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药物化学 第十七讲 主讲教师:孙薇                   学时:56 .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药物化学 第十七讲 主讲教师:孙薇                   学时:56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药物化学 第十七讲 主讲教师:孙薇                   学时:56 

2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吉林大学药学院 药物化学教研室

3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循环系统药物是指作用于心脏或循环系统的药物,通过改善心脏功能,调节心脏血液的总输出量或是调节循环系统各部分的血液分配,改善血液成分等,从而达到缓解心血管疾病的一类药物。

4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心脏及心脑血管疾病是发达国家人群的第一死因,也是中国人病死的首位原因。因此,发明心血管系统的创新药物已成为世界各国医学及药学领域科学家们格外重视的科学问题。

5 Contents 1. 抗心绞痛药 2. 抗心律失常药 3. 抗高血压药 4. 调血脂药 5.强心药 6. 抗血栓药

6 抗心绞痛药 (Antianginal Drugs)
心绞痛的发病机理 心绞痛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症状,其原因多为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的短暂发作,是血和氧的供需平衡失调所致。 因此,缓解心绞痛可以从2个方面着手: (1)减轻心脏的工作负荷,降低心脏耗氧量; (2)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的供氧量。

7 抗心绞痛药的分类 抗心绞痛药 按作用机理分类 β-受体阻滞剂 第一节,P121 钙通道阻滞剂 第二节,P125 NO供体药物
3

8 1.1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的概念 抗心绞痛药 肾上腺素能受体:α、β α-受体阻滞剂:可用于改善微循环,治疗外周性
(β-adrenergic blocking agents) β-受体阻滞剂的概念 肾上腺素能受体:α、β α-受体阻滞剂:可用于改善微循环,治疗外周性 血管性痉挛性疾病及血栓性疾病。 β-受体: β1- 主要分布在心脏 β2- 主要分布在血管和支气管平滑肌

9 抗心绞痛药 指可以竞争性的与β-受体结合,产生对心脏兴奋的抑制作用和对支气管及血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使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心肌耗氧量下降的一类药物。临床上可用于心绞痛、心梗、高血压及心律失常的治疗,是一类应用比较广泛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

10 抗心绞痛药 β-受体阻滞剂的分类 1、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又称非特异性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阻断β2受体的时,会引起支气管痉挛和糖代谢斋乱的副作用,因此,禁用于哮喘和糖尿病患者,如普萘洛尔; 2、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 3、非典型性β-受体阻滞剂: 作用于α1和β受体,如拉贝洛尔。

11 抗心绞痛药 β-受体阻滞剂的发展史 β -受体阻滞剂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在20世纪70、80年代迅速发展。

12 1-异丙氨基-3-(1-萘氧基)-2-丙醇盐酸盐
抗心绞痛药 盐酸普萘洛尔 propranolol hydrochloride 心得安;萘心安 结构与命名 3 1 2 ·HCl 1-异丙氨基-3-(1-萘氧基)-2-丙醇盐酸盐 1-[(1-methylethyl)amino]-3-(1-naphthalenyloxy)-2-propanol hydrochloride 异丙氨基:isopropyl

13 理化性质 抗心绞痛药 1、分子中含有一手性碳,左旋体活性强,药用品为外消旋体。
2、对热稳定,对光、酸不稳定,在酸性溶液中,侧链氧化分解,碱性时较稳定。 3、其水溶液与硅钨酸试液反应呈淡红色沉淀。 *

14 抗心绞痛药 体内代谢 侧链氧化 α–羟基-3-(1-萘氧基)丙酸 α–萘酚 可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排出体外

15 抗心绞痛药 合成路线 未反应完的α-萘酚是普萘洛尔中的主要杂质,可用对重氮苯磺酸盐与之作用出现橙红色,作为杂质检查反应。

16 构效关系 抗心绞痛药 仲醇胺 N-取代物 芳环 用S、亚甲基、甲氨基取代,作用↓。
以叔丁基、异丙基取代活性最好,烷基C原子数少于3或N,N-双取代时,活性↓。 芳环 2位手性C:S构型活性强,R构型活性降低或消失。 芳环可以是苯、萘、杂环、稠环和脂肪性不饱和杂环等;可以有-CH3、-Cl、-OCH3、-NO2等取代,且取代在2,4位或2,3,6位同时取代活性最佳。

17 抗心绞痛药的分类 抗心绞痛药 按作用机理分类 β-受体阻滞剂 第一节,P121 钙通道阻滞剂 第二节,P125 NO供体药物
3

18 1.2 钙通道阻滞剂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抗心绞痛药 1.2 钙通道阻滞剂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钙通道阻滞剂的概念 是指在细胞膜生物水平上选择性的阻滞钙离子经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药物。

19 根据钙离子通道的激活方式,钙离子通道可分为2类: 电压依赖性 受体依赖性
抗心绞痛药 根据钙离子通道的激活方式,钙离子通道可分为2类: 电压依赖性 受体依赖性 根据通道的电导和开放性又可进一步分为多种亚型,其中L-亚型的钙离子通道钙离子内流持续时间长达10-20ms,中介多种生理效应,并与多种疾病发病机制相关。

20 钙通道阻滞剂的分类 抗心绞痛药 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此类药物的划分法,可将其分为: (1)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
①苯烷胺类,如维拉帕米; ②二氢吡啶类,如硝苯地平; ③苯并硫氮卓类,如地尔硫卓; (2)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 ①氟桂利嗪类; ②普尼拉明类等。

21 抗心绞痛药 1.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发展很快,品种也较多,是目前临床上特异性最高,作用最强的一类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是第一代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药物中的代表,具有强烈的扩张血管作用,特别适用于冠脉痉挛所致的心绞痛。

22 代表药物 抗心绞痛药 硝苯地平 nifedipine 心痛安;硝苯吡啶 结构与命名
1 结构与命名 6 2 3 5 4 2,6-二甲基-4-(2-硝基苯基)- 1,4-二氢- 3,5-吡啶二甲酸二甲酯 1,4-dihdro-2,6-dimethyl-4-(2-nitrophenyl)-3,5-pyridine dicarboxylic acid dimethyl ester

23 抗心绞痛药 理化性质 nifedipine在光照和氧化剂存在条件下分别生成两种降解氧化产物,其中光催化氧化反应除了将二氢吡啶芳构化以外,还能将硝基转化成亚硝基。

24 抗心绞痛药 体内代谢 酯水解 芳构化 脱水成环 甲基羟化 代谢产物均无活性,80%经肾排出。

25 抗心绞痛药 合成路线 邻硝基苯甲醛 乙酰乙酸乙酯

26 抗心绞痛药 构效关系

27 抗心绞痛药 2.苯并硫氮卓类钙通道阻滞剂 代表药物 盐酸地尔硫卓 ( diltiazem hydrochloride)

28 抗心绞痛药 结构与命名 1 9 2 8 ·HCl 3 7 4 5 6 顺-(+)-5-[2-(二甲氨基)乙基]-2-(4-甲氧基苯基)-3-(乙酰氧基)-2,3-二氢-1,5-苯并硫氮杂卓-4(5H)-酮盐酸盐 (2S-cis)-3-(acetyloxy)-5-[2-(dimethylamino)ethyl]-2,3-dihydro-2-(4-methoxyphenyl)-1,5-benzothiazepin -4(5H)-one hydrochloride

29 抗心绞痛药 理化性质 具有2个手性C,均为S构型,在空间上说,2个手性C上的取代基处于顺式,有4个异构体,临床上仅用作用最强的顺式D-异构体。 体内代谢

30 抗心绞痛药 临床用途 盐酸地尔硫卓是一个高选择性的钙通道阻滞剂,具有扩张血管作用,特别对大的冠脉和侧支循环均有较强的扩张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包括变异性心绞痛在内的各种缺血性心脏病,也有减缓心律的作用。

31 抗心绞痛药 构效关系

32 药物化学 第十八讲 主讲教师:孙薇                   学时:56 

33 抗心绞痛药的分类 抗心绞痛药 按作用机理分类 β-受体阻滞剂 第一节,P121 钙通道阻滞剂 第二节,P125 NO供体药物
3

34 1.3 NO供体药物 (NO donor drugs)
抗心绞痛药 NO供体药物 (NO donor drugs) NO供体药物的概念 1、NO NO:又称内皮舒张因子(EDRF),是20世纪80年代确定的一种重要的执行信使作用的分子,它是一种活性很强的分子,可以有效地舒张血管,降低血压。

35 抗心绞痛药 过去,由于NO污染大气,形成酸雨,一直被认为是“不受欢迎”的气体小分子。
1992年,NO被美国的science杂志选为当年的明星分子; 年,有18000篇论文研究NO; 1998年,有三位美国药理学家因发现NO是心血系统的信使分子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36 抗心绞痛药

37 抗心绞痛药 NO被重视的原因: 1、NO作用的广泛性,在心血管、免疫、神经等系 统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38 抗心绞痛药 2、NO供体药物 指在体内可以释放外源性NO分子的一类药物,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

39 抗心绞痛药 NO供体药物的作用机理

40 NO供体药物的代表药物 抗心绞痛药 NO供体药物绝大多数是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类化合物,它们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抗心绞痛药物。
自1867年亚硝酸异戊酯引入临床以来,这类药物治疗心绞痛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尽管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的发展使心绞痛的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但硝酸酯类和亚硝酸酯类药物仍为治疗心绞痛的可靠药物。

41 1,2,3-propanetriol trinitrate
抗心绞痛药 NO供体药物的代表药物 硝酸甘油 (nitroglycerin ) 结构与命名 1,2,3-丙三醇三硝酸酯 1,2,3-propanetriol trinitrate

42 理化性质 抗心绞痛药 1、物理性质: 为浅黄色无臭带甜味的油状液体 ,有挥发性,导致损失,也能吸收水分子成塑胶状 。 2、稳定性:
在中性和弱酸性条件下相对稳定,在碱性条件下迅速水解,由于碱水解的机制和途径不同,其产物分别为 :

43 抗心绞痛药 亲核取代(SN2)反应生成相应的醇 β-氢消除反应(E2)生成烯类化合物 α-氢消除反应(ECO2)生成相应的醛

44 抗心绞痛药 3、鉴别反应 加入KOH试液加热生成甘油,加入硫酸氢钾加热生成恶臭的丙烯醛气体

45 抗心绞痛药 体内代谢

46 耐受性 抗心绞痛药 硝酸酯类药物 亚硝酸酯类化合物 -SH [H]
连续使硝酸酯类药物易产生耐受性。这里由于硝酸酯类药物在体内需被巯基还原成亚硝酸酯类化合物,才能产生扩血管作用。连续用药体内组织中的巯醇含量会下降,而产生耐受性。 解决方法: (1)直接使用亚硝基酯类化合物 (2)使用硫化物还原剂,如1,4-二巯基-2,3-丁二醇。

47 抗心绞痛药 β-受体阻滞剂:盐酸普萘洛尔 钙通道阻滞剂: 硝苯地平 盐酸地尔硫卓 抗心绞痛药 NO供体药物: 硝酸甘油

48 Contents 1. 抗心绞痛药 2. 抗心律失常药(第三节) 3. 抗高血压药 4. 调血脂药 5.强心药 6. 抗血栓药

49 抗心率失常药 (antiarrhythmic drugs)
心脏电生理活动的正常节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起搏细胞功能失调或房室节传导阻滞都可以引起心律失常。一些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甲状腺机能亢进以及肺病都可能是诱发因素。心律失常可由冲动形成障碍和冲动传导障碍或二者兼有所引起。

50 抗心率失常药的作用机理 零电位 阈电位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细胞膜
2相:平台期,缓慢复极,由Ca2+ 及少量Na+经慢通道内流和K+外流所致。 0相:除极,Na+快速内流所致,膜电位升至0左右。 零电位 3相:快速复极末期,由K+外流所致。 1相:快速复极初期,由K+短暂外流所至。 阈电位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4相:静息期 细胞膜

51 抗心率失常药的分类 抗心率失常药 (Vaughan Williams) 分类 典型药物 作用 IA 奎尼丁、普鲁卡因胺、 丙吡胺
降低去极化最大速率,延长动作电位时间 IB 利多卡因、妥卡尼、 美西律 降低去极化最大通量,缩短动作电位时间 IC 氟卡尼、普罗帕酮 降低去极化最大速率,对动作电位时间无影响 普萘洛尔 抑制交感神经活性 III 胺碘酮、托西溴苄胺、 索他洛尔 抑制钾离子外流,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 硝苯地平 抑制钙离子缓慢内流

52 (sodium channels bloker)
抗心率失常药 2.1 钠通道阻滞剂 (sodium channels bloker) 钠通道阻滞剂的概念 钠通道阻滞剂是一类能抑制Na+内流,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振幅及超射振幅,减慢传导,延长有效不应期的药物,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钠通道阻滞剂的代表药物

53 硫酸奎尼丁 抗心率失常药 结构与命名 (quinidine sulfate) (9S)-6′-甲氧基-脱氧辛可宁-9-醇硫酸盐二水合物
奎核碱 结构与命名 5 6 4 7 喹啉环 9 3 H2SO4 2H2O 1 8 2 2 (9S)-6′-甲氧基-脱氧辛可宁-9-醇硫酸盐二水合物 (9S)-6′-methoxycinchonan-9-ol sulfate dihydrate

54 理化性质 抗心率失常药 · H2SO4 · 2H2O 1、有4个手性碳,分别为 3R,4S,8R,9S,为右旋体; 2、碱性;
3、本品在稀水溶液中产生蓝色荧光; 4、能产生典型的绿奎宁反应(Thalleioquin反应),为奎宁生物碱的特征性反应; Qunidine样品水溶液+溴水→溴水橙色消失,溶液变黄时,加入过量氨溶液→二醌基吲哚胺铵盐→翠绿色

55 抗心率失常药 临床用途 用于治疗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和心房扑动等。

56 (mexiletine hydrochloride)
抗心率失常药 盐酸美西律 (mexiletine hydrochloride) 慢心率、脉律定 结构与命名 1 2 3 1-(2,6-二甲基苯氧基)-2-丙胺盐酸盐 1-(2,6-dimethylphenoxy)-2-propanamine hydrochloride

57 理化性质 临床用途 抗心率失常药 * 1、含有1个手性碳,药用外消旋体; 2、具有烃胺结构,水溶液加碘生成棕红色复盐;
3、 mexiletine为含N有机物,可与四苯硼钠反 应,生成白色的四苯硼烃胺盐沉淀。 临床用途 mexiletine原来为局麻药和抗惊厥药,1972年才发现它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主要用于各种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洋地黄中毒、心肌梗死或手术引起者。

58 药物化学 第十九讲 主讲教师:孙薇                   学时:56 

59 抗心率失常药的分类 抗心率失常药 (Vaughan Williams) 分类 典型药物 作用 IA 硫酸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
降低去极化最大速率,延长动作电位时间 IB 利多卡因、妥卡尼、 美西律 降低去极化最大通量,缩短动作电位时间 IC 氟卡尼、普罗帕酮 降低去极化最大速率,对动作电位时间无影响 普萘洛尔 抑制交感神经活性 III 胺碘酮、托西溴苄胺、 索他洛尔 抑制钾离子外流,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 硝苯地平 抑制钙离子缓慢内流

60 (potassium channels bloker)
抗心率失常药 2.2 钾通道阻滞剂 (potassium channels bloker) 钾通道阻滞剂的概念 阻滞存在于心肌细胞上的钾通道,使K+外流速度减慢,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使心律失常消失,恢复窦性心律的一类药物。又称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或复极化抑制药,属于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61 (amiodarone hydrochloride)
抗心率失常药 盐酸胺碘酮 (amiodarone hydrochloride) 乙胺碘呋酮、胺碘达隆 结构与命名 1 2 · HCl 3 2 3 1 4 5 (2-丁基-3-苯并呋喃基)[4-[2-[二乙氨基]乙氧基]-3,5-二碘苯基]甲酮盐酸盐 [2-butyl-3-benzofuranyl][4-[2-[diethylamino]ethoxy]-3,5-diiodophenyl] Methanonc hydrochloride

62 理化性质 抗心率失常药 1、与一般盐不同,易溶于氯仿、乙醇等有机溶剂,而在水中几乎不溶。
2、结构中含羰基,其乙醇溶液加2,4-二硝基苯肼的高氯酸溶液,反应生成黄色的胺碘酮2,4-二硝基苯腙沉淀。 3、为碘代化合物,加硫酸微热、分解、氧化产生紫色的碘蒸气。

63 抗心率失常药 体内代谢 临床用途 盐酸胺碘酮临床上主要是用于治疗心绞痛,后来发现它不仅对钾通道有阻滞作用,对钠、钙通道也有一定阻滞作用,而且对a、β受体也有非竟争性阻滞作用。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作为抗心律失常药正式用于临床,并发现该药具有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可用于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心律失常。

64 Contents 1. 抗心绞痛药 2. 抗心律失常药 3. 抗高血压药 4. 调血脂药 5.强心药 6. 抗血栓药

65 抗高血压药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高血压病是世界各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据全国卫生部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病患者已超过1亿人,每年新增300万人以上; 现有脑卒中患者500余万,每年新发病150万人,死亡20万人,其中76%的人有高血压病史; 冠心病患者约有1000万,65%有高血压病史。

66 抗高血压药 正常人血压:收缩压/舒张压 120mmHg/75-85mmHg WHO建议: 140mmHg/90mmHg 可诊断为高血压

67 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部位和机理 紧张 脑 神经节 心输出量增加 肾脏 血管收缩 肾素 血管紧张素I 血管紧张素II 醛固酮 血流量增加
增大血容积 外周阻力增加 高血压

68 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抗高血压药 1.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 2.作用于交感神经末梢的药物:利血平 3.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药物:肼屈嗪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 6.α-受体阻滞剂:哌唑嗪 7.作用于离子通道的药物:氨氯地平

69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RAS or RAAS
抗高血压药 影响RAS系统的抗高血压药(第三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RAS or RAAS 代表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70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及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机制
抗高血压药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及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机制 Asp-Arg-Val-Tyr-Ile-His-Pro-Phe-His-Leu-Leu-Val-Tyr-Ser 血管紧张素原 Angiotensinogen 肾素 Renin Asp-Arg-Val-Tyr-Ile-His-Pro-Phe-His-Leu 血管紧张素I Angiotensin I (10肽)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sp-Arg-Val-Tyr-Ile-His-Pro-Phe 血管紧张素II Angiotensin II 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 醛固酮 Aldosterone  血容量增加

71 抗高血压药 3.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72 卡托普利的发现 抗高血压药 1971年从一种巴西毒蛇分离纯化得到 -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有作用 -口服无效 替普罗肽(九肽)
谷-色-脯-精-脯-谷-亮-脯-脯 -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有作用 -口服无效

73 抗高血压药 琥珀酰脯氨酸: 发现凡是C末端为亮-脯-脯、色-丙-脯、苯丙-丙-脯的多肽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均有最大抑制作用。
琥珀酰脯氨酸对ACE有抑制作用,但是作用很弱。构效关系表明,模拟C端二肽结构的化合物对ACE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74 抗高血压药 推断ACE有一锌离子,用对锌亲和力更大的巯基取代羧基,得到了具有巯基烷酰脯氨酸结构的一系列化合物,从中找到了活性较好的captopril。

75 卡托普利的结构命名 抗高血压药 1-[(2S)-2-甲基-3-巯基-1-氧代丙基]-L-脯氨酸
1-[(2S)-3-mercapto- 2-methyl -1-oxopropyl]-L-proline

76 卡托普利的理化性质 抗高血压药 1、含有两个手性碳,均为S构型; 2、酸性; 3、稳定性: (1)固体及甲醇溶液稳定性良好;
(2)水溶液易被氧化,生成二硫化物; (3)条件剧烈时,酰胺也可水解。 4、鉴别反应: 与亚硝酸作用,可生成红色的亚硝酸硫醇酯。

77 抗高血压药 卡托普利的临床用途 卡托普利是ACEI的代表药物,是第一个可以口服的ACEI,用于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衰的治疗。

78 卡托普利的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 可以与ACE结构中的Zn2+结合,用-OH替换则无活性,酯化后活性更高,不良反应减少,也可用-COOH替换。
(1)正是由于-SH的存在,captopril才具有优良的ACE抑制活性,但同时,它也与其两个副作用有关:皮疹和味觉障碍。 (2)形成二硫化物而失去活性。 L构型活性高,D构型活性低,若为丙氨酸或苯丙氨酸活性可能更高。 (1)四氢吡咯环:引入双键,形成平面结构,活性保持;引入亲脂性取代基,活性↑,作用时间↑。 (2)羧基:阴离子对酶的结合起重要作用。

79 3.2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抗高血压药 (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Antagonists)
3.2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Antagonists)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受体拮抗剂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最初是从研究结构与AngⅡ相似的多肽类化合物开始,但多肽类化合物口服生物利用度差,而且在拮抗AngⅡ的同时,还显示出一部分激动作用,因此,近年来主要研究非肽类小分子AngⅡ受体拮抗剂。

80 抗高血压药 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异同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分类 肽类AngⅡ受体拮抗剂 非肽类AngⅡ受体拮抗剂

81 抗高血压药 AngⅡ受体拮抗剂的代表药物 氯沙坦

82 抗高血压药 结构与命名 4 2 5 理化性质 1 2’ 1、结构特点:四氮唑环、联苯、咪唑 2、四氮唑1位的氢上有一定的酸性,可与碱成盐,药用其钾盐。 1 1’ 体内代谢 2-丁基-4-氯-1-〔〔2′-(1H-四唑-5-基)〔1,1′-联苯〕-4-基〕甲基〕-1H-咪唑-5-甲醇 2-butyl-4-chloro-1-〔〔2′-(1H-tetrazol-5-yl) 〔1,1′-biphenyl〕-4-yl〕methyl〕-1H-imidazole-5-methanol

83 药物化学 第二十讲 主讲教师:孙薇                   学时:56 

84 3.3 作用于交感神经末梢的抗高血压药 (第九节)
3.3 作用于交感神经末梢的抗高血压药 (第九节) 利血平(reserpine) 利血平是从萝芙木树根中提取出的一种生物碱,是第一个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抗高血压药。

85 抗高血压药 结构与命名 11,17α-二甲氧基-18β-[(3,4,5-三甲氧基苯甲酰基)氧] -3β,20α-育亨烷-16β-甲酸甲酯
9 7 8 5 10 2 4 1 21 13 11 3 12 14 15 20 19 18 16 17 11,17α-二甲氧基-18β-[(3,4,5-三甲氧基苯甲酰基)氧] -3β,20α-育亨烷-16β-甲酸甲酯 (3β,16β,17α,18β,20α)-11,17-dimethoxy-18-[(3,4,5-trimethoxy benzoyl) oxy] yohimban-16-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

86 抗高血压药 结构特点 (1)分子中含有6个手性碳:3,15,16,17,18,20; (2)15,20位上的H和17位上的-OCH3为α型;
(3)分子为左旋体,其全合成难度很大,1958年被有机合成大 师Woodward合成,其全合成被认为是天然产物全合成的 范例。 6 9 7 8 5 10 2 4 1 21 13 11 3 12 14 15 20 19 18 16 17

87 抗高血压药 理化性质 1、碱性:生物碱,N原子,可溶于醋酸; 2、易被氧化变质: (1)3,4-二去氢利血平:黄绿色荧光;
9 6 7 8 5 10 理化性质 2 4 1 21 13 11 3 12 14 15 1、碱性:生物碱,N原子,可溶于醋酸; 20 19 18 16 17 2、易被氧化变质: (1)3,4-二去氢利血平:黄绿色荧光; (2)3,4,5,6-四去氢利血平:蓝色荧光; (3)可被进一步氧化成无荧光的黄色和褐色聚合物。 3、分子中16,18位上的酯可被水解,生成利血平酸,仍有活性; 4、3β-H在光、热下可发生差向异构化,变为α-H,而导致利 血平失效。

88 抗高血压药 临床用途 对轻中度早期高血压疗效好,作用温和持久,具有中枢镇静、镇痛作用。

89 Contents 1. 抗心绞痛药 2. 抗心律失常药 3. 抗高血压药 4. 调血脂药(第七节) 5.强心药 6. 抗血栓药

90 调血脂药 (lipid regulators)
动脉粥样硬化病

91 调血脂药 调血脂药用于降低血脂,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症状,又称动脉粥样硬化防治药。 血脂:血浆或血清中的脂质 脂蛋白 ↑ ↑ 胆固醇 胆固醇酯
甘油三酯 磷酯 与载脂蛋白结合 脂蛋白 CM VLDL LDL HDL ↑ ↑

92 脂代谢紊乱 高脂血症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 调血脂药 -血浆胆固醇>5.7mmol/L -甘油三酯>1.7mmol/L
-脂质代谢紊乱、高血压、肥胖、血小 板功能亢进

93 调血脂药的分类 调血脂药 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影响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药物 洛伐他汀
苯氧基烷酸类:吉非罗齐、氯贝丁酯 烟酸类:烟酸 其它: 胆汁酸合成树脂、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94 调血脂药 4.1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体内胆固醇的合成 HMG-CoA还原酶

95 调血脂药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发展史 美伐他丁 洛伐他丁

96 调血脂药 20世纪70年代,日本科学家桔青霉菌代谢物中意外发现了一种能抑制HMG-CoA还原酶的物质,并命名为康帕定(compacin),即后来的美伐他汀(mevastatin)。 由于当时日本的工业化技术未完全过关,加上日本的医药企业也没有在美伐他汀及其衍生物产品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导致了他们失去了他汀类药物的开发优势。

97 调血脂药 西方国家对这项研究很感兴趣,研究人员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共计开发了10多个他汀类药物。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 由默克公司开发的洛伐他汀于是1987年首次在美国上市,成为第一个上市的他汀类药物。该药是在红曲酶菌和土曲酶菌培养液中发现的。

98 调血脂药 利普妥: 辉瑞公司的利普妥可以说是Me Too药物成功的典范,它是阿托伐他汀钙盐。利匹妥是第一个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大关的畅销药物,也是迄今药物史上销售额最大的药物,1997年在英国上市,2006年全球销售额已超过120亿美元,销售额已连续7年居他汀类药物的榜首。

99 调血脂药 Me Too药物:通常是指基于已经发现的药物的结构骨架,通过取代基团或侧链的变化,使得活性,生物利用度等提高或毒性降低,并绕开专利的药物。

100 调血脂药 尽管“Me Too”这个词的原义带有讽刺的意义,但时至今日,包括西方在内的大制药公司仍然经常采用这种策略,他们也称之为快速跟进(fast-follower)策略。据统计,在1975~1994年的20年间共上市的1061个新药中,“Me Too”药物就占了76%。可见新药的模仿性创新一直是新药研究开发的一条主要途径。

101 调血脂药 日本在Me Too药物的研究上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仅以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为例,自从1975年上市第一个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后,日本积极研究结构类似的药物,1981年山之内公司上市了世界上第二个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尼卡地平。而德国拜尔公司到1985年才上市尼莫地平。此后,从1989年至1996年,日本几乎每年上市一个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到1997年,全世界共上市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17个,其中日本公司开发的占了将近一半。

102 调血脂药 由于日本重视Me Too药物的研究,所以每年上市的新药数增加很快。1984年上市新药数居世界第四,1985年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从1986~1995年,日本每年上市新药数居世界首位。从引进到模仿,再从模仿到创新,是日本制药工业由弱变强的成功经验。

103 调血脂药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代表药物

104 调血脂药 结构与命名 四氢吡喃基 2-甲基丁酸酯 六氢萘环
5 4 结构与命名 四氢吡喃基 6 3 1 2 3 2 1 4 8 2 1 7 2-甲基丁酸酯 3 6 六氢萘环 4 5 (2S)-2-甲基丁酸-(1S,3R,7S,8s,8aR)-1,2,3,7,8,8α-六氢-3,7-二甲基-8-[2-[(2R,4R)-四氢-4-羟基-6-氧-2H-吡喃-2-基)乙基]-1-萘酯 [(2S)2-Methylbutanoic acid(1S,3R,7S,8S,8αR)-1,2,3,7,8,8α-hexahydro-3,7-dimethyl-8-[2-[ (2R,4R)-Tetrahydro-4-hydroxy-6-oxo-2H-pyran-2-yl]ethyl]-1-naphthalenyl ester

105 调血脂药 理化性质 (1)六元内酯环上的-OH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酮吡喃衍生物

106 体内:lovastatin是一种无活性的前药,在体内发 生水解,生成β-羟基酸。
(2)水解反应: 体外:酸碱条件下,内酯环水解; 体内:lovastatin是一种无活性的前药,在体内发 生水解,生成β-羟基酸。 HMG-CoA还原酶

107 体内代谢

108 临床用途 调血脂药 能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含量; 也能降低LDL、VLDL水平,并能提高血浆中的HDL水平;
用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冠心病的治疗,也可用于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109 药物化学 第二十一讲 主讲教师:孙薇                   学时:56 

110 3.3 作用于交感神经末梢的抗高血压药 (第九节)
3.3 作用于交感神经末梢的抗高血压药 (第九节) 利血平(reserpine) 6 9 利血平是从萝芙木树根中提取出的一种生物碱,是第一个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抗高血压药。 7 8 5 10 2 4 1 21 13 11 3 12 14 15 20 19 18 16 17

111 调血脂药 (lipid regulators)
动脉粥样硬化病

112 调血脂药的分类 调血脂药 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影响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药物 洛伐他汀
苯氧基烷酸类:吉非罗齐、氯贝丁酯 烟酸类:烟酸 其它: 胆汁酸合成树脂、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113 调血脂药 4.1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体内胆固醇的合成 HMG-CoA还原酶

114 调血脂药 洛伐他汀 四氢吡喃基 2-甲基丁酸酯 六氢萘环
5 4 四氢吡喃基 6 3 1 2 3 2 1 4 8 2 1 7 2-甲基丁酸酯 3 6 六氢萘环 4 5 (2S)-2-甲基丁酸-(1S,3R,7S,8s,8aR)-1,2,3,7,8,8α-六氢-3,7-二甲基-8-[2-[(2R,4R)-四氢-4-羟基-6-氧-2H-吡喃-2-基)乙基]-1-萘酯 [(2S)2-Methylbutanoic acid(1S,3R,7S,8S,8αR)-1,2,3,7,8,8α-hexahydro-3,7-dimethyl-8-[2-[ (2R,4R)-Tetrahydro-4-hydroxy-6-oxo-2H-pyran-2-yl]ethyl]-1-naphthalenyl ester

115 构效关系 调血脂药 (1)六元内酯环为活性必需基团; (2)8位以乙基最好,也可为乙烯基; (3)侧链酸可以改变,仍保持活性;
(4)母核可以是苯环、萘环、吡咯环等; (5)3位甲基以羟基取代,仍可保持活性。

116 不良反应 调血脂药 他汀类药物共同的不良反应为肌毒性,特别是与贝特类药物联用时,致横纹肌溶解的危险会增加。
由拜尔公司开发的西立伐他汀,上市仅8个月,销售额就达到7亿美元,世界范围内约有600万人使用过该产品,有40例病人死亡与其严重的肌损伤不良反应有关,因此拜尔公司于2001年8月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停止销售西立伐他丁的所有制剂。

117 药物被招回的主要原因 调血脂药 1、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引起死亡的
如:2001年,8月,由拜尔公司开的发降脂药“拜斯亭”(西立伐他汀)被招回,是由于它可以导致一种罕见的横纹肌肉溶解,患者的肌肉溶化成蛋白,拉黑尿,肾功能急性衰竭而死亡,在美国就有31人因此而死亡。 2、可能含有某种致病菌 如:2004年5月,商品名为DU的鼻孔喷雾充血药被招回,该药中可能含有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这种细菌可能会引起某些患者严重感染,甚至死亡!

118 调血脂药 3、发现某种药物的假药 如:2005年7月,英国医药和保健品管理局宣布招回美国辉瑞公司的降胆固醇药立普妥,原因是在市场上发现了该药的假药。 4、担心某药可能有某种副作用 如:默克公司招回抗关节炎药物Vioxx,是由于担心该药有增加心脏病风险的可能。 5、产品质量不过关 如:辉瑞公司曾招回部分有沉淀的土霉素注射液。

119 2003年新上市的他汀类药物 调血脂药 生物利用度为他汀类药物中最高的,为80%。 半衰期较长,为20小时,可减少服药次数。 罗伐他汀
匹伐他汀

120 调血脂药 4.2 影响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药物 在体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可经多种代谢途径转化成一系列有生理活性的物质,任何能促进其代谢的药物都能有效地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而起到调血脂的作用。

121 5-(2,5-dimethylphenoxy)-2,2-dimeithylpentanoic acid
调血脂药 苯氧基烷酸类代表药物 吉非罗齐(gemfibrozil):又名吉非贝齐 结构与命名 2,2-二甲基-5-(2,5-二甲苯基氧基)戊酸 5-(2,5-dimethylphenoxy)-2,2-dimeithylpentanoic acid

122 发现 调血脂药 胆固醇在体内的生物合成以乙酸为起始原料; 以乙酸为先导物,利用其衍生物来干扰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以达到降低胆固醇的目的 ;
最终发现苯氧乙酸衍生物,对动物和人均有降低胆固醇合成作用 ,但作用较弱。

123 调血脂药 氯贝丁酯clofibrate 62年发现并用于临床的第一个苯氧基烷酸类药物(乙酸衍生物);
70年代经大规模临床观察证实其降甘油三酯作用虽可靠,但不良反应较多; 长期使用后因胆固醇性胆结石造成的死亡率已超过使用clofibrate后改善冠心病的死亡率; 现临床已比较少用。

124 发现吉非贝齐 调血脂药 评价了数以百计的结构相似的苯氧基烷酸类衍生物; 应用于临床的约30个 ; gemfibrozil是其中的代表 ;
非卤代的苯氧戊酸衍生物 能降低TG、VLDL、LDL的同时,还能升高HDL。

125 调血脂药 体内代谢 OH OH OH [O] -COOH

126 构效关系 调血脂药 (1)短链脂肪酸或其酯为活性必需基团; (2)2-位上有双甲基取代时活性最强; (3)主链含3个以上C原子活性最好;
(4)苯环上2、5或3、5以-CH3,-OCH3,-Cl双取 代活性强;三甲基,不同烃基,氯甲基取代活性减弱。

127 调血脂药 依西咪贝:为β-内酰胺类化合物,于2002年首先在德国上市,是第一个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可单用或与他汀类药物合用,用于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128 Contents 1. 抗心绞痛药 2. 抗心律失常药 3. 抗高血压药 4. 调血脂药 5.强心药(第六节) 6. 抗血栓药

129 强心药 (Cardiac Agents) 强心药的概念 强心药 亦称正性肌力药,能选择性增强心肌收缩力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研究开发较困难 有多种疾病可造成心力衰竭 病理过程尚未完全阐明

130 强心药的分类 强心药 硝酸酯类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强心苷类:地高辛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力农、米力农
多巴胺类非特异性β受体激动剂:多巴酚丁胺 钙敏化药:匹莫苯

131 强心苷类药物的发现 强心药 2000多年前,古罗马人用海葱提取物治疗水肿; 用洋地黄叶外用治疗炎症、脓肿,内服利尿、下泻并治头痛、痉挛 ;
15世纪使用洋地黄制剂治疗心衰 ; 1785年 W. Withering正式报道: 洋地黄治疗水肿有效,并间接提及其对心脏作用 ; 1814年F.L.Kreysig认为洋地黄对心脏和血管有直接作用 ; 19世纪中叶,洋地黄曾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发热、出汗、炎症等 。

132 强心药 由于提取分离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可以得到纯的强心苷; 20世纪初,洋地黄开始用于治疗心房颤动;
20年代才发展成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物; 50年代发现其对细胞膜Na+/K+-ATP酶有抑制作用; 60年代阐明其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机制。

133 强心药 强心药苷类的代表药物

134 强心药

135 强心药 结构特点 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1,4糖苷 强心甾烯 C D A B β-D-洋地黄毒糖

136 强心药 关于D,L构型 早期,在研究糖化学时,人为地把右旋甘油醛上的羟基排列在右边,并称为D-构型;左旋的甘油醛上的羟基排列在左边,称为L-构型。这种人为的规定称为相对构型。

137 强心药 甘油醛是自然界中最简单的糖,属于丙醛糖。 D-甘油醛 L-甘油醛

138 强心药 D L:末端手性碳上的-OH在右为D,在左为L。 αβ:半缩醛羟基与末端手性碳-OH在同侧为α-型, 不在同侧为β-型。
1 2 3 4 5 6 D L:末端手性碳上的-OH在右为D,在左为L。 αβ:半缩醛羟基与末端手性碳-OH在同侧为α-型, 不在同侧为β-型。

139 强心药 理化性质 不饱和内酯环上的α-氢很活泼,可以与碱性三硝基苯酚试液形成有色的络合阴离子,称Bajet反应,该络合物λmax=495nm,此性质可用于含量测定。

140 强心药 作用机制 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使细胞内Na+增多,K+减少,并进一步导致细胞内Ca2+增加,使心肌收缩加强。 临床用途 各种充血性心力衰竭,房颤及心率不齐

141 强心药 使用中存在问题 安全范围小,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 使用时需加强血药浓度监测; 中毒时会引起各种心律失常。

142 Contents 1. 抗心绞痛药 2. 抗心律失常药 3. 抗高血压药 4. 调血脂药 5.强心药 6. 抗血栓药(第八节)

143 药物化学 第二十二讲 主讲教师:孙薇                   学时:56 

144 Contents 1. 抗心绞痛药 2. 抗心律失常药 3. 抗高血压药 4. 调血脂药 5.强心药 6. 抗血栓药(第八节)

145 (antithrombotic drugs)
抗血栓药 抗血栓药 (antithrombotic drugs) 血栓形成的因素 血小板在损伤的血管壁表面上的粘附 和聚集,血流淤滞; 凝血因子的激活促使凝血酶的形成; 纤溶活性低下。

146 抗血栓药 血栓性疾病的特点及危害 常见病、多发病 主要表现为心肌梗死、缺血性脑梗死、静脉血栓栓塞 发病率0.1~0.3%
中年人猝死、老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预防血栓形成是有效措施

147 抗血栓药 抗血栓药的分类 抗血小板药:抑制血小板聚集药 抗凝血药:凝血酶和凝血因子抑制剂 溶血栓药:
纤维蛋白溶酶能降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使血栓溶解。 直接或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的药物

148 抗血小板药 抗血栓药 氯吡格雷(clopidogrel) 结构与命名
(S)-α-(2-氯苯基)-6,7-二氢噻吩并[3,2-C]吡啶-5(4H)-乙酸甲酯 (S)-α-(2-chlorophenyl)-6,7-dihydrothieno[3,2-C]pyridine-5(4H) -acetic acid methyl ester

149 抗血栓药 稠合环的命名: 1、基本环的选择原则: 2、编号: 3、数字先后要与基本环的走向一致。
一个确定为基本环,另一个确定为附加环,命名为“附加环并基本环”。 1、基本环的选择原则: (1)含N的为基本环; (2)无N时选含优先原子的为基本环,原子优先顺序为:O、S、N、P; (3)含杂原子多的为基本环; (4)含杂原子种类多相同时,选大环为基本环。 2、编号: 附加环以1、2、3、4……编号 基本环以a, b, c, d……编号 3、数字先后要与基本环的走向一致。 4、命名时,标取代基位置时要把稠合环重新编号。

150 抗血栓药 结构与命名 (S)-α-(2-氯苯基)-6,7-二氢噻吩并[3,2-C]吡啶-5(4H)-乙酸甲酯 “附加环并基本环”
(S)-α-(2-chlorophenyl)-6,7-dihydrothieno[3,2-C]pyridine-5(4H) -acetic acid methyl ester

151 抗血栓药 稠合环的命名: 1、基本环的选择原则: 2、编号: 3、数字先后要与基本环的走向一致。
一个确定为基本环,另一个确定为附加环,命名为“附加环并基本环”。 1、基本环的选择原则: (1)含N的为基本环; (2)无N时选含优先原子的为基本环,原子优先顺序为:O、S、N、P; (3)含杂原子多的为基本环; (4)含杂原子种类多相同时,选大环为基本环。 2、编号: 附加环以1、2、3、4……编号 基本环以a, b, c, d……编号 3、数字先后要与基本环的走向一致。 4、命名时,标取代基位置时要把稠合环重新编号。

152 抗血栓药 结构与命名 (S)-α-(2-氯苯基)-6,7-二氢噻吩并[3,2-C]吡啶-5(4H)-乙酸甲酯
附加环以1、2、3、4……编号 基本环以a, b, c, d……编号 数字先后要与基本环的走向一致。 结构与命名 a b 3 c 2 d 1 (S)-α-(2-氯苯基)-6,7-二氢噻吩并[3,2-C]吡啶-5(4H)-乙酸甲酯 (S)-α-(2-chlorophenyl)-6,7-dihydrothieno[3,2-C]pyridine-5(4H) -acetic acid methyl ester

153 抗血栓药 稠合环的命名: 1、基本环的选择原则: 2、编号: 3、数字先后要与基本环的走向一致。
一个确定为基本环,另一个确定为附加环,命名为“附加环并基本环”。 1、基本环的选择原则: (1)含N的为基本环; (2)无N时选含优先原子的为基本环,原子优先顺序为:O、S、N、P; (3)含杂原子多的为基本环; (4)含杂原子种类多相同时,选大环为基本环。 2、编号: 附加环以1、2、3、4……编号 基本环以a, b, c, d……编号 3、数字先后要与基本环的走向一致。 4、命名时,标取代基位置时要把稠合环重新编号。

154 抗血栓药 结构与命名 (S)-α-(2-氯苯基)-6,7-二氢噻吩并[3,2-C]吡啶-5(4H)-乙酸甲酯 4 5 3 6 2 1 7
(S)-α-(2-chlorophenyl)-6,7-dihydrothieno[3,2-C]pyridine-5(4H) -acetic acid methyl ester

155 抗血栓药 结构特点 乙酸衍生物 S构型手性碳 噻吩并四氢吡啶

156 前 药 抗血栓药 体外无活性 口服后经细胞色素P450酶系转化后,才产生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 其主要代谢产物为:羧酸衍生物SR26334
前 药 体外无活性 口服后经细胞色素P450酶系转化后,才产生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 其主要代谢产物为:羧酸衍生物SR26334 由于血浆中原型药物浓度极低,其活性代谢物至今仍未明确。 SR26334

157 抗血栓药 临床用途 预防 缺血性脑卒中 心肌梗死 外周血管性疾病 大规模临床研究显示 其疗效强于阿司匹林。

158 抗血栓药 抗凝血药

159 结构与命名 抗血栓药 2H-苯并吡喃 3-(3-氧代-1-苯基)丁基-4-羟基-2H-1-苯并吡喃-2-酮钠盐 1 1 2 2 2 3 4
sodium 4-hydroxy-3-(3-oxo-1-phenylbutyl)-2H-1-benzopyran-2-one

160 抗血栓药 理化性质 1、warfarin水溶液+HNO 过滤 滤液+重铬酸钾 显淡绿蓝色

161 理化性质 2、手性碳 OH S-构型:侧链的羰基被还原为-OH。 R-构型:苯并吡喃基的苯环上发生羟化反应。

162 抗血栓药 沙立度胺(Thalidomide)事件 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沙立度胺事件,成为药学史上的沉痛教训。
R-(+)-和S-(-)-沙立度胺都有镇静作用,可用于缓解妊娠妇女的晨吐反应,因而我国仿制时将其称为“反应停”。 S-(-)-沙立度胺还有免疫抑制活性。 无数妇女服用了消旋药物,减轻了反应,但随后产下了数千例畸胎。

163 抗血栓药 (S)-thalidomide (R)-thalidomide 反应停:五十年恩怨

164 抗血栓药 原因出自代谢产物。 S-(-)-沙立度胺的二酰亚胺进行酶促水解,生成邻苯二甲酰亚胺基戊二酸,后者可渗入胎盘,干扰胎儿的谷氨酸类物质转变为叶酸的生化反应,从而干扰胎儿发育,造成畸胎。而R-(+)-异构体不易与代谢水解的酶结合,不会产生相同的代谢产物。

165 抗血栓药 临床用途 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心房纤颤、人工心脏瓣膜等。 血栓栓塞性疾病,先用作用快的肝素,再用Warfarin维持。

166 抗血栓药 戊聚糖钠 2002年在美国等国家上市的新药,该药的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不良反应小,特别是不会引起机体产生抗血小板抗体,从而减少肝素类药物诱导的Ⅱ型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临床上用于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特别是外科手术后的。

167 Contents 1. 抗心绞痛药 2. 抗心律失常药 3. 抗高血压药 4. 调血脂药 5.强心药 6. 抗血栓药

168 一、抗心绞痛药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1、 β-受体阻滞剂 2、 钙通道阻滞剂 3、 NO供体药物 盐酸普萘洛尔 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一、抗心绞痛药 1、 β-受体阻滞剂 盐酸普萘洛尔 芳氧丙醇胺类化合物 2、 钙通道阻滞剂 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 苯并硫氮卓类:盐酸地尔硫卓 3、 NO供体药物 硝酸和亚硝酸酯类:硝酸甘油

169 二、抗心率失常药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I、钠通道阻滞剂 硫酸奎尼丁(Ia类)、盐酸美西律(Ib类) II、β-受体阻滞剂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二、抗心率失常药 I、钠通道阻滞剂 硫酸奎尼丁(Ia类)、盐酸美西律(Ib类) II、β-受体阻滞剂 III、钾通道阻滞剂 盐酸胺碘酮 Ⅳ、钙通道阻滞剂

170 三、抗高血压药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1.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 2.作用于交感神经末梢的药物:利血平 3.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药物:肼屈嗪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三、抗高血压药 1.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 2.作用于交感神经末梢的药物:利血平 3.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药物:肼屈嗪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 6.α-受体阻滞剂:哌唑嗪 7.作用于离子通道的药物:氨氯地平

171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及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机制 血管紧张素原 Angiotensinogen 肾素 Renin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及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机制 Asp-Arg-Val-Tyr-Ile-His-Pro-Phe-His-Leu-Leu-Val-Tyr-Ser 血管紧张素原 Angiotensinogen 肾素 Renin Asp-Arg-Val-Tyr-Ile-His-Pro-Phe-His-Leu 血管紧张素I Angiotensin I (10肽)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卡托普利 Asp-Arg-Val-Tyr-Ile-His-Pro-Phe 血管紧张素II Angiotensin II 血管收缩 氯沙坦 血压升高 醛固酮 Aldosterone 血容量增加

172 四、调血脂药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 2、影响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的药物 苯氧基烷酸类:吉非罗齐、氯贝丁酯 烟酸类:烟酸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四、调血脂药 1、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 2、影响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的药物 苯氧基烷酸类:吉非罗齐、氯贝丁酯 烟酸类:烟酸 其它

173 五、强心药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硝酸酯类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强心苷类:地高辛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力农、米力农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五、强心药 硝酸酯类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强心苷类:地高辛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力农、米力农 多巴胺类非特异性β受体激动剂:多巴酚丁胺 钙敏化药:匹莫苯

174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六、抗血栓药 1、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2、抗凝血药 华法林钠 3、溶血药 生化药物

175 Thank You !


Download ppt "药物化学 第十七讲 主讲教师:孙薇                   学时:56 ."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