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冊第九課 桃花源記 陶淵明.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冊第九課 桃花源記 陶淵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冊第九課 桃花源記 陶淵明

2 授課大綱 栽成五柳吟歸去(作者介紹) 題解 結構與賞析 字詞解析 延伸學習 相關補充

3 栽成五柳吟歸去(作者介紹) 陶淵明 ◎字號籍貫與生卒 ◎生平及仕宦事蹟 ◎文學風格與成就 ◎陶淵明的代名詞 歸去來圖

4 字號籍貫與生卒 ◎字號 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卒後,朋友私諡「靖節」,故世稱為 「靖節先生」。 ◎籍貫
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卒後,朋友私諡「靖節」,故世稱為 「靖節先生」。 ◎籍貫 晉 潯陽柴桑(江西九江西南)人。 ◎生卒 生於東晉哀帝興寧三年(西元365年),卒於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西元427年),年六十三。

5 生平及仕宦事蹟Ⅰ ◎顯赫的家世 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是東晉名臣,官至大司馬,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官武昌太守;父親陶逸,官安城太守。
◎家道中落 陶家家道至陶淵明早已衰落。青年時期,陶淵明因親老家貧,曾擔任江州祭酒、鎮軍將軍參軍、建威將軍參軍等幕僚性質之小官,僅資餬口而徘徊於仕隱之間。

6 生平及仕宦事蹟Ⅱ ◎不為五斗米折腰 東晉安帝義熙元年(年四十一),陶淵明因生活所逼,出任彭澤縣令,但因生性淡泊,不屑像其他官員一樣地逢迎諂媚,遂以「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毅然辭官,在職僅八十餘日。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辭去彭澤縣令後,陶淵明此後二十年絕意仕途歸隱田園,躬耕自給以終其生。

7 文學風格與成就Ⅰ 文學風格 ◎陶淵明的詩、文均質樸自然。擅長以平淡的語言、白描的手法,擷取日常生活所接觸的自然景色、農村生活,一方面表現出對於生命熾熱執著的情感,另一方面又表現出平淡曠遠的人格修養。 ◎以崇尚自然的生命基調,表達出渾融真樸的藝術風格,走向農耕,歸隱田園,追求自然審美的生活情趣。 蘇軾:質而實綺,癯而實腴。

8 文學風格與成就Ⅱ 文學成就 ◎陶淵明的質樸自然風格的詩風,並未被時人所稱頌,一直到了唐、宋以後才廣被推崇,認為是屈原之後,李白、杜甫之前最重要的詩人。 ◎田園詩人之祖。 ◎隱逸詩人之宗。 ◎後人輯有《陶淵明集》行世。

9 陶淵明的代名詞Ⅰ 無絃琴: 陶巾濾酒: 羲皇上人:
陶淵明自言「但識琴中趣,何勞絃上音」。而昭明太子在〈陶淵明傳〉中也說:「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絃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 陶巾濾酒: 陶淵明曾用頭上巾濾酒,於是「陶巾」也成為後人歌詠的材料。 羲皇上人: 淵明嘗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於是「北窗」、「羲皇上人」也成了隱者的代名詞。

10 陶淵明的代名詞Ⅱ 醉欲眠: 陶淵明傳:「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淵明若先醉,則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於是「醉欲眠」,也成了典故。 李白「山中與人對酌」: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盃一盃復一盃。 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除此之外,不為五斗米折腰、彭澤令,武陵人、五柳先生等都是反映了陶淵明自然率真的性格與亂世中的堅持,更成為陶淵明的代名詞。

11 題解 本文選自《陶淵明集》。文後有詩,一般多視本文為桃花源詩的前記,相當於詩的序言。記述武陵漁人捕魚時,無意間進入桃花源,發現了一個和樂自足的美好世界。 作者生於晉、宋之際,對當時汙濁的政治、混亂的社會,既無力改變,又不願苟同,於是藉由本文構築了一個理想的世界--桃花源。全文用字遣詞簡潔精鍊,情感表現深遠有味,與六朝盛行的駢儷文風迥然不同。

12 結構與賞析 結構 以空間為主軸的層次安排 賞析 素材多具象徵暗示之意 有關桃花源的雛形構想—理想世界的典型

13 進入桃花源前 進入桃花源後 出桃花源後 漁夫發現桃花源的經過(無心乍遇) 漁人在桃花源中的見聞 時人尋訪未果(有心規往) 空間主軸 主旨
內文 進入桃花源前 漁夫發現桃花源的經過(無心乍遇) 時間:晉太元中 人物:武陵人 經過:忽逢桃花林→上溯桃花溪→入桃花洞 進入桃花源後 漁人在桃花源中的見聞 景象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祥和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豐足 人情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民風純樸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待客殷勤 出桃花源後 時人尋訪未果(有心規往) 人物 身分 經過 結果 太守 有力者 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 遂迷不復得路。 劉子驥 有志者 欣然規往 未果,尋病終。

14 武陵人,捕魚為業。 漁人甚異之。 山有小口 彷彿若有光 坐船捨船
課文例句 象徵暗示之意 武陵人,捕魚為業。 漁人甚異之。 漁人乃「愚人」--愚才能忘機。因此,古典詩詞中,漁人往來煙波江上,常被賦予大智若愚、脫塵忘俗的象徵。 例:「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就連屈原也創造出一個「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的漁父。 山有小口 象徵追求理想必須不斷深入。 彷彿若有光 象徵理想如一線曙光。 坐船捨船 捨,捨棄紅塵羈絆。船,象徵引渡的工具。 通過這個過程,方能由現實界進入不同凡俗的桃花源。

15 ◎有關桃花源的雛形構想—理想世界的典型 1.源於老子的思想: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80章》 翻譯: 國家小,人口少。即使有十倍百倍於人力的器具也不使用。人們畏懼死亡而不遠 行遷徙。雖有車船,卻沒有地方使用;雖有軍隊,也沒有地方部署。讓人們再用結繩記事的辦法,以其飲食為甘甜,以其服飾為美好,以其居處為安逸,以其 習俗為快樂。鄰國的人們相互可以看見,雞鳴狗叫聲相互可以聽到,但人民直到老死也不 相互往來。

16 桃花源V.S.小國寡民 桃 花 源 小 國 寡 民 理想的社會型態與組織 理想的人際關係與人格 理想的政治哲學與環境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理想的人際關係與人格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理想的政治哲學與環境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17 字詞解析 字義辨正 :尋 字義辨正 :向 字義辨正 :乃 字義辨正 :舍 字義辨正 :不足 同義字比較 修辭統整

18 字義辨正 :尋 字義 例句 不久 未果, 尋病終。(本課) 尋蒙國恩,當侍東宮。(〈陳情表〉) 尋找 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本課)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行并序〉) 八尺 室廣八尺,深可四尋。(〈正氣歌並序〉) 平常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金陵懷古〉)

19 字義辨正 :向 字義 例句 先前 便扶向路,處處誌之。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 朝著 低頭向暗壁。(〈長干行〉) 接近 向晚意不適。(李商隱〈登樂遊原〉) 崇尚 貴遠賤今,向聲背實。(《典論‧論文》)

20 況浩然乎,乃天地之正氣。 (〈正氣歌并序〉) 就;便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 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世說新語》)
字義辨正 :乃 字義 例句 竟然;卻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 況浩然乎,乃天地之正氣。 (〈正氣歌并序〉) 就;便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 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世說新語》)

21 南北百里,東西一舍。 (〈黃州快哉亭記〉) 退避三舍。
字義辨正 :舍 字義 例句 房子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 停止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 推開 舍瑟而作。 (《論語》) 三十里 南北百里,東西一舍。 (〈黃州快哉亭記〉) 退避三舍。

22 字義辨正 :不足 字義 例句 不足為外人道也 。 不足掛齒、不足為奇、不足慮。 損有餘;補不足 偷竊之不足,繼之以搶劫。 不可
不值得;沒必要 不足為外人道也 。 不足掛齒、不足為奇、不足慮。 不充足;不夠 損有餘;補不足 偷竊之不足,繼之以搶劫。 不可 空言,不足為憑。 不難 上下戮力同心,天下不足定也。

23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師說〉)
同義字比較 字義 關鍵字 例句 沿著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本課)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 (本課) 邀請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本課)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本課)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本課)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師說〉)

24 ◎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 借代 ◎黃髮垂髫 黃髮,指老人。老人髮色轉黃,故云黃髮。
修辭統整 修辭格 本文例句 頂針 ◎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 借代 ◎黃髮垂髫 黃髮,指老人。老人髮色轉黃,故云黃髮。 垂髫(ㄊㄧㄠˊ),指兒童。古時兒童不束髮,頭髮下垂,故云垂髫。髫,小兒垂髮。

25 延伸學習 年齡的代稱 特指女性的年齡代稱 與「桃」相關的成語

26 年齡的代稱 實指年齡 年齡的別稱 緣由 滿一月 彌月、朞月 期月、周月、匝月、旬月﹙滿月的時候﹚。(期ㄐㄧ:期同朞;表「一」的意思。)
不滿周歲 襁褓之年 (襁ㄑ一ㄤˇ褓ㄅㄠˇ) 一歲 周晬 期歲、周晬、抓周。(晬ㄗㄨㄟˋ) 幼年泛稱 孩提時期 孩提之童、提攜。(2~3歲) 垂髫 「初覆額」(3~4歲)、「垂髫」。 總角 總角:結髮兩辮上聳如兩角之狀,古時男未冠、女未笄,其髮如此。 齠齔 ㄊㄧㄠˊㄔㄣˋ兒童乳齒脫落,更換新齒的年紀。 始齔之年 換乳牙之齡(齠齔、齒齔)(7~8歲)。 黃口

27 10歲~成年 幼學之年 弱年、弱歲。 15歲 束髮、成童 束髮:古代男孩成童時束髮為髻。(15歲男) 志學之年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20歲 弱冠之年 古男子二十歲曰「弱」。男子剛成年滿二十歲必須舉行冠禮。(加冠之年) 30歲 而立之年 子曰:三十而立。(而立之數、壯歲、壯室之年) 40歲 不惑之年 子曰:四十而不惑。 強仕之年 《禮記》:「四十曰強,而仕。」、類「春秋鼎盛」。 50歲 艾老 知命之年 子曰:五十而知天命。(知命之數)。 年逾半百 艾服之年 《禮記》:五十曰艾。(艾年、艾老。)

28 60歲 耆老 耳順之年 子曰:六十而知耳順。 耆年、耆老 60歲以上的老人。(耆ㄑㄧˊ) 花甲之年 一甲子六十年。「平頭甲子:甲子六十而一周。」(周甲) 70歲 從心之年 子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古稀之年 人生七十古來稀。 (古稀之數) 懸車致仕 致仕,退休,還政事於君。比喻指告老引退。(懸車之年、致仕之年、致政之年、懸車告老) 80--90歲 耄耋之年 耄ㄇㄠˋ耋ㄉㄧㄝˊ 90歲 鮐背之年 (鮐ㄊㄞˊ)齯齒、黃髮、凍梨。 眉壽 眉壽:眉毛發白而稀疏。 100歲 期頤上壽 稱百歲之人。百年為生人年歲之極,故曰期。此時生活起居待人養護,故曰頤。禮記:「百年曰期頤。」莊子:人上壽百歲。 人瑞 一百歲以上。

29 特指女性的年齡代稱 年齡 年齡的別稱 緣由 13歲女 豆蔻之數
杜牧〈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荳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楊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豆(荳)蔻年華」 15歲女 及笄之年 古代女子至十五歲使加笄束髮為成年。 (盤髮插簪) 16歲女 破瓜之年 瓜字可分剖為二八字,故詩文中習稱女子十六歲為破瓜之年。陸游詩〈無題〉:「碧玉當年未破瓜,學成歌舞入侯家。」 (瓜字初分、二八佳人、二八年華、碧玉年華:全限用於女方。) 40歲女 一枝花 女四十歲,女人四十一枝花。

30 與「桃」相關的成語 成語 意義 夭桃穠李 比喻新嫁娘容貌美麗。多用為祝人嫁娶之詞。 二桃殺三士
春秋時齊相晏嬰向景公獻計以二桃賜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勇士,令其論功領賞,欲其自相殘殺以除後患。後三人因此而自殺。典出《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後比喻運用計謀殺人。 李代桃僵 李樹代替桃樹受蟲咬而枯死,用以諷刺兄弟間不能互助互愛。後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

31 與「桃」相關的成語 成語 意義 投桃報李 你送桃子,我回贈以李子。後用以比喻彼此間的贈答。 桃李遍天下 桃李,指學生。桃李遍天下指學生眾多。
人面桃花 唐人崔護於清明日獨遊長安城南,在一人家邂逅一位女子。第二年的清明日,崔護想起這段往事,又再次造訪那戶人家,卻見大門深鎖,因此在門上題詩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後以人面桃花比喻男子思念的意中人或與意中人無緣再相見。


Download ppt "第一冊第九課 桃花源記 陶淵明."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