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督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督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督脉

2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督脉的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 2、熟悉督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
3、了解督脉腧穴,并重点掌握长强、腰阳关、命门、大椎、风府、百会、上星、水沟九个穴位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刺灸方法。

3 经脉循行 主干: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长强,行于后背正中,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经素髎、水沟,会手足阳明,至兑端,入龈交。
分支:从小腹直上(同任脉),穿过肚脐中央,向上通过心脏,入于喉咙,上至下颌部环绕唇口,向上联络两目之下的中央(承泣)

4 督脉病候 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海论》) 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素问·骨空论》)
督之为病,脊强而厥。(《难经·二十九难》) 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人风痫。(《脉经》)

5 督脉络脉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灵枢·经脉》)

6 督脉穴位 长强 Chángqiáng(络穴) [定位]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在肛尾膈中;有肛门动、静脉分支,棘间静脉丛之延续部;布有尾神经及肛门神经。 [主治](1)肛肠疾患:痔疾,脱肛,泄泻,痢疾,便秘(2)癫狂(3)腰脊、尾骶部疼痛 [配伍]配二白、阴陵泉、上巨虚、三阴交治痔疮(湿热下注型);配精官、二白、百会(灸)治脱肛、痔疮。 [操作]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寸。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不灸。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痔疮、癫痫、癔病等

7 腰阳关 Yāoyángguān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主治](1)腰骶疼痛,下肢痿痹(2)妇科病:月经不调,赤白带下(2)男科病:遗精,阳萎 [配伍]补腰阳关、肾俞、次髎、泻委中治腰脊痛、四肢厥冷、小便频数;配腰夹脊、秩边、承山、飞扬治坐骨神经痛、腰腿痛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腰骶部病变、坐骨神经痛、盆腔炎等

8 命门 Mìngmén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及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1)男科病:遗精,阳萎,早泄(2)妇科病: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闭经(3)泌尿系统疾患:遗尿,尿频(4)腰骶疼痛,下肢萎痹(5)泄泻,小腹冷痛 [配伍]配肾俞、太溪治遗精、早泄、腰脊酸楚、足膝无力、遗尿等肾阳亏虚之症;配关元、肾俞、神阙(艾灸)治五更泄;补命门、肾俞、三阴交治肾虚腰痛;泻命门、阿是穴、委中、腰夹脊穴治腰扭伤痛和肥大性脊柱炎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月经不调、慢性肠炎、腰部疾患等

9 大椎 Dàzhuī(手足三阳之会) [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颈横动脉分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1)热病(2)外感病证:感冒,咳嗽,气喘(3)头痛项强(4)疟疾(5)癫狂、小儿惊风(6)风疹,座疮 [配伍]配曲池、合谷泻热;配肺俞治虚损、盗汗、劳热;配后溪、间使治疟疾;配足三里、命门提高机体免疫力;配大椎、定喘、孔最治哮喘 [操作]斜刺0.5-1寸;可灸。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发热、感冒、颈椎病、疟疾等

10  风府 Fēngfu [定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解剖]在项韧带和项肌中,深部为环枕后膜和小脑延髓池;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三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 [主治](1)头项疾患:头痛,眩晕,项强(2)中风,癫狂,痴呆(3)咽喉肿痛,失音 [配伍]配百会、昆仑治癫狂、多言;配金津、玉液、廉泉治舌强难言。 [操作]伏案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延髓麻痹、癫痫等

11 百会 Baihuì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及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 [主治](1)肝阳上亢证:头痛,眩晕(2)中风,癫狂(3)中气下陷证:脱肛,阴挺,泄泻(4)健忘,不寐,痴呆 [配伍]配百会、长强、大肠俞治小儿脱肛;配百会、人中、合谷、间使、气海、关元治尸厥、卒中、气脱;配脑空、天枢治头风;配百会、水沟、京骨治癫痫大发作 [操作]平刺 寸;可灸。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美尼尔综合征、老年性痴呆、脑血管疾病、癫痫、血管性头痛、内脏下垂等

12 上星 Shàngxīng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解剖]在左右额肌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颞浅动、静脉分支;有额神经分支。 [主治](1)鼻病:鼻渊,鼻衄(2)头目疾患: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 [配伍]配合谷、太冲治头目痛;配大椎治鼻中息肉、面赤肿、口鼻出血不止 [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鼻炎、鼻窦炎

13 水沟 Shuigōu [定位]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解剖]在口轮匝肌中;有上唇动、静脉;布有眶下神经支及面神经颊支。 [主治](1)急救要穴:中风,昏迷,晕厥,暑病(2)神志病:癫狂痫,癔病(3)口,牙关紧闭(4)腰脊强痛 [配伍]配百会、十宣、涌泉治昏迷急救;中暑加委中、尺泽,溺水窒息加会阴,癫狂加内关,癔病发作加合谷透劳宫;配委中(泻法)治急性腰扭伤 [操作]向上斜刺 寸,或用指甲按掐;不灸。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休克、癔病、精神分裂症、晕车(船)、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急性腰扭伤

14

15 循行要点 起于小腹内,循行于腰背正中,络脑。

16 定位要点 长强:尾骨端 腰阳关、命门:第4、2腰椎棘突下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 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处 百会: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上星:前发际正中直上 水沟:人中沟

17 主治要点 长强:主治肛肠疾患 腰阳关、命门:主治腰痛及下肢萎痹 大椎:主治发热及外感 风府:主治中风及癫狂痫 百会:主治神志病及内脏下垂
上星:主治鼻病 水沟:急救要穴

18 操作要点 长强:针刺宜向上 风府:宜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不可深刺; 水沟:宜浅刺且向上斜刺,不灸。


Download ppt "督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