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十五章 核生化災害初期 搶救安全指導原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十五章 核生化災害初期 搶救安全指導原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十五章 核生化災害初期 搶救安全指導原則
第二十五章 核生化災害初期 搶救安全指導原則

2 前言 災害特性 災害歷史案例 安全注意事項 結語
報告大綱 前言 災害特性 災害歷史案例 安全注意事項 結語

3 前言 核生化事件具有高度危險性與發生時間、地點的不確定性, 一旦發生災害,不但造成廠區及勞工安全外,甚至危害民眾生 命財產安全及國家社會之安定。2011年3月11日,日本宮城縣外 海發生芮氏規模9.0的淺層地震,引發海嘯侵襲日本東邊海岸之 各縣,福島核電廠因地震及海嘯的衝擊引發核子事故,嚴重影 響日本社會,並牽連周遭其他國家。1995年3月20日早上,多 名奧姆真理教教徒在東京的營團地下鐵(現東京地下鐵)3條路 線共5班列車上,同時散佈沙林毒氣,造成大規模死傷。美國炭 疽桿菌攻擊事件是從2001年9月18日開始為期數周的生物恐怖 襲擊。開始有人把含有炭疽桿菌的信件寄給數個新聞媒體辦公 室以及兩名民主黨參議員,這個事件導致5人死亡,17人被感染。 這些事件啓發消防救災人員對此類災害救災安全之醒思,期待 「作為一位救災者不要成為一位待救者」之警語不發生,救災 人員面對核生化初期救災安全認知就非常重要。

4 災害特性 核能災害主要原因除核電廠設計不當或操 作不當外,地震造成核能電廠失去冷卻功 能,而造成嚴重災害,此災害主要是輻射 塵外釋,造成環境污染及人體受輻射危害。 髒彈又叫骯髒炸彈,是一種放射性散佈裝 置(radiological dispersal device, RDD), 利用放射性物質與常規炸藥相結合的放射 性武器。放射性散佈裝置的物質來源,包 括碘-131、碘-123、鎝-99、鉈-201、氙- 133、鈾235鈷-60、銫-137、銥-192、鐳- 226等。

5 災害特性 生物戰劑係利用活微生物,使生物本身並 無法對侵入者防護,導致人類、植物或動 物產生疾病甚至造成死亡的一種武器。目 前為止,可以用來當作生物戰劑的物種相 當繁多,主要區分為: 1.病毒,2.細菌,3. 立克次氏體,4.真菌,5.毒素,6.衣原體。 化學戰劑所造成危害包括對環境衝擊與對 人類健康危害。對健康危害方式包括毒性 物質吸入、皮膚接觸、眼睛接觸、食入或 壓力衝擊等。

6 災害歷史案例 案例一 1、發生時間:1979年3月28日 2、發生地點: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三哩島核電站 3、案情概述:
災害歷史案例 案例一 1、發生時間:1979年3月28日 2、發生地點: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三哩島核電站 3、案情概述: 因人為操作錯誤,以及錯誤的決定引起核子事故。這起事故發生後,5哩內準備疏散約90萬人。

7 災害歷史案例 案例一 4、人員傷亡情形:災變初期,搶救人員中有31死亡。當年6月初,300名病情最嚴重的患者之中,20人死亡。
災害歷史案例 案例一 4、人員傷亡情形:災變初期,搶救人員中有31死亡。當年6月初,300名病情最嚴重的患者之中,20人死亡。 5、案例檢討: (1) 運行人員的操作錯誤和機械故障是主要的原因,因此核電廠運行人員的培訓、面對緊急事件的處理能力、控制系統的人性化設計等細節對核電廠的安全運行有著重要影響。 (2) 爐心熔毀事故,在於安全殼發揮了重要作用,凸顯了其作為核電廠最後一道安全防線的重要作用。

8 災害歷史案例 案例二 1、發生時間:1986年4月26日 2、發生地點:蘇聯車諾比核電廠 3、案情概述:
災害歷史案例 案例二 1、發生時間:1986年4月26日 2、發生地點:蘇聯車諾比核電廠 3、案情概述: 由於運轉機組設計上的缺陷及試驗上不當的措施與人為運轉錯誤,而導致歷史上最嚴重的核能電廠事故。

9 災害歷史案例 案例二 4、人員傷亡情形:有209人立即被送往醫院治療,其中31人死亡,死亡的人大部份是消防隊員和救護員。 5、案例檢討
災害歷史案例 案例二 4、人員傷亡情形:有209人立即被送往醫院治療,其中31人死亡,死亡的人大部份是消防隊員和救護員。 5、案例檢討 (1) 事故的原因歸咎於反應器設計的缺陷,特別是由於控制棒的缺陷。 (2) 因為反應器有巨大容積,所以為了降低成本,建造電廠時反應爐周圍並沒有建構任何圍阻體。這使得蒸氣爆炸導致主要的反應爐壓力槽破損後,輻射性污染物得以直接進入地球大氣層之中。

10 災害歷史案例 案例三 1、發生時間:2011年3月11日 2、發生地點:日本宮城縣福島核電廠 3、案情概述:
災害歷史案例 案例三 1、發生時間:2011年3月11日 2、發生地點:日本宮城縣福島核電廠 3、案情概述: 外海發生芮氏規模9.0的淺層地震,引發海嘯侵襲日本東邊海岸之各縣,福島核電廠因地震及海嘯的衝擊引發核子事故,嚴重影響日本社會,並牽連周遭其他國家。

11 災害歷史案例 案例三 4、人員傷亡情形:2工人輻射燒傷 5、案例檢討: (1) 核電廠周圍疏散廣播機制應再強化。
災害歷史案例 案例三 4、人員傷亡情形:2工人輻射燒傷 5、案例檢討: (1) 核電廠周圍疏散廣播機制應再強化。 (2) 海嘯及地震預警測站的佈建應向外海推進,爭取更多預警時間。

12 災害歷史案例 案例四 1、發生時間:2001年9月18日 2、發生地點:美國 3、案情概述:
災害歷史案例 案例四 1、發生時間:2001年9月18日 2、發生地點:美國 3、案情概述: 從2001年9月18日開始有人把含有炭疽桿菌的信件寄給數個新聞媒體辦公室以及兩名民主黨參議員。美國在 911 事件後,炭疽桿菌郵件攻擊事件雖然只造成 5 人死亡,卻引起世界各國嚴重恐慌,因為生物病菌(或病毒)不會只侷限在美國本土,可能會隨飛機等交通工具污染其他國家。

13 災害歷史案例 案例四 4、人員傷亡情形:5人死亡,17人被感染。 5、案例檢討:
災害歷史案例 案例四 4、人員傷亡情形:5人死亡,17人被感染。 5、案例檢討: (1) 建立應變機制及計畫、監視與預警、應變人員之整備、設備及物資之整備、衛教宣導。 (2) 疫情調查與確認病原、感染及疫情控制、依病原特性提供醫療照顧、物資與設備調度、民眾溝通、出入境管制。

14 災害歷史案例 案例五 1、發生時間:1995年3月20日 2、發生地點:日本東京地鐵 3、案情概述:
災害歷史案例 案例五 1、發生時間:1995年3月20日 2、發生地點:日本東京地鐵 3、案情概述: 多名奧姆真理教教徒在東京的營團地下鐵(現東京地下鐵)3條路線共5班列車上,同時散佈沙林毒氣,造成大規模死傷。

15 災害歷史案例 案例五 4、人員傷亡情形:13人死亡、6,300人受傷 5、案例檢討: (1)災情通報機制不健全 (2)機制啟動過慢
災害歷史案例 案例五 4、人員傷亡情形:13人死亡、6,300人受傷 5、案例檢討: (1)災情通報機制不健全 (2)機制啟動過慢 (3)災情蒐集延遲 (4)作業人員應變生疏 (5)軍方兵力及地方消防人力申請、派遣延遲。 (6)欠缺防災專責單位處理應變 (7)行政組織過於僵化 (8)交通路線無法確保暢通與安全

16 安全注意事項 一般搶救注意事項 H.A.Z.M.A.T.原則 「做的對比做的快」重要 受理報案提高警覺 請求專業支援 部署位置
有毒物質無色無味 先穿戴防護裝備

17 一般搶救注意事項 危害辨識 嚴格的區域管制 指揮站及人員待命地點 警戒區內適當防護裝備 執行除污程序 避免二次災害 注意救災人員狀況
安全注意事項 一般搶救注意事項 危害辨識 嚴格的區域管制 指揮站及人員待命地點 警戒區內適當防護裝備 執行除污程序 避免二次災害 注意救災人員狀況

18 安全注意事項 個別災害搶救注意事項 核子事故及輻射災害搶救注意事項 避免放射性物質進入體內 瞭解放射線相關資訊 減少不必要的曝露
完整適當防護裝備 縮短曝露時間 緊急逃生要領 輻射污染追蹤檢查

19 安全注意事項 個別災害搶救注意事項 生化事故搶救注意事項 請求相關單位協助 做好自身防護 下達警戒區域命令 危害辨識 水霧稀釋及泡沫覆蓋
妥善處理使用過之防護用具

20 結 語 核生化災害發生機率較火災或其他天然 災害低,救災人員相對不熟悉,須透過 情境演練熟悉救災技術。
核生化災害因致災因素具不確定性,在 情資未明下,不可貿然進入災區。 面對核生化災害,應嚴守警戒區應有之 安全規範。 核生化災害搶救是團隊工作、跨機關、 跨領域的工作,只有齊心協力,方可將 災害降至最低。

21 簡報結束 敬請指教


Download ppt "第二十五章 核生化災害初期 搶救安全指導原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