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腳印蘭嶼 阿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腳印蘭嶼 阿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腳印蘭嶼 阿盛

2 問題一 請同學設身處地去思考,是否願意讓核廢料置放在我們住家的周遭?對蘭嶼人公平嗎?

3 問題二 如果你是蘭嶼人?你會選擇什麼辦法來告訴大眾你們的心聲?

4 作者:阿盛

5 現當代散文-阿盛(楊敏盛) 本名:楊敏盛 生卒:民國 39 年 ~(西元 1950  年 ~) 籍貫:臺灣臺南人

6 作者著作 著作:《春秋麻黃》、 《行過急水溪》、 《綠袖紅塵》、 《滿天星》、 《秀才五更鼓》、 《七情林鳳營》

7 作品集 《十殿閻君》 《十殿閻君》,散文集,2002年華成出版「當代散文家系列02」。

8 作品集 《行過急水溪》 散文集,1997年轉九歌出版。 包括被譽為現代散文經典的「廁所的故事」「唱起唐山謠」等多篇,有七○年代鄉下年輕人的心跳聲,完整的記錄一個時代。

9 作品集 《秀才樓五更鼓》,長篇小說,1999年轉九歌出版。 跳過抗日小說「孤兒文學」的傳統,解開抗日故事固定的套鎖,《秀才樓五更鼓》清楚描繪百年前台灣人的不幸與悲哀,揭示出遠為複雜的多族群面貌...。

10 作品集 《五花十色相》,散文集,1996年九歌出版。 輯合人間副刊「三少四壯」中的精彩文章,一半清醒一半醉的人生哲學,寫出「飲食男女日子」「笑啼人生如戲」「奇聞異事聊哉」「搖鈴走看世間」等無限風景,文筆輕鬆流利,熱鬧繽紛。

11 作品集 《台灣國風─阿盛的現代道情》,歌詩集,1996年文鶴出版。 此中無雅頌,有意作謠唱,這是庶民的詠嘆調,也是現代臺灣國風。喜怒哀懼愛惡憎,人之七情,道出來,就是道情了。

12 作品集 《七情林鳳營》,長篇小說,1998年九歌出版。 從鄉下到都市的年輕人,他的情愛、心思、歷練、得失、笑啼...,刻劃出新生代兒女在繁華人間的浮沉笑啼,組構了一幅二十世紀末的台灣浮世繪。

13 作品集 《千杯千日酒》,雜文集,2003年未來書城。 包括「同在戲文場」「談天說皇帝」及「現代人詩鈔」三卷四十八篇雜文,作品大部分發表於台灣副刊、聯合報繽紛版及工商時報週日版。

14 作品集 《心情兩紀年》,散文集,2003年新版聯合文學。 從故鄉新營到台北客居,記憶了故鄉舊情及離鄉遊子的鄉城經驗。

15 作品集 《綠袖紅塵》,散文集,2002年未來書城。 從早年的「新營經驗」,到走進繁複多端的台北,觀照人世間的社會群像,刻劃出台灣六、七○年代以降的社會轉型......。

16 蘭嶼風情

17 蘭嶼全圖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本文寫作特色― 一、戲劇化 以動作和對話來呈現,手 法接近戲劇。 二、語敘法 大量使用對 話,直接且 生動。

26 修辭 化用: 「台北居,大不易」 意在強調台北工作競爭壓力大, 生存不易

27 修辭 轉化: 勇敢地去殺死整個下午的蒼白 孔雀仍炫耀牠的美 生番生番,煮不熟的番(擬物)

28 修辭 轉品 橋牌上孿生國王的眼睛寂寥著 篷著翅羽的火雞 你看,番成那個樣子

29 修辭 譬喻──明喻: 笑得很像電視劇裡三流的丑角 在演戲

30 修辭 譬喻──暗喻: 人人的心都是一座小小的寂寞 的城

31 修辭 譬喻──略喻: 隨手就遞給幾隻香菸,分發傳 單的樣子

32 修辭 譬喻──借喻: 在台北,放了線就要有把握釣 到大魚

33 修辭 映襯 你們來這兒踏腳印,事不關 己,我卻是心在這兒

34 1. 本文用哪些句子點題?有何 含意?

35 〈1〉36頁第4行― 你們來這踏腳印,事不關 關己,我卻是心在這兒
〈2〉從作者自己以觀光客的身 分到此一遊,來說明這種 心態不可能了解和尊重蘭 嶼的原住民文化。

36 2. 本文中,何處使用諷 刺與自嘲的寫作技巧?

37 諷刺― 作者:「何必罵人生番? 給幾支香菸何必氣勢凌人? 你很熟嗎?成熟嗎?」

38 自嘲― 作者自言不懂生態保護、對蘭嶼青少年的誤解、誤判蘭嶼本土文化會中斷、自以為有耐性卻被女教師一針見血道破……等。

39 作者表現自我嘲諷的意義― 一、 來自台北的作者其實就是文中批判的那種「一知半解」的人 ,他犧牲地將自己的尊嚴一層層剝落,意謂都市人虛矯無知 、自以為是的心態原形畢露。

40 作者表現自我嘲諷的意義― 二、 從映襯的角度來看,比起囂張無理的台北客,作者的形象是正面的;但和女老師比,他又顯得一無是處。 所以,尊重和包容要建立在真正的關心、了解之上。

41 3.文中第一部份的「那個人」 表現出何種心態?

42 囂張、自以為是、瞧不起 原住民。

43 4.文中第一部份的「蘭嶼年 輕人」為何要給作者一支菸?

44 感謝作者對他的尊重,此外 也要凸顯他不需要別人的施 捨,自己買得起菸。

45 5.文中第二部分第二小節,作 者說:「在台北,放了線就 要有把握釣到大魚」,使用 什麼修辭格?是什麼意思? 這麼說的作用何在?

46 〈1〉借喻。 〈2〉表現台北人的重功利,做任 何事都有目的。 〈3〉作者以被同事笑話表現他 和別的台北人還是有一點 不同,但面對這位蘭嶼的
女老師卻仍遠遠不及,強 化本文的批判精神。

47 6.文中最後一行,作者為何好 不容易撿回一個小小的信心 ,重重吐了一口大大的氣?

48 猜中女老師的身高、年紀, 終於可以自我安慰一下,自 己並非一無是處。

49 7.如果有經驗,請同學分享與 原住民共處或遊覽蘭嶼的心 得。若無經驗,請發表本文 讀後心得。

50 島是經常不被心疼的孩子, 她活得好獨立。 她可以跟著姓林姓張姓王姓什麼都可以, 但必須被警告不得忘記, 妳啊妳,妳是個童養媳。 妳啊妳,大哥不要的玩具不都給了妳? 妳啊妳,歎歎歎歎歎歎什麼氣!

51 上引為《春秋麻黃》的序詩。  這是蘭嶼沉痛的心聲。由於文化的弱勢,她被迫接受一切。從語言 、生活方式,乃至核廢料,她統統不能說不。 本文正明明白白地吐露這樣沉痛的心聲。


Download ppt "腳印蘭嶼 阿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