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 西方的政治制度
2
考点6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考纲要求: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排查 基础知识 细讲 核心考点 精练 高考模拟 考点 训练
3
排查 基础知识
4
一 发展历程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背景: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 。
(1)背景: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 。 (2)标志:公元前5世纪中期,制定《 》。 (3)作用:审判、量刑皆 ,保护了平民利益。 平民利益 十二铜表法 有法可依 答案
5
(1)背景:罗马的对外扩张使 之间的矛盾显现;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1)背景:罗马的对外扩张使 之间的矛盾显现;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2)变化:法律的适用范围从限于罗马公民到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 。 3.由零散到形成体系 (1)零散:皇帝重视立法,掌握法政大权;法学家编纂法典,进行 。 (2)体系:6世纪,查士丁尼组织编纂《 》,罗马法体系形成。 不同民族 自由民 法律 解释 民法大全 答案
6
二 历史影响 1.维系统治 (1)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 ,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社会秩序
(1)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 ,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2)有利于缓解 ,稳固帝国的统治。 (3)保护 ,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2.影响后世 (1)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近代 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2)成为近代 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社会秩序 社会矛盾 奴隶制度 欧美国家 资产阶级 图示总结 答案
7
图示总结
8
必背答题要语 1.《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其制定,使审判、量刑有法可依,这是共和国内部平民与贵族斗争胜利的成果,平民的利益得到了保护。 2.广义的罗马法指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 3.查士丁尼法典,即《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4.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维护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 5.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受到不公正的处罚。 6.罗马法稳固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并成为近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武器。 返回
9
细讲 核心考点
10
罗马法的自我完善 1.史料探史——罗马法演变的动力
主题一 1.史料探史——罗马法演变的动力 史料 共和国初期罗马并无成文法。习惯法的解释和司法权的行使完全属于贵族,这些权利也成为贵族压迫平民的手段。公元前462年平民保民官特兰梯留提议编纂成文法典……因全部条文镌于12块铜牌之上,故得名《十二铜表法》。 ——崔连仲《世界通史·古代史》 尤其是考虑到当时存在这样的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携带它自己的法律……因而它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和非罗马人皆可适用。 ——《希腊和罗马的文明·早期帝国》
11
探究 据史料分析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原因。
探究 据史料分析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原因。 答案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司法权掌握在贵族手中,成为压迫平民的工具,引起平民的不满和反抗。 (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公民法不适应罗马帝国扩张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和不同民族交往的需要。 答案
12
2.归纳总结——《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它也是公民法的一个代表;公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适用于所有罗马公民。 (2)万民法是指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主要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 (3)《十二铜表法》是公民法的一个代表;公民法与万民法是相互补充的,万民法包含着公民法,而不是相互对立的;公元3世纪公民法与万民法的界限逐渐消失。
13
罗马法的历史价值 1.史料探史——《十二铜表法》与唐律不同的立法理念
主题二 1.史料探史——《十二铜表法》与唐律不同的立法理念 史料一 第五表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七表 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第九表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十二铜表法》
14
探究 依据史料,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差异。
史料二 诸八议者(注:八议者指与封建贵族有关的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等人),犯死罪,皆条所坐(注:坐即罪)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注:一般死罪可降为流罪);流罪以下,减一等。 ——《唐律疏议》 探究 依据史料,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差异。 答案 《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或侧重民法);注重法律公平。唐律侧重于保护贵族、官僚的法律特权;皇帝拥有最高裁决权。 答案
15
2.重点讲解——罗马法的历史遗产 罗马法的内容或原则 对后世的影响 陪审制度 仍是现代西方国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保护人制度 现代各国的律师制度几乎都源于罗马 核心内容: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体现了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的思想
16
罗马法关于反映简单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的规定
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是近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渊源 罗马法关于反映简单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的规定 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产生很大影响,如法国《民法典》中有关物权和债权的部分,就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制定的 “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 资产阶级对此继承和发展,以立法的形式确认“非经起诉,法官不得审判”原则 返回
17
精练 高考模拟
18
高考题组 1 2 3 1.(2015·全国Ⅰ高考)右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解析答案
19
法官审案的依据原则是法律,而非道德良知,故A项错误。 听取证人证言仅是法官审案的程序之一,非原则依据,故B项错误。
高考题组 1 2 3 解析 古代罗马法具有公平、公正、正义的特点。古罗马正义女神双眼蒙布寓意是要求古代罗马法官审案要重视证据及事实真相,不能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故选C项。 法官审案的依据原则是法律,而非道德良知,故A项错误。 听取证人证言仅是法官审案的程序之一,非原则依据,故B项错误。 民众意愿并非全都公平、公正,法官审案不能盲从民众意愿,故D项错误。 答案 C
20
高考题组 1 2 3 2.(2015·江苏高考)“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 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 解析答案
21
高考题组 1 2 3 解析 罗马的公民法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万民法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由此可知B项对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 答案 B
22
3.(2015·海南高考)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
高考题组 1 2 3 3.(2015·海南高考)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 A.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C.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解析答案
23
解析 古希腊是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与题干古罗马不符,故A项错误; 最早尝试实行民主政治的是古代雅典,不是古罗马,故B项错误;
高考题组 1 2 3 解析 古希腊是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与题干古罗马不符,故A项错误; 最早尝试实行民主政治的是古代雅典,不是古罗马,故B项错误; 罗马法的某些原则为欧洲法律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 罗马帝国最终衰亡,因此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答案 C
24
模拟题组 4 5 4.学者M·卡瑞曾指出:“《十二铜表法》从未被废除过,实际上它的一些条款一直实施到罗马历史的结束。作为一个整体,它是一个有条不紊的法律而不是停滞不前的公社法律。”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A.其条款适用于罗马各个历史时期 B.为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其内容全面完整,无需修改 D.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解析答案
25
解析 判断各选项,A项说法错误,罗马在此后制定了公民法与万民法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
模拟题组 4 5 解析 判断各选项,A项说法错误,罗马在此后制定了公民法与万民法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 C、D两项说法明显错误。 本题选B项,从材料可以分析出,《十二铜表法》为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答案 B
26
模拟题组 4 5 5.古罗马的法律规定:交易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①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②须有五名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且都必须是罗马公民;③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④转让仪式时,必须使用规范的手势和语言。这说明罗马法( ) A.注重规范公民的行为 B.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 C.体现了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征 D.已经走向完整和成熟 解析答案 返回
27
解析 “注重规范公民的行为”和“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是表面信息,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A、B项错误;
模拟题组 4 5 解析 “注重规范公民的行为”和“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是表面信息,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A、B项错误; 题干材料强调的是物品交易成功须具备的条件,是否有足够人员在场,以及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反映了罗马法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点,故C项正确; 公民法不能说明罗马法已经走向完整和成熟,故D项错误。 答案 C 返回
28
考点训练
29
1 2 3 4 5 6 7 8 1.《十二铜表法》表三第4条规定,“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如愿意,可自费供养。若无力自费供养,则拘禁他的人每日应发给他面粉一磅,如愿意,亦可多给。”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 A.体现人权至上的法律原则 B.突出强调权债双方自由平等 C.重点保护债权人的财产权 D.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的特权 解析答案
30
解析 从债务人由于欠债而被拘禁,可知无法体现人权至上,故A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解析 从债务人由于欠债而被拘禁,可知无法体现人权至上,故A项错误; 债权人可拘禁债务人体现权债双方不是自由平等的,故B项错误; 债权人拘禁债务人体现保护债权人财产,但材料中体现了债务人也要受到保护,不是侧重于债权人的利益,故C项错误; 材料法律规定的内容是对债务人的保护,体现出限制了贵族欺压债务人的权力,故D项正确。 答案 D
31
1 2 3 4 5 6 7 8 2.市民权的授予是罗马法发展的重要体现。公元前89年《普劳提亚和帕皮利亚法》授予所有居住在意大利或在60天内向裁判官表示接受此等授予的人罗马市民权。公元前49年,恺撒授予波河以北的所有意大利人罗马市民权。公元212年安东尼努斯敕令把所有罗马市民权赋予帝国境内所有的自由人。上述市民权的授予行为( ) A.扩大了罗马法的权利主体 B.保障了罗马帝国对境内的有效统治 C.扩大了罗马的统治范围 D.有利于罗马帝国的稳定和发展 解析答案
32
解析 公元前89年、公元前49年和公元212年三次授予罗马市民权,体现了罗马法权利主体的扩大,故A项正确;
3 4 5 6 7 8 解析 公元前89年、公元前49年和公元212年三次授予罗马市民权,体现了罗马法权利主体的扩大,故A项正确; 罗马帝国于公元前27年建立,前两次公民权的授予与罗马帝国无关,故B、D项错误; 公民权的授予是因为罗马疆域的扩大,不是扩大了罗马的统治范围,故C项错误。 答案 A
33
1 2 3 4 5 6 7 8 3.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10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公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这些变化说明了古罗马( ) A.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 B.坚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自由平等的原则 C.不断完善公民法,调整借贷关系 D.制定万民法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解析答案
34
解析 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罗马人主要依靠祖辈传承下来的习惯法调整社会关系,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解析 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罗马人主要依靠祖辈传承下来的习惯法调整社会关系,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材料涉及的是私有财产保护问题,但没有涉及自由平等的原则,故B项错误; “公元前357年”“公元前344年”和“公元前326年”可知此时的法律主要是公民法,据“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10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和“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可知是通过公民法不断调整借贷关系,故C项正确; 万民法是从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形成的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35
1 2 3 4 5 6 7 8 4.(2014·海南高考)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审判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 ) A.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 B.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 C.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 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解析答案
36
解析 题干信息中没有反映出希腊司法制度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 材料主要介绍的审判程序,故B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解析 题干信息中没有反映出希腊司法制度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 材料主要介绍的审判程序,故B项错误; 司法程序的完备与政体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 材料中“法定程序”“审判团参与审判”等信息说明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性,故D项正确。 答案 D
37
1 2 3 4 5 6 7 8 5.罗马法规定:“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在未经个人许可时,即使国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该规定( ) A.强调保护私权,限制公权滥用 B.强调人人平等,打破贵族垄断 C.强调法律至上,维护法律权威 D.强调社会和谐,协调人际关系 解析答案
38
解析 通过“即使国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可知法律是保护个人私权的,法律也不能滥用,故A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解析 通过“即使国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可知法律是保护个人私权的,法律也不能滥用,故A项正确; 人人平等、法律至上和社会和谐等与材料关系不大,故B、C、D三项错误。 答案 A
39
6.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即位后,“开始收复所失去的帝国领土,并且复兴帝国最伟大的智力成就……使之永载史册”。其完成的“智力成就”是( )
1 2 3 4 5 6 7 8 6.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即位后,“开始收复所失去的帝国领土,并且复兴帝国最伟大的智力成就……使之永载史册”。其完成的“智力成就”是( ) A.颁布《十二铜表法》 B.定基督教为国教 C.以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D.编撰《民法大全》 解析答案
40
解析 《十二铜表法》是公元前5世纪中期颁布的,而查士丁尼是公元6世纪在位,故A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解析 《十二铜表法》是公元前5世纪中期颁布的,而查士丁尼是公元6世纪在位,故A项错误; 定基督教为国教是公元4世纪的罗马狄奥多西皇帝,故B项错误; 以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是在公元3世纪时完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查士丁尼组织编撰《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故D项正确。 答案 D
41
1 2 3 4 5 6 7 8 7.有学者对罗马法做如下评价:“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可见罗马法( ) A.具体实施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B.没有按照基本立法程序制定 C.法官和法学家随意曲解法律 D.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解析答案
42
解析 此材料没有体现法律具体实施的随意性,故A项错误; 没有按照基本立法程序制定是材料中内容已作的评价,不是本题的主旨所在,故B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解析 此材料没有体现法律具体实施的随意性,故A项错误; 没有按照基本立法程序制定是材料中内容已作的评价,不是本题的主旨所在,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法学家随意的曲解法律,而是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他们的实践和理论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故C项错误; 不是按照立法程序制定,而是主要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体现了在法律制定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故D项正确。 答案 D
43
1 2 3 4 5 6 7 8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西景德镇市古称浮梁,唐始设县,现存古衙建于道光年间,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和内宅居中轴南北,两厢有六部房。大门额书“浮梁县署”四字,东边立一鼓,告状的人或有紧急案情时击鼓,知县闻声升堂。西边有两块碑刻“诬告加二等”、“越讼杖五十”。仪门是县令举行仪仗恭迎上级官员的地方。大堂即正堂,取名“亲民堂”,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和迎接圣旨的地方。大堂内有原告石、被告石,又称下跪石,绅士以上身份的人候审时可以不跪。二堂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件、商议政事的地方,取名“琴治堂”,表示知县一面弹琴,一面理政,就是仁政教化以德治县。大堂动刑罚乃以法治县,两处结合就是文武兼治。 ——据豆丁网浮梁古县衙解说词整理
44
——摘自朱汉国主编《历史》(人民出版社)
1 2 3 4 5 6 7 8 材料二 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公开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规定。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广泛借鉴外邦法规,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以自然法观念指导,认为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形成了适应帝国时期境内各族人民社会要求的万民法体系,逐步取代了公民法。在帝国时期,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规范了行政行为,调节了大量商业纠纷和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罗马帝国灭亡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后来,罗马法又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摘自朱汉国主编《历史》(人民出版社)
45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法治的基本特征。
2 3 4 5 6 7 8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法治的基本特征。 解析 根据材料一“文武兼治”,可得出第一个要点;根据“绅士以上身份的人候审时可以不跪”表明存在等级制度;根据材料一“仁政教化以德治县”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答案 特征:①讲究(重视)法治(礼法并重或外儒内法、德法兼治、文武并重);②政法一体(行政长官也是法官,司法没有专业地位);③遵从儒礼(儒家思想是法治的核心,儒学为体,法制为用);④存在等级(身份)歧视;封建专制和礼制法制化。 解析答案
46
(2)结合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历程,分析说明材料二中罗马法的思想内容能够影响久远的原因。
1 2 3 4 5 6 7 8 (2)结合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历程,分析说明材料二中罗马法的思想内容能够影响久远的原因。 解析 罗马法被誉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解答本题,应把罗马法思想内容的特点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结合起来组织答案,例如,第一部成文法、体现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理念。 解析 答案
47
答案 原因:①公开稳定(成文),突出了法律程序建设,为法治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也为近现代法制发展提供了经验。
1 2 3 4 5 6 7 8 答案 原因:①公开稳定(成文),突出了法律程序建设,为法治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也为近现代法制发展提供了经验。 ②内容丰富,体系完备,法律规范从国家到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以法治国,有法可依,为新社会制度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法律规范。 ③保护物权(私有制),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可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提供法制保障。 ④倡行法人平等。自然法思想超出奴隶制时代限制,有利于人类进步,闪耀着永恒的思想光芒,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权和宗教特权提供了思想武器。 ⑤崇尚法治,公正至上。既适合近代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斗争,也是政治文明的追求。 返回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