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国科学院“十二五”科学传播 发展规划的介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国科学院“十二五”科学传播 发展规划的介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科学院“十二五”科学传播 发展规划的介绍
丁颖 2011年8月

2 汇报内容 一、我院科学传播工作现状及需求分析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三、重点工作 四、保障措施

3 一、我院科学传播工作现状及需求分析 (一)“十一五”期间我院科学传播工作现状 总体概况 科学传播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科学传播影响力不断提升
科学传播专业队伍逐渐形成 科学家从事科学传播的积极性逐步提高 院内外科学传播工作交流更加紧密 合作进一步加强 科学传播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4 形成了有较高影响力的各具特色的系列科学传播活动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 院士专家科技西部行、科技老区行 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 中国科学院博物馆日 中国科学院植物园日 天文科普活动 举办了各种特色科学传播展览活动 植物园、博物馆成为面向社会公众的重要活动基地 网络科普逐渐成为社会公众认可的科学传播新形式 科普期刊呈现系列化、规模化发展趋势

5 (二)我院科学传播工作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院科学传播工作体系尚未形成,全院科学传播工作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院科学传播工作尚未形成合力,尚未真正实现资源的共享共建 尚未系统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学传播品牌 科学传播工作缺乏系统筹划,常态化不足 科学传播经费短缺成为严重制约院科学传播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我院科学传播人才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不高

6 (三)“十二五”期间我院科学传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
面临的形势 1、“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2、科学传播工作正经历四大转变: 科学传播主体由少数科学家和科普机构为主,向政府、科学共同体、媒体、企业、民间组织和民众个人共同参与的转变 科学传播内容由传统的单一传授科学知识为主,向传授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以及传承科学精神、科学文化并重的转变 社会公众态度从以被动接受科学知识为主,向主动关注科技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巨大影响的转变 科学传播方式从传统的以讲授为主,向运用电视、网络等新技术手段的转变

7 3.国家 “十二五”期间科学传播工作相关部署 将进一步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计划,加强科学传播能力建设,完善科学传播工作机制 建立科研与科学传播密切结合的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相应增加科普任务的措施和办法 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科学传播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措施 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的投入,推动各类科学传播平台的整合共享 强化科学传播投入和产业保障机制 逐步探索将科学传播工作纳入业绩考核的机制

8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工作的定位及新要求 1、明确科学传播工作在全院工作格局中的定位
中国科学院要发挥科技国家队的“火车头”作用,不仅要成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也要成为科学传播的国家队。 从长远看,科学传播工作与技术转移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要将科学传播工作纳入研究所考核指标体系。

9 2、新时期院科学传播工作的新要求 科学传播要“围绕中心,服务社会”。加强高层次策划,既宣传我院科研工作,也传播科学知识,服务于国家和我院的中心工作,将科学传播工作作为宣传我院科研成果,吸引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 努力构建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体系。通过规划,将院和学部、研究所及科技人员个人的科普活动相互联系起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构建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体系。 创新科学传播手段。发挥我院信息技术等优势,调动社会相关力量,创新科普作品和传播平台。

10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年)》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高举科学旗帜,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大力推进科学传播事业的发展,加强工作力度,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形式,革新工作机制,加强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学部与实体有机结合的科学传播工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造并形成科学传播需求多层次、形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科学传播工作发展持续化的良好工作局面,为全面提升全社会公众科学素质而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1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学部及院士在开展科学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提高院属各科研机构、科学传播专业组织、专业学会和科技工作者等各种力量参与科学传播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改善全院科学传播基础设施环境,提升科学传播工作能力;我院的科学传播事业有较大发展,基本形成我院“特色鲜明、效果显著,布局合理、品牌提升,管理科学、体系完整”的科学传播工作新局面,全院科学传播能力大幅提升,为全民科学素质的明显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12 具体目标:建立学部和院部有机结合的科学传播制度与工作体系。形成30个我国最高水平的持续发展的科学传播基地,3-5个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科学传播品牌,建设5个具有我院特色的优秀科学传播网站,兼具科学人文和经济效益的科学传播传媒。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兼职为主的科学传播人才队伍。全院科学传播创作事业、科学传播产品和服务研发逐步繁荣,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原创科学传播出版物等科学传播产品及服务。

13 四、重点工作 (一)完善科学传播体系建设 1.调整机构职能,充分发挥我院科学传播体系的横向带 动性作用
明确学部、科学传播工作专业委员会以及科学传播各专业机构的定位 建立整体协调、相互合作的体制和宏观管理机制 不断发挥院士、离退休科学家的作用和社会影响力 鼓励结合本单位科研优势和社会需求开展科学传播活动

14 2、分工协作,深化我院科学传播体系的纵深整合
理顺科学传播部门管理、学科领域、资源共享等关系 强化各分院在科学传播工作中的职责和作用 明确院机关、分院、研究所在科学传播工作上的纵向关系 塑造我院科学传播整体形象 3、资源整合,加强全院科研机构开放资源的统筹和管理 把院所向社会开放开展科学传播活动工作作为研究所、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 通过资源整合,支持科研院所设立和建设开放性科学传播场馆 新建设的科研场所应留设有对公众开展科学传播活动的空间

15 (二)加强科学传播能力建设 1、建设科学传播基地
以植物园、博物馆(标本科普馆)、天文台、野外台站和研究所及实验室、网络平台等为基础,打造30个“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基地”,建设科学传播活动的永久性基地和平台 2、加强科学传播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兼具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功能的科研机构和场所建设 加大科学传播服务的基础环境设施建设 建设一批科学传播场馆和对公众定期开放的实验室

16 3、培养科学传播人才 鼓励和引导优秀科技工作者,特别是资深院士参与科学传播事业 建立院科学传播培训机制,构建科学传播人员培训网络 加强科学传播志愿者队伍建设 4、构建科学传播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平台 挖掘整合开发全院可以利用的科学传播资源 建立院资源开发、资源共享和资源服务平台 建立我院科学传播内容和科学传播产品研发资源库 为社会公众和其他科学传播机构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服务

17 5、建立应急反应机制 针对重大事件和危机事件中涉及的科学问题,迅速组织有关院士和科研人员,力争适时向中央报告和适度向社会公开发布我院的观点和相关科学依据 6、加强科学传播理论研究与项目实施 针对我院科学传播特点,开展理论研究,形成我院自有 的体系和指导发展的理论支撑,同时,补充和发展科学 传播理论体系。

18 (三)着力打造科学传播品牌 1、重点支持若干有特色有影响的科学传播品牌
重点支持“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融合各方面科普资源、拓展巡讲活动的形式和内涵,扩大学科领域和巡讲地区,提升“科学与中国”的品牌影响力。 重点支持“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品牌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走进研究所,走进实验室,参加和接受科学教育,增进社会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提高科学素养,发挥中国科学院在国家科学传播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扶持若干科学传播期刊。促其办成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科学传播期刊 重点打造国家级的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重点做好集成我院特色科普资源优势、拓展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功能服务及开发示范精品应用,实现科学传播、交流、互动、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公众理解科学。

19 2、持续开展面向需求的各类科学传播活动 继续支持植物园、博物馆(标本科普馆)、天文台、野外台站等开展各种形式的科学传播活动,引导更多的人走近科学、热爱科学,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 继续支持多种形式的科学传播活动。继续组织好“院士专家科技西部行”和“科技老区行”活动;继续支持“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活动;继续办好“创新论坛”、 “科学人文论坛”、“东方科技论坛”等,传播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与科学思想,扩大影响力。 加大开展对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力度。以结合青少年共同需求为出发点,积极赋予新时期的新内容和新形式,组织开展多种型式的科学传播活动,提高学习科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大力支持和鼓励我院原创科学传播作品的编撰出版。在知识创新前沿、交叉学科发展、高新技术应用、百姓健康和谐生活等方面,出版一批新的科学传播书籍。

20 3、创新适合我院科学传播活动的新形式 部署“科学与中国”网络科普视频制作。利用网络视频新传媒手段,发挥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优势,结合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技素质。 启动“科学与中国”公务员科学讲坛活动。围绕科学技术前沿、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影响、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等主题举办讲座和报告,将院士专家巡讲报告纳入公务员培训课程。 宣讲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加强与新闻媒体与出版机构的合作,宣传院士严谨治学、严以律己、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崇高品德,宣讲科学精神和科研活动道德规范,宣传科学理念。

21 (四)积极拓宽科学传播合作渠道 1、重点深化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合作 2、进一步加强与媒体的合作 3、持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4、探索开拓与学校教育的合作

22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 按照精干高效、专业化原则,建立适应学部院部科普工作有机结合的新的科学传播领导机构
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好院科学传播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枢纽作用 发挥好各级各类科普组织的作用,实现我院科学传播工作的持续、健康、跨越式发展 实行院所科学传播工作领导主管责任制 继续将科学传播工作纳入研究所评价体系 鼓励有条件有需求的研究所设立科学传播管理或支撑岗位 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科学传播队伍并制定相应的评价和激励政策

23 (二)拓展资源渠道,加大经费投入 积极拓展科学传播经费渠道,建立我院财政稳定支持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鼓励吸引社会投入的经费多元化渠道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适时推出在院重点和重大科技项目中明确一定比例科学传播经费的政策 充分利用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等部委关于科学传播基地减免税的优惠政策,把结余经费用于科学传播 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和协会的科学传播活动,争取地方政府和专业协会的经费支持 积极开拓科学传播市场,开发科学传播产品,扩大经费来源渠道 院、所两级保持对科学传播经费的稳定投入并适度增长

24 院十二五科学传播发展规划 重点工作 保障措施 完善科学传播体系建设 加强科学传播能力建设 着力打造科学传播品牌 积极拓宽科学传播合作渠道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 拓展资源渠道,加大经费投入

25 谢谢!


Download ppt "中国科学院“十二五”科学传播 发展规划的介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