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 风险评估 郭清泉教授 2014年05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 风险评估 郭清泉教授 2014年05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 风险评估 郭清泉教授 2014年05月
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 风险评估 郭清泉教授 年05月

2 《关于调整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有关事宜的通告》中规定经风险评估可以充分确认并保证产品安全性的,可免予产品的相关毒理学试验。
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关于调整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有关事宜的通告》中规定经风险评估可以充分确认并保证产品安全性的,可免予产品的相关毒理学试验。 1、省时间 2、省钱

3 涉及的相关法规: 关于调整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有关事宜的通告-2013年第10号
关于贯彻《关于调整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有关事宜的通告》的通知-食药监办〔2013〕287号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 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 关于印发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风险评估指南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339号

4 一、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含义
1、定义: 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是指由化妆品原料带入、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带入的,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的物质。 2、《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规定的风险物质 表1—化妆品中有毒物质限量(汞、砷、铅和甲醇) 表2—化妆品禁用组分(表2(1)1208种+表2(2)78种) 表3—化妆品组分中限用物质(73种) 表4—化妆品组分中限用防腐剂(56种) 表5—化妆品组分中限用防晒剂(28种) 表6—化妆品组分中限用着色剂(156种) 表7—化妆品组分中暂时允许使用的染发剂(93种)

5 二、风险评估基本程序 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

6 (一)危害识别 根据物质的理化特性、毒理学试验数据、临床研究、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定量构效关系等资料来确定该物质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二)危害特征描述(剂量反应关系评估) 分析评价该物质的毒性反应与暴露之间的关系。对有阈值的化学物质,确定“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水平(NOAEL)”或“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水平(LOAEL)”。对于无阈值的致癌物,可根据实验数据用合适的剂量反应关系外推模型来确定该物质的实际安全剂量(VSD)。 (三)暴露评估 一般可通过申报化妆品的产品类型和使用方法,结合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含量或检出量,在充分考虑可能的化妆品使用人群(包括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孕妇等)的基础上,定性和定量评价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对人体可能的暴露剂量。 (四)风险特征描述 确定该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概率及范围。对具有阈值的物质,计算安全边际(MOS)。对于没有阈值的物质(如无阈值的致癌物),应确定暴露量与实际安全剂量(VSD)之间的差异。

7 三、评估资料的提交形式 申请人可按以下两种形式提交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评估资料:
(一)申请人通过危害识别,判断产品中不含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可以提交相应的承诺书。承诺书应当陈述申请人对产品进行危害识别的分析过程及该产品不含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理由等。 (二)经危害识别后申请人认为产品中含有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则应当提交相应的风险评估资料。

8 四、风险评估资料要求 我国化妆品相关规定中已有限量值的物质,不需要提供相关的风险评估资料;
国外权威机构已建立相关限量值或已有相关评价结论的,申请人可以提供相应的安全性评价报告等资料,不需要另行开展风险评估,但资料需翻译成规范中文。

9 风险评估资料 (一)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来源。 (二)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概述,包括该物质的理化特性、生物学特性等。
(三)化妆品(或原料)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物质的含量及其相应的检测方法,并提供相应资料。 (四)国内外法规或文献中关于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在化妆品和原料以及食品、水、空气等介质(如果有)中的限量水平或含量的简要综述。 (五)毒理学相关资料:1.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资料简述至少包括是否被IARC纳入致癌物。2.参照现行《规范》要求,提供资料摘要。根据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特性,可增加或减少某些相应项目的资料。 (六)风险评估应遵循风险评估基本程序,结合申报产品的特点进行。风险评估报告应包括具体评估内容及其结论。 (七)配方中含有植物来源原料的,应当说明可能含有农药残留的情况对于除机械加工外,需经进一步提取加工的植物来源原料,必要时,也应说明可能含有农药残留的情况。 (八)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够降低产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含量的有关技术资料,必要时提交工艺改进的措施。

10 五、风险评估的核心与实质 风险评估的核心与实质可以归纳为企业对产品安全性的一种承诺和保证!企业通过风险物质危害识别、根据评估依据分析风险程度,然后做出产品无安全性风险的结论,通过这样一个自我分析与评估过程,证明产品的安全性。 企业安全性风险评估资料没有统一的要求,而是围绕能够证明产品安全性而企业进行的自我证明!为方便不同层次企业更好的理解风险评估,本ppt提供了风险评估的一般程序和步骤,只作为一种参考,而不是规定。

11 实际操作 生产过程分析 + 配方原料分析 = 风险评估

12 危害识别表(必备) 产品安全承诺书(必备) 相应的职称评估资料* 配方原料分析
(*需要时提供,主要是检测报告、原料规格及国外权威机构的安全性评价报告)

13 一、产品安全承诺书(必备) 产品安全性承诺
本产品生产企业按照《化妆品种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评估指南》的要求,对化妆品原料带入、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带入的风险物质进行了危害识别分析,并提供了《化妆品中安全性风险物质危害识别表》(见附件),表明本产品不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安全性风险物质。如有不实之外,本企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负责。 附:化妆品中安全性风险物质危害识别表 生产企业(签章) 法定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14 注意: 凡按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风险评估指南要求,经过危害识别分析的承诺书予以认可;未经危害识别分析的承诺书,不予认可。

15 二、危害识别表(必备) 评估过程: 危害识别—对产品中可能存在安全性风险的原料进行识别。
评估依据—国内外法规或文献中关于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在化妆品和原料及食品、水、空气等介质中的限量水平或含量的简要综述。 评估结论—按照上述的评估依据,经危害识别有可能存在安全性风险的原料在本产品中使用是否具有安全性风险的结论判断。

16 化妆品中安全性风险物质危害识别表 产品中文名称
原料序号 原料标准中文名称 是否可能存在安全性风险物质 备注 与申报产品配方相一致 不含有安全性风险物质打“×”表示,含有安全性风险物质的打” √“ 评估依据和评估结论 备注:以复配形式申报的原料,填写一个评价结论。

17 用量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要求,不存在安全性风险。
注意 我国化妆品相关规定中已有限量值的物质,可以进行危害识别,也可以不提供相应的风险评估资料。如配方中使用防腐剂DMDM乙内酰脲,用量0.5%,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的规定,其风险评估的以下两种形式均符合要求。 原料序号 原料标准中文名称 是否可能存在安全性风险物质 备注 DMDM乙内酰脲 用量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要求,不存在安全性风险。 原料序号 原料标准中文名称 是否可能存在安全性风险物质 备注 DMDM乙内酰脲 ×

18 三、支撑评估资料(需要时提供) 产品检测报告 原料质量规格(检测报告) 剂量反应关系评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 国外权威机构安全性评价报告
*核心要求是:资料真实、科学和权威,能确认目前认知水平下该原料在产品配方使用剂量条件下的安全性。

19 支撑评估资料的要求 1)国外权威机构已建立相关限量值或已有相关评价结论的,可以提供相应的最新版本的安全性评价报告等相关部分资料原件复印件并译成规范中文,而不需要开展风险评估。 2)经危害识别分析,其产品中可能含有安全性风险物质的,应提供该产品中安全性风险物质含量的检验报告,或原料中该物质含量的检测报告或原料质量规格(包括该物质的含量要求)。原料质量规格应由原料生产企业提供并加盖公章(国外原料生产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授权该生产企业的签字人签字或该生产企业公章)。若提供外文资料的,需译成规范中文。 3)在配方中单独存在和以复配形式存在的相同原料,要分别提供质量规格证明。 4)一个原料生产企业对产品所有配方原料出具的不含任何安全性风险物质的笼统保证,不予认可。应根据原料的特性,分别作出有关说明。

20 示例 为方便企业对风险评估进行理解和快速掌握,先提供一个完整的风险评估案例。 撰写格式仅供参考!

21 配方实例: 原料序号 标准中文名称 INCI名称 限用物质含量(%) 使用目的 1 水 溶剂 2 双丙甘醇 保湿剂 3 乙醇 4
WATER 溶剂 2 双丙甘醇 DIPROPYLENE GLYCOL 保湿剂 3 乙醇 ALCOHOL 4 矿油(CAS: ) MIERAL OIL 生育酚(维生素E) TOCOPHEROL 5 甘油聚醚-26 GLYCERETH-26 皮肤调理剂 6 日本川芎(CNIDIUM OFFICINALE)根水 CNIDIUM OFFICINALE ROOT WATER 丁二醇 BUTYLENE GLYCOL 苯氧乙醇 PHENOXYETHANOL 0.8

22 产品安全性承诺 本产品生产企业按照《化妆品种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评估指南》的要求,对化妆品原料带入、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带入的风险物质进行了危害识别分析,并提供了《化妆品中安全性风险物质危害识别表》(见附件),表明本产品不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安全性风险物质。如有不实之外,本企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负责。 附:化妆品中安全性风险物质危害识别表 生产企业(签章) 法定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23 日本川芎(CNIDIUM OFFICINALE)根水
化妆品中安全性风险物质危害识别表(例) 产品中文名称: 原料序号 原料标准中文名称 是否可能存在安全性风险物质 备注 1 × 经识别不含安全性风险物质 2 双丙甘醇 3 乙醇 √甲醇 经换算,产品中的甲醇含量小于2000ppm,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的要求,详见乙醇的原料规格(附件1)所以本原料安全。 4 矿油(CAS: ) 矿油CAS 经识别不含安全性风险物质 生育酚(维生素E) 5 甘油聚醚-26 √二噁烷 二噁烷残留量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2年2月6日发布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化妆品中二噁烷限量值的公告(第4号)2012年》中提出的化妆品中二噁烷限量值暂定为不超过30mg/kg规定。详见产品检测报告(附件2)。所以本原料安全。 6 日本川芎(CNIDIUM OFFICINALE)根水 √二噁烷、苯酚 二噁烷残留量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2年2月6日发布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化妆品中二噁烷限量值的公告(第4号)2012年》中提出的化妆品中二噁烷限量值暂定为不超过30mg/kg规定。详见产品检测报告(附件2)。苯酚残留量符合日本厚生省的要求,详见产品检测报告及支撑材料(附件3、附件4)。所以本原料安全。 丁二醇 苯氧乙醇

24 评估支撑材料 附件1 原料乙醇的质量规格(含有甲醇指标) 附件2 产品二噁烷的检测报告 附件3 产品苯酚检测报告
附件1 原料乙醇的质量规格(含有甲醇指标) 附件2 产品二噁烷的检测报告 附件3 产品苯酚检测报告 附件4 日本厚生省化妆品中苯酚的安全性评价报告(外文翻译成中文)或秦钰慧编著《化妆品管理及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里面相关章节内容

25 生产过程分析 1)本产品配方所采用原料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根据已知的化学相互作用,原料混合后,不会产生风险物质。
2)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容器以及终产品使用的容器均符合化妆品生产要求,操作过程良好规范,不会有任何配方以外物质及可能风险物质夹带至产品中。

26 风险评估的几种类型 类型一:经识别不含任何风险物质(此类型情况较少) 对应方法:所有原料经识别后,提交相应的不含安全风险物质的承诺书。
类型二:经识别含有《化妆品卫生规范》中有规定限量的安全风险物质,如铅、汞、砷、甲醇、限用防腐剂、限用着色剂、限用物质等(此类型情况较多) 对应方法:所有原料经识别后,提交能够证明虽含有安全风险物质,但在法规规定的限量下,能够保证人体安全性的资料。证明资料可以是原料规格,也可以是检测报告。聚丙烯酰胺类原料必须是原料规格。 类型三:经识别含有《化妆品卫生规范》中无规定限量的安全风险物质,如二噁烷、苯酚等。(此类型情况较多) 对应方法:所有原料经识别后,提交能够证明虽含有安全风险物质,国内外有法规或权威证明,在一定的限量下能够保证人体安全性的资料,并且能提供在该限量下的证明资料。证明资料可以是原料规格,也可以是检测报告。 类型四:经识别含有《化妆品卫生规范》中无规定限量的安全风险物质,且无任何法规或权威资料证明其安全性。(此类型情况较少) 对应方法:所有原料经识别后,需提交整套完整的安全风险评估资料。

27 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中常见的一些风险物质评价
风险物质名称 风险物质来源 评价依据及结论 终产品 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总则中表1化妆品中有毒物质限量的要求“铅不得超过40mg/kg”的要求。所以本产品是安全的,附件:产品检测报告 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总则中表1化妆品中有毒物质限量的要求“汞不得超过1mg/kg”的要求。所以本产品是安全的,附件:产品检测报告 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总则中表1化妆品中有毒物质限量的要求“砷不得超过10mg/kg”的要求。所以本产品是安全的,附件:产品检测报告 甲醇 乙醇 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总则中表1化妆品中有毒物质限量的要求“甲醇不得超过2000mg/kg”的要求。所以本产品是安全的,附件:产品检测报告 经换算,产品中的甲醇含量小于2000ppm。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总则中表1化妆品中有毒物质限量的要求“甲醇不得超过2000mg/kg”的要求。所以本产品是安全的。附件:原料规格 石棉 滑石粉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以滑石粉为原料的化妆品行政许可和备案有关要求的公告》,使用《粉妆化妆品及其原料中石棉测定方法(暂定)》进行检测。产品检测结果低于检出限(0.5%),所以本产品是安全的。附件:产品检测报告 二噁烷 苯氧乙醇、PEG类原料、聚醚类、聚山梨醇酯等原料 二噁烷残留量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2年2月6日发布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化妆品中二噁烷限量值的公告(第4号)2012年》中提出的化妆品中二噁烷限量值暂定为不超过30mg/kg规定。本产品二噁烷检测结果在检出限***mg/kg以下,所以本产品是安全的。附件:产品检测报告

28 三乙醇胺、乙醇胺、氨丁三醇、氨甲基丙醇、氨甲基丙二醇等
苯酚 苯氧乙醇 符合日本厚生省告示第331号《化妆品基准附表3》中苯酚作为防腐剂的限用量:0.1g/100g,本产品苯酚检测结果在检出限***mg/kg以下,所以本产品是安全的。附件:产品检测报告、化妆品基准 附表3 仲链烷胺、亚硝胺 三乙醇胺、乙醇胺、氨丁三醇、氨甲基丙醇、氨甲基丙二醇等 符合中国化妆品卫生规范表3(化妆品组分限用物质)中对三乙醇胺的相关要求,所以本产品的安全的。附件:原料规格 丙烯酰胺单体 聚丙烯酰胺、一些聚季铵盐类、(聚)丙烯酸盐类及其共聚物类 符合中国化妆品卫生规范表3(化妆品组分限用物质)中对聚丙烯酰胺的相关要求,所以本产品的安全的。附件:原料规格 农残 植物油脂 本原料经过压榨、萃取、沉淀等操作,所以不含有农残,本原料是安全的。 本原料采用蒸馏法获得,所以不含有农残,本产品是安全的。 本原料仅经过压榨机械处理,提供农残检测报告见附件。从监测报告可知,本原料是安全的。

29 风险物质评估资料常见问题 1)无风险识别过程;未提供科学依据;未作出是否安全的明确结论。
解决方法:通过危害识别,依据科学评估依据,作出明确的评估结论。 2)非认定机构非计量认证项目的检验报告过于简单。 解决方法:应参照《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规范》格式,并描述前处理过程、色谱条件等。

30 THANKS


Download ppt "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 风险评估 郭清泉教授 2014年05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