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攜帶式裝置 消费者行为 第七组.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攜帶式裝置 消费者行为 第七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攜帶式裝置 消费者行为 第七组

2 前言 昨晚你翻了幾次身?你的深度睡眠時間有多長?今天你走了多少步?消耗了多少卡路里?你的血糖、血壓有沒有問題?。。。。。。這些問題,如今只要一個隨身佩戴的科技產品就可以給出回答。在人們對 自身健康問題愈發重視的今天。可穿戴醫療設備成為了最火的概念,引來了各路資本的競相追逐。有人認為,它將顛覆現有的醫療健康業模式;但也有人認為,它不過是鏡花水月,難以得到真正的發展。可穿戴式醫療設備的未來,必然建立在當下的基礎之上。洞悉當下的市場真相,我們將對這一新興行業有更多瞭解,以對其發展做出更好的判斷。

3 近年來,因應智慧型手機與雲端應用的興起,加上各種電子裝置與感測器所帶動的物聯網應用,讓智慧生活無所不在。由於電子產品的微型化設計,使得產品可以越做越小,不只可以隨身攜帶,甚至可以穿戴於身上。如今亦有不少廠商正規劃如何讓穿戴在身上的各種配件也智慧化,開啟穿戴式電子產品的市場商機。 攜帶式裝置近况 攜帶式裝置近况

4 自Motorola於2011年底首度推出MOTOACTV之後,就有不少科技大廠陸續推出穿戴式裝置來試水溫。直到2013年開始,業界更喊出穿戴式市場元年的口號,大舉推出各式各樣的穿戴式裝置,來進軍這塊龐大的市場。

5 由於穿戴式裝置的應用範圍極廣,包含頭、臉、耳、頸、肩、手(臂、腕、指)、胸、背、腰、腿、足部等人體各部位,都可以有穿戴式裝置應用的地方。且依照應用的目的,不只有根據生理需求(量測功能)所設計的產品,也有針對醫療需求(居家自我治療)、便利需求(能即時收到通知訊息等功能),甚至滿足虛榮需求(可發光、娛樂等功能)的產品出現,穿戴式市場也進入百家爭鳴的熱鬧景象。

6 目前主要產品 目前手機大廠都有推出智慧 型手錶或手環的產品,如: 蘋果的Apple Watch、三星的 Gear/Gear Fit/Gear 2/Gear Live/Gear S/Gear S2、 Sony(索尼)的Smartwatch 1~3/SmartBand/SmartBand Talk、LG(樂金)的G Watch/G Watch R/Watch Urbane、 Motorola的Moto 360、華碩 的ZenWatch/VivoWatch、華 為Watch/TalkBand B2,小米 的小米手環…等等,就連HTC 也加緊研發代號為Petra的智 慧型手錶。

7 此外,尚未推出手機產品的知名穿戴式裝置大廠也不少,例如Intel、Qualcomm、Jawbone、Fitbit、Polar、GARMIN、PAPAGO、TomTom、Mio、Razer、Fossil、CASIO…等等,這些廠商之中,包含了半導體設備大廠、知名運動品牌、電腦周邊廠商、GPS裝置大廠、手錶大廠…等等,當然還有為數不少的新創公司(如Pebble),以黑馬之姿來搶食穿戴式裝置市場大餅!

8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雲端」受惠!飛機醫療監控夯

9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聰明藥丸 可監控服藥狀況

10 Tempus遠距醫療監控器 研發企業:英國企業RDT 功能: 測量使用者的脈搏、血壓、超音波探針、視訊喉鏡等。這套監控器也可以事先輸入、或是自動從智慧型名單讀取每個人醫療資料,並將資訊傳到醫療小組。遠端人員可以利用這種監控儀器與遠端的醫療中心連線,取得診斷、治療建議,並決定是否要尋求協助

11 案例說明: case1.在一班孟買飛往倫敦的飛機上,有位乘客右手浮腫、手指無法彎曲。空服員為他接上一套小型裝置,測量他的脈搏、血壓等生命徵象,並將資訊傳到地面的醫療小組。這些資訊排除了心臟病發作,最後在搭同班飛機的醫生協助下,飛機沒有降落到最近的機場,而是繼續飛抵目的地。 case2. 現在RDT推出了更耐用的版本,目前已經交由美國特種部隊試用。新版本可以防水、隔音,而且會透過軍用無線電系統傳送資訊。 使用族群:機組人員、戰場指揮官、民間醫務人員

12 產品介紹

13

14 愛相隨 amor H1 心率健身記錄器

15 amor H1 主要利用心率 sensor 與 G sensor 所取得的數值進行參數計算,心率經由傳導的電極將身體微弱之電訊號予以收集、過濾、放大等標準訊號處理之過程,收集過程當中,完全採用非侵入式之檢測。 使用者需將電極貼片貼於右左兩側(R, L),即可記錄量測使用者當時心率活動訊號。活動量相關參數則使用 G sensor 進行演算,依據震幅強度進行相關數值演算(步數、消耗卡路里、運動強度等)。

16 使用方式: 1. 運動貼片貼在心臟左右適當位置 2. 將心跳導線扣上運動貼片(使用者右邊為R(白色),左邊為L(黑色)) 3. 將amor H1裝置開機(長按按鈕) 4. 將心跳線頭插入裝置訊號孔 5. 裝置OLED會呈現HR畫面,約3秒後為呈現HR數值(表示裝置的心跳量測已開始計算) 6. 將裝置的心跳線插頭拔出即停止(裝置會呈現最後一筆心跳值(灰色))

17 注意事項: 1. 皮膚比較容易癢或敏感的人,建議最好不要戴超過3個小時以上 2. 靜態時,螢幕所顯示的心跳數若有不規則或心跳標準差(SDNN)數值過大,則可能是心臟引起的心律不整,應找醫生作進一步檢查。 3. 需配合智慧型手機(Android 4.3.2之後或Iphone 4s之後的款式)且具備上網功能與低功耗藍芽,下載與手機相符作業系統APP程式即可開始使用。

18 針對自律神經,APP提供了一個"五力"準則。分別是健康力、舒眠力、戰鬥力、元氣力、安定力
同時也有人提到,遇到這種前後6分鐘測出來評論差異大的情況,它的運動目標功能對於輕度運動要求尚可,但對於要監控自己心跳狀態的運動訓練比較不適合,不如手錶、手環方便,不過市面上有這樣的產品也是新創舉,值得推廣

19

20 數位化電子【刺青】

21 研發公司:美國德州公司 Chaotic Moon
主要材料:電子元件和導電塗料 使用方法: Chaotic Moon 的這款產品則是直接將感測器印上皮膚,附著在上的電子元件不但可以拔掉,那些紋身「塗料」也可以經由水洗弄乾淨。 功能:記錄用戶的身體指數,尤其專精於收集壓力相關指數。經由科技方式收集人體資料,像是體溫、心跳率和出汗程度,然後再經由大數據整合出具有醫學價值的資料庫。或是應用在遊樂原入口處的工作人員便可以為小孩印上這樣的紋身,讓家長知悉小孩目前的位置,或是管控園區人數等等等

22 小米手環與 Jawbone UP時尚智慧手環 體驗與心得

23 小米手環與Jawbone UP時尚智慧手環體驗與心得
提到穿戴式設備,我算是比較早就開始使用智能手環的人。而近年來比較夯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議題,或是健康照護的醫療保健議題,智能手環似乎都跟這兩個主題有密集的關係。而前陣子小米手環推出時,立即影響了穿戴式設備的生態,原因在於這個手環售價只有NTD$395,這個超低價應該可以很快的具有市佔率的優勢,因為我最早購買的是Jawbone UP時尚智慧手環,當初購買時台幣售價可是NTD$4,580,兩者售價小米手環只有Jawbone UP十分之一的價格,可見在價格上有多大的優勢了。

24 話說我購買的Jawbone UP智能手環剛好在前幾天壽終正寢,而這已經是我的第二隻Jawbone UP智能手環了,兩個手環的壽命,都不超過一年,對於一個售價要四千多元的智慧手環來說,這產品使用的生命週期也太短了些,若光以價格來評判這CP值真的超低的,儘管我買的是第一代第二波的UP手環,而Jawbone也已經推出了UP二代(UP24)跟UP3,甚至還有UPmove,然後Jawbone的售後服務也很不錯,但我親身的使用經驗後,還是不推薦,因為產品不夠耐用,好歹也應該撐個兩、三年吧!

25 說回Jawbone UP手環,我是2013年7月4日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商場的Apple商店購買的,當時的價格是HK$1,098。為何會在香港買呢?因為當時台灣的Jawbone UP手環缺貨了很長一段時間,想買也買不到,所以我去香港的Apple朝聖時,看到一整面的牆都是Jawbone UP手環,雖然沒有我想要的紅色,但是還是買了一個藍色的回來。

26 就在我的UP手環壞掉的時候,小米手環正式進軍台灣,而且在12/16官網有兩波線上購物的活動,所以我也就下訂了兩支,一支手環自己使用,另一支手環給老婆使用。原先老婆一直想買Jawbone UP的第二代產品,但是因為已經知道Apple Watch明年要上市,所以我就勸她先等等。免得到時手上得戴上一堆智能產品,想來也是挺累贅的。結果因為小米手環上市,加上真的太便宜,因此我就買了兩支手環回家。

27 小米手環的使用經驗

28 雖說小米在台灣一直使用飢渴式行銷,包含手機、行動電源、跟手環等設備,但我在訂購時倒是沒遇上什麼困難。簡單來說,我覺得比訂高鐵早鳥65折的優惠,或是台鐵西部開往花蓮的太魯閣號,都好訂的太多了。我跟過兩次活動,包含行動電源跟智慧手環,訂購時都很順利,不過在結帳時因為線上人潮很多,所以得等一下,多試個幾次,但基本上都是在五分鐘內就搞定。但高鐵的65折(我試過二十多回),從來都沒成功過。

29 小米手環的腕帶是類似手錶式的扣環,可以自由調整寬緊。Jawbone UP手環則是直接帶上去,尺寸依一開始購買的選擇,沒辦法多調整。而我使用的經驗,Jawbone UP手環在運動時,有可能會因為某些碰撞而掉下來,像我之前有帶著打籃球,打到一半就掉到地上。至於小米手環的腕帶相比之下,感覺就牢靠許多,畢竟它有一個蠻緊的扣環,要扣進腕帶的孔洞裡還得施一點力氣按壓才會固定,而且它還有一個防脫落的設計。

30 Jawbone UP手環提供了多種的功能,包含了能記錄睡眠的狀態,每日走路的步數,同時具有智慧型鬧鐘,跟閒置提醒的功能,而它較為特殊的部份,是提供了跟其他健康保健相關App的串接服務(有開放API讓第三方開發串接功能),所以可以讓其他App的數據同步進來。小米手環目前也有提供睡眠記錄、每日運動的記錄、以及智能鬧鐘的功能。但很可惜的,並沒有太多第三方App的整合與串接,同時也沒有閒置提醒,小睡鬧鐘、或是提醒事項等功能。但小米有一個來電通知功能,這則是我當時買的Jawbone UP手環所沒有的實用功能(當然小米手環還有提供Android的快速解鎖,但iOS不支援)。

31 我使用Jawbone UP手環最多的功能是睡眠記錄跟智能鬧鐘。當初購買智能手環的最大原因,就是我想要了解睡眠的狀況。我的睡眠平均都有七到八小時,但有一陣子經常落枕,又覺得都睡不飽,直覺上就是睡眠品質出了問題。後來買了手環之後,可以偵測到睡眠的品質狀況,了解熟睡跟淺眠之間的比例,雖說這個數值只能參考用,但是我透過這些數據,慢慢調整自己的作息,到現在雖然固定睡眠時間一樣是七到八小時左右,可是白天精神狀況卻維持的不錯。小米手環本身,也提供了睡眠記錄跟智能鬧鐘,有智能鬧鐘這種東西真好。

32 而透過歷程的追蹤,還可以知道哪段時間的作息不正常,例如今年六月底我去澳洲時,出發的那天到抵達墨爾本,整整40個小時的區段裡,我只睡了兩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間。所以抵達墨爾本的第一天,我只跑了半天行程,就決定回飯店補眠了。

33 我購買的一代Jawbone UP手環,在睡眠或充電小睡
我購買的一代Jawbone UP手環,在睡眠或充電小睡......等功能時需要按壓按鈕,而小米手環則是採用自動偵測功能。而在跟App同步手環記錄的資料時,我的Jawbone UP手環需要插入iPhone的手機孔來進行同步,而小米手環則是走低功率藍牙的同步方式。以同步資料來說,不需要額外插入的功能當然是比較便利的。而睡眠偵測不需要另外按按鈕,也比較直覺,但是否會因此而誤判,可能還需要使用一段時間才知道。

34 至於Jawbone UP的活動計時,我自己沒使用過,但操作的方式跟睡眠記錄時的狀況差不多,都是得透過按壓按鈕來進行。但是這個按鈕的壽命也不長,約使用八到九個月的時間,就會發現按鈕的彈簧跟回力感開始衰退,這也是我之前提到之所以不推薦Jawbone UP手環的地方。假若今天一個手環的售價在七、八百,但是可以使用個一年,那麼我用壞了一個,應該還會繼續買。可是一個要價將近五千元的產品,使用壽命竟然不滿一年,那麼這實在是太讓人失望。而且我還連續用了兩個Jawbone UP手環,兩個都在差不多的時間點壞掉。

35 閒置提醒也是Jawbone UP手環裡我很喜歡的功能之一,主因在於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去動了脊椎開刀手術,在這之後我都很注意不要久坐,要時常起來活動一下。可是我們做研發工作的,經常一忙就忘了時間,甚至非不得已一定會將手上的工作告一段落才要起來,有了這個閒置提醒功能,就能提醒我固定坐一段時間要起來活動一下。原先醫生是交代我半小時要起身活動,但是半小時這個週期真的不利於工作的進行,於是我自己設定為45分鐘提醒一次。而可惜小米手環目前還沒有提供類似的功能,但以小米手環的設備來說,應該是做的到類似的功能。

36 Jawbone UP手環的提醒事項我是偶爾用,有陣子晚上都在研究App的開發,因此睡眠時間拖很長。我都是利用這個提醒功能,告訴自己應該早點上床睡覺,畢竟要調整作息,靠的還是自己的自制力跟耐心,有這種功能很方便,因為太專心研究一件事時,其實都會忘了時間。而小米手環在這部份,目前也沒有提供類似的功能。簡單來說,這種功能應該都不難做,硬體本身都支援,就看之後App更新時,能不能加入這類的功能了。

37 文獻資料:穿戴装置大未来 expect more…

38 根據市調機構IDC分析,穿戴式裝置可以區分成兩大類:手腕類(Wristwear)與非手腕類。由於穿戴式裝置市場中,目前只有手腕類的產品(包含智慧手錶、運動手環或項圈等)能見度較高,且市場成長率也逐漸起飛,不少供應商都聚焦在這個類別的研發,IDC也預估在2019年以前,手腕類將佔有穿戴式市場80%以上的出貨比例。

39 在IDC公佈的最新(2015/9/14)穿戴式裝置市場預測報告中,指出2015年穿戴式裝置出貨量將達7,610萬台,比2014年的2,890萬台還多了2.63倍。並預測到了2019年底,穿戴式裝置出貨量將達到1.734億台,若以2015至2019年來計算5年的CAGR(年複合成長率),相當於每年市場都有22.9%的成長幅度。這個統計數字包含了功能型與智慧型兩大穿戴式裝置的數量。

40 《2014 至 2019 年智慧健康與健身穿戴式裝置:裝置策略、趨勢與預測》中預測,穿戴式裝置到 2018 年市場將成長為 3 倍,從 1,900 萬台的規模,成長到 6,000 萬台,屆時市場規模足以支持大規模的研發投資。 而在幾年內,穿戴式裝置會變得越來越複雜,並認為各種測量身體狀態的穿戴式裝置,包括測量心跳、血壓、體重、體脂肪、運動量等等的裝置,將往結合到智慧型手錶的方向演進,使得智慧型手錶「萬流歸宗」,一如智慧型手機合併了 PDA、數位相機、數位隨身聽、掌上型遊戲機等等多種可攜式裝置的情況一樣。

41 報告認為,在這個萬流歸宗的過程中,有 2 種穿戴式裝置將會殺出重圍,其中之一是以低價取勝的單純功能產品,以價格與智慧型手錶競爭,另一種是以專業功能取勝訴諸專業功能的產品,靠著專業領域的特殊功能吸引利基消費者,而此類產品的設計上將以功能為主,外型次之。 另一方面,醫療相關領域與穿戴式裝置可說是「天生聯盟」,這是因為醫療相關裝置本來就需要與人體接觸,穿戴在身上是天經地義,從心電圖、血糖、胰島素幫浦等功能都可能成為未來醫療穿戴式裝置的發展空間,唯一的隱憂是衛生主管機關是否會出手干預,使得發展受到法規與行政管理上的限制,但醫療領域,可說仍是穿戴式裝置明確的發展方向之一。

42 永和醫院實際訪談紀錄 目前穿戴式市場for醫療領域應用 裝置關鍵在於測量數據:血壓血糖
產品市場發展狀況:現今該裝置不普及在於國人消費習慣,若價位降低能促進穿戴式普及化大眾化。

43 經濟穩定上班族 關注產品價格 關注產品耐用性 平時工作繁忙 關注產品本身功能 注重自身身體狀態

44 资料来源: 1: 2: 3:Jawbone UP 健康監控手環 4:科技刺青介紹影片Chaotic Moon Studios - Tech Tats 資料來源:紋身也能數位化?新款電子「刺青」超吸睛 5:英國RDT官方網站: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雲端」受惠!飛機醫療監控夯 6: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聰明藥丸 可監控服藥狀況

45 资料来源: 【穿戴裝置大未來】2018 年市場將暴漲 3 倍,到底產業的未來在哪裡?
穿戴式裝置兩大系統平台底定 智慧穿戴指日可待 Gartner:2015年手機市場更趨熱烈,穿戴式裝置市場成長力道強 Evernote對未來智慧手錶的想像:不會有完整的功能,但能讓你更聰明 從Apple Watch看「穿戴式裝置」的未來市場:各大品牌的App如何在小小錶面大顯身手

46 THANKS!


Download ppt "攜帶式裝置 消费者行为 第七组."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