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觀今論 第十一章 中道之實踐 第一節 頓漸與偏圓.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觀今論 第十一章 中道之實踐 第一節 頓漸與偏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觀今論 第十一章 中道之實踐 第一節 頓漸與偏圓

2 頓漸與偏圓 證悟,有偏真與圓中。 根機,有鈍根與利根。 悟證,有頓悟與漸悟。

3 東晉、南北朝時代的道生:不悟則已,一悟即圓滿究竟。 在平時修集種種資糧,達到究竟時,一悟永悟,一了百了。
中國佛教界所稱頌的證悟有二: 一、道生的頓悟:主張漸修頓悟 東晉、南北朝時代的道生:不悟則已,一悟即圓滿究竟。 在平時修集種種資糧,達到究竟時,一悟永悟,一了百了。 二、禪宗的頓悟:主張直下頓悟 主張學者先求自悟本心─本來清淨的佛性, 一旦廓然大悟的,即參學事畢。 他認為,在「七住」內沒有悟道的可能,必須到「十住」 時最後一念「金剛道心」,才有一種猶如金剛般堅固、 鋒利的能力,頓將一切妄惑(愚昧無知)斷得乾乾淨淨, 由此得到正覺(真正的覺悟),即頓悟成佛。 惠能認為,「凡夫」和「佛」,並無多大差別,關鍵在於「迷」和「悟」。 而由迷到悟,又只是「一念」之間。 所謂「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4 依大乘佛法的共義,應該是從漸修到頓悟,再從頓悟到圓修。
漸修:眾生最初發心,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修積功德, 以及以大悲心作利他事。 龍樹說:「若信戒無基,憶想取一空,是邪空」。 若沒有福智資糧的積集,即夢想悟入空性,這是不可能的。 頓悟:悟到一切法空性,遍一切一味相。 更依此頓悟的般若慧,攝導萬行,修習上進。 圓修:達到性修不二,事理無礙,福智具足,方是究竟成佛。 因事修而起頓悟,依真悟而起廣行,頓悟在實踐過程的中心。 道生的直修到成佛而頓悟,是末後的 禪宗的不重事修而先求悟,是最前的

5 從凡入聖,即先從事修而後入真悟,所悟的理是什麼?
悟偏真 與 悟圓中 西藏傳有二宗:極無戲論、現空如幻 天臺宗:偏真、圓中 唯識家、月稱論師:以究竟圓悟中道為成佛 中國的三論宗:悟即是圓中的,二諦並觀的 龍樹『大智度論』:「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 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 由般若慧泯絕一切而不取相,即是悟真性; 方便智從空出有,才能行莊嚴佛土、成熟眾生的廣大行。 『智論』 :「慧眼於一切法都無所見」 「慧眼無所見而無所不見」

6 「一切智一心中得」 (『智度論』卷二十七原文 ) 以道智得一切智,一切種智,
「三智一心中得」(天臺宗引『智度論』) 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的三智, 一念頓了即空、即假、即中,即是圓觀圓證 「一切智一心中得」 (『智度論』卷二十七原文 ) 以道智得一切智,一切種智, 三智一心中得,或二智一心中得,總之是圓證的 一切智,觀總相即諸法空相 道種智,觀別相,種種方便智慧來教化眾生 一切種智,觀照事物的總相,亦能認識別相,這即是中道。 若能具足「道種智」,「一切智」,「一切種智」 三種智慧,就能徹底滅除一切煩惱,達到佛教的理想境界。 《大品般若經》

7 一、一心,還是有次第的,先般若智證真,後方便智達有。 二、一念心中得,雖頓得而用不妨前後起,即頓得而漸用。
一心中得 (龍樹菩薩引述的解釋) 一、一心,還是有次第的,先般若智證真,後方便智達有。 二、一念心中得,雖頓得而用不妨前後起,即頓得而漸用。 雖圓滿證得,然慧的作用,可以有先側重此而後側重彼的 不同。如一時得到多少東西,但可以前後使用,不必在同 一時用。 三 、一念中得,即可一念心中用。 三論宗以為:「發心畢竟二不別」 從最初發心到最後證悟,是相應的,同一的 三種智慧雖是先後依次得到的,但三智實在「一心中得」, 最後是一齊具足,可以同時兼有的 《大智度論》

8 論證悟 (偏真與圓中) 緣起性空的無礙觀,是初修行者不可缺少的正見; 觀空性是不能離開緣起而別觀的。 同時,性空也是不壞緣起的。 總之,行者的悟證,首先要得空有無礙的正見。 若功德不足,方便慧不足,即證畢竟空性,極無戲論; 若功德深廣,方便慧善巧,即能頓悟圓中。 二者同依空有無礙的正見,同得性空寂滅的法性, 在修行的路徑與目標,可說是同一的, 不過因眾生根性利鈍不同,有但證偏真與圓中的差別。

9 龍樹菩薩: 眾生根性有利鈍 有發心後久久修行始得無生忍的, 有發心即得無生法忍,廣化眾生的, 甚至有發心即得無生忍,現生成佛的。 利鈍二根所說為何 ? 是以未證悟前有無積集福智資糧而分別。 未廣集福智資糧的,或悲心不充,即須長時修習始得無生法忍。 有因過去廣修眾行,福慧圓具,悲心充沛,故一見佛聞法, 即悟無生法忍,甚至有證得圓極的佛果。 龍樹以為釋迦佛是鈍根菩薩,七地得無生忍; 由此可見鈍根菩薩,即普遍而正常的大乘根性。 見道的圓證空有無礙是可能的,而事實是不易做到的。

10 中道之實踐 首先要以緣起性空,空有無礙的正見。 發心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修積功德,以及以大悲心作利他事。 頓悟到一切法空性的般若慧,修習上進。 達到事理無礙,福智具足,方是究竟成佛。


Download ppt "中觀今論 第十一章 中道之實踐 第一節 頓漸與偏圓."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