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 一 章 第一節 史前文化與原住民族.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 一 章 第一節 史前文化與原住民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一 章 第一節 史前文化與原住民族

2 歷史課上課要求 1.上課前要靜坐 2.上課一定要帶課本 3.課本內容有畫重點加2分; 加寫補充重點加5分 4.作業請按時繳交
5.上課要認真,不可做其他事情

3 臺灣地理環境 1.地理位置:位處亞洲大陸與太平洋交會處
2.自然環境: A.地形─高山、丘陵、台地、盆地、平原… B.氣候─高溫、多雨、多颱風… C.植物─針葉林、闊葉林、熱帶雨林… 3.史前移民:自不同時段不同方向移入 4.進入近代文明舞臺: A.16、17世紀歐洲人在亞洲開始大發現時代 B.明 清東南沿海居民突破海禁,開闢海上事業 3

4 臺灣考古發展 1.開端:日治初期,日本學者在臺北的發現 A.1896年-芝山岩遺址 B.1897年-圓山遺址
2. 計畫性的研究: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設「土俗人 種學教室」 3.二次大戰後: A.機構:臺灣大學 人類學系、中研院 史語所 B.成果:發現近二千處遺址 C.較著名:a.1964年-大坌坑遺址 b.1968年-長濱文化八仙洞遺址 c.1970年代-濁 大計畫 d.1980年代-卑南遺址、十三行遺址 4

5 臺灣史前文化 時 期 年 代 舊石器時代晚期 距今5萬~6千年前 新石器時代早期 距今6500~4500年前 新石器時代中期
時 期 年 代 舊石器時代晚期 距今5萬~6千年前 新石器時代早期 距今6500~4500年前 新石器時代中期 距今5000~3000年前 新石器時代晚期 距今3500~2000年前 金 屬 器 時 代 距今2000年前 5

6 (一)舊石器時代晚期 1.代表: A.臺東 長濱文化 B.苗栗網形文化 C.臺南 左鎮人
3.淵源:可能與中國大陸南部地區有相當關係 6

7 三、臺灣史前文化 (一)舊石器時代 1.特色:已知用火;打製石器 2.主要文化: 3.結束:距今約5,000年 長濱文化 網形文化 時空架構
遺址分布 (一)舊石器時代 1.特色:已知用火;打製石器 2.主要文化: 3.結束:距今約5,000年 長濱文化 網形文化 分布區域 臺灣東部、恆春半島海岸 遺址:屏東鵝鑾鼻、 臺南左鎮人(可能) 臺灣西北臺地 遺址:苗栗大湖伯公壠 時間 距今50,000~5,500年 距今47,000~6,000年 生產方式 早期:採集、狩獵 晚期還包含漁撈、採貝 早期採集為主 晚期狩獵漸趨重要

8 舊石器文化遺址分布圖 網形文化 長濱文化 左鎮人 出土於苗栗縣 大湖鄉, 屬於舊石器晚期文化。 出土於臺東縣 長濱鄉,屬於舊石器晚期文化。
出土於臺南市 左鎮區 菜寮溪附近,是目前 臺灣所發現最早的史前 人類。 8

9 (二) 新石器時代早期 1.代表:大坌坑文化 2.分布地區:北部的淡水河口與西南部沿 海地帶
2.分布地區:北部的淡水河口與西南部沿 海地帶 3.生活狀況: A.製作粗繩紋陶-紅褐色(罐、缽) B. 種植根莖類作物-火耕方式 C.小型定居或半定居村落 4.意義:可能為臺灣 南島語族的遠古祖先 9

10 (三) 新石器時代中期 1.代表:訊塘埔文化、牛罵頭文化、牛稠子文化 2.分布地區:沿海與內陸河谷地帶
3.生活狀況: A.均有細繩紋陶器的特質-技術較為進步 B.農業發達-稻米、小米 C.進入部落社會-遺址規模較前期大 D.已有來生觀念-發現不同葬式的棺具和 陪葬品 10

11 三、臺灣史前文化 (二)新石器時代 3.晚期 特色:(1)彩陶、黑陶 (2)貧富分化 北:芝山岩文化、圓山文化 中:營埔文化 東:卑南文化
時空架構 遺址分布 (二)新石器時代 3.晚期 特色:(1)彩陶、黑陶 (2)貧富分化 北:芝山岩文化、圓山文化 中:營埔文化 東:卑南文化 分布區域 臺灣各區 時 間 距今3,500~2,000年 生產方式 平原地區以農業為主 居住型態 聚落規模加大、數量增多,人口增多 外來文化 自牛罵頭發展而來 有玉器、石板棺,來源無法確定 1.出現貧富差距、社會階層與組織 2.爭奪資源→聚落戰爭 3.聚落交換網絡可能遍及全臺 出土文物與大坌坑文化差異頗大

12 (四) 新石器時代晚期 1.代表:圓山文化、植物園文化、芝山岩文化、卑南文 化、麒麟文化
2.生活狀況: A.製作精美彩陶、黑陶、玉石器 B.已有繁複社會組織和統治階層 a.麒麟文化-巨石崇拜 b.卑南文化-墓葬群、玉器陪葬品 C.可能發生資源爭奪的戰爭- 圓山遺址有帶孔的 人牙飾品、卑南遺址有無頭葬 D.各文化已有往來、交流-卑南文化、圓山文化均 出現風格相近的玉玦 12

13 卑南文化公園 臺灣史前遺址之最 1.考古史上發掘範圍最大 5.有最完整聚落型態與資料 6.環太平洋及東南亞地區規 模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
建築技術、分工合作或權力階層出現? 臺灣史前遺址之最 高3~4公尺以上 (下半埋於地下) 月形柱 推測為建築結構的一部分,是僅存唯一立於遺址上的石柱 1.考古史上發掘範圍最大 (約1萬平方公尺) 2.出土文物最多 (出土石板棺近1,600餘具, 陶器、石器等遺物2萬餘件) 3.出土玉器式樣及數量最多 4.規模最大  (重要部分約20-30公頃,廣義約80-100公頃) 5.有最完整聚落型態與資料 6.環太平洋及東南亞地區規 模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 半圓穿孔 →月形柱名稱由來 厚10公分 寬1公尺 第2頁/4

14 新石器文化遺址分布圖 14

15 三、臺灣史前文化 (三)金屬器時代 2.證據會說話: (1)十三行文化 A.鐵渣、礦石、煤、煉鐵作坊→煉鐵技術
時空架構 遺址分布 (三)金屬器時代 2.證據會說話: (1)十三行文化 A.鐵渣、礦石、煤、煉鐵作坊→煉鐵技術 B.中國瓷器、錢幣→商業活動熱絡 (2)與原住民文化淵源 A.十三行文化 北部凱達格蘭等平埔族 B.蔦松文化 西拉雅文化一環 C.靜浦文化 阿美族

16 (五)金屬器時代 1.代表:十三行文化、番仔園文化、蔦松 文化、 静浦文化
1.代表:十三行文化、番仔園文化、蔦松 文化、 静浦文化 2.生活狀況: A.使用鐵器→使生產力大為提升 B.聚落規模擴大→可能有多聚落聯盟出現 C.不同地區性文化呈現繁複的族群關係-沿海 地區遺址普遍出現中國 宋、元、明的瓷器與 硬陶 3.意義:發展為今原住民的直接祖先 A.十三行文化可能是凱達格蘭族的祖先 B.蔦松文化應與西拉雅族祖先有關 十三行文明與外界的往來(公視) 16

17 金屬器文化遺址分布圖 17

18 臺灣 史前文化時間與空間架構圖 18

19 臺灣歷史時代的起點 歷史時代 史前時代 明末漢人海商集團在臺建立基地 荷蘭、西班牙在臺建立殖民地

20 漢人文獻中的澎湖與臺灣 1. 稱呼:學者未定論 A.三國:夷州 B.隋代:流求 C.宋 元:流求、 瑠求
D.明中葉:小琉球、 東番、臺員、大員…… E.清:臺灣 2.與中國關係 A.宋代:已有福建移民定居澎湖,派兵駐守 B.元代:設官治理─「巡檢司」 C.清代:1684年納入版圖 20

21 臺灣名稱演變圖 21

22 原住民族群與分布 1. 稱呼:隨時代的不同而有改變 A.清代以前:稱「東番」或「番」 B.清治時期:分「生番」、「熟番」
C.日治時期:稱「蕃族(高砂族) 」或「平埔 族」 D.1947年後: 「山胞」─依居住區域分「平地 山胞」與「山地山胞」 E.1980年代後-「原住民」 22

23 臺灣 高山族與平埔族分布圖 23

24 2.平埔族群 A.分布:由北至南─馬賽族、凱達格蘭族 、噶瑪蘭族、道卡斯族、巴則海 族、巴布拉族、貓霧拺族、洪雅 族、西拉雅族
B.政府認定:噶瑪蘭族 24

25 3.高山族群 A.有系統分類:日治時期 B.政府認定:13個族群─泰雅族、鄒族、 賽夏族、布農族、魯凱族、 賽德克族、撒奇萊雅族、卑 南族、排灣族、阿美族、邵 族、太魯閣族、達悟族(雅 美族) 25

26 原住民族委員會認定的臺灣原住民分布圖 26

27 一、早期臺灣舞臺的主角──原住民 (一)原住民哪裡來 1.屬南島語系,從海洋進入臺灣 2.與大洋洲、東南亞其他南島語族住民關係密切。
(一)原住民哪裡來 1.屬南島語系,從海洋進入臺灣 2.與大洋洲、東南亞其他南島語族住民關係密切。 圖1-15 南島語族的分布

28 文獻中的原住民 (一)南島語族 1.分布範圍: A.西起非洲東岸的馬達加斯加島 B.東到太平洋的復活節島 C.北起臺灣 D.南到紐西蘭
南島民族的分布區域與遷移(公視) 臺灣與南島民族(公視) 28

29 南島語系分布圖 29

30 一、早期臺灣舞臺的主角──原住民 (一)原住民哪裡來 1.屬南島語系,從海洋進入臺灣 2.與大洋洲、東南亞其他南島語族住民關係密切。
(一)原住民哪裡來 1.屬南島語系,從海洋進入臺灣 2.與大洋洲、東南亞其他南島語族住民關係密切。 圖1-15 南島語族的分布

31 (二)漢人的記載─陳第《東番記》 1. 以社為單位,無世襲酋長 A. 能力強者為領袖 B. 設有公廨為議事之所 2
(二)漢人的記載─陳第《東番記》 1.以社為單位,無世襲酋長 A.能力強者為領袖 B.設有公廨為議事之所 2. 「尪姨」(祭司)掌握宗教生活 3.村中男性有年齡組織 4.工作:A.女人擔任農耕 B.男人負責打仗與獵鹿 3.母系社會─婚後夫妻不同住,直到孩子出生後,始同住(小孩由女方照顧) 31

32 三、文獻記載中的平埔族 (一)平埔族的文獻記載 2.陳第與甘治士 (1)陳第《東番記》 A.來臺原因:1602年(明)隨沈有容來臺追 勦海盜
B.記錄對象: 臺南西拉雅族 C.文獻意義: 漢人十七世紀最早 有關臺灣的記載 正在織布的平埔族婦女

33 三、文獻記載中的平埔族 (一)平埔族的文獻記載 2.陳第與甘治士 (2)甘治士 A.來臺原因:1627年(荷治時 代),傳教
B.記錄對象:臺南西拉雅族 C.文獻意義:早期西方人親歷 臺灣留下有關原住民的記錄 歐洲書報根據甘治士描述畫出的臺灣原住民形象

34 (三)西方人士的記載: 1.《臺灣島志略》─荷蘭牧師康第紐斯 (Candidius) A.描述新港社的西拉雅族 B.住家:以竹子築成,有四個出口 C.作物:以稻米為主,用來釀酒 D.婦女乘船捕蟹、蝦、蠔 E.行村落氏族內婚-婚後男女各與家人居住 34

35 2. 西班牙神父艾斯奇維(Esquivel)-記錄 十七世紀臺北地區原住民 A. 大雞籠社群與金包里社群間經常競爭 B
2. 西班牙神父艾斯奇維(Esquivel)-記錄 十七世紀臺北地區原住民 A.大雞籠社群與金包里社群間經常競爭 B.大雞籠社 馬賽人不耕作 a.游走各村為人修房子、弓箭、衣服和 手斧 b.擅長操舟、交易-到中國沿海、臺灣 東海岸一帶 35

36 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 (一)政治組織:以部落為單位 1.曾出現跨族群、跨聚落的聯盟:十七世紀- 大肚番王
2.領袖產生: A.世襲-排灣族、魯凱族、鄒族 B.推選-布農族、阿美族 3.政治運作核心: A.鄒族-會所(庫巴) B.阿美族、西拉雅族-公廨 排灣族頭目(中視) 36

37 (一)政治及社會組織 1.對外接觸較晚 →保留傳統文化 2.各族之間存在相當大的差異 族 別 社會及政治 母系社會 阿美、撒奇萊雅 、卑南
族 別 社會及政治 母系社會 阿美、撒奇萊雅 、卑南 1.女性繼承財產、家系 2.男性主導公共事務 3.會所、領袖會議 父系社會 賽夏、布農、鄒 1.男姓繼承 2.氏族族長會議主導公共事務 貴族社會 排灣:長嗣繼承 魯凱:長男繼承 父系 祭團 泰雅、太魯閣、賽德克 1.祭團為核心 2.重社會規範 3.首長、部落長老會議處理公共事務 達悟族 以漁團組織為重要的社會經濟組織

38 (二)社會組織 母系社會 阿美族、卑南族 父系社會 布農族、賽夏族、鄒族 貴族社會 排灣族、魯凱族 祭團組織 泰雅族、太魯閣族 漁團組織
達悟族 38

39 1.粗放農業:A.採游耕、輪耕方式 B.使用手鍬、手鋤 C.種植旱稻、小米、薯類 D.女性為耕作勞動力
(三)經濟活動 1.粗放農業:A.採游耕、輪耕方式 B.使用手鍬、手鋤 C.種植旱稻、小米、薯類 D.女性為耕作勞動力 2.狩獵:男性負責─獵捕鹿、羌、山豬 3.漁撈:A.邵族-浮嶼誘魚法 B.達悟族-點火把誘捕飛魚 4.貿易:A.交易情形─發現東臺灣的玉和唐、宋等 朝代的銅錢 B.以物易物─以硫磺、鹿皮、黃金交換鹽 布、鐵 39

40 (四)宗教信仰:泛靈信仰,舉行各種歲時祭儀
1.阿美族-豐年祭 2.賽夏族-矮靈祭 3.排灣族-五年祭 4.布農族-小米祭 5.西拉雅族-以「祀壺」方式尊崇祖靈「阿立 祖 」 6.中部平埔族-以賽跑方式舉行祖靈祭 阿美族的豐年祭(公視) 賽夏族矮靈祭(中視) 40

41 (五)手工藝: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1. 編製材料:麻、竹、藤等 2.雕刻:A.祖靈柱-魯凱族 B.石板屋-排灣族 C.拼板舟-達悟族
3.製陶:阿美族、達悟族 41

42 (六)原住民社會與文化對漢人的影響: 1. 背景:十七世紀以來,由於原住民與漢人 接觸頻繁 2. 影響層面: A
(六)原住民社會與文化對漢人的影響: 1.背景:十七世紀以來,由於原住民與漢人 接觸頻繁 2.影響層面: A.宗教:西拉雅族的阿立祖信仰,漢人拜 「地基主」 B.婚嫁:漢人與平埔族女性結婚的儀式稱 為「牽手」婚;「牽手」演變成 對太太另一稱呼 42

43 C.地名:如北部的艋舺(今臺北市 萬華區) 、金包里(今新北市 金山區) 、 貓裏(今苗栗縣) 、中部的沙轆 (今臺中市 沙鹿區) 、南部的打 貓(今嘉義縣 民雄鄉) 、打狗( 今高雄市) D.其他:結婚的儀式中吃檳榔;婦女坐月子 吃麻油雞 43

44 與原住民有關的地名 平埔族遷居後漢人以「社」為地名:番仔寮、社寮、番社、社口、社尾、社腳 平埔族社名譯音: 八里坌、北投、沙轆、大肚
北投是平埔族「Patauw」譯音,意為女巫。可能與煙霧瀰漫易產生奇幻的想像有關 與原住民有關的地名 平埔族遷居後漢人以「社」為地名:番仔寮、社寮、番社、社口、社尾、社腳 平埔族社名譯音: 八里坌、北投、沙轆、大肚 原住民語譯音: 烏來(溫泉)、太麻里(太陽照耀的肥沃土地)、艋舺(獨木舟) 過去曾因大中國與反共意識改名為達觀山。拉拉是泰雅族語「美麗」之意,該區有許多神木,盛產水蜜桃。 第4頁/4

45 限男子進入 生活重心、社交場所 →須到一定年齡 政治 司法 軍事 教育 處理公共事務 訓練年輕族人,傳承文化歷史 軍事、狩獵等

46 臺灣的考古階段   從日治時期至今,學者的研究顯示,臺灣的考古大約經歷了四個階段:1930年代以前是以古器物為主要研究取向;1930至1960年代,是探討族群、文化的淵源;1960至1970年代,著重人與環境間的相互關係,以張光直主持的「濁 大計畫」為代表;1970年代以後,則以人類過去文化、行為的解釋為主要的取向,同時引進古蹟保護的考古理念。 ~~引自:劉益昌,〈臺灣史前史料概說〉,收入張炎憲、陳美蓉編,《臺灣史 與臺灣史料》

47 圓山文化   圓山文化的年代歸屬,學者早期多半以貝殼測定的碳十四年代可能早至4400年前,而劃分其較早階層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最近幾年多量的木炭測定的碳十四年代顯示圓山文化的年代最早在3500年前,而且大量集中於3000年前以內至2500年間,因此歸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實較妥當。 ~~引自:劉益昌、郭素秋著,《臺北市考古遺址調查與研究》

48 史前文化與原住民   在十七、八世紀漢人大量移民臺灣之前,臺灣早為南島語系的土著民族居住著。這些土著民族,在語言、文化、社會組織,以及體質上都各有相當大的差異,這種情形,正是臺灣史前文化具有繁雜多元的時空單位的寫照,因此由許多史前文化的內容,可以尋出原住民族的生活脈絡。例如「圓山文化人」生前有拔齒的習慣,這種習慣亦見於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鄒族及部分平埔族;再例如,北部地區發現的「十三行文化」所擁有的幾何形印紋的陶器,繼續由北部的凱達格蘭族及蘭陽地區的噶瑪蘭族使用到近代,可知此一史前文化與各該地區的平埔族必有密切關聯。 ~~引自:李筱峰、林呈蓉,《臺灣史》

49 原住民正名運動   目前被行政院院會核定為原住民者有十四族。其中,邵族原被歸屬於鄒族,但它的語言、文化及血統等方面均與鄒族不同,因此在2001年正名為邵族。噶瑪蘭族為平埔族,分布於宜蘭及花蓮沿海,因其仍保存獨特的語言及習俗,人口也有數千人,故於2002年成為原住民一族。太魯閣族原歸為泰雅族,分布在花蓮 太魯閣國家公園附近,2004年爭取正名成功。2007年,撒奇萊雅族從阿美族中正名出來,成為第十三族 ,分布於花蓮 奇萊平原。2008年,原歸屬泰雅族的賽德克族獲得正名,成為第十四族,分布於南投縣 仁愛鄉及花蓮縣。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臺灣原住民資訊資源網

50 平埔族以母系為主的嫁婚風俗   「娶則視女子可室者,遣人遺瑪瑙珠雙,女子不受則已;受,夜造其家,不呼門,彈口琴挑之。口琴,薄鐵所製,齧而鼓之,錚錚有聲。女聞,納宿,未明徑去,不見女父母。自是宵來晨去必以星 ,累歲月不改。迨產子女,婦始往婿家迎婿,如親迎,婿始見女父母。遂家其家,養女父母終身,其本父母不得子也。故生女喜倍男,為女可繼嗣,男不足著代故也。」 ~~引自:陳第,〈東番記〉,收入沈有容,《閩海贈言》

51 十三行遺址出土唐 宋銅錢 開元通寶和太平通寶分別為唐代和宋代時所發行的銅錢,反映出當時東亞海域人民互有往來的情形。 51

52 「番社采風圖」捕鹿 從髮式和腰部裝飾來看,應為青少年。前景兩位少年腰部有一束帶狀物,謂之「箍腹」,以竹片編成,束使腰細,以利競走。平埔族將捕鹿稱之為「出草」。 中研院 史語所藏 52

53 「番社采風圖」刈禾 平埔族收割稻穀時,通常是全族通力合作,完成後宴請社眾,歌舞歡飲。途中平埔族仍以手摘稻,並未使用鐮刀等工具。 中研院 史語所藏 53

54 邵族的「浮嶼誘魚法」 浮嶼是利用數根竹子綁製而成,完成後將它放在水中,再移植水草於上的一種設置。邵族人藉由魚喜愛到水草根部產卵的特性,在浮嶼下方放置捕魚器具捕捉魚類。 54

55 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 小米播種祭是祈求未來小米豐收的祭典,祭典中所吟唱「祈禱小米豐收歌」,便是享譽國際的天籟之音- 八部合音。
布農族八部合音(中視) 55

56 阿美族豐年祭 豐年祭是阿美族的過年,時間由1~7天不等,每年七月中 旬,由臺東的阿美族開始,依次往北推,至花蓮 吉安鄉。 56

57 阿美族豐年祭 豐年祭是該族最具代表性的活動,其中歌舞活動是祭典的重心,藉由族人同歌共舞,具有凝聚族群的功能。 57

58 賽夏族祖靈祭 該祭典是基於對矮靈懺悔而舉行,族人以肅穆之心參與活動 ,以一致步伐,並配合祭歌腔調,在寧靜之夜顯現震攝人心氣氛。 58

59 該祭典被視為是族人與祖靈或神明間的約 定,其中刺球是一項重要的活動,透過刺 球祈求祖靈賜福予族人。 排灣族五年祭 59

60 一份臺灣的考古報告記載:其居民主要住在水岸的稍高階地,已形成定居的小型聚落。他們使用石製的生產工具,如石鋤、石斧,種植根莖類的作物。這一文化分布地區廣及中國的閩南和廣東沿海。此文化遺址最可能是 (A)長濱文化 (B)網形文化 (C)大坌坑文化 (D)十三行文化 答案:C 解析:從種植根莖類作物、分布地區廣及中國的閩南和廣東沿海即足以判斷。101學測

61 資料一:「文獻記載中國官方與臺灣住民的接觸,可以追溯到三國或隋代,臺灣與大陸有著極其密切的歷史關係,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居住在臺灣的高山族是祖國民族大家庭的成員。」資料二:「在歷史時代,文獻記載中國官方與臺灣住民的接觸,最早的可能可追溯到三國時代,或在隋代。假設文獻記載的島嶼的確指臺灣,這類的接觸也是偶發的、不連續的,數百年難得發生一次,在本質上不是隸屬的關係。我們甚且可以說,正由於有這類的記載,我們可以確定臺灣不是『自古即為中國領土』。」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兩段文字? (A)資料一為歷史事實,資料二則是歷史解釋 (B)資料一為歷史解釋,資料二則是歷史事實 (C)學者引用相同史料,可能獲得不同的結論 (D)兩者引用相同史料,結論不同,當有一誤 答案:C

62 解析:資料一:認同臺灣史可以追溯至三國或隋代,而臺灣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資料二:認為臺灣與中國於三國或隋代無隸屬關係存在,反對臺灣「自古即為中國領土」。兩則資料都是用相同的中國古代文獻,但解釋的方式與結論不同。100指考

63 下表為1995年臺灣四個縣某一原住民族群的人數,以及所佔該族群全臺總人數的百分比,請問它應該屬於哪一族的原住民? (A)泰雅族  (B)布農族 (C)賽夏族  (D)排灣族
解析:由此一表格可得知,此原住民族群主要分布於新竹縣和苗栗縣境內。泰雅族主要分布於臺灣北部中央山脈兩側及花蓮、宜蘭等山區。布農族主要分布於以南投縣為中心,北到霧社,南到高雄 旗山,東達至中央山脈東麓。賽夏族主要分布於北部中央山脈西側新竹縣與苗栗縣的縣界山區,與表格顯示分布情形一致。排灣族主要分布於中央山脈南段,在屏東縣、臺東縣以及高雄縣境內。98指考 台北縣 新竹縣 苗栗縣 台中縣 450(9.6%) 1380(29.4%) 1939(41.4%) 123(2.7%)

64 第 一 章 第二節 國際競逐與荷西殖民 統治

65 臺灣在東亞海域的崛起 (一)崛起的時代背景
1.地理大發現後,歐洲人在東亞海域展開競爭 A.主要目的:商業利益與傳教 B.主要國家:葡萄牙、西班牙、荷蘭 a.1557年-葡萄牙占澳門 b.1571年-西班牙占菲律賓的馬尼拉 c.1619年-荷蘭占印尼的巴達維亞 65

66 (二)16、17世紀臺灣成西方國家競逐的 目標 1. 16世紀葡萄牙稱臺灣為「Ilha Formosa」
(二)16、17世紀臺灣成西方國家競逐的 目標 1. 16世紀葡萄牙稱臺灣為「Ilha Formosa」 2. 荷蘭、西班牙相繼占領臺灣南、北部→ 臺灣進入歷史時代,邁向國際舞臺 66

67 大航海時代東亞海域形勢圖 67

68 漢人與日本人的活動 (一)原住民的活動 1.與漢人、日本人有貿易往來 2.主要民族: A.北部-馬賽人:擅於航海、貿易 B.南部-西拉雅人
68

69 (二)漢人活動 1.漢人在澎湖的活動 A.元代:正式把澎湖劃入版圖(具軍事價
值)-設巡檢司 B.明代: a.明初-行海禁→澎湖 成海上走私貿易 的中心 b.明末-加重澎湖防務→海上走私貿易 轉移至臺灣本島→臺灣成為海 盜的巢穴 69

70 宋 元以來澎湖形勢演變圖 70

71 2. 十七世紀初在臺灣較具實力的海盜:顏 思齊、鄭芝龍 A. 駐紮於笨港至諸羅山一帶 B. 招募福建 漳 泉人民來臺開墾 C
2.十七世紀初在臺灣較具實力的海盜:顏 思齊、鄭芝龍 A.駐紮於笨港至諸羅山一帶 B.招募福建 漳 泉人民來臺開墾 C.鄭芝龍1628年接受明朝招安,守備沿海 a.一面消滅其他海盜勢力 b.一面從事日本與東亞貿易→成中國東 南海上霸主 顏思齊與笨港的開發(公視) 71

72 (三)日本人活動 1.日本海盜與漁民常出沒在臺灣北部海域
2.日本官方曾想將臺灣納入勢力範圍 A.16世紀—豐臣秀吉派人招諭臺灣的高山國, 無功而返 B.17世紀—德川家康兩度派兵攻臺,仍無結果 3.日人在臺灣的活動終止:德川幕府採行「 鎖國政策」 72

73 荷蘭占據臺灣 1.兩度進犯澎湖→為明將沈有容所退 2.在明廷默許下轉入臺灣 A.由荷蘭東印度公司代行統治38年
B.初期以大員為中心:建兩城 a.熱蘭遮城—行政中心 b.普羅民遮城—商業中心 C.北上趕走西班牙(1642)→統制區域由南擴 及至臺灣中北部,甚至東部 普羅民遮城(公視) 73

74 荷蘭對原住民的治理 (一)地方會議制 1.政策上-鎮壓、安撫、教化交互運用 A.1635年底曾攻打麻荳社,迫其簽約 B.中部大肚番王也與東印度公司訂約歸順 2.統治上-採「地方會議」制 A.召集各社頭人,每年3-4月集會,宣達政令和 任命頭人 B.後分南路、北路、淡水、卑南四區 C.以傳教士強化地方控制 74

75 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機構示意圖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與臺灣(公視) 75

76 (二)推行教化 1.教化原住民手段─傳基督教 A.地區:南部西拉雅族各社 B.措施:設立教堂、學校─以「新港文」教 原住民書寫與閱讀 a.原住民一直沿用「新港文」至19世紀初 b.「新港文」用於原住民與漢人的土地契 約,稱「番仔契」,又稱「新港文書」 2.驅逐西班牙後,也在北部原住民部落設學校 教荷蘭文─ 成效不佳 76

77 荷蘭對漢人的控制 (一)以漢制漢 1.招徠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漢人協助開墾 A.提供土地、種子、牛隻、農具和水利設施 B.種植稻米、甘蔗 2.倚賴漢人頭家─管理漢人、協助徵稅與提供 諮詢 3.承包原住民村社買賣交易-「贌社制」 4.包稅統理到臺灣捕魚的大陸漁船 77

78 (二)郭懷一事件-1652年 1.背景:因甘蔗減產,再加上人頭稅的徵收 →使漢人生活陷入困境 2.荷人派軍並利用原住民鎮壓,使不少漢人
1.背景:因甘蔗減產,再加上人頭稅的徵收 →使漢人生活陷入困境 2.荷人派軍並利用原住民鎮壓,使不少漢人 慘遭殺害 78

79 荷蘭在臺的經貿發展 (一)從事轉口貿易 1.將中國生絲、絹綢、瓷器、黃金和藥材, 轉售日本、荷蘭和歐洲
2.將日本的白銀及由南洋輸入的香料、鉛、 錫等轉售到東亞大陸、歐洲 3.將臺灣土產蔗糖、稻米、鹿角、鹿皮、硫 磺銷至日本、東亞大陸、歐洲 4.1640年代以後,臺灣主要扮演金、銀貿易 轉運站 79

80 荷治時期臺灣轉口貿易示意圖 80

81 (二) 與日本發生糾紛-濱田彌兵衛事件 1.原因:荷蘭要求日本商人繳貨物輸出稅→遭日拒 絕 2.經過:
A.1626年濱田來臺購買生絲受阻→請求幕府反荷 B.1628年濱田再度來臺,交涉不成→綁架荷蘭在臺 長官,並關閉荷蘭在平戶的商館 C.後來荷蘭屈服示好,日本重開荷蘭在平戶之商館 3.結果:日本1633年鎖國,中斷與臺灣之間的貿易 81

82 西班牙在北臺灣的統治 1.活動範圍:今基隆、淡水、宜蘭一帶 2.目的:向中國、日本貿易與傳教
3.建兩城: A.1626年-基隆 聖薩爾瓦多城 B.1628年-淡水 聖多明哥城 4.控制北臺灣 A.1632年沿淡水河進入臺北盆地,開闢直 達雞籠(基隆)的陸路,招撫八里坌、 北投等社 B.1634年征服蛤仔難(宜蘭) 82

83 5. 傳天主教 A. 地區:在今淡水、金山、三貂角等地 B. 情形:建立教堂,信徒約四千人,以原住 民為主,也有漢人和日本人受洗 6
5.傳天主教 A.地區:在今淡水、金山、三貂角等地 B.情形:建立教堂,信徒約四千人,以原住 民為主,也有漢人和日本人受洗 6.發展不順利 A.日本實施鎖國,使其貿易與傳教受重挫 B.原住民反抗-殺害西班牙神父 C.西班牙士兵水土不服 D.菲律賓 伊斯蘭教徒反抗-重心移回菲律賓 7.為荷蘭所逐:1642年 83

84 頭家 ~~ 引自:韓家寶著、鄭維中譯,《荷蘭時代臺灣告令集‧婚姻與洗禮登錄簿》
「頭家」一詞,引伸自葡萄牙文,原意指「頭」。「頭家」則指稱荷蘭時代臺灣 漢人社群中的領導階層。他們一方面是企業經營者,一方面又有半官方的身分。作為企業家,這群人配合、參與東印度公司的國際貿易活動,並且投入資本於農業開墾活動,經營臺南 赤崁一帶的農業,活躍於興建城市和城堡的營造產業。他們也在若干層面上具備半官方的地位,代表臺灣 漢人社群:首先是臺灣議會制訂與漢人相關政策時的諮商團體;其次,他們仲裁、調解漢人之間的細罪糾紛(犯罪糾紛) 。最後,他們也常代表公司,出使中國從事斡旋活動。 ~~ 引自:韓家寶著、鄭維中譯,《荷蘭時代臺灣告令集‧婚姻與洗禮登錄簿》

85 有本臺灣地方志提及某地的築城:「他們蓋的城很小,根本就不能算是城……但他們有好的船隻,也善用火砲,所以雖然軍隊數量不多,但各地的原住民都聽命於他們。他們又在城外設立市場,福建沿海商人頻繁前來和他們貿易」。這應是哪一次的築城活動? (A)西班牙人在基隆地區築城貿易 (B)荷蘭人據臺時在安平地區築城 (C)鄭成功復臺後修築的承天府城 (D)英國人在淡水地區修築紅毛城 答案:B 解析:由「他們有好的船隻,也善用火砲,所以雖然軍隊數量不多,但各地的原住民都聽命於他們」即可判斷。西班牙只有北部地區的原住民聽命於他們。鄭成功就擁有很多軍隊。而英國主要在貿易,原住民不受他們管轄。 98學測

86 1840年代末期,荷蘭某學院圖書館發現了《福爾摩沙語彙》(Woordenlijst der Formosaansche taal)一書。這是十七世紀荷蘭來臺傳教士使用的語言用書 ,他們用這種語言來從事教育、宣道和主持禮拜。此「福爾摩沙語」是指: (A)古荷蘭語  (B)閩南方言   (C)北京官話  (D)西拉雅語 答案:D 解析:荷人治臺時,傳教士於西拉雅族 新港社等部落傳教,他們以羅馬字母拼寫新港語,後多用於土地契約,稱之為「番仔契」或「新港文書」,是原住民最早使用的文字系統。 100指考

87 閱讀下列兩則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一:一位傳教士寫信向教會報告宣教結果: 「某些地區,百分之八十的居民接受了 基督教教義,其中半數會閱讀並使用羅 馬拼音文字。」 資料二:一位清代人的回憶:「原來我們沒有文 字,傳教士來後幫我們創造一套文字, 這套文字在傳教士離開後,我們在土地 契約上,繼續使用至少一百五十年。」

88 下列有關這兩則資料的解讀,哪些是正確的?
(A)兩則資料內容和荷蘭傳教士在臺傳教有關  (B)兩則資料所指的傳教士是指耶穌會傳教士 (C)兩則資料所指的文字是指岸里社語和文書   (D) 「地區」和「我們」是指宜蘭的噶瑪蘭族 (E) 「地區」和「我們」是指南部的西拉雅族 答案:AE 解析:綜合兩則資料的內容,都與傳教士在臺灣的傳教事業有關,其中資料二提到傳教士創製文字,可聯想到荷蘭傳教士為臺南一帶西拉雅族原住民拼寫的「新港文」。「新港文」後來多用於與漢人的土地契約上,稱為「番仔契」。 101指考

89 臺灣原本不產耕牛,主政者在南北兩路各設「牛 頭司」,負責引進牛隻繁殖,以用於耕作。主政 者並在各地修築水利設施,提供耕牛、農具與種 籽;又大量招募「中土遺民」前來開墾。這是何 時的情況? (A)荷蘭時期  (B)清領初期   (C)日治時期  (D)戰後初期 答案:A 解析:荷蘭東印度公司治理臺灣時,大量引入漢 人勞力及耕作技術,並由公司提供土地、工具、 牛隻、種子與水利設施。101學測

90 某時期中,臺灣當局對入港船隻課徵關稅,來臺漢人除繳納田租外,還須申請執照,繳交費用後才可打獵、捕魚;年滿 7 歲者,均須繳交人頭稅。發布這個命令的人應是:  (A)荷屬東印度公司總督 (B)鄭氏時期的承天知府 (C)康熙年間的臺灣知府 (D)日據時期的臺灣總督 答案:A 解析:荷蘭治臺時,對漢人的經濟活動有諸多管制,目的是方便管理及落實經濟榨取。其政策包括:向來臺船隻徵收關稅,可保障公司船隻優勢,更可增加收入;透過牧師販售狩獵執照;開放商人承包稅收;向漢人榨取人頭稅;漁民部分漁獲需繳給公司;要求承包漢人以穩定價格提供肉品、柴火等物品。100學測

91 據報導:被魯凱族部落大頭目世家視為傳家寶的青陶瓷,是十七世紀初荷蘭人用它裝棕櫚油,運到臺灣後與魯凱族部落「以物易物」,再運銷到日本。請問荷蘭人是以棕櫚油交換臺灣魯凱族的哪種物品 ?再運銷到日本哪個港口?  (A)硫磺,橫濱  (B)蔗糖,神戶  (C)鹿皮,長崎  (D)稻米,大阪 答案:C 解析:蔗糖、稻米非原住民的物產,硫磺為製作火藥的原料,亦與原住民無關。獵鹿是原住民的重要活動,此外,十七世紀時荷蘭於長崎設有商館。 99指考

92 荷蘭占領臺灣南部初期的競爭對象有三:西班牙人 、日本人、鄭芝龍等漢人海盜與官商。請問荷蘭人對付這三個競爭對手的策略何者為是? (A)對三者都是一律逐出   (B)對西班牙人逐出 (C)對鄭芝龍等漢人抽稅   (D)對日本人攻擊 答案:B 解析:荷蘭人只有逐出西班牙人;對來臺的日本人 ,荷蘭人採合作並徵稅的政策;至於對鄭芝龍,荷蘭人曾與明朝官方合作攻擊鄭芝龍,但被鄭氏擊敗 ;其後荷蘭與鄭氏訂立貿易協定,雙方為亦敵亦友的關係。 98指考

93 第 一 章 第三節 鄭氏統治時期

94 鄭成功與反清復明 (一)鄭成功 1.本名:鄭森─鄭芝龍之子
2.受封: A.唐王: a.賜姓朱,名成功→ 「 國姓爺」名稱由來 b.封忠孝伯,掛招討大將軍印 B.桂王:封「延平王」 鄭成功像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 94

95 (二)南明抗清 1.明朝滅亡 A.流寇攻陷北京,明思宗自縊 B.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清軍占領北京
95

96 (三)鄭成功抗清 1.先以金門、廈門為基地,勢力逐漸擴展 到福建沿海一帶 2.曾派人至日本請求援助,無結果
1.先以金門、廈門為基地,勢力逐漸擴展 到福建沿海一帶 2.曾派人至日本請求援助,無結果 3.攻清失敗:1659年 A.清頒海禁令,嚴禁商民船隻私自出海 B.鄭成功率領船隊攻陷鎮江,為清軍所敗 ,退守廈門 96

97 鄭成功驅荷與開臺 (一)驅荷 1.攻取臺灣:為長期抗清據點 A.何斌獻策 B.由臺南 鹿耳門水道進入台江-1661年 C.1662年荷蘭投降,雙方簽和約 a.沒收東印度公司的財物、糧食、武器 b.荷蘭人在鄭氏保證安全下,撤離臺灣 2.意義:建立臺灣第一個漢人政權 3.清頒再遷界令封鎖臺灣 鄭成功登陸鹿耳門(公視) 97

98 行政制度的建立 (一)鄭成功時期 1.劃定行政區域: A.將赤崁改稱東都 明京 B.設承天府於普羅民遮城:設「一府二縣」 a.天興縣-新港溪以北,縣治設於開化里 b.萬年縣-新港溪以南,縣治設於二贊行 C.改稱大員為安平鎮 D.在澎湖設安撫司 鄭成功的個性與各界對鄭氏攻臺的評價(公視) 98

99 (二)鄭經時期 1.措施: A.改東都為東寧 B.升天興、萬年縣為州 C.增設南北二路安撫司
3.稱為「東寧王國」 ─以獨立王國自居 99

100 鄭氏治臺時期行政區圖 100

101 土地拓墾 (一)拓殖 1.行「軍屯」─解決糧食不足 2.開墾方向─ A.以承天府、安平鎮為中心,向南北拓墾 B.成點狀零星分布
C.文武官田:鄭氏宗室、文武官員、士紳等招 佃開墾之土地 2.開墾方向─ A.以承天府、安平鎮為中心,向南北拓墾 B.成點狀零星分布 3.農作物─以稻、蔗為大宗 101

102 (二)與原住民關係 1.1670年 A.起因:鄭氏部隊分赴各地耕作壓縮到原 住民的生活空間 B.中部沙轆社遭鄭氏部將劉國軒強力掃蕩 →幾遭滅族 2.1680年 A.起因:鄭氏與清朝對抗,要求原住民運 送糧食 B.導致新港仔(苗栗)、竹塹(新竹)等社原住 民起而反抗→遭到鎮壓 102

103 社會與文教發展 (一)社會發展 1.以閩南人為主體的漢人社會 A.隨鄭氏來臺的文武官員、軍隊、民眾以 閩南 漳 泉人居多 B.鄭氏有計畫的將官兵眷屬遷徙來臺,對 臺灣宗族制度的萌生有促進之功 2.鄭氏宗族、文武官員為主要領導階層─因 勵行軍屯,社會軍治色彩濃厚 103

104 (二)文教發展 1.有計畫移植漢人文化 A.參軍陳永華的建議下 B.1665年在臺南建孔廟,設明倫堂,創辦 學校─ 「全臺首學」
3.將原鄉民間信仰傳入臺灣─提供心靈寄託,教化人心 104

105 海外貿易拓展 (一) 荷蘭人的發展 1.1662年荷人撤離後,一度又占雞籠,欲重開貿易 2.1668年主動撤出北臺灣:因 A.貿易不如預期
B.鄭經武力威脅 荷蘭人手繪雞籠地圖 105

106 (二)與日本、呂宋貿易 1.與日本關係最密切 A.銷往日本:蔗糖、鹿皮、絲綢 、藥材 B.自日本輸入:軍事物資(銅、鉛、盔甲)
2.轉銷部分進口的白銀至東南亞 106

107 (二)拉攏英國 1.英國希望透過臺灣與日本、中國通商- A.簽訂通商條約 B.東印度公司設立安平商館 C.向英國購買武器─三藩起事期間
2.1680年後雙方貿易幾乎停頓─鄭經喪失中國 沿海的據點 107

108 鄭氏時期對外貿易示意圖 108

109 鄭清關係轉變 (一)鄭 清多次談判 1.雙方始終無法取得共識 A.鄭經立場─堅持仿照朝鮮事例,不薙髮、 世守臺灣與稱臣納貢 B.清廷立場─堅持薙髮 年鄭經乘機反攻大陸 A.利用三藩起事,一度收復閩南沿海地區 B.最後仍不敵清軍,被迫退回臺灣 109

110 三藩之亂期間東南沿海形勢圖 110

111 (二)敗亡 1.鄭經過世,鄭克 繼位,馮錫範掌權 A.結合劉國軒謀害鄭克 ,擁立鄭克塽 B.克塽繼位後,親貴用事,人心不服,政 局動盪不安
2.連年征戰,財政支出龐大,苛捐雜稅,民 心士氣不穩→予以清帝國有機可乘 3.清廷派福建水師提督施琅攻澎湖-1683年 A.清軍潰敗,鄭克塽投降 B.1684年臺灣納入清朝版圖 111

112 大天后宮 位於臺南市 天后里,又稱臺南大媽 祖廟,原為明朝宗室寧靖王 朱術桂 府邸,鄭氏降清後,施琅奏請康熙 將其改建為媽祖廟,其後加封天妃
為天后,稱為天后宮。 112

113 開元寺 位於臺南市 開元里,原名「北園別館」,建於1680年,是鄭經在臺灣的行館和安養母親董氏的地方,1690年改為佛寺。 113

114 五妃廟 寧靖王妃子墓-位於臺南市,明朝宗室寧靖王 朱術桂於明亡後,隨鄭軍來臺,鄭氏降清後,與其妃子們自殺殉國。 114

115 鄭成功與臺灣   鄭成功來臺不到一年即去世,但有關他與臺灣的關係 ,評價頗高,甚至被尊為民族英雄。以種族主義立場,鄭成功反清復明,符合孫中山「驅逐韃虜」的宣傳口號。從民族主義觀點,中國在十八世紀以後,鄭成功是唯一一位擊退帝國主義的人物。1949年後,國民黨推崇鄭成功的反清復明,因為符合「反共復國」的國策,中共強調鄭成功驅逐荷蘭人的事蹟,並做為「解放臺灣」的依據。此外,日本人也肯定鄭成功的英雄形象,因為他母親是日本人,就被視為第一位日本人後裔遠征臺灣的歷史人物。 ~~引自:陳芳明,〈鄭成功與施琅—臺灣歷史人物評價的反思〉,收入張炎憲、李 筱峰、戴寶村,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 》 115

116 荷蘭通譯何斌勸說鄭成功攻取臺灣   荷蘭通譯何斌勸說鄭成功攻取臺灣:「臺灣沃野千里,實霸王之區。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國,使人耕種,可以足其食。上至雞籠、淡水,硝磺有焉,且橫絕大海,肆通外國,置船興販,桅舵、銅鐵不憂乏用 。移諸鎮兵士眷口其間,十年生聚,十年教養,而國可富,兵可強,進取退守,真足與中國抗衡也。」 ~~引自:江日昇,《臺灣外紀》卷十一 116

117 解析:這兩個政策分別是「遷界令」與「海禁」。
清廷為了對付鄭成功,實施「沿海居民盡徙內地,設立邊界,布置防守」及「寸板不許下水,貨物不許越界,違者無赦」兩個政策,請問這兩個政策造成最大的影響為何?  (A)鄭成功因物資短缺開始實施專賣  (B)鄭成功轉向日本、南洋購買米糧  (C)沿海居民變成流民而投靠鄭成功  (D)沿海居民謀生從漁業轉變成農業 答案:C 解析:這兩個政策分別是「遷界令」與「海禁」。 99指考


Download ppt "第 一 章 第一節 史前文化與原住民族."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