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综合练习答案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综合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 1、初等程度 2、全民性;全面性;基础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综合练习答案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综合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 1、初等程度 2、全民性;全面性;基础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综合练习答案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综合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 1、初等程度 2、全民性;全面性;基础性
 一、填空: 1、初等程度 2、全民性;全面性;基础性 3、人类教育机会民主化;教育改革;改革和发展初等教育 4、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 5、  人一生;国民素质 6、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 7、  幼稚园;小学;四年;二年、 8、  《小学法》;《小学规程》;《小学课程暂行标准》;《修正小学课程标准》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7月1日;九年 11、初等教育的平等;初等教育机构资源的配置 12、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办学条件、方法手段;师资队伍;教育管理 13、教育自身发展;儿童身心发展 14、继承与创新;落后教育现状 15、动力;目的;促进 16、政治目标;经济目标;文化目标;个人目标(P70-71) 17、总目标;分目标(P71) 18、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 19、数量目标;质量目标;结构目标;体制目标;关键(P73) 20、提高国民素质(P74) 21、生活德育;生态德育;生命德育;智慧德育;人文关怀德育;主体;发展;创新(P88) 22、现代社会生活;需要;道德(P93) 23、课程;核心;关键;课程结构(P113) 24、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P154) 25、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现代化(P151) 26、课外教育;素质教育(P200) 27、学业成绩;培养目标 28、教育环境;发展 29、教育科研;教育科研 30、教师;参与者;管理者;传导者;主导作用 31、专业化;持续 32、现代化;世界;未来

2 二、名词解释: 1、  初等教育:(P1) 答:是对公民所实施的初等程度的教育。包括儿童的初等教育和青壮年的初等教育。它是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 2、“癸卯学制”:(P13) 答:我国的现代初等教育发端于20世纪初,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从此,我国现代初等教育制度开始建立。这个学制将整个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分为蒙学院、初等小学堂(五年)、高等小学堂(四年)三级,初等小学堂收7岁以上儿童入学。 3、初等教育改革:(P39) 答:是整个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体教育改革运动在初等教育阶段的具体表现,是按照小学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运用教育规律,对落后的教育状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变革,使其超越现有水平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初等教育自身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P19) 答:1986年4月12日,全国人大六届四次全会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随后国家主席颁布第38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7月1日施行。《义务教育法》共18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9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法》的制定和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5、教育改革目标:(P68) 答:是目标的特殊性在教育改革活动中的反映。所谓教育改革目标是教育改革意欲达到的最终目的或所预期达到的结果的标准状态,也就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最终规格要求,它是教育改革的方向目标,统帅整个教育改革工作。 6、生态德育:(P88) 答:是一种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生态德育包括人对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生物生息繁衍的态度等教育内容。 7、生命德育:(P89) 答:就是指重视人的生命价值,重视人的生命潜能的开发和生命发展的教育活动。 8、德育目标:(P91) 答:是指党和国家及社会对少年儿童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规格要求。德育目标是小 学德育纲要的核心部分。 9、必修课程:(P126) 答:必修课程体现国家的基本要求,为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打下一般基础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是所有的学生都必须上的课程。 10、教学过程:(P154) 答: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 11、教学组织形式:(P160) 答: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1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P ) 答:教学方法是指向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它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来实现的。它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使教学目的具体化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来说,则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和方式。 教学手段是指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专门途径和特殊形式。它是一般教学方法运用过程的载体或物质承担者,是教具功能和教师作用的凝结。运用这些教具,实现教学目的的途径及其所产生的力量,就是教学手段。

3 13、教学方法的现代化:(P171) 答:主要指教学方式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广泛地吸收和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包括启发式精神,以学论教,力求传播知识与发展智能的最佳结合,力求认识和情感的和谐发展,力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重视发展早慧少年教育,重视发展个性和因材施教等。 14、课外教育:(P201) 答:是学校课堂教学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对学生进行的各种教育意义活动的总称。广义的课外教育,包括校外及家庭中组织进行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外教育则指学校在课外组织的教育活动。课外教育不受课程计划、教学大纲的限制,比课堂教学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具有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涵养品德、增长知识、发展能力、锻炼才干、培养特长等独特的功能。 15、初等教育改革科研方案:(P 266) 答:初等教育改革研究设计方案是在进行研究构思和设计的基础上,对研究过程的全面规划,是为验证研究假设、实现研究目的所绘制的施工蓝图。 16、教师在初等教育改革中的主体性(P 285) 答: 教师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他的主体性。教师是初等教育改革实践活动的主体,他把受教育者作为对象,以其变革自身的活动来引起、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和变化,他把教育改革的影响作为手段,用它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教育对象上去,使教育对象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 三、简答题: 1、  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看初等教育的重要性。(P4-P7) 答:第一,初等教育为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奠定了必要“基础学力”。 第二,教育为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的我国不同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基 本任务是什么?(P10) 答:(1)占全人口15%左右、未实现“两基”的贫困地区要打好“两基”攻坚战,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积极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适度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学前一年教育。 (2)占全国人口50%左右、已实现“两基”的农村地区,重点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有较大发展,积极发展学前三年教育。 (3)占全国人口35%左右的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满足社会对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的需求,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到2010年,基础教育总体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3、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P10) 答:初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 (1)世界全民教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摇篮; (3)它又是由我国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及初等教育的现状所决定; (4)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系及受教育者个体自身发展中,初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4、新中国初等教育大体可分为哪五个阶段?(P13-P19) 答:(1)初等教育的恢复、改造和发展阶段。(2)初等教育的高速发展阶段。(3)初等教育严重受挫阶段。(4)初等教育的恢复、调整、改革和发展阶段。(5)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深化发展阶段。 5、初等教育改革的个性特点是什么?(P58-P61) 答:(1)基础性与发展性 。(2)艰巨性与长期性。(3)复杂性与层次性。 (4)系统性与整体性。(5)多样性与丰富性。

4 6、试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P75-77) 答:(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2)素质教育的全面性。(3)素质教育的基础性。(4)素质教育的发展性。(5)素质教育的主体性。(6)素质教育的开放性。 7、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哪三个环节?(P78-80) 答:(1)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 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前提和评价的依据。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校培养目标的构建。第二层次,是班级教育目标、各科教学目标和活动教学的构建。第三层次,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目标的构建。 (2)构建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3)构建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 8、新时期初等教育德育工作应树立哪些德育理念?(P88-90) 答:(1) 生活德育的理念。(2)生态德育的理念。(3)生命德育的理念。(4)智慧德育的理念。(5)人文关怀的德育理念。 9、新时期初等教育德育改革的内容有哪些?(P91-107) 答:(一)德育目标的改革。 (1)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它应该体现在整个教育工作中。)(2)以往德育目标的规定政治性倾向较浓,对少年儿童的德性要求粗疏,因而可操作性与指导性不强。(3)德育目标既要重视社会规范的要求,又要重视人的个性发展。 (二)德育内容的改革。 (1)德育内容必须体现时代精神。(2)将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3)将与科学技术有关的道德问题及环境、生态伦理道德问题渗透到学科教育及教育的全过程之中。(4)德育内容的编制必须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三)德育课程的改革。 (1)建立全面德育课程的责任观。(2)设立符合少年儿童特性、顺应时代潮流的德育课程标准。(3)力求德育课程实施方法的多样化与校本化。 (四)德育模式的改革。 (五)德育管理的改革。 (1)学校德育管理组织。(2)德育常规管理。(3)德育管理方法。(4)德育管理环境。 (六)德育评价改革。 (1)现代德育评价应与德育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2)现代德育评价应具有综合性、连续性和发展性。(3)现代德育评价应注重诊断和分析特点。(4)现代德育评价已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工作,而应成为少年儿童自己的事。 10、新一轮的初等教育课程内容创新的基本特点是什么?(P129) 答:(1)课程内容的现代化。(2)课程内容的人文化。(3)课程内容的综合化。(4)课程内容的生活化。 11、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目标与要求是什么?(P ) 答:1、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目标。 (1)进一步完善班级授课制,实现以班级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特点的教学活动形式和学习环境,以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综合素质。(2)探索能最大限度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以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现代化。(3)寻求既有集体影响又有个人独立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扩大学生的教育影响源或信息来源及渠道,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初等教育教学目标。 2、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要求。 (1)改革课堂教学结构。(2)加强课外活动。(3)加强与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实践环节。12、如何理解初等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特征?(P ) 答:(1)体现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2)体现教学方法的整体性。(3)体现教学方法的发展性和创造性。

5 13、简述课外教育改革的特点与新的发展趋势。(P209-218)
答:(一)课外教育改革的新特点。 (1)现实性。创新性。(3)成功性、(4)实践性。(5)开放性。 (二)课外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1)课外教育社会化。(2)课外教育网络化。(3)课外教育个性化。(4)课外教育协同化。 14、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应注意哪些问题?(P 241) 答:第一,因教施考、以考促教。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检测教学效果的标准和测定教学成效的内容。第二,全面检测。适应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学校的职能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第三,节拍一致,即以不同阶段教学的内容与要求设计考试的内容,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制定考试计划,确定施考时间和次数。第四,方法恰当,一方面,要恰当选用命题方式、经保证量尺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必须根据不同学科、课程、教材的性质与特点以及考试的目的要求,慎重选择考试方法。 15、初等教育改革科研方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P ) 答:(1)简明具体地表述研究方案名称。(2)简要说明研究设计的目的和意义。(3)阐述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4)提出研究设计的步骤和方法。(5)预期研究的成果形式。(6)交代研究人员结构及研究管理措施。(7)进行必要的研究经费预算。 16、简述在初等教育改革中教师的主体地位的表现(P ) 答:(1)教师是初等教育改革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者。(2)教师是初等教育改革实践活动的优秀传导者。(3)教师是初等教育改革实践活动的有效管理者。(4)教师是初等教育改革实践活动的特殊影响者。 17、简述初等教育改革中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P ) 答:为了适应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大教师除了具有合格教师必备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1)全面育人的思想素质。(2)综合教育教学的通识素质。(3)参与、发展和研究的能力素质。 四、论述题: 1、联系本地区教育实际,阐述初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P2-P10) 答:一、从世界全民教育运动看初等教育的重要性。初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世界全民教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各国的教育改革。初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特点,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看初等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初等教育为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奠定了必要“基础学力”。第二,初等教育为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从我国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及初等教育现状看初等教育的重要性。就我国而言,改革和发展初等教育,实现教育民主化的目标,也是由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 四、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看初等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体系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是一个多层次、我因素、多形态、多功能的有机整体。 2、试述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做法与经验。(P22-P29) 答:(1)全面提高认识,优先发展教育;(2)加强教育立法,坚持依法治教;(3)各方努力,增加教育投入;(4)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按地区、分阶段、有步骤地积极实施义务教育;(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首先是积极发展师范教育,努力培养合格教师。其次,拓宽渠道,走开放式师资培养道路。第三,加强职后培训,走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道路。第四,提高教师待遇,稳定师资队伍。

6 3、试述我国初等教育的发展趋势。(P28-P37)
答:一、初等教育民主化。 (1)初等教育的民主;(2)民主的初等教育 二、初等教育的现代化。 (1)教育观念现代化。(2)教学内容现代化。(3)办学条件和方法、手段的现代化。 (4)师资队伍现代化。(5)教育管理现代化。 三、初等教育科学化。 (1)科学化的教育应当遵循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2)科学化的教育应当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4、论述我国初等教育改革的本质。(P40-P55) 答:一、初等教育改革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1)改革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2)改革是对传统教育的创新 二、初等教育改革是对落后教育现状的变革与改造。落后教育现状的表现是: (1)在教育的着力点上重智育轻德育;(2)在教育过程上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3)在教育目标上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4)在教育内容上过多过难,忽视学生身心特点;(5)在教育评价中重结果轻过程;(6)在对教师管理上重使用轻提高。 三、初等教育改革是对国外教育经验的借鉴与超越。 (1)教育改革的重点、热点转向基础教育及国民素质教育;(2)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3)重视个性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4)重视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四、初等教育改革是对现代化教育蓝图的展望与追求。 第一,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较高的水平状态;第二,教育现代化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的现实转化;第三,教育现代化是一种教育整体转换运动;第四,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五、初等教育改革是对教育规律的实践与探寻。(1)教育受生产力的制约,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教育与生产力相互作用。(2)一定的教育总是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的目的与内容。(3)教育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又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5、为什么说提高国民素质是初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P74-80) 答:一、初等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性教育。 (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2)素质教育的全面性。(3)素质教育的基础性。(4)素质教育的发展性。(5)素质教育的主体性。(6)素质教育的开放性。 二、实现初等教育改革目标必须推进素质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思想。(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狠抓三个基本环节。 6、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实现课程理念新的转向?(P ) 答:(1)儿童是课程的主体。(2)“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3)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4)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 7、论述如何对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教育现代化?(P ) 答:要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必须经过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创新的过程,在改革和创新中充分体现以下几点:(1)突出“启发式”。(2)突出研究学法。(3)强调教会学生学习。(4)促使学生知情意和谐发展。(5)力求实现最优化。 新的要求是为了适应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大教师除了具有合格教师必备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1)全面育人的思想素质。(2)综合教育教学的通识素质。(3)参与、发展和研究的能力素质。

7 8、如何正确理解初等教育改革与教育科研的关系?(P 254-260)
答:(一)教育改革需要教育科研指导。 1、教育科研是初等教育改革实践的重要指南。2、教育科研是提高初等教育改革质量和效益的有力手段。3、教育科研是提升广大教师专业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科研的发展。 1、初等教育改革实践为促进教育科研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课题。2、初等教育改革实践是教育科研发展的基础也强大的动力。 9、试述教师在初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P ) 答:1、教师在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2、教师在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生力作用。3、教师在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10、初等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哪些新的挑战与要求(P ) 答:新的挑战以下几点:(1)初等教育改革事业呼唤着优秀教师群体。(2)初等教育改革要求广大教师成为现代化教育的开拓者。(3)初等教育改革要求广大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Download ppt "综合练习答案 《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综合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 1、初等程度 2、全民性;全面性;基础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