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科学安全有效输血 湘雅医院输血科 李碧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科学安全有效输血 湘雅医院输血科 李碧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科学安全有效输血 湘雅医院输血科 李碧娟

2 朱庆生副部长讲话 我国的血站硬件不比发达国家差 差的地方:管理、人员素质、科研 薄弱环节:临床输血、血液制品 临床用血:首先是安全性
输血科要指导临床用血

3 卫生部血管处衣梅处长讲话 号召全社会都来关注血液紧张问题:血液资源来自人体,是珍稀资源,来源有限,而需求却不断增加,短缺不可避免
1997年红细胞用量—800吨 2008年红细胞用量—3100吨 1997年血浆产量—5600吨 2006年血浆产量—2600吨

4 卫生部血管处衣梅处长讲话 2009年红细胞和血浆总欠量1500吨 2007年全国三级医院床位增长20万张 国家对县级医院的投入加大
床位使用率为113%,周转率加快,服务半径扩大 这种血液供求失衡现象在短期内不可能解决

5 卫生部血管处衣梅处长讲话 要将血液用到关键的地方 不断要对受血者负责,还要对献血者负责。所有突发事件都会影响到血液供给
医院和血站要管理好本辖区的临床用血 医疗业务和设施增加时,要论证血源 强调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重要性 理顺医院和血站的关系

6 卫生部血管处衣梅处长讲话 要规定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
规范医疗机构的职责: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输血科和血库的管理(基本管理、质量规范、SOP)、临床医生用血的管理

7 发达国家的用血情况 每例手术平均用血87ml 红细胞输注指征:Hb<60g/L 代血浆的广泛应用 所有临床用血浆必须病毒灭活
回收式自身输血已经成为常规

8 红细胞的输注指征 外伤、宫外孕等急性失血,Hb<70g/L 中度以上贫血患者术前24hr纠正贫血至Hb70~80g/L
胸外、神外等大手术,手术前后维持Hb≯100g/L或Hct≯0.30

9 红细胞的输注指征 主动脉破裂、伤口持续性大量出血或创面弥漫性出血、纠正低血容量后缺氧症状明显、心肺代偿功能不良、高龄患者的手术,维持Hb70~100g/L

10 “少量血”的判断标准 没有明确指征的红细胞输注 输注剂量≤3U

11 “搭配血”的判断标准 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 红细胞输注<6U 红细胞输注和血浆输注反复轮替

12 无效输注红细胞的判断标准 患者输注红细胞后,Hb升高不理想 Hb短暂升高后又很快下降,甚至比输血前更低 无持续失血 未见隐形失血
无溶血性输血反应

13 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指征 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PT及APTT>中值的1.5倍 急性大失血 创面弥漫性渗血 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
补充抗凝血酶Ⅲ 有明确指征的血浆置换和人工肝技术

14 血小板的输注指征 Plt<50×109/L的术中、术后的预防性输注 Plt<100×109/L,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
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紊乱(如血小板无力症、低体温、药物的副作用),创面出现不可控渗血

15 血小板的输注指征 Plt > 50×109/L 无需输注 Plt 10~ 50×109/L 酌情输注 Plt <10×109/L 立即输注

16 冷沉淀的输注指征 甲型血友病患者有外伤或活动性出血 纤维蛋白原缺乏症(<1g/L) DIC低凝期 Vit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

17 输血指征 一切以病人疗效来评价 Hb、Hct是输血的眼睛 中国人600~800ml出血能否不考虑输血 凝血机制的动态测定 患者的心肺储备功能

18 大量输血的定义 Massive transfusion,MT
24小时内输血量≥循环血容量 3小时内输血量>1/2循环血容量 输入的浓缩红细胞>20U 出血速度>150ml/min

19 大量输血 大量输血的患者用掉了所有血源的50% 大量输血的患者死亡率也是50% RBC输注>20U后死亡风险大增
大量输血患者的致命三联症:凝血病理、 酸中毒、低体温

20 大量输血的凝血障碍 手术和创伤本身、失血、血液稀释、消耗、纤维蛋白溶解、抗凝剂的影响 酸中毒降低血浆凝血系统的活性
低体温时血小板功能降低,当患者体温为32℃时,血小板可黏附血管壁,但不能被活化 人工胶体液如HES影响VWF和FⅧ功能

21 大量输血的凝血病理 输血量>2500ml即有出血倾向 输血量>5000ml时1/3的患者出血 输血量达到7000ml必然发生出血

22 大出血的抢救 大量输血的凝血障碍是常见的,一旦出现,很难纠正 早期血浆和血小板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维持至少40%的血浆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计数50~100×109/L,通常能保持正常的凝血功能

23 大出血的抢救 控制出血才是决定患者存活的重要因素 计算大出血的指标 大出血病人的黄金抢救时间

24 大出血的抢救原则 先止血,后输血 先补液,后输血 先输血浆,后输血 适时补充血小板
如果FFP不能纠正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要及时补充冷沉淀

25 大量输血方案 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MTP
是一个预先制定好的血液成分投递方案 旨在出现大出血的急性复苏阶段,在混乱的抢救过程中,有一套系列的成分输血方式,以特定的比例发送血液成分,恢复血容量,参与止血过程,早期预防凝血功能障碍

26 大量输血方案 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MTP
获得控制出血的早期输血需求 预计进一步输血需求 实验室支持

27 大量输血方案 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MTP
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MTP:6U红细胞、4U新鲜冰冻血浆、1U单采血小板组成一个组分(6:4:1),同时抽血测基本的凝血参数。启动MTP后,如果患者持续出血或预期有出血,麻醉师会要求输血科再次提供1份MTP 每次MTP的同时需做一次凝血功能检查

28 大量输血方案 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MTP

29 大量输血方案 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MTP
输血科立即准备血液和分发 每30分钟输血科自动发送一次,直至出血被控制或病人死亡

30 大量输血方案 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MTP
红细胞和血浆各达到10U时,输1U单采血小板

31 大量输血方案 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MTP
法国普瓦西中心医院MTP:RCC6~8U、FFP4U、手工血小板1U/7kg,,维持血小板数50~70×109/L 如果出血加剧,可将FFP调整到6~8U 考虑使用冷沉淀和rFⅦa(60~90ug/kg)

32 大量输血方案 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MTP
rFⅦa(Niastase):在血小板磷脂表面,协同组织因子直接激活因子Ⅸ和Ⅹ,在受伤和出血部位生成大量凝血酶,起到局部止血的作用

33 大量输血方案 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MTP
预计总需求RCC>10U 输入RCC>5U,出血没有得到控制 存在明显的出血性休克和进行性出血的证据

34 大量输血方案 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MTP
6:4:1更接近Hct40%的全血成分 注意不同国情,不能简单套用国外模式 全血在MTP中的作用

35 实验室支持的角色 凝血参数有利于指导MTP 患者往往低体温,体外37℃检测参数不能完全代表病人体内的凝血状态
所有参数回报的速度太慢,不能代表目前的凝血状况,不能指导下一步治疗 可以证实正在进行的治疗效果

36 MTP的目标 Hb>80g/L Plt>75×109/L。如果换血量达到循环血量的2倍、合并多器官损伤、血小板功能
异常、脑外科及心脏手术,要求Plt大于100×109/L,PT和APTT<正常值1.5倍 Ca2+>1.13mmol/L 纤维蛋白原>1.0g/L

37 MTP的实施效果 提高了血液成分的发放速度,加快和优化血液成分的运输,降低了病人死亡率
输血科主动服务,这使得抢救人员集中精力进行复苏,而不必考虑血液问题 减少了血液成分的浪费 血小板比例是MTP成功的重要因素

38 危重患者的输血 入住ICU 7天以上的危重患者,85%有输血史 29%的危重患者并无明确的输血指征

39 危重患者的失血原因 创伤 外科手术 胃肠道失血 肾脏替代治疗时的血液丢失 医源性失血:40~70ml/d 是普通病人的2倍

40 危重患者的贫血原因 TNR-α、IL-1、IL-6等大量释放,直 接抑制红细胞生成 感染减少铁利用 EPO合成减少
炎症或脓毒症激活补体,破坏红细胞 脓毒症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

41 危重患者贫血的治疗对策 积极治疗原发病 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实验室检查 用带有储血装置的采血器 采血管更换为小容量的 rh-EPO的应用:
300u/Kg/d,连用5天,之后隔天用一次,可减少输血量的50%

42 一氧化氮(明星分子) 扩张微小血管,改善微循环 保持红细胞的变形能力 抑制血小板活化 因此,NO可以明显提高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贮存质量
6-542的应用

43 DXM的应用 10mgDXM可增加1—2倍白细胞 红细胞也可以增加 降低或减轻输血反应 提高血小板及红细胞的输注疗效

44 不合理用血案例 高血压患者,67岁,Hb139g/ L,凝血功能正常,肝功能正常,做冠脉搭桥手术共输注RCC15U,FFP1650ml,出院时Hb128 g/L。

45 不合理用血案例 肺癌切除术病人,凝血功能正常,术中输RCC4U,FFP1400ml,全血800ml。

46 不合理用血案例 男,44岁,颅脑外伤,术前Hb142g/ L,Hct50.9%,术中出血800ml,输注RCC3U,术后没有复查血常规。

47 不合理用血案例 男性,41岁,肝胆管囊腺瘤,术前Hb152g/ L,术中出血600ml,输注RCC7U,FP300ml
女,40岁,宫颈癌, Hb114g/ L,Hct35.5%,术中出血300ml,输注RCC3U。

48 不合理用血案例 慢性再障病人,Hb> 74g/ L,输入RCC6U。

49 不合理用血案例 男,65岁,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排暗红色大便800~1000g, Hb96g/ L,Hct32.5%,2天内输注RCC6U。

50 不合理用血案例 男,80岁,MDS、冠心病, Hb47g/ L,在5天内连续输注RCC1.5U×10袋,使Hb迅速提高到113g/ L。

51 不合理用血案例 女,27岁,甲亢、巨幼贫, Hb101g/L,住院2天,输注 RCC1.5U×4袋,没有进行任何内科治疗,输血后也没有复查血常规,出院。

52 不合理用血案例 女,54岁,消化道出血、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在活动性出血控制的情况下,连续输注了RCC10U,Hb无明显上升,没有追查原因,只是一味加大输血量。

53 不合理用血案例 女,60岁,肝硬化腹水,总蛋白30.5g/L,白蛋白10g/L 。 排暗红色大便,量不详。
Hb由100g/L下降至65g/L。 PT、APTT延长1.5倍以上。 一天之内输RCC2U×6袋,FFP1000ml。 行DSA治疗,4h后死亡。

54 不合理用血案例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PT、APTT均正常,输注FFP600ml。
直肠癌根治术, Hb145~162g/L, PT、APTT正常,肝功能正常,营养状况良好,输注FFP150 ml×6袋。

55 不合理用血案例 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大量使用血浆,剂量达到1400ml 儿科病人普遍用血浆补营养、补蛋白

56 不合理用血案例 男,96岁,COPD、Ⅰ型呼衰,冠心病、糖尿病,白蛋白偏低,连续3天输注血浆900ml。

57 不合理用血案例 女,70岁,ITP,初次发病,无自发性出血,Plt50×109/L,入院当天输注单采血小板一袋,输注后1h复查Plt70×109/L,1d后Plt下降至10×109/L。 男,25岁,SLE,Hb113~139g/L,Plt19~24×109/L,入院第二天输注单采血小板一袋。

58 不合理用血案例 男,45岁,复合伤5h入院。入院时即发现PT、APTT显著延长(>均值的1.5倍)Plt104×109/L
术中从腹腔中抽出不凝固的血液5000ml术中输注RCC1.5U×15袋,FFP150ml×5袋。术后引流管渗血不止,Plt25×109/L

59 不合理用血案例 女,38岁,多发伤,失血性休克,入院时Hb108.4g/L,Hct32%,Plt130×109/L术中失血5500ml,输注RCC1.5U×16袋FFP150ml×4袋,FP150ml×11袋,一直到Plt36×109/L,PT19.6,APTT109.9,才输注单采血小板1袋,2h后病人死亡。

60 不合理用血案例 儿科病人输用血浆太多,而忽视了冷沉淀的使用。

61 血浆的滥用 与红细胞搭配使用 补充营养 扩容 见水肿就补充血浆

62 血浆滥用的后果 大大增加输血反应 增加输血相关死亡率 引起严重心律失常 降低血小板的聚集能力 损害肾功能 抑制肝脏造白蛋白功能 资源浪费

63 存在的问题 过度输注红细胞、“少量血”、“安慰血”、“搭配血”、滥用血浆的现象严重,大失血的输血抢救专业知识缺乏,合理用血比例<10%

64 存在的问题 发生了无效输血(红细胞或血小板输注无效),不追查原因,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只是一味加大输血量,造成治疗效果不好,也浪费了血液资源
没有很好利用血小板和冷沉淀来进行输血治疗,适应症模糊,剂量不清楚

65 存在的问题 贮存3hr以上的血液NO损失70% 贮存35-42天的血液NO荡然无存 心脏病人、中风病人输注贮存血,死亡率增加15%-18%
危重病人输贮存血,死亡率增加18% 肿瘤病人输贮存血增加死亡率、复发率 肿瘤病人使用EPO增加死亡率、复发率

66 存在的问题 没有开展自身输血工作,或开展不够。

67 输血科普遍存在的问题 没有成立单独的输血科 没有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或形同虚设 分区不合理,不符合院感要求 从业人员资质不符合要求
缺乏基本的输血专用设备,原有设备陈旧老化,用非贮血冰箱贮存血浆 只能从事最基本的工作,很多重要的工作没有开展,不能很好地为临床服务

68 输血科普遍存在的问题 用于血清学检测的离心机不符合要求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标本为同一管血液,存在严重隐患 检验报告单不规范
缺乏应急输血抢救预案 没有建立血型血清学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相关登记和记录不完善

69 输血科普遍存在的问题 院感知识缺乏,普遍没有建立输血科消毒隔离制度,84消毒液的配制比例、保质期不清楚
缺乏临床输血专业的高级技术人才,不能指导临床输血

70 麻醉医师的输血水平亟待提高 掌握围术期的输血指征:输血的眼睛 怎么输 危害是什么 输注疗效 需要做哪些相关检查

71 湘雅医院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了检验项目和库存血的条码式管理 收费规范化管理 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管理 仪器设备管理 医院内资源共享
指导临床输血,杜绝不合理用血 追踪输血疗效,输血反应回馈

72 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 是输血科专业人员最有用的工具 为标准化、自动化提供平台 便于查找,资源共享 大容量病人和供血者信息长期保存 减少人为过失
提高生产力,减轻员工的劳动负荷

73 大力开展自身输血 避免由输血传播疾病 避免血细胞及蛋白质抗原产生的同种免疫 避免输血反应:发热、过敏、溶血、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避免发生输同种异型血的差错事故 扩大血源 刺激患者红细胞再生 为稀有血型的患者提供血液贮存

74 回收式自身输血 过滤和洗涤可去除: 脂肪 细胞和组织碎片 血小板 游离血红蛋白 白细胞 被激活的凝血因子 抗凝剂 细胞内的酶和钾
脂肪 细胞和组织碎片 血小板 游离血红蛋白 白细胞 被激活的凝血因子 抗凝剂 细胞内的酶和钾 冲洗液 羊水

75 回收式自身输血 并发症 稀释性止血障碍 感染

76 湘雅医院2003年~2008年浓缩红细胞用量(ml)

77 湘雅医院2003年~2008年血浆用量(ml)

78 湘雅医院2003年~2008年血小板用量(ml)

79 湘雅医院2003年~2008年冷沉淀用量(ml)

80 湘雅医院2003年~2008年总用血量(ml)

81 Thank you !


Download ppt "科学安全有效输血 湘雅医院输血科 李碧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