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校園諮商 情緒控制 自傷行為 (CBT).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校園諮商 情緒控制 自傷行為 (CB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校園諮商 情緒控制 自傷行為 (CBT)

2 常見的壓力反應 接受問題/現況、修正目標及方法 過度自責、十分敏感 合理化 討價還價 否認、隔離和逃避 憤怒、指責別人或老師
轉化成為身體症狀 抗拒行為(挑戰), 暴怒(脾氣trantrums) 自我傷害行為/衝動暴力行為

3 嚴重憂鬱症 基本特質是在至少兩週期間內,幾乎所有活動都有憂鬱心情或是失去興趣或喜樂。 在兒童與青少年,心情可為易怒而非憂傷。
比重鬱發作前的狀況明顯惡化

4 嚴重憂鬱症 描述為憂鬱的、悲傷的、無望的、令人沮喪的、或「掉到谷底」 強調身體抱怨( 如: 身體痠痛)而不提及憂傷感受
持續生氣、對事情的反應傾向於憤怒地發洩或責怪他人 對原嗜好較少興趣、對以往可娛人的活動不再感覺愉快 食欲通常減少,覺得他們必須強迫自己進食

5 嚴重憂鬱症 失眠 激動( 如: 無法安靜坐著、絞扭雙手)或遲滯( 如: 語言、思考及身體動作變緩慢; 回答問題前的遲疑時間增加)
失去活力及勞累疲倦,雖無任何體力勞動仍持續疲累 罪惡感 將日常生活裏中性的事錯誤解釋為自己個人缺失 妄想的成份( 如某個案相信自己應為全世界的貧窮負起個人責任)

6 嚴重憂鬱症 思考能力、專注能力減退,易於分心或抱怨記憶困難 學業成績急轉直下或許即反映了專注能力不良。
短暫出現的自殺意念。以至於實際而特定的自殺計劃 自殺的動機: 面臨自覺無法克服的人生障礙時意圖放棄一切 或強烈希求終止一種折磨人而自我感受為永無止境的痛苦情緒狀態

7 嚴重憂鬱症 青少年常見的憂鬱症狀(那其他年齡比) 極度嚴重時會出現精神症狀 廣泛的喜樂不能 嚴重精神運動性遲滯 無望感 憂鬱性幻聽
憂鬱性妄想 Theme of quilt Nihilism Deserved punishment

8 躁鬱症 躁期:情緒升高、波動範圍變大、躁動情緒,大約一個禮拜一項或者需要住院。以下症狀>三項以上 誇大的自尊心 睡眠的需求減少 話量明顯增加
意念飛躍;主觀的感覺想法明顯變快 容易分心 目標導向的行為明顯增加 過度投入享樂但是有嚴重後遺症的行為

9 情緒低落疾患-憂鬱性精神官能症(Depressive Neurosis):
長期的壓力以及突然間的失落經驗 基本特質是長期的憂鬱心情,至少兩年期間內憂鬱心情的日子比正常心情日子為多 在傍晚的時候情緒比較惡化 易慢性化,可能合併藥物濫用、人格違常、強迫症 大部分是嚴重憂鬱症的血親 至少表現出以下2項以上:食慾差、吃太多、睡眠問題、疲勞、低自尊,無法專心、無法做決定、覺得無助 終身盛行率6%

10 適應性疾患 針對可認明的心理社會壓力源出現的反應,發展重要的情緒或行為症狀 超過就此壓力源的本質一般所能預期的反應
如:進入學校、離家獨立生活、結婚、為人父母、未能達成職業目標、退休

11 哀傷反應 A state of grief related to the death of a loved one
Not a mental disorder 病態性哀傷反應—重鬱症 時間超過兩個月,仍符合重度憂鬱症的症狀 過度罪惡感 病態的想死意念 無價值感與顯著的遲滯 明顯社會功能損害 與哀傷無關的幻覺經驗

12 情緒反應與憂鬱性疾患之分野 嚴重程度 情緒的控制性 喜悅不能 認知扭曲-無望,無助,無價值感 強烈的自傷、自殺意念 持續時間 社會功能的影響

13 情緒障礙的徵兆 躁動不安 不滿情緒 激動 悶悶不樂 不配合態度 社會活動退縮 想離家的念頭 學業困難 人際關係敏感

14 青少年憂鬱症的本質 並非所有青少年都是憂鬱的 憂鬱不是叛逆期的表現
有精神疾病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現和同儕、家人疏離,人際關係也比較容易出現障礙 精神疾病的青少年,比較容易呈現出:情緒戲劇化的波動、認知扭曲、和父母及同儕出現劇烈的衝突

15 情緒障礙及自我傷害行為 自我傷害的動機 想要逃離痛苦、想要獲得解脫 希望別人的行為改變 暫時離開原來環境 表達對他人的絕望
報復別人、讓別人痛苦 不知道該如何做,尋求協助 想死亡

16 蓄意自傷前置因子 父母親輕視或忽略 (工作) 長期的家庭或社會問題(經濟、慢性疾病) 家庭破碎或曾經分離(婚姻失和、離婚、死亡)
父母親罹患精神疾病(疾病或藥酒癮) 身體虐待、性騷擾以及亂倫

17 誘發的因子與事件 壓力的生活事件 父母關係 手足關係 感情問題 人際關係 課業壓力 排斥性的言語

18 深層原因與動機 一種情緒崩潰,或是無法思考的感覺
一種無法表達,或甚至在意識層面地無法感受到的憤怒,主要是針對生命中的一個 (或許多)強勢人物,通常是父母親 深層、害怕的被拋棄感 長期、深層的空虛感

19 深層原因與動機 自傷個案感覺身邊沒人可信賴的孤寂感並非憑空想像,而是源自童年或青少年早期的真實經驗
過去創傷經驗與日後的自傷行為嚴重度之間有非常緊密的關係 偶發的蓄意性自傷,不良的壓力面對模式 嚴重、反覆性自傷行為(frequent repeaters)

20 合併精神疾病診斷 憂鬱性疾患 焦慮性疾患 酒精與物質濫用 人格疾患

21 情緒障礙及自我傷害行為評估 危險性評估 合併精神疾病 評估前置因子 評估誘發事件 意圖 自傷行為危險性、頻率 精神疾病或其他疾病
社會家庭支持 合併精神疾病 評估前置因子 評估誘發事件

22 情緒障礙及自我傷害行為 處理方法(青少年本身) 和親近的朋友討論,自己的壓力反應是否過度 尋求老師、專業人員
減少退縮,尤其不應該切斷人際關係 同儕的關心和協助 了解自己是否有家族性的情緒障礙或精神疾病

23 情緒障礙及自我傷害行為 處理方法(老師部分) 鼓勵尋求同儕協助 不應該保密 陪伴找老師和專業人員會談 個別諮商、心理治療 家族會談
團體心理治療 學習方法的調整和諮詢

24 自我傷害行為及衝動行為 自我傷害和衝動行為是一體兩面 無法向外表達的情緒,可能會傷害自己 經由協助大部分可以恢復

25 諮商策略 1.重建與支持 2.問題的處理 3.抉擇行為 4.危機處理 5.生活技巧訓練

26 認知心理治療 (Cognitive psychotherapy)
認知論: 人們並非被外界的事情所困擾, 而是他們對事情所採取的觀點 困擾他們。 矯正錯誤觀念與錯誤自我暗示為媒介來減輕心理壓力的治療法 歸納分析,再整合及實行

27 認知:對事情的看法與反應 Cognition / Higher cortical function.
例:有人看到旗子飄揚 發生了爭執。一人說是風在動,另一人說是旗在動。 六祖慧能說:「不是風動也不是旗動,而是你們的心在動。」

28 認知歪曲的形式 1.獨斷地推論: 指沒有充足而相關的證據便驟下結論。
2.選擇性的偏差推論:指以整個事件中的單一細節下結論,而失去整個內容的重要性。 3.過度類化:指把某件意外事件產生的極端信念不恰當地應用在不相似的事件或環境中。 4.擴大與誇張: 指過度強調負向事件的重要性。 5.個人化:是一種使外在事件與自己發生關聯的傾向。 6.極端化的思考: 指思考或解釋事情時用全有或全無的方式,二分法的思考把事情都分為「好或壞」。

29 Beck之認知治療理論 認知是決定我們如何感受與如何表現的主因 意義(meaning) 辨識自動化思考(automatic thought)
辨識錯誤認知(cognitive errors ) 真實性驗証(reality testing ) 自我監控(self-monitoring) 自我教育(self-instruction)

30 Beck認知行為治療的一般原則 必須要建立在良好的治療關係、個案願意一起平等的投入改變歷程 短期的、限定時間的、鼓勵個案學會獨立的自助技巧
結構性的、指導性的 問題導向、焦點放在維持因子而不是誘發因子

31 Beck認知行為治療的一般原則 經由提出問題和引導的過程協助個案發現問題的所在,而不是說服和演講
教導個案學會觀察自己的思考和信念:也就是個案可以在現實情境當中隨時的開放討論和修改 認知行為的技巧需要經由練習,並且經由家庭作業的方式帶到日常生活當中

32 治療的目標 即刻的症狀解除 解決生活的問題,而不是只是變成理性的思考 長期的目標就是預防憂鬱的習慣再度出現

33 增加控制情緒及行為的方法 辨識自我情緒狀態 預想因應方法,並且熟練運用 思考中斷法:沖淡壓力-轉移注意力 放鬆技術:降低生理反應。
自我了解並建立合理的期待,自我教導(self-instruction) 學習成長(learning by doing)(行為)

34 自殘案例後評應注意的問題 自殘的時候,以及目前的情緒如何? 有無任何規劃,最終的行動或自殺的摘錄? 對於設法不被發現有沒有預防方案?
自殘的時候,病人的想法如何? 病人是否想死? 病人對被救有何看法? 病人對將來的想法如何? 病人現在對於他想傷害自己有什麼感覺?他是有計畫的嗎? 發現可能再發生自傷或自殺的風險 確認個案是否有重大的精神問題而需要治療->轉介醫院

35 青少年發展任務 中期(14~16歲) 處理性慾 作出道德決定 發展與同儕的新關係 平衡自主性和責任感 早期(11~13歲)
青春期生理變化調適 學會新的認知能力 在同儕中找到定位 處理與性別角色相關的期待 晚期(17~19歲) 穩固認同感 體驗親密關係 離家 中期(14~16歲) 處理性慾 作出道德決定 發展與同儕的新關係 平衡自主性和責任感

36 案例一 ♀,15 y/o,國三 CP:情緒低落 FH:父母失和 情緒低落 不知應向父或向母 壓力:同儕 + 功課 ↓
情緒低落 不知應向父或向母 壓力:同儕 + 功課 ↓ 人際關係不良、缺乏安全感

37 諮商者工作內容 1.支持 (包含傾聽與同理) 2.成為另一個重要客體(但不是取代父母)
3.指導(威信式:溫暖而堅定的態度來監督與訓誡,重視自我發展與責任。) 4.協助完成階段發展任務:發展與同儕的新關係 5.協助辨識個案自身情緒與父母情緒 6.人際技巧的訓練

38 案例二 ♀,17 y/o,高二 CP:情緒低落,反覆自傷行為 FH:父母失和 父親為憂鬱症患者
母親過度保護與干涉 一方面要孩子獨立自主,另一方面卻又干擾孩子的決定. 壓力:與男友發生性關係,父母親鬧離婚 理想:活潑、外向、自主、組織力強、歸納、愛情、打工。 個性:內向、理想化、依賴、無法做主及決定。 Depressed(憂鬱)、胃口下降、自暴自棄、反覆自傷 人際關係改變 休學

39 家人專注於 排除症狀 忽略關係 青少年被視為 問題 關係惡化 青少年覺得 被誤解和疏離 症狀加重 症狀產生 症狀的循環

40 Family Therapy 打破症狀的循環 找出症狀的循環 訂立契約和設立目標 超越症狀的循環 個別會談 建構新對話 促進對話
鼓勵單方面先改變 促進對話 找出隱藏衝突 不鼓勵控制 打破症狀的循環 協助改變持續下去

41 諮商者工作內容 接受求助者的感受並與之建立關係 所面臨問題與問題解決方法的分析與討論 建立正確的性觀念與自我保護,處理性慾
鼓勵個案自主行為,協助辨識個案自身情緒與父母情緒,自身期待與父母要求的差異。 自傷行為的評估,是否需要轉介醫療單位?

42 與個案共同討論與分析 共同合作面對問題 最令你煩惱的是什麼? 遇到問題時,你應對(coping)方式為何?
你常用的應對方式會造成怎樣的反應? 正向的有那些?(利益、好處) 負向的有那些?(代價、壞處) 那些應對方式所造成的反應是你想要加強的? 在你的自我管理方面嗎? 是用在其他重要的人、家人或其他支持系統嗎? 那些應對方式所造成的反應是你想要替換(replace)的

43 問題解決導向 確立一個重要而且可行的目標。成功造就成功;失敗導致腐化。 清楚的陳述「行為」目標,如此才能明確的區辨是否已被達成。
將目標區分為「可解決的」和「行為的」。 分析並標定出障礙: 計畫解決問題的策略。 衡量不同選擇對個人的好處與代價。 支持。 不斷地往下一個優先目標前進。 反覆的對問題作整理。熟練需花費時間練習,有時成功,有時失敗。

44 青少年憂鬱和自殺的治療 協助父母採取必要措施防止青少年自殺 開啟父母與孩子的對話:
支持父母,使能不防衛,不生氣,不拒絕地傾聽孩子的心聲 協助父母找出特定具體的方法來表明已聽到青少年心裡的話而且會確實處理


Download ppt "校園諮商 情緒控制 自傷行為 (CBT)."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