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 1 章 電子商務概論
2
摘要 電子商務的定義 電子商務的範圍 電子商務的特性 電子商務的構面 電子商務實體架構 電子商務的未來 結論 電子商務概論
3
1.1 電子商務的定義 資訊科技 電子商務的本質 資訊系統革命企業享受資訊系統之便利 網路革命網路改變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消費者的關係
1.1 電子商務的定義 資訊科技 資訊系統革命企業享受資訊系統之便利 許多企業功能被資訊系統所取代 網路革命網路改變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消費者的關係 未來沒網路企業無法生存,但有網路也不會帶來優勢 歐美機票、火車票定購、城市快捷、網路電話、電子報 電子商務的本質 電子指的是科技,商務是商業模式(如圖1-1所示) 科技的部分有錢就買的到, 好的商業模式卻花錢未必買的到, 因跟時機、領導者本身、企業文化等因素有關。 電子商務最重要的是在商務部分,因它才是能讓企業生存與獲利的關鍵。 電子商務概論
4
圖1.1 電子商務的本質 電子商務概論
5
面對電子商務應有之基本認識 一、跟「電子」有關的理論 莫爾定律
莫爾定律(Moore’s Law)是Gordon Moore在1965年定下的定律 特定大小晶片內的電晶體數約每兩年就會加倍 電腦越來越快、也越便宜 商用、多媒體、生醫 電子商務概論
6
電子商務概論
7
一、跟「電子」有關的理論(續) 殺手級應用
“Killer Application”中文翻譯為「殺手級應用」,一般人直接稱其”Killer App”或「殺手應用」。此名詞出自Larry Downes & Chunka Mui所編著的一本書 科技的進步是呈倍數或指數成長(因為莫爾定律),相對的,社會進步則是隨時間增加而線性成長,變革與進步會越來越緩慢,使得科技與社會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需要一種革命性的應用來拉近彼此距離,這種應用就可稱之為「殺手級應用」(如圖1-2所示)。 電子商務概論
8
圖1-2 Killer App示意圖 電子商務概論
9
一、跟「電子」有關的理論(續) 殺手級應用(續)
「建立一套改變整個產業遊戲規則的新產品或新服務,並運用新科技與創新,迅速獲得消費者喜愛,進而搶佔先進市場、掌控利基,創造更龐大驚人的市場」。 電視的發明就是一例。發明電視在當時是先進科技,它帶動社會需求,使原本平凡的社會因電視普及而迅速向上提升,這種就可以算是一種殺手級應用。 要成為殺手級應用最主要關鍵在於科技變革能否帶動社會迅速改變。 PC Microsoft 與 Apple 與 王安、倚天 與 國喬 行動商務(日本與臺灣)無線網路(方便性、費率),如折價卷 自由軟體 電子商務概論
10
面對電子商務應有之基本認識(續) 二、 跟「商務」有關的理論 梅特卡夫定律
梅特卡夫定律(Metacalfe’s Law)是3Com公司的創始人,電腦網路先驅Metacalfe所提出的。他認為網路價值與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如圖1-3)。 網路使用者越多,價值就越大。 新技術只在多數人使用它時才會變得有價值,因而越能吸引更多人來使用,就越能提高整個網路的總價值。 一部電話沒任何價值,幾部電話價值也有限,成千上萬部電話組成的通訊網絡把通訊技術的價值極大化。 若技術已建立用戶規模,其價值將會呈爆炸性增長。 Microsoft、intel、倚天、網路電話、電動車、機車 電子商務概論
11
圖1-3 梅特卡夫定律 電子商務概論
12
二、 跟「商務」有關的理論(續) 個人佔有率 以往企業的目標是追求產品在市場佔有率的極大化,它所強調的是產品。
EC時代企業所追求的不再只是產品,而是以顧客為中心,思考如何提升「個人佔有率」才是企業所要關切。 此處所提的提升個人佔有率,其概念類似一對一行銷,強調如何在對等競爭狀態下,滿足顧客的需求,讓顧客買到他想要的,此即為個人佔有率的主要涵義(如圖1-4所示)。 Data mining 的菜籃子問題 電子商務概論
13
圖1-4 產品佔有率、個人佔有率比較圖 電子商務概論
14
面對電子商務應有之基本認識(續) 個人佔有率(續) 舉例來說,SONY是橫跨多產業的集團式企業,而你也可能擁有各式各樣SONY的產品。
電子商務概論
15
面對電子商務應有之基本認識(續) 個人佔有率(續) Amazon(亞馬遜)成立的目標不只是成為圖書音樂經銷商而已,
電子商務概論
16
三、企業對電子商務態度的轉變 三、企業對電子商務態度的轉變 通往獲利之路(Path to Profitability, P to P)
在2000年3、4月期間,許多網路公司的財務報告一一呈現,由於多數網路公司無法獲利,甚至虧損連連,造成美國那斯達克Nasdag的網路類股短時間嚴重下跌,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02年4月仍不見起色 (如圖1-5所示) 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人開始重新思考,不再茫然的投資網路類股,唯有獲利的網路公司才是可靠的,於是”P to P”這個名詞就成了一種口號,代表網路公司的泡沫已破滅了,一切得回歸實際面。 電子商務概論
17
圖1-5 美國那斯達克的網路類股走勢圖 電子商務概論
18
三、企業對電子商務態度的轉變(續) 通往獲利之路(Path to Profitability, P to P) (續)
圖1-6是2000年3月前及3月後某網路公司的經營計畫,從圖中可以看出,3月前網路公司的經營模式是有創新的idea,以此尋求創業的契機,讓idea能成為商品化或服務化並上市。這時期公司都一致的想,不管獲利有無,先讓股票上市(即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後,再積極運作,但萬萬沒想到,股票上市是將公司攤開在陽光下,公司運作的好壞隨時反應在股價上;因此,股災後,投資人只看獲利有無,若無,可想而知這家公司的下場。 電子商務概論
19
圖1-6 某網路公司P to P經營計畫 電子商務概論
20
何謂電子商務 簡單來說,「電子商務」就是把商業活動放到通訊網路上來進行。也就是透過電腦與資訊網路來完成商品交易的過程,這裡的商品可以是資訊或實際的物品;而交易可以是完全或是部分透過網路來完成。眾學者給予電子商務不同的定義,本書整理如下: 電子商務概論
21
何謂電子商務(續) Kalakota & Whinston(1996): Gartner Group (1999):
電子商務指利用電腦網路,進行資訊、產品及服務的銷售和購買。功能在降低成本、縮短產品週期、加速得到反應,及增加服務品質。需求根源來自「企業和政府內對計算能力以及電腦科技做更佳的利用,以改善與客戶間提升流程效率及資訊交換」。 Gartner Group (1999): 電子商務使用通訊技術(即電話與網際網路)去轉換企業資訊與企業交易活動。 電子商務概論
22
何謂電子商務(續) 經濟部商業司(2002): 電子商務對於商業經營所造成之影響不僅止於企業本身,而在於電子商務改變了顧客的價值導向。
利用電子資訊媒體進行商業經營管理與交易之方式均可稱之為電子商務。 就交易個體而言,可區分為企業對企業間(B to B)、企業對消費者間(B to C)以及消費者對消費者間(C to C),此為基本方式,著眼點為市場與行銷管道 透過網站提供顧客資訊、透過留言板與監測軟體收集客戶資料 以交易本質來區分,電子商務為電子資訊軟體之應用,其層面為賣方、買方及買賣雙方同時進行的交易 電子商務對於商業經營所造成之影響不僅止於企業本身,而在於電子商務改變了顧客的價值導向。 電子商務概論
23
何謂電子商務(續) Brad Kleindl (2000)在綜合不同學者對電子商務之看法,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電子商務(如表1-2所示):
由通訊的角度來看:電子商務是利用電話線、電腦網路或其他介質來傳遞資訊、產品 / 服務或是付款。 由流程的角度來看:電子商務是商業交易與工作流程採取自動化的技術應用。 由服務的角度來看:電子商務是解決公司、消費者與管理階層想要降低服務成本、提高貨物品質及加速服務傳遞的一種工具。 由線上處理的角度來看:電子商務提供網際網路與其他線上進行交易的活動,包括服務的購買與銷售產品和資訊……等。 電子商務概論
24
電子商務概論
25
電子商務光譜 有許多人可能還是認為電子商務只是架個企業網站,然後將公司簡介與型錄放上去,運氣好的話會有顧客藉由網站主動上門,讓交易行為產生。其實會有這樣迷思的人不在少數 數位學習、建構數學、使用者導向 而且到底電子商務跟前面所提到的莫爾定律、殺手級應用、梅特卡夫定律以及個人佔有率等有何關聯?因此,電子商務光譜(EC Spectrum)的概念(如圖1-7所示),讓讀者真正了解何謂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概論
26
圖1-7 電子商務光譜 電子商務概論
27
電子商務光譜(續) 電子商務光譜的最左端是現有營運模式,中間是修改營運模式,而最右端是創新營運模式。電子商務光譜能夠呈現不同人對於電子商務的認知,也可以說明電子商務對企業的影響。許多人所認知的電子商務是架設網站從事商業行為,但是仍保有原有本業的經營方法,電子商務對這類型的企業來說,只是輔助性質,其營運的重心還是以原有的經營模式為主,例如一般公司架設網站企圖增加銷售、降低成本……等。 電子商務概論
28
電子商務光譜(續) 但是有更多人忽略了電子商務可能對企業會帶來的根本性改變。在電子商務光譜的最右端,這類型的電子商務是將網路視為新的產業(以前沒有的),在營運的做法上屬於策略性創新(Strategic Innovation)。其做法會從根本去再思考自己所處的產業到底應該是什麼,以及網際網路新市場的出現,對企業來說是否能延伸既有的核心競爭力進行多角化,或是掌握創業的契機,發揮創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進行創業。例如:Amazon、ebay都是很好的範例。 電子商務概論
29
電子商務光譜(續) 當我們將電子商務視為一個巨大機會的來臨時(光譜最右端),我們可以發現網際網路有許多的應用都是殺手級應用。當發現這個殺手級應用時,企業要把握時間,發展先佔策略(First Mover Strategy)率先進入市場;同時透過梅特卡夫定律的概念,此時企業會想辦法擴大他的會員人數,形成規模,當規模越大,他的效用就越大,最後再透過個人佔有率的概念,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吸引消費者不斷前來,進而進入一個正向的循環,之後進入的廠商就很難跟自己競爭。像是ebay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經典範例。 網路交友、聊天室、Skype、MSN、萬客隆、麥當勞與二十一世紀、會員制 電子商務概論
30
電子商務光譜(續) 因此我們絕對不要只是將電子商務視為輔助現有營運模式不足的部分,但是也不能只學習創新營運模式的地方,畢竟對於大部分的企業來說,並不是每一家都需要進行策略性創新;因此不同類型的電子商務,都有其價值與貢獻。 電子商務概論
31
電子商務發展簡史 第一階段──電子資金轉換(1970年代) 第二階段──電子資料交換與電子郵件(1970年代晚期~1980年代初期)
電子商務的演進可溯及1970年代剛興起的電子資金轉換(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技術。電子資金轉換是經由銀行之間私有網路所提供的電子支付體制(例如:轉帳、ATM)。 第二階段──電子資料交換與電子郵件(1970年代晚期~1980年代初期) 1970年代晚期和1980年代初期,因電子資料交換(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及電子郵件( )等交換技術的出現,且在業界間流行,使得電子商務換上新的面貌。 電子商務概論
32
電子商務發展簡史(續) 第三階段──線上服務與知識分享(1980年代中期)
1980年代中期,線上服務提供消費者新的互動(如聊天室)與知識分享的方式(如新聞群組(News Groups)與檔案傳送FTP程式),藉著使用全球網際網路,人們可用較少的成本與地球彼端的人進行溝通、資訊的存取和交換,使網路世界產生虛擬社群(Virtual Community)的想法 電子商務概論
33
電子商務發展簡史(續) 第四階段──發展Internet (1980年代晚期~1990年初期)
電子商務概論
34
電子商務發展簡史(續) 第五階段──全球資訊網的發明(1990年代之後)
1990年代之後,全球資訊網(WWW)的發明使電子商務展現了新的面貌,由於易學易用,讓更多的人願意使用網際網路,進而在網路上進行消費,電子商務開始普及。 電子商務概論
35
電子商務概論
36
如何定義成功的電子商務 強調獲利的現金流量表
每個公司營運時都有營收成長規劃,多數公司在營運的前幾年都處於虧損狀態(即燒錢),網路公司尤其如此,但其共通點是均能找到損益平衡點的時間,並開始獲利,圖1-8是一成功電子商務公司現金流量圖。 要經營或正在經營電子商務的人,一定要有一個認知,就是規劃出正常現金流量線的運作方式,簡而言之,未來能夠賺錢,這才算是成功。 電子商務概論
37
圖1-8 成功電子商務公司的現金流量圖 電子商務概論
38
如何定義成功的電子商務(續) 永續經營之決心
Bill Gates在《數位神經系統》曾說過:「大家都高估電子商務未來兩年的發展,卻低估它未來十年之後的發展。」 突顯所有企業須正視電子商務,並應視為無可避免的未來管理趨勢來強化永續經營之決心,並在此領域創造新的獲利方式。 完整規劃、經營策略模式及專業人才配合 電子商務概論
39
1.2 電子商務的範圍 以電子商務的類型來區分 以營運模式來區分 以企業商業環境來區分 電子商務概論
40
以電子商務的類型來區分 企業對消費者間(B to C或C to B)
透過便利的網路購物管道,提供顧客客製化的產品與服務。此部分透過的網路即是所謂的Internet,我們稱之為網際網路。Internet由最初軍事用途,發展到現在的商業用途,使用人口已經數以億計。現在我們不但可以透過網路進行購物,企業還可依不同需求,提供使用者客製化的產品與服務。本書第3章會對B to C電子商務有詳盡的分析。 電子商務概論
41
以電子商務的類型來區分(續) 企業對企業間(B to B)
利用科技與網路從事商業活動,並透過上、下游資訊的整合,增強競爭力,此部分透過的網路即是所謂的Extranet,我們稱之為商際網路。Extranet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為了整合上、下游資訊以增強競爭力所建構的電腦網路。本書於第4章會對B to B電子商務有詳細的介紹。 電子商務概論
42
以電子商務的類型來區分(續) 消費者對消費者間(C to C)
透過網際網路,在網站上進行交易,雙方均為消費者,簡單的說就是消費者本身提供服務或產品給消費者。常見的型態就是個人工作者提供服務給消費者,例如,保險從業人員、傳銷人員的線上服務及銷售網站或是商品競標網站。舉例來說,ebay( to C做詳細介紹。 電子商務概論
43
以電子商務的類型來區分(續) 除了B to C、B to B之外,亦可以結合兩者的功能,整合成B to B to C,建立以顧客需求為導向的交易模式,並串連供應鏈及經銷體系,將電子商務由上游供應商延伸至下游客戶端。例如:Dell (B)與上游供應商(B)及下游顧客(B或C)形成一個B to B to C的網路交易模式,在消費者跟Dell下訂單之後,立即透過與上游供應商的供應鏈進行整合,完成快速交貨的目標。 電子商務概論
44
圖1-9 以類型區分電子商務的範圍 電子商務概論
45
以營運模式來區分 以營運模式區分電子商務的範圍指的是配合之前所提到的電子商務光譜,以及三種電子商務的類型所形成的關係,如圖1-10所示。圖中總共有五種電子商務的類型: (1) B to B改善營運模式:例如網路供應鏈管理; (2) B to B創新營運模式:例如交易市集; (3) B to C改善營運模式:例如顧客關係管理; (4) B to C創新營運模式:例如以網路商店取代實體商店; (5) C to C創新營運模式:例如ebay等網路中間商的出現。詳細的內容會在本書第3~5章進一步說明。 電子商務概論
46
圖1-10 以營運模式區分電子商務的範圍 電子商務概論
47
以企業商業環境來區分 由企業內、外部區分來看,企業外部透過網際網路來從事商業活動,對象與範圍包含企業對企業間及對消費者間(B to B、B to C),此稱為電子商務。而企業內部資訊化的過程則稱為企業電子化(e-Business) 電子商務概論
48
以企業商業環境來區分(續) 企業資源規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其為一套藉著企業內部網路快速建置及整合公司採購後勤、生產、行銷、人資、財務、研發等部門機能來提升企業作業流程的系統。代表廠商包括:SAP、Baan、Oracle等。詳細內容將於本書第8章介紹。 電子商務概論
49
以企業商業環境來區分(續)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其著重於協助企業面對供應鏈(供應商、庫存配送、通路、付款管理)變革所帶來的衝擊,並藉著公司間的商際網路傳遞資料與訊息。對客戶供應鏈體系的供給需求與運籌做精密的模擬、規劃與管理,並面對市場之快速變動做即時最佳化的因應。代表廠商包括:I2、Manugistics等。詳細內容將於本書第9章介紹。 電子商務概論
50
以企業商業環境來區分(續) 顧客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 CRM)
為「以顧客為中心」的企業管理軟體。一套全方位的CRM應包含整個企業前端(Front-office)活動的管理,亦即涵蓋業務、行銷、客戶服務與客戶支援等流程自動化與改善的應用軟體系統。藉著網際網路來進行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e)與資料採擷(Data Mining)的技術,分析出許多市場區隔,並針對不同市場區隔發展不同行銷組合來滿足不同的目標客戶。詳細內容將於本書第10章介紹。 電子商務概論
51
以企業商業環境來區分(續) 由圖1-11我們可以發現,電子商務包含了B to B、B to C,而企業電子化裡又包含ERP、SCM、CRM,其中,電子商務與企業電子化最大的差異在於範圍的不同。企業電子化著重於內部流程電子化、快速化,靠導入軟體來減少成本、防止時間的浪費;而電子商務著重於企業外部的活動,藉著Extranet與上、下游廠商做聯繫,靠Internet與顧客溝通的一種商業交易行為。所以說企業電子化注重企業本身內部的資訊科技,電子商務則是企業外部的商業活動。企業電子化內容,將在第2篇中有詳細的介紹。 電子商務概論
52
圖1-11 以企業環境區分電子商務的範圍 電子商務概論
53
1.3 電子商務的特性 依據學者Bloch, Pigneur & Segev (1996) 16的研究指出,對於新的顧客管理策略而言,電子商務系統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其原因有以下五點: 可直接連接購買者與販售商。 買賣雙方資訊可透過數位化方式進行交換。 不受時間與地點之限制。 具有互動性,能動態適應顧客之行為方式。 具有即時更新的功能。 電子商務概論
54
電子商務的特性(續) 我們歸納整理可以發現一般企業對於電子商務,會應用以下特性(如表1-4所示): 產品 通路 價格 促銷 顧客服務
企業識別 創新學習 創新研發 創新模式 電子商務概論
55
電子商務概論
56
1.4 電子商務的構面 交易過程中,會有商品運送及資金流動,透過商業自動化,我們可以將電子商務分成商流、物流、金流、資訊流、設計流及服務流六大構面(如圖1-12)來探討,詳細介紹如下。 電子商務概論
57
圖1-12 電子商務六大構面 電子商務概論
58
一、商流 商流是指所有權轉移,指的是存在於企業與消費者間的商業交易活動,包括了銷售、產品促銷、商情蒐集、消費者行為分析……等活動。而電子商務的商流定義也是如此,不論何種形式的電子商務(B to B 或B to C),在交易時都會有上述情形產生。 電子商務概論
59
二、物流 電子商務的物流與實體上物流相似,但著重在廠商將產品送至消費者手上這一段。因為,當消費者透過網路在網站上直接下單,除了非實體商品(如:軟體等),否則廠商無法自己將實體產品送給消費者,必須透過物流系統運送。例如,選擇從物流切入電子商務市場的統一超商,推出「7-ELEVEn購物便」品牌,由統一超商的企業網站獨立推出,並由大智通文化行銷公司負責實體配送到店、統一速達公司提供宅配服務,希望藉由完整配送機制的核心優勢,建立適合實體通路與網路商店結合的交易平台及作業規範。 電子商務概論
60
三、金流 電子商務金流,重點在付款系統與安全性。在消費者直接透過網路進行消費時,就是將信用卡資料直接傳送給廠商,而過程中,難免產生安全性的問題,因此,金流在電子商務中的角色也非常重要。例如,台灣網路購物無法突破瓶頸,原因是消費者對網路付款安全仍有疑慮,所以網路付款機制仍無法成為交易主流,目前仍以貨到付款方式較為消費者接受。 電子商務概論
61
四、資訊流 資訊流指的是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消費者之間或是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資訊的流通,對於一般公司而言,可透過網站提供顧客資訊,並透過留言板、監測軟體等,來蒐集消費者資訊;但對電子交易市集而言,資訊之交換只是基本的功能,它還必須能夠提供加值的情報,例如產品規格與品質分級、需求預測、網上下單、廠商型錄總整理等。例如三大汽車廠合組的 Covisint建置一個資訊入口網站,讓零件供應商可在網站上取得即時的工廠生產時間表、銷量預估(預測哪一款車將受歡迎)等情報。 電子商務概論
62
五、設計流 設計流重點偏向B to B設計協同商務的規劃設計以及B to C的網站規劃。在設計協同商務方面,強調企業間設計流程資訊的共用。例如產品設計圖、工程繪圖……等,都可透過網際網路和合作廠商,甚至是消費者共同設計或是修改。協同商務的探討,在第4章有詳細介紹。 電子商務概論
63
六、服務流 未來電子商務的服務應提供以下幾項特點: 提供主動提供個性化的網路服務。 根據需求把資源加以整合,提供完整的服務。
提供高效率且快速的服務。 電子商務概論
64
1.5 電子商務實體架構 一、電子商務B to C交易的實體架構
1.5 電子商務實體架構 一、電子商務B to C交易的實體架構 消費者利用瀏覽器連上Internet (如圖1-13所示),在供應商所建構的網站上進行瀏覽商品目錄、加入會員、線上訂購以及訂單查詢等。供應商透過系統,將消費者在網站中所購買的資料加以分析,再送商品至消費者手上,消費者則將現金透過金融機構,轉至商家,即是電子商務B to C交易的實體架構。 電子商務概論
65
圖1-13 B to C交易實體架構 電子商務概論
66
二、電子商務B to B交易的實體架構 B to B交易的實體架構(如圖1-14所示),企業內部區分成生產製造、財會行政、研究發展、顧客服務、行銷業務、採購運送以及倉儲後勤等部門,透過Intranet來進行彼此的聯絡,也就是企業電子化的範圍,以生產製造部門為中心,另外加上對上游的供應鏈管理(SCM)以及對下游的顧客關係管理(CRM)。 電子商務概論
67
二、電子商務B to B交易的實體架構 (續)
其中跟採購運送、倉儲後勤部門(B)有關的原料供應商(to B)及物流業者(to B),他們之間就可以透過Extranet來進行交易;同樣的顧客服務、行銷業務部門(B)跟經銷同伴(to B)及企業客戶(to B)也一樣,當然B to B的交易過程中,亦有金流、資訊流的產生。 電子商務概論
68
圖1-14 B to B交易的實體架構 電子商務概論
69
三、電子商務C to C交易的實體架構 買賣雙方利用瀏覽器連上Internet(如圖1-15所示),透過網路中間商所建構的網站進行線上撮合。當撮合成功之後,賣方將產品透過物流業者送到買方手上,買方將現金透過金融機構,轉至賣方手中,此即是電子商務C to C交易的實體架構。 電子商務概論
70
圖1-15 C to C交易的實體架構 電子商務概論
71
1.6 電子商務的未來 依據Forrester Research的預估,2010年美國線上銷售金額將達到3,160億美元,2004年至2007年的年複合成長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將達到14%,如圖1-16所示 電子商務概論
72
圖1-16 美國線上銷售成長情況 電子商務概論
73
電子商務的未來(續) 此外, Forrester Research亦指出,2003年全球B to C市場規模高達2,037億美元,2006年則可成長至5,618億元,將以43% 年複合成長率速度每年大幅成長;而台灣的電子商務市場規模,根據經濟部商業司資料,在2003年達到204億元新台幣,2004年有30% 的成長,達到266億元的產值,而2005年網路市場將高達378.7億元。 電子商務概論
74
1.7 結論 以上簡單介紹了電子商務(e-Commerce)的定義、範圍、特性、構面、實體架構及未來,透過本章的介紹,相信讀者已對電子商務有了概括性的了解。電子商務絕對不是只有架設一個網站而已,我們應該將它當作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來看待,這樣才有辦法認清電子商務的本質,接下來的章節將進一步對電子商務的細部內容做介紹,以期望讀者對電子商務能夠有一完整且深入的認識。 電子商務概論
75
THE END! 電子商務概論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