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附錄〈二〉 紀水沙連 藍鼎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附錄〈二〉 紀水沙連 藍鼎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附錄〈二〉 紀水沙連 藍鼎元

2 題解 文體、主旨 寫作背景 水沙連名稱由來 邵族簡史 日月潭 光華島

3 本文選自《東征集》。紀,通「記」,記述。水沙連是指以日月潭為中心的南投山區。「沙連」一詞原為邵族語 saeum 或平埔族語soalian 的音譯,其義為水。後人不解其義,又因此區有日月潭,遂加添「水」字,故名水沙連。清康熙六十年(西元一七二一年),朱一貴反清之際,水沙連原住民亦殺其通事。是年秋天藍鼎元北巡,冒險遊歷水沙連,寫下這篇有名的遊記。

4 本文以描寫水沙連嶼(拉魯島)為主體,由日月潭的自然風光擴及島上原住民的生活,文末則寄語執政當局做好教化工作。其中自然風光,作者僅以「山青水綠,四顧蒼茫,竹樹參差,雲飛鳥語」四句淡筆勾勒,而關於原住民的生活風貌,則是濃筆彩繪,從山頂不得建屋的禁忌,到以獨木舟迎客的方式,無不令人耳目一新。然而冀望為政者修文德以教化原住民,讓百姓能暢快往遊,這才是作者立言的旨趣。

5 沙連一文大約是作於康熙六十年(西元一七二一年)初秋北巡期間,那時藍鼎元四十二歲。
那年朱一貴被擒,然而各地餘黨仍伺機反抗,連在內山的阿里山、水沙連的原住民也趁機殺通事,表達對通事橫暴欺凌的不滿,這一事端也被清廷視為叛亂。身為戎幕參謀的藍鼎元,為了熟悉地方事務和山川形勢,更為了積極治臺的主張,他在初秋隨即展開北巡,歷涉險惡之地,來到水沙連訪視,因此紀水沙連決非一般的休閒旅遊作品,而是以「知番」進而有效「治番」、「化番」的經世論點為依歸。

6 最早出現「水沙連」名稱的文獻是蔣毓英纂修的《臺灣府志》,該書內容應可視為蔣毓英在臺灣知府任內,即康熙二十四~二十五年(西元一六八五~一六八六年)之間的臺灣見聞,該書釋「木排田」為:
木排田在諸羅縣水沙連社,四面皆水,中一小洲,其土番以大木連排盛土,浮之水上,耕種其中,若欲他適,并田扯去。 這段文字清楚地記載「水沙連社」,顯然「水沙連」是一個原住民的社名,這個原住民的社址所處的地理位置就是今天大家所熟知的日月潭。

7 這一群居住在山光水色而風光明媚的日月潭邵族人,在清領時期的早期,由於漢人不顧清廷禁令,不斷侵墾邵族傳統的生活領域,甚而暴力相向,導致族人四處流竄。清領後期,治理官員力主開放政策,漢人入墾更是如入無人之境,加上不同族群的人口接觸後,族人對於外來的若干疾病(如天花拉魯島)並未具備抗體,因而導致邵族人口在十八世紀下半葉急劇銳減,原有數千人的人口遞減至清末的三百人左右。

8 清末至日據初期,邵族人為了躲避瘟疫的感染,四處易居,避過瘟疫感染的族人散居在日月潭畔,建立起十數個隔離式的小聚落,才保住邵族的民族命脈。
大正年間,日人欲發展輕工業,因此於西元一九一九年,開始在日月潭興建發電廠,並因而淹沒了邵族人居住的村社。日人為了安頓邵族人,將他們移居到卜吉社(今德化社拉魯島),每一丁口分配兩分地以維生計。

9 臺灣光復後,大量漢人移入經商,並在此購地或租屋,造成不少土地紛爭,加上學校、山地文化中心的設立,以及實施街地重劃,邵族人的最後居地終於逐漸流失。
繼漢人移墾水沙連、日人強制移居,以及因瘟疫肆虐族人四處易居之後,不僅改變了邵族原有的生活方式,更讓邵族面臨了被觀光化的命運,同時也使得邵族人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組織起了急劇的變化。

10 作者 生平闡述 二三事 「籌臺之宗匠」

11 藍鼎元,字玉霖,號鹿洲,清福建漳浦(今福建省漳浦縣)人。生於聖祖康熙十九年(西元一六八○年),卒於世宗雍正十一年(西元一七三三年),年五十四。
藍鼎元十歲喪父,母許氏守節撫孤。鼎元感奮勵志,經史百家、禮樂名物、韜略行陣,無不用心涉獵。十七歲時,泛舟閩、浙沿海各島嶼,閱歷甚廣。二十七歲讀書福州 鰲峰書院,巡撫張伯行延請編纂先儒著作,稱許他為「經世之良材,吾道之羽翼也」。

12 康熙六十年朱一貴起事,藍鼎元隨堂兄南澳總兵藍廷珍來臺平亂。由於他善言論,觀察敏銳,行事果決,深得藍廷珍之賞識,因此文案書札、軍機要務多由其主筆策劃。雍正六年,任廣東普寧縣知縣,不久兼攝潮陽縣。為政公正清廉,因得罪權貴,被誣去職。至雍正十一年,再起為廣州知府,抵任甫一月即病逝。

13 藍鼎元為學著述,講求經世致用,即使偶有遊觀之作,也足見其留心軍國民瘼。著有《東征集》、《平臺紀略》、《鹿洲初集》、《鹿洲公案》等書。其中《東征集》與《平臺紀略》,記在臺平亂經過以及論述善後事宜,由於提出治臺諸多方案,遂被譽為「籌臺之宗匠」。

14 藍鼎元是清廷平定朱一貴民變的重要人物。他擔任其堂兄藍廷珍的幕僚,提出許多關鍵性的戰略,讓清兵能快速順利的平定這場民變。當初由於朱一貴的聲勢甚大,一時之間黨眾與一般百姓難以分辨,有人便主張一律消滅,但藍鼎元持反對意見。他認為應招降游移分子,不但省去軍力的耗損,還可避免傷及無辜。於是他撰寫招降檄書,並且有效地進行分化手段,各地民眾紛紛與黨眾劃清界限,大大削弱朱一貴反抗軍的勢力,使清軍短短七天就收復臺灣府城。因此民間對這位幕後英雄便以「戎馬書生」稱之。民變平定後,他更為治理臺灣提出一系列的方案和措施,而被譽為「籌臺之宗匠」。

15 預言藍廷珍將立功臺灣 在朱一貴事起前,南澳總兵藍廷珍曾巡哨南方海面,突然間迅雷擊中船隻,從大桅焚燒而上。藍廷珍心裡很不快樂,覺得那是不吉利的預兆。藍鼎元寫信告訴藍廷珍:「舟中起雷,本非災異。唯君子遇災而懼,百凡修省。無事常如有事之防,不可以為常也而忽之。」並且進一步判斷雷震東方、聲聞四海之象,表示將建勳業於臺灣,要藍廷珍未雨綢繆,以防亂遏禍為海疆第一急務。後來事情發展,果如藍鼎元所料。

16 邪廟變為書院 普寧縣有對神棍夫妻,女的是林妙貴,其夫胡阿秋,自號「仙君」,用符咒水為人治病、求嗣,又說能使寡婦晚上見到亡夫。知縣藍鼎元派吏卒逮捕他們,吏卒不敢前往,都說林妙貴的神兵會攝人精魂。於是藍鼎元親往擒拿,經由審問得知林妙貴他們種種騙術劣行,判刑斃之。藍鼎元將那座邪廟改建為棉陽書院,祭祀宋代五位理學家,聚普寧人士在此講習儒學,他還撰寫棉陽學準,以收移風易俗、提振文化的功效。

17 課文注釋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日月潭 光華島

18 自斗六門沿山入,過牛相觸,溯濁水溪之源,翼日可至水沙連內山。山有蠻蠻、貓丹等十社,控弦千計,皆鷙悍,未甚馴良,王化所敷,羈縻勿絕而已。
斗六門:舊地名,在今雲林縣斗六市。 牛相觸:舊地名,在今南投縣埔里鎮,因位於南港溪 坪仔頂台地上,隔溪與烏牛欄台地相望,狀似兩牛相觸,故名。 溯:音ㄙㄨˋ,逆流而上。此處指溯源,即向上尋找溪水的發源處。

19 濁水溪:為臺灣最長的溪流,發源自中央山脈合歡山南麓,全長一百八十六公里。
翼日:明日、次日。翼,通「翌」。 蠻蠻貓丹:均為水沙連原住民部落名。 控弦:拉弓、持弓。此指能夠射箭的人,即原住民。 鷙悍:凶猛強悍。鷙,音ㄓˋ,凶猛,狠戾。 王化所敷:君王德化的傳布。敷,傳布、散布。

20 羈縻勿絕:只能懷柔籠絡這些原住民力求不斷絕關係。羈縻,音ㄐㄧ ㄇㄧˊ,本指繫牛馬的繩索,引申為籠絡、懷柔。
羈縻勿絕:只能懷柔籠絡這些原住民力求不斷絕關係。羈縻,音ㄐㄧ ㄇㄧˊ,本指繫牛馬的繩索,引申為籠絡、懷柔。 濁水溪一隅

21 水沙連嶼在深潭之中,小山如贅疣,浮游水面。其水,四周大山,山外溪流包絡,自山口入匯為潭。潭廣八、九里,環可二、三十里,中間突起一嶼,山青水綠,四顧蒼茫,竹樹參差, 雲飛鳥語,古稱蓬瀛不是過也。
水沙連嶼:即邵族的祖靈聖地拉魯島( Lalu )。國民政府來臺後改稱光華島,民國八十九年,南投縣政府為了表達對邵族的尊重,正名為拉魯島。

22 贅疣:音ㄓㄨㄟˋ ㄧㄡˊ,指附生於體外的肉瘤。疣,皮膚上的小肉瘤。
贅疣:音ㄓㄨㄟˋ ㄧㄡˊ,指附生於體外的肉瘤。疣,皮膚上的小肉瘤。 包絡:包圍環繞。 蓬瀛:即蓬萊與瀛洲,均是古代傳說中的神山名。 雲海

23 番繞嶼為屋以居,極稠密,獨虛其中為山頭,如人露頂然。頂寬平,甚可愛,詢其虛中之故。老番言:「自昔禁忌相傳,山頂為屋,則社有火災,是以不敢。」嶼無田,岸多蔓草,番取竹木,結為桴,架水上,藉草承土以耕,遂種禾稻,謂之浮田。水深魚肥,且繁多,番不用罾罟,駕蟒甲,挾弓矢射之,須臾盈筐。發家藏美酒,夫妻子女大嚼高歌,洵不知帝力於何有矣!蟒甲,番舟名,刳獨木為之,划雙槳以濟,大者可容十餘人,小者三、五人。環嶼皆水,無陸路,出入胥用蟒甲。外人欲詣其社,必舉草火,以煙起為號,則番刺蟒甲以迎,不然不能至也。

24 番:指日月潭一帶的原住民,多數為邵族。 虛:作動詞用,空出。下文「詢其虛中之故」的「虛」,義同。 桴:音ㄈㄨˊ,竹筏、木筏。 藉:鋪墊。 罾罟:音ㄗㄥ ㄍㄨˇ,同義複詞,魚網。 蟒甲:平埔族語,也作「艋舺」、「莽葛」,即獨木舟。 挾:音ㄒㄧㄚˊ ,帶著。下文「必時挾軍士以來遊」的「挾」,義同。

25 發:開、打開。 洵:音ㄒㄩㄣˊ,實在、確實。 帝力於何有:帝王的作用對他們有什麼關係。〈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刳:音ㄎㄨ,挖空。 胥:音ㄒㄩ,全、都。 刺:撐船、划船。  

26 嗟乎!萬山之內有如此水,大水之中有此勝地,浮田自食,蟒甲往來,仇池公安足道哉!武陵人悞入桃源,余曩者嘗疑其誕,以水連沙觀之,信彭澤之非欺我也。但番人服教未深,必時挾軍士以來遊,於情弗暢,且恐山靈笑我。所望當局諸君子,修德化以淪浹其肌膚,使人人皆得宴遊焉,則不獨余之幸也已。 水沙連內山,產土茶,色綠如松蘿,味甚清冽,能解暑毒,消腹脹,亦佳品云。

27 仇池公:指晉朝楊初。東漢末年,氐族頭目楊騰率領族眾占據仇池山,傳至楊初,自號仇池公。仇池山在甘肅省 成縣西,此山盤迴曲折,其上有仇池,風光極為秀麗。仇,音ㄑㄧㄡˊ。
武陵人入桃源:事見陶潛桃花源記。悞,音ㄨˋ,同「誤」。 曩者:從前。曩,音ㄋㄤˇ。 誕:荒唐怪異。 彭澤:指陶潛,因其曾任彭澤令。 當局諸君子:當政的官員。

28 淪浹其肌膚:深入他們的肌膚,比喻感化之深。淪浹,同義複詞,深入、通透。浹,音ㄐㄧㄚˊ。
松蘿:一種地衣類植物,淺綠色,性喜寒涼潮溼,常附著在中高海拔的樹木上。 清冽:清醇。冽,音ㄌㄧㄝˋ。

29 深度鑑賞 題材來源 「德化」之義 寫作技巧 日月潭 光華島

30 一、主要題材多源自「諸羅縣志」 臺灣文學史上以日月潭地區景觀和原住民生活風貌為書寫對象,就專篇遊記而言,藍鼎元的〈紀水沙連〉是第一篇。 《諸羅縣志》雖是康熙五十五年諸羅縣令周鍾瑄纂修,其實是他延攬陳夢林來臺撰寫。陳夢林是藍鼎元的同鄉(福建漳浦),也是藍鼎元的同學,朱一貴亂起,同為平亂的參謀人員,陳夢林所提供的水沙連資料,也許是藉由通事的調查,再加以記錄而成;而藍鼎元帶著士兵冒險走一趟,有了實情的察考,既證明了陳文可信度之高,也同時進行若干增補。

31 二、德化為名、擴張為實的弔詭現象 所謂「德化」,其實是透過「馴化」以征服原住民。藍鼎元主張推展教化,宣揚儒家尊君思想及倫理觀,一切和教化在臺的漢人相同。假以時日,讓原住民逐漸不認同自己的文化,也不再結夥反抗。為政者宜避免給予過多的恩惠和關懷,以免原住民反而伺機製造禍端或坐大勢力。換句話說,必須寬嚴並濟,不得有矯枉過正的情形。另方面,為了保護「我民」(漢人),不惜用武力征討「不庭」(叛逆)的原住民,進而積極開發山地,聽任漢人前往墾殖,既可將原為生番所有的土地拓展為清帝國的領域,任由大清子民趨前拓殖,而更重要的是可藉此機會徵收生番的賦稅以充實國庫。

32 (一)順逆法 所謂順逆法,是一種通過對順勢與逆勢的巧妙安排,造成文章波浪迭起,起伏變化的寫法。 首段作者有意省掉險峻路況的描述,而僅以「溯濁水溪之源,翼日可至水沙連內山」兩句話帶過,可稱得上「順勢」。然而隘寮丁勇「皆鷙悍,未甚馴良」,加上「王化所敷」只是「羈縻勿絕」的感慨,形成危疑不安的氣氛,更有著逆勢錯雜、波瀾起伏的效果。

33 「嗟乎!萬山之內有如此水,大水之中有此勝地」,親遊水沙連嶼後,藍鼎元發出一連串的讚嘆,水沙連是個贏過仇池,而與桃源並駕齊驅的海外樂土。就整個行文而言,此段遊賞的發展趨勢,無疑是順勢的,而且應是「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然而緊接著「但」字一出,以逆勢抒發缺憾和心聲, 「必時挾軍士以來遊,於情弗暢,且恐山靈笑我」、「所望當局諸君子,修德化以淪浹其肌膚,使人人皆得宴遊焉」。使順勢發展的過程中,再度面臨大障礙,以致無法一瀉而下。這即是順逆法的運用,「頓挫」之妙存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34 (二)疏密法 疏密,主要是個詳略問題。略寫則疏,詳寫則密、疏密相間是寫作謀篇的一個重要美學原理。 水沙連內山顯然不是全文的重點,所以僅在首段就地理位置、部落數量略作交代,以及末段附記土茶而已,並沒有隨意點染。而水沙連嶼既是本文書寫的主體,作者也就用了泰半的篇幅詳述,從自然風光到生活風貌,外加點出旨趣的結描部分。如此既與前者疏密相間,更是以疏襯密,以略顯詳,成功地凸出主旨,可為疏密法的典範之作。

35 (三)伏應法 伏,即預伏,「是指作者在文章的前邊對將要出現的人物或事件,預先作出某種暗示」;應,即照應,作者針對伏筆,而在文章的後邊進行呼應、說明。像藍鼎元先在首段提及原住民丁勇「未甚馴良」、「王化」力有未逮,雖然與下文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的描寫,彼此似乎無法相銜接;可是到了抒發感受時,「但番人服教未深」、「修德化以淪浹其肌膚」這些句子的出現,即是用以呼應首段的伏筆。而隨著伏應法一路下來,我們也就能確切指出作者立言的旨趣了。

36 (四)類比聯想法 將「桃花源」、「水沙連」類比,倒不是其地形地貌有何類似之處,而是著眼於兩處同為「洵不知帝力於何有」、自足自樂的國度。從意境氣氛和實際生活形態看來,水沙連使藍鼎元不再認為桃源是詭誕不可稽。類比之後,足以凸顯水沙連性靈意境之美,並且「信彭澤之非欺我也!」一切有如洪繻〈遊珠潭記〉(駢文篇)所說的「桃源真境,幸已身逢」。

37 (五)縮放法 以「水沙連嶼」為立足點或圓心,逐步擴大畫面的景物範圍,由嶼(潭中小山)而潭,而四周大山,到山外溪流,畫面如由小而大的同心圓,也是由近而遠不斷地轉換、變化畫面,此為縮放法中的「放」。「山外溪流包絡,自山口入匯為潭。潭廣八、九里,環可二、三十里,中間突起一嶼」這幾句的畫面順序,恰好與上一小段落相反,這回是用縮放法中的「縮」。

38 語文天地 關於《東征集》 字辭辯證 日月潭 光華島

39 關於《東征集》 從書名東征集、平臺紀略即可知作者立於所謂「征討」、「平亂」的觀點,為鞏固統治政權而寫,題目即明白概括了主旨。平臺紀略為清治時期首部紀錄臺灣戰亂的史傳文學作品,繼之者有楊廷理與金門人林豪的東瀛紀事,及臺灣本土文人吳德功的戴案紀略、施案紀略。平臺記略一書的要旨在儆勵地方文武官員,當刻刻以吏治、民生為念,當起忠孝仁讓之心,而消其「犯上作亂」之氣。

40 東征集全書各篇俱以散文寫作。總體來看,根據內容觀察而言,除了少數遊記文章,絕大多數為說理性散文,表現出征戰期間諸項措施的協調或要求;再根據應用的形式而言,則大體是以實用性散文為主體,均為藍鼎元隨軍參謀期間的各級往來文書。讀者依次閱讀全書,可有如隨軍征討,彷彿親體戰情的變化起伏。以下透過多樣層次的分類,以便概觀其意涵: 1.就編排體例綜觀

41 篇目 篇數 內容 卷一 九篇 綏靖前後大事提領綱目 卷二 十篇 均為播告將弁的檄文 卷三 八篇 均為事平之後,經理善後的告覆書信 卷四 十一篇 善後告覆書信,特別關係著臺地戰後保安政策的規劃和布局 卷五 十二篇 同為善後文書,賞罰分析兵民諸事 卷六 ,彙輯來臺地理見聞,既紀錄其好奇冒險 附錄看語 三篇 序事審斷,條顯功過

42 2.就行進時間分野 以朱一貴被清軍擒獲為界線作劃分,除了紀遊諸篇無從全然確知其時間外,統觀其他各篇,則前期涵括一、二卷,作品有十九篇;後期涵括三至六卷,文章計達三十四篇,顯示出實際上平臺之戰時程短,要求明確,而善後剿清經理的層面廣,諸事龐雜,東征集的確頗能精要取樣,反映政府官軍處理朱一貴事件的始末作為。前期以檄文為大宗,後期以論文為最大多數,顯示出前期以有效應戰為首要目標,後期則以長治久安的規劃為討論重點。

43 3.就文體歸類區別 包括有四大類,為:論辨體(政論)三十一篇、檄移體十六篇(含檄十三篇、露布三篇)、詔令體六篇(含札二篇、諭一篇、看語三篇)、遊記體七篇東征集中的「論」文占全體的半數以上,具體呈現出官員彼此思慮論辯的層面,實最能顯現思考者對局勢的掌握程度,也同時考驗了執筆者表陳邏輯條理的議論能力;檄文、露布顯示企圖;令諭、斷語必為上級對下級告知的文書;遊記體諸篇多為藍鼎元在臺地行跡的紀錄,所言深入內山水沙連,遠達北臺竹塹、後山花東,臺地之奇景異情,躍於紙上。

44 例句 ㄇ一ˊ 曹操〈苦寒行〉:「提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水滸傳》第四十七回:「那老人篩下兩碗糕糜,叫石秀吃了。」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國家之事糜爛至此。」 爛、破碎。 王逸〈九思〉:「愍貞良兮遇害,將夭折乞碎糜。」 《漢書‧賈山傳》:「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

45 例句 ㄇ一ˊ 毀傷 《孟子‧盡心下》:「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爛其民而戰之,大敗。」 通「靡」,浪費 劉基〈賣柑者言〉:「坐糜廩粟而不知恥。 」 徐珂馮婉貞:「度不中而輕發,徒糜彈藥,無益吾事。 」

46 問題討論 邵族生活風貌 寫景敘事之法 桃花源之喻 作者感受 ▲蠎 甲

47 一、說明本文所提及的邵族生活風貌和特色。
答: 1.住屋─繞著島嶼蓋屋而居,相當稠密,卻嚴格遵守禁忌,空出寬平的山頭,不敢在上面建房屋。

48 2.農漁─島上雖然沒有田地,卻編結筏子,「藉草承土以耕」,形成耕浮田的農作特色。捕魚方面,他們不用魚網,而是駕船射魚,一下子就能滿載而歸。
3.娛樂─全家大小一塊喝酒吃魚,引吭高歌,不覺得有什麼帝力的束縛。 4.交通─全靠水路,所以船隻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他們的船隻叫「蟒甲」,也深具特色,是把樹幹挖空而成的獨木舟,大的可容納十幾個人,小的可乘載三、五位。

49 二、本文如何運用寫景、敘事二者交融的寫作技巧?

50 答:本文描繪水沙連嶼,顯然以奇麗的自然風光和具有特色的生活風貌為主。寫景是山水遊記的重頭戲,本文也是先勾勒水沙連嶼四周的景物,「山青水綠,四顧蒼茫,竹樹參差,雲飛鳥語」,輕描淡寫,壯麗柔美已兼而有之。接著,作者更就島上原住民的生活風貌濃筆彩繪,以自然風光為背景,進行食、住、行、樂等人文經濟地理的敘述。既增加作品的生動性,更讓讀者感受到原住民的生活特色和生命力,體認其人文精神和意義,這就是運用寫景、敘事二者交融的效果。

51 三、作者為什麼說「以水沙連觀之,信彭澤之非欺我也」?

52 答:作者原先認為「武陵人悞入桃源」根本是荒誕不可信,天下哪有那樣美好的地方?環境清幽,生活自足,人人怡然自樂,超越濁世而自成天地的樂土,那只是陶潛幻想下的理想國度,現實世界裡是無法覓得的。然而當「萬山之內有如此水,大水之中有此勝地」─奇絕幽邃、外人難以進入的水沙連呈現在眼前,島上原住民「浮田自食,蟒甲往來」,自給自足,家家肥魚美酒,人人高歌盡興。這種「洵不知帝力於何有」的人間仙境,竟是的的確確存在,因此他改變看法,不再覺得陶潛的世外桃源是詭誕不可稽,轉而肯定地說出:陶潛並沒有欺騙我啊。

53 四、作者遊水沙連之後,有什麼感受? 答:遊賞如此奇特幽邃的勝地, 卻必須帶著士兵同來,大大地降低了雅趣,所以藍鼎元期望為政者能盡力做好教化原住民的工作,讓來遊的人都能免於恐懼,暢快地親近、遊覽這片世外桃源。

54 補充教材 〈六月丙午大捷攻克鹿耳門收復安平露布〉 〈水沙連〉 日月潭 光華島

55 〈六月丙午大捷攻克鹿耳門收復安平露布〉 藍鼎元
巨砲雷轟震疊而山崩地坼,輕舟鷙擊奮揚而瓦解灰飛。白刃雜以火攻,烏合因而獸散。賴皇上威靈,波臣效順,潮水漲高八尺,好風利自西來。連舟宗並前,礁石無犯。遂奪天險,攻克鹿耳門。 舟宗:音ㄗㄨㄥ,船隊

56 【語譯】 大砲像雷鳴般轟擊,使敵人震動恐懼,覺得是山崩地裂;輕舟如猛禽般飛快進擊,使敵營如瓦片般碎裂,如灰燼般消失。白刀子相接,再加上火攻,烏合的敵軍因而作鳥獸散。這次軍事行動,有賴皇上的神威,水族無不表示忠順,海潮適時漲高八尺,好風也應時從西而來。船隊一同前進,順利避開礁石,於是攻下了天然險要的鹿耳門。

57 從這段文字可看出藍鼎元運文時張時弛,能放能收,波瀾起伏,自然展現其魄力與才氣。整段除了末兩句,其餘都以排偶句式一貫而下,而且音韻鏗鏘有致。開頭兩句長達十一個字,一氣呵成,有如長川巨浪來勢洶洶;緊接著以兩組六字句、四字句,在律動上有著克服難關後的緩和收縮,形成節奏上有趣的變化。就對比而言,先是以巨砲震雷對輕舟飛鷙,強烈的崩裂對輕揚的飛散,加上大與小、輕與重、影與音、天與地等懸殊的對比,衝擊出激烈的戰火;然後再以白與紅( 火 )、合與散的對比,凝聚短兵相接,速戰速決的快感。

58 〈水沙連〉 清代馬清樞 高岸萋萋草似煙,白波青嶂水沙連。 編茅繞嶼千椽屋,架竹浮湖萬頃田。 喚渡津頭划蟒甲,賣鹽市上用螺錢。 行人莫憚籐橋險,別是瀛壖一洞天。 螺錢:以貝殼為錢。 瀛壖:海岸,此處指四周環海的臺灣。壖,音ㄖㄨㄢˊ。

59 【語譯】 穿過有如青煙的茂密草叢,來到岸邊,視野為之開闊,眼前就是名聞遐邇的水沙連。泛著澄白的水波,水波映照著青翠山峰。潭中有座水沙連嶼,島上四周原住民的茅屋,約有一千間,相當稠密。饒富特色的浮田也有萬頃之多,分布在岸邊的潭面上。偶而從渡船口傳來招呼聲,造形樸拙的獨木舟就穿梭在潭中。讓你想像不到,島上原住民買賣鹽巴等日常用品都是用貝殼交易。如果想要來到這個可比桃花源的勝地,就得不怕危險,從斗六門入山後,必須走過一段橫跨溪上的老籐橋,方能親近它─水沙連,臺灣最奇麗的地方。

60 好站收錄 國家臺灣文學館    進入「文學研究專區」後點選「臺灣文學研究學報」、「學術研討會」及「文學資料庫」,其中「文學資料庫」內分「臺灣研究資料庫」、「臺灣文學辭典檢索資料庫」和「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

61 臺灣文學研究工作室http://ws. twl. ncku. edu. tw/middle
臺灣文學研究工作室   此為呂興昌教授所建立的網站,內有線上論文、相關網站、相關課程和按時期分類的資料。點選「臺灣古典文學」,可進一步蒐尋、瀏覽「臺灣古典詩」、「臺灣古典散文」、「古典文學作家」和有關論文。


Download ppt "附錄〈二〉 紀水沙連 藍鼎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