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课题组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课题组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课题组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掌握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重大意义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学目的 掌握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重大意义 了解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深刻认识无论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地主阶级的洋务新政,还是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都不能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真正指明道路 教学重点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的比较与评价。 教学难点 洋务运动的主要表现及维新运动的性质与失败原因

3 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 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4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中国历代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太平天国达到高峰,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空前规模的农民战争,而且具有新特点和新水平(如反对外国侵略,纲领,制度)。

5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乾隆六年 143411559口 乾隆57年 307467279口
嘉庆六年 口 道光21年 口 (1)人口增长迅速土地兼并加剧 顺治八年 顷 雍正二年 顷 嘉庆十七年 顷 道光十三年 顷

6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乾隆年间的权臣和珅,占有土地80多万亩 嘉庆年间的皇庄一千多处,占地面积35000多顷。
道光年间的大学士、直隶总督琦善,占有土地256万余亩

7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列强在不平等条约中强加给中国的所谓赔款和中国封建统治集团的作战军费,双双都落到人民头上,税收、物价纷纷上扬,人民遭受着多重剥削,苦不堪言。 (2)人民的负担更沉重

8 因鸦片贸易扩大造成的白银外流加剧,使银贵钱贱的现象更加严重。1840年每两银换钱1600文,1850年则要换2200文,上涨了近40%,劳动人民的负担更为沉重。

9 天地会《万大洪告示》: 天下贪官,甚于强盗,衙门污吏,何异虎狼。 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

10 随着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在中国倾销的外国商品日益增长,使沿海地区的手工业者破产失业,难以为生。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随着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在中国倾销的外国商品日益增长,使沿海地区的手工业者破产失业,难以为生。 (3)手工业者破产失业

11 嘉定县志记载: 往者匹夫匹妇,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耳 古代纺织工具 纺车

12 “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马克思

13 (4)严重的自然灾害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1846至185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都连续遭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两广地区也是水、旱、蝗灾连年不断。人民在饥寒交迫中挣扎。“村村饿殍相枕藉,十家九室无炊烟”,正是当时悲惨社会现实的写照。 (4)严重的自然灾害

14 (5)人民反抗彼伏此起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鸦片战争后十年间汉、壮、苗、瑶、彝、回、藏等各族人民的起义和抗租抗粮等斗争不下一百多次,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掀起的反抗斗争,以广西、广东、湖南三省声势最盛。而广西则成为三省反抗力量汇集的基地。 (5)人民反抗彼伏此起

15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发生,纯系洪秀全因科场失意,铤而走险 当时即无洪秀全,中国亦不免于革命。 洪秀全

16 (1)创立拜上帝教1843年 (2)金田起义1851年 (3)永安封王建制1851年 (4)定都天京1853年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1)创立拜上帝教1843年 (2)金田起义1851年 (3)永安封王建制1851年 (4)定都天京1853年 (5)北伐西征1853—1856年 (6)天京事变1856年 (7)天京陷落 1864年 2、起义的过程

17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人。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不中。1843年应试落第后,获得《劝世良言》,并按书中所言,成立拜上帝会,在两广传教。洪秀全自称天父次子、天兄耶稣胞弟,进行推翻清朝而另建新朝的活动。 洪秀全

18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人,尽是姊妹之群;乱极则治,暗极则光,天之道也。于今夜退而日升,行见天下一家,共享太平——摘自洪秀全:《原道醒世训》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

19 万物皆主于天,天又主于天主,天主名耶和华,为天父,耶稣基督为天父之长子,秀全为天父之次子,故称耶稣为天兄,秀全承天父天兄之命降世,扫除群妖,救济天下兄弟姊妹,使共享太平幸福,故国号为太平天国。
天王王座

20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1851年金田起义

21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22 东王:杨秀清1820年生。广西紫荆山区,十岁父母双亡,以烧炭为业,不识字。和肖朝贵都是“烧碳佬”的领袖人物。金田起义前就多次假托上帝下凡附身,成为“天父”代言人。节制诸王。
南王:冯云山1822年生。早期传道者,私塾教师,家道殷实,首谋立国者,1852年攻湖南全州时牺牲 西王:肖朝贵,天兄代言人,先头部队司令,为人勇敢,冲锋第一,娶天王之妹为妻,围攻长沙一月未果,牺牲。

23 北王:韦昌辉,1823--1856,广西桂平金田村人,家庭富有,是兼营典当业的地主,见机灵敏,受当地官绅欺压,在冯的鼓动下毁家起义。
翼王:石达开 ,桂平县白沙人,家富读书,文武兼全。 天官丞相:秦日纲,桂平白沙人,在家佣工,并无才情,只有忠勇诚实,故天王重信。

24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金田起义2万人,永安时近5万,进入湖南时不到1万,从武汉东下时50万!1853年占领南京。

25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3、太平天国的行动纲领

26 《天朝田亩制度》 其一、完密的军事组织。五人为一“伍”,五个伍长上设一“两司马”,四个两司马上设一“卒长”,五个卒长上设“旅帅”,五个旅帅上设一“师帅”,五个师帅上设一“军帅”。共13155人。实行供给制。

27 其二、土地按产量分为九等,丰荒相通,平均分配。十六岁以下减半。
其三、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蚕妇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凡二十五家具陶冶木石等匠。 其四、所有婚聚弥月喜事,俱用国库,给钱1000.谷100斤。鳏寡孤独废疾免役,皆颁国库以养。

28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天朝田亩制度》反映的平均主义是一种绝对平均的思想。不仅生产资料私有权废除,生活资料的私有权也废除了,任何人手中都不可能保留任何剩余产品。在人类历史上,只有极端贫困的原始社会,生活资料才是平均分配的,所以制度勾画的这副兰图并不能代表历史前进的方向。

29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天朝田亩制度》所设计的社会,还是一个平均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没有社会分工,没有商业交换,每个“两”只是一个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理想国,其结果只能造成生产的落后,社会产品的极端贫乏,绝不会是“人人饱暖”,只能是普遍的贫困。

30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天朝田亩制度》是从农民小生产的狭隘眼光出发制定的。封建社会的农民虽有共同的理想,但他们不能不受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封建思想的影响。这使《制度》和太平天国的实践表现为无法克服的矛盾:一方面要在经济生活中实现平均主义,宣扬有福同享,天下太平,在实际生活中以天王为代表的等级制和君主制、世袭制,这种矛盾性决定它根本无法实行。

31 《资政新篇》的内容和评价 1859年洪仁玕《资政新篇》:“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资政新篇》的内容和评价 1859年洪仁玕《资政新篇》:“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 内容四部分:“用人察失类”、“风风类”、“法法类”、“刑刑类”

32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资政新篇》是一个包括政、经、文化等各方面内容的具有鲜明资本主义倾向的改革方案,是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向西方学习的近代化纲领,是洪仁玕为了挽救天国危亡,推行新政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

33 《资政新篇》无法实现 洪仁玕前期无战功,无威望 没有触及农民关心的土地问题,难以得到农民拥护 战争时期没有精力 考虑这些问题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资政新篇》无法实现 洪仁玕前期无战功,无威望 没有触及农民关心的土地问题,难以得到农民拥护 战争时期没有精力 考虑这些问题

34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1856年9月天京事变: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4、天国的陨落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35 忠王劝洪舍天京,别图根据,洪不从,责之曰:朕奉天父皇上帝及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之主,独一真王,何惧之有?,不用尔奏!政事不由尔理!尔欲外出,欲在京,任由于尔!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乎?

36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拔高农民起义的作用,认定农民起义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近年来,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对历史起了破坏作用,这场战争导致千百万人死去,生产力遭到破坏。

37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意义: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起义的矛头是清政府,坚持了14年,范围达18省,清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削弱。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并促使清统治集团分化,催生了洋务派。

38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意义:2、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对土地的渴望;《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因此,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39 意义: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最后,太平天国起义在一定的程度上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意义: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最后,太平天国起义在一定的程度上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40 局限性 无法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领导集团内部的腐败和分裂。 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理论 未能正确对待儒学 对西方资本主义缺乏理性认识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无法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领导集团内部的腐败和分裂。 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理论 未能正确对待儒学 对西方资本主义缺乏理性认识 局限性

41 天王轿夫64人,东王48人,两司马4人 定都天京后,大兴土木,建筑王宫,过着养尊处优,豪华奢侈的生活。
杨秀清出府:开路龙灯一条,三十六节,以钲鼓随之。其次则绿边黄心金字街牌二十对,其次则铜钲十六对------役使千数百人,如赛会状。 天王轿夫64人,东王48人,两司马4人

42 太平礼制 天王长子称幼主万岁;第三子称:王三殿下千岁;天王长女称:王长金;次女称:天二金。
东王长子称:东嗣君千岁;第二子称:东二殿下万福;东王的女儿称:东长金,东二金 丞相至军帅称:大人;师帅至两司马称:善人; 丞相子至军帅子称:公子,依次为将子;女儿称玉、雪

43 天讨胡虏檄 曾氏讨“粤匪”檄 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予惟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衣食者,上帝之衣食非胡虏之衣食也;子女人民者,上帝之子女人民,非胡虏之子女人民也。概自满洲肆毒,混乱中国,而中国以六合之大,九州之众,一任其胡行,而恬不为怪,中国尚得谓有人乎。

44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历史说明:在革命风暴中建立的农民政权和封建政权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农民小生产的平等平均思想与封建专制思想之间,也没有不可通过的万里长城。农民在不堪忍受时,会揭竿而起,并建立自己的政权,但农民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帝王思想,等级思想,皇权神授,三纲五常)的影响,无法克服政权的封建化过程,无法克服内部的消极因素。

45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由于小农生产的分散性,使农民不能形成任何的全国性联系,不能形成一种政治组织,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

46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47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48 (一)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 1、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冲击 和部分士大夫的危机意识 2、中国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困难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 1、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冲击 和部分士大夫的危机意识 2、中国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困难

49 洋务运动的兴衰 《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

50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在同西方侵略者联手镇压太平天国的军事行动中,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封疆大吏亲眼目睹了洋枪洋炮的厉害,更看到中国与之相比的巨大差距:“中国向用弓矛小枪土炮,不敌彼后门进子来福枪炮;向用之帆蓬舟楫、艇船炮划,不敌彼轮机兵船。是以受制于西人”。 李鸿章 返回

51 洋务运动的兴衰 湘军胡林翼在夺取安庆时,猛然看到两艘游弋于长江上的洋人的军舰,迅如奔马,逆江而上,胡立即变色不语,勒马回营,并在中途呕血,几乎堕下马来。数月之后郁郁而死

52 (二)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洋务运动的兴衰 1861年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本”
王韬《弢园尺牍》:“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当自躬”,“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郑观应:“中学其体也,西学其未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张之洞1898年《劝学篇》:“新旧兼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53 洋务运动的兴衰 评论:“中体西用”不是某一个人提出来的,而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它代表中国士人对西方态度的一个新的阶段。从当时的时代来看,中体西用是当时可行的学习西方的方法。因为封建统治占统治地位,如果没有中体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在中国是落不了户的。

54 (三)洋务派和洋务运动 洋 务 洋务运动的兴衰
也称夷务,泛指与西方资本主义有关的一切事务,如外交、通商、传教及引进机器技术等。晚清把一切与外国有关的事情都称为洋务:讲制造也,言交涉也,办教案也,言通商也。

55 洋 务 派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中央:总理衙门大臣恭亲王奕訢、户部侍郎文祥 地方:曾国藩(两江总督) 李鸿章(直隶总督,北洋通商事务大臣),
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闽浙、陕甘总督), 张之洞(两广、湖广总督)

56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57 洋务运动的兴衰 前期: 军事 工业 后期: 民用 兴办近代企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58 洋务运动的兴衰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地址 创办人 安庆内军械所 1861 安庆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 1865
上海 李鸿章 金陵机器局 南京 福州船政局 1866 福州马尾 左宗棠 天津机器局 1867 天津 崇厚 湖北枪炮厂 汉阳 张之洞

59 洋务运动的兴衰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创办人 备注 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2 李鸿章 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 开平矿务局
1878 上海织布局 1890 郑观应 汉阳铁厂 张之洞 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

60 洋务运动的兴衰

61 编练新式陆海军 洋务运动的兴衰 福建水师:闽浙总督统辖,防卫福建、台湾,船24艘,中法战争被击沉9艘。
南洋水师:由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节制,防卫江浙,船23艘,参与过中法战争。 北洋水师:,1888年成军,李鸿章节制(直隶总督北洋大臣),25艘船,两铁甲舰定远、镇远,由德国购进,巡洋舰济远、经远、也远购自德国,超勇、杨威(巡洋舰)购自英国。

62 中国洋务派的“自强”,在海外引起了波澜。中国定造“定远”和“镇远”两舰的消息,震动了日本朝野。1886年两舰访日,发生中日纠纷。日本弥漫“恐定远、镇远症”,军人的口头禅是“一定要打胜定远!”连玩耍的孩子,都做“捕捉定远、镇远”的游戏。当年,日本发行1700万日圆海军公债,决定建造“严岛”、“松岛”、“桥立”三舰。1887年,日本秘密制定《征讨清国策》,主张在中国实现军事改革前完成对华作战准备。同年,天皇决定提取皇室经费的三分之一即30万元补助海防。

63 洋务派创办的著名新学堂 洋务运动的兴衰 创办时间 学堂名称 类别 1862 京师同文馆 外语 1863 上海广方言馆 1866 福州船政学堂
军事 1880 天津水师学堂 1885 天津武备学堂 1876 福州电气学塾 科技 天津电报学堂

64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三、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2)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3)洋务运动冲击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

65 鬼计本多端 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 军机无远略 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士大夫阶层一片反对。他们认为让科举正途人员去“师学洋人”,是士大夫的奇耻大辱。一位御史率先发难,指责这是“习为机巧”。一副对联在京师流传: 鬼计本多端 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 军机无远略 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66 洋务运动的兴衰 四、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67 洋务运动的兴衰 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维护封建社会制度的前提下引进西方生产技术,其结果只能是“新其貌,而不新其心”,在早已腐朽的母体上是生长不出新生的事物的;

68 2.洋务派要员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在严重的战争危机下,不以“自强”,而把民族的命运完全寄托在对西方列强的“幻想”,无异与虎谋皮;
洋务运动的兴衰 2.洋务派要员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在严重的战争危机下,不以“自强”,而把民族的命运完全寄托在对西方列强的“幻想”,无异与虎谋皮;

69 3. 企业经营照搬封建官府的衙门作风,陈腐落后,贪污受贿、挥霍浪费等官场恶习十分严重,企业运行步履艰难。
洋务运动的兴衰 3. 企业经营照搬封建官府的衙门作风,陈腐落后,贪污受贿、挥霍浪费等官场恶习十分严重,企业运行步履艰难。

70 外洋工料尤易浮冒,报价每至四五倍之多,------故人谓机器局管事一年,终身享用不尽。 《洋务运动资料》第一册289页。
张之洞光绪二十七年(1903年)议论江南制造局:近来陆续添机,渐次整顿,每日出枪7支,年二千余。然岁糜经费一百四十万金,殊为可惜。

71 洋务运动的兴衰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糊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茸,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茸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李鸿章

72 洋务运动的兴衰 结 论 洋务运动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也不可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

73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 戊戌维新运动 “有戊戌变法,所以有辛亥革命,所以有五四运动,所以有三民主义,所以有马克思主义。”

74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社会背景 列强瓜分中国的罪恶行径,是促成戊戌维新运动的外在压力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兴起,是维新变法运动的内在动力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社会背景 列强瓜分中国的罪恶行径,是促成戊戌维新运动的外在压力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兴起,是维新变法运动的内在动力

75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甲午战争的败绩宣告了庞然大物的旧中国竟然还不是蕞尔小国日本的对手。清王朝向全世界暴露了自己的衰弱,和它在抵抗侵略上的软弱无能。这个严峻的现实无异乎鼓励外国侵略者的贪婪野心。从而英、法、俄、德列强便着手策划瓜分中国的图谋。

76 瓜 分 狂 潮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德国强占胶州湾 沙俄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 法国在安南割占领士强租广州湾及其附近水面
英国强租“新界”租期和威海卫海湾

77 随着黄海水面上硝烟还未完全散尽,日本帝国就强逼清廷签订空前屈辱的《马关条约》,消息传来,举国痛心疾首。 “我和我的二哥曾经痛哭不止。”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随着黄海水面上硝烟还未完全散尽,日本帝国就强逼清廷签订空前屈辱的《马关条约》,消息传来,举国痛心疾首。 “我和我的二哥曾经痛哭不止。” —吴玉章 “中夜起而大哭”。 —严复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梁启超 返回

78 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

79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19世纪60一90年民间集资创办现代工业企业成了一时风尚: 上海、宁波、无锡和南通等地争先兴办的轧花厂
上海、广州等创办机器修配工场, 其他轻工业,如火柴、造纸、玻璃等,都有人积极尝试。 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挣脱外国资本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而站在变法维新前列的,正是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

80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二)维新派代表人物及其活动 康有为 梁启超

81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向皇帝上书 著书立说 办 学 会 设 学 堂 办 报 纸

82 1895年,清廷举行会试,全国各地1300多名举人来到北京,由广东籍举子康有为发起,爱国学子们向朝廷上书,痛陈救亡主张,是为“公车上书”。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895年,清廷举行会试,全国各地1300多名举人来到北京,由广东籍举子康有为发起,爱国学子们向朝廷上书,痛陈救亡主张,是为“公车上书”。 返回

83 “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一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任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加以圣教式微,种族沦亡,奇惨大痛,真有不能言者也”。 康有为

84 如何救亡图存?康有为成竹在胸。他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书,系统提出了维新变法的思想。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如何救亡图存?康有为成竹在胸。他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书,系统提出了维新变法的思想。 返回

85 戊戌变法时期主要学会、学堂分布图 返回 北京强学会、上海强学会 保国会、粤学会、蜀学会、闽学会、保湘会、保滇会、保川会、南学会、知耻学会。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戊戌变法时期主要学会、学堂分布图 北京强学会、上海强学会 保国会、粤学会、蜀学会、闽学会、保湘会、保滇会、保川会、南学会、知耻学会。 返回

86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返回

87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三)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要不要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君主立宪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88 要不要变法 守旧派:祖宗之法不可变,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维新派:“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89 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君主立宪 守旧派: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
维新派:兴民权、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才是“治国之大经”

90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守旧派:西学是奇技淫巧 洋务派:西学可学,但科举八股、三纲五常不可动
维新派: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

91 马克思:“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顽固派为何阻止变法? 首先是因为改革触犯了他们的利益。 其次有相当多的人是由于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 马克思:“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92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评论: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维新变法政治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93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四)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自清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诏明定国是、决定变法起,至同年八月初六(9月21日)慈禧太后重新“训政”止,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94 1、维新变法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设立农会;各省设商务局;设铁路矿务总局,改革财政。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1、维新变法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设立农会;各省设商务局;设铁路矿务总局,改革财政。 政治方面:准许创办报纸和上书言事,给予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结社的自由。

95 军事方面:裁撤绿营,各省军队改练洋操,使用洋枪,并统一制度。筹设武备学堂。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军事方面:裁撤绿营,各省军队改练洋操,使用洋枪,并统一制度。筹设武备学堂。 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改试策论,广设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提倡西学,选派学生出国留学。

96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百日维新”中颁布的各项政令,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但光绪皇帝没有采纳维新派多次提出的开国会、制宪法等政治主张,因而没有触及封建专制制度的根本,所要推行的是十分温和的改良方案。

97 2、维新运动的失败 变法第四天,慈禧太后三条措施: (1)撤翁同龢的职务,逐回原籍。 (2)二品以上的官员到皇太后面前谢恩。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2、维新运动的失败 变法第四天,慈禧太后三条措施: (1)撤翁同龢的职务,逐回原籍。 (2)二品以上的官员到皇太后面前谢恩。 (3)任荣禄署直隶总督,统领北洋军队,掌握了京、津一带的兵权。

98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99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八月初六(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黎明皇帝到颐和园请安,慈禧由间道入西直门直达皇帝的住处,拿走一切文件。斥曰:我抚养汝二十余年,乃听小人之言谋我乎?帝曰:我无此意。慈禧又唾他说:痴儿,今日无我,明日安有汝乎?以皇帝有病,宣布临朝训政。

100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八月十三日(9月28日),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康有为的弟弟)6人被杀害,许多赞成新政的官员被革职。变法新政,除设立京师大学堂外,全部废止。

101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谭嗣同 刘光第 杨锐

102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林旭 杨深秀 康广仁

103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运动。严复的《救亡决论》,响亮地喊出了“救亡”这个词,从而使救亡成为中华民族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主旋律;

104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意义: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它突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虽未成功,但对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发出了挑战; 意义: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主张,使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及社会进化观念传入中国,尤其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是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和血。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105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维新派企图以改良的手段来变革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制度是不能实现的;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维新派企图以改良的手段来变革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制度是不能实现的; 维新派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甚至要聘请日本前总理大臣伊藤博文担任中国维新的顾问; 惧怕、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缺乏深厚的社会群众基础。

106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

107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为什么改良主义在近代中国走不通? 近代中国的悲惨命运直接起因于生产力的落后,而这又根源于腐朽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国的出路就在于要变革生产关系,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中国强大起来;

108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一定的生产关系反映着特定统治阶级的既得利益,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陷入对抗性矛盾时,统治阶级必将死命维护并抗拒对生产关系的变革; 当腐朽的生产关系及其代表者不愿自行退出历史舞台时,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只有用革命的手段为历史开辟前进的道路。

109 “戊戌六君子”流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此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进一步发展起来了

110 思考题 1.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11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853年6月) 2.《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
3. 洪仁玕:《资政新篇》)(1859年) 4.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1895年5月) 5.梁启超:《变法通议》(节选1896年) 6.严复:《原强》(1895年3月)


Download ppt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课题组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