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五柳先生 陶淵明 國文期末簡報 組員 : 林恩妤、林先贒、黃淇、陳恩彤、殷祥睿.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五柳先生 陶淵明 國文期末簡報 組員 : 林恩妤、林先贒、黃淇、陳恩彤、殷祥睿."—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五柳先生 陶淵明 國文期末簡報 組員 : 林恩妤、林先贒、黃淇、陳恩彤、殷祥睿

2 目錄 生平 桃花源 歸去來 年譜 詩作與分類 文賦 代表作 影響和評價

3 生平 青年時期 陶淵明出生於沒落的官宦家庭。曾祖父陶侃,官至大司馬,封長沙郡公,是當時很有權勢的政治人物。祖父陶茂,做過武昌太守,父親也做過安城太守。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之女,外祖父孟嘉對陶淵明的影響很大。   陶淵明八歲喪父,家道更爲衰落,與母親和五歲的妹妹相依爲命。雖然生活很貧苦,但因家教優良,他從小就在母親的指導下讀了許多書,包括 《老子》 、《莊子》 、“六經”,以及文、史、神話、小說等等。在《五柳先生傳》中,陶淵明曾把自己描繪爲 “閑靜少言,不慕名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從讀書中穫得了極大的樂趣,但是他讀書並不是字斟句酌,而是 “不求甚解”,以期與古人心靈某合。

4 生平 辭官還鄉 陶淵明早年沒有做官,二十九歲時,因爲親人衰老、家道貧困的緣故,他出仕做祭酒,由於不能忍受官場的腐敗和黑暗,沒過幾天便辭職不幹了。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也是“辭不就”,在柴桑過起了自給自足的隱居生活。七年之後,陶淵明又出任桓玄鎮軍的參軍。母親去世後,他辭官奔喪,守制兩年。   有一次,他對親戚朋友說:“我想過恬淡自娛的生活,現在我出去做官,爲隱居積攢一些衣食之資,不知可以嗎?”當權者聽說後,馬上派他去做彭澤縣令。縣里撥給他幾畝公田,他全部用來種植釀酒用的秫穀,說:“能讓我每天有酒喝就夠了!”妻子不同意他這麼做,於是他便拿出一半的土地種植粳稻米,另外一半仍種植秫穀。  陶淵明當上彭澤縣令沒多長時間,有一天,潯陽郡郡守派一個督郵到縣里視察,縣吏告訴他:“您應該穿好衣服,束好衣帶前去拜見。” 陶淵明聽後,歎了口氣說:“我豈能爲了五鬥米,就向那些鄉里小兒卑躬屈膝?”當天便辭了彭澤縣令這個職務,回歸故鄉。   陶淵明隻當了八十五天的彭澤縣令,從此就沒有再做官,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隱居生活。

5 桃花源 陶淵明從小就喜愛大自然,向往美好的田園生活。他有“少無道俗韻,性本愛丘山”、“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等詩句,可見,陶淵明在正式辭官歸隱之前,心中始終有一個聲音在強烈地呼喚他 “歸去來”。當他由於公事奔波忙碌時,這個聲音在呼喚;當他沉思某想之際,這個聲音也在呼喚。最後,他終於實現了歸隱田園的鳳願。 崇尚自然,是陶淵明歸隱的主要原因,而客觀原因則在於,他對當時動亂污濁的社會很不滿。他所處的社會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呢?詩人在《感士不遇賦》的序言中說::“自真風告逝,大偽斯興,閭閻懈廉退之節,市朝驅易進之心。懷正志道之士,或潛玉於當年;潔已清操之人,或沒世以徒勤。故夷、晤有。‘安歸’之歎,三間發。‘已矣’之哀。悲夫!寓開百年,且瞬息已盡,立行之難,而一城莫賞。此古人所以染翰慷,屢伸而不能已者也。

6 歸去來 黑暗的社會現實與崇尚自然的本性,使陶淵明最終選擇了歸隱之路。在辭官歸田時,詩人作《歸去來兮辭》,表明自己要從官場之中退出的決心和志向。   文章的前二句:“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這無疑是詩人給自己的當頭棒喝:歸去啊!田園快要荒蕪了,爲什麼還不歸去?表現了人生之大徹大悟。在陶淵明的潛意識中,田園是人類生命的根,是自由生活的象征。田園快要荒蕪了,意味着根的失落,自由的失落。歸去來含,是田園的召喚,也是詩人本性的召喚。這個召喚的聲音是那樣的強烈,那樣的震撼人心,使得詩人歸心似箭,迫不及待地乘上小船、迎着輕風,日夜兼程地往家里趕,惱恨晨光熏微,不見歸路。   熬過了漫漫長夜,終於看到了自家簡陋的房子,詩人高興得竟然跑着回家。童僕前來相迎,年幼的兒女也在門口等候。庭院中的小路己漸荒蕪,隻有自己所種的松菊依然傲立於荒園之中,使詩人感到欣慰。抱着最小的孩子走進屋里,看見瓶博里己經倒滿了酒,這分明是妻子的一片柔情。詩人取酒自斟自飲,看着家中的一切,心里感到踏實、安寧。   歸隱之後的陶淵明每天都做些什麼呢?從他歸隱之後所作的詩文中,我們可以知道,此時的詩人忙於耕種、交游、飲酒,過着自給自足、悠然自得的生活。

7 五柳先生傳

8 年譜 373年,9歲,孤兒。 393年,孝武帝太元十八年,29歲 ,任江州祭酒。
393年,孝武帝太元十八年,29歲 ,任江州祭酒。   400年,隆安四年,36歲,辭征辟,投入桓玄門下作屬吏,對仕桓玄有悔恨之意。  404年,元興三年,40歲,離家投入劉裕幕下任鎮軍參軍。 405年,義熙元年,41歲,轉入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部任建威參軍。三月辭職,同年秋任彭澤令。八十三天後,辭官歸里,賦《歸去來兮辭》,開始過“躬耕自資”的生活,安貧樂道,悠游世外。 427年,元嘉四年,63歲,九月中旬,神志還清醒的時候,給自己寫了《挽歌詩》三首。

9 詩作與分類 1、飲酒詩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他的《飲酒》20首以“醉人”的語態或指責是非顛倒、毁譽雷同的上流社會;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險惡;或表現詩人退出官場後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現詩人在困頓中的牢騷不平。從詩的情趣和筆調看,可能不是同一時期的作品。東晉元熙二年(420),劉裕廢晉恭帝爲零陵王,次年殺之自立,建劉宋王朝。《述酒》即以比喻手法隱晦曲摺地記錄了這一篡權易代的過程。對晉恭帝以及晉王朝的覆滅流露了無限的哀惋之情,此時陶淵明已躬耕隱居多年,亂世也看慣了,篡權也看慣了。但這首詩仍透露出他對世事不能忘懷的精神。   2、詠懷詩 以《雜詩》12首,《讀山海經》13首爲代表。《雜詩》12首多表現了自己歸隱後有志難騁的政治苦悶,抒發了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人格。可見詩人内心無限深廣的憂憤情緒。《讀山海經》13首借吟詠《山海經》中的奇異事物表達了同樣的内容,如第10首借歌頌精衛、刑天的“猛志固常在”來抒發和表明自己濟世志向永不熄滅。   3、田園詩 陶淵明的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這類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鄙夷功名利祿的高遠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節操;充分表現了詩人對黑暗官場的極端憎惡和徹底決裂;充分表現了詩人對淳樸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勞動的認識和對勞動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現了詩人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爲一個文人士大夫,這樣的思想感情,這樣的内容,出現在文學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門閥制度和觀念森嚴的社會里顯得特别可貴。陶淵明的田園詩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頓狀況的,可使我們間接地了解到當時農民階級的悲慘生活。陶淵明的《桃花源詩並記》大約作於南朝宋初年。它描繪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表現了詩人對現存社會制度徹底否定與對理想世界的無限的高度。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創者。它以純樸自然的語言、高遠拔俗的意境,爲中國詩壇開辟了新天地,並直接影響到唐代田園詩派。

10 文賦 陶淵明現存文章有辭賦3篇、韻文5篇、散文4篇,共計12篇。辭賦中的《閑情賦》是仿張衡《定情賦》和蔡邕《靜情賦》而作。内容是鋪寫對愛情的夢幻,沒有什麼意義。《感士不遇賦》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賦》和司馬遷《悲士不遇賦》而作,内容是抒發門閥制度下有志難騁的滿腔憤懑;《歸去來兮辭》是陶淵明辭官歸隱之際與上流社會公開決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絕大篇幅寫了他脱離官場的無限喜悦,想象歸隱田園後的無限樂趣,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和隱居生活的向往和熱愛。文章將叙事、議論、抒情巧妙地融爲一體、創造出生動自然、引人入勝的藝術境界;語言自然樸實,洗盡鉛華,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韻文有《扇上畫讚》、《讀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從弟敬遠文》、《自祭文》;散文有《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又稱《孟嘉别傳》,是爲外祖孟嘉寫的傳記;此外還有《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與子儼等疏》等。總的來說,陶文數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詩。 梁昭明太子蕭統蒐求陶淵明遺世作品,編爲《陶淵明集》,並爲之作序。

11 代表作 《歸園田居》 《於西穫早稻》 《桃花源》 《歸去來辭》 《五柳先生傳》 《感士不遇賦》

12 影響和評價 東晉建立後一百年間,詩壇幾乎都被玄言詩占據着。從建安、正始、太康以來詩歌藝術正常發展的脈絡中斷了,玄言成分的過渡膨脹,使詩歌偏離了藝術,變成老莊思想的枯燥注疏。陶淵明的出現,使詩歌的脈絡重新接上,並且增添了許多充滿生機的因素。陶詩沿襲魏晉詩歌的古樸作風而進入更純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標着這古樸歌詩所能達到的高度。陶淵明又是一位創新的先鋒,他成功地將自然提升爲一種美的至境;將玄言詩注疏老莊所表達的玄理,改爲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詩歌與日常生活相接合並開創了田園詩這種新的題材。他的清高耿介,灑脱恬淡,質樸真率,淳厚善良,他對人生所作的哲學思考,連同他的作品一起爲後世的士大夫築了一個精神的家園。他是士大夫精神上的一個歸宿,他們從他身上尋找新的人生價值,並借以安慰自己。於是,不爲五鬥米摺腰也就成了中國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壘,用以保護自己出處選擇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們心目中高尚的藝術境地。

13


Download ppt "五柳先生 陶淵明 國文期末簡報 組員 : 林恩妤、林先贒、黃淇、陳恩彤、殷祥睿."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