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章 清末的外力衝擊與近代化 第一節 帝國主義的入侵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章 清末的外力衝擊與近代化 第一節 帝國主義的入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清末的外力衝擊與近代化 第一節 帝國主義的入侵
第五章 清末的外力衝擊與近代化 第一節 帝國主義的入侵

2 學習目標 了解臺灣戰略地位及開港通商後的涉外事件 知道臺灣國際貿易的發展及開港通商後的影響 明白臺灣的近代教育及醫療的傳入

3

4 十九世紀歐美對臺虎視眈眈之因 課文整理 一、臺灣戰略地位:擁有優越航路位置。 二、臺灣物產豐富:  1.有豐富的米糖物產。
 2.基隆附近蘊藏煤礦。

5 P74

6 課文整理 英國對臺灣的覬覦—鴉片戰爭 一、窺伺鹿耳門:道光20年(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時,英艦曾至臺南鹿耳門外窺伺,被鎮守的臺灣兵備道姚瑩及嘉義出身的水師名將王得祿驅離。 二、進犯基隆:道光21年英船「納爾不達號」進犯雞籠,砲擊二沙灣砲臺,因駐臺守軍還擊而逃。英軍數日後再攻擊三沙灣砲臺,清軍嚴陣以待,英軍敗退。 三、結果:清廷與英國簽訂戰敗賠款條約,不但無力追究英軍對臺騷擾,甚至將護土有功的姚瑩革職查辦。

7 P74 u 南京條約 P75

8 P74

9 帝國入侵—臺灣開港通商過程 課文整理 一、原因:咸豐10年(1860年)英法聯軍。
二、開港通商:將雞籠、淡水、臺灣(安平)、打狗列為通商口岸。 三、影響:  1.經貿型態轉變:原以中國大陸為對象的國內貿易轉變為以世界為對象的國際貿易。  2.各國陸續在通商口岸設立領事館與海關。  3.設立洋行:外國洋商紛紛設立「洋行」作為貿易之所,如臺灣(安平)、打狗、大稻埕等地的怡和洋行、德記洋行與和記洋行等。

10 1.正口:淡水、安平 2.子口:雞籠、打狗 P75

11 P75

12 P75

13 課文整理 開港後涉外事件—羅妹號事件 一、起因:同治6年(1867年)3月,美國船隻「羅妹號」的在臺灣屏東一帶發生船難,船長及船員登岸,不幸為當地原住民殺害。 二、協商: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來臺,希望能與原住民頭目會面,商談航行安全之策,並請臺灣官員提供協助,然臺灣官員卻告知「番」地不歸管轄。 三、結果:同年六月,美軍來臺攻打原住民部落失敗。 四、最後協議:雙方協議往後若有外國船隻在臺灣南部海域失事,當地原住民應妥為救護照顧。

14 P75

15 開港後涉外事件—牡丹社事件 課文整理 一、起因:
1.同治10年(1871)琉球船「山原號」遭颶風漂流至臺灣南部,誤闖原住民部落的琉球人多數遭殺害。 2.日本出兵:清認為「生番」乃化外之地,政教不及,遂予日本出兵藉口。 二、經過:同治13年(1874年),日本派兵攻臺。 三、結果: 1.激戰數月,原住民投降;日軍水土不服,傷亡不少。 2.日本無大規模對外征戰能力,財政亦不充裕。 3.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調停,清支付五十萬銀兩,日軍撤臺。 可參考牡丹社事件

16 開港後涉外事件—牡丹社事件 四、影響: 1.默認日本併吞琉球(光緒5年) 2.促使清廷重視海防,轉而積極經營臺灣

17

18 承認日本侵臺為保民義舉,成為日本主張領有琉球的藉口
西鄉從道 起 因 P76 北京專約: 承認日本侵臺為保民義舉,成為日本主張領有琉球的藉口 和議原因 u 北京專約

19 開港後涉外事件—清法戰爭 課文整理 一、起因:光緒10年(1884),清與法國為爭奪越南宗主權發生戰爭。 二、經過: 1.清在陸戰頗有斬獲
2.法軍將戰場擴及中國東南沿海一帶 3.進犯臺灣 A.由艦隊司令孤拔率軍進犯基隆、淡水二地。 B.翌年,法軍再度攻擊基隆,並轉戰澎湖媽宮 4.劉銘傳與臺中林朝棟率臺勇擊退

20 開港後涉外事件—清法戰爭 課文整理 三、結果:清與法議和原因 1.日侵朝鮮 2.海防空虛 3.臺灣被封鎖 四、影響: 1.失去藩屬越南
2.清廷更加注意臺灣地位的重要臺灣設省。

21 P76 原因 P77 影響 清議和原因:1.日侵朝鮮2.海防空虛3.臺灣被封鎖

22 P77

23 國際貿易的發展—茶葉 課文整理 一、引進:臺灣北部的茶是由英國人德約翰(John Dodd)從福建安溪引進。
二、種植:臺北盆地周邊山地和桃園、新竹台地。 二、加工出口:集中在大稻埕加工,再由淡水港出口。 三、種類:  1.烏龍茶:主銷美國。  2.包種茶:主銷南洋。 四、出口量:二者合計占臺灣出口商品54%,在國際市場上,還領先大陸原鄉的安溪茶 。

24 P77

25 P77

26 國際貿易的發展—糖業 課文整理 一、荷據時期:便是重要出口商品。 二、清末:被茶葉取代,居出口商品第二位,占出口總值36 % 。
三、出口種類:  1.紅糖:由傳統「糖廍」生產,生產過程是把甘蔗放進牛拖的石磨中榨出蔗汁,之後再送進煮糖室分餾結晶,所得便是含糖蜜較高的紅糖。  2.白糖:由紅糖再次加工後產生。 三、甘蔗園:主要分布在臺灣南部。 四、出口港:多由臺灣(安平)或打狗集結出口。 五、外銷地:除中國大陸外,亦遍及日本、澳洲、香港、美國、加拿大等地 。

27 P78

28 國際貿易的發展—樟腦 課文整理 一、重要性:  1.樟腦雖只占清末出口貿易值的4%,卻供應全世界70%以上的樟腦需求。
 2.樟腦王國:19世紀末賽璐珞工業建立後,樟腦市場大增。在人工樟腦尚未取代天然樟腦前,臺灣是名副其實的樟腦王國。 三、製造方式:將樟樹切為碎片,再蒸煮出樟腦氣,冷卻結晶的固體即為樟腦。 三、產區:樟樹多半生長在中北部山區。 四、出口:製成品多由北部的淡水港出口。

29 P78

30 P78

31 P79

32 臺灣1870~1895茶、糖、樟腦出口值比較

33 國際貿易的發展 課文整理 一、背景:臺灣開港通商後重新進入國際貿易體系。 二、三大出口物:茶、糖、樟腦。
三、輸入品:以鴉片和紡織品為最大宗。  1.鴉片:  A.開港後至日本治臺前,均是進口產品的首位。  B.品種有印度、土耳其、波斯、中國產等類。  C.雖有害國計民生,清卻用鴉片進口稅收與厘金,作為晚清臺灣海防軍費和近代化建設資金。  2.紡織品:  A.多來自英國,以製茶袋及穿著的布料為主。  B.臺灣是當時中國衣著最進步之地,連農人、礦工、苦力都有歐洲生產的衣服可穿,由此可反應臺灣與國際貿易的關係。

34 P78 P79

35 開港通商的影響(一)--貿易快速成長 課文整理 一、製茶與樟腦業的成長: 1.集散、轉運中心更為繁榮:如大稻埕、宜蘭、新竹等地。
 2.產地繁榮:臺灣中北部山區聚落快速發展,如深坑、大溪、南投等地。 二、舒緩人口壓力:由於就業機會、財富增加,不但扶養臺灣本身自然增加的人口,也扶養陸續湧入的大陸移民。 三、利益均霑,籍貫別械鬥消失:閩南籍的漳州、泉州和廣東籍的客家人也攜手合作,故於同治7年(1868)後,臺灣不再有籍貫別的械鬥產生。

36 P79 u

37 P79

38 開港通的影響(二)--社會階層變動 課文整理 一、背景:開港通商後國際貿易取代大陸貿易。 二、變動情況:郊商和地主漸沒落 豪 族 買 辦 代
豪 族 買 辦 板橋林家 霧峰林家 臺北李春生 高雄陳中和 由於茶葉主要栽植於丘陵,樟腦主要產於山區,為防禦原住民,需有武力為後盾,非龐大家族無以為之 藉著語文、經驗與能力,且受僱於外商,轉而自己經營致富

39 P79 u

40 P79

41 開港通的影響(三)—南北地位的升降 開港前--南部 開港後--北部 政 經 重 心 1.臺灣北部人口仍少 2.商業經營不甚發達
3.米、糖等出口大宗商品仍多產於中南部 4.政治經濟重心以南部為主 1.國際市場對臺灣茶葉與樟腦商品需求激增,且產地多於臺灣北部 2.光緒元年(1875)增設臺北府,臺灣北部人口與商業更興,近代化設施亦多集於此,漸而取代南部地位 3.光緒7年(1881)後,北部貿易額超越南部且加大差距,是以南北貿易地位逆轉,臺灣的政治、經濟重心由南部轉移至北部 課文整理

42 P80 u

43 P80

44 開港通的影響(四)—移民的社會地位 不如沿海閩籍移民 相對提升 課文整理 開港前 開港後 粵 籍 移 民 1.原本居住於桃園、新竹、苗栗山區
2.居住地經濟價值較低 1.由於茶葉和樟腦多產於中北部丘陵與山區,山區聚落遂扮演重要角色,產業大興,財富大量積累 2.拉近與閩籍移民的貧富差距 社會 地位 不如沿海閩籍移民 相對提升

45 P80 居於桃園、新竹、苗栗山區

46 開港通商的影響(五)--原漢關係緊張 開港後漢原關係更加緊張 情況 地區 北部地區 南部地區 原因
1.入侵原住民地界:由於茶葉與樟腦的需求,漢人為此開發丘陵山區常侵入原住民地界 2.清廷:為取得財源,也常有侵擾原住民的行為 3.借貸、交易:漢人改採借貸或給予銀兩、實物交易的方式,藉此換取原住民的土地 1.甘蔗糖作,雖以平原、低丘為主 2.但因漢人的墾耕,也迫使當地平埔族人集體東移。 課文整理

47 P80 P81

48 P80

49 開港通商後的影響 電子教學講義P42

50 近代教育與醫療的傳入 一、背景:開港通商後,外國教士來臺傳教。 二、衝突情形:
課文整理 近代教育與醫療的傳入 一、背景:開港通商後,外國教士來臺傳教。 二、衝突情形:  1.與漢人信仰與價值觀牴觸,引漢人反感:如要求信徒捨棄偶像、廢祀祖先等差異、男女同居一室做禮拜等。  2.各地有破壞教堂,襲擊、殺害教會神職人員之舉。 三、結果:長老教會的傳教士仍致力教化與醫療工作。

51 P81

52 臺灣近代教會的發展—英國長老教會 課文整理 一、傳教區域:臺灣南部。 二、代表傳教士--馬雅各:
 1.來臺:清同治4年(1865)到臺南、高雄傳教。  2.行醫傳道:開辦了「看西街醫館」(即今臺南新樓醫院前身),藉此行醫傳道。 三、設立教育機構:用以訓練漢人從事傳教工作。  1.光緒2年(1876)設立臺南「福音書院」(今日的「臺南神學院」)。  2.光緒11年(1885)及光緒13年(1887)設立中學(今日的「長榮中學」與「長榮女中」)。 四、讀經方法:利用閩南語羅馬拼音教導民眾讀經,至今在臺灣各教會中仍廣為流傳 。

53 P81 巴克禮 巴克禮規劃,而由余饒里夫婦創設

54 P82

55 電子教學講義P41 余饒理

56 臺灣近代教會的發展—加拿大長老教會 課文整理 一、傳教區域:臺灣北部。 二、傳教士代表--馬偕:
 1.來臺:清同治11年(1872)來臺,以淡水為根據地向外發展傳教事業。  2.醫療服務:首先創立「偕醫館」。  3.創辦教育機構:  A.目的:創辦各種學校培訓本地傳教士。  B.代表:光緒8年(1882)於淡水成立的牛津學堂又稱理學堂大書院)(為今日的「臺灣神學院」、「淡水中學」及「真理大學」)。

57 P81 P82

58 電子教學講義P41

59 P81 P82 P82

60 臺灣近代教會的發展—道明會 一、傳教區域:以臺灣南部為中心,陸續向屏東原住民部落及臺灣中北部傳教。 二、傳教士代表--郭德剛與洪保祿。
課文整理 臺灣近代教會的發展—道明會 一、傳教區域:以臺灣南部為中心,陸續向屏東原住民部落及臺灣中北部傳教。 二、傳教士代表--郭德剛與洪保祿。 三、設立醫館:在各教區設立醫館,透過施藥治病的醫療服務,博取民眾認同而擴大宣教效果。

61 P82

62 好站連結 開拓史料蠟像館(德記洋行) 歷史文化學習網/牡丹社事件與北京專約 歷史文化學習網/ 晚清時期的農業發展

63 圖源出處 德記洋行 http://anping.tncg.gov.tw/tour/tua_01.jsp?ID=5&Lang=C
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 大日本琉球藩民墳墓 日軍來犯清廷洋槍隊備戰 殷允芃、尹萍、周慧菁、李瑟、林昭武著, 《發現臺灣》上冊,天下雜誌, ,第六刷27版,頁215。 牡丹社事件 殷允芃、尹萍、周慧菁、李瑟、林昭武著, 《發現臺灣》上冊,天下雜誌, ,第六刷27版,頁216。 西鄉都督遺跡紀念碑 中法戰爭法軍的攻擊 孤拔墓 法國海軍陣亡官兵墓碑 昔日大稻埕撿茶 ,第六刷27版,頁211。 清領後期的樟腦開採 臺灣1870~1895茶糖樟腦出口值 臺南神學院 左: 右: 長榮女中

64 鴉片戰爭期間英國與臺灣的關係 一、鴉片戰爭中,英國在中國大陸的各場戰役,皆大獲全勝,唯獨在對臺的數場交鋒均遭到嚴重的挫敗:
1.1840年7月守軍在鹿耳門外海發現英國軍艦,因此整備火器槍械,調集兵員分守澎湖、安平、滬尾、雞籠諸要口,並在各地舉辦團練 2.1841年9月,對雞籠港的入犯 3.1841年10月,對二沙灣砲臺的偷襲 4.1842年3月,對梧棲港(大安港)的窺探。

65 二、由於英軍在臺灣被俘虜的人數眾多,英國就以俘虜被殺係違反人道為由,向中國提出強烈抗議;清廷為平息事端,只得將防臺有功且治績卓著的臺灣兵備道姚瑩和臺灣總兵達洪阿,下令革職。
三、歷次抗英事件中,均具傑出表現的臺灣水師名將嘉義人王得祿(1770~1841),建議在全臺設置十七個防禦據點,為臺灣防務奠下重要基礎,卻不幸在此戰役期間逝世於澎湖軍旅,留下英名。 四、清廷在這一波波的衝突中,清廷開始知覺到臺灣地位的重要。

66 基隆二沙灣砲臺 海門天險為國家一級古蹟,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時為 防止英軍入侵而建,1884年中法戰爭毀損後劉銘傳重
建,有「二沙灣砲臺」之稱

67 英國領事館 打狗英國領事館 淡水英國領事館

68 臺南安平留下的洋行舊址 英商德記洋行 德商東興洋行

69 德記洋行 原英商德記洋行創建於清同治6年(1867年),位於安平,大多從事鴉片、樟腦、砂糖等大宗貨物交易。為臺灣與西方貿易的歷史見證物。民國68年,臺南市政府將德記洋行收回並整修,做為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70 美船羅妹號事件 Rover羅妹號,又譯為「羅發」號。同治六年(1867)三月十二日,有一艘美國船「羅妹」號由廣東汕頭擬航往山東牛莊,在臺灣海峽南端七星岩(今屏東縣)觸礁船破,船長亨德(Hunt)及妻子、水手共十四人駕駛至龜仔角鼻登岸,不幸為當地原住民殺害,唯一倖存的水手赴打狗告官,英領事乃派駐安平的英艦前往營救,抵龜仔角鼻遭原住民反擊不敵而撤回。 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Le Gendre)來臺,希望能與原住民頭目會面,商談航行安全之策,並請求臺灣的道、鎮提供協助,當時臺灣道官員遇事推諉,告以「生番」凶悍不可理喻,「番地」不歸地方官管轄。

71 美船羅妹號事件 同年六月,美國政府派貝爾(Bell)率「哈德福」及「懷俄明」兩軍艦,軍隊一百八十一人進攻龜仔角鼻原住民部落,結果為原住民所敗,哈德福艦副艦長麥肯士戰死。 清政府恐事件擴大,李仙得也施加外交壓力,總兵劉明燈才率兵勇五百人前往琅嶠。李仙得認為戰未必得勝,乃由通事陪同,直接與十八社總頭目卓杞篤達成協議,往後如有中外船隻失事,應妥為救護照顧,劉明燈隨後亦撤兵,此事件終告解決。 李仙得後又受聘為日本外務省准二等官的「顧問」職務,對日本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發動的「征臺之役」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72 美船羅妹號事件 李仙得依此次經驗,質疑清廷對於番地的掌握(番地無主論),成為日後牡丹社事件的理論基礎
李仙得後又受聘為日本外務省准二等官的「顧問」職務,對日本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發動的「征臺之役」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73 牡丹社事件 1 1.事件發生:1871年琉球(17世紀時的宗主權已呈現一屬中國,一屬日本薩摩藩的狀態)漁船因遭風漂至臺灣,成員登岸誤闖牡丹社,有54人遭殺害,僅12人倖存,經人由鳳山縣送到府城,再轉往福州撫恤後,於次年返回琉球。 2.日本態度:日本對於琉球存有野心,兩年後,日本使節試探清廷態度。 3.清朝反應:清廷一方面表示琉球、臺灣皆屬中國,此事不煩日本過問,卻也表示「生番原為化外,未便窮治」。此話反映清廷事實上沒有完全有效統治臺灣的狀況,也給日本出兵的藉口。

74 牡丹社事件 2 4.日本回應:日本為了安定國內不滿,1874年以西鄉從道為臺灣事務都督,積極準備征臺。 5.雙方部署:
(1)清朝:清朝在日軍抵達琅嶠後,向日本表示指責,並派令駐在福建的船政大臣沈葆楨帶領輪船部隊前往臺灣,積極準備。 (2)日本:先孤立高士佛社與最強悍的牡丹社,再用武力迫牡丹社屈服。但在瘧疾侵害、財政不充裕情況下,想以戰逼和,以得到賠償來結束征臺戰爭。

75 牡丹社事件 3 6.簽訂和約:1874年10月,清廷與日本簽訂北京專約,承認日本出兵為「保民義舉」,並撫恤遇害的難民,補償日本在琅嶠地區所修的道路建物的費用,最後共支付五十萬兩結案。 7.意義: (1)承認日本的保民義舉行動,成為日本要求琉球歸屬日本的藉口。 (2)使清廷治臺的政策發生了決定性的轉變。

76 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 琉球人墓原在牡丹社雙溪口,日本明治七年(1874)遷建今車城鄉統埔村,此碑為西鄉從道重修琉球人墓所題墓碑,為牡丹社事件的重要史料,也是目前所知日本在臺灣所立碑碣年代最久遠者。

77 大日本琉球藩民墳墓 本件墓碑係統領埔當地庄民為遭難琉球人所立的墓碑;紅磚材質,刻工粗陋,碑雖小而墓猶存,乃是牡丹社事件的直接史料。

78 日軍侵臺--清廷洋槍隊備戰 日軍侵臺,清廷震驚,調派一萬名洋槍隊渡臺,積極備戰。

79 牡丹社事件 1874年,日軍自恆春北邊石門山谷偷襲登陸,圍攻牡丹社,並屯田駐軍六個月之久。這一場戰役,徹底翻轉了數千年中日間的「華夷秩序」。

80 西鄉都督遺跡紀念碑 本碑係日據昭和十一年(1936)所立,紀念日本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的征臺功勳。碑立於屏東縣車城鄉四重溪石門,為昔日戰場所在,標榜戰功的意圖不言而諭。臺灣光復以後,碑柱與碑座尚存,碑文則被鑿毀,改作「澄清海宇、還我河山」等八字,明顯呈現出民族情懷。

81

82

83 中法戰爭法軍的攻擊 清光緒10年(1884)法國的海艦隊司令孤拔(Amédée Courbet)攻擊清朝水師,摧毀了福建沿岸海防設施。

84 孤拔墓 孤拔是清光緒10年(1884)中法海戰時的法國司令。病逝於媽宮城。目前位於澎湖的孤拔墓仍保存得非常完整,方形石碑屹立在墳塚上,上面並刻有法文記錄。

85 法國海軍陣亡官兵墓碑 本件墓碑係為中法戰爭中於基隆陣亡的法國海軍官兵而立,雖無年代落款,應是清光緒11年(1885)所建,此碑現存基隆市中正區法國公墓。

86 大 稻 埕 大稻埕位於今天臺北車站西北方,靠近淡水河濱一帶的大稻埕,起初因一大片曬穀廣場而得名,後繼艋舺而成為當時臺北城外新興市區,清治後期,外國洋行紛紛在此設立,現在屬於臺北市大同區的一部分。

87 P80

88 昔日大稻埕撿茶 清末每天到大稻埕採茶、撿茶的茶葉人 口,達一萬人以上。

89 馬 雅 各 1865 年(同治4 年)馬雅各首先自廈門至臺,先在旗后登陸,前往臺南,一度被趕回旗后,以醫療傳教,漸獲認同。
馬 雅 各 1865 年(同治4 年)馬雅各首先自廈門至臺,先在旗后登陸,前往臺南,一度被趕回旗后,以醫療傳教,漸獲認同。 三年後,馬雅各又回到臺南,建立教會,並進行看診,今天的看西街教會,是臺南最早的基督教教堂。 馬雅各和同時期的傳教士,也是醫生的德馬太(Matthew Dickson,生卒年未詳)等人,創設新樓病院(即今臺南新樓醫院)。

90 巴克禮 1875 年(光緒元年),巴克禮來臺,接替之前在打狗傳教的李庥。
臺灣的白話文《聖經》,就是由他從拉丁文直接翻譯而來,保存了古典閩南語的美麗語法;也增補編輯《增補版廈英大辭典》。 巴克禮隨後前往臺南,1876 年(光緒2年)創立神學院,這是臺灣第一所近代形式的大學。

91 巴克禮 1885 年(光緒11年),巴克禮從英國親自運來臺灣第一臺印刷機,創刊《臺灣府城教會報》(今《臺灣教會公報》),是臺灣第一份報紙。
稍後由巴克禮規劃,而由余饒里夫婦創辦臺灣第一所中學:長老教會中學(今長榮中學) 。  1895 年,日人來臺,在大軍進入臺南府城前,巴克禮前往協商,得以不流血接收。巴克禮終身奉獻臺灣,最後埋骨於府城。 2003 年,臺南市政府又在市立文化中心前設「巴克禮公園」來紀念這位偉大的傳教士。

92 臺南神學院 臺南神學院為巴克禮醫師於1876年(清光緒2年)所創建,為南臺灣基督教發展中重要之角色。

93

94 甘為霖 1871 年(同治10 年),甘為霖抵臺,傳教四十七年。 他是臺灣特殊教育的創建者。
甘為霖  1871 年(同治10 年),甘為霖抵臺,傳教四十七年。 他是臺灣特殊教育的創建者。 1888 年(光緒14 年),他刊印了臺灣第一本盲人點字書。 1889 年,創辦第一所盲校 1915 年(日大正4 年),盲校兼收啞生,即今臺南啟聰學校的最前身。 甘為霖傳教地區,擴及澎湖離島,現馬公教會後方仍有其紀念館。 

95 拔 牙 醫 生 馬偕博士最著名的是他的拔牙故事。他為人拔牙兩萬一千顆,一手執鉗、一手抱聖經成為他的標誌,並有「拔牙數目與拯救靈魂數目都是第一」的美名。在他的日記中,某時某地拔牙的總數目,與當時受洗、來聚會的信徒總數目一樣。馬偕說兩三個人一起,不到一小時,常可以拔到百顆。透過傳教士來拔牙,迅速解除牙痛,這種戲劇性的改變,破除當時不少人的「迷信」與偏見。

96 馬偕在淡水租屋,學習當地語言,融入民眾生活,後亦在淡水娶妻生子。
宣教以臺灣北部為主,足跡遍布宜蘭、花蓮和高山原住民部落。 設立偕醫館,引進醫療技術,為人開刀、拔牙,後擴大為「滬尾醫館」,之後獲同姓馬偕船長遺孀捐款,建立新醫館「滬尾偕醫館」。清法戰爭時還負起救護的工作,醫治清軍。 提倡教育,設牛津學堂,教授西學,作為其培育傳道、醫療和教育人才的基地。亦創女學堂,可惜當時民智未開,學生皆為噶瑪蘭平埔族女子。然此女學堂仍為全臺女子教育首學。 馬偕醫院:馬偕逝世後,醫館一度關閉,1906年方再開業,但隨著醫務擴展,院舍和設備不符時代需要,且淡水港沒落後也不再適作醫療中心,遂在1912年遷往臺北,改名「馬偕紀念醫院」。

97 馬偕墓園 馬偕博士長眠之所,得以安葬於此墓園者,多為其家人與嫡系學生。這裡原本是駐淡水外僑的墳場,1901年6月2日馬偕逝世後,家人即遵其遺囑和外僑的墳墓立一牆之隔,以表明他是台灣人。墓碑較高者(如燭台)是馬偕的墓,右邊是其「牽手」五股女子 張聰明,再右邊是女兒和女婿,再外圍是其學生。馬偕的左邊是長偕叡廉夫婦(他們在1914年創淡江中學),再左邊是其姻親。馬偕夫婦的墓碑,正面是英文和白話字拼音,背面是漢文;此墓園現為淡江中學管理。

98

99 中間為馬偕之墓,右邊是其妻子張聰明之墓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牛津學堂 源自一八七二年三月九日,加拿大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師馬偕‧叡理博士(Rev. Dr. George Leslie Mackay)登陸淡水,作佈教、教育及醫療工作。擇定淡水砲台埔小山丘上(真理大學現址),興建校舍,並親自規劃監工,1882年校舍建成後,為感念其家鄉安大略省牛津郡(Oxford County)居民的捐助,遂命名為Oxford College,中文名為:理學堂大書院,後人稱之為牛津學堂。當時所授的課程,除了神學聖經道理,尚有社會學的歷史、倫理、中國字部、中國歷史,自然科學的天文、地理、地質、植物、動物、礦物以及醫學理念、解剖學及臨床實習等,是台灣通識課程的先驅、教育史上最早的西式學校,也是當今歷史最悠久的一所學校。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天主教道明會(多明尼哥會) 1859 年,即有道明會神父郭德剛和洪保律二人,奉羅馬教廷之命,自馬尼拉來臺,在打狗展開傳教工作,一度遭到逮捕、審訊。 1860 年,郭神父即在打狗港邊的前金地區,購地興建第一座天主教教堂,傳教工作逐漸開展。 1860年後天主教的發展: 1.向南延伸,擴及屏東的原住民部落, 2.在臺南及羅厝(彰化埔心)建立傳教中心, 3.向北部發展。在臺南創辦最早的孤兒院,收容孤兒、傳授教義,是臺灣早期的社會福利工作

113 移墾初期,漢人移民的分布情形 分布 比率 原因 泉州人 沿海地區 45% 1.來臺先後 2.原鄉生活習慣 3.分類械鬥造成族群遷徙 漳州人
內陸平原 35% 客家人 鄰近山地丘陵 16% 閩南其他地區 4%


Download ppt "第五章 清末的外力衝擊與近代化 第一節 帝國主義的入侵"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