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不只想太多 --- 談憂鬱症 衛生署彰化醫院精神科 丁碩彥醫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不只想太多 --- 談憂鬱症 衛生署彰化醫院精神科 丁碩彥醫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不只想太多 談憂鬱症 衛生署彰化醫院精神科 丁碩彥醫師

2 憂鬱症 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一輩子最少有一次憂鬱症發作 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 一場不愉快的夢

3

4

5 憂鬱的臨床症狀 憂鬱不快樂、對好消息或笑話沒有反應 興趣減低、沒有熱誠、社交退縮

6

7 憂鬱的臨床症狀 體力下降、容易累、覺得做什麼事都很費力 走路、思考、說話、動作慢、停頓久 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
焦慮、 坐立不安、激動易怒

8

9 憂鬱的臨床症狀 失眠(或多眠) 胃口下降(或增加) 體重減輕(或上升) 性慾減退 月經不來 情緒有早晚變化

10

11

12

13 憂鬱的臨床症狀 現在:缺乏自信、不承認自己做的好、只認為自己失敗 將來:沒有希望、不值得活、自殺意念 過去:罪惡感、自責、不快樂得回憶

14 憂鬱的臨床症狀 妄想:罪惡妄想、慮病妄想、貧窮妄想、被害妄想、虛無妄想 幻覺:聽幻覺、視幻覺

15 憂鬱症的成因 體質因素(基因遺傳) 人格因素:並無特定人格形式與憂鬱症相關,但是完美主義與容易緊張的個性較容易得憂鬱症

16 憂鬱症的成因 早期經驗:父母感情不睦,父母教養態度較不關心,受虐經驗 生活事件:失落(loss);生離或死別:特別重要

17 憂鬱症的成因 缺乏支持系統或親密關係 身體疾病及治療過程

18 憂鬱症如何治療 抗憂鬱劑 電氣痙攣治療 心理治療

19 抗憂鬱劑 須三至四週以上的時間產生抗鬱作用 對大多數的憂鬱症個案皆可產生療效 維持治療時間約半年至一年

20 電氣痙攣治療 約一週即可產生效果 對嚴重的憂鬱症效果幾乎百分之一百 對高自殺危險性或不耐藥物治療者可用

21 心理治療 臨床處理:衛教、保證與鼓勵 支持性心理治療:強化病人的適應能力與防衛機轉,以度過生活壓力;problem-solving

22 心理治療 動力性心理治療:解除人格上的衝突點,適用於不太嚴重的憂鬱症,效果並不如認知治療好
認知治療:調整病人思考的認知模式,對不太嚴重的憂鬱症病患,反應與藥物相當,並有預防復發的效果

23

24 個案一 王陳X,62歲,已婚女性,務農。主訴心頭糟糟,全身酸痛無力,沒有胃口,整日躺床,失眠,強烈自殺意念。住院以抗憂鬱劑A治療,部分改善,開始日常活動後出院。數日後,以菜刀割手腕送來急診,緊急開刀縫合後再入院。以抗憂鬱劑B治療後,完全恢復正常,身體不適症狀消失。

25 討論一 生活美滿單純,無生活壓力事件,也可發生嚴重憂鬱症 低社經階層之憂鬱症病人常以身體不適為主訴,而不會描述心情
自殺危險性常在恢復過程中升高

26 討論一 抗憂鬱劑有很多種,每個人的體質對不同藥物的反應不同 憂鬱症的比率隨著年紀增加而上升,停經後的婦女更常出現

27 個案二 謝XX,16歲,專科一年級學生。主訴不敢上學,躲在宿舍哭泣並以頭撞牆。一年前因聯考失常,進入不想念的學校,自此要求自己考試一定要名列前茅,逐漸受不了上課的壓力,看到別人唸書就焦慮不安,最後在教室失控大哭,以頭撞牆壁而後辦休學。休學過程重考,狀況平穩。改考專科而從專一開始唸。開學一週,即走進教室就壓力大,雙腿發軟,激動大哭,最後再辦休學。

28 討論二 個性過度完美主義,思考落於非成功即失敗的二分法中 青春期的憂鬱症常出現情緒激動等類似抓狂的症狀
治療者與病人都在與時間賽跑,唯恐耽誤了求學的黃金時間

29 討論二 學校師長對精神疾病的了解足夠與否差異甚大 可資運用的資源不同(如與醫院或醫師的關係),影響對學生的精神問題的處理方式
心理治療無可避免的非常重要,特別在個性的弱點補強方面

30

31 個案三 石XX,41歲,未婚女性,公司會計,病前個性外向自信,工作能力強。主訴在飼養的小狗去世後,心情非常悲傷,失眠,記憶力注意力變差,工作狀況判若兩人,常常聽到耳朵邊有嬰兒的哭聲,負面思考,因拿繩子要上吊被家人發現而送醫住院。對多種抗憂鬱劑反應不佳,莫名的恐懼與哭泣而無法進行心理治療。以電氣痙攣治療十二次後憂鬱症狀大幅改善,但有治療期間短暫失憶的副作用。

32 討論三 失去重要人事(loss)可促發憂鬱症,但體質因素與病前個性仍有關係
對自殺危險性高的憂鬱症病人,無法等待藥物作用的時間(約三至四週),電氣痙攣治療可在一週內即大幅解除自殺危險性

33 討論三 過度嚴重的憂鬱症,認知功能受情緒或病情嚴重的影響,不適合給予太花腦力的深度心理治療或認知心理治療
有壓力事件為導因的憂鬱症,家人常歸因於病人本身自己不想開一點,而多所責備,使病人面對雙重的壓力與罪惡感

34 如何面對生活上的壓力(一) 避免給自己定下過高的標準或期待 避免完美主義,不要一直懊惱於缺點,而忽略事情正面的意義

35 如何面對生活上的壓力(二) 避免過度投入當下的情境,先停一下,跳出來,以旁觀者的角度看看,有沒有別的辦法
眼光放遠,目前的挫折,十年後可能微不足道

36 如何面對生活上的壓力(三) 檢視是否因為低估了自己的能力,而選擇逃避 有些事不順利,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也因此不是完全自己的錯

37 如何面對生活上的壓力(四) 對事情的看法不要流於不成功就是失敗的極端看法 不要過分評估事情的後果嚴重性,宛如世界末日

38

39 肌肉放鬆訓練 (一) 舒適的環境、音樂及放鬆指導語 藉由反覆收縮與放鬆特定肌肉,體會肌肉放鬆的感覺

40 肌肉放鬆訓練 (二) 病人控制並減少身體焦慮症狀,進而改善心理焦慮 將肌肉放鬆逐漸擴展到日常生活的作息,成為一種新的生活習慣

41 肌肉放鬆訓練的治療效果 練習的第一次,即可感受到進步 練習的次數與時間的增加,治療效果更明顯
沒有人天生會騎腳踏車,但是只要練習的時間夠久,一定可以學會

42 有助放鬆的其他活動 適度的運動 氣功、靜坐、太極拳 催眠 宗教、祈禱

43 減少壓力宜避免: 酗酒、濫用藥物、吸煙 喝茶葉、咖啡 生活作息不正常 從事過度刺激的娛樂活動

44 謝謝大家


Download ppt "不只想太多 --- 談憂鬱症 衛生署彰化醫院精神科 丁碩彥醫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