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一章 废水的生物处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一章 废水的生物处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章 废水的生物处理

2 第一节 概述 一、污水及其生物处理 废水处理的任务: 采用各种技术措施将废水中所含 有的各种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其分解、转化为无害 和稳定的物质,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 现代废水处理技术: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

3 污水按污染源可分为无机污水和有机污水。生物方 法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过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消耗掉,以CO2排放到空 气中和形成菌体以活性污泥的形式沉淀出来。
生物处理法的应用范围: 生活污水,食品工业、造 纸工业、酚类、氰类、农药、石油化工行业

4 生物方法在有机废水的处理中具有独到之处:
①投资及运营费用低,适宜大量处理; ②处理效果较理想; ③处理彻底,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④处理过程操作简单,运行条件易于控制; ⑤能够回收部分再生能源;

5 二、废水的重要指标 1.BOD:生物耗氧量;利用耗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水中的有 机物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以氧的mg/L表示。BOD实 际表示的是废水中可生化降解的那部分有机物的相对含量, 因此BOD与水体的污染程度呈正相关。使用中通常以 BOD5为参考。 2.COD:化学耗氧量;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催化处 理被测水样,在进行化学氧化时所消耗的强氧化剂的量, 以氧的mg/L表示。它可以作为水体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 标。常用的氧化剂为:重铬酸钾、酸性高锰酸钾;

6 3.TOC:总有机碳,水体中所含的在105℃条件下的可燃 烧碳(950℃条件下的燃烧碳是总碳,TC)。
4.固形物 TS:水体样在103~105℃时的恒重干燥物; SS:悬浮固形物,即可滤出固形物; DS:可溶性固形物; VS:挥发性固形物,550℃/hr; FS:非挥发性固形物;

7 三、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1.活性污泥法 2.生物膜法 3.氧化塘法 4.厌氧生物处理法 5.废水脱磷除氮

8 第二节 活性污泥法 基本原理: 活性污泥法:将废水置于强烈通气(或称曝气)的 池中并由无机物(主要是泥土,也可以是絮凝沉淀 物)为骨架和具有大量微生物(包括原虫)的污泥 相接触的过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可将废水中的有 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及其他简单物质。

9 作用机理应包括三个阶段:1、借助于生物吸附去 除废水中的BOD;2、和好气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作用协同去除废水中的BOD;3、借助于内呼吸作 用使细胞物质氧化
利用活性污泥吸附性强,能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微 生物吸附到活性污泥表面,在曝气条件下,微生物 将有机物降解,产生CO2及菌体。

10 二、污泥中的生物 活性污泥中的生物类群较多,与污水处理关系较为密切 的类群主要是细菌和原虫。
细菌:枝动胶菌、假单胞菌、黄杆菌、短杆菌、无色杆 菌、分枝杆菌、土壤杆菌、色杆菌、气杆菌、大肠杆菌 纤毛虫: 盖纤虫、钟虫、独缩虫、颈叶虫、草履虫、 游什虫 酵母菌 霉菌

11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12 纤毛虫

13 大肠杆菌(E.coli)

14 大肠杆菌的菌毛图

15 三、工艺流程

16 四、影响污泥活性的主要因素 1.温度; 2.酸碱度; 3.营养物质; 4.毒物; 5.溶解氧(DO)

17 五、活性污泥的驯化和培养 1.培菌方法; 活性污泥的培养: 为形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 生长繁殖条件,经过一段时间,就形成活性污泥,并且在 数量上逐渐增大,最后达到处理废水所需的污泥浓度。 (1)采用多级扩大培养 (2)干污泥培菌 (3)工业废水直接培菌 (4)先培菌,后驯化

18 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培菌阶段后期,将生活污水和外加 营养逐渐减少,工业废水比例逐渐增加,最后全部受纳工 业废水,这个过程称为驯化。
2.活性污泥驯化; 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培菌阶段后期,将生活污水和外加 营养逐渐减少,工业废水比例逐渐增加,最后全部受纳工 业废水,这个过程称为驯化。 发生变化:(1)能利用该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 数量逐渐增长,不能利用的则逐渐死亡,淘汰;(2)能 适应该废水的微生物,在废水有机物的诱导下,产生能分 解利用该物质的诱导酶。

19 六、活性污泥系统的控制 1.SV法:即污泥沉降体积; 2.MLSS法:测定曝气池中悬浮物浓度(MLSS); 3.F/M法:即污泥负荷,单位质量的污泥在一定时间内的 增加量; 4.MCRT法:即泥龄,指污泥在系统中的平均停留时间; 七、活性污泥法的改进 主要集中在:提高氧溶性,减少污泥生成量两方面。

20 第三节 生物滤池法 一、基本原理 污水通过由石块等滤料及其上附着的生物膜组成的滤床时, 污水中的有机物被生物膜吸附,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被 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分解。 二、生物滤池的处理方法

21 第四节氧化塘法 一、氧化塘的特征 氧化塘是一种类似池塘的处理设备,有机污水在其 中停留时间比较长,并通过微生物的净化活动而得 到处理。
根据净化机理可分为:好气塘、兼性生物塘、厌气 生物塘、曝气生物塘

22 二、好气塘和兼性塘 (一)好气塘和兼性塘的特点 (二)氧化塘内的微生物反应 1、光合作用与共生作用 2、兼性塘的厌气发酵 三、厌氧塘 污水中的BOD物质经过有机酸发酵和甲烷发酵而分 解为二氧化碳和甲烷

23 第五节厌氧生物处理法 厌氧微生物处理法又称嫌气微生物处理法、消化 法、甲烷发酵法、沼气发酵法
主要总产物:甲烷、二氧化碳、小量氮气、、氢 气、硫化氢和氨等。

24 一、原理:将工业废水中的复杂有机物在厌氧消化过程中 经过不同组合的微生物作用,最后生产甲烷和二氧化碳
分为两个阶段: 1、液化阶段 可溶性的有机物直接液化,而胶体物质或 更大的悬浮物靠胞外酶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相对分子 质量小的可溶性物质。 2、气化阶段,通过各种甲烷菌报液化阶段形成的小分子 有机物进一步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

25 二、厌氧生物处理过程及其特征 第一阶段:水解、发酵阶段,复杂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 进行水解和发酵。 第二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产氢产乙酸菌、将丙酸、 丁酸等脂肪酸和乙醇等转化为乙酸、氢气和二氧化碳 第三阶段,产甲烷阶段,甲烷细菌利用乙酸和氢气、二氧 化碳产生甲烷。

26 与好样生物处理相比较,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特征如下:
(1) 能量需求大大降低,可以产生能量。可产生50-70%甲 烷的沼气;去除1kgCOD 好氧处理需消耗 KW.h的电 能,二厌氧消化约能产生3.5KW.h的电能。 (2) 污泥产量极低。 好氧 gVSS,厌氧 gVSS (3)对温度、pH等环境因素更敏感。 主要是中温菌和高温 菌,适应温度为55度和35度。 (4)处理后废水有机浓度高于好氧处理 (5)可降解好氧不能降解的一些有机物 (6)处理过程的反应较复杂。

27 三、厌氧消化微生物 (一)发酵细菌(产酸细菌) 梭菌属、拟杆菌属、丁酸弧菌属、真细菌属、双歧杆菌 属 (二)产氢产乙酸菌 互营单孢菌属、互营杆菌属、梭菌属、暗杆菌属 (三)产甲烷细菌 乙酸产生甲烷菌 利用氢和二氧化碳合成甲烷菌 四、新型厌氧生物反应器

28 味精废水处理—廊坊梅花味精分厂味精废水处理工 程

29 河北德瑞淀粉有限公司淀粉废水处理工艺

30 思考题: 请设计一个方案来处理氨氮废水 请设计一个方案来处理啤酒酿造废水 请设计一个方案来处理白酒酿造废水 请设计一个方案用微生物方法来处理钒废水中的钒 和铬


Download ppt "第十一章 废水的生物处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