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第一章 概论 1.1 事故应急管理简介

3 背景 重大事故频繁发生 1976 意大利塞维索工厂环己烷泄漏事故 1984 墨西哥城石油液化气爆炸事故
1984 印度博帕尔市郊农药厂甲基异氰酸盐泄漏恶性中毒 事故 1993 深圳化学危险品仓库爆炸火灾事故 1997 北京东方化工厂爆炸事故

4 国内外安全形势与水平比较 绝对数 中国 10~14万人死亡/年,1992~2002 其中工伤死亡:2.0~1.5万人/年
中国 10~14万人死亡/年,1992~2002 其中工伤死亡:2.0~1.5万人/年 10人死亡/次以上特大事故: 2002:127起 2001:140起 2000:171起 全球 每年工伤死亡120万人

5 1.1 事故应急管理简介

6 1.1 事故应急管理简介

7 1.2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2)控制危险源。
1.2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1)抢救受害人员。 (2)控制危险源。 (3)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 (4)作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 (5)查清事故原因,估算危害程度。

8 应急救援预案:总预案、程序、说明书、记录 应急救援系统:机构;预案;演习;行动;清除
与净化;恢复 应急救援体系:企业、县、市、省、区域、国家

9 1.3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 ⑵ 应急救援计划(或称预案) ⑶ 应急培训和演习 ⑷ 应急救援行动 ⑸ 现场清除与净化 ⑹ 系统的恢复和善后处理
1.3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 ⑴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⑵ 应急救援计划(或称预案) ⑶ 应急培训和演习 ⑷ 应急救援行动 ⑸ 现场清除与净化 ⑹ 系统的恢复和善后处理

10 1.3.1 应急救援预案 ⑴ 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和评价 ⑵ 人力、物资等资源的确定与准备 ⑶ 明确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
1.3.1 应急救援预案 ⑴ 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和评价 ⑵ 人力、物资等资源的确定与准备 ⑶ 明确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 ⑷ 设计行动战术和程序 ⑸ 制定训练和演习计划 ⑹ 制定专项应急计划 ⑺ 制定事故后清除和恢复程序

11 1.3.2 应急救援系统的组织机构 ⑵ 事故现场指挥机构——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人员调度、资源的有效利用;
1.3.2 应急救援系统的组织机构 ⑴ 应急指挥机构——协调应急组织各个机构运作和关系; ⑵ 事故现场指挥机构——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人员调度、资源的有效利用; ⑶ 支持保障机构——提供应急物质资源和人员支持的后方保障; ⑷ 媒体机构——安排媒体报导、采访、新闻发布会; ⑸ 信息管理机构——信息管理、信息服务。

12 1.3.3 应急训练和演习的目的 ⑴ 测试预案和程序的充分程度; ⑵ 测试紧急装置、设备及物质资源供应;
1.3.3 应急训练和演习的目的 ⑴ 测试预案和程序的充分程度; ⑵ 测试紧急装置、设备及物质资源供应; ⑶ 提高现场内、外的应急部门的协调能力; ⑷ 判别和改正预案的缺陷; ⑸ 提高公众应急意识。

13 1.3.4 应急救援行动 资源的支持和保障: ⑴人力资源 ⑵物资与设备 ⑶个人防护装备 应急行动方案: ⑴现场初始评估 ⑵危险物质的探测
1.3.4 应急救援行动 资源的支持和保障: ⑴人力资源 ⑵物资与设备 ⑶个人防护装备 应急行动方案: ⑴现场初始评估 ⑵危险物质的探测 ⑶建立现场工作区域 ⑷确定重点保护区域 ⑸行动的优先原则 ⑹增援梯队

14 1.3.5 事故现场的清除与净化 行清洁净化 净化的方法:稀释、处理、物理去除、中和、 吸附和隔离 (2) 伤害和医疗前的净化、分类及处理
1.3.5 事故现场的清除与净化 (1)对现场中接触污染的员工和应急队员必须进 行清洁净化 净化的方法:稀释、处理、物理去除、中和、 吸附和隔离 (2) 伤害和医疗前的净化、分类及处理 (3)设备的清洁

15 1.3.6 事故后的恢复 ⑴ 现场警戒和安全 ⑵ 清洁 ⑶ 对从业人员提供帮助 ⑷ 对破坏损失的估计 ⑸ 保险的索赔 ⑹ 事故调查

16 1.4 应急救援系统的运作

17 国家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案: (1)矿山应急救援管理系统 (2)组织系统 (3)技术支持系统 (4)装备保障系统 (5)通讯信息系统
1.5 应急救援的组织准备与基本程序 国家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案: (1)矿山应急救援管理系统 (2)组织系统 (3)技术支持系统 (4)装备保障系统 (5)通讯信息系统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机构的设置与主要职责: (1)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 (2) 应急救援专家委员会(组) (3) 应急救护站(队) (4) 应急救援专业队 (5) 其他机构

18 应急救援的基本程序

19 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施程序

20 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施程序

21 1.6 国外重大事故应急系统概论 1.6.1 美国重大事故应急系统 美国应急计划体系

22 1.6.2 英国重大事故应急系统

23 英国重大事故应急系统

24 英国重大事故应急系统

25 英国重大事故应急系统

26 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的分级、分类及基本要素
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的分级、分类及基本要素 应急预案通常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对紧急情况和事故灾害的预测、辨识、评价 (2)对人力、物资和工具等资源的确认与准备 (3)指导建立现场内外合理有效的应急组织 (4)设计应急行动战术 (5)制定事故后的现场清除预案、整理及恢复等步骤

27 2.1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 (1) 科学性 (2) 实用性 (3) 权威性

28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提纲的编写内容要求:
(l)厂区的基本情况 (2)危险目标的数量及分布图 (3)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4)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式 (5)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和训练 (6)预防事故的措施 ( 7)事故的处置 (8)工程抢险抢修 (9)现场医疗救护 (10)紧急安全疏散 (11)社会支援等

29 我国核电厂应急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核电厂周围的环境概况 (3)应急计划区。 (4)应急组织与职责划分 (5)应急状态分级
(1)核电厂概况 (2)核电厂周围的环境概况 (3)应急计划区。 (4)应急组织与职责划分 (5)应急状态分级 (6)应急响应行动。 (7)应急设施与设备 (8)应急能力的维持 (9)记录与报告 (10)附件:应急执行程序

30 易燃、易爆、有毒的关键生产装置和重点生产部位的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特别强调) (1)发生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2)生产装置区、原料及产品储存区发生毒物(包括中间 物料)意外泄漏或事故性溢出时的应急救援预案 (3)危险品运输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4)发生全厂性和局部性停电时应急预案 (5)发生停水(包括冷却水、冷冻水、消防水以及其他生 产用水)时的应急救援预案 (6)发生停气(包括工厂空气、仪表空气、惰性气体、蒸 汽等)时的应急预案 (7)生产装置工艺条件失常(包括温度、压力、液位、流 量、配比、副反应等)时的应急预案

31 (8)易燃、易爆物料大量泄漏时的应急预案 (9)发生自然灾害时的应急救援预案主要有: 1)发生洪水时的应急救援预案 2)遭受台风或局部龙卷风等强风暴袭击时的应急救援 预案 3)高温季节针对危险源的应急预案 4)寒冷气候条件下(包括发生雪灾、冰冻等)针对危 险源的应急预案 5)发生地震、雷击等其他自然灾害时的应急救援预案 (10)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救援预案 (11)发生爆炸时的应急救援预案 (12)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综合性事故时的应急救援预 (13)生产装置控制系统发生故障时的应急救援预案。 (14)其他应急救援预案。

32 2.2 应急预案的分级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1) 企业(现场)应急预案 (2) 工厂外政府的应急预案 Ⅰ Ⅱ Ⅲ Ⅳ Ⅴ 国 家 级 省
2.2 应急预案的分级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1) 企业(现场)应急预案 (2) 工厂外政府的应急预案 /

33 美国盐湖城市长办公室紧急事务管理计划将紧急事件等级划分为如下三级:
一级紧急事件 定义:能被一个部门正常可利用资源处理的意外事件。这里指的“正常可 利用资源”,是指该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响应的人力、物力。 职责:正常职责范围内,是为适当地解决事件而作出决定。 通知:无 行动:如果需要,主管部门可以建立一个当地的指挥部,而不需要整个城 市采取行动。征用事务将由主管部门来处理。所需的后勤支持,增 加人员或其他的资源,将是主管部门的附加职责。 二级紧急事件 三级紧急事件

34 2.3 应急预案的类型及基本要素 (1)应急行动指南或检查表。 (2)应急响应预案 (3)互助应急预案 (4)应急管理预案
2.3 应急预案的类型及基本要素 2.3.1 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型 根据事故应急预案的对象和级别,分为4种类型: (1)应急行动指南或检查表。 (2)应急响应预案 (3)互助应急预案 (4)应急管理预案

35 (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3)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4)应急设备与设施 (5)能力与资源 (6)保护措施程序
2.3.2 应急预案基本要素 (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3)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4)应急设备与设施 (5)能力与资源 (6)保护措施程序 (7)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 (8)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9)培训与演练 (10)应急预案的维护

36 (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明确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参加单位、人员及 其作用; 明确应急反应总负责人,以及每一具体行动的负责人;
列出本区域以外能提供援助的有关机构; 明确政府和企业在事故应急中各自的职责。

37 (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确认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地点; 确定事故影响范围及可能影响的人数; 按所需应急反应的级别,划分事故严重度。

38 (3)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 确定现场24小时的通告、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确定24小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以便应急指挥和疏散居民; 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避免误解); 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明确向公众报警的标准、方式、信号等; 明确应急反应指挥中心怎样保证有关人员理解并对应急报警反应。

39 (4)应急设备与设施 明确可用于应急救援的设施,如办公室、通讯设备、应急物资等;
列出有关部门,如企业现场、武警、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可用的应急设备; 描述与有关医疗机构的关系,如急救站、医院、救护队等; 描述可用的危险监测设备; 列出可用的个体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 列出与有关机构签订的互援协议。

40 (5)评价能力与资源 明确决定各项应急事件的危险程度的负责人; 描述评价危险程度的程序; 描述评估小组的能力;
描述评价危险所使用的监测设备; 确定外援的专业人员。

41 (6)保护措施程序 明确可授权发布疏散居民指令的负责人; 描述决定是否采取保护措施的程序;
明确负责执行和核实疏散居民(包括通告、运输、交通管制、警戒)的机构; 描述对特殊设施和人群的安全保护措施(如学校、幼儿园、残疾人等); 描述疏散居民的接收中心或避难场所; 描述决定终止保护措施的方法。

42 (7)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 明确各应急小组在应急过程中对媒体和公众的发言人; 描述向媒体和公众发布事故应急信息的决定方法;
描述为确保公众了解如何面对应急情况所采取的周期性宣传以及提高安全意识的措施。

43 (8)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明确决定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的负责人; 描述确保不会发生未授权而进入事故现场的措施; 描述宣布应急取消的程序;
描述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描述连续检测受影响区域的方法; 描述调查、记录、评估应急反应的方法。

44 (9)培训与演练 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并确保合格者上岗; 描述每年培训、演练计划; 描述定期检查应急计划的情况;
描述通讯系统检测频度和程度; 描述进行公众通告测试的频度和程度并评价其效果; 描述对现场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和更新安全宣传材料的频度和程度。

45 (10)应急计划的维护 明确每项计划更新、维护的负责人; 描述每年更新和修订应急计划的方法; 根据演练、检测结果完善应急计划。

46 2.4 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 2.4.1 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 ⑴ 一级文件——总预案 ⑵ 二级文件——程序 ⑶ 三级文件——说明书
2.4 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 2.4.1 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 ⑴ 一级文件——总预案 ⑵ 二级文件——程序 ⑶ 三级文件——说明书 ⑷ 四级文件——对应急行动的记录

47 2.4.2 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程序文件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包括: ⑴ 预案概况——对紧急情况应急管理提供简述并作 必要说明
2.4.2 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程序文件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包括: ⑴ 预案概况——对紧急情况应急管理提供简述并作 必要说明 ⑵ 预防程序——对潜在事故进行分析并说明所采取 的预防和控制事故的措施 ⑶ 准备程序——说明应急行动前所需采取的准备工作 ⑷ 基本应急程序——给出任何事故都可适用的应急行 动程序 ⑸ 专项应急程序——针对具体事故危险性的应急程序 ⑹ 恢复程序——说明事故现场应急行动结束后所需采 取的清除和恢复行动

48 具体要求的程序文件如表2.1所示

49 2.4.2 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程序文件

50 2.4.2 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程序文件

51 2.4.2 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程序文件

52 第三章 应急救援预案的策划与编制 ⑴ 有助于辨识现有的工艺、物质或操作过程的危险性 ⑵ 让有关人员熟悉企业布局、消防、泄漏控制设备和
经过充分演习后的预案应当是: ⑴ 有助于辨识现有的工艺、物质或操作过程的危险性 ⑵ 让有关人员熟悉企业布局、消防、泄漏控制设备和 应急反应行动 ⑶ 提高事故突发时的信心和准备性 ⑷ 减少员工和/或公众的 伤亡人数 ⑸ 降低责任赔偿风险,减少保险费 ⑹ 减轻对企业设施的破坏 ⑺ 提出降低危险的建议 《安全生产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53 3.1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步骤 世界卫生组织(WHO)欧洲办事处建议企业现场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程序如下:

54 3.1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步骤 内容 协助 明确制定意外事故计划和实施 应急反应系统的机构及其职责 风险评价 建立应急反应系统
         内容             协助 明确制定意外事故计划和实施 应急反应系统的机构及其职责 风险评价 建立应急反应系统 安全法规、标准的规定或 政府安全管理部门的决定 提供专家建议 计划 过程

55 报警 安全管理部门和社区 安全、环保机构 专家 对事故进行监测 和评价 提供外 部帮助 实验室 数据库 应急反应系统的 报警决定过程 应考虑
的应急 反应系 统的要 由专家核实并经 安全管理部门批准 建立与社区有关部门的合作 利用自 己的人 力物力 并考虑 可提供 的外部 援助 消防队 救护站 卫生机构 武警部队 军队和民防部门

56 保证提供外部援助 人员 设备 物资 实施保护与补救行动 提供专家建议 应考虑 的应急 反应系 统的要 素 制定恢复行动计划
提供专家建议及社区的指导 对事故进行分析并对 反应行动进行评价 由专家、政府安全管 理部门及社区进行评估与批准 编写事故的最终报告

57 批准应急反应系统 由专家、安全管理部门及 当地社区进行外部评估 系统的批 准与检验 安全管理部门和当地社区 批准 安全管理部门、上级指挥
中心(社区)及外部机构 的评估 实施应急反应系统 安全管理部门的建议和帮助 指挥中心、安全管理 部门、社区 对系统进行定期检验 图3.1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58 企业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的步骤如下: (1) 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2) 收集资料并评价; (3) 辨识危险源并评价风险;
(4) 评价能力与资源; (5) 建立应急反应组织; (6) 选择合适类型的应急计划方案; (7) 编制各级应急计划。

59 3.2 成立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小组 预案编制小组代表来自以下职能部门: ⑴ 安全 ⑵ 管理 ⑶ 操作和生产 ⑷ 保卫 ⑸ 工程 ⑹ 技术服务
3.2 成立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小组 预案编制小组代表来自以下职能部门: ⑴ 安全 ⑵ 管理 ⑶ 操作和生产 ⑷ 保卫 ⑸ 工程 ⑹ 技术服务 ⑺ 维修保养 ⑻ 医疗 ⑼ 环境 ⑽ 人事

60 3.2.1 资料收集和分析 编制小组收集制定预案的必要信息包括: ⑴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⑵ 企业安全记录、事故情况;
3.2.1 资料收集和分析 编制小组收集制定预案的必要信息包括: ⑴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⑵ 企业安全记录、事故情况; ⑶ 国内外同类企业事故资料; ⑷ 地理、环境、气象资料; ⑸ 相关企业的应急预案等

61 3.2.2 应急反应能力分析 小组可回答以下问题: ⑴ 在紧急情况下谁该做什么,什么时候,怎 么做?
3.2.2 应急反应能力分析 小组可回答以下问题: ⑴ 在紧急情况下谁该做什么,什么时候,怎 么做? ⑵ 整个应急过程由谁负责?管理结构应该如 何适应这样情况? ⑶ 如何通报紧急情况?谁负责通知? ⑷ 可获得那些外部援助?什么时候能到达? ⑸ 在什么情况下厂内和厂外人员应该进行避 难或疏散? ⑹ 如何恢复正常操作?

62 3.2.3 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的注意事项 (2)预案应有足够的灵活性。 预案中应包括的六个主要应急反应要素: ⑴ 应急资源的有效性;
3.2.3 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的注意事项 (1)预案的主要部分应是整体应急反应策略和 应急行动。 (2)预案应有足够的灵活性。 预案中应包括的六个主要应急反应要素: ⑴ 应急资源的有效性; ⑵ 事故评估程序 ⑶ 指挥、协调和反应组织的结构; ⑷ 通报和通讯联络程序; ⑸ 应急反应行动(包括事故控制、防护行动 和救援行动); ⑹ 培训、演习和预案保持。

63 3.3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 3.3.1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 收集资料 事故类型 监 测 危险辨识 审 查 影响因素、事故机制
3.3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 3.3.1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 收集资料 事故类型 影响因素、事故机制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事故的严重度 风险值确定 风险分级 制定应急预案 落实减少或防范风险的措施 危险辨识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

64 风险评价的程序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 资料收集。 (2)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3) 风险分级在上述危险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
价单元,根据评价目的和评价对象的复杂程 度选择具体的一种或多种评价方法。 (4) 提出降低或控制风险的安全对策措施。

65 3.3.2 危险辨识 3.3.2.1 危险辨识的主要内容 原则: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进行辨识与分析的危险、危害因素:
3.3.2 危险辨识 3.3.2.1 危险辨识的主要内容 原则: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进行辨识与分析的危险、危害因素: A 厂址及环境条件 B 厂区平面布局 (1)总图 (2)运输线路及码头 C 建(构)筑物

66 D 生产工艺过程 E 生产设备、装置 (1)化工设备、装置 (2)机械设备 (3)电气设备 (4)应分析危险性较大设备、高处作业设备 (5)应分析特殊单体设备、装置 (6)应分析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 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 (7)应分析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 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8)应分析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人机工程 学因素等

67 3.3.2.2 危险辨识方法 A 材料性质分析 B 生产工艺和条件 C 相互作用矩阵分析法 D 利用安全评价和分析方法 E 利用经验

68 A 材料性质分析

69 A 材料性质分析

70 A 材料性质分析

71 B 生产工艺和条件 石化、化工工艺或设备的危险性: (1) 生产或加工有机或无机化学物品,特别是用于此目的的设备
——烷基取代、烷(烃)化、烯烃并化作用; ——氨解产生的胺化、氨基化; ——羰基化; ——冷凝、缩合、凝聚; ——脱氢;——酯化;——卤化和卤素制造; ——氢化、加氢; ——水解; ——氧化; ——聚合; ——磺化; ——脱硫和含硫复合物的制造、运输; ——硝化和氮复合物的制造; ——磷的化合物的制造; ——农药制药的正规生产。

72 B 生产工艺和条件 (2) 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加工或用于特别目的的设备 ——蒸馏 ——萃取 ——溶剂化,媒合 ——混合 ——干燥
(3)石油或石油产品的蒸馏、精炼或加工的设备 (4)用焚化或化学分解全部或部分处理固体或液体物质的 设备 (5)生产或加工能源气体的设备,例如LPG、LNG、SNL (6)煤或褐煤的干馏设备 (7)金属或非金属生产设备(用湿法过程或用电能) (8)危险物质的贮存设备

73 C 相互作用矩阵分析法

74 C 相互作用矩阵分析法 相互作用矩阵分析常用的其他参数如下: (1)生产条件,如温度、压力、静电等 (2)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粉尘等
(3)结构材料,如碳钢、不锈钢、石棉填料等 (4)常用污染物,如空气、水、锈、盐、润滑剂等 (5)生产设备或区域中处理其他材料产生的污染 (6)长期和短期接触对健康的影响 (7)气味、水毒性等环境影响 (8)库存、排放或废物处理的规定限值

75 3. 3.3 重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的辨识 (1)国际上已习惯将重大事故特指为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
3. 3.3 重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的辨识 (1)国际上已习惯将重大事故特指为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 (2)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的《预防重大事故公约》中,定义重大事故为“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严重泄漏、火灾、爆炸等导致职工、公众或环境急性或慢性严重危害的意外事故”。 (3)目前,国际上是根据危险、有害物质的种类及其限量来确定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 (4)我国国家标准GB 《重大危险源辨识》,将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5)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将危险物质分为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四大类,分别给出物质名称及其临界量。

76 3.3.4 危险辨识注意事项 (1) 危险、危害因素的分布 (2) 伤害(危害)方式和途径 (3)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
3.3.4 危险辨识注意事项 (1) 危险、危害因素的分布 (2) 伤害(危害)方式和途径 (3)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 (4) 重大危险、危害因素

77 3.3.5 危险辨识的结果

78 常用的危险评价方法: (1) 定性评价方法 (2) 指数评价方法 (3) 半定量评价方法 (4) 概率风险评价方法 3.3.6 风险评价
3.3.6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也称安全评价,是对系统发生事故的危险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常用的危险评价方法: (1) 定性评价方法 (2) 指数评价方法 (3) 半定量评价方法 (4) 概率风险评价方法

79 危险评价软件 (1) 危险辨识软件,是用来解决“为什么会出现故障”的问题
(2) 事故后果模型软件,是用来确定潜在事故的后果。事故后果模拟软件主要是预测火灾、爆炸和毒物泄漏事故的后果。 (3) 事故频率分析软件,是通过对有关的元件失效频率和人为失误频率等数据的处理可得到事故的频率。常用的方法有事故树分析方法和事件树分析方法。 (4) 综合危险定量分析软件,是根据提供的设计资料、企业情况以及设施周围区域人口分布等资料,全面地描述危险程度,计算出危险设施周围的社会(群体)和个人承担的风险值。

80 定量的几种风险计算方法: ⑴ 个人风险评价:定义为一个人在企业周围特定的位置上由于所有发生事故造成的某种伤害。任何一点的个人风险等于所有引起特定伤害概率的和。 ⑵ 最大个人风险:在个人风险图上的最高值。 ⑶ 平均个人风险:是事故影响人员的平均风险的度量。它可通过企业周围人口分布数据计算出来。这个风险值是把每个风险值乘以暴露人口数再加和起来,然后除以总人口数。 ⑷ 事故规模-频率曲线:这是一种常用把严重事故后果作为它们概率的函数的方法。这种方法要先确定出所有可能发生事故和每种事故伤害的后果,然后画出曲线图。X轴为死亡数,Y轴是所有设施发生所有事故产生死亡数的积累概率。 ⑸ 后果分析用来评价事故可能的影响区域,用事故的毒物浓度、超压、热通量等形式来表示评价的后果。

81 3.4 人员和职责的确定 最常见的紧急时刻实施的重要应急功能: ⑴ 通讯和外部关系联络,包括媒体 ⑵ 消防与营救 ⑶ 物质泄漏控制
3.4 人员和职责的确定 最常见的紧急时刻实施的重要应急功能: ⑴ 通讯和外部关系联络,包括媒体 ⑵ 消防与营救 ⑶ 物质泄漏控制 ⑷ 工艺和公用设施 ⑸ 工程措施 ⑹ 环境状况 ⑺ 医疗救护 ⑻ 安全保障 ⑼ 后勤保障 ⑽ 行政管理

82 3.4 人员和职责的确定 可将图3-4作为最初功能分配表

83 3.5 应急资源的评估 防护或救援行动所需的最常使用的设备类型: ⑴ 灭火系统 ⑵ 消防供水系统 ⑶ 火灾检测系统 ⑷ 消防设备
3.5 应急资源的评估 防护或救援行动所需的最常使用的设备类型: ⑴ 灭火系统 ⑵ 消防供水系统 ⑶ 火灾检测系统 ⑷ 消防设备 ⑸ 毒物泄漏控制设备 ⑹ 个人防护设备 ⑺ 医疗设备 ⑻ 气象设备 ⑼ 生产和照明的备用电力 ⑽ 特殊危险的专用工具和设施 ⑾ 有毒物质的侦检设备 ⑿ 预测有毒化学物质扩散的软件和硬件 ⒀ 交通设备、培训设备等。

84 现有的资源,按人力、设备和供应进行评价需要确定:
⑴ 人力 ⑵ 通报和通讯联络设备 ⑶ 个人防护设备 ⑷ 消防设备和供应 ⑸ 事故控制和防污染设备和供应 ⑹ 医疗服务机构、设施、设备和供应 ⑺ 监测系统 ⑻ 气象站 ⑼ 交通系统 ⑽ 保安和进出管制设备 ⑾ 社会服务机构、设施和设备

85 ⑵ 当更多的企业厂和企业外反应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时,指挥结 构如何变化? ⑶ 如果紧急状况恶化时,需要更多的资源和出现更多的受影响
3.6 应急反应组织的建立 建立应急反应组织要提出以下问题: ⑴ 紧急情况发生时由谁来指挥操作? ⑵ 当更多的企业厂和企业外反应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时,指挥结 构如何变化? ⑶ 如果紧急状况恶化时,需要更多的资源和出现更多的受影响 点(包括企业内企业外),指挥结构如何变化? ⑷ 谁来决定分配减缓事故的资源? ⑸ 谁应该在紧急时与谁保持通讯联络? ⑹ 那些应急功能(如消防、工程、医疗等)应该行动,什么时 候?如何行动? ⑺ 谁来负责每个专项应急反应功能? ⑻ 各种指挥岗位应位于那里? ⑼ 谁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以保护外部人群? ⑽ 所有应急功能协调员互相之间如何联络? ⑾ 谁提供技术建议来开始反应行动? ⑿ 谁来决定什么时候应急结束,批准重新进入危险区?

86 3.6.1 最初反应组织 企业应急总指挥 当班经理 应急操作指挥 生产经理 事故现场指挥 维修经理 通讯联络 安全人员 保卫 消防和营救
3.6.1 最初反应组织 企业应急总指挥 当班经理 应急操作指挥 生产经理 事故现场指挥 维修经理 通讯联络 安全人员 保卫 消防和营救 生产和维修人员 特定危险 工艺和公用工程生产和维修人员 图3.3最初应急反应组织图

87 3.6.2 全体应急反应组织

88 3.6.3 企业应急总指挥 企业应急总指挥的职责为: ⑴ 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 ⑵ 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3.6.3 企业应急总指挥 企业应急总指挥的职责为: ⑴ 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 ⑵ 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⑶ 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 ⑷ 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 ⑸ 保证现场和企业外人员安全 ⑹ 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反应组织 企业应急总指挥不能把下列任务交给工作人员执行: ⑴ 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 ⑵ 应急评估,包括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⑶ 通报外部机构 ⑷ 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⑸ 决定从企业或其它部分撤离 ⑹ 决定企业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89 3.6.4 反应操作副总指挥 主要职责: 1)协助企业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 任务 2)向企业应急总指挥提出应采取的减缓事故
3.6.4 反应操作副总指挥 主要职责: 1)协助企业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 任务 2)向企业应急总指挥提出应采取的减缓事故 后果行动的对策和建议 3)保持与现场操作副总指挥的直接联络 4)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他资源、 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90 3.6.5 事故现场副总指挥 主要职责: ⑴ 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 ⑵ 现场事故评估 ⑶ 保证工厂人员和公众的应急反应行动的执 行
3.6.5 事故现场副总指挥 主要职责: ⑴ 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 ⑵ 现场事故评估 ⑶ 保证工厂人员和公众的应急反应行动的执 ⑷ 控制紧急情况 ⑸ 现场应急行动与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反应操 作副总指挥的协调

91 我国核电厂应急总指挥的职责具体包括: (1)发布进入应急状态的命令,启动场内应急组织 (2)按照应急计划的规定,向场外的应急组织报告 应急信息 (3)决策场内的重大应急行动 (4)对场外的应急防护行动提出建议 (5)向场外应急组织提出应急救援请求 (6)宣布场内应急状态的终止 (7)在应急终止后,领导场内组织的恢复工作

92 我国核电厂应急运行指挥的主要职责是: (1)评价核电厂的安全状态和发展趋势 (2)管理核电厂的应急运行活动 (3)决定并管理对工程、设备、设施的补救活动 (4)向应急总指挥提出重大应急行动的建议 (5)随时向应急指挥部提供核电厂的事故工况信

93 我国核电厂技术后援指挥的主要职责如下: (1)组织诊断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状态,评价堆芯 损伤程度 (2)分析事故原因,提出纠正措施和补救行动的 方案 (3)组织评价事故的场内外辐射后果,提出应急 防护措施的建议 (4)组织指定应急终止后的恢复计划

94 3.6.5 事故现场副总指挥

95 3.7 应急预案的组成 具体组成主要包括: (1) 准备程序 (2) 基本应急程序 (3) 特殊危险应急程序等内容

96 准备程序 评审程序 程序包括: ⑴ 横向回顾: 主要是指对社会各类应急组织和政府部门所拥有的应急预案和程序以及它们的工作状况和运转过程的了解,包括消防部门、应急医疗部门、当地政府部门等。 ⑵ 纵向回顾: 主要是指对曾经发生过的事故的应急预案和程序的回顾,具体包括对危险品运输手册、火灾预防计划、危险品泄露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事故评价报告等。

97 来自应急指挥中心 B 事故现场指挥者 来自事故现场指挥中心 C 公共关系代表 来自媒体中心 D 支持人员 来自技术支持机构 E 信息管理人员
明确应急责任程序 A 总指挥 来自应急指挥中心 B 事故现场指挥者 来自事故现场指挥中心 C 公共关系代表 来自媒体中心 D 支持人员 来自技术支持机构 E 信息管理人员 来自信息管理部门

98 3.7.1.3 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评价程序 A 应急资源 (1)应急人员 (2)应急设备 1)现场应急设备 2)现场外应急设备 B 应急能力
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评价程序 A 应急资源 (1)应急人员 (2)应急设备 1)现场应急设备 2)现场外应急设备 B 应急能力 (1)内部应急能力 (2)外部应急能力

99 3.7.1.3 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评价程序 (1)应急人员: 评价应急人力资源时,主要考虑应急人员的数量、素
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评价程序 A 应急资源 (1)应急人员: 评价应急人力资源时,主要考虑应急人员的数量、素 质和在紧急情况下应急人员的可获得性,以及人员对 紧急情况的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 (2)应急设备: 1)现场应急设备包括: 灭火装置、危险品泄漏控制装置、个人防护设备、 通讯设备、医疗设备、营救设备、文件资料等。 2)现场外应急设备: 这是指在列出设备清单以后,不必自备的应急设备

100 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评价程序 B 应急能力 (1)内部应急能力: 指事故发生单位自身对事故的应急能力 , 这种能力可以确保事故单位采取合理的预防和疏散措施来保护本单位的人员,其余的事故应急工作留给应急救援系统中的其它机构来完成。 (2)外部应急能力: 指利用事故单位以外的外部机构来对紧急情 况进行应急的处理能力

101 3.7.1.4 培训程序 ⑴ 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 ⑵ 个人防护措施 ⑶ 对潜在事故的辩识 ⑷ 事故报警
培训程序 培训必须包括的内容: ⑴ 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 ⑵ 个人防护措施 ⑶ 对潜在事故的辩识 ⑷ 事故报警 ⑸ 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102 3.7.1.5 训练与演习程序 ⑴ 测试计划和程序的充分程度 ⑵ 测试应急培训的有效性和应急人的熟练性
训练与演习程序 训练的主要目的包括: ⑴ 测试计划和程序的充分程度 ⑵ 测试应急培训的有效性和应急人的熟练性 ⑶ 测试现有紧急装置、设备和其他资源的充 分性 ⑷ 提高与现场外的事故应急部门的协调能力 ⑸ 通过训练来判别和改正计划中的缺陷 实际开展应急演习应做的准备: ⑴ 制定完整的演习计划 ⑵ 做好演习中所有管理部门的准备工作 ⑶ 现场外的应急队员与应急部门的准备

103 基本应急程序 (1)报警程序通讯程序 (2)疏散程序 (3)交通管制程序 (4) 恢复程序 (5)特殊危险应急程序

104 3.7.2.2 通讯程序 程序中应该考虑的通讯联系: ⑴ 应急队员之间 ⑵ 事故指挥者与应急队员之间 ⑶ 应急救援系统各机构之间
通讯程序 程序中应该考虑的通讯联系: ⑴ 应急队员之间 ⑵ 事故指挥者与应急队员之间 ⑶ 应急救援系统各机构之间 ⑷ 应急指挥机构与外部应急组织之间 ⑸ 应急指挥机构与伤员家庭之间 ⑹ 应急指挥机构与顾客之间 ⑺ 应急指挥机构与新闻媒体之间

105 3.7.2.4 交通管制程序 交通管制程序主要包括: A 警戒 警戒人员主要负责的警戒任务包括:保护事故现场、防止
交通管制程序 交通管制程序主要包括: A 警戒 警戒人员主要负责的警戒任务包括:保护事故现场、防止 外来干扰、保护现场所有人员安全等。根据事故情况决定 警戒人员的数量。 B 约定的交通管制 这是指事先约定的,并按预案制定者所推荐的参考资料和 管制步骤,有充足的准备来有序和安全的实行交通管制。 C 快速交通管制 这是指当发生特殊事故或人员生命面临危险时,并且没有 足够时间开展有序的约定交通管制时,应该立刻实行快速 交通管制,以控制事故情势并拯救伤员,减轻事故的影响。

106 3.7.2.5 恢复程序 恢复程序所需的时间取决于: ⑴ 受损程度 ⑵ 人员、资源、财力的约束程度 ⑶ 有关法规的要求
恢复程序 恢复程序所需的时间取决于: ⑴ 受损程度 ⑵ 人员、资源、财力的约束程度 ⑶ 有关法规的要求 ⑷ 气象条件和地形地势等其他因素

107 特殊危险应急程序 (1)危险品泄漏 (2)火灾 (3)台风 (4)洪水

108 3.7.3.1 危险品泄漏 建立事故指挥中心应注意的事项: ⑴ 位于通风地带; ⑵ 根据风向确定安全距离; ⑶ 观察事故要有良好视野;
危险品泄漏 建立事故指挥中心应注意的事项: ⑴ 位于通风地带; ⑵ 根据风向确定安全距离; ⑶ 观察事故要有良好视野; ⑷ 有足够空间开展应急操作。 事故应急行动开始应首先收集的信息: ⑴ 正在泄漏的化学品种类; ⑵ 泄漏源的位置; ⑶ 泄漏过程的描述; ⑷ 泄漏的后果; ⑸ 蒸气云是否存在及其位置; ⑹ 蒸气云是否可燃; ⑺ 蒸气云下风向的细节; ⑻ 泄漏是否可以控制; ⑼ 是否存在火源以及火源的位置; ⑽ 估计控制需要时间; ⑾ 是否需要额外援助。

109 如何编写企业突发事件的道路运输应急预案,?
1、重要性 制定目的,依据,适应情况。 2、领导机构 企业,现场。 3、应急启动 启动应急预案的门槛,启动应急预案的责任者。 4、信息通道 信息勾通渠道,责任者。信息发布者。

110 5、值班制度 6、应急小组 上级派应急小组赴现场的门槛,应急小组的职责。 7、应急措施 抢救人员;控制险情;及时报告,请求救援;自救互就;维护秩序;保护现场;收集信息;协助调查。 8、预案终止 应急预案终止的条件,终止责任人。 9、善后处理 10、总结 经验教训;表彰处分;整改措施。

111 范文程序 1、总则 2、适用范围 3、处理原则 4、机构与职责 5、应急救援 6、应急预案 7、有关规定 8、实施日期(附件)

112 再 见!


Download ppt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