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农学院、园艺与植保学院各专业概述及课程设置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农学院、园艺与植保学院各专业概述及课程设置"—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农学院、园艺与植保学院各专业概述及课程设置
封秀英 主讲

2

3 农学院 一、内设机构 1、系科设置 现设农学、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农村发展与信息技术三个系 。

4 2、重点实验室与工程中心

5 级 别 数目 名 称 备注 教育部 1 教育部植物功能组学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 4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食品安全监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与省农科院、南京农大共建 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工程中心 农业部弱筋小麦良种繁育与检测中心 江苏省 3 江苏高校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 江苏省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 中科院扬州农业高新技术育种中心 2005年设立

6 3、本科专业教学实验室

7 级别 数量 名称 备注 部省共建教学实验室 1 农学实验室 教育部江苏省共建 校级教学实验室 2 植物基础实验室 与生技学院联建 作物学实验室

8 4、学术团体: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 (由中国农学会1996年授权挂靠我校)

9 5、研究所(室) 1扬州大学农学院大麦研究室 2扬州大学数量遗传研究室 3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原扬大农学院大麦研究室)4扬州大学水稻研究所 5扬州大学作物栽培工程技术中心 6扬州大学农学院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室 7扬州大学农学院稻麦研究室 8扬州大学小麦研究所 9扬州大学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所

10 6、社会服务机构:江苏省农村成人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科技开发中心

11 二、专业与学科情况

12 (一)专业情况 1、本科专业建设 (1)专业设置:现设农学、农村区域发展2个本科专业及农学(农业信息技术)1个专业方向。其中农学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13 (2)精品课程(国家级1门、省级5门、校级1门)
国家级精品课程:作物栽培学;省级精品课程:作物栽培学 省一类优秀课程:作物栽培学、遗传学、生物统计; 省二类优秀课程:作物育种学; 校级精品课程:遗传学、生物统计

14 2、研究生专业设置 (1)一级学科博硕士点(1个):作物学(08年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评为A++,名列全国第三) 2)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自02年以来,一直排名全国第一或第二)、作物遗传育种、农产品安全与环境、植物生物技术、区域农业发展、农业信息化技术 (3)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除上述博士点外,另有生态学专业招收硕士生 (4)专业硕士学位点(1种,2个领域):农业推广(作物领域、农村区域发展领域)

15 3、博士后流动站:作物学,其中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农产品安全与环境、植物生物技术、区域农业发展、农业信息化技术等6个博士点招收博士后。

16 (二)学科情况 1、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2、江苏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个,二级学科3个):作物学(一级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农产品安全与环境 3、校级重点学科(3个,其中省级重点学科培育点1个,第一层次2个):植物生物技术(江苏省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区域农业发展(第一层次)、农业信息化技术(第一层次)

17 三、师资情况 专任教师58人 ,教授21人 ,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博士)教师48人,45岁以下专任教师实现博士化。博导27人(含兼职),硕导66人(含兼职)。

18 四、科研情况 2008年在研项目情况(1-10项为国家级项目)

19 序号 项目来源 数量 1 国家“863”计划 8 9 国家农业科技重大成果转化项目 2 国家“973”计划 12 10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3 国家“948”计划 11 国际合作项目 5 4 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计划 部省级项目 4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9 13 厅局级项目 75 6 国家星火计划 14 横向委托项目 55 7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重大专项 中科院合作项目 国家优质粮油基地重大建设专项 16 合计 256

20 科研经费情况:2005年以来科研项目经费情况(单位:万元)

21 年度 当年新上项目合同经费数 当年实际到帐经费 当年在研项目经费情况 备注 总经 费数 人均 经费 国家级项目经费数 所占比例(%) 2005 1259 613 6521 59.8 4613 70.7 含园艺、植保2个系科及原农学系植物生理、生物物理2个教研室 2006 3532 612 6215 53.6 4722 76.0 2007 1326 2265 6400 114.3 4500 70.3 2008 1012 1230 7436 128.2 5220 70.2 统计截止08年10月。

22 五、学生情况 1、研究生:

23 研究生类别 硕士生 博士生 合计 全日制 研究生 一年级 62 17 79 二年级 16 95 三年级 56 33 89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183 合 计 380 66 446

24 2、本科生

25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合计 人数 161 159 144 130 594

26 3、博士后:共招收13人,已出站3人。

27 六、本科专业介绍

28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业务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部门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29 二、主干学科:作物学。 三、主要课程(学位课程):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基础生物化学、农业生态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粮食作物栽培学、经济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总论、作物育种学各论、耕作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推广学和农业经济管理。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科研训练、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等。

30 农学(农业信息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一、业务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农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能把信息技术熟练运用于农业管理、生产和科研的复合型人才。毕业后可从事现代农业规划与管理、农业网络开发与维护、农业应用软件开发、企业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作。

31 二、主干学科:作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三、主要课程(学位课程):遗传学、植物生理学、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农业信息技术、软件工程、地理信息系统、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总论。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科研训练、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等。

32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培养方案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农村区域发展和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政府及事业单位、农业推广管理部门、农业企业等从事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33 二、主干学科:农业经济管理、作物学。 三、主要课程(学位课程):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业推广项目管理、区域农业发展、农村发展规划、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总论、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推广学和农村发展研究方法。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科研训练、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调查)等。

34 植保园艺学院 一、内设机构 1、系科设置

35

36 2、教学实验室 植物保护、园艺与园林2个校级教学实验室

37 3、学术团体:中国银杏研究会挂靠单位

38 4、研究所(室):扬州大学水生蔬菜研究室省级研究机构1个,扬州大学应用昆虫研究所、扬州大学经济林研究所和风景园林设计与旅游规划研究所和扬州大学城市有害生物防治研究所等4个校级研究机构

39 二、专业与学科情况

40 (一)专业情况 1、本科专业建设 (1)专业设置:现有植物保护、生态学、园艺、园林4个本科专业。
( 2)精品课程:省级一类优秀课程2门(植物病理学、昆虫学),省级特色专业(植物保护)1个,校特色专业2个(园艺、园林)。

41 2、研究生专业设置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博士点1个 植物保护和园艺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果树学、蔬菜学、茶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农业推广硕士(园艺、植物保护)。

42 (二)学科情况 农业昆虫学、植物病理学、蔬菜学、果树学、农药学5个校级重点学科

43 三、师资情况 教职工70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49人(含校外)

44 四、科研情况 “十五”以来,学院共承担国家973、国家科技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4项,部省级科研项目36项,总经费达1000多万元

45 五、学生情况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000人,博、硕士研究生近300人、外国留学生数名,成教生300多人 .

46 六、本科专业介绍

47 植物保护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生产、推广、管理及其它相关部门从事植保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主要课程: 普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作物栽培学、植物生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植物化学保护、植物检疫、杂草防除、作物遗传育种等。

48 生态学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具有生态工程的规划与评价、环境监测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事业、管理部门及教学、科研、大中型企业等单位从事生态工程的评价与规划、环境监测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 普通生物学、普通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生态毒理学、环境管理学、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工程学、绿色农业生态工程等。

49 园艺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园艺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商贸、园林管理等领域或部门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主要课程: 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农业生态学、草本园艺植物栽培学、木本园艺植物栽培学、设施园艺栽培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林规划设计等。

50 园林 培养目标: 掌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和园林植物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在园林、交通、水利、社区等领域从事相关的管理、经营开发及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主要课程: 植物学、园林素描、园林渲染、园林规划设计原理、建筑力学与结构、园林建筑制图、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景观生态学、观赏树木学、花卉学、园林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建筑、草坪学、园林工程、城市绿地规划、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等。

51 谢谢!


Download ppt "农学院、园艺与植保学院各专业概述及课程设置"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