛弱而以已。
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世界衛生組織,1948)
9
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 遺傳 及生物因素 20﹪ 醫療技術 及設備 10% 生活型態 50﹪ 環境因素 20﹪ 工作環境 社會環境 基因缺陷
預防注射 核磁共振攝影 不健康行為及生活方式
10
預防醫學的三段五級 第一段:可感受期 初段預防:減少危險因子或避免健康問題的行動。 第一級:促進健康 第二級:特殊保護 第二段:症候前期
第一級:促進健康 第二級:特殊保護 第二段:症候前期 次段預防:確認健康危機並採取行動去干預。 第三級:早期診斷與適切治療 第三段:臨床期及殘障期 末段預防:已經生病後的治療或康復。 第四級:限制殘障 第五級:復健
12
健康促進的定義 「健康促進」為:「幫助人們具備控制健康危險因子的能力,以增進其健康的過程。」
Health promotion is the process of enabling people to increase control over and improve their health. (世界衛生組織,1984)
13
健康促進的含意 健康不僅受個人遺傳因素及生活型態影響,同時經濟、社會教育及社會支持度都會影響到個人的健康。
健康促進為倡導健康生活型態,並提供資訊、諮詢、教育、訓練等措施,以支持健康生活。 健康促進不僅是增進個人的能力或技能,並改變社會、環境及經濟條件,減少對個人或公眾的負面健康影響 。
14
健康促進五大行動綱領 訂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政策考量:社會責任、健康影響 創造有利健康的支持環境 營造:健康環境、健康文化 強化社區行動
社區自我發展、利用社區資源及人力 發展個人技能 為人生各階段做準備 重新定位健康服務作法 全方位完整健康照顧 -1986 世界衛生組織 渥太華憲章
15
何謂「職場健康促進」 為企業職業衛生計畫的一部分。 提供健康教育、資訊、計畫模式、安全健康工作指引,強化員工工作能力。 職場健康促進方案應:
涵蓋:生理、心理、情緒、組織及經濟因素。 滿足:員工多重性角色需求。 家庭、工作及社會等多重角色 生活平衡、生涯規劃、教育訓練
16
「職場健康促進」的演變 1970年代: 侷限於單一疾病、危險因子。 改變個人生活習慣、行為。 1980年代:
以健康計畫為主,有多樣性活動(健康篩選、壓力管理、飲食均衡(營養) 、運動、下背痛預防) 仍侷限於改變個人行為, 忽略工作環境、社會、企業組織對健康的影響。 1990年代: 除個人因素外,更強調企業組織、環境因素。 職場健康促進計畫包括: 健康工作環境 健康工作方法 健康企業組織→健康的工作場所文化
17
「職場健康促進」的演變 「工作場所(職場)健康促進」 (workplace health promotion)
專家介入工作場所的健康計畫 著重員工個人健康責任 「促進健康的工作場所(職場)」 (health-promoting workplace) 員工與雇主共同努力 由組織管理著手 營造:健康的工作場所、工作方法、文化 達到:促進身心健康的目標
18
何謂「健康工作環境」 工作場所環境 工作方法 組織管理 健康服務 健康生活及工作型態 影響外部環境 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人因工程
人力調配、工作流程、工作姿勢、時間表 組織管理 人際關係、主管部屬關係、領導風格、團隊互助、人事管理、進遷、教育訓練、生涯規劃 健康服務 健康管理、預防注射、疾病篩檢、復健及復職計畫、疲勞管理、壓力管理、女性健康照顧 健康生活及工作型態 影響外部環境
19
「健康工作環境」的目標 整合健康保護及健康促進,並融入管理體系 建立支持健康及安全的工作環境 養成健康工作型態及健康生活型態 全員參與
正面影響鄰近社區及環境
20
何謂「健康員工」 、「健康企業」 「健康員工」 「學習型企業」 「健康企業」 身心健康、具改善健康技巧、實行健康生活
積極正面態度、工作動機 具適應性、學習力、自我提升能力 對公司具有向心力 「學習型企業」 「健康企業」 擁有健康員工、重視員工需求 員工有被尊重感、歸屬感、工作自主權、意見表達權 免於被騷擾、被歧視
21
美國職場健康促進計畫 美國勞工部設有Health and Fitness Team,對勞工的健康促進、健康體能等提供政策、管理及指導。
2003年美國健康部提出”Steps of a Healthier US”。美國NIOSH響應提出 ”Steps to a Healthier US Workforce”,推動工作場所健康計畫。 整合職業安全衛生及健康促進,同時強調個人及工作場所危險因子。 以往美國的工作場所健康促進著重於個人及生活型態危險因子(例如運動、菸酒、藥物濫用、營養等),而工作場所安全衛生計畫著重於工作場所危險因子(例如化學物質、噪音,及其他工作環境因子);多數工作場所的兩種計畫是獨立運作,並未整合;美國認知到兩者獨立運作結果將不利美國勞動人力的健康改善及生產力。
22
日本職場健康促進計畫 1978年厚生省「第一次國民健康促進計畫」 1979年勞動省推動Silver Health Plan (SHP)
以中高齡勞工為推展對象。 以「預防性」觀點為出發,強調疾病篩選、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較無「積極性」個人生活方式的考量。 依據「產業醫師」(職業醫學醫師)的健康檢查結果,強調「運動處方」、「運動治療」的重要。
23
日本職場健康促進計畫 1988年厚生省「第二次國民健康促進計畫」,並命名為「Active 80 Health Plan」,其特色為
擴大以全部勞工為對象 重點由「Prevention」移至「Promotion」 強調營養、運動、休閒三者,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公家機關,民間機關共同推動 1988年勞動省推動Total Health Promotion (THP) 強調「計畫性」、「積極性」、「持續性」的健全個人生活方式 本計畫五大要素 健康危險評估及健康檢查 運動:運動處方、運動治療、運動指導 營養指導:生活指導 休閒:避免因壓力過大所導致之「過勞死」及各種精神疾病。 心理輔導:生活指導、壓力管理、良好工作場所氣氛等
24
日本職場健康促進計畫 全方位健康促進包括 健康檢查(生活狀態調查、醫學檢查、運動機能檢查)
營養指導、保健指導(睡眠、抽煙、喝酒、口腔保健等) 心理衛生(壓力管理、良好工作場所氣氛) 運動指導 實施成效 關心自己健康(84%) 健檢率提昇(51%) 工作場所生氣蓬勃(44%) 養成運動習慣(35%) 肥胖者減少(24%) 病假率減少(22%) 戒菸率上昇(21%) 職災發生率降低(19%) 高血壓症等降低(16%) 生產率提高(10%) 治療費用減少(10%)
25
我國職場健康促進計畫 目前國內多數事業單位多未重視員工健康促進,尤其是 中小型企業,有五成以上缺乏健康管理及積極健康促進 活動或計畫。
缺乏職場健康促進相關法源依據。 職場健康促進活動項目仍僅止於符合法規規定,介入方 式多只是舉辦講習會、發放衛教傳單等模式。 事業單位附設醫療衛生單位多以一般醫療為主要業務, 健康教育及健康促進功能多被忽視。 企業雇主及勞工普遍缺乏健康促進觀念,未能將健康促 進融入工作或生活中,不易達到實質效益。 職場健康促進未能與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結合。
26
勞安法有關「健康促進」的規定 「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7條: 「勞工安全衛生組織管理及自動檢查辦法」第12條: 醫療衛生單位辦理下列事項:
一、勞工之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及衛生指 導之策劃與實施。 「勞工安全衛生組織管理及自動檢查辦法」第12條: 勞工安全衛生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五、研議健康管理及健康促進事項。
27
由誰推動職場健康促進 國家層級 地方政府層級 工作場所層級 人力資源部 風險管理課 環安課、工安環保課 健康中心、醫務室 健康促進委員會
職工福利委員會 勞工行政與衛生行政機構為主, 並徵求相關機構之協助與配合。
28
衛生署與勞委會共同推動職場健康促進 衛生署 勞委會 菸 害 防 治 母 乳 哺 育 職場健康促進架構圖 健康生活 營養指導 保健指導
壓力處理 休閒運動 菸害防制 愛滋防治 菸 害 防 治 衛生署 母 乳 哺 育 友善職場 兩性平權 人性管理 職場零暴力 適才適所 工作力提升 無障礙設施 員工協助方案 重視工安公益 舒適環境 健康工時 心理諮商 人因工程 視覺環境 作業環境 室內空氣品質 疲勞及壓力管理 勞委會 職場健康促進架構圖
29
參、職場健康促進實施步驟
30
職場健康促進計畫實施步驟 一、公司關鍵人物支持 高階主管支持 宣示健康政策、執行決心 主管及員工支持、參與 二、組織正式性委員會
負責計畫的規劃、監督及執行 委員包括:各部門代表、業務管理、人資部門、職 安衛部門、醫護部門、外部專家 定期開會,監督執行狀況、評估、檢討修正計畫 訂定年度計畫書、公告周知 三、執行職場健康促進計畫 1.計畫期(Plan) 2.執行期(Do) 3.評估期(Check) 4.修正期(Action)
31
健康促進計畫(PDCA)循環過程 關鍵人物支持,政策形成 成立正式組織或委員會 P計畫期 ▼ ▲ D執行期 A修正期 C評估期
32
執行職場健康促進計畫 (一)計 畫 期 工作項目: 需求評估 確立近程、遠程目標 優先順序 策略 活動計畫 製作正式書面計畫書:
內容包括:目標、預算、策略、實施步驟、權責分配、時間表、追蹤、評估辦法等。 計畫目標應明確。 可先訂定三~五年計畫,再依執行情況,提出年度實行計畫。
33
「基本資料」及「員工需求」收集 現有資料: 實地調查: 問卷調查: 團體分組討論: 焦點訪談: 意見箱:
健檢資料、傷害統計、缺勤率、安全稽核、自動檢查、環測資料、教育訓練紀錄 實地調查: 工作環境及組織管理中,對生理、心理、社會功能等,有害之因子、潛在健康風險。 問卷調查: 以問卷調查取代實地調查。 問卷宜採不具名方式。 團體分組討論: 員工能夠表達心聲。 焦點訪談: 相關部門、健康服務者、職安衛人員、專家。 意見箱: 員工可表達意見。
34
執行職場健康促進計畫 (二)執行期 分工合作,實現計畫。 納入例行工作。 全員參與。 善用外部資源 (三)評估期 執行過程評估、結果評估。
隨時收集資料、發現問題。 調查參與者及執行者的反應、滿意度。 可依評估結果,隨時修正計畫。 (四)修正期 依評估結果進行檢討、修正計畫。 為新計畫之參考基準。 持續改善、永續經營。
35
肆、職場健康促進成功關鍵因素
36
職場健康促進成功關鍵因素(1/2) 一、領導策略 二、規劃符合需求的計畫 (一)擬定政策 (二)主管及各單位參與 (一)需求評估:
兼顧各類員工需求 訂定書面政策、明定責任及資源分配 確定優先順序、結合公司策略 (二)主管及各單位參與 提升監督及管理人員技巧及能力 各單位共同分擔責任 隨時告知結果、評估、改進 二、規劃符合需求的計畫 (一)需求評估: 須含蓋各層面 依評估結果、利益、需求、風險、資源,設定優先順序 優先處理不符合法規項目 (二)方案設計 方案須能傳導和推行 方案須能符合不同需求和喜好
37
職場健康促進成功關鍵因素(2/2) 三、以員工為重心 四、管理方法 五、結果評估 建立意見溝通、協助管道 健康方案與人力資源政策一致
鼓勵員工參與 四、管理方法 建立評估、審查方法 記錄、監督影響健康之作業 五、結果評估 分析檢討:執行過程、結果 分析檢討:滿意度
38
伍、多數企業需要的健康計畫
39
多數企業需要的健康計畫(1/3) 一、工作環境 安全衛生委員會發揮功能 危害物管制符合法規要求 環境、設備符合清潔、安全、衛生
建立舒適性環境:照明、空氣品質、通風、噪音 繄急應變教育訓練 書面化告知有害物管理方法 人因工程:手工具、工作台高度、按鈕開關、工作速度、工作姿勢、力量負荷。 依健康狀況調配工作。 評估新技術、新工作之健康影響 員工配發所需防護具 評估工作場所暴力、研擬對策 無障礙設施 減少對外部環境影響:污染物排放(溫室氣體、廢氣、廢水、廢棄物)
40
多數企業需要的健康計畫(2/3) 二、健康生活 (一)菸害防制計畫 (二)體能活動 (三)營養 (四)健康檢查 (五)藥物濫用 (六)性行為 (七)愛滋病防治 (八)睡眠品質 (九)交通安全
41
多數企業需要的健康計畫(3/3) 三、組織管理 工作任務分配 明確定義職務及權限 員工參與訂定工作時間表 工作適度輪調,避免單調
強化工作自主 訂定公平獎勵制度 平衡家庭生活與工作 在職訓練、生涯規劃 人際溝通課程 個人理財課程 退休管理 員工休息區 福利計畫 失能員工協助方案 加強團隊合作 員工參與政策制定 鼓勵員工提出達成目標的意見 工作壓力管理
42
體能增進活動
43
體能增進活動 透過體適能檢測及問卷調查評估員工的體能狀況及其運動需求,並考量職場之設施及環境,在合適的時間點規劃可行的體能增進課程或開辦運動性社團。 鼓勵員工在公司內做職場健康操、多爬樓梯少搭電梯、上班時間多走動及走路上下班、搭公車時早一個站牌下車。 課程結束後,針對參與員工進行體適能後測,評估其體能改善程度,作為未來設計相關活動之參考。
44
體能評估 體能評估,包括「健康體能」與「工作體能」。
「健康體能」指心臟、血管、肺臟及肌肉等組織都能發揮功能,使身體具有勝任日常工作、享受休閒娛樂生活及應付突發狀況的功能 「工作體能」是指與勞工職務直接相關的動作體能,如:抬舉、搬運、推或拉時的最大負重能力或耐力,及彎腰、蹲、跪姿、爬、攀登高度、伸取範圍等功能性的能力。 測量「工作體能」通常需要藉助精密的測量儀器,比較適宜用實驗室的工作模擬評估,不易普遍應用於工作場所。 測量「健康體能」,部份項目可以容易地測得,包含五大要素:(1)身體組成,(2)心肺適能,(3)肌力及耐力,(4)柔軟度及關節活動度,(5)平衡、協調或反應。
45
飲食健康活動
46
飲食健康活動 利用問卷調查收集員工身高/體重資料、飲食狀態及營養需求。 根據這些資料與營養師討論、規劃減重班或改善飲食行為的系列課程。
課程結束後,針對參與員工進行後測,評估體位及飲食狀態改善程度,作為日後辦理相關活動之參考。
47
控制三高及代謝症候群 「三高」及「代謝症候群」導致腦血管及心臟疾病高居95年國人十大死因之第二、三名。 「三高」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代謝症候群」:下列5項危險因子, 有3項或以上者為「代謝症候群」; 有1項者為「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其中腰圍過大為重要偵測因子。 (1)腹部肥胖:男性腰圍≧90公分(35.5吋) ,女性腰圍≧80公分(31.5吋) (2)血壓偏高:收縮血壓(SBP)≧130(毫米汞柱,)舒張血壓(DBP)≧85(毫米汞柱)。 (3)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FG)≧100(毫克/100cc)。 (4)血脂異常:三酸甘油酯(TG)偏高≧150(毫克/100cc) (5)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HDL)偏低:男性<40(毫克/100cc)、女性<50(毫克/100cc)。
48
壓力調適活動
49
壓力調適 自殺死亡已連續五年居於國人死亡因素第九位。
壓力是指個人對生活事件或環境中的挑戰事件所產生的反應,例如轉學、離婚、失業、親人好友去世等,皆會造成壓力。 在職場中會產生壓力的因素有:公司內裡的氣氛、文化及薪資福利;工作場所環境(如噪音、溫度、通風、化學物等);人際溝通、團體向心力;工作負荷量過大及重複性太高;職權分配不清;職務輪調頻繁及工時過長。
50
過勞死 1988 年6 月日本主要七個城市設立了過勞死熱線,主要處理工人補償保險的問題,二年後,全日本便組織了28 個諮詢中心。
最常被提及的過勞死因是蜘蛛膜下腔出血、腦出血、心肌梗塞、急性心臟無力 死亡年齡主要集中在40-50 歲的黃金年代,也有不少30 歲出頭的 各種行業都有,尤其是辦公室及經理職務的白領階級明顯增加。 多數希望死因能被確認過勞有關,只有20 % 的電話是關心預防疲勞的方法。
51
心腦血管九大危險因子 ※ 急性心肌梗塞九大危險因子,依其重要影響程度遞減如下: (1) 高血脂 (2) 抽煙 (3) 社會心理因素
※ 急性心肌梗塞九大危險因子,依其重要影響程度遞減如下: (1) 高血脂 (2) 抽煙 (3) 社會心理因素 (4) 糖尿病 (5) 高血壓病史 (6) 少吃青菜水果 (7) 沒有定期適當少量飲酒(非指酗酒,乃指如睡前喝點紅酒之習慣等) (8) 沒有規則運動 (9) 肚腹肥胖
52
「工作當場所促發的疾病」之認定基準 「量」的考量: 「超出尋常工作的特殊壓力」,包括 死亡之前24小時仍繼續不斷工作
死亡前一星期,每天工作超過16小時以上 發病當日往前推算一個月,其加班時間超過100小時,或發病日往前推二至六月,每月加班累計超過80小時。 ※加班時數以每週48小時或兩週84小時工時以外之時數來計算
53
過勞工作環境與條件考量之因素 工作型態 評估負荷程度的考量觀點 不規律的工作
對預定之工作排程的變更頻率及程度、事前的通知狀況、可預估程度、工作內容變更的程度等 工作時間長的工作 工作時數(包括休憩時數)、實際工作時數、勞動密度(實際作業時間與準備時間的比例)、工作內容、休息或小睡時數、業務内容、休憩及小睡的設施狀況(空間大小、空調或噪音等) 經常出差的工作 出差的工作內容、出差(特別是有時差的海外出差)的頻率、交通方式、往返兩地的時間及往返中的狀況、是否有住宿、住宿地點的設施狀況、出差時含休憩或休息在內的睡眠狀況、出差後的疲勞恢復狀況等 輪班工作或夜班工作 輪班(duty shift)變動的狀況、兩班間的時間距離、輪班或夜班工作的頻率等 作 業 環 境 温度環境 低溫程度、禦寒衣物的穿著情況、連續作業時間的取暖狀況、高溫及低溫間交替暴露的情況、在有明顯溫差之場所間出入的頻率等 噪 音 超過80分貝的噪音的暴露程度、時間點及連續時間、聽力防護具的使用狀況等 時 差 5小時以上的時差的超過程度、及有時差之遷移的頻率等 伴隨精神緊張的工作 【伴隨精神緊張的日常工作】 業務、開始工作時間、經驗、適應力、公司的支援等 【接近發病前伴隨精神緊張而與工作有關的事件】 事件(事故或事件等)的嚴重度、造成損失的程度等
54
工作壓力管理 一、第一級預防: 評估壓力源、設法改善。 二、第二級預防 提高個人抗壓能力及壓力評估。 三、第三級預防 建立通報及支援系統。
55
壓力調適活動 依職場需求針對部分或全體員工之心理健康狀態,以心理健康量表(如貝克憂鬱量表、貝克焦慮量表、中國人健康量表)進行施測。
依員工需求、心理健康嚴重度及人數等評估結果,和職場心理專業人員編制狀況,開辦壓力調適、個別晤談或是團體諮商等系列課程。 課程結束後,使用心理健康量表評估員工心理健康是否改善。。
56
菸害防治
57
吸菸的壞處 1、吸菸會導致癌症。WHO證實30%的癌症和吸菸有關。 2、吸菸引起心臟血管疾病、易導致中風。
3、吸菸導致肺癌、慢性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 4、吸菸導致男性失去性機能及生育能力的機會大增。 5、長期吸菸將導致男性勃起障礙。 6、吸菸者易罹患骨骼疏鬆症及更年期提早來臨。 7、孕婦吸菸易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甚至導致流產機率增高。 8、吸菸使牙齒及手指變黃、容易口臭,並會導致「香菸臉」。 9、吸菸者的皮膚容易暗沉、老化、沒有光澤。 10、在很多地方吸菸都會遭人白眼。 11、在家中吸菸更會影響家人健康。 12、吸菸會導致緊張,患胃潰瘍之機率增加。 13、吸菸行為會使子女模仿,禍延子孫。 14、吸菸會使肺活量降低、易疲勞。 15、吸菸會使腦部缺氧,使判斷力降低。 16、吸菸易引起火災。佔台灣地區火災原因前2位。
59
癮君子為何要吸菸 藥理學家說,菸草中的尼古丁會刺激中樞神經,兼具多重藥理作用,有成癮性。
心理學家則認為,吸菸是一種習慣,不斷練習而累積的行為。 其實不管是「成癮」還是「習慣」,菸在不知不覺中都會影響吸菸者的情緒、吸菸者的思考,進而「控制」了吸菸者的生活。
60
不戒菸的理由 1、要吸二手菸不如吸一手菸。 2、菸癮來了受不了,戒菸,屢戒屢敗,還是算了。 3、菸伴我多年,若說戒就戒,豈不是無情無義。
4、想吸就吸、想戒就戒,不算上癮,不用戒。 5、巳經改吸淡菸,勉強可以了。 6、戒菸害我反應遲鈍、無法思考、脾氣暴躁。 7、戒菸會發胖,而且害我無法嗯嗯。 8、有人吸菸、喝酒、嚼檳榔還不是活到八十歲,免驚啦!
61
台灣吸菸人口的成長趨勢 1984年以前,台灣吸菸成年男性吸菸率約高達60%,成年女性則約為4%。
但1984年起,民間團體開始進行反菸行動,成年人吸菸率有下降的現象。 1987年,台灣開放洋菸進口與菸品廣告,造成吸菸人口上升,因此政府部門開始推動不吸菸計劃 1990年更推動「台灣地區菸害防制五年計劃」,自此成年男性吸菸率開始有明顯下降趨勢,但成年女性吸菸率卻因菸品廣告與促銷操作而有上揚的趨勢。
62
我國18歲以上歷年吸菸率
63
與職場有關之菸害防制法規定(98年1月11施行) 三人以上共用之室內工作場所全面禁菸 此三人以上,不以該場所內同時有三人以上在場為必要。 該室內工作場所,包括廠房、辦公室、樓梯間、茶水間跟走廊等,員工上班時間會用到的地方,室內都應全面禁菸,像總經理單人辦公室也不能例外。 違者可處新台幣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鍰; 全面禁止吸菸之場所,應於所有入口處設置明顯禁菸標示,並不得供應與吸菸有關之器物。 違者可處新台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之罰鍰。 場所負責人/從業人員應勸阻違規吸菸行為。
64
戒菸課程 搜集資料:公司及員工需求、員工背景、員工吸菸情形及菸害認知、可利用資源。
規劃禁菸場所(禁菸場所應張貼禁菸標示,不放置菸灰缸..等)、吸菸場所(規劃獨立空間及空調之吸菸室),教育宣導方式、獎勵辦法(如獎金、休假、旅遊、考績、補助戒菸貼片或戒菸門診費用、鼓勵家屬參與)、諮詢方式或戒菸班。 執行約12個月後評估績效,可以進行過程評估或結果評估,例如衛教品質或數量評估、菸害認知情況、員工吸菸率、嘗試戒菸率、戒菸成功率、二手菸暴露率等。依評估結果適度修正續期計畫進度,並繼續執行計畫。
65
愛滋病防治
66
愛滋病是什麼? 愛滋病(AIDS -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又稱「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由愛滋病毒所引發的疾病。 這種疾病會破壞人類的免疫系統,使人體失去抵抗疾病的能力, 導致病毒、原蟲、細菌、黴菌等可輕易侵入人體,而引發各種疾病及發生惡性腫瘤,最後終致百病俱發,喪失寶貴之生命。
67
愛滋的傳染途徑 (一) 與感染愛滋病毒者發生口腔、肛門、陰道等方式的性交。 (二) 輸用愛滋病毒污染的血液、血液成分、血液製劑。
(三) 與感染病毒者共用針頭、針筒。 (四) 由愛滋病母親傳給嬰兒。
68
空窗期 愛滋病毒感染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血液才會產生愛滋病毒抗體,因此在感染後的早期,可能因抗體尚未產生,而檢驗呈陰性反應,此即為空窗期。一般而言,空窗期約6-12週內。 在此期間,患者體內的愛滋病毒病毒量最高,傳染力強。 空窗期時許多患者沒有症狀,或是症狀不特殊,易被疏忽或診斷成一般的感冒,因此患者可能繼續從事高危險性行為、傳染其他的人。
69
下列情況不會得到愛滋病 愛滋病不會從一般公共場所或日常生活接觸中得到,即使我們和帶原者同處於游泳池或公共浴池,也不會得到愛滋病。
此外,愛滋病也不會像登革熱那樣經由蚊子叮咬傳染,至於眼淚、汗、唾液、糞便也不會傳染愛滋病。 愛滋病毒暴露於空氣中,在短期內就會死亡。
70
愛滋病預防方法 迄目前為止愛滋病無法治癒,也沒有疫苗預防, 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
1.勿與任何受愛滋病毒感染的人有性交、肛交或共用針頭、針筒的行為。 2.勿與“個人交往史”不清楚、不了解者發生任何性行為。 3.固定性伴侶。 4.避免嫖妓。 5.請確實使用“保險套”。
71
怎樣才知道感染愛滋病? 是否感染愛滋病,要經驗血才知道。
有高危險行為的人,或懷疑自己被感染的人,請儘速到檢驗單位抽血檢查或接受郵寄「濾紙乾血法」的檢驗。 但是,請千萬記得,絕不可利用捐血中心做愛滋病毒的檢驗,捐血中心亦不會將愛滋病毒檢驗結果告訴您,以避免高危險行為者「假捐血之名,而從事驗血之實。」
72
祝大家: 順利通過檢定 取得安衛證照 ☆課程結束☆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