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扬州大学图书馆业务培训 江阳路北校区学院介绍 陈春霞.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扬州大学图书馆业务培训 江阳路北校区学院介绍 陈春霞."—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扬州大学图书馆业务培训 江阳路北校区学院介绍 陈春霞

2 提 要 Contents 本科专业学生人数、学位点情况 重点学科、实验室及专业情况 专业教师情况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情况
提 要 Contents 本科专业学生人数、学位点情况 重点学科、实验室及专业情况 专业教师情况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情况 毕业设计形式及文献需求情况 专业培养方向、就业方向

3 学生人数、学位点情况 信息工程学院2009年上半年各专业年级人数(1326人): 年级 通信 电信 自动 计算机 信息 软件 合计 05级
51 83 65 103 76 -- 378 06级 87 61 77 34 310 07级 54 63 68 19 22 302 08级 43 57 72 37 50 336

4 学生人数、学位点情况 本科专业 1、电子信息工程 2、通信工程 3、自动化 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软件工程

5 学生人数、学位点情况 硕士学位点 1、计算机应用 2、信号与信息处理 3、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4、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5、管理科学与工程
6、课程与教学论(计算机教育) 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

6 重点学科、实验室及专业情况 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信息科学学科群为学校重点建设的5个学科群之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信息科学学科群为学校重点建设的5个学科群之一。 计算机应用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控 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为校级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省级示范教学实验中心建设点—电工电子教学实验 中心及计算机中心、计算机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等教学、研究 机构。

7 专业教师情况 现有教师10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49人。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3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29人,在读博士17人,硕士以上人员比例达78%。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 人,全国优秀教师 1 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 人,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 1 人,省“ 333 ”工程培养对象 2人,校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4 人,省、校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10 人。

8 1、电子信息工程类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9 专 业 基 础 课 电路分析基础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 信号与系统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微机原理及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 专 业 基 础 课

10 专 业 课 通信电子线路 自动控制原理Ⅱ 专业必选 电磁场理论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工程图学Ⅱ 信息论与编码Ⅰ 通信原理 随机信号处理
DSP处理器及应用 信息处理方向 数字图像处理 信息安全导论 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应用 电子信息新技术讲座 语音信号处理 微波技术与天线 现代声像技术 广播电视方向 电视原理 卫星通信 锁相与频率合成 电子测量技术 电子仪器仪表方向 感测技术 智能仪器 网络技术 高频开关电源 专 业 课

11 毕业设计形式及文献需求情况 毕业设计形式:实验设计和论文。 学生所需获得知识和能力: 1.电子信息、通信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2.掌握电子、通信和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具有设计﹑开发和应用的基本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期刊,并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通信和现代控制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12 专业培养方向:旨在培养具有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和相关工程技术能力人才。
专业培养方向、就业方向 专业培养方向:旨在培养具有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和相关工程技术能力人才。 就业方向:主要在电子、通信与控制等相关领域中从事工程设计﹑系统运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管理等。

13 1、电子信息工程类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14 专 业 基 础 课 计算机科学导论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Pascal语言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 C语言程序设计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电路分析基础Ⅱ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离散数学 微机原理及应用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专 业 基 础 课

15 专 业 课 计算方法 心理学 嵌入式操作系统 多媒体技术 C++程序设计 教育学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 算法设计与分析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Ⅱ
现代教育技术 操作系统原理 II 密码学基础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离散数学 II 计算机维护技术 ACM竞赛辅导 中学计算机教学研究 数据结构 II 数据库设计与开发技术 操作系统原理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并行处理技术 软件平台与中间件技术 专业英语 编译原理 数字图象处理 数学建模 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方法 计算机图形学 电子商务 师范生基本技能训练 企业资源计划ERP 模式识别 程序设计 II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Ⅱ 专 业 课

16 毕业设计形式及文献需求情况 毕业设计形式:实验设计和论文。 学生所需获得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外语应用能力。

17 专业培养方向、就业方向 专业培养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实用型高级计算机应用人才。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就业方向:能胜任科研、教育、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科学研究、教育、经营管理的工作。

18 1、电子信息工程类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19 专 业 基 础 课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概论 管理学原理 C语言程序设计 经济学 离散数学 数据结构 电工与电子技术Ⅱ
运筹学 统计学 会计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微机原理及应用 专 业 基 础 课

20 专 业 课 Java程序设计 信息资源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 多媒体技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操作系统原理 企业资源计划ERP 组织战略与行为学
电子商务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软件工程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市场营销决策分析 计算机维护技术 Internet程序设计 EJB实用技术 财务管理 信息经济学 专业英语 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 专 业 课

21 毕业设计形式及文献需求情况 毕业设计形式:实验设计和论文。 学生所需获得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3.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 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5.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 6.掌握信息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7.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和创新的能力。

22 专业培养方向、就业方向 专业培养方向: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的综合性、实用性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够承担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和科研单位等部门的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管理工作。

23 1、电子信息工程类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24 C语言程序设计 离散数学 计算机硬件基础 数据库系统 软件工程 操作系统原理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专 业 基 础 课

25 专 业 课 计算机基础 ADO .NET与XML 人工智能 嵌入式操作系统 程序设计基础 Java语言程序设计 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图形学
关系数据库导论 UML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人机交互技术 网络安全技术 SQL Server应用开发 Intel VTune代码优化和性能调节 电子商务 数字图象处理 C++语言程序设计 ASP .NETJ2ME技术 软件质量保障与测试 软件需求分析 统一建模语言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J2EE技术 软件项目管理 数据结构与算法* 算法设计与分析 EJB编程 C#编程 编译技术 .NET 移动编程 .NET基础 网络编程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 专 业 课

26 毕业设计形式及文献需求情况 毕业设计形式:实验设计和论文。 学生所需获得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掌握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4、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能力。 5、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外语应用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27 就业方向:能胜任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科学研究、教育、管理和维护等工作。
专业培养方向、就业方向 专业培养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软件开发、软件管理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软件开发能力,获得软件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应用型高级软件工程人才。 就业方向:能胜任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科学研究、教育、管理和维护等工作。

28 提 要 Contents 本科专业学生人数、学位点情况 重点学科、实验室及专业情况 专业教师情况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情况
提 要 Contents 本科专业学生人数、学位点情况 重点学科、实验室及专业情况 专业教师情况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情况 毕业设计形式及文献需求情况 专业培养方向、就业方向

29 学生人数、学位点情况 机械工程学院2009年上半年各专业年级人数(1277人): 年级 机械 车辆 材料 工业 农机 合计 05级 184
52 40 33 / 309 06级 168 43 55 39 348 07级 197 19 294 08级 136 48 37 47 58 326

30 学生人数、学位点情况 本科专业: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 、车辆工程 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4 、工业设计 5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31 学生人数、学位点情况 硕士学位点 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2 、机械设计与理论 3 、车辆工程 4 、材料加工工程 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

32 重点学科、实验室及专业情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江苏省建设特色专业建设点、校一类重点学科, “机械设计与理论”为校二类本科专业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机械制造、机械电子、机械设计、车辆工程、材料工程、工业设计六个教科部和机械工程教学实验中心、工程训练教学中心。

33 专业教师情况 现有教职工130人,正高专业技术职务11人,副高专业技术职务30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40人;专任教师65人,硕士生导师28人,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队伍的75.38%,其中博士16人。 其中江苏省“333工程和青蓝工程”培养对象4人,省、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3人,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教师1人。

34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3、车辆工程 4、工业设计 5、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现代农业装备工程)

35 专 业 基 础 课 工程图学Ⅰ 控制工程基础 理论力学 液压与气压传动 工程材料 机械制造技术 材料力学 微机原理及应用 机械原理 测试技术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 数控技术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机电传动控制 机械设计 机械CAD/CAM 电工与电子技术Ⅰ 专 业 基 础 课

36 专 业 课 专 业 方 向 课 A 机 械 设 计 机械优化设计 选 修 软件技术基础 有限元分析 流体力学 机械创新设计
新型材料与表面改性 机械产品虚拟设计 机械振动 B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人机工程学 特种加工 专业外语(机) 先进制造技术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 塑料模设计 C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工业机器人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机械可靠性设计 数控机床及维护 专 业 课

37 毕业设计形式及文献需求情况 毕业设计形式:实验设计和论文。 学生所需获得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及较好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 2、较系统地学习与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化基础、计算机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等; 3、具有专业领域内l—2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计算机应用与基本操作等基本技能; 5、熟练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并能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书刊,并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6、具有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7、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的能力。

38 专业培养方向、就业方向 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有创新意识和一定创新能力,能在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9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3、车辆工程 4、工业设计 5、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现代农业装备工程)

40 专 业 基 础 课 工程图学Ⅰ 工程力学 物理化学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电工与电子技术Ⅰ 微机原理及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 传热学
工程材料学 材料成型原理 材料表面与界面 专 业 基 础 课

41 专 业 课 铸造合金及熔炼 材料物理性能 热处理原理及工艺 现代表面技术 铸造工艺学 模具材料及加工 材料失效分析 热工仪表 材料腐蚀与防护
纳米薄膜技术及应用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复合材料 特种铸造 液态成型设备 材料力学性能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焊接工艺及设备 材料热处理新技术 材料专业外语 纳米材料基础 专 业 课

42 毕业设计形式及文献需求情况 毕业设计形式:实验设计和论文。 学生所需获得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及较好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热加工工艺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专业领域内l—2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计算机应用与基本操作等基本技能; 5、熟练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并能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书刊,并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6、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的能力。

43 专业培养方向、就业方向 旨在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加工领域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44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3、车辆工程 4、工业设计 5、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现代农业装备工程)

45 专 业 基 础 课 工程图学Ⅰ 电工与电子技术Ⅰ 理论力学 微机原理及应用 工程材料 控制工程基础 材料力学 机械制造技术Ⅱ 机械原理
液压与液力传动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 汽车构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汽车发动机原理 机械设计 汽车理论 专 业 基 础 课

46 专 业 课 专 业 方 向 课 A 设计 制造 B 检测维护 选 修 车身结构与设计 汽车设计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 车身制造工艺学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 汽车试验学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汽车维修工程 汽车评估 汽车电控技术 专业外语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 汽车造型设计 汽车结构有限元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塑料模设计 汽车运用工程 人机工程学 汽车营销 专 业 课

47 毕业设计形式及文献需求情况 毕业设计形式:实验设计和论文。 学生所需获得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及较好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 2、系统地掌握车辆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材料、汽车设计、检测与维护、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基础知识; 3、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熟练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并能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书刊,并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6、具有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7、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的能力。

48 专业培养方向、就业方向 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车辆设计、制造、使用与维护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在车辆工业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49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3、车辆工程 4、工业设计 5、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现代农业装备工程)

50 专 业 基 础 课 工程图学Ⅰ 工业设计概论 素描与速写 人机工程学 工程力学 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设计表现技法 设计调查与分析
平面设计基础 造型材料与工艺 电工电子技术Ⅱ 工业设计史 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 模型设计与制作 专 业 基 础 课

51 专 业 课 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 产品创新与开发 视觉传达设计 产品系统设计 设计心理学 汽车概论 车身造型设计 专业外语 产品摄影学
CIS及计算机辅助设计 展示设计 包装设计 专 业 课

52 毕业设计形式及文献需求情况 毕业设计形式:实验设计和论文。 学生所需获得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知识、主要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设计表现基础、设计基础、设计理论、人机工程、设计材料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市场经济等基础知识。 3、具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有较强的设计表现技能、动手能力及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53 专业培养方向、就业方向 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较丰富的人文素养,有较强的创造性设计技能并善于处理人-机-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54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3、车辆工程 4、工业设计 5、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现代农业装备工程)

55 专 业 基 础 课 工程图学Ⅰ 理论力学 工程材料 材料力学 机械原理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机械设计 电工与电子技术Ⅰ
微机原理及应用 控制工程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Ⅱ 液压与液力传动 传热传质学 测试技术 专 业 基 础 课

56 专 业 课 汽车拖拉机学(Ⅰ) 汽车拖拉机电器 汽车拖拉机学(Ⅱ)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农业种植装备学 汽车拖拉机维修 设施种植养殖装备学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 农产品加工装备学 农机监理 农业装备机电一体化技术 流体力学 专业外语 农业机器运用学 作物学基础 汽车拖拉机设计 病虫害防治技术及装备 专 业 课

57 毕业设计形式及文献需求情况 毕业设计形式:实验设计和论文。 学生所需获得知识和能力:
1、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素质; 2、系统地掌握现代农业装备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 3、掌握系统的现代农业装备运用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具有现代农业装备设计制造及其应用的基本能力,并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书刊,并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6、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和农业装备推广与开发、监理与检测方面的知识; 7、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的实际工作能力; 8、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与创新的基本能力。

58 专业培养方向、就业方向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2l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具有现代农业装备生产工艺、配套管理、设计制造、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从事上述相关行业的工作及与上述相关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59


Download ppt "扬州大学图书馆业务培训 江阳路北校区学院介绍 陈春霞."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