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四章 现代汉语文学文体的成形 第一节 杂感的“ 热风”
第一节 杂感的“ 热风” “文学革命”时期最热的散文是杂文。它是在“文学革命”反对仿古拟古的骈体散文、痛击桐城古文的过程中产生的,显示了白话文艺术特质。 这类文章体式灵活,表现力强,能迅速地对社会和时代作出反应,故颇受新文学运动倡导者的偏爱,一时形成了声势强劲的创作“热风”。 回目录
2
一、《新青年》“随感录”专栏作家群的杂文
1918 年4月,《新青年》第4卷第4期始设“随感录”专栏,专刊杂感。这一专栏集结了一群优秀的杂感作家,他们主要有李大钊、陈独秀、鲁迅、周作人、刘半农、钱玄同等,其中又以鲁迅的杂感最具代表性。
3
1.鲁迅的杂感 鲁迅本时期杂感多收在他的第一本杂文集《热风》里。 早期杂感的主旨:猛烈抨击封建伦理观念、愚昧迷信思想以及各种阻碍进步的心理,大力倡导民主、科学,鼓吹进步、革新。 代表作品:《随感录》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 三十九、四十一、五十七 、二十五、三十八、四十等。 特点:思想深刻成熟、语言警辟犀利,且常有形象的比喻、巧妙的反讽 。
4
2.“随感录”作家群其他作家的杂感 李大钊的杂感针砭时弊,战斗性很强。如 《新的!旧的!》 、《新纪元》、《太上政府》、《宰猪场式的政治》。 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开创者,其杂感影响更大。此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偶像破坏论》 、《下品的无政府党》、《反抗舆论的勇气》 等。陈独秀杂感内容与李大钊的杂感极为接近,但更为慷慨激昂,气势逼人。 刘半农和钱玄同的杂感,主要也是对封建伦常、旧文学进行批判,倡明新思想新文学。如刘半农的《“作揖主义”》 ,钱玄同的《随感录四十四》、《随感录四十五》。
5
二、对本时期杂感的评价 总起来看,作为现代散文的开端,杂感以鲜明的反封建姿态充当了“文学革 命”和思想革命的先锋。虽然多数杂感不见得如何缜密漂亮,有些语言还没有完全褪尽古文的铅华,却充分体现了“五四”的青春精神。 三、其他类型散文 这一时期也有记叙兼抒情的游记散文出现,如李大钊的《五峰游记》 、胡适的《旅京杂记》 等。瞿秋白的通讯报告性质的散文集《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也在这一时期问世。
6
第二节 “尝试”的新诗 一、初期白话新诗概况 现代汉语诗歌创作的最早尝试者是胡适。1917年2月,他在《新青年》上率 先发表《白话诗八首》。1920年3月,他的新诗集《尝试集》 出版,这是现代汉语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影响重大。 那时常在《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等刊物上发表新诗的除胡适外还有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刘大白、鲁迅等。 1919年起, 郭沫若开始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新诗,他的《凤凰涅槃 》、《匪徒颂》等充分反映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7
二、初期白话诗的基本思想是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
1.作为对封建载道文学的反叛,初期新诗中个性主义的表现十分醒目。 胡适此时期 创作的《朋友》(后改题《蝴蝶》)《鸽子》、《乌鸦》是代表。 沈尹默(1883—1971,陕西兴安人)的《鸽子》也表现了不依附于人,不愿任人玩弄的个性主义追求;《月夜》则 通过在寒冷的月夜中“我和一棵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的形象,表现 出个人对人格尊严的追求。 康白情(1896—1958,四川安岳人)的诗里,个性主义主要体现为个人对事物感受的追求。 如《律己九诗》 鲁迅的《爱之神》 则表达了对个人恋爱的深刻思考。
8
2.初期白话诗更多地体现出对下层民众的人道主义同情和对贫富分化的世道的抗议。
胡适的《人力车夫》通过乘车的客人与少年车夫的对话,从年龄对比的角度表 现诗人对只有16岁的拉车少年的同情。 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在屋里烤火炉的富人的热和屋外寒风中叫化子的冷的对比中,揭示出“相隔只有一层薄 纸”的两种人群生存条件的差异,表达了人道主义的同情和抗议。 刘大白(1880— 1932,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 ,字伯贞,后改名刘靖裔,字大白)的《田主来》、 《卖布谣》也从农民的角度表现出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的愤怒抗议。
9
3.初期白话诗对人道主义的思考还表现出一种介于西化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和中式的文化保守主义之间的两重态度。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一方面热烈提倡人道主义, 另一方面又对传统文化有某种习惯性依赖。
这突出体现在周作人的长诗《小河》中。长诗以诗明理,整体构思采用了象征的方法。小河的水流,是“五四” 人道主义思潮的象征,它要求自由的“稳稳地向前流动”;农夫筑的堰象征了传统势力的阻碍:“土堰坍了”,又筑起石堰,水总是冲不出去。长诗还写到“堰外田里 的稻”、“田边的桑树”,“田里的草和虾蟆”的忧愁,这种忧愁典型地体现了情感的两重性:桑树与水流是“好朋友”,为它的被阻不平,希望它流出来;又“只怕我的好朋友,将我带到沙滩上,拌着他卷来的水草”。从这首诗,我们也可以看到人道主义倡导者的矛盾心态。
10
4.另有一部分白话诗则表现了对“五四”新思潮的歌颂和对封建势力的反抗。
郭沫若的《凤凰涅槃》 刘大白的《红色的新年》 胡适的《威权》、《乐观》、《周岁》、《上山》等
11
三、初期白话新诗的艺术形式 第一,是散文化的自由体。特征是不讲节的均整,即每节的诗行无定数;不讲 句的整齐,即每句的字数不讲一样;不讲韵的一律,即不讲押同一个韵;采用白话散文的句式和语法写诗,句式长短随情感起伏而变换,并大量运用虚词。散文化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汉语新诗的一个主流。这是后来新月社格律体诗首先纠正的问题。 第二,胡适等人的白话诗,带有很强文言和旧形式的色彩,他自称为“放大了 的裹脚”,俞平伯、沈尹默等也有类似倾向。这是初期白话新诗的一个缺点。 第三,进行了一些有益的诗歌形式探讨。 比如对民歌体形式的借鉴,刘大白的《卖布谣》。又如进行新的格律化尝试,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
12
《卖布谣》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 卖布买米,有饭落肚。 弟弟裤破,没布补裤。 是谁买布?前村财主。 土布粗,洋布细, 洋布便宜,财主欢喜。
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
13
《教我如何不想他》 天上飄著些微雲 , 啊 地上吹著些微風 ; 啊 微風吹動了我頭髮, 教我如何不想他。 月光戀愛著海洋,
啊 海洋戀愛著月光; 啊 這般蜜也似的銀夜,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魚兒慢慢游; 啊 燕子,你說些什麼話? 教我如何不想他。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他?
14
第三节 小说的“呐喊” 由于晚清以来的大规模创作及西方现代性因素的输入,现代汉语小说实际上在 晚清即已成形,但小说的现代性价值观尚不完整。直到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 ,第一篇具有严格现代性意义的白话小说才真正出现。 继《狂人日记》之后,鲁迅又连续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孔乙己》、《药》等小 说。这些小说“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宣布了现代白话小说的成熟。
15
一、成形期小说概貌 本时期《新潮》月刊 ,汪敬熙、罗家伦、杨振声、俞平伯和叶绍钧等作家的小说。
《新中国》和《学 灯》分别发表了郭沫若的《牧羊哀话》、《鼠灾》 ,为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小说的创作开了先声 。 《晨报》和《晨报》副刊分别发表了冰心的《谁之罪》(即《两个家 庭》)、《斯人独憔悴》等小说,拉开了问题小说的序幕。 另外,北京的《每周评论》、《新生活》,上海的《民国日报》副刊《觉 悟》、《劳动界》、《新妇女》,湖南的《端风》,福建的《自治》,少年中国学会的总会刊《少年中国》及成都分会的会刊《星期日》、南京分会的会刊《少年世界》等也为白话小说成长提供空间。
16
二、鲁迅的《狂人日记》 1.现代汉语文学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白话小说开端于鲁迅,也成熟于鲁迅,其标志就是《狂人日记》的发表。 2.对狂人形象的理解,历来的代表性观点包括:狂人说、战士说、象征说等等 。 从创作动机看,鲁迅显然不是要写一个普通狂人,而是另有深意存焉。作者旨在借狂人之口传达自己的思想。在1918年8月20日 致许寿裳的信中,鲁迅说:“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 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 后来鲁迅又说过他做小说是为了 “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1935年,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中明确指出:“《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17
从作品的实际描写来看,作者首先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切、准确地描摹了狂人 不稳定的精神状态和无逻辑的心理状态,塑造了一个貌似狂人的形象。
接着作者由实写狼子村等“现吃”过渡到历史的“吃人”,在写实与寓意之间借“吃人”概念的偷换实现象征 。由实际吃人到抽象吃人,小说的主题陡然提升。 象征手法的采用,对庞大的数千年历史产生了轻易的整体否定;同时,作家从“从来如此,便对么”的劝说到对食人者发出警告:“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 人的人”,再到最后“救救孩子”的呼声,写出了觉醒的反封建战士的思想发展过程,塑造了一位貌似狂人实是战士的反封建的象征形象。 鲁迅对狂人形象的塑造明显受到果戈理和尼采的影响,但却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也不如尼采的超人渺茫。
18
3.《狂人日记》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汉语小说的成熟之作,主要体现为鲁迅自己 所说的“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即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开创性。
所谓“格 式的特别”,包括体式、线索、叙述、结构、创作方法以及诸如象征等具体的表现 手法,但更主要的是语言。准确地说,《狂人日记》的“开篇性”首先是现代白话 意义上的开篇性。 所谓“表现的深切”,是是指小说在思想上具有的开创 性,即《狂人日记》内容上的开创性体现为,在对中国封建礼教的批判和“人”的主题的发掘上表现出深刻性。它确定了现 代“人”概念并对“人”进行了新的言说,从而确立了中国现代文学“人的文学” 这一主题。
19
三、《新潮》作家群的小说 《新潮》作家群也是较早进行白话小说创作的。他们同鲁迅一样,也用小说关 注和思考社会问题,显露了“问题小说”的端倪。 叶绍钧(1894—1988,江苏苏州 人)的《这也是一个人?》叙述了主人公“她”的悲惨遭遇。 俞平伯(1900—1990,原名俞铭衡,浙江德清人)的《花匠》写一个花匠为了好看而用铁丝将花扭得弯弯曲曲,在批判中显示作者对个性自由发展的呼唤。 杨振声(1890—1956,字今甫,山东蓬莱人)的《渔家》,写一渔家受到官吏压迫及苛捐杂税的剥削,结果家破人亡的故事,同样表现的是人道主义的同情。 汪敬熙(1893—1968,江苏吴县人)的《砍柴的女儿》叙述一个砍柴姑娘因不愿将灵魂交给一个老妇而屡遭其迫害,最后被烧死的故事。 罗家伦(1897—1969, 浙江绍兴人)的短篇小说《是爱情还是痛苦》 写主人公程叔平和心爱的女子有情 人终未成眷属,酿成了悲剧;而和不爱的妻子生活在一起,同样又是一个悲剧。 欧阳予倩(1889—1962,原名立袁,号南杰,湖南浏阳人) 的《断手》,主要鞭笞了军阀祸国殃民的罪行。
20
《新潮》月刊与“新潮”作家群 叶绍钧 俞平伯 罗家伦 汪敬熙 欧阳予倩
21
四、陈衡哲的小说 陈衡哲(1890—1976,湖南衡东人,笔 名莎菲)。她的创作并不多,只有一个小说集《小雨点》(1928年新月书店收),两 卷《衡哲散文集》(1932年开明书店收)以及一些未收集的新诗、散文。 在“文学革命”时期陈衡哲最早发表了白话小说《一日》。小说采用对话体分九个片段表现美国女子大学一群新生一天的生活,从起床、吃饭、谈笑、上课、交 游,直至互道晚安。该小说由于用白话文创作,发表时间又早于《狂人日记》,故被夏志清看作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 。
22
第四节 “难产”的话剧 相对于同时期其他文体的成形或成熟,话剧是“难产”的:不仅诞生得最晚, 形式上也最孱弱。
相对于同时期其他文体的成形或成熟,话剧是“难产”的:不仅诞生得最晚, 形式上也最孱弱。 话剧“难产”的原因:从审美主体的角度看,由中国观众审美心理的保守性、封闭性所致。从形式看,戏剧由于制作的复杂性,表现的综合性,它的成形并不能仅靠剧作家的努 力,还需要表演、导演等各方面因素互相促进才能实现。 直到曹禺《雷雨》的出现,中国现代话剧才走向成熟。
23
一、对旧剧理论的批判 (一)戏剧在这一时期的成绩,主要体现为对传统的否定,而不在新作的建树。 1.对传统戏曲的批判 1917年至1918年间,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胡适、周作人等 纷纷在《新青年》上撰文,对传统戏曲特别是京剧展开猛烈批判,锋芒直指旧剧包 含的封建性内容及其非写实的表现形式、非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在批判的同时他 们提出各自的戏剧改良主张,要求把戏剧作为传播思想、改善人生和社会的工具, 提倡现实主义的戏剧。
24
2.对西洋戏剧著作及理论进行译介 早在1916年,中国早期戏剧理论家与剧作家宋春舫(1892—1938,浙江湖州人)在北京大学开设“欧洲戏剧”课程。 1918年6月,《新青年》第4卷第6期又推出“易卜生专号”,发表了由罗家伦、胡适合译的易卜生的《玩偶家庭》、《国民公敌》等名作,集中介绍了易卜生及其现实主义戏剧观,由此形成了一个介绍外国戏剧理论、翻译和改编外国剧作的热潮,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
25
(二)时至1921年,现代话剧运动进入建设阶段 1.1921年4月20日至8月4日, 针对文明戏因商业化而堕落的情况,著名剧作家陈大悲在《晨报》上发表长篇论文 《爱美的戏剧》,提出开展“爱美剧”运动的主张。 “爱美”系英文Amateur的音译,意为业余的,非职业的。“爱美剧”即业余的戏剧,它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提高戏 剧的艺术质量,增强戏剧的社会作用,重新拯救堕落的话剧运动 。
26
2.这一主张在新剧界引起较大反响,一批业余话剧团体和戏剧研究刊物随之出现。
1920年秋, 著名的文明戏演员汪仲贤(1888—1937,本名效曾,字仲贤,原籍安徽,生于上海)在上海主持演出的萧伯纳的名剧《华伦夫人之职业》意外失败,引起其深刻反 思,并于此年发起成立了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第一个话剧团体“民众戏剧社”,同时 出版了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第一个专门的戏剧刊物《戏剧》月刊。 天津南开学校、北京清华学校为代表的学生业余演剧活动形成了一个高潮。
27
二、新剧的创作 辛亥革命前的“幕表剧” “幕表剧”是指没有剧本,只有一张简短的剧情大纲,对演员的动作、重要片段对话等作简单提示,演员上台表演完全是即兴发挥 ,而这一种戏剧则称为是“幕表剧”。 剧作家洪深(1894—1955,江苏武进人)在清华念书时,1915年写了《卖梨人》,1916年写了《贫民惨剧》,但只是在小范围内的修改,并没有创新。 洪深
28
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第一个发表的剧本是胡适的独幕剧《终身大事》。
话剧内容:剧中主人公田亚梅女士,在留学日本时与青年陈先生自由恋爱,但父母竟以几百年前田、 陈一家的荒谬理由,干涉他们的婚姻。于是她以“孩儿的终身大事,孩儿该自己决 断”为信念,毅然与陈先生一起出走。 意义:剧本虽然在技术上还比较幼稚,但思想内容的进步性显而易见:肯定资产阶级民主婚姻观念,否定中国社会的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宗法制度,表现青年反抗封建束缚,追求人格独立的个性主义思想。胡适将当时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用话剧的形式展示出来,启发读者思考, 无疑是一次有重要意义的大胆尝试。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