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1.黄河中下游旅游区包括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1.黄河中下游旅游区包括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1.黄河中下游旅游区包括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
2.黄河中下游旅游区多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秋季为本区黄金旅游季节。 3.本区有丰富的名胜古迹:四个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安 阳),32座历史文化名城,两大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还有闻名中外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孔府孔庙孔林。 4.本区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五岳中本区占四座,西安的临潼骊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21处。 5.本区有较多的革命历史纪念地:古城延安、淮海战役和太行山红色旅游区。

2 旅游资源基本特征 民族的摇篮,文物古迹荟萃,人文旅游资源博大精深 海滨优美,名山众多,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3 山东旅游区 山东省的地势,中部为山地,东部和南部为低缓的丘陵区,北部和西北部为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属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山东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3。山东河湖众多、黄河贯穿境内,从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并且形成了黄河人海的奇观。 山东省拥有3000多千米的黄金海岸,占全国海岸线的1/6。近海海域17万多平方千米,其中散布着299个岛屿,具有开展海滨、海岛旅游的优越自然条件。目前已形成了以青岛、胶东半岛、日照为中心的三大海滨旅游区。

4 一、区域重点旅游景区介绍 1、泰山与岱庙 2、趵突泉 3、曲阜三孔——孔林、孔庙、孔府 4、蓬莱阁 5、崂山 6、青岛海滨旅游区

5

6 泰山 泰山,通常指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 皇帝来泰山封禅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另外,泰山还有岳父的意思。

7 岱庙 岱庙是泰城中轴线上的主体,这条中轴线从泰城南门起,延伸到岱宗坊,然后与登山盘道相接而通向“天庭”,使山与城不仅在功能上,而且在建筑空间序列上形成一体。其序列按登山祭祀活动的程序次第展开,贯穿着一种由“人境”至“仙境”的历程。

8  玉皇顶位于碧霞祠北,为泰山绝顶,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玉皇庙位于玉皇顶上,古称太清宫、玉皇观。东亭可望“旭日东升”,西亭可观“黄河金带”。
是泰山主峰之巅,因峰顶有玉皇庙而得名。玉皇庙始建年代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主要建筑有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东西配殿等,殿内祀玉皇大帝铜像。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殿前有“极顶石”,标志着泰山的最高点。极顶石西北有“古登封台”碑刻,说明这里是历代帝王登封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   玉皇顶海拔1546米,气势雄伟,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峰”之美誉。

9  位于岱顶,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祠宇,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元年 (公元1008年)。整组建筑巍峨严整,气势恢宏,远处眺望,白云缭绕,金碧辉煌,宛若天上宫阙。祠以山门为界,分内外两院,内院正殿供奉碧霞元君铜像,铜瓦覆顶,东西配殿铁瓦覆盖,是一组高山建筑中的杰作。

10 云海玉盘是泰山岱顶的一大奇观。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气蒸发上升,加之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拔 1500 米 左右的高度时,如果无风,在岱顶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近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微风吹来,云海浮波,诸峰时隐时现,像不可捉摸的仙岛,风大了,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倒海翻江。 云海玉盘

11 黄 河 金 带 夕阳西下时,举目北眺,在泰山西北层层峰峦的尽头,可看到黄河象一条金色的带子闪闪发光,或河水反射到天空,形成蜃景,波光粼粼, 黄白相间,如同金银铺就一般,从西南至东北,一直伸向天地交界处。朵朵残云飘浮在天际,落日的余辉如一道道金光穿过云朵洒满山间。太阳象一个巨大的玉盘,由白变黄,越来越大,天空如缎似锦,待到夕阳沉入云底,霞光变成一片火红,天际云朵,山峰好象在燃烧,天是红的,山是红的,云是红的,大地也是红的。举目远眺,黄河象一条飘带,弯弯曲曲从天际飘来,在落日的映照下,白色缎带般的黄河泛起红润,波光翻滚,给人以动的幻觉。太阳慢慢靠向黄河,彩带般的黄河象是系在太阳上,在绛紫色的天边飞舞。 恰如袁枚在 《登泰山诗》中所描绘的:“一条黄水似衣带,穿破世间通银河。”

12 旭日东升 泰山日出是壮观而动人心弦的,是岱顶奇观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
志,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最后,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象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息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旭日东升

13 晚霞夕照 当雨过天晴,天高气爽,夕阳西下的时候,若漫步泰山极顶,仰望西天:朵朵残云如峰似峦,一道道金光穿云破雾,直泻人间。在夕阳的映照下,云峰之上均镶嵌着一层金灿灿的亮边,闪烁着奇珍异宝般的光辉。“谁持彩笔染长空,几处深黄几处红。”“清泉泻万仞,落日御千峰。”

14 趵突泉位于济南市中心区,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亩,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该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15 这里的山区是由石灰岩组成的,而平原的泥土底下也隐藏着岩浆岩。山区的石灰岩大约是在4亿年前形成的,其质地比较纯,它以大约30 °的斜度由南向北倾斜。石灰岩本身不很紧密,有空隙、裂隙和洞穴,能储存和输送地下水。地下水顺着石灰岩层的倾斜,大量地流向济南。成了济南泉水的水源。在平原下的岩浆岩,它的组织很紧密。所以地下水流到这里后碰到岩浆岩的阻挡就流不过去了。岩浆岩上又覆盖着一层不透水的粘土层,地下水就不能自由地流出地面。这些被拦阻的大量地下水凭着强大的压力,从地下的裂隙中涌上地面,就形成了趵突泉.

16 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 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于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一个孔姓人口占1/5的县级市,她就是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17 山东孔林 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县城北2公里处,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林墙全部用灰砖砌成,高达三、四米,长达7.3公里,占地3000亩,墙中古木参天,茂林幽深,相传孔子的弟子,各以其故乡的树木种植于孔林之内,因而树种极多。这里的墓碑除去一批著名的汉代石碑被移入孔庙之外,尚存有李东阳、严嵩、翁方纲、何绍基、康有为等历代大书法家的亲笔题碑,故而孔林又有碑林的美名,堪称书法艺术的宝库。

18 孔 子 墓 孔林的中心所在--孔子墓。此墓似一隆起的马背,称马鬣封。墓周环以红色垣墙,周长里许。墓前有巨墓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是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黄养正书。墓前的石台,初为汉修,唐时改为泰山运来的封禅石筑砌,清乾隆时又予扩大。因为以前不能踏上孔子墓,所以就被看成了大成至圣文宣干墓。

19 孔庙  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 ,位于曲阜城中央。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

20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高24.8米,阔45.78米,深24.89米,重檐九 脊,黄瓦飞甍,周绕回廊,和故宫太和殿、岱庙宋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 殿。大殿结构简洁整齐,重檐飞翘,斗栱交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藻井枋檩饰以云龙图案,金箔贴裹,祥云缭绕,群龙竞飞。四周廊下环立28根雕龙石柱,均以整石刻成。大成殿内正中供奉孔子塑像,坐高3.35米,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一如古代天子礼制。殿内还陈列着祭祀孔子时中和韶乐乐器和舞具。殿内正中是康熙皇帝题书的“万世师表”和光绪皇帝题书的“斯文在兹”匾额。每块匾额长6米多,高约2.6米,雕龙贴金,精美华丽。

21 孔府 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子孙后代世代居庙旁看管孔子的遗物,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直住在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现在规模。现在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府内存有著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文物。 山东孔府

22 孔府占地240亩,共有厅、堂、楼、房463间。九进庭院,三路布局:东路 即东学,建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孔府的主体部分在中路,前为官 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六间等,最后为花园。

23 蓬 莱 阁风景区  蓬莱阁同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武昌黄鹤楼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

24   主体建筑蓬莱阁为双层歇山并绕以回廊,上悬清书法家铁保手书的金字匾额,给人 以浑厚凝重之中不失明媚亮丽的感觉。登阁环顾,神山秀水尽收眼底。世传蓬莱有十处仙景。“海市蜃楼”为一奇观,每年春夏,夏秋之交,空晴海静之日,时有海 市出现,海上劈面立起一片山峦,或奇峰突起,或琼楼迭现,时分时聚,缥缈难测,不 由人不心醉神迷。千百年来,慕名而至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虽然大饱眼福的人不过十 之一二,却留存了观海述景的题刻二百余石。近代爱国将领冯玉祥也为此题写了“碧海丹心”四个道劲有力的鲜红大字。

25 蓬莱阁下,有一座蓬莱水城。水城沿着丹崖绝壁向南筑起,为我国现存古代海军基地之一,原为宋代边防水寨“刁鱼寨”旧址。
蓬莱水城周长约1.8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整个城池只有南北两门,北门叫水门,门上建有栅闸,以控制船只出入;南门为振阳门,与陆地相连,供车马行人出入。北门设有两座炮台,分列东西,控制附近海面。水城进可攻,退可守,实为一严密的海上防护体系,在我国海港建筑史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26 素有仙境之称的蓬莱,传说蓬莱、瀛州、方丈是海中的三座神仙,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自古便是秦皇汉武求仙访药之处。广为流传的“八仙过海”的神州传说,便源于此,相传吕洞宾、铁拐李、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八位神仙,在蓬莱阁醉酒后,凭借各自的宝器,凌波踏浪、飘洋渡海而去,留下“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美丽传说。

27 崂山风景区 崂山 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 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云虽高,不如东海崂。” 山光海色,道教名山。

28 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风景的特色。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原有道观大多毁坏。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

29 太清宫又名下清宫,始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前临太清湾,背依七峰,为崂山道教祖庭,是崂山最大的道观。全真道天下第二丛林。道教的“返璞归真”内涵与崂山自然生态互为诠释,浑然天成.蒲松龄写《聊斋志异》,多次以崂山为背景。宫中原有白牡丹,高及屋檐。当年蒲松龄寓于此,与牡丹、山茶相对,孕育出优美神话故事《香玉》,写白牡丹和红山茶变成美丽的女子,与一位书生相恋的故事,为《聊斋志异》中的佳作。   。

30 青岛海滨风景区位于青岛市区南部沿海一线,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陆地包括青岛山、信号山、观象山、太平山、八关山、小鱼山及南侧区域。海域则有团岛湾、青岛湾、汇泉湾、太平湾、浮山湾等海域及所含岛、礁、海滩等。主要风景游览区有八大关景区、八大峡景区、太平山景区和太平角景区。主要风景点有栈桥、鲁迅公园、小青岛、小鱼山、百花苑、汇泉广场、五四广场、音乐广场、燕儿岛公园、第一、二、三、六海水浴场及海滨观光大道――东海路、香港路等。

31 小青岛公园位于青岛湾内,距海岸720米,面积1.2公顷,有防波堤与陆地相接,其形如琴,又名琴岛。岛上绿树葱茏,山岩秀丽。高处有白色灯塔,是船只进出胶州湾的重要标志。夜幕降临,塔上灯光远射,给人无限幽深之感,“琴屿飘灯”,被誉为青岛十大景观之一。

32 鲁迅公园位于汇泉湾畔,占地面积约4公顷,园内松林葱郁红礁嶙峋,亭榭别致,有“山穷路尽疑断崖,临岩回折又一景”的情趣,是一处别具特色的海滨公园。

33 八大关景区位于汇泉湾以东,福山湾以西,北抵太平山南麓,南临太平湾。景区由八大关别墅区、太平角旅游度假区、太平角、汇泉角、岳阳路疗养区五大部分组成。景区占地面积66.6万平方米,依山面海,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至三四十年代,景区内已建成200余栋别墅式建筑,近几年来继续完善建设,成为青岛市著名度假观光区。

34 二、特色旅游项目 (1)主要土特产及风味美食 1)名特产品:烟台苹果、青岛啤酒、烟台红葡萄酒、金奖白兰地、淄博陶瓷
2)风味美食:糖醋黄河鲤鱼、油爆双脆、绿豆糕等 (2)主要旅游节庆活动 青岛啤酒节、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中国泰山国际登山节、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菏泽牡丹花会等。

35 山西旅游区 山西省位于华北平原以西,黄土高原的东部,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邻。简称晋,省会太原市。山西省以在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因春秋时省内大部分地方属晋国而简称晋。 山西省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的地下矿种达120多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53种。煤、铝矾土、珍珠岩、镓、沸石的储量居全国之首,其中尤以煤炭闻名全国。

36 一、主要旅游景区 1、云冈石窟 2、恒山(五岳:东西南北中,泰华衡恒嵩) 3、五台山 4、晋祠 5、黄河壶口瀑布 6、平遥古城
7、尧庙和尧陵

37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云冈石窟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5月8日,大同市云冈石窟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已成为国内各界人士参观游览的重要场所,也是国际友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 云冈石窟

38 恒山,人称北岳,海拔2017米,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扬名国内外。1982年,恒山以山西恒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曾名常山、恒宗、元岳、紫岳。位于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市62公里。恒山,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汉时因避汉文帝刘恒讳,一度改称为“常山”。据《尚书》载:舜帝北巡时,曾遥祭北岳,遂封北岳为万山之宗主;之后,大禹治水时有“河之北属恒山”的记载;先后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宋真宗封北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又尊北岳为神,可见历史之悠久。 恒山

39 五台山 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位於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五台县和繁峙县之间,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或者世界五大佛教名山 。在《2008中国避暑名山榜》上,五台山位列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2008’首届“中国文化产业品牌”榜发布暨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高峰论坛上,五台山以“中国佛教名山之冠”入选 “中国文化旅游十大品牌”。

40 晋祠 不到晋祠,枉到太原。”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41 黄河壶口瀑布 黄河壶口瀑布在吉县城西北45公里处的晋陕峡谷中,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因其气势雄浑而享誉中外。壶口瀑布,是由于黄河流至壶口一带,两岸苍山夹峙,把黄河水约束在狭窄的黄河峡谷中,河水聚拢,收束为一股,奔腾呼啸,跃入深潭,溅起浪涛翻滚,形似巨壶内黄水沸腾。巨大的浪涛,在形成的落差注入谷底后,激起一团团水雾烟云,景色分外奇丽。风景区规划面积175平方公里,主景区面积27平方公里,是以壶口瀑布为主体的峡谷景区,北至小河口,南至仕望河口。与瀑布相关的景观还有“千米龙槽”、“水里冒烟”、“长虹卧波”、“旱地行船”等。

42 黄河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有八大奇观:水底冒烟、山飞海立、晴空洒雨、旱地行船、霓虹戏水、旱天惊雷、冰峰倒挂、十里龙槽。

43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北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44 尧庙 古帝尧庙位于临汾市南约三公里处。尧庙汉魏时代始建于汾西古平阳城,晋惠帝元康年间徙尧庙于汾东原上。唐显庆三年( 658)徙庙于城南今址。历代修葺,屡遭战乱,今存山门、五凤楼、广运殿、寝宫等,棂星门、仪门已毁

45 尧陵 尧陵位于临汾市东,郭行乡北郊村西隅,涝河北侧,距市区35公里。尧陵依山傍水,建在山脚下一个半岛形的岩石丘上,涝河环绕,岩崖下潺潺西流。陵丘为纯净黄土筑成,高50米,周3O0米,古柏葱茂,世称神林。陵前筑有祠宇, 相传为唐初所建。金泰和二年(1202年)碑文载:唐太宗征辽曾驻跸于此,因谒尧陵遂塑己像。元中统年间道人姜善信奉元世祖命修筑尧陵,明成化、嘉靖,清雍正、乾隆间,都曾重修。现陵丘如故,松柏依旧。祠内现有山门(门上为乐楼)、牌坊、厢房、献殿、寝殿、 碑亭等建筑。布局紧凑,木雕精细,红墙绿瓦,围以清流古柏,相映成画

46 二、特色旅游项目 1、主要土特产及风味美食 (1)名特产品:汾酒、竹叶青酒、清徐老陈醋。
(2)风味美食:太原豆腐脑、刀削面、拉面、平遥牛肉。

47 陕西省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自周开始又有秦、西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陕西建都,时间长达1180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省份。 陕西是中国文物特大省,陕西古遗址、古建筑、古陵墓、碑碣石刻及国家级文物数量之多,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首。陕西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省级8座。 世界文化遗产1处:西安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西安的华山;西安临潼骊山;保鸡天台山; 其自然景观也极为丰富,由我国地理上南北分界线的秦岭有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以及渭河谷地;有险峻的华山;秀丽幽静的终南山;富有浪漫色彩的骊山。这一切都给陕西蒙上了一幅美丽而神秘的面纱。

48 二、主要旅游景区 1、华山 2、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3、骊山及华清池 4、大雁塔 5、黄帝陵 6、延安宝塔 7、王家坪革命旧址

49 华山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距西安 120 公里。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华山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它的历史衍化可追溯到 1.2 亿年前,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现在的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还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 36 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给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谓的西京王气之所系

50 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 皆因华山而得名。华山还是道教胜地,为“第四洞天”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 20 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东峰 海拔2090米,是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东得名。峰顶有一平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是著名的观日出的地方,人称朝阳台,东峰也因之被称为朝阳峰。

51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的陵墓,位于中国北部陕西省临潼县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秦始皇陵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都城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实际上它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 。

52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东骊山北麓

53 华清池 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几经波折又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或笑或叹或赞或斥的史话,但无论如何,真正的爱情总是美丽的,从“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到“渔阳颦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种美丽在同样美丽的“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癜三四重”的华清宫里得到了真实的记载华清池是一处具有六干年历史,驰名中外的游览胜地,被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紧依京畿的地理优势,旖旎秀美的骊山风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使历代在西安建都的帝王都特别钟情于这一风水宝地

54 大雁塔 大雁塔建于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是玄奘为藏经典而修建,塔身七层,通高64.5米。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是西安市著名的旅游地

55 黄帝陵

56 延安宝塔

57 王家坪革命旧址

58 三、特色旅游项目 1、主要土特产及风味美食 (1)名特产品 安塞腰鼓 安塞剪纸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 (2)风味美食:羊肉泡馍、饺子宴、灌汤包。
2、主要旅游节庆活动 西安古文化节

59 安塞腰鼓

60 安塞剪纸

61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

62 羊肉泡馍

63 灌汤包

64 第四节 河南旅游亚区 河南省简称豫,省会郑州。50万年前,河南已经有了人类的足迹,新石器时代出现了著名的仰韶文化。夏、商以此为生息地。唐朝时正式建河南道,到宋朝时候,河南开封(东京)不但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有国际都会之称。明朝改河南布政使司,清创河南省。   河南省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发达,是我国小麦、芝麻、烤烟、棉花、大豆的重要产区。河南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河南洛阳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从夏朝以来,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洛阳因文人云集而得名“诗都”,又因牡丹花香气四溢而被名为“花都”。

65 一、主要旅游区点 1、相国寺 2、殷墟 3、龙门石窟 4、嵩阳书院 5、少林寺——禅宗祖庭 6、仰韶文化遗址
7、洛阳牡丹——洛阳牡丹甲天下 ‘

66 大相国寺位于开封市中心,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
大相国寺位于开封市中心,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 .开封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位于著名文化历史名城、七朝古都开封的市中心。该寺历史悠久,是我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1992年8月恢复佛事活动,复建钟、鼓楼等建筑。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旅游景点。   大相国寺至北宋时期达到空前的鼎盛,辖64禅、律院,占地540亩,因受帝王崇奉,地位如日中天,是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座“为国开堂”的“皇家寺院”。

67

68

69

70 殷墟 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横跨安阳恒河南北两岸,现存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和众多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制玉作坊、制骨作坊等众多遗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71 与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的殷墟王陵遗址,有着世界“第二个古埃及”的美誉,其价值可与世界七大奇迹相媲美。从1933年起至今,在这里相继发现了13座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出土了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和陶器,包括举世闻名的司母戊大方鼎

72 安阳殷墟在1978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青铜容器4000余件,这些青铜器中,司母戊鼎是殷墟出土的最大青铜器。实际上,安阳其他一些证据证明,这并不是殷墟最大的青铜器物。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安钢进行考古发掘时,曾经发现过一个铸造青铜器的工厂,那个工厂现场有一个铸造青铜器的内范,而这个内范表明它是一件圆形青铜器,这个圆形青铜器的口径达到1.6米,比司母戊要大得多,这样来讲,如果它是一个圆形的鼎,那比司母戊鼎壮观多了。

73 殷墟共出土甲骨15万片,单字约4500个,其中约有1500个单字已被释读。3000多年以来,甲骨文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74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75

76

77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在河南省郑州登封市嵩山南麓。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时称嵩阳寺,至唐代改为嵩阳观,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明末书院毁于兵燹,清代康熙时重建。

78 仪门为新修的牌坊式建筑,上书“高山仰止”四字,意思是说孔子的品质和学识象大山一样足以让后人敬仰。因书院除具有讲学的主要功能外,还有藏书和祭祀孔子的功能,所以在这里设置仪门,是提示学子到这里要注意言行穿戴、不至失礼。

79 少林寺[1],又名僧人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祖庭,位于河南郑州市登封城西少室山。南北朝时,天竺僧人菩提大师达摩到中国,善好禅法,颇得北魏孝文帝礼遇。太和二十年(496),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寺处少室山林中,故名少林

80 少林寺

81

82 仰韶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城北9公里处的仰韶村。仰韶文化,因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故名。仰韶文化也称彩陶文化,多数是粗陶。 这是当作同系统文化的代表名称潼关县境内,已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有两处一处是南寨子仰韶文化遗址 :另一处是张家湾仰韶文化遗址 1961年3月国务院将仰韶文化遗址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中中国历史博物馆组织中国和美、英、日等国的考古专家进行国际田野文物考察,在仰韶村附近的班村,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数十斤5000年前的小米,说明中国农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

83 牡丹 中文别名 :百花王、鹿韭、木芍药、花王、富贵花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由于洛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地肥沃,加之园艺大师们巧植善种,培育出许多色,型皆佳的珍品,使牡丹变异千种,名品日增,誉满全国,遂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 自古洛阳人爱花成俗.邵雍的"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开花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土无涯"的名诗,正是这种习俗的真实写照. 洛阳牡丹的人工栽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之后,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和洛阳名园的毁夷,至南宋时,四川天彭牡丹继起,有小洛阳之盛。从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中所列60多个品种看,大都是从洛阳引进的。明代,盛极一时的安徽亳州牡丹也有许多是从洛阳引进的老品种。清代,曹州牡丹取代亳州牡丹而代之,洛阳牡丹又直接或间接地和曹州牡丹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足见洛阳牡丹的传播和影响。当今洛阳牡丹更传到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美国、荷兰、南非、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

84 牡丹

85 牡丹


Download ppt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1.黄河中下游旅游区包括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