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健康管理專題講座 Blue嗎? 漫談憂鬱與自殺 主講人:陳怡樺, Ph.D.   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健康管理專題講座 Blue嗎? 漫談憂鬱與自殺 主講人:陳怡樺, Ph.D.   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健康管理專題講座 Blue嗎? 漫談憂鬱與自殺 主講人:陳怡樺, Ph.D.   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2 情感性疾病 漫談憂鬱症

3

4 憂鬱的分類 情緒低落疾患(dysthymic disorder):比較輕微而慢性的憂鬱 空洞性憂鬱:主以身體症狀表現為主,在早晨特別嚴重
季節型情感疾患:冬天時較差、夏天時變好,因日照量的增減影響賀爾蒙,決定情緒的轉換 從其他角度看憂鬱症 (1) 內因性憂鬱症 (憂鬱症來得無明顯原因) (2) 反應性憂鬱症 (憂鬱症反應曾發生過的某些事)

5 憂鬱期的徵候

6

7 DSM-IV檢核表I 重鬱發作 在兩週內,至少出現五種下列症狀: 幾乎每天多數時間 有悲傷情緒 對大部分活動失去興趣和快樂
顯著體重下降或增加 幾乎每天 失眠或嗜眠 有精神運動性激動或遲鈍 疲憊或喪失精力 有無價值感和過度的罪惡感 思考能力或專注力減退 反覆想到死亡或自殺 有明顯的痛苦或損傷

8 DSM-IV檢核表II 重鬱症 出現重鬱發作症狀 沒有躁狂和輕躁狂發作歷史 輕鬱症 多數時間有憂鬱情緒,至少持續兩年
當憂鬱出現時,至少有兩種下列症狀:缺乏食慾或吃過多、失眠或嗜眠、活力低或疲憊、低自尊、難以專注、無望感 在兩年期間,沒有症狀的情況每次不超過兩個月 有明顯的痛苦或損傷

9

10 憂鬱的流行病學 有家族遺傳傾向 終身都可能發生,好發於年輕的成人
終其一生,女生有10-26%,男性有5-12%罹患憂鬱症(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4) 重度憂鬱症---女:男=2:1 經前症候群所導致的憂鬱(約10%女性) 人際關係因素: (1) 母親在11歲以前過世 (2) 和配偶或愛人缺乏親密關係 (3) 除家庭外別無工作 (4) 家中有3個以上小孩需照顧 較低社經階層的人比中產階級人更易憂鬱 憂鬱症常見的線索 (1) 焦慮 (2) 過度補償 (3) 孤立

11

12 憂鬱症其他可能成因 憂鬱的遺傳性:家族史為危險因子 痛苦的童年 經歷生命中痛苦的生離死別 自我對話非常負面 飲食失調問題 受荷爾蒙循環之影響
氨假設:憂鬱乃因正腎上腺素 & 血清素的活動量過低 服用安眠藥或鎮靜劑 因高血壓或其他身體問題正在服藥 在某些季節特別沮喪 剛開始從酒精或藥物上癮中康復

13 憂鬱症與荷爾蒙的波動 甲狀腺機能減退易造成憂鬱症狀 避孕藥易引起或加重某些女性的憂鬱症 經前憂鬱症:經前情緒失調—與憂鬱症類似 產後憂鬱症
(1) 懷孕期間和之後的荷爾蒙改變,影響神經傳導素,導致情緒改變 (2) 家中增添新生兒壓力及接踵而來的責任 (3) 有憂鬱病史的人較易得 (4) 發生比率:13%(跨文化) 更年期憂鬱症:與中年荷爾蒙改變有關,可考慮雌激素補充治療

14 其他憂鬱相關理論模式探討 心理動力方法 (1) 哀悼與情緒空洞 (2) 依賴性人格障礙 (3) 人際心理治療 認知行為取向
(1) 行為理論與處置 (2) 習得的無助感 (3) 負面思考 (4) 認知理論與處置 (憂鬱的認知理論)

15 憂鬱的罹患傾向---壓力模式 (生物、心理、環境因素)

16 憂鬱症的病程 符合DSM-IV診斷之憂鬱症,憂鬱期常持續3-6個月 由憂鬱期中恢復後(約90%人可恢復),未來將有50%機率經歷另一個憂鬱期
剛復原時,是另一個憂鬱期最可能出現時 停留在非憂鬱期愈久,愈可能繼續不憂鬱 第一個憂鬱期前生活穩定、無物質濫用情形,預後較好

17

18 治療方法 心理的方法 心理動力治療法:協助患者將潛在的問題帶回意識層,並重構它們 行為治療法:將情緒與個人生活的獎賞連結
認知治療法:協助患者,認識和改變它們的負面思考過程,進而改變情緒與行為 社會文化的方法 人際關係心理治療法:認為人際關係的喪失、人際角色的紛爭與轉變、人際關係的缺陷皆可能導致憂鬱症,因此由這些著手治療 婚姻治療:透過指導夫婦特殊的溝通和解決問題技巧,協助改變有害的婚姻行為 生物的治療法 電痙攣治療法 抗憂鬱藥物 (1) 三環抗憂鬱劑 (2) 單氨氧化脢抑制劑 (3) 百憂解

19

20 如果你認識的人有憂鬱症 怎麼辦? 確實傾聽 保持聯繫 建議他求助 如果他提到要自殺,或者看起來要自殺,要馬上採取行動 避免想去治好他
表達希望、愛與勇氣

21

22

23 情感性疾病 漫談躁鬱症

24 躁鬱症的類型 類型: (1) 混和型:在狂躁期與憂鬱期間轉換 (2) 僅有狂躁期(較少出現)
輕躁期(較輕微的狂躁期):顯現得意的心情,精力漸增但功能未受損 循環型心情疾患:較輕微的雙極症,在輕度憂鬱與輕躁間轉換

25 狂躁期的徵候

26 DSM-IV檢核表I 躁狂發作 在一段時期內,異常且持續具有高昂的、膨脹的、或易怒的心情,延續至少一星期 至少有下列症狀中的三項持續存在
膨脹的自尊心或自大狂 睡眠的需求減少 比平時多話或不能克制的說不停 意念飛躍或主觀經驗到思緒在奔馳 易於分心 增加活動或精神運動性激動 過份參與極可能帶來痛苦後果的娛樂活動 造成重大的痛苦或損害

27 DSM-IV檢核表II 第一型雙極症 出現一次躁狂、輕躁狂、或重鬱發作 若最近有輕躁狂(即輕微的躁狂)或重鬱發作,有躁狂發作的病史
造成重大的痛苦或損害 第二型雙極症 出現一次輕躁狂或重鬱發作 若最近有重鬱發作,有輕躁狂發作的病史;若最近有輕躁狂發作,有重鬱發作的病史,沒有躁狂發作的病史

28 躁鬱症的流行病學&病程 狂躁期:覺得興高采烈、信心十足、精力充沛、多話、活動力強、不顧現實做過多計畫與承諾、大肆採購
狂躁症發生率:約為1.6% 盛行率:約1% 常發病在20幾歲的中期,通常在30歲以前出現 男女發生率相當 與遺傳高度相關 若不治療,躁鬱症會慢性化,即患者狂躁期或憂鬱期間的正常期會愈來愈短,生病期愈長愈嚴重

29 躁鬱症的治療 雖無法根治,但可以藥物治療,減輕症狀或減少發作次數 主以鋰鹽治療為主 (70%預防發病效果) (1) 可確實阻礙心情的擺盪
(2) 副作用:口乾、頻尿、刺激皮膚、肌肉顫抖,服用過量會損害腎與肝臟 對已急性發作者,輔以其他抗精神病藥物 少數用藥物仍極難控制的的病人,可考慮使用電氣治療(電療),其副作用是短暫性且可恢復的,如短期記憶變差(3-6個月內恢復)、頭痛(24小時內恢復) 急性躁鬱期後,患者通常會恢復至正常水準,但自行停藥往往是再度發病的主因 心理晤談:躁鬱症可能在心理壓力事件中出現

30 憂鬱&躁鬱症

31

32 漫談自殺

33 自殺的迷思 根據衛生署統計,自殺在國人的十大死亡原因中,列名第九(衛生署,民93) 自殺人數的統計通常是低估的
因許多個人的致命車禍或其他死亡事件,也可能是自殺 每件自殺通常對親人朋友甚至不相關的人造成巨大衝擊與影響 在美國,試圖自殺的尖峰年齡在24~44歲 男性自殺死亡案件是女性的3倍 較多的女性有自殺企圖 青少年甚至兒童的自殺率逐漸提高

34

35 自殺與憂鬱 自殺大都是極端憂鬱的人所執行的 預測憂鬱的人自殺的因素:無望的程度 酒精濫用者的自殺率是一般人的20倍 此外
個人的家庭問題、親密關係的變化、生理疾病、失業等因素以及社會因素如暴力、犯罪、毒品等都是影響自殺的成因

36 「自殺量表」 「自殺量表」乃用來評估脅迫要自殺的人們實際執行自殺的可能性(由洛杉磯自殺防治中心所發展),高可能性者包括
(1)年齡和性別:男性並超過50歲或15~24歲 (2)症狀:如睡眠障礙、憂鬱絕望等 (3)壓力:處於壓力下 (4)及性與長期層面:特定症狀突然發作,或長期適應不良特質在近期大量增加 (5)自殺計畫:自殺方法和計畫詳盡清楚 (6)社會資源:沒有家人朋友可 (7)自殺前的行為:有過一次以上的自殺企圖 (8)醫療情況:有長期機能衰弱疾病,或曾多次治療無效者 (9)溝通層面:與親友間溝通中斷,並拒絕重建溝通必要性 (10)重要他人的反應:若重要他人採防衛的、排斥和懲罰的態度,否認當事人有接受協助的必要

37 自殺的警訊 四類自殺警訊 (簡稱 FACT) (1) 感覺 (feelings):無助、無望、無價值感、悲傷憤怒等
(2) 行動或事件 (action or events):吸煙或酗酒、個人經歷失落的經驗(如死亡、離婚、失業等) (3) 改變 (change):睡面、飲食習慣的變化、對以往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個性改變 (4) 預兆 (threats):有計畫的安排事物、將心愛的物品分送或丟棄、研究自殺藥物、言語透露想死的念頭等 例如: (1) 突然變得異常開心/提出「已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2) 為後事作準備 (3) 感覺極度絕望、恥辱或羞恥 (4) 最近受到重大創傷 (5) 說「如果我死了,一切會更好」等話 (6) 做冒險的事,完全不顧自己利益

38 模仿:自殺的傳染 名人的自殺 Steven Stack研究發現,演藝人員、政治人物自殺之後,全國自殺的數量有規則的隨著不尋常增加
如:1963年瑪麗蓮夢露自殺後一週內,美國自殺率上升12% 高度宣傳案件 奇特和不尋常的自殺,常受到新聞媒體強力報導,此高度宣傳報導可能導致類似的自殺增加 如:英國政治動機的自焚自殺,在廣大宣傳後一年中,另有82人也以同樣致命結果自焚 合作者與同事 學校、工作場所或小社區,以口耳相傳方式傳播自殺事件,可能引發一連串的自殺企圖 如:一個美國海軍訓練學校新兵的自殺,為緊跟著另一個在學校的企圖自殺兩週之內發生

39 如果你有自殺念頭該怎麼辦? 告訴別人你的想法 不要「練習」自殺 作一個約定 作一個安全計畫 不要喝酒或是服藥

40 自殺的預防 危機處理: 主要目標在幫助個人應付當前的生活危機 若已作自殺嘗試,第一步顯然是緊急的醫療處理 自殺的高危險群人們
針對自殺高危險群訂定治療計畫,減緩其生活困擾 防止自殺的道德上爭論


Download ppt "健康管理專題講座 Blue嗎? 漫談憂鬱與自殺 主講人:陳怡樺, Ph.D.   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