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秘书长 马占峰 2013年6月5日于宁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秘书长 马占峰 2013年6月5日于宁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秘书长 马占峰 2013年6月5日于宁波
塑料加工业基本现状与发展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秘书长 马占峰 2013年6月5日于宁波

2 . 一、2012年塑料加工业现状 及塑料制品市场需求情况 二、存在问题及面临形势 三、趋势展望

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受塑料产业大会邀请、受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领导委托向大家报告2011塑料加工业发展状况;以及一些个人见解,不对之处请指正。 2012年塑料加工业在国际经济形势复苏放缓、国内经济增长小幅下行的情况下增速下滑,回归到常态化增长态势。塑料制品产量整体保持增长,但增幅比上年同期有较大的下滑。

4 一、2012年塑料加工业基本现状 1.关于塑料加工业地位与定位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于2012年六届二次理事会上通过了《塑料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指出塑料加工业是以塑料制品加工为核心,涵盖原料、机械、模具、助剂为一体的新兴制造业,是为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电子、航空航天等各行各业提供重要产品和特殊材料的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也是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消费品的民生产业,是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塑料加工业已从传统的初级消费品快速向高层次消费品过渡,从一般民用品领域向科技含量高的工业消费品领域转移,产品档次高,技术难度大。

5 塑料定位: 塑料是以合成或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原料,以增塑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分,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塑性材料和少量的固性材料。这里把原料和制品进行了界定,把合成树脂及石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塑料加工业的地位作了适当的区分,塑料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更加符合实际。 塑料是二十一世纪新材料,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潜力巨大。 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构成我们现代社会的基础材料之一,是现代高分子发展的新型材料,目前已全面进入工、农业等各个领域,在高科技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未来新材料技术革命中,塑料加工业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提出来塑料加工业已经从传统制造业成长为科技含量高的新兴制造业。

6 2.2012年塑料加工业基本现状 2012年塑料加工业在国际经济形势复苏放缓、国内经济增长小幅下行的情况下增速下滑,回归到常态化增长态势。塑料制品产量整体保持增长,但增幅比上年同期有较大的下滑。 2012年1~12月,规模以上企业(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累计生产塑料制品 万吨,同比增长8.99%,比上年同期22.35%的增长回落了13.36个百分点。2012年1-12月塑料制品规模以上企业13246个,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 亿元,居轻工行业首位。同比增长15.04%,与2011年相比,增长幅度回落了12.5个百分点,增长明显放缓。

7 表1:2006—2010年塑料制品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要指标及增长情况
规模以上企业指标 2006年 2010年 年均增长(%) 工业总产值(现价)(亿元) 22.34 塑料制品产量(万吨) 2801.9 20.10 规模以上企业数(个) 12860 20775 12.74 从业人数(万人) 196 268 8.14

8 表2:2012年塑料制品产量及与上年同期比较表 塑料制品类别 1-12月累计产量(万吨) 累计比同期(%) 增幅比上年同期(个百分点)
8.99 -13.36 其中:塑料薄膜 970.25 9.33 -1.84 其中:农用薄膜 162.74 7.74 -6.75 泡沫塑料 172.06 23.13 -2.25 人造革、合成革 314.27 15.55 5.98 日用塑料 461.84 14.43 9.17 其他塑料 7.26 -21.33 来源:国家统计局

9

10 塑料制品生产集中在东南沿海,中西部地区增长迅猛

11 表3:2012年1-12月份塑料制品产量位居前八名地区 地区 本月止累计(吨) 占全国比例(%) 全国 57818647 100.00 浙江
16.41 广东 15.90 山东 7.84 江苏 6.04 辽宁 5.60 福建 4.75 湖北 4.70 河南 4.53 八省总计 65.7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2 表4:2006-2010年东、中、西部塑料制品产量比重表: 单位:万吨
项 目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年均增长(%) 东部(5省)塑料制品产量 15.16 占全国比重(%) 68.19 68.74 67.48 63.59 57.64 -4.11 中部(6省)塑料制品产量 428.36 460.14 516.17 673.55 993.94 23.42 占全国比重(%) 15.32 13.93 13.90 15.04 17.05 2.71 西部(6省)塑料制品产量 131.12 148.89 215.94 310.03 475.32 37.98 4.68 4.51 5.81 6.72 8.15 14.88

13 工业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及比上年同期增长比较表
表5:2012年塑料制品累计工业总产值、 工业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及比上年同期增长比较表 塑料制品类别 累计工业总产值(亿元) 累计比同期(%) 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亿元) 累计出口交货值(亿元) 塑料制品 15.04 14.95 2140.9 2.71 塑料薄膜制造 14.23 13.99 258.10 3.28 塑料板、管、型材制造 18.64 18.46 191.91 0.16 塑料丝、绳及编织品制造 19.13 19.39 93.51 5.36 泡沫塑料制造 732.75 15.56 717.05 14.38 47.29 5.72 塑料人造革、合成革制造 17.23 16.98 87.01 -2.93 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 16.78 17.21 122.48 18.70 日用塑料制品制造 13.26 13.49 459.79 5.40 塑料零件制造 3.55 3.15 348.07 -2.33 其他塑料制品制造 11.52 11.54 532.75 1.66 来源:国家统计局

14 表6:2012年利税利润及增长情况 行业名称 利税总额(亿) 同比增长(%) 利润总额(亿元) 塑料制品业 1431.35 17.12
963.27 15.94 其中:塑料薄膜 172.32 10.23 120.02 6.31 塑料板、管、型材 388.73 21.29 264.45 19.20 塑料丝、绳及编织品 203.61 23.98 136.71 27.31 泡沫塑料 67.20 17.36 47.14 18.67 塑料人造革、合成革 95.03 29.65 66.56 32.42 塑料包装箱及容器 141.92 12.89 94.67 11.68 日用塑料 118.44 21.66 80.23 22.75 塑料零件 82.54 5.22 49.98 1.57 其他塑料制品 161.56 8.46 103.50 4.16 来源:国家统计局

15 3.塑料制品进出口情况 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汇总显示,2012年,中国累计出口塑料制品 万吨,出口金额达491.8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79%和24.55%。顺差达 亿美元。下半年开始有回暖迹象。 塑料制品的出口单价平均为3.56美元/千克,塑料制品的进口单价平均为10.27美元/千克。其进口单价是出口单价的2.88倍,说明我国出口的塑料制品仍然是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出口产品结构急需调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3年1-4月我国累计出口塑料制品269.5万吨 2013年1-4月,我国累计出口塑料制品269.58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6%;累计出口金额达102.04亿美元,同比增长31.2%。 4月,我国塑料制品出口量为76.78万吨,出口金额为29.54亿美元。 ——来源:中商情报网

16 表7:2012年合成树脂及五大通用树脂消费情况(万吨)
4.2012年合成树脂与塑料制品消费格局情况 2012年我国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为7063.3万吨,比上年增长6.8%,自给率达到73.8%的高位,显示出我国基础合成树脂较强的生产和消费能力和市场需求潜力。五大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为5606.2万吨,占合成树脂总量的79.4%。我国塑料加工业所用原料仍以五大合成树脂为主,塑料制品以科技含量较低的一般消费品为主,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提高塑料制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表7:2012年合成树脂及五大通用树脂消费情况(万吨) 品种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同比增长(%) 合成树脂 5216.0 2384.4 537.0 7063.3 6.8 PE 1049.1 788.7 28.8 1809 2.18 PP 390.9 14.2 1508.7 5.08 PVC 1317.8 121 45.4 1393.4 -0.37 PS 449 98 33.5 513.5 9.02 ABS 219.3 166.5 4.2 381.6 -4.46

17 1-4月份,我国经济发展基本平稳,但4月有些向下探头表现,可以推测今年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2013年4月中国初级形状塑料进口量达182万吨 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13年1-4月我国累计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749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0.3%,累计进口金额达148.36亿美元,同比增长1.9%。4月当月,我国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量为182万吨,进口金额为37.43亿美元。 来源:中商情报网

18 塑料薄膜方面,聚乙烯薄膜仍占据薄膜的最大份额。2012年聚乙烯表观消费量达到1800万吨,占据合成树脂消费量的最大份额。
随着科技发展,聚乙烯专用料、特种料将不断创新出现,将在一般消费品如日用品与高端应用领域开发新的产品,开拓新的市场。新材料将为塑料制品带来革命性、颠覆性的变化。 国际国内的许多研究机构以及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在聚烯烃新材料方面的技术储备和研发已经处于新的阶段,未来将在这方面继续展开激烈的竞争。谁掌握了新材料合成及应用技术,谁将在未来的市场占有优势。

19 聚乙烯产品结构及应用 用途 占树脂的比例 制品 薄膜类制品 LDPE的50% 29%
用于食品、日用品、蔬菜、收缩、自粘、垃圾等轻质包装膜,地膜、棚膜、保鲜膜等。 HDPE的10% 32% 重包装膜,撕裂膜、背心袋等。 LLDPE的70% 39% 包装膜,垃圾袋、保鲜袋、超薄地膜等。 注塑制品 HDPE的30% 日用品如:盆、筒、篓、盒等,周围箱、瓦楞箱、暖瓶壳、杯、台、玩具等 LDPE的10% LLDPE的10% 中空制品 HDPE为主 用于装食品油、酒类、汽油及化学试剂的桶,玩具 管材制品 HDPE为主, 约50%以上 给水、输气、灌溉、穿线、吸管、笔芯、用的管材,化妆品、药品、鞋油、牙膏等用的管材 丝类制品 圆丝用HDPE 渔网、缆绳、工业滤网、民用纱窗等。 纺织袋、布、撕裂膜。 扁丝用HDPE和LLDPE 电缆制品 以LDPE为主 电缆绝缘和保护材料 其他制品 HDPE、LLDPE LDPE 打包带 型材

20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设计的塑料管道不断创新,塑料管道行业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塑料管道的市场格局。在替代金属管道、推进建筑节能、工业化减排、响应“十八大”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断拓展的应用领域与扩大的市场份额将继续引领塑料加工业前进的步伐。 据塑料管道专委会估测,2012年塑料管道(含管材、管件)产量约1200万吨,年均增长超过12%以上。之所以快速发展,主要是在于替代混凝土管、钢管等传统管线在市政、建筑、水利、工业等领域的改建和新建工程中大量应用,在通讯、电器、汽车等高端应用领域的增长加快。全国约有2万余条生产线,约3000万吨的产能,年产能超过10万吨的企业有20家多家。最大的广东联塑年产量超过70万吨,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

21 聚丙烯产品格局分析 ◆在我国,PP最大的消费领域是编织制品、打包带等制品,这部分产品大约消费聚丙烯总用量的40%以上,大约有1000万吨产品。因门槛较低,以中小企业为主,其中用粉料和回收料占相当比重,已经转向山东、西北、东北等地区。 ◆薄膜制品是PP第二大消费领域,约占30%,其中尤以BOPP、CPP为主,约有400万吨,广泛应用在印刷、涂布、香烟包装及食品包装,还有电容膜、电池隔膜等高科技产品。 ◆注塑制品是PP第三大消费领域,约占20%,主要应用于硬包装、家电、汽配、医疗用品等,但目前注塑料一半靠进口。 ◆纤维是PP第四大消费领域,也是发展潜力较大的产品,其中产业用丙纶是最活跃的市场,无纺布在道路、水库、堤坝建设应用将增多。 ◆此外,在医疗、卫生材料方面的消费增长也很快。

22 据市场研究机构GlobalData公司最新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聚烯烃进口国和消费国,对聚烯烃的需求预计将从2012年的3300多万吨增至2016年的4100万吨左右,年增长率达到5.5%。 国内聚丙烯产能以12%的速度增长,而下游需求仍无明显改善,短期这些产能难以消化,整体供大于求的局面更加严峻。煤制烯烃的价格优势也在倒逼石化转型升级,并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力度。 对塑料制品来说,前期的刺激消费政策已经结束,新的刺激政策还未出台,面临国内外双方面的需求清淡局面。 所以,2013年PP市场环境依然严峻,供求压力、经济环境、上游成本、煤制烯烃是重点关注的问题,一部分人对于对2013年经济复苏持有一定良好预期,目前聚丙烯市场维持底部盘整。

23 PVC产品结构 塑料管道、异型材占PVC消费领域的最大份额。塑料管道约有60%是PVC,约有800多万吨,型材约有500多万吨。

24 5.塑料加工业具有绿色低碳特点,是清洁生产过程
塑料是二十一世纪新兴材料,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塑料的应用和发展与低碳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塑料加工是个清洁生产过程。在包装、建筑、电子电器、信息、汽车、高客、飞机、日用获得不断扩大的应用,从简单配套工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工业。与传统材料相比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 由于塑料的大量使用,不仅节约了能源、资源,还在节材、节水、节地、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为社会文明昌盛、经济技术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显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如果不用塑料,这个世界将更加不可持续! ——如塑料袋和一次性发泡聚苯乙烯餐具。

25 二、存在问题及面临形势 1.存在问题 塑料加工业总体装备水平偏低、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投入不足、产品集约化程度低、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无序竞争等结构性的问题随金融危机的爆发而显露出来,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工作任重道远,面临巨大挑战。 因此,对于塑料企业来说,应积极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快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现在是塑料行业企业转型发展的好机会:只有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加速技术进步,转变传统的外延扩张的发展方式,提升内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等动力因素,才是实现塑料行业的战略转型的有效途径。在危机中把握机会,在风险里创造财富是我们的企业家在逆境中一贯的挑战。学术研究领域的成果与产业紧密契合共同进步,是塑料加工业发展的机遇所在。

26 2.当前塑料加工业面临的形势 外需增长减弱,出口形势严峻,贸易摩擦加剧,主要货币不稳定波动趋势加重,形成不可预见的外部冲击;
国内通胀压力增大;节能减排压力和成本上升;汇率升值;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促改革的调整代价等因素影响到未来经济走向; 中美摩擦加剧,各种技术性、贸易性壁垒增多。战术上要打开我市场,战略上遏制我发展; 我制造业经历了要素驱动,如低廉劳动力,环境高代价付出等,之后进入规模扩张驱动,现在要进入创新驱动时代,所以,创新发展模式是抓住战略机遇期的抓手; 新的发展模式必然是低碳高效方式,低碳的消费模式决定了低碳的生产方式,而没有科技创新支撑,要推行低碳方式难度可想而知。为此塑料行业创新发展方式不仅要有政策层面的支撑,还要引入现代化先进管理方式,科学设计生产过程,完善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创新。

27 3.今后5-8年是战略机遇期 “十二五”乃至今后5-8年可能是中国经济获得高速增长的最后一个以五年计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塑料行业能否实现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望值仍被看好,市场容量及其发展环境、丰富的人力资源及其低成本制造优势仍成为跨国公司垂青的首选投资地区;(但是这个优势已经在逐步弱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制衡与约束正在加强,如美国主导的TPP自贸区架构;日本高端产业在向东盟国家转移,而不是我国,目的是平衡中国崛起); 中国制造低成本优势仍可保持5-8年或更长,而印度在基础建设、生产效率、越南人口素质等方面的提升仍需相当长时间,这就给我们制造业升级改造提供机会; 东部先进产业向西部转移等产业布局战略构想将促进提升整体产业素质和水平,东部可以在高科技、先进制造技术方面获得提升空间; 人才素质也是我们固有的优势;但是大学生被倒挂使用、技能型人才缺乏矛盾突出。

28 经济高速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制约因素在加速变化,矛盾更加尖锐:
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兴经济体虽有不俗表现,仍难以撼动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的实力;中国经济尽管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与发达国家经济竞争力相比差距仍很大; 在高端技术、定价权、规则制定等经济主导方面仍由发达国家掌握;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让渡自己部分经济权利和利益更加困难;贸易争端不断增多就是例证; 符合美国核心利益的推动全球自由化、便利化策略正在发生转变,开放的多边贸易增加了排他性;利己的贸易保护、技术壁垒、战略性收购卡位等限制性措施逐步抬头,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困境便是明证; 中国制造低成本优势正在丧失,有人预计2016年就是明显的分水岭;届时中国制造成本将低于印度、越南、印尼等人力资源更加低廉、丰富的国家;近期劳动力成本和人民币汇率上升、营改增等税费改革不到位等进一步削弱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29 国际形势多变更加复杂,外部环境趋于恶化,只有自主创新才可能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创新发展模式必须自主的,否则只能赚到类似于来料加工的有限的薪金。一些企业不得不解决生存,一些企业在创新投入上有心无力,少部分行业骨干企业有实力在创新上加大投入,但是追逐利益的短视会减弱他们创新的冲动。 无疑,塑料产业在“十二五”这个战略机遇期将得到更大发展,但是我们更期望在质上取得突破,追求大向追求强转变,多向精转变,低效向高效转变,在创新方面取得突破。

30 三、趋势与展望 内需增长乏力,市场旺季不旺,淡季更淡。高企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人民币不断升值,正在使得塑料加工业的平均利润率进一步走低。
产品在高端技术市场的表现不尽人意,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外需恢复缓慢,国际市场话语权仍掌握在别人手里。低水平竞争加剧,贸易摩擦频出,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 受制于上游原料和下游用户市场挤压,成本要素持续走高,塑料制品利润走低、空间更窄。 塑料制品从低端的日用消费品向高端的工业消费品转型发展成为明显的趋势,追求足够的利润空间; 塑料的消费量将稳步增长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大幅增长;塑料加工业的发展将注重质的提升,即使日用消费品;注重科技含量高的高性能、多功能、复合材料等高端需求的增长;——新兴制造业。

31 塑料加工业质的提升需要更高品质和性能的原材料。
通用树脂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利润已经不足以支撑资金财务成本和销售费用。塑料原料市场不可持续性凸显,面临崩溃的风险。经营科技含量高的专用料和特种料成为利润追逐的亮点,但是面对特殊的中国市场不足以满足广大经销商的胃口。何况高端料基本掌握在国际化学巨头手里,经销商仍难以获得主导权。 塑料原料的制造者和经销商应善于分析和找到能带来利润的目标产品,下游的需求就是经销商的利润走向。 期货也要创新发展模式,单一品种早已不适应市场需求。面对复杂的市场细分需求,期货应积极为经销商提供更为详尽的服务清单,开发更多产品,开辟更多服务渠道。 期货钟情于大宗商品,但应做些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变革的需要。

32 塑料加工业技术发展方向 每当一种新材料出现就为塑料加工业发展带来革命性颠覆性的变革,技术创新首先是采用新材料的加工技术;先进的加工方式和工艺同样能为塑料加工业带来同等程度的创新。 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塑料加工业属于新材料产业范畴,担负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技术支撑的任务,而长期以来科技研发投入滞后,为使塑料行业由大转强,提升行业利润空间,必须依靠技术创新。 人们对财富的渴求转变为资本对创新技术的追求,塑料加工业将逐步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 轻量化、功能化、高性能化、微成型、智能化是趋势也是方向;

33 ◆新形势下的创新发展需要的是一种颠覆性、革命性的创新。
◆通过探索塑料加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转变,可有效推进塑料产业创新发展。 ◆鼓励企业创建技术创新中心,与国际先进同行展开竞争,提高产出效益,才可能实现产业创新发展和升级改造。 ◆据此,全行业要实现总体规模稳步增长,产业结构基本合理,创新实力大大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显著,经济效益全面提升,产品国际竞争进一步增强的暂新局面任重道远。

34 ◆创新发展核心要点——创新驱动,包括技术创新——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生产要素创新——人才、信息、服务、物流等现代工业化要素;市场创新——在创造消费新的需求、建设新的消费模式方面积极尝试,如信息化促进产品消费市场;相对均衡的产业布局——集群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 ◆要实现创新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和引入至关重要。 ◆创新发展模式的基本含义就是探索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技术进步来促进形成产业发展新的方式,从低成本、规模经济向提升技术含量、品牌价值、质量支撑、信息服务的高端制造业产业链过渡,从速度、规模效益向人才效益、质量效益、客户服务效益转型。

35 谢 谢!


Download ppt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秘书长 马占峰 2013年6月5日于宁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