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趕流行的流行性感冒.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趕流行的流行性感冒."—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趕流行的流行性感冒

2 流行性感冒症狀 發燒 (39~40 oC) 頭痛 身體酸痛倦怠 嘔吐腹瀉

3 流行性感冒與普通感冒 症狀 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 發燒 少 常見 (39~40 oC) 頭疼 常見 身體倦怠不適 輕微 常見且較嚴重 流鼻涕
常見且量多 喉痛 嘔吐 / 腹瀉 極少 病原 鼻病毒 正黏液科病毒

4 對感染者及社會的影響 通常侵襲抵抗力較弱的人 老人, 幼兒, 患其他疾病的人 (如慢性肺病, 心臟病, 腎臟病…等)
因感冒而導致體內器官惡化, 甚或致命 傳染力強, 短期間可造成大量病患, 對社會造成很大的負擔

5 傳染方式                                                                               主要藉由飛沫傳染: 咳嗽與噴嚏是散播的方式, 口鼻 分泌物是感染物 應勤洗手 (尤其是外出後), 避免以手接觸口鼻

6 潛伏期與可傳染期 潛伏期: 感染病毒後約 1~3 天後發病 可傳染期: 從出現症狀後的 3~5 天內均可傳染給其他宿主
兒童可傳染期可能比七天長

7 併發症 肺炎 (通常為二次細菌性感染), 最多也最常見 慢性心肺衰竭
雷氏 (Reye) 症候群: 與併用阿斯匹林有關, 造成中樞神經系統與肝臟損傷, 死亡率高達四成 其他: 中耳炎、鼻竇炎、哮吼、肌肉炎、心肌炎、心包膜炎、毒性休克、腦炎….等

8 流行性感冒季節期間,因急性呼吸道疾病住院率增加2.5倍
症狀的併發症 嚴重性 成年人 咳嗽 68% 發燒 64% 喉嚨痛 57% 鼻炎 63% 虛弱倦怠 51% 頭痛 56% 增加醫療支出 生產力降低 影響生活品質 孩童 發燒.鼻炎90% 咽炎50% 嘔吐.腹瀉40% 支氣管炎.肺部症狀30% 流行性感冒季節期間,因急性呼吸道疾病住院率增加2.5倍 年長和高危險群的病人 胸腔併發症發生於: 73%年紀大於70歲患者 36% 年紀介於60-69歲患者 流行性感冒季節期間,因肺炎和流行性感冒住院率增加2-5倍, 造成危害生命風險

9 治療方式 症狀治療: 服用可以減輕症狀的藥物, 如止咳藥、退燒藥、鼻塞與流鼻水藥等。退燒藥要避免使用阿斯匹林類藥物, 以免增機雷氏症候群機會。 保持體力: 多休息, 減少不必要的體力消耗。 飲用大量水分: 促使身體的水分循環, 維持各器官新陳代謝的穩定。 儘早就醫: 萬一身體有不良變化時, 應儘早就醫, 以獲得適當處理。

10 藥物治療 目前有四種抑制流感病毒的藥物: Amantadine – 副作用大, 病毒很快產生抗性
Rimantadine - 副作用大, 病毒很快產生抗性 Zanamivir – NA抑制劑, 副作用小, 應用最廣 Oseltamivir – NA抑制劑

11 預防之道 注射疫苗 服用藥物: 針對高危險群 (如老人, 醫護人員, 免疫力較差的人群) 服用amantadine或rimantadine、zanamivir, 持續 5~7 週, 預防感冒的效果可達84% 飲食均衡及注意健康, 增強免疫力 流行期間避免出入公共場所 隨時勤加洗手

12 流行性感冒疫苗 臨床有效率達89%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針對當年流行的A、B型流行性感冒,每年更新製造,通常為 A/H3N2 、A/H1N1 及 B 型三株 接種疫苗後10到15天後出現免疫力,一年內有效 應及早注射預防 (每年十月到十一月中旬最佳) 流行性感冒疫苗適合接受的對象: 高危險群的病人(老人與慢性病患者) 醫護人員與社工人員 希望免除獲病的人 (重要職位的人、運動員、學生、常旅行的人等)

13 流行性感冒疫苗特性 為一種去活性後純化的病毒疫苗,於含胚胎的卵細胞中製造
共施用二劑,間隔四周,施打後約 1~2 週產生抗體,效價可維持一年左右

14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 軍隊的感染情形 期間, 美國超過50萬人死亡

15 流行性感冒病毒

16 流行性感冒病毒 正黏液科病毒 (Orthomyxoviridae) 單股RNA病毒 分為 A、B 、C 三型 基因有分節現象
RNA上有核蛋白 (NP) 外部具有套膜, 套膜基部有基質蛋白 (MP) 套膜外表上有二種表面抗原蛋白 1. 血球凝集素蛋白 (HA) 2. 神經胺酵素蛋白 (NA) 因表面蛋白的變異, 有許多變種, 例如H1N1, H3N8, H3N2….等

17 流行性感冒病毒 HA NA MP NP HA協助病毒結合到宿主細胞上 NA協助病毒從感染細胞進入血液中

18 流行性感冒病毒 A 型: 自然界宿主以鳥類為主, 但可跨物種傳染給哺乳類 (例如人、 豬、牛、馬、兔、鼠….等, 甚至可傳染給海洋哺乳類如鯨、 海豹等) 。 A型流感造成的人類疾病症狀最為嚴重, 也會引起大規模的流行。 B型與C型: 自然界宿主以人類為主, C型流感症狀最輕微, 也最少見。

19 流行性感冒的發生時間週期 每年十二月底至一月初為高峰期

20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繁殖

21 快速的表面抗原變異使得疫苗的接種效果有限
病毒的變異 抗原漂移 (Antigenic drift): 基因因複製時的錯 誤 而造成的突變, 可緩慢但穩定的改變HA與 NA結構, 因此宿主原先產生的抗體無法再繼 續發揮功用 抗原轉移 (Antigenic shift): 通常發生於A型病毒, 二不同品系的病毒間發生基因重組的現象, 可在短時間內造成快速的表面抗原轉變, 此 基因重組可發生於野生的動物宿主 (例如鳥 類、豬) 細胞內 快速的表面抗原變異使得疫苗的接種效果有限

22 病毒的變異

23 流行性感冒大流行 的歷史

24 流行性感冒大流行的歷史 412BC – 希波克拉底首先記載此症 212BC – 羅馬軍隊大流行 1781 – 歐洲與北美洲大流行
歐洲與北美洲大流行, 許多病患死於二次感染的肺炎 – 亞洲首先爆發, 逐漸傳染到俄國與美國 – 蘇俄型 (H2N2), 由蘇俄散佈到中國、歐洲、北美 洲、以及非洲, 歐洲死亡250,000人, 全世界估計死亡2~3倍 1900 – H3N2型大流行 – 西班牙型 (H1N1), 人類史上最慘重的一次流感流 行, 超過二千萬的人類死於此次感染, 遠超過第一次世界 大戰的死亡人數, 且多數死亡的病人為年輕人與一般健康 的成年人

25 流行性感冒大流行的歷史(續) 1933 – 病毒被分離出來 1940 – 發展出雞胚培養病毒方法
1941 – 發現病毒會造成溶血, 可用於檢驗病毒 1955 – 病毒被分類為黏液科病毒 (myxovirus) 1957 – 亞洲型 (H2N2) 大流行, 全球約10~30%人口感染 , 但死 亡率不高, 僅約 0.25% 1968 – 香港型 (H3N2) 大流行, 全球死亡約七十萬人 1976 – 豬型流感 (H1N1), 美國因擔憂大感染, 而大規模預防注 射, 導致十萬人出現 Guillain-Barre 症候群 (肢體癱瘓), 5000人死亡 1977 – 蘇俄型 (H1N1) 流行

26 流行性感冒大流行的歷史(續) 1986 – 荷蘭發生禽型流感 (由豬型變種而來) 1988, 1993 – 分別在美國與荷蘭發生豬型流感
1997 – 香港爆發禽流感 (H5N1), 撲殺了超過一百五十萬頭雞 1999 – 香港與中國數名兒童感染H9N2型病毒, H9N2通常感染 鳥類, 人極少感染此類型病毒

27 1918年美國大流行事件                                                     美國死亡人數達50萬人, 且大多為輕壯年人

28 1918年大流行事件

29 1997香港禽流感事件

30 1997香港禽流感事件                                              

31 1997香港禽流感事件


Download ppt "趕流行的流行性感冒."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