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节 资源、环境特点与评价 第二节 闽粤琼三省的经济建设与区域发展 第三节 香港与澳门 第四节 台 湾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节 资源、环境特点与评价 第二节 闽粤琼三省的经济建设与区域发展 第三节 香港与澳门 第四节 台 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节 资源、环境特点与评价 第二节 闽粤琼三省的经济建设与区域发展 第三节 香港与澳门 第四节 台 湾
中国地理电子教案 第十三章 东南区 第一节 资源、环境特点与评价 第二节 闽粤琼三省的经济建设与区域发展 第三节 香港与澳门 第四节 台 湾

2 教学重点 关键词 了解东南区的资源、环境特点并对其进行评价。 把握闽粤琼3省的经济发展特点、优势和存在的 问题。
第十三章 东南区 教学重点 了解东南区的资源、环境特点并对其进行评价。 把握闽粤琼3省的经济发展特点、优势和存在的 问题。 通过对比分析香港与澳门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的 异同点,掌握其各自的相对优势和不足。 了解台湾的资源环境特点和经济发展过程及现状。 关键词 东南区 (Southeast China) 香港、澳门、台湾 (Hongkong, Macao, Taiwan) 热带,南亚热带 (tropical, low subtropics) 台风 (typhoon)

3 内容结构 第十三章 东南区 热带作物 基地 海产品 基地 轻工业 基地 外向经济 窗口 生物 旅游资源 保护 台风 暴雨 水土 流失 生物
水果 基地 热带作物 基地 海产品 基地 轻工业 基地 外向经济 窗口 生物 旅游资源 保护 台风 暴雨 水土 流失 生物 资源 水热 资源 海洋 资源 旅游 资源 人地矛盾 的缓解 华南山地丘陵 阳光、海岸、沙滩 能源 原材料 短缺 山地多 平地少 濒临 热带海洋 热带南亚热带 气候-植被 区位:中国东南沿海

4 第一节 资源、环境特点与评价 一、以热带、南亚热带气候为主体,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 (一)夏长冬暖,热量丰富 (二)雨量丰沛,降水强度大
第十三章 东南区 包括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土地面积37.6×104 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9%,2001年人口 万。地处东南沿海,背靠大陆腹地,面临太平洋,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发展迅速。 第一节 资源、环境特点与评价 一、以热带、南亚热带气候为主体,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 (一)夏长冬暖,热量丰富 1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7月平均气温在27~29℃,年平均气温17~27℃。四季交替不明显,没有真正的冬季。夏长冬暖的气候特征,为热带性植物生长和发展热带作物与三熟制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雨量丰沛,降水强度大 多数地区年降水量1 400~2 000 mm,台湾的火烧寮有全国最高记录(年平均降水量6 489 mm)。降水分布大致规律是,沿海、岛屿少于内陆,平原少于山地,背风坡少于迎风坡,台风活动频繁的地方降水充沛。降水的季节分配,大部分地方70%~80%的降水量集中于夏季5~10月,显示季风气候的特征。 (三)台风频繁 袭击我国的台风,80%是在华南登陆。台风带来丰富的降水,所带来的暴风骤雨是导致华南水灾风灾较多的重要原因。台风季节给作物提供了充足的水分。

5 二、山地多、平地少,耕地不足,人地矛盾尖锐
第十三章 东南区 二、山地多、平地少,耕地不足,人地矛盾尖锐 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 闽、粤、琼3省人均耕地只有0.042 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生物资源丰富多样 (一)起源古老,种类繁多 华南是我国许多喜温植物的源地,同时也是古热带区系成分的避难所,保存了大批较古老的种属。据调查,本区植物种类达8 000多种,重要的野生植物有1 000多种。野生动物种类也很丰富,不少是珍稀濒危动物。如华南虎、黑长臂猿、坡鹿、懒猴、叶猴、台湾猴等。 (二)森林覆盖率居全国之首 森林覆盖率43.4%,为全国平均数的3倍。其中台湾、福建的森林覆盖率分别为55.08%和50.60%,位居全国前2位。

6 四、水资源丰富 第十三章 东南区 1.单位面积水资源量居全国首位 2.河川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小
3.径流的年内变化较大,沿海地区降水年内分配完全受季风的控制 4.河流含沙量小,山区河道坡陡流急 5.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表13-1 东南区水资源列表 (单位:104m3) 平均年降水总量 地表水平均年资源量 地下水平均 年资源量 平均年水资源总量 平均年水资源总量占全国/% 全国 61 889 广东 3 471 1 875 484.9 6.8 海南 286 236 61.0 214.5 0.8 福建 2 023 1 158 306.4 4.2 台湾 874 637 138.7 664.1 2.3 东南区 6 654 3 906 991.0 14.1

7 五、海洋资源: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 六、能源、原材料矿短缺 第十三章 东南区
海域:包括南海全部、东海的一部分以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域。海域面积占全国海域面积的78%。 海岸:大陆海岸线长约9 360 km,曲折率约为1:4.33,其中福建海岸曲折率达1:62,居全国首位。海岸形态以山地海岸类型为主。 岛屿:类型多样,数目众多,共有岛屿2 760多个,大陆岛2 000多个,主要是台湾岛、海南岛;海洋岛主要是指南海诸岛。 港口:沿海分布着众多的天然良港,其中许多已建成现代化港口。 海洋产业:福建、广东、海南三省沿海滩涂面积约26.0×104 hm2,占全国的12%。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南海有各种鱼类达8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40多种。闽、粤、琼3省1997年海水产品755.8×104 t,占全国产量的34.7%,其中海水养殖产量329.6×104 t,占全国的41.7%。 六、能源、原材料矿短缺 本区除硫铁矿、锰矿等有一定储量外,大部分能源、原材料矿都较贫乏。

8 第二节 闽粤琼三省的经济建设与区域发展 一、经济发展特点 二、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 第十三章 东南区 1.经济发展速度快,外向型经济发达
第二节 闽粤琼三省的经济建设与区域发展 一、经济发展特点 1.经济发展速度快,外向型经济发达 2.开放时间早,开放范围大,形成了各种层次的开放区 3.工业结构轻型化,第三产业比重大 二、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 1.热带作物的主要产区 2.农业生产水平高、创汇农业发达 3.耕地减少,粮食不能自给 4.发展区域专业化生产,建设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

9 三、工业基地建设 四、交通运输网络 第十三章 东南区 1.重要的轻工业基地 2.重工业中化工、电力、机械等发展较快 3.电力工业
(1)家用电器:广东、福建是新兴的电子工业基地,产品结构以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主,但基本处于引进装配为主的阶段。 (2)轻纺、食品工业:本区的食品工业有良好基础,在丰富的制糖原料基础上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糖业生产基地。 2.重工业中化工、电力、机械等发展较快 3.电力工业 已建成广州黄埔、东莞沙角、深圳妈湾、福建永安等一批大型火力发电厂和大亚湾核电站。本区水力资源丰富,其中福建、海南的水力发电量分别占该省发电量的62.6%和42.9%。 四、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网密布;拥有京广、京九、广三、三茂、黎湛、鹰厦、南福等铁路;区内河航运、海洋运输均占有重要地位,内河通航里程 km,占全国的13.7%,内河运量占全国的1/5左右;广州的白云机场是全国三大国际机场之一,客货运量均居全国前列。 存在问题:主要是铁路运力不足,铁路数量少,且东西向的铁路少。另一方 面,本区货物运输量大,人口流动性大,客运能力的增长落后于客运量的增长。

10 第十三章 东南区 香港航运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为世界第一大货柜港,并保持至今。就货运吞吐量、使用港口设施的船只数目、吨位、装卸货物量而言,香港港口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是世界最大的独立商船队总部和远东国际航运中心。香港也是世界最繁忙和操作效率最高的航空港之一。2001年空运货运量达207×104 t。全球各大航空公司都有航班飞往香港,启德机场是东南亚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之一 。 第三节 香港与澳门 香港是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世界贸易、金融中心、“购物天堂”,又是进入中国内地的门户,交通便捷,旅游设施、服务质量优良,因而成为亚洲最受欢迎的旅游地和国际会议、商品交易的会展中心。2000年香港旅游业收入78.8亿美元,位居世界第8位,亚洲第1位,旅客人数1 306万人次。旅游业已成为香港赚取外汇的第2大行业。 一、香港 香港是自由港,对外贸易一向是香港的支柱和主导产业。2001年进出口贸易总额 亿港元,是世界第7大贸易经济区。香港在国际经贸事务中占有重要地位,1995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成员,是亚太经济合作成员之一。对外贸易网络遍布世界220个国家和地区。香港贸发局在34个国家(地区)设立了50多个办事处,有972间境外跨国公司在香港设立了亚太区总部。 香港是仅次于纽约、伦敦的第3大金融中心。香港金融市场的规模和深度也居世界前列。1997年外汇储备额928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1995年外汇市场的成交量每日达900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与伦敦、纽约、苏黎世一直并列为全球四大黄金市场。证券市场规模,以市值计算位居世界第7,亚洲第2(仅次于东京)。 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批工厂内迁到深圳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区,香港制造业的地位不断下降,制造业在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87年的24%下降到1993年的11%,制造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比例从1984年的41.4%下降到1995年的9.7%。尽管制造业的地位在下降,但电子、纺织、钟表、塑胶玩具等制造业在经济社会中还是相当重要的,仍是远东制造业中心之一。 香港简称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及周围235个小岛组成。北以深圳河与深圳市为界。面积1 096 km2,人口672.5万,人口密度6 136人/km2,港岛和九龙所组成的旧市区每平方千米高达26 130人。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揭开历史新的篇章。 香港是全球电讯设施最普及的地区之一,享有世界最先进的电讯服务。香港在新闻传播媒介、广播电视、邮政服务、印刷出版等方面也都发展迅速,与世界各国和地区有着广泛的联系。现在世界经济是一个全球化的经济,是信息化的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必然要用全球化的信息系统来支持。 ①国际航运枢纽 ④东南亚旅游中心之一 ②国际贸易中心 ⑤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 ③国际信息中心 ⑥远东制造业中心之一

11 · 香港在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经济发展迅速的因素分析 第十三章 东南区 (1)优越的区位条件。 (2)优良的深水港湾。
(3)中国政府各方面的支援。 (4)香港居民的勤劳、才智、艰苦奋斗的精神。 (5)香港政府高效率的运作机制及适时的经济政策。 (6)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机遇,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 香港在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1)水源不足是制约香港经济社会 的主要因素之一。 (2)香港的平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 16%,理想的城建用地缺乏,填海造地 已成为城市发展交通建设的主要途径之 一。 图13-1 香港填海造地分布示意图

12 第十三章 东南区 二、澳门 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澳”。位于我国南海之滨,珠江口西侧,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3部分,特别行政区政府驻澳门半岛。行政区陆地总面积为23.5 km2,人口44万人,其中97%为中国籍,其余为葡萄牙等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正式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 发展简史 澳门自古为中国领土,原属广东省香山县(今珠海市),明时称“濠镜”,别称濠江、海镜等。1557年葡萄牙人进入澳门,1845年澳门总督擅自宣布澳门为自由港,1851年、1864年又先后占领氹仔岛和路环岛,1874年拆毁关闸北迁,1890年占青州,形成今日澳门形势。 图13-2 澳门简图

13 经济特点 澳门经济发展的相对优势 (1)生产要素成本相对较低。 (2)拉丁文化背景。 (3)与欧洲联盟的特殊关系。
(1)出口加工业:20世纪50年代以前,以生产爆竹、火柴、神香等产品为主;60年代以后,主要生产纺织服装制品,占出口总额的70%以上。 (2)旅游博彩业:澳门以博彩业著称于世,号称世界三大赌城之一,有“博彩天堂”、“东方蒙地卡罗”之称,同时博彩业带动旅游业,成为澳门经济支柱之一和外汇主要来源。 (3)金融保险业:比较发达,银行数量多,信贷业务比重大,与世界各大金融市场进行交易,近年保险业发展很快。 (4)房地产建筑业:年产值占生产总值10%左右,20世纪90年代每年建筑面积都在100×104 m2以上,2001年建筑业从业人数达29.14万人。 澳门经济发展的相对优势 (1)生产要素成本相对较低。 (2)拉丁文化背景。 (3)与欧洲联盟的特殊关系。

14 第四节 台 湾 一、资源与环境 (一)地形 第十三章 东南区
第四节 台 湾 一、资源与环境 (一)地形 台湾的形状、山脉走向、地质构造都是北东东向。平原面积约占全岛面积的1/3,山地占2/3。台湾山脉集中分布在岛的中部和东部,以中央山脉为骨干,自东向西有台东海岸山脉、中央山脉、雪山山脉和玉山山脉、阿里山脉等。 平原多分布在台湾西部沿海,总称台西平原。 山脉与平原之间多为丘陵地,其中最大片的丘陵在北部基隆一带。 图13-3 台湾的地质与山文

15 (二)植被 (三)海产 (四)能源资源 第十三章 东南区 自然景观垂直变化异常明显。 自然环境适宜林木生长,林木种类繁多,森林资源丰富。
台湾周围海域约有400多种鱼类,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有20余种,水产品年产130×104 t左右。 四面环海又地处暖流与寒流的交汇地,海产资源、海盐资源亦很丰富。 (四)能源资源 台湾的矿产资源比较贫乏。 煤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基隆、台北、新竹、苗栗等地。 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新竹、苗栗一带的丘陵区。 台湾位于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带上,具有地热潜能,全省有温泉百余处,温泉基本上沿主要断层分布。 台湾的河流落差大,山区降水量大,水能资源蕴藏丰富,蕴藏量约530×104 kW。 台湾的金属矿产种类不多,储量有限,具有开采价值的有金、银、铜、铁等,主要分布在台北县的金瓜石、宜兰的金面山等地。

16 二、经济发展 (一)发展过程 第十三章 东南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1895—1945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台湾50年。致使台湾近代经济发展带有殖民地经济的烙印。 1945—1952年:经济恢复期。 1953—1973年:“经济起飞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转型期。 (1)技术层次低、产品附加值小、能源消耗大 技术层次高、产品附加值大、能源消耗少的加工工业; (2)传统型服务业 现代型服务业。

17 第十三章 东南区 (二)农业 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省内只有1/4的土地适于耕种,但农业生产效率很高,农作物可一年三熟。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红薯,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麻类、茶叶,本省是我国水稻、甘蔗的主产区之一。热带水果有香蕉、菠萝、柑橘、柚子、龙眼、荔枝等。渔业发达,盛产鱼类、虾类、贝类、珊瑚,出口多种海产品,如鳗鱼、金枪鱼、虾和深海鱼类。家畜饲养以猪、牛、鸡、鸭、鹅为主。 (三)工业 早期工业主要是纺织和食品加工工业,到20世纪60年代,轻工业比较发达,70年代后开始重视重工业的发展,制造业是其中主要产业,种类较多,在亚洲地区位居前列。工业产品包括汽车、飞机、轮船、石油化工产品、钢铁、电器、电脑、电子消费品、纺织品与服装、体育用品、鞋、玩具、加工食品以及手工艺品等,大部分用于出口。

18 (四)对外贸易 (五)交通运输 第十三章 东南区
在台湾省经济中,对外贸易占有重要地位,且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特点。1895年以前,以蔗糖、茶叶、樟脑等的输出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输出加工农产品、蔬菜水果类罐头为主。60年代以后,出口商品日趋多样化,工业制品的出口值日益增高。2001年外贸总额2 300万美元。 (五)交通运输 台湾除高山地区外,铁路、公路网遍及全省各地,形成纵贯铁路干线、东西横贯公路和南北高速公路组成的环岛铁路、公路网。 民用航空发达,对外空运以桃园国际机场、台北松山机场、高雄国际机场为中心。 海运以高雄、基隆、台中、花莲等港口为中心,苏澳、澎公港也为良好港口,高雄为最大海港,1990年已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

19 教学活动建议 相关网站 主题:中国东南区的资源与条件评价 评价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存在问题及对策 方法:阅读教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第十三章 东南区 教学活动建议 主题:中国东南区的资源与条件评价     评价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存在问题及对策 方法:阅读教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能力训练:分析评价的能力 要求: 每人独自完成1份作业 相关网站 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 广东省人民政府公众网 海南省政务网 香港行政区政府网站 澳门行政区政府网站 中国台湾

20 思 考 题 1.评价东南区的资源环境特点。 2.简述闽粤琼三省经济发展的共同点及其发展趋势。 3.分析香港与澳门经济发展的异同点。
第十三章 东南区 思 考 题 1.评价东南区的资源环境特点。 2.简述闽粤琼三省经济发展的共同点及其发展趋势。 3.分析香港与澳门经济发展的异同点。 4.香港与澳门的经济发展趋势和对策是什么? 5.评述台湾资源环境及经济对东南区的影响。 end 上一章 回主目录 下一章


Download ppt "第一节 资源、环境特点与评价 第二节 闽粤琼三省的经济建设与区域发展 第三节 香港与澳门 第四节 台 湾"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