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学习《节能中长期专题规划》 汇报内容 前言 一、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二、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三、节能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四大目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学习《节能中长期专题规划》 汇报内容 前言 一、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二、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三、节能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四大目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习《节能中长期专题规划》 汇报内容 前言 一、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二、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三、节能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四大目标
四、节能的三个重点领域 十大重点工程 五、十项保障措施 福建省能源研究会 2005年3月

2 前 言 节能重要性 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 节能是目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节能专项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门 我国中长期节能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节能项目建设的依据 节能总目标 2003~2010年形成节能能力4亿吨标煤 2003~2020年形成节能能力14亿吨标煤,减排二氧 化硫2100万吨

3 能源消费特点(一)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消费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人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02年:能源总量15.14亿吨标准煤,电力1.63万亿千瓦时 24.4 24.4 10.6 6.8 5.4 3..5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排序(2002年) 人均能源消费比较

4 能源消费特点(二)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燃煤造成二氧化硫、烟尘排放占总量的70-80%
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1/3,二氧化碳(碳计)9亿吨,占全球13% (2002年,中国占66.3%,美国占25.0%) 原煤增长34%,年均增长2.5% 能源消费变化 原煤消费构成 (2002年,煤炭消费量14.2亿吨)

5 能源消费特点(三)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优质能源比重上升,石油安全不容忽视
(美39.8%) (美24.7%) (美10.6%) (美25.0%) 1990年 2002年 2002年石油净进口8130万吨,对外依存度达32.8%,预测2020年,59~62%

6 能源消费特点(四)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工业用能居高不下,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1990年以来工业用能始终保持在70%左右,2002年为68.3%

7 能源消费特点(五)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生活用能有所改善,用能水平仍然很低
1990年 2002年 生活用优质能比重对比 2002年居民生活用电2001亿千瓦时,天然气和煤气177亿立方米,液化气1169万吨 人均生活用电仅156千瓦时,相当于日本的7.7%,美国的4%

8 能源利用情况(一)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能源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 单位产品能耗国际差距明显缩小 能源效率有较大提高 GDP能耗大幅下降
1990年:5.32吨标准煤 2002年:2.68吨标准煤。12年下降50%,年均节能率为5.6 % 单位产品能耗国际差距明显缩小 能源效率有较大提高 2000年能源效率:33%,比1990年提高5个百分点 1990年 2000年 单耗 千克标准煤 国际差距 % 供电煤耗 427 28.6 392 22.5 吨钢可比能耗 997 58.5 784 21.4 水泥综合能耗 201 64.0 181 45.3 大型合成氨综合能耗 1343 34.3 1273 31.2

9 能源利用情况(二) 节能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年累计节能7亿吨标煤,相当于同期能源生产总量增加量3.94亿吨标准煤的1.77倍,能源消费总量增加量5.27亿吨标准煤的1.33倍 以年均3.6%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持了国民经济年均9.7% 的增长速度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50万吨 节能对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和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国民经济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0 能源利用情况(三) 能源利用效率与国外的差距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单位产值能耗高(2000年) 中国是世界平均2.4倍 美国 2.5倍
美国 倍 欧盟 倍 日本 倍 印度 倍

11 能源利用情况(四) 能源利用效率与国外的差距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单位产品能耗高 8个高耗能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平均高40%
国际差距,% 火电供电煤耗 22.5 吨钢可比能耗 21.4 铜冶炼综合能耗 65 水泥综合能耗 45.3 大型合成氨综合能耗 31.2 纸和纸板综合能耗 120

12 能源利用情况(五) 能源利用效率与国外的差距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主要能耗设备效率低 运行效率,% 国际差距,% 工业锅炉 65 15-20
中小电动机 87(设计) 20(运行) 风机水泵 75(设计) 机动车 9.5升/百公里 25(欧洲) 载货汽车 7.6升/百吨公里 100 内河运输 10-20 (效率75%~88%,低10%~13%) (欧洲,7.1升/百公里) (国际,3.8升/百公里)

13 能源利用情况(六) 能源利用效率与国外的差距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单位面积建筑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 目前我国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执行节能50%的标准是可行的, 即使在达到了节能50%的目标以后仍有约50%的节能潜力

14 能源利用情况(七) 据测算,目前节能潜力为3亿吨标准煤 能源利用效率与国外的差距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能源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
火电机组平均效率33.8%,低6-7个百分点 能源利用中间环节(加工、转换和贮运)损失大 据测算,目前节能潜力为3亿吨标准煤

15 中国经济发展的代价:高消耗 低产出 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4% 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12% 消费了世界原煤31% 消费了世界原油7.4% 消费了世界铁30% 消费了世界钢27% 消费了世界氧化铝25% 消费了世界水泥40%

16 主要问题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对节能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节能优先 的方针没有落到实处(片面认为节能可以 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
节能法规标准不完善,执法不力 缺乏有效的节能激励政策 尚未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节能机 制(综合资源规划 电力需求侧管理 合同 能源管理 自愿协议) 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 节能监管和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滞后,不适 应政府转变职能和依法行政的需要

17 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2020年,翻两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矛盾突出 能源需求大幅上升 能源资源相对贫乏
与资源、环境 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矛盾突出 能源需求大幅上升 能源资源相对贫乏 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环境矛盾突出

18 2020年能源需求 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全国 需求量:超过40亿吨标准煤 按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消费总量要控制 在30亿吨标煤以内
福建 按2001~2003年消费强度,到2020年能源 消费总量将达14000万吨标煤 能源自给率下降到13%以下

19 福建省能源需求初步预测 年份 2005 2010 2020 年均增长% 2006~2010 2011 ~2020 能源需求总量 万吨标煤
4738 6848 11971 7.6 5.7 最高负荷 万千瓦 1176 1911 3794 10.2 7.1 用 电 量 实物量 亿千瓦时 768 1225 2410 9.8 7.0 折标量 2688 4226 8070 煤 炭 万吨 4100 6600 12900 10.0 6.9 2929 4714 9214 6000 10100 7.9 5.3 4286 7214 成 品 640 800 1200 4.6 4.1 934 1168 1752 说明:1.煤炭㈠指发电能源除水电外全部用煤炭情况(还包括发电以外用煤); 2.煤炭㈡指发电能源多元化后,扣除水电、LNG电、风电的煤炭需求量; 2010年LNG和风电约替代600万吨煤炭,2020年LNG、核电、风电约替 代2800万吨煤炭

20 2001~2003年福建省能源消费分析 年份 GDP 能源消费量 能源 消费 弹性 系数 单位GDP能耗 电力 消费 弹性 系数 总量
(亿元) 年增长 (%) (万tce) 年增 长 Tce/万元 增减 2001 9.0 3163 7.5 0.83 0.740 -0.011 1.04 2002 10.5 3490 10.3 0.98 0.739 -0.001 1.25 2003 11.5 3904 11.9 1.03 0.741 +0.002 1.56 2001 ~ 9.9 0.96 1.30 注:1.数据来源:省统计局. 2.GDP为2000年可比价国内生产总值. 按2001~2003年的能源消费强度,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将达14000万吨标煤, 能源自给率下降到13%(2003年,43%)

21 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能源资源相对贫乏
全世界探明可采储量 煤炭9844亿吨 按2002年的产量计算,可供开采204年 石油1427亿吨 按2002年产量水平,可供开采40.6年 天然气155.8万亿立方米 按2002年产量水平,最少可 开采60.7年 中国探明可采储量 煤炭1145亿吨 占世界11.6% 人均是世界55% 石油25亿吨 占世界1.7% 人均是世界10% 天然气1.51万亿立方米 占世界0.97% 人均是世界5%

22 2020年环境容量 能源以煤为主,煤烟型污染相当严重 大城市大气污染由煤烟型向煤烟、机 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发展 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二氧化硫年排放:2000万吨 酸雨:已占国土总面积的30% 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以上城市:仅1/3 2020年环境压力巨大

23 解决能源约束问题 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开源 节约 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加快建设 充分利用国外资源
走一条跨越式节能的道路,支持国民经 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4 节能是确保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节能是确保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节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具体体现 节能是缓解当前能源约束矛盾的重要措施 节能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选择 节能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节能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5 指 导 思 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能优先的方针,以大幅度提 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以提高终端用能效率为重点,健全 法规,完善政策,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强化宣传,加强 管理,逐步改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企业和社会自 觉节能的机制,努力建设节能型社会,以能源的有效利用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6 遵 循 原 则(一) 坚持把节能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我 国能源消耗高、浪费大的根本原因在于粗放型的增 长方式。要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必须从根本 上改变单纯依靠外延发展,忽视挖潜改造的粗放型 发展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 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 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 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 环的协调统一。

27 遵 循 原 则(二) 坚持节能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相结合。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淘 汰落后技术和设备,加快发展以服务业为主要代表 的第三产业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高新技术产 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 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装备 水平。开发和推广应用先进高效的能源节约和替代 技术、综合利用技术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 术。加强管理,减少损失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8 遵 循 原 则(三) 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通过深化改革, 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 用。政府通过制定法规标准,加强政策导向和 信息引导,营造有利于节能的体制环境、政策 环境和市场环境,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的企业自觉节能的机制,推动全社会节能。

29 遵 循 原 则(四) 坚持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增量要 严格市场准入,加强执法监督检查,辅以 政策支持,从源头控制高耗能企业、高耗 能建筑和低效设备(产品)的发展。存量 要深入挖潜,在严格执法的前提下,通过 政策激励和信息引导,加快结构调整和技 术进步。

30 遵 循 原 则(五) 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对年耗能万吨标 准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要严格依法管理,明确目标措施, 公布能耗状况,强化监督检查;对中小企业在严格依法 管理的同时,要注重政策引导和提供服务。交通节能的 重点是新增机动车,要建立和实施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 准及配套政策和制度。建筑节能的重点是严格执行节能 设计标准,加强政策导向。商用和民用节能的重点是提 高用能设备能效标准,严格市场准入,运用市场机制, 引导和鼓励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

31 遵 循 原 则(六) 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节能涉及各行各业、千 家万户,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积极参与。企 业和消费者是节能的主体,要改变不合理的生 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依法履行节能责任;政府 通过制定法规政策和标准,引导、规范用能行 为,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服务;中介机构要发 挥政府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作用。

32 目 标(一) 宏观指标 (1990年不变价) 节能14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硫2100万吨 2010 2020年 GDP能耗
目 标(一) 宏观指标 (1990年不变价) 2010 2020年 GDP能耗 (吨标煤/万元) 2.25 1.54 年均节能率 (%) 2.2 (03-10年) 3 累计节能量 (亿吨标准煤) 4 14 (03-20年) 节能14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硫2100万吨

33 目 标(二) 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 :2010年总体达到或接近20世纪90年代 初期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大中型企业达到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 平;2020年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单位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火电供电煤耗 gce/kWh 392 377 360 330 吨钢综合能耗 kgce/t 906 760 730 700 吨钢可比能耗※ 784 685 640 10种有色金属综合能耗  4.809 4.665 4.595 4.458 铜综合能耗 tce/t 4.707 4.388 4.256 4.005 铝综合能耗 9.923 9.595 9.471 9.226 炼油单位能量因数能耗 kgoe/t 14 13 12 10 乙烯综合能耗 848 650 600 大型合成氨综合能耗 1372 1210 1152 1000 烧碱综合能耗 1553 1503 1476 1374 水泥综合能耗 181 159 148 135 平板玻璃综合能耗 kgce /重量箱 30 26 24 21 建筑陶瓷综合能耗 kgce /m3 10.04 9.9 9.2 7.2 铁路运输综合能耗 tce/百万吨换算公里 10.41 9.65 9.40 9.00

34 目 标(三) 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2010年新增主 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 进水平,部分汽车、电动机、家用电器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单位 2000年 2010年 中小燃煤锅炉(运行) % 65 70-80 中小电动机(设计) 87 90-92 风机(设计) 80-85 泵(设计) 75-80 83-87 空气压缩机(设计) 75 80-84 房间空调器(能效比) / 2.4 3.2-4 电冰箱(能效指数) 80 62-50 家用燃气灶(热效率) 55 60-65 家用燃气热水器(热效率) 90-95 汽车平均燃油经济性 升/百公里 9.5

35 目 标(四) 2010年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节能法 规标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监督管 理体系、技术服务体系

36 重点领域(一) 重点工业 电力工业 高效清洁燃烧,大型、高参数机组,淘汰落后, 多联供、电网经济运行
电力工业 高效清洁燃烧,大型、高参数机组,淘汰落后, 多联供、电网经济运行 钢铁工业 淘汰落后,技术装备的大型化、连续化、高效化 有色金属工业 矿山,铜熔炼,氧化铝,电解铝,铅熔炼, 锌冶炼 石油石化工业 油气开采、石油炼制、燃料油替代 化学工业 大型、小型合成氨,烧碱,纯碱 建材工业 水泥,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 煤炭工业 淘汰落后,建设大型矿,高效设备 机械工业 淘汰落后,发展高效节能机电产品

37 重点领域(二) 交通运输 公路运输 淘汰老旧汽车;提高柴油车比重;改善道路质量;优化运输组织 结构;减少单车单放空驶现象
公路运输 淘汰老旧汽车;提高柴油车比重;改善道路质量;优化运输组织 结构;减少单车单放空驶现象 新增机动车 制定和实施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及配套的车辆燃油税费政策 和相关制度,促进汽车制造企业改进技术,降低油耗,提高燃油经济性,引导消 费者购买低油耗汽车 城市交通 合理规划交通运输发展模式,加快发展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抑 制私人机动交通工具对城市交通资源的过度使用 铁路、航空和水运 铁路:发展电气化铁路;严格机车柴油进、存、发 管理;降低铁路运输燃油消耗。航空:购置节油机型,提高运输周转能力。水运: 制定船舶技术标准,逐步淘汰老旧船舶;采用新船型和先进动力系统;发展现代 化运输组织方式;优化船舶运力结构,提高船舶平均载重吨位 农业、渔业机械 农业机械:采用先进柴油机节油技术;淘汰落后农业机 械;推广少耕免耕法、联合作业等先进的机械化农艺技术;在固定作业场地更多 的使用电动机;开发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机械上应用。渔业: 淘汰落后渔船,提高利用效率,降低渔业油耗

38 重点领域(三) 商业和民用 建筑物 家用电器 照明器具
新建采暖建筑全面执行节能50%的要求。开展既有居住和公共建 筑节能改造,大城市完成改造建筑面积25%,中等城市达到15%, 小城市达到10% 采用中央空调及蓄冷、蓄热技术,减少分散空调 建筑物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 家用电器 开发和推广高效节能电冰箱、空调器、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 电器,降低待机能耗,实施能效标准和标识,规范节能产品市 场 照明器具 开发和推广高效荧光灯类产品、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及电子镇流 器,减少普通白炽灯使用比例,逐步淘汰高压汞灯,实施照明 产品能效标准,提高高效节能荧光灯使用比例

39 十项重点工程 燃煤工业锅炉(窑炉)工程 区域热电联产工程 余热余压利用工程 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 电机系统节能工程 能量系统优化工程
绿色照明工程 建筑节能工程 政府机构节能工程 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40 重点工程(一) 燃煤工业锅炉(窑炉)工程 到2010年:
实施以燃用优质煤、筛选块煤、固硫型煤和采用循环 流化床、粉煤燃烧等先进技术改造或替代现有中小燃煤锅 炉(窑炉),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到2010年: 中小燃煤锅炉效率提高5个百分点,节煤3000万吨 燃煤窑炉效率提高1-2个百分点,节煤 万吨

41 重点工程(二) 区域热电联产工程 重点在中小城市建设以循环流化床为主要技术的热电 气三联供,以洁净能源作燃料的分布式热电联产和热电冷 多联产,对现有分散式供热小锅炉改造为集中供热 到2010年: 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40% 工业集中供热新增热电机组1100万千瓦 新增热电机组4000万千瓦 年节能7000万吨标准煤

42 重点工程(三) 余热余压利用工程 冶炼(焦化)行业实施干法熄焦、高炉炉顶压差、全 高炉煤气发电改造,转炉煤气回收,油田、石化、有色企 业放散气回收及余热利用,建材行业中低温余热利用 “十一五”期间: 钢铁联合企业年可节能266万吨标准煤 日产2000吨以上水泥生产线建设中低温余热发电装置 30套/年,形成年节能能力300万吨

43 重点工程(四) 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 电力、石油石化、冶金、建材、化工和交通运输 行业通过实施以洁净煤技术、天然气替代燃料油(轻 油)等各种节油措施,节约石油,发展替代产品(醇 类燃料、煤炭液化) “十一五”期间: 节约和替代石油3800万吨

44 重点工程(五) 电机系统节能工程 “十一五”期间:
重点推广高效节能电动机;在煤炭、有色、电力、 石化等行业实施电动机拖动风机、水泵、压缩机系统 进行优化改造,推广变频调速、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 “十一五”期间: 使系统运行效率提高2个百分点,节电200亿千瓦时

45 重点工程(六) 能量系统优化工程 “十一五”期间:
重点在冶金、石化、化工等行业实施系 统能量优化,实现能源系统效率达到同行业 最高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十一五”期间: 可降低企业综合能耗10-15%

46 重点工程(七) 绿色照明工程 “十一五”期间:
重点是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体育场馆、居 民推广高效节能照明系统,对高效照明电器产品生产 装配线进行自动化改造 “十一五”期间: 可节电290亿千瓦时

47 重点工程(八) 建筑节能工程 重点是商业、体育场馆、写字楼、住宅建筑、小 城镇住宅,执行节能50%的标准 “十一五”期间:
积极开展北方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十一五”期间: 住宅类建筑采暖可节能5000万吨标准煤 公共建筑可节能5000万吨标准煤

48 重点工程(九) 政府机构节能工程 “十一五”期间:
重点是政府机构建筑物及采暖、空调、照明系统 节能改造,推广使用高效节能产品,将节能产品纳入 政府采购目录 实施公务车改革,带头采用低油耗汽车 “十一五”期间: 可以降低政府机构能耗20-30%

49 重点工程(十) 节能技术服务体系能力建设工程 “十一五”期间:要强化节能监测中心能力建设,依法开展节 能执法和监测(检察)
在现有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市场化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推行 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服务新机制,不断开拓服务领域,提高 服务水平 通过实施上述十项重点节能工程,“十一五”可实现节能 2.4亿吨标准煤(含增量部分),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

50 十项保障措施 坚持和实施节能优先的方针 制定和实施统一协调促进节能的能源和环境政策 制定和实施促进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
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的激励政策 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 加快节能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 推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 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强化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 加强组织领导,推动规划实施

51 保障措施(一) 坚持和实施节能优先的方针 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认 识能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约束作用,充分 认识节能对缓解能源约束矛盾、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 益、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把节能作为能源发展战略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 组成部分,长期坚持和实施节能优先的方针 节能优先要体现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产 业政策、投资管理以及财政、税收、金融和价格等政策 中

52 保障措施(二) 制定和实施统一协调促进节能的能源和 环境政策
煤炭应主要用于发电。大型燃煤发电机组要采用先进的燃 烧技术或烟气脱硫装置等措施。鼓励企业和居民合理用电, 提高能源结构中用电比例,减少对油气的依赖 石油作为战略性资源应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化工原料和现 阶段无法替代的用油领域。鼓励用洁净煤、天然气来替代 燃料油 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应以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原则, 控制和减少盲目“弃煤改油”带来的燃料油需求量的增加

53 保障措施(三) 制定和实施促进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 研究制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低能耗、 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
加快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发展高新技术 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国家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制定钢铁、有色、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发展规划、政策,提 高行业准入标准。制定限制用油的领域以及国内紧缺资源 及高耗能产品出口的政策。

54 保障措施(四) 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的激励政策
制定《节能产品目录》,对生产、使用目录所列节能产品,实行鼓励 政策,节能设备实行加速折旧政策,节能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 国家对一些重大节能项目和重大节能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给予投资和 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政府节能管理、政府机构节能改造所需费 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形成有利于节能、提高能效的价格激励机制。 研究鼓励发展节能车型和加快淘汰高耗油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择机 实施燃油税改革方案。取消一切不合理的限制低油耗、小排量、低排 放汽车使用和运营的规定。

55 保障措施(五) 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
加快建立和完善以《节约能源法》为核心,配套法规、标准相协调的节能法律法规体 系,依法强化监督管理。研究完善节约能源的相关法律,抓紧制定配套法规、规章。 制定和实施强制性、超前性能效标准。组织修订和完善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 建筑节能标准等。制定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建立和实施机动车燃油经济性申报、 标识、公布三项制度。 建立和完善节能监督机制,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对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石化等高耗能行业用能与节能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产品能效标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行业设计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规定的监督检查; 对依法淘汰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的监督检查。

56 保障措施(六) 加快节能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
加强对共性、关键、前沿节能技术的科研和开发,加快科技成 果的转化,组织示范工程,促进成果产业化 制定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计划,明确目标、支持重点和 政策,分步组织实施;修订《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建设以企 业为主体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在国家技术创新规划、国家科 技中长期规划中加大对重大节能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 建设节能共性技术和通用设备基地(平台),引入竞争机制, 实行市场化运作,对风险较大的项目国家给予经费支持

57 保障措施(七) 推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 建立节能信息发布制度 推行综合资源规划和电力需求侧管理
大力推动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的实施 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为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 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 建立节能投资担保机制,促进节能服务体系的发展 推行企业节能自愿协议 (耗能用户或行业协会与政府签 订节能自愿协议)

58 保障措施(八) 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政府监管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组织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和主要耗 能设备、工艺系统的检测;定期公布重点用能单位名单 和能源利用状况及与国内外同类企业先进水平的比较情 况;做好节能管理人员培训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用符合条件的能源管理人员;建 立节能工作责任制;健全能源计量管理、能源统计和能 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

59 保障措施(九) 加大节能宣传、教育、培训力度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优势,宣传节能典型,曝光严重浪费资源、 污染环境的企业和现象
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全民的资源意识和 节约意识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优势,宣传节能典型,曝光严重浪费资源、 污染环境的企业和现象 深入持久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将节能纳入中小学教育、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要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节能宣传、 技术和典型交流,以及节能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

60 保障措施(十) 加强组织领导,推动规划实施 各地区、有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要明确专门 的机构、人员和经费,制定规划,组织实施
发挥政府机构节能带头作用,实施政府机构 能耗定额和支出标准,改革公务车制度,努 力降低能源费用支出


Download ppt "学习《节能中长期专题规划》 汇报内容 前言 一、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二、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三、节能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四大目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