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Jung’s Analytic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Jung’s Analytic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Jung’s Analytic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報告組員:王文欽、王爾伶、許晨韋 陳奕安、彭雪莉、紀妮玓 指導教授:蔡順良 教授 報告日期:2011/10/17 參考資料:99(1)薛卉芝、林儀甄。人格心理學專題研究--分析心理學(analytical psychology)報告 2017/3/8

2 who is 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86歲),瑞士人(亞利安人血統) 1875/7/26
父親是牧師,榮格的八個叔父也是牧師;父 母關係不佳,母親精神不穩需住院,榮格與 父親同床。 榮格是唯一倖存的兒子,妹妹小他九歲,妹 妹出生後他仍喜歡獨自玩耍。 2017/3/8

3 對死亡好奇、自己曾摔破了頭、差點跌落瀑布、閣樓上的小木頭人、拒學、「當時和今天的我都是孤獨的」
2017/3/8

4 喪失真心的信仰且無力面對現實,只能講述空洞的神學教條 有通靈能力;給予Jung溫暖感受;與Jung母子關係不若父子關係親密。
人物 特質 對Jung的影響 父親 喪失真心的信仰且無力面對現實,只能講述空洞的神學教條 原型理論 (智慧老人) 母親(靈媒) 有通靈能力;給予Jung溫暖感受;與Jung母子關係不若父子關係親密。 二號人格 原型理論 (地母形象) (阿尼瑪/阿尼姆斯) 情結論 同步性理論 表妹 (靈媒)海倫娜 擁有預言和通靈能力;暗戀表哥Jung,榮格曾參與她的降靈會2年之久 上司 Eugeu Bleuler 歇斯底里 字詞聯想法(word association)-測謊 早發性癡呆 2017/3/8

5 1907與FREUD進行13HR談話,1914年決裂 JUNG曾任第一屆國際精神分析協會主席
Carl Jung (lower right) and Sigmund Freud (lower left) in 1908, at Clark University, Worcester, MA, USA. 2017/3/8

6 This photo, which features a more-than reluctant Jung,
was taken during a big-game safari in Sub-Saharan Africa, ca 2017/3/8 F& J fishing halibut off the coast of the Rhine near Düsseldorf, ca Freud & Jung relaxing with freinds at a Turkish banya during a psychoanalysts' retreat , ca

7 Freud & Jung celebrating Jung's birthday at his home in Zurich, ca
你的問題就是 無能處理你的父親情結! 我不能冒著傷害我權威的危險 告訴你我的夢 你現在已經徹底失去它了! 你想要殺掉我這個心裡分析之父, 然後一個人擁有 心理分析這個「漂亮的母親」 叛徒!偽善者! 2017/3/8

8 1914-1919沈寂多年,分析自己的夢和幻覺; 到非洲、埃及、新墨西哥、印度、錫蘭等地旅行~
沈寂多年,分析自己的夢和幻覺; 到非洲、埃及、新墨西哥、印度、錫蘭等地旅行~ 影響~對一些缺乏「科學根據」的東西有興趣:星相學、 卜卦、心電感應、集體潛意識、東方宗教與神話、易經、 鍊金術、特異功能、瑜珈、招魂、降靈、算命、飛碟、宗 教象徵等,以心理學家的角度,透過一切途徑來研究人的 潛意識。 2017/3/8

9 榮格在自傳中提到: 「我信任男人,但他們讓我失望; 我懷疑女人,可是她們未曾讓我失望。」 影響 Jung 的重要人物 人物 特質
師父 Freud 認定Jung為繼承接班人 「下流、偽善的叛徒榮格」 心的構造 潛意識 太太 勞珍巴克‧艾瑪 賢妻良母、心理分析人員(亞瑟王 神話、聖杯傳說) 富家千金,幫助榮格在 經濟上可以自由追求自 己的興趣與工作 紅粉知己 莎賓娜‧史柏林 Sabina Spielrein, 俄羅斯籍猶太人 是Jung的強迫性精神病患者 Jung’s first analytical patient,於1904和榮格 有段親密激情的關係。 安東妮雅‧吳爾芙 (Antonia Wolff) 是Jung的憂鬱症精神病患者 是Jung開業診所的助手 心理分析人員 與E MMA、JUNG三角關係 煉金術 朋友 理查‧威胥曼 (Richard Wilhelm) 送中國道家煉金術圖《太乙金華宗 旨》一書給Jung 在不同文化的古代象徵 下,有著共同的心理基 礎 榮格在自傳中提到: 「我信任男人,但他們讓我失望; 我懷疑女人,可是她們未曾讓我失望。」 2017/3/8

10 晚年時,獲得牛津、哈佛的榮譽學位; 與榮格接觸過的人都說他有開朗的心情和無比的幽默感。
2017/3/8

11 人性觀 相信人類的行為不只受到壓抑經驗的驅使,同時也受到某些 來自我們的祖先並帶有情緒色彩經驗的影響。
人並非只能被過去事件所塑建,人也能超越過去影響而成長。 人類同時具有建設與破壞的力量,必須加以整合。 強調追求生命意義。 認為超自然的、神秘的現象也會影響我們的生活。

12 不要依賴任何一種方法 分析是面對面的參與,而且每一個例子都是獨特的。「記住, 只有受過傷的醫生才能療傷」
在手術和接生時,醫生必須洗淨雙手「所以,你必須在精神 上保持『乾淨』。」 提倡對心理治療人員進行訓練式的分析「即使教宗也需要一 個告解的對象」。 別忘了靈性方面的問題,大部分的中年危機,都是因為它們 前半生忽略了靈性的問題。

13 人格結構 2017/3/8

14 精神Psyche 人格被稱為精神(psyche),包含所有思想、感情和行為, 意識到或是未意識到的.
個人生來就有一個完整的人格,並非部分的集合,或是隨 發展逐步獲得. 人一生中應該要做的是在固有完整人格的基礎上最大 限度地發展其多樣與和諧性,避免使其相互衝突. 2017/3/8

15 2017/3/8

16 意識 唯一可以被個人直接知道的部分, 或稱自覺意識.
核心是自我(ego),ego具有高度選擇性,像是 一個蒸餾器, 或是意識的守門人,對心理內容進行篩選和淘汰. 自我保證人格的同一性和連續性. 意識由能夠自覺到的知覺,記憶,思維,情感組成 篩選進入意識的標準:主要心理功能,體驗在意識中激發焦慮的程度,個體化程度,體驗的強度 人格同一性-感覺我們今天昨天是同一個人 2017/3/8

17 意識 兩種自覺意識方向: 外傾-心理能量流向外部客觀世界 內傾-心理能量流向內在主觀世界
Jung認為每人都具有內向和外向傾向,這兩者互 為補償。如果內向傾向是意識的話,那麼外向傾 向就存在潛意識裡,反之亦然。 意識的拓展:盡可能充分認識自己 2017/3/8

18 潛意識 意識ego之下的心理歷程,潛意識的存在使人格變得更 有深度與完整性,而潛意識也是人格動力和發展關鍵。 2017/3/8

19 Self(自體) 大部分是潛意識的,集體潛意識中的原型,而且是核心的 原型.
人格的組織原則,是人格的中心,把人格統整起來,給予 穩定感和一體(oneness)感. 健康的個體允許自己與外界接觸,但同時也讓他們自 己有機會經驗潛意識的self(靠ego的合作),以達到個 體化。 自性原型可以影響,調節人格,促使人格的成熟.自性的發展使自覺性提高,更全面的發展個人感覺,知覺,理解各種生命的向度. 2017/3/8

20 個人潛意識 容納和意識不協調,不一致的心理內容,被特定個體壓抑 的幼時記憶和衝動,被遺忘的事件。
個人潛意識和自我之間的雙向交流-記憶召喚,夢. 由各種情結(complexes)構成。 2017/3/8

21 情結(complex) 一組組心理內容聚集起來,自動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一簇 簇心理叢. 相關連意念的聚集,具有情緒色彩.
個體潛意識中潛藏著一些受挫、受壓抑的念頭或意念, 一旦集結至某種程度,所組合而成的便是情結。 自主的,強而有力可以控制個體思想與行為. 執意的沉溺於某種東西無法自拔. 語詞聯想測驗研究過程,發現受試者對於一些特定詞語會有延遲反應的情況,進一步研究發現和這些詞語相關的其他詞語也會使受試者延遲反應 2017/3/8

22 情結(complex) 情結的基本模式植根於童年經驗 Ex戀母情結 不一定是障礙,也可能是靈感和創作力的泉源,助人取得 成就.
大部分是個人的,也有部分是來自人類集體的經驗(人 性中某種比童年經驗更深邃的東西)=>開啟新觀念「集 體潛意識」的研究. 對母親所說和感覺得極其敏感,常談到母親,模仿母親,想成為像母親一樣的人,喜歡年老的母親不喜歡和年齡相近的女孩相處. 2017/3/8

23 集體潛意識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人類內心共同的結構. 人類最重要的潛意識部分,並非來自個人經驗,而是來自 遠古就存在的人類經驗。 原始意象(primordial images)的儲藏所,人從他的人類祖先,前 人類祖先和動物祖先繼承這些意象. 人類無法回憶或擁有祖先的經驗,但是一些先天性的傾向會 一代代傳下來,使我們採取和祖先相同的方式與外在世界互 動.(ex.對蛇或黑暗的恐懼) 進化和遺傳為人類心理結構提供藍圖.不只是生物上的結構, 心靈結構也可以進化. 自我是意識的中心,個人潛意識是被壓抑心理內容的儲藏所,這些都不是新觀念. 人的心靈不只和個人的過去相連結,也和種族的過去相連結,甚至和有機界進化的漫長過程連結在一起. 人類從經驗中的學習,是可以遺傳給後代的,到最後逐漸變成本能. Or 天擇論-利於個體適應環境的特質會在演化過程中保留下來 2017/3/8

24 集體潛意識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人類的行為不只受到個人壓抑經驗的驅使,同時也受 到某些來自我們的祖先,帶有情緒色彩經驗的影響。 JUNG:「人生下來的時候不只是一張白紙。」 人有共同的先天傾向,但是其發展和顯現則依據個體的 後天經驗. 一個人一出生在世界上,就已經具備一些心靈的意象,集體無意識的內容已經為人的行為提供一套預先形成的模式,決定了知覺和行為的選擇性. 我們很容易知覺到某種東西並且做出反應,是因為這些東西已經先天的存在我們的集體潛意識中.(ex我們的集體潛意識中有母親的形象,其表現為 嬰兒對母親的知覺和反應. 這種心靈的意象和真實世界中的事物結合在一起,成為意識的內容. 2017/3/8

25 集體潛意識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我們後天經歷的事物越多,集體潛意識中潛在意象得以 顯現的機會也越多. 當我們的經驗與原始的潛在意象接近時,原型(集體潛 意識的內容)就會被激發,一旦被激發,它會透過幾種 不同的形式顯現,如:原始的夢境、幻想和錯覺。 2017/3/8

26 原型 2017/3/8

27 原型 ~原型是集體潛意識最重要的內容, JUNG:「原型是人類原始經驗的集結」~
~原型不同於人生中經驗過的若干是往事所留下的記憶 表象, 不能被看作是心中已充分形成的明晰的畫面~ ~原型的不同組合與交互作用,因而造就個體之間人格 差異的因素~ 2017/3/8

28 原型 人格面具(The Persona) Animus Anima& 陰影 (Shadow) (自性) Self 2017/3/8

29 人格面具(the persona) 人格面具的作用類似保證一 個人能夠扮演某種性格, 而 這種性格卻不一定就是她本 人的性格.
人格面具就像是公開展示的 一面, 其目的在於給人一個 很好的印象以便得到社會的 承認.它也可以被稱為順從原 型(conformity archetype ). 2017/3/8

30 人格面具(the persona) 如果一個人被自己的人格面 具支配, 過度熱衷而且僅認同 自己扮演的角色, 那其它人格 就會收到排斥
這種人就會因為與自己的天 性相異化而生活在一種緊張 的狀態中. 一個人以人格面具 自居時, 被稱之為膨脹 (inflation). 2017/3/8

31 Anima & Animus 人格面具為外部形象 (outward face)
Anima & Animus為內部 形象(inward face)

32 Anima & Animus Anima原型是男性心中女性的 一面
男人天生就有一種心理上的 女性形象, 而不自覺的建立 起一個標準, 而這個標準會 影響她對女人的選擇 Anima原型投射的差不多總是 自己的母親 Anima原型被投射到那些從正 面和反面喚起其情感的女人 身上

33 Anima & Animus Animus是女性心中男性 的一面 人的情感和心態都是兼 具兩性傾向的
想要使得人格的和諧平 衡, 就必須允許男人的 女性方面和女人的男性 方面得到意識上和行為 上的展現

34 Anima & Animus Anima & Animus往往得不 到充分的發展, 因為社會 過於注重傳統的性格面具. 為了符合社會期待, 人格 面具當然佔了上風, 因而 壓抑了Anima & Animus. 這種人格面具與Anima & Animus的不平衡可能造成 了它們的報復, 在這種狀 況下人可能會走向極端. 過分突出Anima & Animus.

35 陰影(Shadow) 自我意識拒絕的部分 為了壓抑陰影, 人會發展 出強而有力的人格面具 來對抗陰影的力量
人格面具是自我意識認 同接納的部分 2017/3/8

36 陰影(Shadow) 陰影是被自我接受容納 不好 2017/3/8

37 Self: 自體/自性 人的人格或精神一開始就是一個統一體. 這種人格組織 原則是一個原型, 榮格把它叫做self
它把所有別的原型, 以及這些原型在意識和情結中的顯 示, 都吸引到它的周圍,使它們處於一種和諧的狀態 它把人格統一起來, 給它一種穩定感和一體感(oneness) 2017/3/8

38 Self: 自體/自性 榮格忠告我們:不應該過多地強調self的完美實現, 而應該跟更多地強調對於self的認識. 通過使本來 無意識的東西成為有意識到的東西, 一個人就可以 和自己的天性保持更大的和諧 一個不了解無意識裡Self的人會把自己無意識受壓 抑的因素投射到他人身上. 對自己self的了解可以 拆穿無意識的投射作用 2017/3/8

39 榮格: ~Self是我們生命的目標, 它是那種我們稱之為個 性的命中注定的組合的最完美的表現.~
2017/3/8

40 人格動力 2017/3/8

41 Libido:心靈能量 Libido是啟動人格(心靈)結構並賦予它們生命的力量, 是心靈活動的主要泉源
以「象徵」轉化心靈能量為各種人類的心靈活動。 Jung相信心靈能量和物理學可以用同樣的原則加以說 明 從物理學(熱力學)借用來的名詞概念,用以說明人類 的行為動機。 2017/3/8

42 Jung心靈能量的動力 借用物理學(熱力學)的概念: 平衡原則(equivalence) 對立原則opposites)
熵值原則(entropy) 2017/3/8

43 平衡原則 能量不滅(能量守恆)定律:能量能在各種形式間轉 換,但總值為固定。
每一個心理系統,都有一定量的能量,當一個心 理功能不再需要能量消耗時,同樣的能量將會準 備執行第二種功能。 能量守恆,當某部分的心理能量下降或消失時, 必定是轉移到心理的其他部分去。 例:晚上做夢,白天很累 EX白天的心裡能量,在睡覺時轉移到夢境之中。 2017/3/8

44 對立原則 在Jung的人格系統裡隨處可見。 心理能量如物理能量一樣都有對立或兩極化的情 況。
對立過程或傾向之間的衝突,是產生心理能量時 的必要條件。 當兩極之間的衝突越劇烈,產生的能量越大。 例:面具V.S陰影、Anima V.S Animus、內向V.S外向、思考V.S感覺等 2017/3/8

45 熵值原則 當不同溫度的物體相遇,熱會從較熱的一端流 向較冷的一端,直到兩者溫度相同。 心理能量從投注較強的一方,流到較弱的一方
人格有朝向均衡的傾向,能量的分配趨於在各 心理結構間尋求平衡。 最理想的狀況是在所有方面達到完美的平衡, 但這理想狀態永不會達成,否則人格將失去心 理能量。(對立原則:存在著衝突才能產生新的 心理能量) 2017/3/8

46 Progression and Regression
前進 適應外在世界 心靈能量向外流動,使人對特定的環境情況有反應。 Regression 回復 適應內在世界 心靈能量的回流,以維持心靈平衡。 單獨的「前進」或「回復」會導致怠惰的單向適應和適應上的失敗。 要達到自我實現,個體不只要適應外在環境,同時也要適應內在的世界。 兩者一起作用→陰陽調和,激發健康人格發展的歷程 例:失去摯愛的伴侶,Libido(心靈能量)的前進便會停止,進入回復的狀態,消失於無意識中,並在此啟動情結。 2017/3/8

47 因果論與目的論 因果論:目前的事件可以從過去的經驗找到源由。 目的論:目前的事件是受到會引導我們命運方向的未來 目標和抱負所激發。
ex: Freud 目的論:目前的事件是受到會引導我們命運方向的未來 目標和抱負所激發。 ex: Adler Jung試圖在因果與目的論觀點間創造一種綜合,尋求 的是中道,能包含兩者的立場 Jung:因果論不足以說明所有的動機,而是源自過去的 經驗和未來的目標。 2017/3/8

48 2017/3/8

49 夢 原型和象徵是榮格最重 要的另個基本概念. 而這 兩個概念又是彼此緊密 關聯的. 象徵是原型的外 在化顯示, 原型只有透過 象徵來表現自己
只有經過對象徵, 夢, 幻 想, 幻覺, 神話, 藝術的分 析和解釋, 才能或多或少 地對集體無意識有所認 識 2017/3/8

50 夢 榮格從他的研究中指出: 中世紀煉金術士以化學 實驗的方式表達的願望 和努力, 同病人以做夢的 方式表達的願望和努力 完全一致
榮格從他的研究中指出: 中世紀煉金術士以化學 實驗的方式表達的願望 和努力, 同病人以做夢的 方式表達的願望和努力 完全一致 正像煉金術士希望個性 化(轉化)物質以獲得一種 完美的實驗一樣, 作夢的 人也希望在夢中使自己 個性化, 從而成為一個更 加豐富的有機統一體 2017/3/8

51 夢 榮格: 夢是無意識精神自 發的和沒有偏見的產 物…夢給我們展示的是 未加文飾的自然的真理
一個人的夢距離日常生 活是如此的遙遠、如此 神秘和神聖. 如此奇異陌 生不可思議, 以致這夢彷 彿並不屬於做夢者本人 而來自另一個世界. 而事 實上這一個另外一個世 界就是無意識的地下世 界 2017/3/8

52 從榮格來看, 夢的象徵, 以及其他任何象徵, 是 Anima, 人格面具, 陰影以 及其他原型希望個性化, 希望把它們統一為一個 和諧平衡的整體的嘗試. 它們都是實現人格發展 最終目標的藍圖. 夢也指過去, 也指向未來, 它們傳遞給我們訊息, 又 是我們所遵循的導向 2017/3/8

53 夢 夢可以是一種補償, 對心 理被忽視的部分進行補 償, 企圖促進平衡
夢的一般功能是企圖恢 復心理的平衡, 它從製造 夢中的內容來重建…整 個精神的平衡和均勢 2017/3/8

54 榮格提醒我們: ~人與人之間的衝突, 始終是並且必然是由於人格本身的 不和諧所導致的, 它是這種人格不和諧的外化和投射
榮格提醒我們: ~人與人之間的衝突, 始終是並且必然是由於人格本身的 不和諧所導致的, 它是這種人格不和諧的外化和投射. 因此要消除這種衝突, 就不能僅僅著眼於其外部表現, 而必須改善其內部的不和諧~ 2017/3/8

55 Individuation, or emergence of the Self
個體化 Individuation, or emergence of the Self

56 當意識和潛意識、自我(the ego)和本我(the Self) 之間有良好互動的時候,人們感受到自己獨特的個性, 也跟人類共有、無窮盡的經驗之海相通。達到這個心 靈平衡的過程就稱為「個體化」
[Jung defines individuation] as becoming a unified but also unique personality (Stein, 1998)

57 個體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不是靜止的心靈狀態描 述。完全的整體性不可能達成,因為各組對立的兩極 會不斷製造新的材料出來要被整合。
就像鍊金術一樣,並沒有辦法真的把各種物質鍊成金。 榮格認為鍊金術師的工作是他們內心個體化歷程的投 射。

58 個體化的過程絕非四平八穩;通常兩極之間的衝突會 對個人造成心理困擾
“It is the old game of hammer and anvil: between them the patient iron is forged into an indestructible whole, an ‘individual’.” “[Individuation] is a process or course of development arising out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59 推動個體化的是本我(the Self) 本我以補償作用(compensation)的機制浮現於意識 之中,促使心靈達到平衡的狀態 自我有單向發展的傾向,而潛意識就會去補償這種單 向發展。補償常發生於夢中,但也會以說溜嘴等其他 形式出現

60 個體化的歷程同時具有集體、普世和個別的特性 (Mattoon, 2005):
集體:整合集體潛意識中人類共有的原型 普世:每個人都有邁向個體化的潛能 個別:每個人個體化得過程和結果都不一樣

61 榮格的個體化要從中年才正式開始 中年之前,個人重要的任務在於發展出強度足夠的自 我和面具(Persona),以適應社會生活與達成文化的 期待。 中年之後的任務變成將潛意識中的潛能整合進入意識 當中,並成為一個獨特、不過度受集體規範所限制的 人。所以雖然生理狀況開始走下坡,但對榮格來說, 卻還有很大的心靈發展空間。

62 個體化的歷程也有一定的風險(Casement, 2003):
個人有可能會被集體潛意識的內容給「淹沒」 過度認同某些集體潛意識的內容,造成自我(the ego) 的膨脹。例如哲學家尼采(Nietzsche)認為自己的古 波斯的先知查拉圖斯特拉(Zarathustra)

63 共時性 2017/3/8

64 這個世界充滿了這種同時性現象,無法透過科學去理解,只能透過「人的心靈力量」才能實際體驗到
共時性 (synchronicity) 發生在「內在心靈事件」與「外在物理事件」 之間的一種有意義的巧合。 例:女個案夢中的金龜子 是心靈狀態與客觀事件的非因果關係。 例:下雨淹水 V.S 夢到淹水淹水 這個世界充滿了這種同時性現象,無法透過科學去理解,只能透過「人的心靈力量」才能實際體驗到 2017/3/8

65 「共時性」觀點的緣起 Jung經驗多次不可思議的巧合事件,晚期更是遇 到很多超自然現象,甚至會預知許多事情,如: 親友的死亡、意外。
尋找一種足以說明卜卦和占星術如何運作的解釋 方法 試圖解釋以上「有意義的巧合事件」的基本原則 2017/3/8

66 共時性:打破世人的因果觀點 對真實最完整的解釋應該考慮到了解現象的四個因素:事件在何時、何地發生,以及造成該事件的原因和意義。
空間 space 時間 Time 共時性 Synchronicity 因果關係 Causality 對真實最完整的解釋應該考慮到了解現象的四個因素:事件在何時、何地發生,以及造成該事件的原因和意義。 例:我們生在特定的家庭只是因為機率和因果關係嗎?是否也可能有意義存在? 有意義的巧合:共時性 由榮格與物理學家波里共同繪製 2017/3/8

67 共時性的三種型態 某種特定的精神內容與其對應的客觀行動,兩者不 約而同地相互吻合,契合的情形發生於同時。
例:書剛好翻開到想打開的那一頁、正想著某人,他剛好打電話來 某種主觀的精神狀態與某種幻象(如夢境),兩者不約 而同地相互吻合,後來證實其反映出另一個同時性 的客觀事件。 例:婦女夢到世界大戰,同時間丈夫出差正位於廣島市心電感應 現在所覺察到的事情發生於未來, 此刻以夢境或幻 象等方式出現。 例:占星學的運勢推論、事前的預兆、預知的夢境、水晶球預測未來 2017/3/8

68 Analysis / Psychotherapy
分析/心理治療 Analysis / Psychotherapy

69 最終目的在於促近個體化歷程 榮格視心理困擾為心靈自我治療的不成功嘗試,反映 出朝向自我實現和恢復心理平衡的傾向。 治療目的著重於心理的成長,而非只是消除症狀。症 狀可以指出需要被整合的情結,以及個體化的方向。

70 心理困擾的根源是情結(complex) 案主在兩極對立的緊張狀態中選擇只靠一邊站 治療的重點就是把情結帶入意識層面,幫助案主認識 情結的前因後果與運作方式,並以新的經驗打破情結 引發的負向循環

71 精神分析和分析式心理治療都會將潛意識中被壓抑的 內容帶入意識層面進行工作
但相較於精神分析注重在詮釋和早期經驗修通,分析 式心理治療則希望能利用心理困擾所傳達的訊息,協 助案主進一步發展更完整且平衡的心靈狀態。

72 積極想像(active imagination)
提供意識與潛意識意互動的管道,其作用類似夢 由自我啟過程序(可用案主夢的內容作為素材),接 著與潛意識中的意象展開「對話」 可以語言(例如與夢中出現的人物對話)或非語言 (沙遊、繪畫、舞蹈等)的方式進行 建議以案主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媒介進行

73 積極想像(active imagination)
為避免案主被潛意識的意象「淹沒」,治療師不能過 度使用此技術。使用時,也要協助案主將這些意象與 意識生活做連結

74 參考資料 蔣韜譯(1997)。導讀榮格。新北市:立緒文化。Hopcke, R. H. (1989). A guided tour of the collected works of C. G. Jung. Casement, A. (2003). Psychodynamic therapy: The Jungian approach. In W. Dryden (Ed.), Handbook of individual therapy (pp ). Lond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Mattoon, M. A. (2005). Jung and the human psyche: An understandable introduction. East Sussex; New York, NY: Routledge. Stein, M. (1998). Jung’s map of the soul: An introduction. Peru, IL: Open Court.

75 發現人的心裡有多麼巨大的差異,這是我一生中最了不起的經驗之一 ~Jung
態度 心理功能 心理類型 發現人的心裡有多麼巨大的差異,這是我一生中最了不起的經驗之一 ~Jung 2017/3/8

76 態度- 一種具有特徵性方向的行動或反應傾向
對象 客觀 人與物 知覺 思維 感覺 心理結構 心理過程 內傾 外傾 補償作用 外部客觀世界 內部主觀世界 Libido Libido 意識與無意識間的補償作用 2017/3/8

77 心理功能 ★這四種心理功能符合四種明顯的意識方式,意識通過這些方式使經驗獲得某種方向。 2017/3/8 理性 Thinking 思維
Feeling 情感 感性 Sensation 感覺 Intuition 直覺 2017/3/8

78 心理功能 思考Thinking 感受Feeling 感覺Sensation 直覺Intuition
根據分析和邏輯規律來做決定。為一種渴望理解事物、解決問題的理智功能。 這世界發生了什麼事? 理性 感受Feeling 根據個人的價值觀來評斷事物 這世界讓我的心情如何? 感覺Sensation 經由實際感知處理事物。 這世界有些什麼?感官刺激 感性 直覺Intuition 以個人的無意識經驗作為行為基礎 (第六感、超感知覺extrasensory perception) 2017/3/8

79 內向Introversion 外向Extraversion
思考Thinking 內向思考型 思考受到個人主觀性的影響較大,希望理解自己個人的存在。 (演繹思維) Ex.哲學家、理論科學家 外向思考型 使客觀思維上升為支配他生命的熱情,注重實際與實踐,是解決的問題高手。 Ex.研究科學家、經濟學家 感覺Sensation 內向感覺型 沉浸在自己的主觀感覺中,覺得外界是比較淡乎寡味的。 Ex. 藝術家、神職人員 外向感覺型 客觀地知覺外在刺激,也 熱衷於累積跟外界有關的經驗。保守,遵從外在規範。 Ex. 品酒員、熱門音樂家 感受 Feeling 內向感受型 主要以主觀或知覺判斷事物,並把自己的感受深藏在內心。 Ex.作家、藝術鑑賞家 外向感受型 使理智服從感受,外界的變化容易引發導致他情緒的變化。 Ex.政治家、估價師 直覺Intuition 內向直覺型 禁閉再一個充滿原始意象的世界裡。 Ex.預言家、宗教家 外向直覺型 下意識的知覺外在世界的事實,比較異想天開,容易三分鐘熱度。 Ex.冒險家、公關人員 2017/3/8

80 正確的評定只能來自對一個人的長期觀察和深入 分析。
對一個人性格的評定,就應該包括對每一種心態 和心理功能的發展程度的估計,以便確定是處在 分化和發展的自覺意識狀態,還是未分化為發展 的無意識狀態。 正確的評定只能來自對一個人的長期觀察和深入 分析。 2017/3/8

81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
中譯名:梅布二氏性格測驗、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法、 16人格(16 PF - Personality Factor)測驗、職業性格測驗 最先的開發者是美國的心理學家Katherine Cook Briggs及其 女兒Isabel Briggs Myers(1980),以Jung在1921年出版的 「心理類型」一書中所提及的概念為主要理論,經過長期 觀察和研究而完成。 除了Jung理論中四個向度外,增加了實證判斷-領域理解 (Judgment-Perceptive)此向度 線上測驗: 2017/3/8

82 資料來源:蔣家唐(1994) 2017/3/8

83 測定內容主要由四個元素(問題)決定 心理能力的走向:你是「外向」(Extrovert)(E) 還是「內向」(Introvert)(I)?
認識外在世界的方法:你是「感覺」(Sensing)(S) 還是「直覺」(Intuition)(N)? 倚賴甚麼方式做決定:你是「理性」(Thinking) (T)還是「情感」(Feeling)(F)? 生活方式和處事態度:你是「判斷」(Judging)(J) 還是「理解」(Perceiving)(P)? 2017/3/8

84 2017/3/8

85 16種人格類型 資料來源:楊淑晴(1999) 2017/3/8

86 16型人格 內向 lSTJ 職責履行者 ISFJ 培育者 INFJ 保護者 INTJ 科學家 ISTP 工程師 ISFP 藝術家 INFP
理想主義者 INTP 思想家 外向 ESTP 實幹家 ESFP 表演者 ENFP 激勵者 ENTP 夢想家 ESTJ 守衛者 ESFJ 護理者 ENFJ 給予者 ENTJ 執行者 2017/3/8

87 資料來源:簡君倫(2010);陳靜怡(2005);Myers et al.(1998)p.64
2017/3/8 資料來源:簡君倫(2010);陳靜怡(2005);Myers et al.(1998)p.64

88 十六種心理類型與生涯發展之關係 2017/3/8

89 From Freud to Post-Jungian
Oedipus complex From Freud to Post-Jungian 2017/3/8

90 Freud’s development theory
Phallic stage (age 4 and 5) Excitation on the genitals The bi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e sexes leads to psyc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The male child develops erections, the new excitations in this area lead to increased interest in the genitals. Be realized that female lacks the penis. 2017/3/8

91 Castration anxiety and Penis envy
So male child fear that he may lose his penis This due to castration anxiety. Female realize the lack a penis and blame the mother, -- the original love object. In developing penis envy, the female child chooses the father as the love object, and imagine that the lost organ will be restored by having a child by the father. 2017/3/8

92 The Oedipus complex Every boy is fated in fantasy to kill his father and marry his mother. The complex can be heightened by actual seductiveness on the part mother. So castration anxiety can be heightened by actral threats from the father to cut off the penis. 2017/3/8

93 Case study by Freud 小漢斯,四歲三個月,他的母親幫他洗澡,「當他的 母親在他的陰莖周圍灑上痱子粉,並小心翼翼地不要 碰觸它時,漢斯說:『妳的手指為什麼不碰那裡?』 『因為那樣髒髒』 『髒髒是甚麼?為什麼?』 『因為這樣做不好』 『可是這樣做很舒服耶。』 」 《小漢斯:畏懼症案例的分析》P44 2017/3/8

94 Freud(1900)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What I have in mind is the legend of King Oedipus and Sophocles' drama which bears his name. King Oedipus who slew his father Laius and married his mother Jocasta, merely show us the fulfillment of our own childhood wishes. 2017/3/8

95 飛鏢投擲準確性學院男性的戀母情結刺激的影響:示 範閾 心理動力激化之單一研究典範
Simple Research Paradigm for Demonstrating Subliminal Pschodynamic Activation: Effects of Oedipal Stimuli on Dart-Throwing Accuracy in College Males 飛鏢投擲準確性學院男性的戀母情結刺激的影響:示 範閾 心理動力激化之單一研究典範 2017/3/8

96 Tachistoscopically以視覺記憶測試儀,給予研究參與者 圖畫、文字等視覺刺激,以進行某種目的之測試
Tachistoscope速讀訓練器 Tachistoscopically以視覺記憶測試儀,給予研究參與者 圖畫、文字等視覺刺激,以進行某種目的之測試 2017/3/8

97 一項研究考察了男人射飛鏢遊戲中的競爭能力,以檢 驗戀母情結學說(Silverman, Ross, Adler,& Lustig,1978)
研究者隨機將男大學生分為三組。一組看到兩個男人 相互敵視的看著對方,並配以“打敗爸爸是錯誤的” 字幕,這些圖象用來增加戀母衝動 2017/3/8

98 第二組人看到的是兩個男人相互微笑,字幕是“打敗 爸爸沒錯”,這些圖象是用來減少戀母衝動的。
對照組看到的只是人們在行走的圖象,字幕是“人們 正在走路”,他們的戀母衝動不應受影響。 這些人被告之,他們正為獲得加菜金而與另一個人展 開競爭。 2017/3/8

99 結果,在看到圖象之前,射飛鏢的準確性沒有明顯的 差別,但在看到圖象後,第一組看到“打敗爸爸是錯 誤的”,成績明顯差了,
第二組看到“打敗爸爸沒錯”,成績明顯提升。 而第三組“人們正在走路”,成績沒有變化。 2017/3/8

100 當無意識的戀母情結衝動增加或減少時,人與其他人 的競爭能力(無意識中與其父親象徵性競爭的能力)也 相應改變。
研究者依弗洛伊德理論做出解釋︰ 當無意識的戀母情結衝動增加或減少時,人與其他人 的競爭能力(無意識中與其父親象徵性競爭的能力)也 相應改變。 2017/3/8

101 Jung’s View the real point is that the regression goes back to the deeper layer of the nutritive function, which is anterior to sexuality, and there clothes itself in the experiences of infancy. In other words, the sexual language of regression changes, on retreating still further back, 2017/3/8

102 Jung’s View into metaphors derived from the nutritive and digestive functions, and which cannot be taken as anything more than a façon de parler (“way of speaking”, “manner of speech”). The so-call Oedipus complex with its famous incent tendency changes at this level into "Jonah and the Whale" complex, 2017/3/8

103 Jung’s View Which has any number of variants, for instance the witch who eats children, the wolf, the ogre, the dragon, and so on. Fear of being devoured by the mother. 2017/3/8

104 Posy-Jungian 質性研究對於data的選擇與解讀不同 得出不同的視野與詮釋 2017/3/8

105 竹子為何是空心的 東方兄妹亂倫神話 2017/3/8

106 近五年相關研究 黃宗堅(2007):創傷與復原:積極想像在榮格夢工作中的隱喻象 徵,輔導季刊,19-30頁。
張雅雯、黃宗堅(2009):《白蛇傳》民間故事中的原型及其隱喻: 以榮格心理分析為觀點,諮商與輔導,第288期,25-30頁。 謝政廷、施玉麗(2009):榮格理論在沙遊治療的應用,諮商與輔 導,第288期,9-15頁。 簡君倫、連廷嘉(2009):華人十六種性格測驗本土化之建構-榮 格學派心理治療之應用,諮商與輔導,第288期,20-24頁。 Priscilla Berry, Cindy Wood, Barry Thornton(2007). The Myers- Briggs Type Indicator As A Tool To Facilitate Learning Outcomes For Team Building In The Classroom. College Teaching Methods & Styles Journal, Volume 3, Number 4. Yiassemides, Angeliki (2011). Chronos in synchronicity: manifestations of the psychoid reality.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Vol. 56 Issue 4, p , 20p. 2017/3/8


Download ppt "Jung’s Analytic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