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十一章 毕生发展
2
第一节 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 传统心理学观点: 1 动物种系进化过程中心理的发展 2 民族心理发展 3 个体心理发展
第一节 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 传统心理学观点: 1 动物种系进化过程中心理的发展 2 民族心理发展 3 个体心理发展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含以上三个方面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主要指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规律的。
3
心理毕生发展观: 1 人生的发展是一个伴随人的一生的过程,其行为变化过程贯穿于从胎儿期到死亡的全部一生中,行为变化过程反映了个人的不同行为表现增强和减退的情况。 2 发展具有多维性和多向性,发展的方向也因发展内容的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 3 发展由获得和丧失组成,是一个有序变化的过程,并非仅仅意味着增长。 4 心理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可塑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形式。 5 心理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个体的发展是年龄阶段、历史阶段和非规范事件等多种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4
二、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 标准: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内 特殊矛盾或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个体不同时期的主导活动、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以及生理发展和言语发展上。 关键期(关键年龄):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
5
共同规律:指个体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发展状况。它是从某一群体的平均水平得到的,反应了特定群体共同的发展特点。所谓的儿童发展的“里程碑”指的就是这一点。
个别差异:发展中的个体在功能特征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多样性,即个体之间的差异。
6
各个时期名称 时间段 主要发展任务和发展特点 产前期 受精~出生 生理发展 婴幼 儿期 出生~3岁 身体成长和动作发展 社会性依附:亲子关系 初步的认知能力、语言发展 儿童 早期 3~6岁 力量增加、粗大和精细动作发展 认知发展:创造力、想象力 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 后期 6~12岁 力量和运动技能发展 认知发展:有逻辑的具体思维、书面语言、记忆 社会性发展:同伴关系、自我概念与自尊
7
青年期 12~20岁 生理发展:身体的迅速改变、生理成熟 认知发展:抽象思维 社会性发展:人格独立、两性关系建立 成年期 20~40岁 职业与家庭 认知能力处于颠峰之后逐渐下降 社会性发展:父母角色、社会职业角色 中年期 40~65岁 生理机能出现某些衰退、活力下降 认知技能复杂化: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学习新知识能力下降 社会性发展:性格有一定改变 老年期 65岁以上 生理机能衰退 智力与记忆能力有些衰退、反应变得缓慢 需调适多方面损失(如身体机能衰退等)
8
三、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因素:与遗传基因联系着的生物有机体的内在因素。 环境因素:在个体的生存空间中所有可能影响个体的因素。包括两种: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两类因素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皮亚杰的相互作用的效应模型——遗传和环境在个体的发展中是相互作用的: 好的遗传和好的环境带来好的发展; 不良遗传和不良环境带来不好发展; 其中任何一个不良,会带来中等程度的发展。
9
四、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横断研究法 在同一时间内,研究不同年龄的被试。其中每一个年龄组的被试叫做一个“群体”。 例子:研究大学生的社会性成熟过程。要同时研究这四个群体:新生、二年级、三年级、毕业班。 优点:避免了纵向法时间过长、耗资较多和流失被试的不足。 缺点:不同的群体受环境的影响可能不同,所以他们之间可能无法比较。 比如上面的研究,如果三年级学生都下过乡,其他学生没有经历过,如果盲目相比较的话,就会使研究的结果不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律。
11
(二)纵向研究法 在一段时间内追踪研究相同的被试。 例子:研究大学生的社会性成熟过程。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追踪,每年都要了解大学生的社会性成熟状况,直到四年级,从而了解他们社会性成熟的变化。 优点:可以研究变量在时间因素中的变化发展。 缺点:1、需要较长时间,资金投入较多。 2、由于时间较长,被试会逐渐流失,导致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下降。
13
(三)群体序列研究法 首先在同一时间内选定不同的群体(横向)进行研究,然后再对各群体进行追踪研究(纵向)。 例子:研究老年人的酗酒量与年龄的关系。 在65-80岁年龄段中选择不同的年龄群体,研究他们的酗酒量变化。 对这些被试追踪研究五年,看看他们酗酒量变化的趋势。 结论:如果趋势相同,如都减少,就可以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酗酒量在减少。 优点:克服了环境变化的影响,提高研究的可信度。 不足:时间长,耗资多。
15
第二节 儿童期的身心发展 一、胎儿和新生儿的发展 (一)胎儿的身体发展 三个时期:
第二节 儿童期的身心发展 一、胎儿和新生儿的发展 (一)胎儿的身体发展 三个时期: 胚芽期(0~2周):从单细胞分裂形成细胞团,着床于子宫壁。 胚胎期(2到8~12周):产生主要身体系统:心脏搏动,脑部、肾脏和消化道结构、头颅、眼睛、耳朵、嘴及四肢,性别已经分化。 胚胎期最容易受到环境的伤害,各种生理缺陷(聋、哑、盲等)以及流产主要发生于这个时期。 胎儿期:出现了骨骼细胞、反射,形成了外形特征,身长、体重增加。30周具备离开母体生存的可能性。
16
(二)新生儿的心理的发生 胎儿出生后约一个月的时间,叫做新生儿时期。 新生儿最初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的特点: 1 形成速度很慢 2 形成以后,不很稳定 3 不易分化
17
二、婴幼儿的身心发展 外在生理发展: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方面。 内在生理发展:大脑的发展。 内在生理发展的两方面:
1、脑和大脑皮层的发展 体积:6个月时,达到成人一半,2岁时为四分之三,4岁时与成人接近。 2、突触生长与神经纤维髓鞘化 突触数目增加,建立新的神经回路神经元髓鞘化,神经冲动传导加快。
19
三、儿童期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一)婴幼儿的感知觉发展 研究发现:从出生开始,所有的器官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功能,各种感知能力在出生后得到迅速发展。 1 触觉 这是最早发展的感觉。 婴儿对外界的探索主要体现在口腔触觉和手的触觉上。 口腔触觉的研究:新生儿对吸吮过的奶嘴注视时间长于光滑的普通的奶嘴。 手的触觉的研究:0~3个月出现的前够物行为:在可触及范围内若存在物体,手臂活动越多。4~5个月:婴儿开始有较成熟的够物行为,能抓住运动的物体。
20
2 视觉 新生儿的视觉功能:新生儿会对灯光眨眼,视线可以随着灯光的移动而移动,可以追随移动的目标。 与成人的区别:眼睛小,网膜结构不完整,视神经发育不完全。 婴幼儿视觉能力发展的表现: 1、视觉调节:调节眼球的凹凸能力。如视觉最佳距离不断加大,4个月接近成人的视适应。 2、视觉辐合:视线可以集中于某个物体,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能力不断增强。 3、视觉分辨:分辨出不同图案、形状和不同颜色。 4、立体视觉:视崖实验
22
3 听觉 胎儿:5~6个月,开始建立听觉系统,可以透过母体听到外界的声音。 新生儿:可以把头转向声音来源,并具有视听协调能力,如当说话声音和面部表情相吻合时,注视时间比不吻合时更长。 婴幼儿:听力不断增强,视听协调能力进一步增强。
23
不同的民族之间,儿童掌握母语的阶段和各阶段表现出来的特征极为相似。 各阶段及其特征如下表:
(二)婴幼儿的语言发展 不同的民族之间,儿童掌握母语的阶段和各阶段表现出来的特征极为相似。 各阶段及其特征如下表: 口语习得的年龄阶段 口语习得各阶段的特征 刚出生后 9~12个月 18~24个月 3~4岁 7岁前 能够分辨语音刺激和其他声音刺激 说出第一个指示词 出现双词语 出现完全符合语法的句子 获得完全符合语法的口头语言
24
两类主要理论: 先天论:强调遗传的、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 学习论:强调后天的学习和经验的作用。 1、乔姆斯基的先天论 假设:人类不同的语言存在一种基本的形式——普遍语法,同时人类习得语言的时间和方式也存在普遍性。 转换生成理论:人类具有先天的对语言进行加工的装置,即“语言获得装置”(LAD)。外界提供原始的语言材料,语言装置对之进行加工,获得语言中的句法规则,转换生成内在的语法体系。
25
2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强调语言活动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的联结。 强化论:语言的获得是学习和强化的结果。 如婴儿发出类似“妈妈”的声音,受到母亲的爱抚,以后就会不断发出这样的声音。 模仿论:婴儿语言的获得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这种模仿不一定即时表现,它可以有一定的创造性和选择性。
26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认知能力初步发展,婴儿靠感觉和动作认识世界,逐渐将自己与他人、与物体分离。 认知概念发展中最重要一点是“客体永存性”的发展: 4~6个月:当个体看不见物体时,就以为物体消失了。 2岁:当物体被掩盖时,还会去寻找。
27
2、前运算阶段(2-7岁) 语言得到了显著的发展,逐渐能够用符号表征事物,并用符号从事简单的思考,也就是开始有了一定的符号功能。 此阶段,思维发展的两个典型的局限是: (1)片面性:思维只集中在事物某个方面,忽视其他方面。 如“守恒”实验:认为高的杯子中水多,只看到高度,没看到粗细。 (2)自我中心(我向思维):认为别人的思考方式与自己相同。
28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能够运用符号进行逻辑思维活动,在分类数字处理、时间和空间概念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自我中心程度下降,开始克服“片面性”,注意到事物的各个方面。 发展了了解他人的能力,增进了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29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抽象思维进一步发展、完善,思维不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开始运用抽象概念,能够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 认识到事物的多样性,思维具有更大弹性和复杂性。
30
对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质疑: 是否低估了儿童的认知能力?
皮亚杰关于“自我中心”的“三山实验”: 把玩具娃娃放在山的另一边,要儿童说出玩具娃娃的所看到情景。(如图所示) 后来研究者认为这个任务对儿童太难,太不熟悉。 改编的实验——“农庄实验”和“警察抓小偷”: 处于十字架某个部位的警察是否能看到各个部位的小偷?(如图所示) 结果:可能由于儿童对情景比较熟悉,正确率高达90%。
33
四、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 个体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就是社会性发展,这个过程也叫做社会化。 (一)依恋行为 依恋:人与人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互给温暖和支持的情感联系。 婴儿期的依恋:婴儿与其看护者之间紧密的情感联系。其中看护者多为母亲。
34
相关理论: (1)母亲通过条件性强化,满足婴儿的各种生理需要,如给予食物和温暖,建立起依恋行为。(碗柜理论) (2)不仅是由于满足了生理需要,还有其他方面需要的满足,如情感需要的满足。 如哈罗的实验:当猴子感到害怕时会去抱不能提供食物的“布猴妈妈”。如图所示:
36
(二)性别社会化 影响因素: 1 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2 学校教育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3 学生同伴群体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37
(三)道德判断的发展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两阶段理论 皮亚杰研究了4~12岁儿童的道德概念。 研究方法:说故事,提供两难问题让孩子判断。如 “打破杯子”——不小心打破一打杯子的孩子和因为偷糖果吃而打破一个杯子的孩子,哪个孩子过失大? 结论——道德发展的两个阶段: 道德的他律阶段和道德的自律阶段
38
第一阶段:自我中心阶段 第二阶段:权威阶段 第三阶段:可逆性阶段 第四阶段:公正阶段
39
他律阶段 自律阶段 从结果进行道德判断,很少考虑行为动机 从行为的动机来进行评价 难以设身处地从他人立场来看问题 能够设想他人的立场来判断 道德判断简化:“全对”或“全错” 认为行为结果可能不止一种、道德判断多样化。 道德准则是权威制定,不可改变 认识到没有绝对不变的道德准则,规则是人定的,可以改。
40
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妻子生病、接近死亡,钱不够买药,只好偷药。这种做法是否应该?为什么?
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理论 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妻子生病、接近死亡,钱不够买药,只好偷药。这种做法是否应该?为什么? 结论:道德推理有三个发展时期,每个时期有两个阶段。不同个体道德推理达到的程度不同,如有的人只达到第三或第四阶段。 各阶段及其特征如下表:
41
时期 阶段 特征 前习俗 道德 避免惩罚的服从阶段 专注行为结果、以避免惩罚、得到奖赏为准则 相对功利阶段 以自己利益和他人给予的回报为准则来服从 习俗道德 寻求认可阶段 希望取悦他人,帮助他人 顺从权威阶段 良心、责任感 后习俗道德 法制观念阶段 理性思考、依法行事 价值观念阶段 行为依据内在标准
42
第三节 青少年心理的发展 一、青少年时期的身体发展 1 身高和体重 2 第二性征 二、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 1 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三节 青少年心理的发展 一、青少年时期的身体发展 1 身高和体重 2 第二性征 二、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 1 自我意识的发展 2 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 3 人际关系发展的新特点
43
第四节 成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1、成年期(20~40岁):变化极为缓慢,不易察觉。
2、中年期(40~65岁):力量、协调性、体能下降,动作变慢。最主要的表现:更年期现象——由于性激素分泌的减少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如疲劳、性欲降低,抑郁、莫名其妙的抱怨等。 女性:45~55岁,雌激素分泌较少、月经不规则。 男性:55~65岁,雄激素分泌较少。 注意:有人认为情绪与性激素的分泌多少没有必然关系,更年期心理上的不适,主要由于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扰增加所导致。
44
感知觉的变化: 眼睛聚焦能力下降、听力下降、尤其对高频声音和味觉的敏感性下降 思维活动的变化:
解决纯智力问题能力下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 实验:20岁到79岁的人,解决两类题目—— 通过提问推测主试心中图片和解决实际的问题(如冰箱不制冷、大雪中困在车里等) 结果:第一类问题年轻人好,第二类问题中年人解决较好。
45
老年期(65岁以上) 衰老时间因人而异,表现如下: 感觉: 视力严重下降,对亮光敏感,颜色深度知觉出现问题,可能会患有白内障。
听觉大大丧失,对高频声音很不敏感,很难听清别人讲话。 味觉和嗅觉下降 身体机能:怕冷、力气减弱、耐力下降 认知与智力:信息处理时间长、智力损伤(如老年痴呆) 健康:出现各种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
46
面对死亡 一项研究:对约500名绝症患者访谈,总结出接受死亡要经历五个阶段: 1、否认:表示震惊,“是不是搞错了?”
2、愤怒:感到愤怒,“为什么偏偏是我?” 3、对剩余时间的讨价还价:期望自己可以活到某一时间,以完成某项愿望。 4、沮丧:为即将失去的生命感到悲伤、沮丧。 5、最后接受:“好了,既来之,就安之”。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