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单股DNA病毒 基因组核酸为单股DNA的病毒.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单股DNA病毒 基因组核酸为单股DNA的病毒."—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单股DNA病毒 基因组核酸为单股DNA的病毒

2 单股DNA病毒 细小病毒科 细小病毒属 红病毒属 依赖病毒属 圆环病毒科 圆环病毒属

3 单股DNA病毒的部分特性 - 基因组 形状 直径(nm) 囊膜 对称型 颗粒数 细小病毒科 单股线状 圆形 18~26 32 圆环病毒科
正二十面体 32 圆环病毒科 单股环状 17~22

4 第一节 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
细小病毒属:能自主复制 红病毒属:能自主复制 依赖病毒属:是一种缺陷型病毒 ------只有在腺病毒作为辅助病毒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完成复制,故称为“腺联病毒”。

5 一、主要特性: 无囊膜,20面体对称 基因组为单分子线状单股DNA,大小5.2Kb左右 红细胞凝集性 抵抗力 病毒复制
(胞核内复制)

6 本科病毒的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对外界因素具有强大的抵抗力 病毒对氯仿、乙醚以及热(56℃ 30分钟)和酸(pH3.0,60分钟)均稳定。

7 二、动物细小病毒及所致疾病 病 毒 疾 病 猫全白细胞减少症病毒 全身性疾病,脑发育不全,全白细胞减少,肠炎 犬细小病毒1型 温和性腹泻
病 毒 疾 病 猫全白细胞减少症病毒 全身性疾病,脑发育不全,全白细胞减少,肠炎 犬细小病毒1型 温和性腹泻 犬细小病毒2型 新生崽全身性疾病,肠炎,心肌炎,白细胞减少 猪细小病毒 死产、流产、死胎、木乃伊化、不育 貂肠炎病毒 全白细胞减少,肠炎 貂阿留申病毒 慢性免疫复合物病,脑病 小鼠微小病毒 先天性胎儿畸形 大鼠病毒 大鼠H-1病毒 鹅细小病毒 肝炎、心肌炎 番鸭细小病毒

8 二、常见主要病毒: 犬细小病毒 猫全白细胞减少症病毒 猪细小病毒 鹅细小病毒(小鹅瘟病毒)

9 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 )
为我院方定一教授于1956年首先发现,定名为“小鹅瘟病毒” 该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 只有1个血清型!

10 (1)一般特性 小鹅瘟病毒为球形、无囊膜、20面体对称,单股DNA病毒; 直径为20~22nm,有完整病毒形态和缺少核酸的病毒空壳形态二种:
空心内直径为12nm,衣壳厚度为4nm; 壳粒数为32; 核酸为6kbp; 有3条结构多肽: VP1为85000, VP2为61000, VP3为57500,

11 球形、无囊膜、20面体对称,直径为20~22nm

12 本病毒对环境因素抵抗力很强 4 ℃及室温可长时间存活, 37 ℃至少可存活8个月之久, 粪便及自溶组织中的病毒12个月仍有传染性。
2%烧碱可杀灭该病毒。

13 (2)分离培养 初次分离仅能引起易感的12-14日龄鹅胚和番鸭胚致死,一般在5-7天左右死亡,死亡胚体广泛出血,肝脏变性坏死。雏鹅和番鸭胚适应毒稳定在3-5天致死。 不能在鸡胚及其细胞上复制。

14 (3)致病性 能使1月龄内雏鹅、雏番鸭发生小鹅瘟;1月龄以上较少发病,成年禽可带毒排毒而不发病。
病程短,死亡率高。(死亡率随雏鹅日龄、母源抗体滴度以及病毒毒力等而有所差异,一般高达70-95%。) 病雏鹅的临诊特点是精神委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 病程稍长者,肠道常发生特征性的病变,在小肠的中段和下段,外观上变得季度膨大,肠腔中充满着一种淡灰白色或淡黄色的凝固的栓子状物,将肠腔完全堵塞,此乃小鹅瘟的一个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

15 个别鹅出现转脖、抽搐的神经症状

16 小鹅瘟: 小肠部分肠段显著膨大,质地紧实如香肠状

17 小鹅瘟: 小肠膨大肠段,可见肠壁变薄,肠内有栓塞状物堵塞,表面包有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

18 小鹅瘟: 小肠膨大肠段的剖面,肠内有栓塞状物堵塞,表面包有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

19 (4)诊断 用适龄鹅胚分离病毒(12-14日龄鹅胚) 病毒鉴定 血清学试验 保护试验(10只5日龄左右的雏鹅) 中和实验(在鹅胚上进行)
用已知高免血清采用琼脂扩散检测病毒。

20 (5)免疫 刚出壳雏鹅注射小鹅瘟病毒血清 成年母鹅免疫小鹅瘟弱毒疫苗 无母源抗体的雏鹅出壳后48h内接种鹅胚化或鸭胚化弱毒疫苗

21 番鸭细小病毒 Muscovy duck parvovirus
我国1985年报道,法国1989年报道。 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番鸭( 三周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是以肠炎、腹泻、软脚和喘气为临诊特征的急性和亚急性传染病,

22 (1)一般特性(与鹅细小病毒相似) 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在电镜下病毒呈晶格排列,有实心和空心两种粒子,无囊膜,直径20~24nm;
单链DNA,5.1kbp;

23 3) 有3种结构蛋白: kD,78kD,61kD, 其中61kD为主要结构蛋白。 4) 病毒耐乙醚、胰蛋白酶、酸和热,但对紫外线敏感。

24 (2)培养 初次分离病毒时,用10-12周龄易感鹅胚或10-12日龄易感番鸭胚接种,经3-10天左右引起死亡,经盲传后,胚死亡时间多集中于3-5天左右。 能在番鸭胚和鹅成纤维细胞内复制,并引起细胞病变。

25 (3)番鸭细小病毒与小鹅瘟病毒的区别

26 (4)防治 选用番鸭细小病毒弱毒疫苗 选用番鸭细小病毒—小鹅瘟病毒二联弱毒疫苗 用番鸭细小病毒抗血清紧急注射用于治疗

27 猪细小病毒 (Porcine parvovirus)
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一个成员,具有科的特性。 单股线状DNA,无囊膜,20面体对称,直径20nm。

28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 各种猪都会感染,一般不会发病,但可不断排出病毒,传染给其它健康猪。只有怀孕母猪感染后能引起妊娠胎儿死亡而导致怀孕中断。
怀孕母猪发病时,本身无临床症状,但会发生流产、产下死胎、木乃伊、甚至全部是死胎,个别母猪因早期妊娠的胎儿死亡后全部被吸收而发生空怀。

29 犬细小病毒 (Porcine parvovirus)
犬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 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呈现出血性肠炎或非化脓性心肌炎症状。本病常发生于幼犬。

30 犬细小病毒引起的出血性肠炎

31

32 第二节 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
下设一个属:圆环病毒属 三种病毒: 猪圆环病毒(PCV) 鸡贫血病毒(CAV) 鹦鹉喙羽病病毒(PBFDV)

33 1974年发现了猪圆环病毒(PCV),当时被认为是PK-15细胞系的一种污染物。
血清学调查证实德国(1982)、加拿大(1989)、新西兰(1991)、英国(1994)、美国(1995)都有本病毒存在,可以说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1995年确定为圆环病毒科。

34 一、主要特性: 目前已知的最小病毒: 球状,20面体对称,无囊膜。 环状单链DNA;1.7-2.3kbp 细胞核内复制。
直径:PBFD及PCV——17nm; CAV——22nm。 球状,20面体对称,无囊膜。 环状单链DNA; kbp PCV 1759bp,PBFD 1993bp,CAV 2319bp 单股双向或正股DNA。 细胞核内复制。 抵抗力很强, 60 ℃ 30分钟、pH3-9 均稳定

35 二、几种与兽医相关的圆环病毒: 鸡贫血病毒 CAV 猪圆环病毒 PCV 长尾鹦鹉喙羽病病毒 PBFDV

36 鸡贫血病毒 Chicken anemia virus CAV
鸡贫血病毒引起鸡传染性贫血病,此病以2-3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生造血器官和淋巴器官受损,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免疫抑制为特征。又称“鸡传染性贫血因子”不同毒株的毒力有差异,但抗原性相同。 能在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及某些白血病病毒转化的肿瘤淋巴细胞系中生长,最常用的是MDCC-MSB1(MSB1)细胞系 不凝集鸡、猪和绵羊的红细胞。

37 鸡贫血病病毒的形态 该病毒是一种无囊膜的20面体对称的小病毒,直径25~26.5nm; 病毒的基因组是一个长度为2.3kb的单股环状DNA。

38 诊断 防制 取病鸡的胸腺、骨髓、脾等组织病料接种MSB1细胞系或1日龄雏鸡分离病毒。或以中和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等鉴定
暂无弱毒疫苗。对产蛋前几周的母鸡进行免疫接种,可预防子代鸡发病。

39 鸡冠苍白

40 骨髓萎缩,呈脂肪色、淡黄色或淡红色。

41 人工接种8日龄鸡胚,出壳后9日龄死亡鸡,可见翅皮下、大腿和胸部肌肉严重出血。

42 胸腺出血,肝脏黄, 剖开左侧股骨后骨髓呈粉红色。

43 血稀如水,血凝时间长,颜色变浅,血细胞比容值下降,红细胞、白细胞数显著减少。

44 猪圆环病毒 Porcine cirocovirus,PCV
PCV被认为是新生乳猪的先天性颤抖的病原,近年来(1997)加拿大和新西兰学者认为断乳猪的多系统消瘦综合征(PMWS)与PCV有关。 传染性先天性颤抖也与PCV有关。

45 长尾鹦鹉喙羽病病毒 Psottacine beak and feather disease virus,PBFDV
1984年发现,5岁以内鹦鹉易感; 羽毛脱落或喙变形。


Download ppt "单股DNA病毒 基因组核酸为单股DNA的病毒."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