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文化与经济、政治 北京市大成学校 李 同.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文化与经济、政治 北京市大成学校 李 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文化与经济、政治 北京市大成学校 李 同

2 文化与经济、政治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式与手段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设计思路

3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 内容 教材 地位 学生 分析 教学 准备

4 教材内容 本节课是《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二框题的内容。
本课的逻辑结构是:由感受文化的力量引出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思考;由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关系,引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重要。 本节课分两个主要内容。一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二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5 教材地位 从政治课教学的整个体系看:对文化与经 济、政治的关系分析有利于打通《文化生 活》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 生活与哲学》四本必修教材的联系。 从《文化生活》教材来看:

6 文化 教材的逻辑思路 一般 特色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是什么 领略 文化的发展 建设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7 第一单元的逻辑思路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文化概念 文化是什么 文化的形式 文化的力量:精神力量 从文化与社会关系看 文化作用 从文化与人关系看

8 第一课的逻辑思路 文化概念 文化生活 文化与社会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文化的形式 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与经济 文化与政治
对民族国家 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对个人成长 文化与经济 文化与社会 文化与政治 文化与综合国力

9 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逻辑思路 相互影响 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政治 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文化 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逻辑思路 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相互影响 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 文化与经济的交融 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文化 相互交融 文化与政治的交融

10 学生分析 学生们已经有一定知识基础,可以运用已有知识对文化 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进行分析。
高二学生具有一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兴趣和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源于生活,只要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 际,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 价值判断。 我校学生对感性资料具有很好的感悟力。因此,在教学 设计上对运用图片、音乐等多感官参与的直观资料有利 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内 容。

11 教学准备 制作视频:展示电影文化的发展历史,说明文化与经 济、政治相互影响。 数据收集:通过统计数据展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材料收集:通过文字材料展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制作PPT:通过视觉、听觉多种资料调动学生的学习兴 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2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目标

13 知识目标 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体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 感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北京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的状况。

14 能力目标 通过课堂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收集整理资料,能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关注生活、分析事物的能力; 通过分析材料,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15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领悟文化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增进积极参与文化生活的情感;
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树立努力学习,增强文化竞争力的意识; 感受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树立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

16 教学重难点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对生活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够通过各种生活现象感悟到在经济发展中,文化的、信息的因素越来越重要;在文化发展中,文化开始作为商品和服务进入市场,越来越有经济价值。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这部分内容涉及政治建设、国际关系各方面,内容比较深刻,离我校学生比较远,不易理解。

17 教学方式与手段 启发式教学方法:透过文化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归纳法:透过电影文化现象和其他辅助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演绎法: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原理分析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文化现象。

18 教学方式与手段 PPT演示: 通过视频、音乐、图片、数据多角度展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19 教学过程 课程 导入 教学 内容 课堂 小结

20 课程导入 关注文化新闻:金鸡百花电影节 播放视频《电影发展历史的回顾》 讨论: 1、电影产业的发展与哪些因素有关?
2、《阿凡达》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21 教学内容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22 教学思路 展示电影的发展历程 分析电影文化与 经济政治的 关系 总结文化与 经济政治的 关系 分析其他领域文化与 经济政治的 关系

23 知识链接: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经济: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政治:就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文化: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形式上有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24 “阿凡达”给我们的思考

25 美国电影公司、3D影视生产企业、周边产品生产商……
思考一 据悉《阿凡达》制造团队共有2000多人,其中数字工程师超过800人,而全剧组有对白的演员仅有37人,这是一部完全不同于普通影片的概念性产品。《阿凡达》动用了近20万个处理器,整部影片80%的制作成本在于数字设备的投入和使用上。这部影片是数字表演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是人类虚拟建模技术高度发展的标志性作品。 《阿凡达》出现“一票难求”的罕见景象,不到一周,中国票房已突破两亿元人民币,《阿凡达》成为内地最快破亿元票房纪录的电影。 社会的物质基础,经济、技术实力。 全球“科幻迷”(文化消费) 美国电影公司、3D影视生产企业、周边产品生产商…… 1、为什么美国能“导演”阿凡达的传奇故事? 2、“阿凡达”被成功地搬上大银幕, 圆了谁的梦? 归纳 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26 思考二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除了经济因素以外, 还有什么因素在影响中外文化交流的程度? 文化与政治的辩证关系 伴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飞速
增长,中国的对外开放步伐也 引向深入,开放的领域从管理 经验到快餐食品再到西方电影, 特别是好莱坞大片。 在135分钟的电影快餐里,我们欣赏了——一流的 特效、开阔的想象力、人类共同需要的自由、勇敢、 正义、乐观精神。也看到了浓重的美国政治色彩, 感受到“美国大兵”的外星版。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除了经济因素以外, 还有什么因素在影响中外文化交流的程度? 归纳 文化与政治的辩证关系

27 一、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 (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学习提示
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①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性质决定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如我国只能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②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内容决定文化的内容——如游牧经济衍生了草原文化,农业经济衍生了农耕文化。 ③经济和政治为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如“好莱坞”大片就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技基础上。

28 一、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 (2)文化的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先进文化——促进作用;落后文化——阻碍作用 学习提示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 第一,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了不同民族的发展道路。如英、法两国的文化传统不同导致其革命道路之异。 第二,不同性质的文化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起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起消极作用。 先进文化——促进作用;落后文化——阻碍作用

29 拓展思考: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经济决定文化,是否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并非同步发展 学习提示
①文化可能先于经济、政治而发展,也可能落后于经济、政治的发展。如:“国家不幸诗家幸”、“太平盛世无雄才”。 ②那种认为“物质条件好了文化就必然进步”、“物质条件差了文化就不能搞好”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为此,必须坚持“两手抓”的方针,既要搞好经济建设,又要重视文化建设。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30 思考三 《阿凡达》总投资高达4.6亿美元、号称“世界上最昂贵电影”的电影。
《阿凡达》 成为2009年全球票房年度冠军,并跃居全球电影票房历史排名第一。 创造了全球影史票房17天就过十亿美元的电影记录。 拿走了中国13亿多人民币的票房。

31 电影节的效益 首次在县级城市举办的第19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昨日在江南 小城江阴启幕,文化创意、低碳新兴产业也在这座传统“乡镇 企业”名城同时璀璨开花,当地新颖的招商选资与电影节交相 辉映。 借电影节造势,本届洽谈会云集了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 多位客商,创历届之最。 统计显示,今年江阴经贸洽谈会共签约107个项目,总投资272 亿,重大项目53个,总投资261亿。 江阴举办的本届电影节共募集到87家企业5500万赞助,被许多 记者称为历届最“豪华”电影节,而政府不花一分钱。文化搭 台、经济唱戏成为江阴这座创新名城的集体行动。 归纳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32 一、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经济文化化: ②文化经济化 : 学习提示
经济发展中文化因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如:科学技术、企业文化、商品中的文化附加值。 ②文化经济化 : 文化发展中文化越来越具有经济价值。 如: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日益突出。

33 思考四 你能从这部影片当中找到哪些美国特色的价值观? 1、英雄主义、个人主义 2、暴力“美学”,武力能解决问题 3、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4、崇尚自由 5、树立美国军队、军人的正面形象,承担拯救文明的重任

34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 中指出:“在下一个世纪,采取侵略的代价将会更加
高昂,而经济力量和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将成为决定性 因素。” 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在《失去 控制》一书中指出:“削弱民族国家主权,增强美国 的文化作为世界各国的‘榜样’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力量,是美国维持其霸权地位所必须实施的战略。” 美国学者约翰·耶马在《世界的美国化》一文中说:“ 美国真正的‘武器’是好莱坞的电影业、麦迪逊大街的 形象设计厂、马特尔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的生产线。” 归纳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35 一、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相互交融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②文化政治化: 学习提示
①政治文化化: 社会政治思想、公民政治素养等文化因素在政治文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②文化政治化: 文化渗透、文化入侵和反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形式。

36 思考五 材料:美国的“文化竞争力” 美国吸引全球移民,居世界第一。是最大的电影和电视节目出口国,出版物居世界首位。音乐制品是日本的两倍。电子网址是日本的13倍。物理、化学和经济学诺贝尔奖、居世界首位。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是日本的4倍。 美国的文化产业超过了6000亿美元,消费类视听技术文化产品出口达1000亿美元,已经取代航空航天业,成为美国第一大出口产业。

37 材料:中国的“文化赤字”令人忧: 归纳 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
“文化赤字”主要表现在电影、电视剧、图书、文艺演出等文化产品的进口多、出口少。 《中国出版年鉴》2004年,我国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68 种,输出14种;从英国引进2030种,输出16种;从日本引进694种,输出22种。 文艺演出,各国文艺团体到中国演出的多,而同期中国到 各国演出的文艺团体少。 中国每年进口影片多,而出口影片屈指可数。 归纳 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

38 思考六 面对文化竞争我们应该怎么做?

39 二、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要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化竞争力 学习提示 文化建设 文化 综合国力
(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 (3)应对国际文化霸权主义必须提高文化竞争力。 文化建设 前进方向 民族精神 科学教育 方向保证 精神动力 智力支持 为经济 建设 提供 文化 综合国力 重要 标志 战略 任务

40 拓展活动 点击“十·一”黄金周: 请同学们回忆“十·一”长假的假期安排,领悟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点击世博会:
请同学们收集世博会数据,印证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点击嫦娥二号: 请同学们总结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感受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点击亚运会: 请同学们关注广州亚运会,感受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41 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必须谨记: 发展先进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增强综合国力

42 课堂小结 文化与经济、政治 1、相互影响 2、相互交融 文 化 反映 表现 政 治 经 济 基础 文化与经济交融 文化与政治交融 决定 决定
文 化 反映 表现 政 治 反作用 反作用 反作用 决定 决定 经 济 基础 文化与经济交融 文化与政治交融 2、相互交融 提高文化竞争力

43 课后作业 延伸思考: 电影文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样 的影响?

44 课后作品 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分析我国古代文化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分析2010年流行文化背后的经济、政治因素 3)分析北京文化市场的现状 4)分析美国文化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45 板书设计 文化 经济 政治 反映并反作用于 决定 基础、决定 集中表现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46 设计思路 体现新课程理念:在设计中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体验,注重实践性和开放性,注重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融合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
教学内容的贯通: 1)打通《文化生活》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四本教材,建立有机的联系。 2)打通本框题内容与教材中前后内容的联系,形成有机的整体。

47 设计思路 强调多感官参与:将视觉图片、听觉音乐多种元素融合在一 起突出文化的味道;同时,多感官的参与,有利于提高学习 效果。
贴近文化时事:将电影节和电影文化引入课堂教学,更容易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倡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 从新闻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会多角度的看问题。

48 谢 谢!


Download ppt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文化与经济、政治 北京市大成学校 李 同."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