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長庚大學 醫學院 生物醫學系 99學年度新生家長座談會 報告人:蕭明熙 Tel. (03) , ext. 3495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長庚大學 醫學院 生物醫學系 99學年度新生家長座談會 報告人:蕭明熙 Tel. (03) , ext. 3495"—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長庚大學 醫學院 生物醫學系 99學年度新生家長座談會 報告人:蕭明熙 Tel. (03)2118800, ext. 3495
08/21/2010

2 台灣各大學排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台灣大學 (127)
(1) 台灣大學 (127) (2) 成功大學 (256) (3) 交通大學 (313) (4) 清華大學 (314) (5) 長庚大學 (406) (6) 中央大學 (443) (7) 陽明大學 (44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交通大學 08/2010)

3 95-99學年度錄取成績 學年度 95 96 97 98 99 最高分 418.15 477.36 451.55 437.24  459.48 最低分 333.34 378.28 354.25 366.45 365.23 平均分 351.01 392.04 370.9 378.85 385.16 (權值: 英文1.25 ; 化學1.25)

4 設立宗旨 設立宗旨: 培育具備獨立學習能力與基礎生物醫學知識的高級人材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成立於民國92年,隸屬於醫學院。
1. 藉由實際參與研究工作,培育學生多樣性的思考能力及實務訓練 2. 輔導學生規劃未來專業生涯,增加學生未來發展之機會與選擇性

5 96-99生醫系招生情形(99.8) 99(大一) 114 (目前學生人數:343人)
入學年度 應報到人數 實到 人數 報到率(%) 學生人數 (96學年度) (99.8) 轉出 (休/退/ 轉學系) 轉入 99(大一) 114 98(大二) 115 97 84 / 91 7 1 97(大三) 116 103 89 100 16 3 96(大四) 57 49 86 45 4 (目前學生人數:343人) 本系自2003年開始招生,每年招生50名學生,並於96學年度起招收60名學生,97學年度起招收110名學生。 部份入學生選擇休學重考或轉校,故實到人數低於報到人數。 歷經5年來不斷成長,目前招收學生來源為大學聯考學生(第三類組排名前20-30%)、推薦甄試入學及僑外學生等。

6 本系空間設備 1. 本系空間 坪 ,符合教學研究需求。實驗儀器列為本系之財產者110項 (置於學生實驗教室、公共空間,或由教師負責保管)。 2. 系辦公室有一小圖書館,藏有280多本科普人文書籍,另有老師訂閱之學術期刊。 3. 97學年度增加學生人數,已爭取到更多空間 (110坪 )、儀器,以維持高品質的學習。 ( )/343= (坪/人)

7 系行政管理運作機制 系務會議為系的運作樞紐,下設三個委員會。 有關學生學習/事務者 ( ),均有學生代表參加。 課程委員會 ( 學生代表 )
招生委員會 設備管理委員會 教師評審委員會 空間設備與環境 安全管理委員會 系務會議為系的運作樞紐,下設三個委員會。 有關學生學習/事務者 ( ),均有學生代表參加。

8 生物醫學系(自我評鑑報告) (12/2008) 1. 目標、特色與自我改善 2. 課程設計與教師教學 3. 學生學習與學生事務
4. 研究與專業表現 5. 畢業生表現

9 一、目標、特色與自我改善 1.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生醫系)成立於醫學院,而非由傳統生物系(如動物系、植物系) 轉型。生醫系規劃強調生物醫學領域。 2. 專任教師18位(99.8),另有醫學院基礎與臨床師資 (>55員) 參與教學。 3. 教學上,對低年級學生基礎核心課程的背景知識建立,與高年級學生解決科學問題能力之培養,最能展現本系特色。 4. 教學與研究空間設計完善,有助於師生互動,建立學生正面的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

10 二、課程設計與教師教學 課程目標: 1. 基本學識取得 2. 獨立學習能力
課程設計: 採核心課程循序漸進方式。為了使學生融合理論與實務,特別強調學生到各個實驗室學習相關技術與專題研究,從做中學,培養學生有規劃、執行、檢討三步驟的習慣。 2. 由醫學院教師支援,得以實現本系課程設計的理想。

11 1. 基本學識取得 > 依序建立學生在現代生物醫學領域應獲得之重要基本學識:
1. 大一由資深教授負責教授普通生物學,並培養學生基礎科學及人文通識背景。 2. 大二、大三以近代生物的本質、生化原理、細胞功能為主,亦包含動物生理、生物演化、遺傳。 3. 大三開始,學生即依興趣進入研究室,依學以致用原則,由指導教授輔導選修課程。 4. 課程規劃 (大三、大四) 亦引入目前生物醫學的顯學,如生物資訊、基因體學及蛋白質體學。

12 2. 獨立學習能力 1. 學生自大三起進入研究室,選定研究課題,在教師指導下,學習相關原理及技術,進行兩年的研究工作(專題研究),並於畢業前完成學士論文, 學生從撰寫論文中學習如何組織相關學識。 2. 教師指導學生之書報研讀(專題討論; 大三、大四每學期 2 學分),指導學生擷取新知,並訓練組織表達能力,以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13 生醫系課程規劃流程圖 99.8 一、生醫系必修課程: 1.核心課程: 普通生物學 生物化學 生物化學 專題討論 普通生物學實驗 專題討論
專題研究 生物演化 普通物理 普通物理學 實驗 生物統計學導論 動物生理學 遺傳學 基因體學 普通化學 有機化學 科學的人文社會觀 分子細胞生物 微生物學 分子醫學 近代醫學 普通化學 實驗 有機化學 實驗 生物數學 生命科學實驗 生命科學技術實習(1) 實驗生物學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附註: 表必修課程 1.普生上、下學期分數加總平均不及格者,擋修生物化學、分子細胞生物學。(98級起適用) 2.普生實驗上、下學期分數加總平均不及格者,擋修生命科學實驗。(98級起適用) 3.生物化學上、下學期分數加總平均不及格者,擋修遺傳學、微生物學暨實驗。(97級起適用) 4. 須修畢生物資訊學始得選修專題研究IV ,97學年度後(含)適用。

14 生醫系學生核心能力 a. 熟悉生物醫學專業知識與研究能力 b. 團隊合作及溝通協調能力 c. 對科學文獻有深入閱讀、分析及表達的能力
d. 具備生物資訊之基本能力 e. 理性與系統化提出問題,與構思並解決問 題的能力 f. 具國際觀及國際競爭力 g. 結合科學、社會、文化關聯性的能力 h. 終身學習能力 2010/08

15 專兼任及合聘教師 1. 本系目前(2010/08)共有 18 位專任教師 (教授 3; 副教授3; 助理教授 12) (生:師= 19:1) ,短期客座教授 (國外) 2位。 2. 教師任務: 教學及指導專題研究(學士論文)。

16 本系師資結構 (95-99) 學年度 95 96 97 98 99 專任教師數與職級 教授 3.5 3 副教授 1 助理教授 8 6 10
1 助理教授 8 6 10 10+1 12 合計 11.5 10.5 14 17 (16+1) 18 兼任教師數與職級 教授(客座) 2 4 專任教師具博士學位數 11 17 技士(助教): 1人

17 專任教師(99.8) 1. 羅時成 教授 (美國 韋恩大學 博士) 肝炎病毒、線蟲研究
姓名 職稱 學經歷 專長/研究領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羅時成 教授 (美國 韋恩大學 博士) 肝炎病毒、線蟲研究 2. 周成功 教授 (美國 愛因斯坦醫學院 博士) 訊息傳導、腫瘤生物學 3. 蕭明熙 教授/系主任 (美國 布朗大學 博士) 化學生物學、分子醫學、新藥開發 4. 洪麗滿 副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 博士) 心臟生理 5. 陳淑貞 副教授 (美國 維吉尼亞聯邦大學 生物化學研究所 博士) 轉入體學的數據分析及新藥物研發 6. 陳華鍵 副教授 (國立 陽明大學生物化學所 博士) 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及癌症研究 7. 吳宗舜 助理教授 (美國 密西根州立大學 博士) 幹細胞療法 8. 皮海薇 助理教授 (美國 紐約州立大學 博士) 發育生物學 9. 徐錦源 助理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所 博士) 神經化學、蜜蜂磁 場導航機轉 10. 朱柏如 助理教授 (美國 伊利諾大學 博士) 生物化學、動物生理學 11. 邱健泰 助理教授 (M.D. & Ph.D. 美國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博士) 免疫學、微生物學 12. 譚賢明 助理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 博士) 蛋白質體學、分子生物學 13.楊雅晴 助理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 生理學研究所 博士)神經生物學、離子通道與神經突觸生理學 14.梅雅俊 助理教授 (美國 Vanderbilt University 博士)分子遺傳學、 細胞學、發育生物學、基因暨細胞 治療 15.王永樑 助理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微生物與生化學所博士) 分子病毒學、酵素化學、細胞生物學 16.許勝傑 助理教授 (國立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博士) 分子細胞生物學、腫瘤生物學、微生物學 (17. Scott Schuyler 助理教授 (Harvard University博士) yeast genetics 、分子細胞生物學) 18.蘇文慧 助理教授(國防醫學院生命科學所博士) 生物資訊、癌症基因體學、分子流行病學

18 生醫系合聘教師開課情形 除專任教師18位外,尚有超過55位校內合聘教師協助擔任本系專題研究指導教師。合聘教師於本系開設課程如下: 胚胎學
部門 姓名 職稱 學經歷 專長/研究領域 開課科目 生化暨分生科 鄭邑荃 助理教授 英國諾丁漢大學 神經發育研究室 胚胎學 洪錦堂 副教授 英國劍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 細胞生物學研究室 膜轉運和胞吐特論 生理暨藥理學 陳君侃 教授 美國波士頓大學生物學博士 細胞生長因子研究室 組織工程 王鴻利 美國賓州大學藥理學博士 分子神經科學研究室 神經生物學 公衛科 蔡培葵 國立清華大學博士 公共衛生學科資料處理中心 生物數學 微生物免疫科 劉世東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子生物學博士 分子遺傳研究室 微生物學暨實驗、科學寫作 光電所 周晟 美國亞歷桑那大學醫學光學博士 生醫光電實驗室 生醫光電概論 醫管所 許光宏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博士 環境毒物學與流行病學 生物科技管理概論

19 三、學生學習與學生事務 1. 本系教學目標乃培養現代生物醫學研究人才,課程設計採循序漸進,一、二年級以核心基礎課程為主,三、四年級為學程導向,學生可就生化/細胞生物、藥理/生理、微生物/免疫各領域發展。此外,強調學生必須有實作經驗,以便學生有「規劃」、「執行」、「整理結果」之能力,分別進入不同特色實驗室,學習生物醫學基本技術、專題研究和學士論文。 2. 本系學生必修通識30學分,專業必修75學分,及專業選修23學分,修滿128學分畢業。

20 學生參與國內外相關學習活動 1. 本系目前(99.8)有外國客座教授2位,以英文授課。 2. 每位同學畢業前得完成英文檢定。 93-97
93-98 本系客座教師 年度 姓名 職稱 國外單位 專長/研究領域 93-97 Prof. Joseph Orlando (32 h) 榮譽教授 美國 波士頓學院 生物化學、生物學 96-97 Prof. Ding Xue (40 h) 教授 美國 科羅拉多大學 分子生物學、生物學、遺傳學 97-99 Prof. Simon Silver (32 h) 美國 伊利諾大學 芝加哥分校 微生物學、生化毒理學 98-99 Prof. Lih Kuo (36 h) 德州A&M 醫學中心 血管生理學

21 國際化情形 1.為提昇學生外語能力與國際觀,多年來持續聘請美國主流大學之資深
教授擔任短期客座教授。除了分散參與中高年級授課外,亦提供諸如「科學英文寫作」及「高等心血管生理學」等短期訓練班。 2.聘任外籍教師一名,擔任本系專任教師,增強本系學生英文與師生 國際觀。開設課程有「英文科學寫作報告」 、 「英文專題討論」 。 3.選派學生參與科學月刊舉辦之「海峽兩岸 古生物研習營」 ,赴大陸北京、遼西上課、 參觀與進行野外化石採集。 4.赴國外研修機制: 95學年度有一位同學通過甄選赴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進行一年短期研修學程。 5.邀請國內外學者蒞臨系內演講及進行學術交流。

22 人文素養 1. 98學年度「科學人文社會觀」本系資深教師周成功老師擔任 課程負責人,邀請國內知名學者,與學生分享近代科學相關
資訊,提昇學生科學倫理及科普知識。 2.「院月會」活動: 邀請國內學者專家發表演說,並與學生對話 交流,99.4月本系主辦邀請中研院院長翁啟惠院長,與學生 分享台灣生技產業分析。 3. 每年由系學會舉辦「生醫週」、 「生醫營」本年度舉辦「系 運會」及 「音樂會」等多場活動 ,訓練學生對於活動的規劃 與執行、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及危機處理的應變能力,增進 本系師生之交流。 4. 系學會定期發行「生醫系系報」 , 內容收錄本系相關活動、 科學新知、 文章分享及藝文活動等資訊。

23 生醫系導師系統 師生比(1:19;99/08): 師生互動良好,導師從一年級帶到四年級。
雙導師制: 導師採定期與學生開會、座談、個別洽談等方式進行輔導 (導師定期 呈送書面輔導學生之報告)。 3. 系輔導老師: 由資深教師擔任,縱向連絡各年級導師及學生。

24 獎助學金、工讀情形 (99/08) 學生在系內獲得工讀費狀況 28 23 30 765,770 18,000
■本系學生94-97學年度學生的獎助學金、工讀情形如下: 95學年度 96學年度 97學年度 98學年度 獎學金(含學業成績優良獎學金、清寒助學金等) 人次 19 28 23 30 總金額(NTD) 519,510 550,080 602,616 765,770 每人平均金額 27,343 19,645 26,200 25,525 學生在系內獲得工讀費狀況 大學(系務) 研究計畫 時數 金額(NTD) 98學年度 180 18,000 768+ 4,982 72,960(課輔小老師)+ 498,299 97學年度 2,251 225,177 96學年度 1,349 134, 980 合計 540 54,000 9,350 931,416

25 學生學習活動 配合本系特殊空間規劃,如實驗區、上課區、休憩區之分佈,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

26 英文檢定通過情形(99/05) 本系學生 (95學年度後入學) 依學校規定得通過英文檢定。目前通過校內英檢10人,中高級初試32人,中高級複試3人。另有5位同學考過TOEFL,18位考過TOEIC。 鼓勵學生及早參加考試。 班級 參加英文檢定通過情形 年級 校內英檢 中高級 托福 IELTS TOEIC 初試 複試 98級甲班( 3人 ) 2 1 98級乙班( 3人 ) 97級甲班( 12人 ) 9 3 97級乙班( 5人 ) 5 96級( 12人 ) 8 95級( 33人 ) 13 合計 10 32 18

27 改進英檢通過人數 鼓勵辦法: 1. 若通過英檢可抵免英文課 (2學分) 2. 補助報名費,並協助集體報名。

28 學生輔導計畫 特殊課業成就學生輔導 A. 儘早發現: 委託大一、大二 必修課程老師特別及早關 注、儘可能於每一學期前
¼ 時段發現學習較困難之 同學,以啟動輔導。 B. 透過教師Office Hour、及 教師助教夜間課後輔導等 方式給予個別輔導。 C. 追蹤成效: 由參予輔導的老 師/助教關注輔導成效,並 與導師保持聯繫。

29 學生輔導計畫說明 1. 安排研究生助教,課後個別輔導學生。 2. 若真的志趣不合且無法跟上進度,則建議並協助轉系。
3. 加強與學生之溝通, 持續追蹤成效。

30 四、研究與專業表現 1. 整合研究: 分子醫學與健康老化
2. 研究領域: 涵蓋細胞分子生物學、腫瘤生物學(如肝癌、鼻咽癌、子宮頸癌之tumor markers等)、動物模式、免疫、疫苗開發、心血管疾病、老化、訊息傳導、發育生物學、基因治療等領域。 3. 教師進修: 為了提升本系教師之研究能量與國際競爭力,系亦鼓勵年輕教師定期至國外進修外,積極推展與國外研究機構之合作。 (皮海薇 助理教授/發育生物學: 美國 Stanford University)

31 教師獲得研究計畫及參與整合性計畫情形(99.8)
1. 專任教師之研究工作有二個重要的資助來源,一是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一是由長庚醫院支持與臨床合作之研究計畫。 2. 教師的研究多偏重在基礎醫學,因此與產業界的合作研究案與技術轉移案不多,尚有待加強。 歷年校內外計畫補助一覽表 學年度 95 96 97 98 教師人數 11.5 10.5 14 17 核定件數 金額 核定 件數 校外計畫 國科會 11 18,947 9 11,705 19,349 12,922 國衛院 1 2,212 1,294 其他 1,950 968 1,399 7 3,168 校內計畫(長庚醫院) 23,075 18,980 14,891 23,037 合計 (thousand, NTD) 27 46,184 22 32,947 23 35,639 35 39.127

32 五、畢業生表現 本系成立至今已有四屆畢業生,99年度畢業生 (共計49人) ,約有73%(36人)進入研究所深造,其中台大(5人)、陽明(8人)、政大(1人)、成大(3人)、清大(4人) 及長庚(12人)(其中8位五年一貫、1位七年一貫)。 前兩屆畢業生有三位同學於本年度申請到國外研究所繼續深造,分別為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Carey Business School, M.S. in Marketing;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M.S. in Biotechnology、及英國帝國大學。 本系第一屆校友共計兩位(林惠甄、楊喻琇)就讀學士後醫學系(高雄醫學大學)。 本系畢業校友表現傑出亮眼,未來期望持續能培養出領導國內生物醫學發展的人才,達到在生物醫學有卓越貢獻的長期目標。 99.8月統計結果

33 五、畢業生表現 升學/就業情形 (%) 升學 70 68 81 73 年度 畢業 人數 失聯人數 、比率(%) 就業 當兵 其他 95 30
16 3 10 96 41 68 5 17 97 81 7 2 98 49 73 20 4 99.8月統計結果

34

35

36 生醫系畢業生特質 1. 具有紮實的現代生物醫學核心知識,擁有更久、更深入地投入研究室工作的直接經驗。
2.本系學生對系成立宗旨認同,所學與畢業後就學/就業有高度相關。 >>生醫系的畢業生是一群能面對挑戰、解決問題的生技醫藥職場的生力軍。

37 畢業生就業寬廣度 1. 如果加入本校「五年學碩士一貫課程」,則可五年取得學、碩士學位。
2. 如果大四時才決定繼續進修,可報考國內外各大學研究所,包括本校醫學院之生物醫學研究所、醫學生物技術研究所、天然藥物研究所。 3. 可參與學術研究機構、醫院及生物科技產業的研發工作,及生技製藥公司。

38 雇主滿意度 (調查問卷) 題目一:該畢業生是否具備良好的基本學識?(87.3) 題目七:該畢業生在工作上的配合度如何?(92.7)
評分項目: 題目一:該畢業生是否具備良好的基本學識?(87.3) 題目二:該畢業生是否具備良好的創造力及思考力? 題目三:該畢業生是否具備良好的蒐集資料及分析能力? 題目四:該畢業生是否具備主動、積極、持續學習之態度? 題目五:該畢業生遭遇困難時,是否具有排除困難的能力?(69.1) 題目六:該畢業生是否具備責任感? 題目七:該畢業生在工作上的配合度如何?(92.7) 題目八:該畢業生在團隊合作的整體表現如何? (85.5) 題目九:該畢業生是否具備良好的英文閱讀能力?(70.9) 題目十:該畢業生是否具備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74.6)

39 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統計 關於僱主的問卷調查 (問題請見附件5-4-04) 統計結果如下表所示。針對 1-10個問題,平均為80%。由此問卷調查結果看來,僱主(或指導老師)對本系畢業生的評價優良。

40 生醫系增班策略: 97學年度增班 (每年招收110名)
生醫系增班策略: 97學年度增班 (每年招收110名) 1. 短期目標: a. 穩定目前在學學生對增班可能造成教學品質降 低的疑慮 b. 避免因招生人數過多,降低入學學生的品質 c. 因應增班之課程負擔 2. 具體方案: a. 新聘師資(+6員; 99) b. 研究空間擴充

41 私立長庚大學99學年度申請更名計畫書 中文名稱:生命科學系更名為生物醫學系
中文名稱:生命科學系更名為生物醫學系    英文名稱: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Sciences 授予學位名稱: 理學士

42

43 更名為生物醫學系之預期效益 1. 更名後與系成立宗旨、師資專長、課程特色、畢業生表現與出路一致。
2. 預期可招收到較為優秀的高中畢業生。與目前國內眾多的「生命科學系」有適度之區隔。 3. 更明確加強生物醫學領域之教學與研究。學生可接受具體之生物醫學領域優質的學習環境。 4. 未來若國內醫師養成教育改為學士後醫學制,本系畢業學生出路更多元,亦更適切進入此一管道。 5. 與本校生物醫學研究所同軌,符合系所合一,共同培育生物醫學高級人才的教育理念及宗旨。

44 97生醫系學程規劃 (I) 依目前的規劃,預期生醫系畢業生會擁有較紮實的基本學識能力,也會具有較強的解決科學問題的能力。
生醫系畢業生未來出路雖多元 ,但國內生技醫藥就業市場仍較窄 因應97學年度增班,97學年度系對學程方面進行調整:建立 「生物科技管理學程」 「生物資訊與資訊管理」 3. 採大一不分組、 大二調適準備期,而於大三、大四採行二學程制之規劃,於97學年度(含)後入學新生開始實施。

45 97生醫系學程規劃 (II) 7門課 (21學分)

46 SWOT S: 優勢 (Strength) 1. 生醫系成立於醫學院,強調生物醫學領域,具備完善的研究資源
2. 教師積極參與研究 (分子醫學與健康老化) 3. 擁有完善實驗空間及儀器設備,規劃學生教學及活動區域

47 W: 劣勢 (Weakness) 1. 本校非國立綜合大學,不易爭取到最好的高中畢業生就讀。
2. 國內各大學爭相聘請優秀研究與教學人才,副教授級師資聘任不易。

48 T: 威脅 (Threat) 1. 目前國內生物科技產業尚未成熟,(少數)學生擔心未來出路,造成學生外流或是轉系。
O: 機會 (Opportunity) 1. 長庚大學投入分子醫學與健康老化研究,本系教師充分發揮研究專長。 2. 長庚體系完善,擁有長庚醫院等單位,對學生畢業後就業發展有助益。 T: 威脅 (Threat) 1. 目前國內生物科技產業尚未成熟,(少數)學生擔心未來出路,造成學生外流或是轉系。

49 總結 宗旨: 培育具備獨立學習能力與基礎生物醫學知識的高級人材 課程目標: 1. 基本學識取得 2. 獨立學習能力
重點整合研究方向: 分子醫學與健康老化

50 No pain, no gain. a. Use your time wisely
b. Improve your learning skill c. Improve your English d. Make good friends e. Contact with your family

51 If I have seen farther than others, it is because I was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Issac Newton

52 生醫系為一年輕且穩健成長的系 生醫系歡迎各位 敬請指教 謝謝

53 教學宗旨與目標: 問卷(I) 1. 我充分了解本系的成立宗旨 2. 我了解本系課程內容整體的規劃及目標
3. 課程的訓練可以充足地增進我的專業知識 4. 課程的訓練讓我具有創新思維及獨立研究的能力 5. 專題討論可以讓我了解專業研究的脈動並啟發我的靈感 6. 非專業課程讓我具備人文素養及關懷他人之情操 7. 專業課程外的設計讓我接受多元化的資訊 8. 課程訓練可以培養我設計執行實驗以及分析數據的能力 9. 個別的學習困難可以很快地獲得老師解答 10. 課程訓練可以幫助我達到有效溝通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54 教學宗旨與目標: 問卷 (II) 11. 課程目標可以讓我具備國際觀,有廣闊的視野 12. 本系課程內容整體的規劃符合我的目標期望
13. 課程的訓練可以幫助我提升未來就業的競爭力 14. 課程訓練可以讓我至少具備一項相關領域的專業能力 15. 課程訓練培養我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16. 課程內容培養我蒐集資訊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17. 課程內容的訓練讓我可以確立未來就業的方向 18. 我對未來再深造和職業生涯上的前景感到肯定 19. 我認識時事議題並了解生技醫藥領域對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

55 學生學習與學生事務反應問卷(I) 1. 目前系開課充分滿足我的需求 2. 目前系上課程使我可以順利完成學習
3. 系開的課對我的生涯發展有幫助 4. 系內教師教學方式呈現多元化 5. 我認為系內教師對成績評量方式公平、合理 6. 校內圖書、電子期刊、資訊科技之數量與品質能符合我的學習需求 7. 系儀器及實驗室設備可以滿足我學習(實驗或研究)的需求 8. 承上(6.7),當我在使用上遇到困難時,有專門人力提供支援服務

56 學生學習與學生事務反應問卷(III) 第9題請修本系專題研究學生回答 9. 系實驗室、專科教室之設備與儀器有良好的管理及維護辦法
10. 系內教師或導師會提供我在研究、課業及生活上之解答與輔導 11. 系內教師或導師會協助我的未來生涯規劃 12. 我經常與指導教授及系內教師進行晤談並能夠解決我的問題 13. 我與論文指導教授互動情形良好 14. 系上常舉辦或提供各種課外活動與學習的機會 15. 系上常提供充分之獎、助學金資訊及工讀機會 16. 系內充分提供學生參與國際學習進修之資訊 17. 我有任何意見或遭遇困難時,能循適當管道反應


Download ppt "長庚大學 醫學院 生物醫學系 99學年度新生家長座談會 報告人:蕭明熙 Tel. (03) , ext. 3495"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