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冊 第十課 老子選─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老 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冊 第十課 老子選─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老 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冊 第十課 老子選─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老 子

2 課文背景介紹    本課選自老子第二章,取其首句以為標題。旨在說明天地間萬事萬物看似相互對立,其實是相互依存的。聖人了解這個道理,所以採取「無為」來面對事物的變化,以「不言」來施行教化。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3 課文背景介紹 原文本不分段,本課分為兩段。首段提出相對而共存的概念。宇宙間相對的現象往往共同存在,世人卻不知正反兩面常會循環反復,隨時改易,而有所堅持、執著,使得天下更為紛亂。次段寫聖人面對這種現象,所採取的態度,就是順應自然,不勉強造作,也不恃能居功。正因聖人不造作居功,他的功績反而能夠長久保存。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全文條理清楚,寓含極深的智慧,足以發人深省。

4 作者介紹    有關老子的身世、事蹟,後人所知極為有限。根據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時楚國苦縣(在今河南省鹿邑縣東)人。生卒年不詳,大約與孔子同時而稍長。曾經做過周的守藏室之史,掌管典籍的收藏整理工作。孔子曾經向他請教有關禮的問題。今有老子一書傳世。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5 作者介紹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老子

6 作者介紹 老子又稱道德經,今通行本分為上、下篇,共八十一章,五千餘言。老子認為宇宙的本源是「道」,天地萬物皆由「道」所創生;「德」則是「道」在萬物身上的表現。由於「道」體的運動是循環反復的,因此,老子主張順應自然,清靜無為。老子一書,文字簡潔精鍊,或駢或散,自然成韻;讀之但覺琅琅上口,流暢優美。常藉具體的物象,說明抽象的哲理,引人深思。注解老子的書很多,以漢河上公注為最古,魏王弼注最通行。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7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內容注釋 第一段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8 內容注釋 第一段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當天下人都認定什 麼是美的時候,那就有醜的觀念了。斯,則、 就。惡,音ㄜˋ,醜。已,猶「矣」。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當天下人都認定什 麼是美的時候,那就有醜的觀念了。斯,則、 就。惡,音ㄜˋ,醜。已,猶「矣」。 有無相生 「有」和「無」相對而產生。 相 成 相對而形成。 形 顯現。 相 傾 相對而依存。傾,傾斜,引申為「依     靠」之意。 音聲相和 樂器的聲音和人的聲音相對而和諧。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9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內容注釋 第二段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10 內容注釋 第二段 聖 人 指道家最高境界的理想人物。道家所 指的「聖人」,與道同體,純任自然, 虛靜不爭,無為無欲。
聖 人 指道家最高境界的理想人物。道家所     指的「聖人」,與道同體,純任自然,     虛靜不爭,無為無欲。 處無為之事 採取「無為」的做事態度。無為,       順從自然之道,不任意妄為。 行不言之教 實行「不言」的教化方式。言,       指政教號令。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11 內容注釋 第二段 萬物作焉而不辭 任憑萬物自然產生而不加以 控制、干預。辭,通「司」, 主宰、控制。 生而不有 任憑萬物生養而不據為己有。
萬物作焉而不辭 任憑萬物自然產生而不加以         控制、干預。辭,通「司」,         主宰、控制。 生而不有 任憑萬物生養而不據為己有。 為而不恃 任憑萬物作育而不自恃自己的才能。 功成而弗居 任憑萬物成就而不自己居功。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正因為自己不居功,所以          功績才不會失去。唯,因。          不去,不失去、不離開,          即永遠存在。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12 品評鑑賞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老子第二章可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至「前後相隨」,寫由相對的概念,而產生相對的名;第二部分自「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至「是以不去」,則寫聖人的對應態度。

13 品評鑑賞 相對的名產生之後,會造成怎樣的結果?在老子第一章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宇宙的本源,是超越時空、形而上的存在,是無法用言語去說明的;「名」是道的真相,道既無法用言語說明,道的真相自然也無法用言語說明。道體原本虛無,沒有名稱;道創造萬物之後,萬物有了名稱,紛爭也由此產生。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14 品評鑑賞 為什麼有名稱之後,會產生紛爭呢?那是因為相對的概念是共同存在的:「美」與「惡」、「善」與「不善」、「有」與「無」、「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音」與「聲」、「前」與「後」如此;剛柔、雌雄、虛實、強弱、貴賤、生死、利害、禍福、吉凶、成敗……也無不如此。有了這些相對的概念,天下人於是各出其智、各逞其能,競相追求正面,捨棄反面;追逐自認為好的事物,而逃避自認為壞的事物,於是紛爭迭起,詐偽滋生,天下從此便擾攘不安了。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15 品評鑑賞 面對這樣的客觀現象,聖人的態度又如何呢?老子反對世人妄分是非,強辨善惡;他看穿了相對現象的循環反復,因此反對執著名相。他心目中的聖人與道同體,順應自然,不造作干涉,不逞智妄為,所以「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任憑萬物自然興作,各自開展其豐富的生命內涵,而不妄加干預。因此,「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使萬物得以生生不息,所以聖人的功績能夠永遠存在。「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的結論,顛覆了世人的一般觀念,深富理趣。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16 品評鑑賞 老子一書的價值,最主要的,固然在其思想;而其文學成就,也很有可觀之處。以本章來說,先寫天下的客觀現象,再寫聖人的對應態度,層次非常清楚。大量使用排比句,使主題非常鮮明。全章以駢儷的句式居多,有整齊之美;而在整齊中又寓含變化,呈現出錯綜之美。通篇以簡淨的文字,表達深奧的哲理,又自然成韻,讀來琅琅上口,頗富節奏之美,可謂辭情、聲情兼具。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17 一、在本課中,老子何以言「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你認為還有更好的立身處世的態度嗎?
問題與討論 一、在本課中,老子何以言「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你認為還有更好的立身處世的態度嗎?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18 問題與討論 答: 1.老子認為相對的概念是共同存在的,而且這些事物是變動不居的。如果世人都執著地追求自以為好的事物,而想盡辦法去逃避自以為不好的事物,這個世界就會因相爭而引起混亂。因此他心目中與道同體、順應自然的聖人,是任憑萬物自然興作,各自開展其豐富的生命內涵,而不妄加干預,所以老子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2.立身處世如果企圖心過於旺盛,好勝心過於強烈,甚至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便會破壞團體的和諧;如果毫無企圖心,凡事得過且過,也不會有所成就。凡事不宜偏執過當,為所應為,而不勉強妄作,或許可以使天地之間多保存一些正氣,多增加一些和氣。(鼓勵同學自由發揮)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19 二、老子說:「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你認同他的看法嗎?請舉一二則功成不居的史例。
問題與討論 二、老子說:「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你認同他的看法嗎?請舉一二則功成不居的史例。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答:老子心目中的聖人順從自然之道,任憑萬物開展其豐富之生命內涵,而不妄加干預。因此,萬物各自有所成就,聖人也不認為自己有功績可居。正因聖人不以為有功,故能任萬物自然發展,而生生不息,故其功績能夠永遠存在。

20 問題與討論 在歷史上,功成不居的事不乏其例。論語泰伯篇:「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舜助堯治理天下,禹平治洪水之患,卻能視帝位之尊榮如不相關,則其功成不居可知。春秋時,介之推隨重耳流亡國外,立下許多功勞;重耳即位之後,介之推隱居綿山,不受其祿,亦是一例。范蠡幫助越王句踐復國之後,乘扁舟浮於江湖,是功成不居也。張良為漢興三傑之一,高祖以其功高,要他自擇齊三萬戶,他卻只願封留,又是一例。東漢馮異,幫助光武帝立下許多戰功,諸將常並坐論功,他卻獨屏立樹下,不與相爭,軍中號為「大樹將軍」,此亦功成不居之例。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21 三、相對的概念共同存在。除了本課所舉的例子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觀察到哪些相對的事物或道理?請舉例說明。
問題與討論 三、相對的概念共同存在。除了本課所舉的例子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觀察到哪些相對的事物或道理?請舉例說明。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答:有無、同異、虛實、強弱、治亂、難易、存亡、屈伸、動靜、窮通、生死、剛柔、開闔、雌雄、彼此、上下、古今、公私、新舊、枉直、輕重、榮辱、得失、毀譽、成敗、取與、厚薄、始終、貴賤、陰陽、損益、巧拙、遠近、禍福、正奇、大小、進退,都是相對而共存的概念。

22 字詞辨正 為 形 音 義 例詞 ㄨㄟˊ 是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論語微子) 做 如、像
聖人處無「為」之事。 如、像 歌吹「為」風,粉汗「為」雨。(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如果 王甚喜人之掩口也,「為」近王,必掩口。(韓非子內儲說)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23 字詞辨正 為 形 音 義 例詞 ㄨㄟˊ 被 不「為」酒困。(論語子罕) 治理 能以禮讓「為」國乎。(論語里仁) 與
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衛靈公) 助詞,乎 雖多,亦奚以「為」。(論語子路)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24 字詞辨正 為 形 音 義 例詞 ㄨㄟˋ 因 仕,非「為」貧也。(孟子萬章) 助 夫子「為」君乎。(論語述而) 向
安可「為」俗士道哉。(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謂、以為 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而子「為」我願之乎。(孟子公孫丑)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25 字詞辨正 形 音 義 例詞 相 ㄒㄧㄤ 交互 有無「相」生。老 代詞性助詞 「相」迎不道遠。(李白〈長干行〉) ㄒㄧㄤˋ 形貌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史記高祖本紀) 幫助 「相」夫教子。 贊禮的官 願為小「相」焉。(論語先進) 百官之長 君為「相」數十年。(馮諼客孟嘗君)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26 字詞辨正 焉 形 義 例詞 助詞,猶「矣」 萬物作「焉」而不辭。 之 或師「焉」,或不「焉」。(韓愈〈師說〉) 於此
不復出「焉」。(陶潛〈桃花源記〉) 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陶潛〈桃花源詩〉) 助詞,猶「乎」 雖褐寬博,吾不惴「焉」。(孟子公孫丑)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27 排 比 用結構相似的句法,接二連三地表出同範圍、同性質的意念。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 之為善,斯不善已。
排 比 用結構相似的句法,接二連三地表出同範圍、同性質的意念。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 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 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 恃,功成而弗居。

28 映 襯   在語文中,把兩種不同,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對列起來,兩相比較,從而使語氣增強,使意義明顯。映襯的修辭方式分為兩類: (1)反襯:對於一種事物,用恰恰與這種事     物的現象或本質相反的觀點,加      以描寫。 (2)對襯:對兩種不同的人、事、物,用兩     種不同或相反的觀點加以形容描     寫。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 為善,斯不善已。

29 錯 綜 凡把形式整齊的辭格,故意抽換詞面,交錯語次,伸縮文句,變化句式,使其形式參差、詞彙別異。
錯 綜   凡把形式整齊的辭格,故意抽換詞面,交錯語次,伸縮文句,變化句式,使其形式參差、詞彙別異。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功成而弗居」,在兩個四字句後, 變化為五字句,是「伸縮文句」;「弗」 與「不」同義,是「抽換字面」。兼排 比)

30 子學概說—司馬談論六家要旨 名稱 優點 缺點 陰陽家 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陰陽之術大祥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以畏 儒家
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 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 墨家 其彊本節用,不可節用 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 法家 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嚴而少恩 名家 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 使人儉而善失真 道家 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 司馬談推崇黃老,,顧不論道家之短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31 子學概說—九流十家比較 十家 所出王官 代表人物 學說大要 長處 短處 儒家 司徒之官 孔 子 孟子—性善
孔 子 孟子—性善 中心思想是仁﹐主忠恕﹐行仁政﹐崇尚禮樂。 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 惑者失其精微﹐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 荀子—性惡 道家 史官 莊子 自由曠達 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 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兼去仁義﹐曰獨任清虛﹐可以為治。 老子 清靜無為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31

32 子學概說—九流十家比較 十家 所出王官 代表人物 學說大要 長處 短處 陰陽家 羲和之官 鄒衍 主張五德終始說
敬順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 拘者為之﹐則牽於禁忌﹐泥於小數﹐舍人事而任鬼神。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32

33 子學概說—九流十家比較 十家 所出王官 代表人物 學說大要 長處 短處 法家 理官 重勢派—慎到 主張國君須有威勢。
信賞必罰﹐以輔禮制。易曰﹕「明罰飭法」是也。 刻者為之﹐則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於殘害至親﹐傷恩薄厚。 重術派—申不害 主張國君須有操縱臣下的技巧。 重法派—商鞅 主張憲令著於官府﹐刑罰必於民心。 集大成—韓非 主張勢﹑術﹑法皆帝王之具﹐不可偏廢。以威與刑來統治。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34 子學概說—九流十家比較 十家 所出王官 代表人物 學說大要 長處 短處 名家 禮官 惠施、公孫龍 討論名理﹐辨別名實同異。
名家之學﹐近於今之理則學。 譥(音ㄐ一ㄠˋ﹐訐也)者為之﹐則苟鉤抓(音ㄆㄛ)析亂而已。(謂屈曲破壞﹐析名亂實)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34

35 子學概說—九流十家比較 十家 所出王官 代表人物 學說大要 長處 短處 墨家 清廟之官 墨子 1.根本觀念兼 愛。
1.根本觀念兼 愛。 2.十一條綱領 尚同﹑尚賢 ﹑兼愛﹑非 攻﹑節用﹑ 節葬﹑天志 ﹑明鬼﹑非 樂﹑非命﹑ 非儒。 3.對儒家思想 的反動節用 ﹑節葬﹑明 鬼﹑非樂。 1.貴儉﹑ 兼愛﹑ 尚賢﹑ 明鬼﹑ 非命﹑ 尚同﹐ 皆其所 長也。 2.為最積 極熱心 之救世 派。 1.蔽者為之﹐ 見儉之利﹐ 因以非禮﹐ 推兼愛之意 ﹐而不知別 親疏。 2.主張「兼愛 」﹐孟子斥 之為「無父 」。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35

36 子學概說—九流十家比較 十家 所出王官 代表人物 學說大要 長處 短處 縱橫家 行人之官 蘇秦(合縱) 主張以遊說﹑權術說天下。
權事以制宜﹐受命不受辭。 1.邪人為之﹐ 則尚詐諼( 諼﹐詐言也 )﹐而棄其 信。 2.孟子曾斥張 儀非大丈夫 ﹐乃妾婦之 道。 張儀(連橫) 雜家 議官 呂不韋 雜取諸家學說而成。 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 盪者為之﹐則漫羨而無所歸心。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36

37 子學概說—九流十家比較 十家 所出王官 代表人物 學說大要 長處 短處 農家 農稷之官 許行 主張國君與民並耕而食。
播百穀﹐勸耕桑﹐以足衣食。 鄙者為之﹐以為無所事聖王﹐欲使君民並耕﹐誖上下之序。 小說家 稗官 宋鉼 多道聽塗說﹑街談巷語。 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 致遠恐泥﹐君子弗為。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37

38 子學概說—老莊比較 人物 要旨 老子 1.「無」為一切之本 2.道的本質是自然,為天所循之道
3.主張「守柔」,柔弱不爭,柔弱勝過剛強,不敢為天下 先 4.政治強調清靜無為,主張「無為而治」,反諸自然 莊子 1.任我隨物而化,泯絕彼此,排遣是非,破除對待。 2.主張「順天養生」,達觀自然,明白一生一死,安時處順而已 3.人間事故,世世異宜,惟無心而不自用者,為能惟變所適,不為所累 4.治天下不主張用禮用法;主張歸真返璞,復於自然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39 仿作練習   相對的事物共同存在,但是我們總是執著於一偏,努力去追求自認為好的事物,而逃避自認為不好的事物。在「粥少僧多」的情況下,爭奪、混亂、滅亡的戲碼便不斷上演。   事實上,「成功」,容易使人得意忘形;「失敗」,卻能提供許多教訓。衣不如「新」,人卻不如「故」。要得到千秋「榮耀」,往往必須忍受一時「屈辱」。很多事情是循環往復的。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40 很多事情會「變」,如年齡、體貌;卻也有很多事情「不變」,如親情、理想。有很多人努力追求「絕對」的價值,卻又無法離開「相對」的環境。
仿作練習   很多事情會「變」,如年齡、體貌;卻也有很多事情「不變」,如親情、理想。有很多人努力追求「絕對」的價值,卻又無法離開「相對」的環境。   請自擬題目,(如「新與舊」、「變與不變」)抒寫你的觀察與體會,文長不限。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Download ppt "第五冊 第十課 老子選─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老 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