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正國小99年度 推動客語生活學校 客家擂茶介紹與體驗 講師:廖鳳嬌主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正國小99年度 推動客語生活學校 客家擂茶介紹與體驗 講師:廖鳳嬌主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正國小99年度 推動客語生活學校 客家擂茶介紹與體驗 講師:廖鳳嬌主任 99.10.13

2 客家擂茶的由來一 「五味湯」 相傳東漢建武時,五溪蠻叛亂,馬援請 命去征討五溪蠻時,因天氣炎熱,使官 兵皆因水土不服而生病,有百姓因馬援 治軍嚴整,不因戰亂而擾民,遂提供祖 傳的五味湯救了眾官兵,因此開始流傳 「五味湯」之名。

3 客家擂茶的由來二 「三生湯」 相傳三國時代的張飛帶領官兵進攻武陵時, 官兵將士都感染瘟疫無力作戰,當時有位 草藥醫師前輩,有感於蜀軍紀律嚴明,便 奉獻祖傳的除疫秘方,以生茶、生薑、生 米共同磨成糊漿後煮熟而飲用,結果湯到 病除,蜀軍因此得救,「三生湯」之名便 由此流傳下來。

4 客家擂茶的由來三 擂茶是唐朝客家族群自中原向嶺南遷徙 期間所發展出既解渴又充飢且攜帶方便 的養生飲品。
客家擂茶在日本大化革新唐化運動下引 薦至日本,成為日本抹茶之始祖。

5 客家擂茶的由來四 宋朝開始擂茶即為主食之一
據史料記載,在宋朝時即有擂茶。在客 家人日常生活中,擂茶即是其主食之一, 也是待客之佳餚,在客家人豐富多彩的 飲食文化中,擂茶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 美味。

6 擂茶起源的推論~ 『擂茶』應起源於東漢年間
『客家擂茶』的起源以唐宋時期較為 可信,因為魏晉南北朝時五胡亂華造 成原居於中原地區的居民為了躲避戰 亂而四處遷移而始有客家人的稱謂。

7 史料顯示,客家先人來自「中原」(山 西、陝西一帶),但過去因為戰亂、遷 徙等,物資較為欠缺,為了招待來訪的 親友,只得將家中僅有的少許穀糧炒熟 後,與茶葉放置擂缽中慢慢細磨,就像 北方家中常食用的麵茶,磨細後用熱水 沖泡,沒想到香味四溢。經過巧思改造 ,成為可充飢又美味的擂茶;也由於擂 茶裡有五穀雜糧與茶葉共食,所以又稱 「喫茶」、「食茶」。

8 擂茶的文化意義 擂茶之所以成為客家飲食,是 因為擂茶的主原料『米仔』和 茶葉等材料輕巧容攜易帶、且 食用方便,不易長米蟲,為客 家人逃難中發展出的特殊飲食 。

9 擂茶的文化意義 擂茶是客家的飲食文化 可以增加族人的感情融合 可以增進社交人際關係的互動:「擂茶」
是客家人招待賓客的一種喝茶法,也 是農閒時,年輕男女交誼的一種方式。

10 擂茶的文化意義 璞鈺擂茶創辦人馬玉英說,約莫民國37 年,從中國廣東省河婆縣一帶移民而來 的客家人,帶著擂缽與擂棍逃難來台, 分布在桃竹苗與花東地區。 馬玉英說「擂茶不只是一種飲品,背後 更蘊含客家先民克勤克儉的精神及善巧 方便的巧思!」

11 ~ 過去 ~ 客家擂茶由來已久,在大陸客家地區, 擂茶是極為普通的傳統飲食 上午茶、下午茶,客家人都會來一次擂茶, 尤其老人家最愛擂茶。
~ 過去 ~ 客家擂茶由來已久,在大陸客家地區, 擂茶是極為普通的傳統飲食 上午茶、下午茶,客家人都會來一次擂茶, 尤其老人家最愛擂茶。 吃擂茶成習的老人大多很長壽,活到八、九 十歲以上,這是因為他們將綠茶研成末,富 含維他命 C,又將花生、芝麻等高營養單位 的乾果研末並食,容易吸收,就現代觀點而 言是相當健康、有機的飲食。 而一般家庭若有客人、貴賓來訪,沒有請吃 擂茶者,會被恥笑,表示待客不週

12 ~ 現今 ~ 目前在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客家 人及移民皆有飲擂茶的習慣.
~ 現今 ~ 目前在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客家 人及移民皆有飲擂茶的習慣. 大陸地區的湖南、福建及廣東省陸豐鄉 客家庄,仍維持此傳統飲食較多 台灣地區則以新竹.桃園.台北.花蓮.美濃 ....等地區的客家庄仍然保留這種美味文 化.

13 吃喝擂茶好處多 擂茶,茶味純,香氣濃,不僅生津止渴,且有養 顏健身之功能。
攝取芝麻可以增加抗氧化功能,並降低血膽固醇, 綠茶含有兒茶素有防癌之功效 運動的好處:在擂製過程中,由於要連續研磨至 少快則15分鐘,慢則半時以上,,常會擂出一身 大汗 擂茶成份含有豐富的鐵、鈣、優質蛋白質、脂質、 醣類、纖維素、維生素ACE等,風味獨特,成份 容易吸收,並可促進新陳代謝,抗衰老、潤腸、 養顏、適合各年齡層及素食者飲用。

14 擂茶的工具 一、擂缽(1) 以陶土拉胚製成 台灣型         碗型,在台灣客家莊最常使用的 形式缽內有如輻射狀溝紋,有細紋及粗溝紋 兩種,但使用擂茶必須以細紋為主。 (大):直徑約 35cm高約15cm (小):直徑約 24cm高約10

15 擂茶的工具 一、擂缽(2) 大陸型 缽型,在大陸日常廣泛使用的型 式,有兩種溝紋,一種如台灣之擂缽,是輻 射狀溝紋,另一種是交叉網型溝紋。
大陸型         缽型,在大陸日常廣泛使用的型 式,有兩種溝紋,一種如台灣之擂缽,是輻 射狀溝紋,另一種是交叉網型溝紋。 (大):直徑約 30cm高約15cm (小):直徑約 24cm高約10cm

16 擂茶的工具 二、擂棍 以芭樂、油茶樹幹為主要取材,選大小適中, 長約 40 cm鋸切後陰乾,再去皮即可使用。 (芭樂樹) (擂棍)

17 擂茶的材料 (一) 傳統式材料:綠茶 (生)、芝麻 (生)、 花生 (炒熟)
(二) 改良式材料:綠茶 (生)、芝麻 (生)、 花生 (生、熟皆可,亦可不用)、松子仁 (生)、葵花子仁 (生)、南瓜子仁 (生) 以 上材料比率:茶葉3、芝麻3、其餘材料 1

18 擂茶的材料—綠茶1 在茶葉選擇,則必須用綠茶,可選擇現 採的綠茶葉,亦可使用輕發酵之綠茶葉 成品,或綠茶粉取代之。

19 綠茶茶菁 擂茶使用之綠茶可用現採之茶葉,經過略為日曬 後,即是最佳擂茶主要材料。 綠茶(茶園) 綠茶(採下日曬)

20 綠茶成品 茶一年只有兩季春茶與秋茶,並非一年四季 有新鮮茶菁,且茶菁保存不易,可使用綠茶 粉替代。 綠茶(茶葉成品) ( 綠茶粉 )

21 擂茶的材料—芝麻2 芝麻:用黑芝麻、白芝麻, 使用時可按黑1白3的比例使用 熟黑芝麻 熟白芝麻

22 擂茶的材料—米仔3 別以為它是爆米香,他的做法跟爆米香可大有 不同; 因加工時有炒過,所以特別香。
米經過浸、蒸、曬、炒過程,變成易貯存、可 速食的米仔。 米胖(米仔) : 米鐺(胖) 吃道地擂茶 不可缺少。 米昌:是以米胖加入 花生、芝麻、麥芽等 炒熱後壓製成型

23 擂茶添加的配料: 香菜: 擂好後最後加入略為研擂即可,味道 就會更香。

24 擂茶添加的配料: 刺五加:這是刺的一種, 只有吃擂茶的人才會吃他,加了它擂茶就是不一樣, 會特別好吃,但只有春天才有,而且產量稀少,所 以有口福的人才吃得到這個好味道。7-8月開花, 9-10月結果 刺五加,可以說是(萬能藥物),它是一種取自於 人蔘同種植物的特殊精華成份,在蘇俄被視為萬能 藥物,此補充劑於以往之文獻中記載能使人反射神 經變得敏銳,是有提高持久力及集中力的效果,這 就是刺五加。而刺五加並未被列入國際奧運之禁藥 範圍內,因此選手們可放心服用。我國近年來亦把 刺五加用作保肝、抗癌、滋補、強壯生藥。

25 其他配料: 鹽:吃鹹的擂茶就要加鹽。 花生:吃擂茶必須添加,加入 花生才會香,才會好吃。 糖:要吃甜的擂茶就可加糖。

26 擂茶的吃法--(一) 吃清茶 以勺舀茶湯入中型碗中,不 另加配料直接食用,包您立 即解渴,身心舒暢。

27 擂茶的吃法--(二) 茶點用 可配合米仔、米粿、糕餅一起食用,別 有風味。

28 擂茶的吃法--(三) 正餐用 傳統是加『米仔』共食,用米飯亦可。當正餐 時可炒一些萵苣、椰菜等綠色蔬菜,豆乾、花 生、蘿蔔乾、四季豆至蝦仁等都可當配菜。

29 擂茶的製作-- (一) 傳統作法 將傳統材料放入特製的擂缽中, 用擂棍慢慢擂成末,中間過程 並不斷加開水,使材料成漿狀, 極為費工費時,有食用擂茶的 家庭,連小孩都加入擂茶行列。

30 擂茶的製作-- (二) 現代作法 1. 茶葉、芝麻以乾果機打碎備用。 2. 其餘材料可混合打碎,最後再加入
1. 茶葉、芝麻以乾果機打碎備用。 2. 其餘材料可混合打碎,最後再加入 松子仁一起打碎用。 3. 以上材料放進擂缽加入適當開水, 用擂擂勻,並加入香菜或九層塔及 適量的鹽。 4. 沖入沸開水即可與米仔共同食用。

31 擂茶的製作-- (三) 體驗程序 步驟一 : 將綠茶葉放入擂缽中, 用擂棍將綠茶葉研磨成粉末狀 步驟二 : 將黑芝麻、白芝麻、花生
步驟一 : 將綠茶葉放入擂缽中, 用擂棍將綠茶葉研磨成粉末狀 步驟二 : 將黑芝麻、白芝麻、花生 全部放入擂缽中,繼續研磨 (磨得越細越好) 步驟三 : 將其他配料加入擂缽中, 和步驟二之材料稍加研磨 步驟四 : 加注熱開水(由助教協助完成) 步驟五 : 將沖好之擂茶分裝於小碗,並加入 1~1.5匙米仔即完成並可開始食用

32

33 結語: 客家擂茶是代表客家茶點文化, 希望大家傳承發揚這項文化, 讓 這片土地各角落人群,眾所皆知, 也使每個人能夠健康與安泰,更能 促進家庭的和諧與向心力。

34 承蒙你 恁仔細


Download ppt "中正國小99年度 推動客語生活學校 客家擂茶介紹與體驗 講師:廖鳳嬌主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