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二节 托尔斯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二节 托尔斯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二节 托尔斯泰

2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一生致力于人的本性、人的存在、人的使命的探索和反思。 人是什么?人性是善还是恶?人为什么会狐独、恐惧、绝望?
人生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人生怎样度过才有价值、有意义?

3

4 和谐温馨的少年生活 托尔斯泰不到二岁丧母,九岁失父,先后在三位姑妈的关怀照抚下成长。
和谐温馨的生活,使托尔斯泰一生都重视家庭义务和亲情,培育了他仁慈、宽厚、高尚的品格和丰富的情感。托尔斯泰“从外祖父那里继承了真正的贵族精神和蔑视权贵的正当的自尊心,从母亲那里继承了艺术才华、讲故事的本领和丰富的想象力,虚怀若谷、藐视平庸的性格和温文尔雅的风度”。

5 青年时代的托尔斯泰 思索 改革 爱人 做一个好人,离开大学回家进行农事改革 参加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塞瓦斯托波尔 创作 中短篇小说
思索 改革 爱人 做一个好人,离开大学回家进行农事改革 参加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塞瓦斯托波尔 创作 中短篇小说 办教育 为农民的孩子办21所学校 结婚 1862年结婚,1863年生子

6 生活放纵的青年时代 直到20岁,他还没有确定自己的生活道路,又被上流社会的放荡生活吸引进去,经常去莫斯科玩乐赌博。他在日记中写:“我生活得完全像头畜牲,虽然并不完全放荡,但自己的工作全抛弃了,精神极度沮丧。”他悔恨自己的放荡生活,向往道德上的纯洁。这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作家作品有《马太福音》中的《登山训众》和卢梭的《忏悔录》。

7 对现实的关注 激烈的批判者、愤怒的揭发者、无情的控诉者

8 托尔斯泰虽然出身贵族,却对农民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同情;虽然讨厌贵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但有贵族式的妄自尊大和骄傲虚荣。他坦率真诚而又执著,童心不泯而又有些痴顽,总是充满幻想,我行我素。

9 50年代,他站在自由贵族的立场上探索解决贵族与农民矛盾的途径
积极探索的托尔斯泰 他一生都处在紧张的探索中。 50年代,他站在自由贵族的立场上探索解决贵族与农民矛盾的途径 60——70年代,他表现出同本阶级决裂的意向,提出“贵族平民化”的想法,与此同时,道德自我完善、勿抗恶的价值观念也逐步形成。 80年代,他由贵族立场转向宗法制农民立场,与贵族传统观念决裂,但是,勿抗恶的价值观念却更加突出。

10 回归田园

11 忏悔的贵族 托尔斯泰作品中一系列优秀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们出身高贵,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追求爱情和美好的人生理想,但是贵族的恶习时刻侵蚀他们,天性中的善良让他们不断忏悔,成为社会罪恶的揭发者和批判者。

12 忏悔的贵族形象系列 代表人物有:托尔斯泰50年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中的尼考林卡,60年代《哥萨克》中的奥列宁,《战争与和平》中的彼埃尔、安德烈,70年代《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均为忏悔的贵族的典型。 《复活》中的涅赫留多夫达到了背叛贵族阶级,完全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来的高度,是这类人中的最高典型。

13 托尔斯泰自传式人物 自 传 三 部 曲 尼考连卡 《一个地主的早晨》 聂赫留道夫 《哥萨克》 奥列宁 《战争与和平》 安德烈 彼埃尔
自 传 三 部 曲 尼考连卡 《一个地主的早晨》   聂赫留道夫 《哥萨克》 奥列宁 《战争与和平》  安德烈 彼埃尔 《安娜卡列尼娜》   列文 《复活》 聂赫留道夫

14 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宗教思想集中表现为“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主义的内容是他的著名的两个命题:“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托尔斯泰主义是立足于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基础上的。“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都源于基督教教义。他要人们博爱、不抗恶、道德完善、放弃财产,用最大限度压制自己正常欲望的办法来消除不幸,求得灵魂的安宁和幸福。

15 晚年,托氏的思想激变和平民化生活不为妻子理解,这使他很痛苦,他与妻子的关系日益恶化。他几次想离家出走,终因舍不下儿女没有成行。
阿斯塔沃 晚年,托氏的思想激变和平民化生活不为妻子理解,这使他很痛苦,他与妻子的关系日益恶化。他几次想离家出走,终因舍不下儿女没有成行。 1910年10月27日晚,他发现妻子总在翻他的遗嘱,于是写了给索菲亚的最后一封信:“我在家中所处的地位已是忍无可忍,除了其他别人的人,我不能再在这种奢华的环境中生活……我的出走,给你造成了一个新的环境,我奉劝你与这种新的环境妥协吧!不要反对我的无情吧。” 写完信,托氏坐马车离开了家。1910年11月7日,他因肺炎在阿斯塔波沃夫车站去世,终年82岁。 根据遗愿,托尔斯泰被安葬在家乡,一个朴素的没有碑石的墓地中。

16 托尔斯泰是农民思想的代表,农民的代言人。为他送葬的农民举着横幅,上面写着:“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您的好处将永远铭记在我们成为孤儿的农民心里。”

17 列宁的评价 列宁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俄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

18 托尔斯泰创作分期及其思想变化 1852——1863年早期创作:不满专制农奴制,同情农民,但不赞成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政治主张。不否定整个贵族阶级。向往宗法制农村生活,产生了贵族平民化思想。 1863——1880年创作的第二阶段:更加不满农奴制和贵族生活,对贵族阶级的批判加强了,把他的主人公引向了和贵族阶级决裂的边缘,同时,也把主人公引向了宗教。 1881——1910年晚期创作:世界转变:对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同时“不以暴力抗恶”、“道德的自我完善”的宣传也更加露骨。

19 托尔斯泰庄园的书柜 托尔斯泰庄园的主楼 托尔斯泰墓地 托尔斯泰庄园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位于俄罗斯联邦图拉州的亚斯纳亚·波良纳镇。它占地约380公顷,树木成荫,风景优美。托尔斯泰在名著《战争与和平》和《复活》里多次描述这里的景色。人们把这里称为托尔斯泰的“摇篮和坟墓”。1882年之前,托尔斯泰居住在这里。

20 托尔斯泰生活照 托尔斯泰全家福 托尔斯泰和夫人 托尔斯泰与高尔基 托尔斯泰在乡间

21 托尔斯泰言论 艺术家越是从心灵深处汲取感情,感情越恳切真挚,它就越独特。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不知道并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伪装知道。  托尔斯泰的照片,摄于1908年他80岁寿辰之日。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得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没有智慧的头脑,就象没有蜡烛的灯笼。   返 回 返 回

22 战争与和平 “如果要举出一部符合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我就要推选《战争与和平》。”———高尔斯华绥
“人们曾写过的小说中最伟大的小说”。-----阿拉贡

23 以四家贵族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805—1820年壮阔的历史画卷,表现人民推动历史的巨大力量,歌颂1812年俄国人民反击拿破仑入侵卫国战争的正义性和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

24 战争与和平 四家贵族面对卫国战争的不同表现: 保尔康斯基公爵:安德烈
这部作品包括了两个互相交错的内容。即俄国的卫国战争和俄国社会贵族家庭生活。这两部分说明了两个中心:“战争”与“和平”。 四家贵族面对卫国战争的不同表现: 保尔康斯基公爵:安德烈

25 罗斯托夫伯爵: 尼古拉、彼恰、娜塔莎

26 别素号夫伯爵:彼埃尔 库拉跟公爵:海伦

27 娜达莎未婚之前,天真活泼、性格开朗、感情深厚、富有诗意。婚后,她成了典型的贤妻良母,完全沉浸在家庭生活的幸福中。娜达莎形象体现了托尔斯泰对妇女问题的保守点。
安德烈厌恶贵族生活,早年追求荣誉和功名。临终悟到人生的意义在于“宽恕”,在于对一切人的怜悯和爱。 彼埃尔受过西方文明的影响,厌倦贵族生活。热衷于幻想和探索道德理想,但由于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克己力量而不自觉的沉沦。在俘虏营中,他受到农民士兵普拉东顺从天命、爱一切人的生活哲学的影响,确信“心中有上帝”才会有幸福。 彼埃尔和安德烈的相反相承:双人形象

28 对贵族态度的转变 《战争与和平》对贵族阶级持肯定态度,批判宫廷贵族,赞美乡村贵族,宣扬俄国人的群体主义意识,歌颂人民的爱国热忱。主人公彼埃尔和安德烈都属忏悔贵族,爱作自我分析,彼埃尔也是自传性探索人物。 《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全面否定贵族,批判上流社会的法律、道德、习俗和生活方式。肯定列文的乡村贵族生活方式,宣扬宗法式家庭理想。作者处于世界观转变的前夕。列文是忏悔贵族,自传性探索人物。

29 《安娜·卡列尼那》 1、情节 开端:“一切都混乱了”。 两条线索: 安娜——城市、道德 列文-乡村 、经济
结局:“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还没有头绪。”

30 2、人物形象 安娜·卡列尼那是托尔斯泰小说中的中心人物。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受资产阶级思想影响,追求个性自由、爱情幸福的贵族妇女的典型形象。

31 安娜的性格命运 她具有的美。典雅、端庄、聪明、美丽、善良、热情、诚恳、感情真挚。 不相称的婚姻。 对爱情生活的追求,使她具有个性解放的特征
安娜把个人的爱情幸福看作与生命存在同值,当个人爱情幸福遭到失败之时,也自然导致了生命的毁灭。

32 安娜悲剧的原因: 安娜的悲剧是社会性的悲剧: 贵族社会的迫害:社交界、卡列宁、 渥伦斯基
安娜自身的性格矛盾:个性解放的追求与自身教养的矛盾;热烈真诚与把爱情等同于人生

33 3《安娜·卡列尼那》的艺术成就 作为现代家庭小说的典范,它以精湛的艺术著称于世。陀斯妥耶夫斯基称赞它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作品,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作品能够和它相比,把托尔斯泰称之为“艺术之神”。

34 Ⅰ、两条线索并行发展复式开发性结构 (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在做什么啊) 奥勃浪斯基 - - - - - - - - 杜丽 │ │
奥勃浪斯基 杜丽 │ │ 安娜 列文 卡列宁 │ 渥伦斯基 吉提 城市 乡村 精神探索 经济探索

35 Ⅱ、心灵辩证法的表现艺术; 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并不局限在揭示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他感兴趣的是过程本身”。作家善于表现人物心灵历程的发展、变化、逆反、转折的复杂过程,即“心灵辩证法”。

36 心理描写艺术 作家采用①直觉、②感受、③感觉中的两重性、④梦境、⑤幻觉、⑥意识流动等方法刻画人物心理。

37 意识流动 安娜去找杜丽:三个少女-全然不知道爱情的艰难-菲利波夫面包店-家乡的水好—少女时代美好—卡列宁—不去想—迎面跑来的孩子—想起谢辽莎—在丈夫、孩子、家庭面前选择了爱情—爱情即将离去—杜丽将责备自己抛弃第二个丈夫了。 (失去爱情、失去一切)

38 安娜去火车站 找寻:一些人带着狗到郊外——寻找快乐;醉酒的人——寻找快乐——渥伦斯基在自己身上寻找什么——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虚荣。第一次认清他们之间的关系,顿悟之后是绝望,毁灭自己就成为必然。

39 3、真实记录生活,朴实文风叙述稳健质朴,格调健康。
4、风景描写独具俄罗斯风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景适人意,情随景迁。

40 《安娜·卡列尼那》给人的思考 作为现代家庭小说的典范,安于做贤妻良母能够获得幸福生活吗?美丽的吉提婚前遭情人抛弃;善良的杜丽婚后遭丈夫欺骗;安娜在合法的婚姻中为无爱而痛苦,获得爱情又遭社会的非议和诽谤,陷入灾难深渊;在包办婚姻中失去个人尊严,在自我选择后失掉家庭和亲情。难道妇女在追求爱情婚姻,情爱与母爱,个人幸福和义务统一的过程中必须付出生命的惨痛代价么!

41

42 《复活》( ) 玛丝洛娃 聂赫留道夫

43 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 是托尔斯泰晚年的力作,是作家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总结性的作品。它的巨大价值表现在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

44 《复活》的思想意义 1、揭露沙皇官僚国家机器法庭、监狱、法律反人民的本质; 2、撕下官办教会慈善的面纱; 3、揭露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罪恶。

45 聂赫留朵夫

46 聂赫留朵夫 1、纯洁阶段。大学时代,聂赫留达夫是个不到20岁的青年,正直善良、天真纯洁、憧憬未来,“浑身焕发着朝气,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2、堕落阶段。贵族生活圈子和沙俄军队的腐朽风气泯灭了他的正直和纯洁,使他成为了一个花花公子。 3、复活阶段。10年以后,他与被他侮辱、损害的卡秋莎在法庭上相见。在否定了自己在这件事上的行为之后,进而否定自己全部行迹 。在否定自己的同时,也否定了整个贵族阶级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标准。

47 艺术特色 强烈的对比 辛辣的讽刺 细致的心理描写 巧妙的结构

48 复习题 1、忏悔的贵族形象系列 托尔斯泰主义 2、《复活》的思想意义,聂赫留多夫的形象分析。 3、安娜·卡列尼那形象分析。
4、《安娜·卡列尼那》艺术特点


Download ppt "第十二节 托尔斯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