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2
复习与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过人体营养学的基础知识,这里简单回顾一下: 产热营养素有哪几类? 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三种 1
3
第四章 肥胖 第一节 概 述
4
美国超重率54% 肥胖率22%(97年) 国外一些国家肥胖发生率 国家 男(%) 女(%) 年代 前东德 英国 加拿大 巴西 澳大利亚 泰国
美国超重率54% 肥胖率22%(97年) 国外一些国家肥胖发生率 国家 男(%) 女(%) 年代 前东德 英国 加拿大 巴西 澳大利亚 泰国 20.5 15 12 5.9 11.5 3.0 26.8 16.5 14 13.3 13.2 3.8 1992年 1994年 1989年 1991年
5
成人超重率 W:工人,F:农民,C城市居民,F1渔民。 *BMI≥ 25kg/m2 居民 81~ 84年(%) 92~94年(%)
98年(%) 男 女 北京W 北京F 北京C 黑龙江c* 河北W 河北F 山东F1 山西F 上海C 四川C 江苏F 陕西F 浙F1 广州W 广州F 江西F 32.7 18.3 - 15.7 5.1 2.1 1.3 5.6 5.9 0.5 1.5 39.7 23.4 26.7 15.2 6.6 4.3 7.3 13.6 1.4 2.9 46.2 41.1 36.1 30.9 31.3 10.1 20.2 19.1 12.1 3.2 6.1 13.4 6.4 9.0 50.3 47.7 41.5 38.4 49.6 33.0 25.8 17.0 24.4 7.1 11.4 20.6 13.5 51.9 54.6 51.2 37.2 41.4 17.5 36.2 25.9 18.4 10.5 17.1 22.1 11.9 8.2 44.2 62.3 42.3 48.4 51.5 58.8 22.3 15.9 23.6 27.1 11.3 14.3 W:工人,F:农民,C城市居民,F1渔民。 *BMI≥ 25kg/m2
6
成人肥胖率 W:工人,F:农民,C城市居民,F1渔民。 *BMI≥ 30kg/m2 居民 81~ 84年(%) 92~94年(%)
98年(%) 男 女 北京W 北京F 北京C 黑龙江c* 河北W 河北F 山东F1 山西F 上海C 四川C 江苏F 陕西F 浙F1 广州W 广州F 江西F 1.9 2.2 - 1.5 -0.1 0.1 0.2 0.0 0.04 7.2 3.0 4.3 1.8 0.9 0.4 3.9 4.4 2.8 1.3 0.8 0.5 0.7 9.4 9.2 6.0 15.1 2.4 1.7 0.3 2.0 1.4 5.8 8.1 7.4 6.6 3.5 5.7 1.6 2.1 1.2 1.0 7.1 14.1 9.8 8.8 9.6 15.0 6.1 5.6 5.3 W:工人,F:农民,C城市居民,F1渔民。 *BMI≥ 30kg/m2
7
肥胖影响形体美 肥胖增加了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病率 肥胖与骨性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胆囊疾病、不孕症、肿瘤的发生有关
9
问题:以上大家看到的人都是肥胖症吗?
10
第二节、能量代谢基础 人体能量的消耗去向: 1、基础代谢 2、体力活动 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备注:其中体力活动耗能变化很大,而基础代谢和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基本每天不变。
11
一、能量代谢的变化:基础代谢率一般正常 二、糖代谢变化:多无明显变化 三、脂类代谢变化:脂类代谢紊乱,脂肪合成过多 四、蛋白质代谢变化:基本正常 五、水、盐代谢变化:全身水分比正常人低,水、钠潴留
12
第三节、脂肪组织 一、脂肪的生理 二、脂肪细胞的数量与分布 三、脂肪细胞的分类 白色脂肪细胞 棕色脂肪细胞 体内绝大部分脂肪
消瘦>正常>肥胖
13
四、脂肪组织的生长、增殖与调控 肥大性:见于成人,脂肪细胞增大 肥大-增殖性:见于成人之前,细胞增大,数目增多 肥胖两种类型
14
五、脂肪组织的激素调节 (一)解脂激素的调节 (二)生脂激素的调节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生长激素→促进脂肪动员
胰岛素→促进生脂
15
六、脂肪组织中的脂肪代谢 脂肪贮存 脂肪动员:脂肪水解————→ 各组织 外源性脂肪 ————→ 脂肪细胞 内源性脂肪: ———→ 脂肪细胞
游离脂肪酸 外源性脂肪 ————→ 脂肪细胞 内源性脂肪: ———→ 脂肪细胞 血浆转运 脂肪贮存 肝脏 血浆转运 脂肪动员:脂肪水解————→ 各组织 游离脂肪酸 血浆转运
16
第四节、肥胖病 肥胖症——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表现为脂肪组织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
17
一、病因 (一)遗传 (二)中枢神经系统 (三)内分泌系统 (四)代谢因素 (五)其他
18
(一)遗传 小鼠ob基因第6号染色体蛋白质含有167个氨基酸,命名为瘦素。瘦素具有抑制食欲,减少摄食量,促进能量消耗、抑制脂肪合成的作用。
与肥胖有关的基因 神经肽Y(NPY) 增食因子A、B(OrexinA、B) 黑色素浓缩激素(MCH) 解偶联蛋白 瘦素(Leptin) 黑色素皮质激素(Melancortin) 蛙皮素(Bombesin) 胆囊收缩素(CCK) 胰升糖素样肽类(GLP-L) 小鼠ob基因第6号染色体蛋白质含有167个氨基酸,命名为瘦素。瘦素具有抑制食欲,减少摄食量,促进能量消耗、抑制脂肪合成的作用。
19
(二)中枢神经系统 下丘脑有两对神经核,专门负责调节食欲好坏: 腹内侧核,亦称饱食中枢,如被损伤,则人无饱感,进食不止。
腹外侧核,亦称饥饿中枢,如损伤了则无饥饿感。破坏腹外侧核使动物失去饥饿感,动物不思饮食,拒绝进食,进行性消瘦,最后死亡。 世界上最胖的模特
20
(三)内分泌系统 高胰岛素血症引起多食,形成肥胖。 一些神经肽和激素参与了对进食的影响。 雌激素水平低下与肥胖有关
21
(四)代谢因素 (五)其他 肥胖患者和非肥胖者之前可能存在代谢差异。 营养因素 棕色脂肪功能异常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变异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 固定系统规定调节
22
环境和社会因素 进食过量 体力活动过少 社会因素
进食行为也是影响肥胖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不吃早餐常常导致其午餐和晚餐时摄入的食物较多,而且一日的食物总量增加。快餐食品因其方便、快捷而受人们青睐,但快餐食品往往富含高脂肪和高能量,而其构成却比较单调,经常食用会导致肥胖,并有引起某些营养素缺乏的可能。胖人的进食速度一般较快;而慢慢进食时,传入大脑摄食中枢的信号可使大脑做出相应调节,较早出现饱足感而减少进食。此外,不良进食行为习惯,如经常性的暴饮暴食、夜间加餐、喜欢零食,尤其是感到生活乏味或在看电视时进食过多零食,是许多人发生肥胖的重要原因。
23
1. 体质指数(BMI) BMI=体重(kg)/[身高(m)]2
二、诊断 1. 体质指数(BMI) BMI=体重(kg)/[身高(m)]2 2. 腰围(WC)、腰臀比(WHR) 3. 身高标准体重法(成人) 标准体重=身高(cm)-105
24
亚洲成年人体重分级标准 分类 BMI 腰围 腰臀比 标准体重 正常 18.5~22.9 0.75~0.85(男) 0.70~0.80(女)
0.75~0.85(男) 0.70~0.80(女) ±10% 超重 23~24.9 >10% I度肥胖 25~29.9 >90cm(男) >80cm(女) >0.90(男) >0.85(女) 20 ~30% II度肥胖 ≥30 30 ~50%
25
中心型肥胖:苹果型肥胖,腹部肥胖,俗称“将军肚”,多见于男性。对代谢影响很大。是多种慢性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这种肥胖很危险,跟心脏病、脑卒中高度相关。
外周型肥胖:鸭梨型肥胖,肚子不大,臀部和大腿粗,脂肪在外周,多见于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风险小于苹果型肥胖。
26
三、分型 肥胖的病因学分类 1.遗传性肥胖 2.继发性肥胖 3.单纯性肥胖
27
遗传性肥胖:肥胖相关基因突变导致的肥胖,有家族倾向性。
继发性肥胖:由于其它疾病原因而导致的肥胖,常见的病因有:脑部肿瘤、外伤、炎症等后遗症;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垂体瘤等;糖尿病前期,胰腺瘤等。 单纯性肥胖:单纯由于营养过剩所造成的全身性脂肪过量积累。占肥胖的绝大多数。
28
四、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内分泌代谢紊乱 消化系统表现 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并发症 腰带长 寿命短
29
第五节、肥胖病的治疗 一、肥胖病的常用治疗方法 (一)运动疗法 (二)行为矫正疗法 (三)中医的疗法 (四)外用药减肥法 (五)外科减肥术
(六)药物治疗 (七)针炙疗法
30
运动疗法 1.机理: 在有氧运动中,初期由糖供能,后期为脂肪;脂肪细胞释放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使其变小;血糖被消耗而不变成脂肪,结果脂肪减少,体重下降。 1
31
2. 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可达最大吸氧量 60~70%,心率+年龄=170。
3. 运动频率:每周4~5次。 4. 运动时间:每次不少于30分钟,时间在 晚饭前两小时最佳。 1 1
32
5. 运动方式: 一般首先可考虑慢跑、快走、跑走结合、体操、打太极拳等;体质较好者,可选择游泳、爬坡、打乒乓球、羽毛球等。
5. 运动方式: 一般首先可考虑慢跑、快走、跑走结合、体操、打太极拳等;体质较好者,可选择游泳、爬坡、打乒乓球、羽毛球等。 1
33
6. 注意事项: (1)要重视准备性运动的采用 (2)每次运动前必须做准备活动 (3)注意运动时的身体感受,观察运动量是否合适,以便及时调整
(4)定期检查运动减肥的效果 (5)最好做减肥日记,以便比较、总结经验
34
二、营养饮食疗法 1. 控制总能量的摄入: 循序渐进,适可而止(≥1000kCal/d) ;
轻度肥胖者,每月减0.5~1.0kg,-126~251kCal/d,中度以上者,每周减0.5~1.0kg,-553~1105kCal/d; 严格限制低分子糖、饱和脂肪酸和乙醇的摄入。 (每天少一口,体重向下走)
35
2. 必须在膳食平衡的前提下有分寸地限能 3. 辅以适当的体力活动,以增加能耗。 碳水化物供能40~55%; 蛋白质供能20~30%;
脂肪供能20~30%; 食物大众化、多样化。 3. 辅以适当的体力活动,以增加能耗。
36
与肥胖症有关的几个问题 1. 减肥的头几天,体重下降幅度较大;随后脂肪含量也下降,但蛋白质增加,故体重无明显变化。
2. 在摄能相同情况下,晚餐丰盛、餐次少者易发胖。 3. 一天少一口,体重向下走;一天多一口,体重向上走。 4. 婚后易发胖(饮食组成和习惯的改变) 5. 秋季是人最容易长脂肪的季节。
37
美国经常会有这么肥胖的人,因为他们吃的食物热量很高,所以造成了他们从小开始就很胖了。
38
这样的人几乎是只能躺在床上,他们身上的肥肉使他们无法站立,躺在床上的生活使他们更加无法运动,以致于脂肪越堆越多。
39
thank you ! 祝大家拥有健美的身材 健康的体魄!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