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主题班会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保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主题班会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保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主题班会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保证

2 研究表明:学习的成功不仅要靠能力和勤奋,也要靠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不当会极大的降低学习效率。
对于学习,很多同学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我整天都在学习,可成绩却上不来?为什么上完课之后,老师讲过的知识我都记住了,可到了第二天,回想老师前一天讲过的知识大多都给忘了呢?还有的同学回到家,赶忙做作业,一遇问题,赶紧翻书,看一眼书中的例题,然后继续做。就这样,看看书做做作业,总算把作业做完了,他就觉得完成了学习任务。这种做作业的习惯好吗?有效吗? 研究表明:学习的成功不仅要靠能力和勤奋,也要靠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不当会极大的降低学习效率。

3 学习方法不当的表现 (-)学习无计划 (二)不会科学利用时间 (三)不求甚解,死记硬背 (四)不能形成知识结构 (五)不会听课 (六)不会阅读 (七)抓不住重点和难点 (八)理论与实际脱离 (九)不善于科学用脑

4 (五)不会听课 这主要表现在:课前不预习,对上课内容完全陌生, 无法带着疑问去学,听课时开小差不记笔记,或充当录 音机的角色,把老师所讲的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只让 自己的记录与教师的讲述保持同步,而不让自己的思路 与教师保持同步;课后不及时复习,听完课就万事大吉, 等等。

5 学习方法不当的成因 (-)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对学习特点认识不足 (三)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 (四)学习动机缺乏
(五)意志薄弱 (六)缺乏指导与训练 以上原因分析是从学生个体出发的,是造成学习方法 不当的内因。除此之外,还有来自教师、家长、同学等 各方面的外因都对学习方法的形成产生影响,也都是造 成学习方法不当的可能原因。

6 (五)意志薄弱 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时,需要一定的自制力。 特别是纠正一些不良的、已经形成习惯的学习方法,更 需要毅力和恒心。有的学生有掌握科学方法的愿望,但 在运用过程中因意志薄弱而半途而废,造成有目标无结 果,有计划无行动。在学习上跟着感觉走,自然要省力 得多,但学习效果也会糟糕得多。因此,学生在运用科 学学习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家长或同学多鼓励、 多督促、多提醒,依靠外界力量的支持来克服意志的 薄弱状态。

7 1、孔子谈学习方法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学习方法上他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他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学、思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光学习而不积极思维,就会迷而不知所向;如果思维不以学习为基础,就会流于空想,会带来知识上的危机。要通过独立思考,学思结合,才能在接受前人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名人谈学习方法 (公元前551-前479年)

8 2、毛泽东 “不动笔墨不读书”,他读书时,总是离不开笔墨,边读边写。在延安时读《共产党》《资本论》等马列经典著作,在不少段落都 做了圈点勾画。读《伦理学原理》原书十万字,他的批注就有一万三千字。从五十年代开始,一套线装二十四史一直陪伴毛泽东,八百五十册书,册册都 有他的圈点和批注。现在《毛泽东 评点二十四史》已出版。 此外,毛泽东为培养自己专心读书的习惯,还常常到热闹的地方看书。

9 3、爱因斯坦 少年智力发展迟缓,上小学、中学时,老师认为他是“笨头笨脑的孩子”。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和狭义相对论,并通过对布朗运动的研究证明了原子的存在。1916年又完成了广义相对论,取得了宏伟的成就,被科学界誉为“人类历史上一颗明亮的巨星”。 爱因斯坦的学习方法,大致可概括成:依靠自学,独立思考,穷根究底,大胆想象,强调理解,重视实验,弄通数学,研究哲学等八个方面。 ( 年)

10 学习好的学习方法 第一点,要自信。很多的科学研究都证明,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有效地开发这种潜力,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何时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这种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种必胜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摆脱失败的阴影。相反,一个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会一事无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远的自卑之中。

11 第二点、学习的心理素质 爱因斯坦有个成功的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劳动,Y代表正确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这个公式指明事业成功的三要素。对于学业来说,成功也有三要素:学习成功=心理素质十学习方法十智能素质 将积极的情感同学习联系起来,防止消极情绪的滋生,可以促进学习。善于控制自己,是学习意志力培养的关键。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动,控制不需要的想法和情绪,可以使思想集中到学习上来,这点是尤为重要的。

12 第三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预习 在测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我们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13 (2)听课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过历史验证的真理;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因为提高课堂效率是尤为重要的,那么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呢?

14 a、做好课前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
b、集中注意力。思想开小差会分心等一切都要靠理智强制自己专心听讲,靠意志来排除干扰。 c、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要做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对老师的讲解积极思考。结论由学生自己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而得,会比先听现成结论的学习效果好。 d、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有的同学在听课,往往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这是错误的,开头,往往寥寥数语.但却是全堂讲课的纲。只要抓住这个纲去听课,下面的内容才会眉目清楚。结尾的话虽也不多,但却是对一 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提示。同时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 e、做好课堂笔记。笔记记忆法,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笔记,一份永恒的笔录,可以克服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当然,最好的做法是堂上记重、难点,课后在复习中充实整体脉络。记住: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因此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须记笔记。同时做笔记充分调动耳、眼、手、心等器官协同工作可帮助学习。 f、注意和老师的交流,目光交流,提问式交流,都可以促进学习。

15 (2)复习的方法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必须时常回复到所学的东西上而加以复习…… 牢固地记住所学会的东西,这比贪学新东西而又很快忘掉好得多。”因此往往考前的“临时抱佛脚”是不起作用的。复习在于平时,如何复习? a、课后回忆,即在听课基础上把所学内容回忆一遍。 b、精读教材。对教材理解的越透,掌握得越牢,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 c、整理笔记。 d、补缺补漏,系统掌握知识结构。 e、循环复习。将甲复习完后复习乙,在复习完乙后对甲再进行一次复习,然后前进…… 这种循环复习利于记忆。

16 及时做好笔记与作业      记性好不如烂比头。记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听课习惯,好笔记不是全记,不是漏记,不能只听不记,更不能只记不听。可以记在课本上、教学内容附近,这样记录的内容不易丢失,又易和教学内容相联系,既实用,又利于今后复习。布置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学习的知识。多数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不复习就急于做作业,这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做作业前首先阅读一遍课本内容,和老师讲课的内容对照一下,看一看是否一致。这样做等于及时地复习了一遍,然后再做作业,既快速又能保证作业质量,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17 好的学习习惯 独立解题:要自己动手动脑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不要急于问,要多想想,如果经长时间仍不能解决,再请教,在得到指点后, 要认真思考症结所在,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课后两分钟回忆   一节课后,先不出去,利用短暂的1--2分钟时间,立即回忆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在回忆时有想不起来的地方,就马上翻看一下书或笔记,看后再接着回忆,这样记忆才深刻,效果才好。这好比是一堵墙,在坍塌之前就开始修补,总比全部坍塌之后再修补省事得多。  第四步:做作业前复习一遍  勤问解疑。 对学过的知识,在复习时发现疑点要及时间,问课本、工具书、同学或老师。千万不要把疑问带到下一节课。 

18 检查一下,你的学习习惯怎么样? (1)在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吗?是否 (2)有面对书桌就是没有兴趣,把时间浪费掉的时候吗?是否 (3)身边经常备有辞典、字典之类吗?是否 (4)学习时有下意识动作吗?是否 (5)在学习中有经常沉迷于空想的时候吗?是否 (6)做过快速读书的练习吗?是否 (7)学习结束之后,收拾书桌吗?是否 (8)学完后,背诵所学内容吗?是否 (9)有一边聊天或听音乐一边学习的时候吗?是否 (10)开头学习方法好吗?是否 评分办法:上述第(l)、(3)、(6)、(7)、(8)、(10)答“是” 得2 分,答“否”得0 分; 第(2)、(4)、(5)、(9)题答“是”得0 分,答“否”得2 分;难以确定的题得1 分。将各题所得分数相加,总分在3 分以下,则说明你的学习习惯非常差,应该从头培养;4~7 分,学习习惯较差;8~12 分,学习习惯一般;13~16 分,习惯较好;17 分以上,说明学习习惯非常好,应继续坚持。  

19 倘若就我们的学习喻作航船,勤奋则是轮船的马达;正确的学习方法便是轮船的方向盘与航线、让我们驾上这艘希冀之船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ownload ppt "主题班会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保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